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心肌病诊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围生期心肌病疾病演示课件

围生期心肌病疾病演示课件

风险评估和管理
风险评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对围生期心肌 病患者的并发症风险进行评估。
生活方式干预
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 累等,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定期随访
患者应定期接受医生的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相应的药物,如利尿剂、 ACEI/ARB类药物等,以改善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6 患者教育和心理 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
疾病知识
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围生期心肌病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 后等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疾病。
生活方式调整
教育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以 降低心脏负担和改善心功能。
用药指导
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强调 遵医嘱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自身免疫反应
部分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存在自身免 疫反应,免疫系统攻击心肌细胞, 导致心肌损伤和心功能不全。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围生期心肌病发病中起 一定作用,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 的人群发病风险增加。
病理生理
心肌损伤
心功能不全
围生期心肌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心肌 损伤,包括心肌细胞坏死、凋亡和纤维化 等。
死亡率
PPCM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尤其是在未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根据不同 研究,PPCM患者的死亡率在6%-50%之间。死亡原因主要为心力衰竭、心律失 常和猝死。
02 病因和病理生理
病因
病毒感染
围生期心肌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 关,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这些病毒可引起心肌细胞损伤

围生期心肌病教学演示课件

围生期心肌病教学演示课件

03
心脏功能减退
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心脏功能逐渐减退,表现为心输出量减少、射血分
数降低和心脏指数下降。同时,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症状
,如呼吸困难、水肿和乏力等。
03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其他症状
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头晕、食欲不振等 非特异性症状。
呼吸困难
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 困难,轻者仅在重体力活动时出现,重者 则在休息时也会感到呼吸不畅。
01
重视围生期心肌病的研究
围生期心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疾病,需要引起 足够的重视。未来应加强对该领域的研究投入,推动相关 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发展。
02 03
加强多学科合作
围生期心肌病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心血管内科、产科 、遗传学等。未来需要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共 同推动围生期心肌病的研究和治疗进步。
心律失常
心肌病变可能导致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引发心律失常。预防方法包括避免使用某些药物 ,减少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以及积极治疗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等。
血栓栓塞
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心脏内血流速度减慢,易于形成血栓,进而引发栓塞。预防措施包括使 用抗凝药物,保持适当的活动量,以及避免长时间卧床。
合并症的处理和影响
围生期心肌病
汇报人:XXX 2024-01-20
目录
• 引言 • 病因和病理生理 • 临床表现和诊断 • 治疗和预防 • 并发症和合并症 • 患者管理和康复 • 研究展望和结论
01
引言
定义和背景
围生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是一种特发于围生期 的心肌疾病,通常表现为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与妊娠和分娩密切相关。

围产期心肌病讲课PPT课件

围产期心肌病讲课PPT课件

PART SEVEN
科研进展:围产期心肌病治 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最新研究成果:围产期心肌 病发病机制的新发现
临床试验:新药的临床试验 结果和疗效评估
未来展望:围产期心肌病防 治策略的展望和研究方向
围产期心肌病科 研进展的国际合 作项目
各国在围产期心 肌病研究领域的 交流与成果分享
国际学术会议和研 讨会对围产期心肌 病研究的推动作用
出生后易出现新生 儿低血糖
母婴同室:围产 期心肌病患者需 要与婴儿保持密 切接触,观察婴 儿情况并及时处
理异常。
母乳喂养:母乳 喂养有助于增强 婴儿免疫力,促 进母子感情,但 需注意观察母亲 心功能状况,必 要时可人工喂养。
定期检查:定期 对婴儿进行身体 检查,监测生长 发育情况,确保
母婴健康。
预防感染:加强 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母婴生活环 境清洁卫生,预
汇报人:
CONTENTS
汇报人员
围产期心肌病 概述
围产期心肌病 的预防和治疗
围产期心肌病 患者的护理和 康复
围产期心肌病 对母婴的影响
围产期心肌病 的预防和筛查
PART ONE
PART TWO
围产期心肌病是一种发生在围产期(即怀孕期和产后一段时间)的心肌疾病,其特点 是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严重受损。
防感染。
PART SIX
预防措施:控制 基础疾病,如高 血压、糖尿病等; 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如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等。
筛查方案:定期 进行心电图、心 脏超声等检查, 以及相关的血液 检查,以便早期 发现围产期心肌
病。
高危人群:有基 础疾病、家族史、 多胎妊娠等高危 因素的人群应加 强筛查和监测。
跨国合作研究在围 产期心肌病领域取 得的突破和进展

