家庭聚餐礼仪.doc

合集下载

聚餐位置讲究

聚餐位置讲究

聚餐位置讲究坐座位是分主次等级的,一般主宾是主要邀请的人,着这场聚会的主人,而主陪仅次于主宾之下,等他们落座之后,你在坐肯定不会出错的。

第二个座次:多人圆桌座次多人圆桌的座次其实和8人圆桌是特别相像的,只是人数更多,我们需要更加当心谨慎,切记不要过早落座,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坐的,可以等到最末,剩的那个位置就是你的。

多人圆桌的座次一般没有“主陪”“副陪”之说,一般是最里面正中间的位置是“主位”,是这场聚会的'主人坐的,而你们都散落在他的左右两侧。

第三个座次:8人及以上的方桌座次上面两种说的都是圆桌的座位方式,那假如是方桌的时候,我们应当怎么坐呢?这种桌子对来宾没有什么要求,但是这种聚会的男女主人需要面对面就座,而其他的客人依次坐在她们身边即可。

这种桌子一般都涌现在西餐店里,这种就座礼仪也是从国外传过来的,他们的饮食习惯,与我们不同,他们不喜爱大家一起分食美味,一般都是一人一盘,所以除了男女主人对客人在哪里就座没有过多的要求。

第四个座次:家庭聚餐座次比起前三个座次的规则,家庭聚餐的座次规则,其实是最简约的,由于聚餐的都是自己的家人,你只需要跟着自己的爸妈,在他们旁边落座就可以了,而且现在许多家庭其实没有那么多规则的,家庭聚餐以快乐为主。

但是我们还是要了解一下,一般坐到主位的是家里的长辈,最年长的长辈要坐到最中间,长辈都靠着左侧依次落座,小辈那么在右侧依次落座。

这些“就座礼仪”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特别的有援助聚餐位置讲究2饭局座次的安排一般分为以下三步:一、座次安排原那么在中餐礼仪当中,座次的排列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一般依据饭局的性质、单位或者是主人的非常要求,依据出席饭局的客人身份,确定其相应的座位。

座次的安排需要符合以下三点:1、符合礼仪规格一般状况下会根据职务尊卑、年龄长幼、先女后男的顺次去安排座次。

2、尊敬风俗习惯到一个生疏地方要尊敬当地的风俗习惯,再安排座次,不懂的可以提前询问一下饭店的服务人员。

吃席餐桌礼仪

吃席餐桌礼仪

吃席餐桌礼仪
(一)盛饭须先在锅里把饭打松,盛在碗里的饭是粘连的散粒,不能有团团、块块。

盛饭宁浅勿满,可以再添,却不能一次盛得高出碗口。

(二)吃饭要端起饭碗用筷子夹饭送进嘴里,不能用嘴靠着碗边拨饭吃,更不能把碗搁在桌上低头扒饭。

(三)饭须吃得颗粒不剩,吃完后筷子不能搁在碗上,因为这是饭还没吃完的表示。

(四)吃饭时不能边挥动筷子边说话,这样会遭到筷子被快速没收的小惩罚。

(五)拿筷子的姿势要标准,位置要恰当,太高,过于无礼;太低,显得无知。

(六)夹菜要顺势、自然,不能连续夹某个菜两次以上。

切忌目光老盯着菜,做翻、挑、“釜底抽薪”等动作。

(七)要尽量夹靠近自己面前的菜,从别人的筷子上面越过、底下穿过去夹菜,都是万万使不得的.。

否则就会遭到“呒规矩”的低斥声。

(八)吃鱼不能翻身,菜碗不能随意搬动。

(九)如果家里有人患咳嗽或轻微感冒,则在此人面前放上一双“公筷”,还会添上一小碗汤。

准病人自会一连数天用“公筷”夹菜,在小碗里喝汤,直至身体痊愈为止。

(十)不能用端碗的左手中指把筷子夹在碗底去舀汤。

这是在露天干活人的“吃相”。

因为就地吃饭,没有搁筷子的饭桌,只能把筷子夹在饭碗下面。

家庭餐桌礼仪

家庭餐桌礼仪

家庭餐桌礼仪餐桌是一个家庭共同聚集、交流的场所,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地方。

如何举止得体、言行得宜,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

而在家庭聚餐中,家庭餐桌礼仪则尤为重要。

一、餐前准备在家庭聚餐前,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首先,家人要身着整洁、得体的服装,不要穿着拖鞋、睡衣或者过于休闲的衣服。

其次,餐桌要摆放整齐、干净,食品要摆放得有条不紊、整齐美观。

最后,家人要洗手,以确保餐桌的卫生与健康。

二、用餐礼仪在用餐的过程中,家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礼仪:1.进餐前应该先说“请”和“谢谢”。

当被端上第一道菜时,应该说“请”表示让别人先尝。

吃完菜后,应该说“谢谢”表示感谢,这样能增加家庭感情。

2.不打嗝、不嚼口香糖、不大声喧哗。

这样会影响其他人的食欲,降低餐桌的品位。

3.吃饭时,不要把手肘放在桌子上,双手应该放在桌子下面或者叠在胸口上。

同时,应该保持端正的坐姿,不要推椅子或者向前靠。

4.不要剩菜剩饭。

家人应该掌握自己的食量,避免浪费。

如果多吃了,可以适量增加运动,消耗多余的热量。

5.品尝所有的食物,不挑食,不偏食。

家庭餐桌上的食物是家人精心准备的,应该尊重劳动成果,不挑剔、不浪费。

三、用餐后礼仪在用餐结束后,家人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礼仪:1.起身前,要说一声“请离座”或“请起立”,表示对其他家人的尊重。

2.主人要为客人倒茶或加水。

客人喝完茶后,应该说声“谢谢”,表示感谢。

3.遇到桌布和杯子上有污渍的情况时,应该及时用餐巾纸或手帕擦拭干净。

四、小结家庭餐桌礼仪是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也是家庭和睦的重要保证。

最重要的是,在家人共享美食和热情的时刻,大家要保持微笑和愉快的心情。

这样,不仅能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也可以让用餐变得更加美好。

《餐桌上的礼仪》

《餐桌上的礼仪》

《餐桌上的礼仪》
从小到大,我参加过无数次的聚餐,要说这餐桌上的礼仪啊,那可真是一门大学问!
就拿去年过年家庭聚餐的事儿来说吧。

一大家子围坐在大圆桌旁,那场面别提多热闹啦!
菜刚上桌,我那小侄子就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抓盘子里的鸡腿,“哎呀,小馋猫,可不能这样!”他妈妈赶忙拦住。

小侄子噘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这时,爷爷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都别急,长辈还没动筷呢。

”大家这才安静下来。

我偷偷瞄了一眼桌上的菜,心里也直痒痒,可咱也得守规矩不是?
吃饭的时候,表妹不小心把汤汁溅到了衣服上,“哎呀,我这笨手笨脚的。

”她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姑姑赶紧递过去纸巾,还不忘唠叨两句:“吃饭可得小心点,别弄得脏兮兮的。


我正吃得香呢,爸爸在旁边轻轻碰了碰我:“别光自己吃,给长辈夹夹菜。

”我连忙点头,给爷爷奶奶夹了他们爱吃的菜,爷爷奶奶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夸我懂事。

这一顿饭下来,虽然有些小插曲,但大家都其乐融融的。

其实啊,餐桌上的礼仪说起来也不难,就是要尊老爱幼,互相照顾。

这样的聚餐才有家的味道,不是吗?。

社交礼仪如何在家庭聚餐中保持和谐与快乐

社交礼仪如何在家庭聚餐中保持和谐与快乐

社交礼仪如何在家庭聚餐中保持和谐与快乐家庭聚餐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成员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

社交礼仪在家庭聚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本文将探讨几种在家庭聚餐中维持和谐与快乐气氛的社交礼仪。