围产期心肌病PPT课件

围产期心肌病PPT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分娩期
• 产程处理 – 第一产程:镇静 监测 使用抗生素 – 第二产程:缩短第二产程、避免屏气 – 第三产程:防止腹压骤降、预防产后出血
• 分娩方式 – 阴道分娩:心功能I-II级、胎儿因素正常、产道条件较 佳 – 剖宫产: 心功能≥III级、胎儿较大、产道条件不佳
• 麻醉方式?(坐位下的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对胎儿影响) • 术前用药(可达龙)对麻醉药物的相互影响(挥发性麻醉剂时
–该病症状常与正常妊娠状态相似,且发生率较低,首 诊不是心血管医生,临床上常易漏诊。
–妊娠晚期或产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应高度警惕此病, 争取早期诊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6、诊断
•对心力衰竭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产后数月内 •ECHO证实左室收缩功能减低 •检查除外其他可引起心力衰竭的疾病
ECHO: DCM的特点:腔 大、壁薄、口小、 收缩功能下降
• 自身免疫
– Ansari 等提出,胎儿细胞微嵌合可能触发母体的异常自身免疫反 应。
– PPCM患者检出多种不同心肌抗原的自身抗体。β1-受体自身抗体 与M2-受体自身抗体在PPCM患者明显升高(朝阳、重构)
• 氧化应激及泌乳素
– 敲除STAT-3 基因(与泌乳素分泌有关)的大鼠可发生PPCM,给予多 巴胺D2受体激动剂———溴隐亭,阻止PPCM发生。
ECG
---ECG异常:常见而缺乏特异性 ---孕前或孕早期保留心电图作对比很重要 ---心电图对排除PE与ACS有帮助
室内传导阻滞(CLBBB) 心律失常 低电压 ST-T改变 病理性Q波
Chest X-ray
• 肺水肿、肺郁血、胸腔积液 • 心脏增大
Cardiac MRI

围生期心肌病诊断与治疗PPT

围生期心肌病诊断与治疗PPT

监测体重:监测 产妇体重,及时 发现体重异常情 况
围生期心肌病与妊娠结局
04
对母体的影响
增加妊娠期高 血压、子痫前 期、子痫等并
发症的风险
增加剖宫产、 产后出血等分 娩并发症的风

增加产后抑郁、 焦虑等心理问
题的风险
增加产后心脏 疾病、心力衰 竭等心血管疾
病的风险
对胎儿的影响
胎儿生长受限:围生期心肌病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影响胎儿发育 早产:围生期心肌病可能导致早产,增加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 胎儿缺氧:围生期心肌病可能导致胎儿缺氧,影响胎儿健康 胎儿死亡:围生期心肌病可能导致胎儿死亡,增加新生儿死亡率
适当运动:适当进行孕期运动,如 散步、瑜伽等,增强体质
避免感染:避免接触病毒、细菌等 感染源,降低感染风险
控制体重:控制孕期体重增长,避 免过度肥胖
保持心情愉悦:保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分娩期注意事项
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避免高糖、高脂肪饮食
控制体重:控制孕期体重, 避免过度肥胖
定期产检:定期进行产检,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02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血管扩张剂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等
心理支持: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以减轻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药物治疗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 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 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05
康复治疗和管理
药物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血药物等 非药物治疗: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心理辅导等 预后管理: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等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大学精品课件:围产期心肌病