首先,尊重家庭成员的个人空间和时间是维持和谐氛围的基础。

在安排家庭聚餐时,应充分考虑每位家庭成员的时间表和个人需求。

如果有人因工作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时赶到,我们应该给予理解和宽容,不要因此产生争执和冲突。

此外,在聚餐过程中,应尊重每个人的思考时间,不要过分打断他人发言,保持礼貌和耐心。

其次,互相尊重和倾听是家庭聚餐中维持快乐氛围的关键。

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获得平等的尊重和关注。

在聚餐期间,我们应该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观点,避免对话中的嘈杂和冷漠。

当家庭成员表达自己的看法时,我们应保持耐心和理解,不要轻易批评或贬低他人的观点。

只有这样,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才能真正取得共鸣。

进一步说,分享积极的情绪和话题可以增加家庭聚餐的乐趣。

在桌上的谈话中,我们应该注重积极的话题,如家庭新闻、趣味故事或家庭成员的成就。

这样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感,带来快乐和放松的氛围。

避免讨论敏感的话题,如政治、宗教或负面新闻,这些话题常常引发争议和冲突,使家庭聚餐变得紧张和不愉快。

另外,适当的礼仪举止是维持和谐氛围的重要方面。

在家庭聚餐中,我们应该注意餐桌礼仪,如遵守用餐顺序,文明用餐,避免发出吵闹的声音或不雅的动作。

我们还应该懂得分享和包容,在共享食物时不要占用过多的份额,尊重他人的需求和喜好。

此外,有礼貌地向长辈和年长的家庭成员致敬,表达我们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家庭成员之间的感谢和表扬有助于维持和谐与快乐氛围。

在家庭聚餐结束时,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对家庭成员的付出和努力表示感谢,赞扬他们的品质和贡献。

这样能够增加家庭成员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加深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

综上所述,通过遵循一系列社交礼仪,我们能够在家庭聚餐中保持和谐与快乐的氛围。

家庭吃饭的礼仪规矩?

家庭吃饭的礼仪规矩?

家庭吃饭的礼仪规矩?1、筷子不能插在米饭碗中。

古人都迷信,将筷子竖插在米饭中,很容易让想起祭拜先人的香炉,这样的画面出现在活人跟前,是不吉利的。

2、不能用筷子敲碗盘。

乞丐行乞时,都会在主人家门口弄出响动,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用筷子敲打碗盘,那“叮当”之声,就是告诉屋里人,讨饭的来了,赶紧出来施舍点米粥吧。

如果孩子在饭桌上弄出这样的响动,意味着将来没出息,一副讨饭相,是要挨挨的。

3、吃饭时要用手扶碗。

俗语上有句话说:“要以食就口,不要以口就食。

”意思就是说吃东西时要把食物拿到嘴边吃,而不是嘴巴凑上去吃手也不拿。

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及个人修养,如果一个人吃饭连饭碗都端不好,将来是难成大器的。

4、给客人添饭不能说“要”。

家里有客人在坐,客人一碗饭吃完了,帮客人续添新饭时,不能说“还要饭不”,因为“要饭”的是特指讨饭花子的,这样说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5、长辈不动筷晚辈不能先吃。

尊老敬老,反应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一家人团坐吃饭,得先给长辈盛好饭,长辈动筷后,晚辈们才能依次开吃。

6、吃饭坐定后不能乱跑。

一家人团坐一起吃饭,最忌人端饭碗乱转,这种到处跑的吃法,形同讨饭的,是会被大人严厉制止的。

7、喝汤不许吸溜响。

吃饭时要讲究吃相,不能嘴巴大开大合的,喝汤不能弄出声响,那都是没规矩的饿鬼吃相,咀嚼时要闭上嘴慢慢咬,这样才厮文。

8、吃饭时不许抖腿。

抖腿之所以被老辈人所深恶痛绝,是因为有句老古话在那撑着:“男抖穷,女抖贱。

”办事不稳当的男人,是挣不来大家业的。

餐桌上,体现孩子的教养在用餐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反映了每个人的教养。

“吃相”不是个人私事,在社交场合,与朋友一起吃饭,“吃相”便成了社交礼仪。

文明的“吃相”不是即兴“表演”,而是家庭长期熏陶的结果。

今天的家长,考虑最多的是如何给孩子增加营养,让孩子吃得好一点,吃得多一点,却很少考虑餐桌上的家庭教育。

吃是孩子的本能,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吃相”。

有的孩子吃相不雅:趴在桌上,目中无人,把盆里的食物“翻江倒海”,有的孩子见到自己喜欢吃的,不顾他人,独霸、独吞、独占、独享,家长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家庭聚餐礼仪

家庭聚餐礼仪

家庭聚餐礼仪现在很多人都是在外工作,只有逢年过节了才回家,这个时候家庭聚餐就少不来了,那么家庭聚餐要注意什么礼仪呢?下面是干货资源社为大家准备的家庭聚餐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入座总的来讲,入座礼仪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接下来则是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

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家庭聚餐,先请家中的老人入座上席,不要看到自己喜欢的菜就急着“先入为主”,抢占位置。

等到长辈落座后再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

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能直接上手抓。

点餐春节聚餐总是少不了要下馆子的,这也就少不了点菜,可不要小看点菜,点菜也有一些礼仪和顺序需要注意。

在点菜过程中要顾及到各个程序的菜式。

一顿标准的中式大餐,通常先上冷盘,接下来是热炒,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和汤,如果感觉吃得有点腻,可以点一些餐后甜品,最后是上果盘。

春节家庭聚餐,在点餐时要照顾到家中老人的身体状况,点餐尽量的清淡一些。

心脏病、脑血管、脉硬化、高血压和中风后遗症的人,不适合吃狗肉;肝炎病人忌吃羊肉和甲鱼;胃肠炎、胃溃汤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也不合适吃甲鱼;高血压、高胆固醇患者,要少喝鸡汤等。

敬酒春节亲戚们热热闹闹、团聚在一起,怎么能不配点儿小酒尽兴呢,敬酒自然成了一门重头戏,“敬酒”虽表感情深,但过分热情、不分主次反而失礼。

细节一:敬酒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先要给家里的长辈敬酒,要不然大家会很难为情的。

细节二:作为集中的晚辈给长辈敬酒,决不可一人敬多人,以示尊敬。

细节三:碰杯、敬酒要有说辞,不要以为都是家里人什么也不说,要表示对别人的尊重。

细节四:敬酒时,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尤其是敬长辈时。

如果是晚辈给自己敬酒,酒杯不要放太低,要不然你让他们情何以堪,多伤感情。

吃饭的讲究与规矩

吃饭的讲究与规矩

在中国文化中,吃饭有其独特的讲究与规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吃饭礼仪和规矩:
1. 尊重长辈:在家庭聚餐或正式场合,年轻人应该尊重年长者,先行动筷子,等待长辈开饭后才开始用餐。

2. 端庄仪态:用餐时要保持端庄的仪态,不大声喧哗、嘴巴含食物说话或发出奇怪的声音。

3. 先尝主人菜:作为客人,要先尝一口主人的菜,并适时夸赞。

这是对主人的尊重和感谢。

4. 礼貌用餐工具:正确使用餐具,不随意摆弄或敲击碗筷。

吃饭时,将筷子放在碗或盘子里而不是直接插入米饭或其他食物中,这被视为不吉利的举止。

5. 与他人共食:在共享菜肴时,应遵循公平原则,不贪多占少,不挑拣食物。

尊重他人的口味和选择。

6. 不浪费粮食:珍惜食物,不过量点菜或太多盛饭。

吃完自己的饭菜,不剩余。

7. 避免直接用手取食物:除非是特定的食物(如包子、煎饼等),一般情况下应使用筷子或餐具来取食物。

8. 不随意吹口哨或拍手:在用餐期间不要发出嘈杂声音,以免打扰他人。

9. 不谈论敏感话题:避免在餐桌上谈论敏感的政治、宗教和个人问题,保持愉快的氛围。

这些规矩和讲究旨在展示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以及对食物和资源的珍惜态度。

遵循这些规矩有助于营造和谐的餐桌氛围,并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友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聚餐礼仪
现在很多人都是在外工作,只有逢年过节了才回家,这个时候家庭聚餐就少不来了,那么家庭聚餐要注意什么礼仪呢?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家庭聚餐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家庭聚餐礼仪
入座
总的来讲,入座礼仪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接下来则是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