大学精品课件:围产期心肌病

PPCM流行病学情况

美国发病率1/4000,发展中国家较高, 海地最高1/300. 我国尚无确切的发病率。

病因
1、炎症:心肌活检可见心肌炎性样的组织学 改变,中性粒细胞浸润,心肌细胞水肿,坏死 及纤维化等表现,γ-干扰素、CRP、IL-6和TNFα显著升高,有研究显示CRP与左室舒张期末内径 及收缩末内径显著呈正相关,而与LEVF呈负 相关 2、病毒感染 ---柯萨奇B病毒高度相关 3、自身免疫 ---多种抗心肌抗体 (抗ANT抗 体、抗β1受体抗体、抗肌球蛋白重链抗体 抗胆碱-D抗体等)
对围产儿的影响
易出现 流产 早产 胎儿生长受限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围产儿死亡率是正常妊娠的2-3倍
Peripartum cardiomyopthy概念
既往无心血管系统疾病,妊娠晚期及 产后数月内出现的以左室收缩力下降,扩 张型心肌病样改变为特点的心脏病称为围 产期心肌病。
PPCM流行病学情况
剖宫产: 短时内结束分娩,减轻心脏负担
(剖宫产注意事项)
3. 产褥期:易被忽视
大部分死亡病例多发生于此期
限制液体入量
限制活动
抗凝 治疗
2周出院
心衰抢救治疗
体位、吸氧、镇静、强心、利尿、 血管扩张 剂、终止妊娠。
• 洋地黄类药物宜用作用快、排泄快的口服剂 (如地高辛),不必达到饱和量,留有余地。病 情好转停药,不用维持量。 • 终止妊娠宜行剖宫产手术 心衰基本控制后手术 边控制 边手术
2 .分娩期
第一产程
宫缩时血压↑ 回心血量增加500ml/次
第二产程
全身外周血管阻力↑(体循环、肺循环)
回心血量↑
第三产程
血流动力学剧变 考验心脏代偿功能

围产期心肌病诊断与治疗PPT

围产期心肌病诊断与治疗PPT

患者年龄和健康状况:年龄 较大或健康状况较差的患者
预后较差
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和严 重程度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疾病严重程度:病情越严重, 预后越差
患者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对 预后有一定影响,积极乐观 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改善预后
随访建议
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心肌病进展情况 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定期进行心理辅导,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病情评估
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心肌 酶谱等
体征:心音异常、心律失常 等
症状:超声心动图、 心脏磁共振等
诊断标准:符合围产期心肌 病诊断标准
病情分级:根据病情严重程 度进行分级,如轻度、中度、
重度等
围产期心肌病的治疗
章节副标题
一般治疗
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 的休息
药物副作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及时调 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药物联合使用:根据病情需要,可以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如β受体阻 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器械治疗
心导管介入治疗:通过导管将药物或器械输送到心脏,进行治疗 心脏起搏器植入: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帮助心脏恢复正常节律 心脏瓣膜置换:对于心脏瓣膜病变的患者,可以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心脏移植: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断
章节副标题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心悸、气短、
胸痛等
心电图检查: ST段抬高、 T波倒置等
超声心动图 检查:心室 壁增厚、心
腔扩大等
心肌酶学检 查:肌钙蛋 白、肌酸激

围产期心肌病ppt

围产期心肌病ppt


围产期心肌病
• 定义1:(2000年美国国家心肺血液及罕见病研究院)妊娠最后1个
月或产后5个月内出现的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射血分数
<45%和左室缩短分数<30%,妊娠最后1个月之前未发现心脏疾病并排 除其他可引起心力衰竭的疾病
• 定义2:(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妊娠晚期或产后数月内出现的特
发性心肌病,以左室收缩功能减低并引起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 LVEF<45%伴或不伴左室扩张,需除外其他可引起心力衰竭的疾病
围产期心肌病发病机制
• 炎症
• 病毒染
• 自身免疫 • 氧化应急与泌乳素 • 基因学
临床表现
• 妊娠晚期或产后数月出现心力衰竭相关症状 • 偶见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
诊断治疗
• 减轻心脏负荷
• 提高心肌收缩力
• 限制液体及盐的摄入
• 纠正电解质紊乱
• 防止血栓形成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
围产期心肌病预后
• 左室收缩功能的恢复多发生于治疗后6个月 • 再次妊娠有复发危险 • 影响预后因素:产后晚期发病,延迟诊断,血浆BNP 浓度显著升高,起病时LVEF<30%-35%,左室血栓形 成
围产期心肌病
贾志
病例摘要
• 患者XX,女,27岁,因“停经35+1周,憋喘1周,加重1天,腹痛4
小时”入院
• 既往史:平素身体健康 • 体格检查:BP119/78mmHg,P152次/分,R:29次/分,T:36.8℃,
神志清,精神差,半坐位,心脏听诊:心律快,心音低顿,未闻及杂
音,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双下肢水++++ • 产科检查:腹壁水肿,不规律宫缩,胎心129次/分,121次/分
辅助检查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f HF is found: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2010)


3. 国内:1)产科PPCM诊断标准
2)内科PPCM诊断标准
7
Definition
• 3. 国内: • 1)产科PPCM诊断标准 • 妊娠最后3个月至产后6个月内—2010年版的
丰有吉《妇产科学》