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家庭聚餐,先请家中的老人入座上席,不要看到自己喜欢的菜就急着"先入为主",抢占位置。

等到长辈落座后再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

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能直接上手抓。

点餐
春节聚餐总是少不了要下馆子的,这也就少不了点菜,可不要小看点菜,点菜也有一些礼仪和顺序需要注意。

在点菜过程中要顾及到各个程序的菜式。

一顿标准的中式大餐,通常先上冷盘,接下来是热炒,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和汤,如果感觉吃得有点腻,可以点一些餐后甜品,最后是上果盘。

春节家庭聚餐,在点餐时要照顾到家中老人的身体状况,点餐尽量的清淡一些。

心脏病、脑血管、脉硬化、高血压和中风后遗症的人,不适合吃狗肉;肝炎病人忌吃羊肉和甲鱼;胃肠炎、胃溃汤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也不合适吃甲鱼;高血压、高胆固醇患者,要少喝鸡汤等。

敬酒
春节亲戚们热热闹闹、团聚在一起,怎么能不配点儿小酒尽兴呢,敬酒自然成了一门重头戏,"敬酒"虽表感情深,但过分热情、不分主次反而失礼。

细节一:敬酒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顺序,先要给家里的长辈敬酒,要不然大家会很难为情的。

细节二:作为集中的晚辈给长辈敬酒,决不可一人敬多人,以示尊敬。

细节三:碰杯、敬酒要有说辞,不要以为都是家里人什么也不说,要表示对别人的尊重。

细节四:敬酒时,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尤其是敬长辈时。

如果是晚辈给自己敬酒,酒杯不要放太低,要不然你让他们情何以堪,多伤感情。

细节五:在酒桌上往往会遇到劝酒的现象,春节家族聚会也不例外。

如果喝不下就不要强求,一句"我还要开车"就可以帮你挡下来,都是自己家里人,亲人们也不会为难你的。

对酒量小的人也不要过度劝酒,弄不好还会伤感情哦!
进餐
如果要给长辈或客人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上菜后,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

丰盛的新年大餐怎么会少了大鱼大肉呢,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

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家人们聊聊天,谈谈自己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了解了解家里的情况,适当的调节一下气氛,不要光顾着吃饭,更不要狼吞虎咽。

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很难受,一定要剔牙,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千万不要"翻山越岭"非吃不可。

吃饭时尽量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时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尽量把汤放凉一会儿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

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俗称"吧唧嘴",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会发出很清晰的声音,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

沏茶
中国人总喜欢在餐桌上喝点茶,这虽然看似不起眼,但也需要细心才行。

冲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难免沾上灰尘、污垢,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

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

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

其次,茶水要适量。

先说茶叶,茶叶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

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没啥味道。

再说倒茶,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太满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湿。

不小心还会烫伤自己。

再次,端茶要得法。

只要两手不残疾,就要用双手给老人或长辈端茶。

双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对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长辈或客人。

如果长辈或者客人的茶杯空了,就要及时的添茶。

可以示意服务生来添茶,或让服务生把茶壶留在餐桌上,由你自己亲自来添则更好,这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时候最好的掩饰办法。

离席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愉快的相聚之后,就大大方方的说再见吧。

宴会进行得正热烈的时候,如果你要中途离开时,千万别和谈话圈里的每一个人一一告别,只要悄悄地和身边的两、三个人打个招呼,然后离去便可。

并且一定要向邀请你来的主人说明并致歉,不可一溜烟便不见了。

和主人打过招呼,马上就走,不要拉着主人在门口聊个没完。

因为当天对方要做的事很多,还有许多客人等待他(她)去招呼,你占了主人太多时间,会造成他(她)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礼。

有些人参加聚会、酒会,中途准备离去时会问她所认识的人要不要一块走。

结果本来热热闹闹的场面,被她这么一鼓动,一下子便提前散场了。

这种闹场的事,最难被宴会主人谅解,一个有风度的人,可千万不要
犯下这钟错误。

春节家庭聚餐小禁忌
肝病患者忌"酒"
春节对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各类聚会,都有一场酒席大战。

肝病患者饮酒会直接伤害肝细胞,甚至会使肝细胞变性或坏死,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所以除了肝病患者之外,还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忧郁症、精神病等患者都不宜喝酒。

胆病患者忌"油"
如果说春节要吃大餐,那没有鸡鸭鱼肉自然不合乎常理,油腻的食物其实并不适合所有人。

油脂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脂肪酸,而且热量很高,健康的人体摄入过多油脂都会影响健康,饮食长期油腻易患心脏病、脑中风、癌症,特别是胆病患者,如果大量进食荤腻食品,会加重胆囊的负担,诱发急性胆囊炎。

因此,有胆病的患者要忌食油腻食品。

胰腺病患者忌"饱"
节日期间,吃不完的饕餮大餐,吃不尽的美味佳肴,一不留神就很容易暴饮暴食,吃过量。

这样会给消化器官增加负担,特别是老年人很易诱发心绞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如过量进食会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造成胰管压力增高,致使胰管破裂,诱发急性胰腺炎。

高血压患者忌"闹"
节日期间,亲朋好友相聚,大人小孩狂欢,人多热闹成为每个家庭的宗旨。

可是如果您家里有高血压患者,那就要有所节制了。

过度熬夜聚会联欢,可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促使心跳加快、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而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很危险。

冠心病患者忌"累"
节日期间操劳太多或玩乐无度,家里卫生大扫除,为儿女备好各种美食,亲自下厨炒出几十道美味菜肴,还要陪着孩子们通宵狂欢。

不过如果您是冠心病患者,可要留神。

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群,身体条件有限,精神过度紧张,太劳累,会使心跳加速,进而心脏负荷加重、血压升高,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或脑中风。

糖尿病患者忌"甜"
举杯共饮的饮料、吃不完的糖果、新鲜的西瓜苹果、五花八门的甜食......节日期间,最少不了的就是一个甜字,如果您的家人有糖尿病史,那么就要适当的忌口了。

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甜食,会使人体内负担加重,特别是糖尿病人本身的胰腺功能就差,再大量摄入糖类含量较高的食物会加速胰腺的衰竭,终身依赖胰岛素,最终的结果是各种脏器功能衰竭,各类并发症不断出现,危及生命。

脉管炎患者忌"烟"
节日期间,常有亲朋好友来家拜年,香烟也成为不少家庭招待客人的必备品,可吸烟对于脉管炎患者来说却是致命伤。

脉管炎患者为招待客人而陪着频频吸烟,这样会使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从而使病症加剧。

此外,孕妇、小孩、冠心病、低血压、鼻窦炎、糖尿病等人群都不合适吸烟。

消化性溃疡患者忌"熬"
春节看晚会,一家人欢天喜地的唠家常,打打扑克、玩玩麻将,熬上一宿的人不在少数。

特别对老人来说,全家团聚、儿女绕膝,常常是他们情绪最高涨最激动的时候,但越是这时候越注意要自我控制情绪。

家人中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就要有所节制了,注意休息很重要。

如果也同家人一起熬夜,或通宵看电视,使身体过于疲劳或睡眠不足,极易引起疾病发作或病情加重。

推荐阅读:老公同事聚餐礼仪仪表礼仪:聚餐入座排序大型聚餐操办宴请应如何调理应对商务聚餐礼仪商务聚餐要注意的礼仪走亲访友的聚餐礼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