2
病例
• 1. BNP: 151 pg/ml #
• 2. troponin I: 0.17 ng/ml(normal 0.1 ng/ml).
• 3. 尿蛋白:阴性
• 4. EKG:LBBB (QRS duration 150ms)# 。
• 5. 心超:左房左室扩张, EF 25%, 全心运动减弱,
22
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
• 1.心腔扩大:以左心房、左心室扩大为主,少数 患者为右心房、右心室同时扩大 • 2. 多数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 • 3. 左室壁动度普遍减弱,二尖瓣开放幅度减低
• 4. 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
23
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
• 5. 少数患者有心包积液 • 6. TDI : 反映心室舒张功能
• 呼吸系统疾病?* • 2 高危因素? • 3 处理上可以改进之处?
5
定义
• 既往无心血管系统疾病史,于妊娠期最后3
个月(28周)至产后6个月内发生的扩张型
心肌病。

疾病发生的时间???
6
Definition
• 1. It must develop during the last month of pregnancy or within 5 months of delivery:the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and the Office of Rare Diseases (2000)
中度肺高压# • 6. 肺CT:未见栓塞
3
病例
• 处理:给予速尿、美托洛尔、阿司匹林等 治疗。因胎窘急诊剖宫产,术顺,术后予 ACEI治疗,但考虑到哺乳,故后来停用 ACEI。
• 产后5周患者突然意识不清、心跳骤停,抢 救无效死亡。
4
问题
• 1 诊断 • 心脏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 • • 子痫前期性心脏病? 围产期心肌病?#
9
病因
• 确切病因不明 • 1. 16 kDa的催乳素、催乳素和组织蛋白酶D级联 • 抗氧化机制缺陷→STAT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心肌细胞内 cathepsin D激活→prolactin裂解为16-kDa prolactin亚型→发挥抗血管生成及促凋亡作用
水平
16
病因
• 7. 其他病因 低硒、营养不良、代谢及体内
激素水平的改变都是引起围生期心肌病的
危险因素。
17
病因
• 8. 遗传因素
12号染色体
18
高危因素
多产
年龄>30岁
多胎妊娠
子痫前期
妊娠高血压 非心衰症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头晕 乏力、足部水肿、肺水肿
2. 栓塞:动脉栓塞: 常发生于左室射血分 数< 35%患者 30% -- 50% 死亡原因为严重动脉栓塞 并发症; 全身性动脉栓塞
13
病因
• 4. 病毒感染:证据不多
• 病毒感染→病理性免疫反应→作用于心脏 组织蛋白→心室功能失常 • 细小病毒B19、人疱疹病毒6、EB病毒、 巨细胞病毒

14
病因
• 5. 遗传易感性
• 家族现象
15
病因
• 6. 血液动力学反应异常
• 生理血容量、心输出量增加→左心室暂时、
可逆性肥大→妊娠晚期和产后期回归基线
• 2)内科PPCM诊断标准 • 妊娠最后1个月至产后5个月—2007年中国心肌
病诊断与治疗建议工作组《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
8
概述
• 1849年,首次报道妊娠心衰 • 1930s,首次描述为一种心肌病 • 1971年, Demakis等命名为围产期心肌病。
• 发病率:美国 1/2289,海地 1/300。 • 死亡率:早期报道 50%,现0-5%(美国)。
11
病因
• 2. 自身免疫机制
• PPCM患者体内针对心肌肌球蛋白重链的 IgG and IgG subclasses↑ • 胎儿微嵌合体(母体血液中的胎儿细胞)
12
病因
• 3. 炎症
• 血清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质、可溶 性死亡标记SFAS/ APO1、干扰素-γ、白细 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

2.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is an idiopathic cardiomyopathy presenting with HF secondary to left ventricular (LV) systolic dysfunction towards the
end of pregnancy or in the months following delivery, where no other cause
20
临床表现
• 3.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 • 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 • 早
21
临床表现
• 4. 心音异常、心脏杂音:

奔马律、二尖瓣、三尖瓣反流杂音, 部分病人可有肺动脉
高压体征(P2亢进)
• 5. 心脏扩大
• 6. 肺水肿: 肺部湿罗音 • 7. 右心衰体征 • 肝大、肝颈返流征、下肢水肿
• 围产期心肌病
•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1
病例

37岁非洲裔美国人, G 6 P 5 ,剖宫产1次。孕 27周行走时突感严重呼吸困难,不得不停下休息, 救护车送至医院。既往有高血压史,每日甲基多 巴500 mg 。* 入院时患者冷汗,血压160/120 mmHg, HR 120 bpm,R 30/min, SO2 80%。心尖区收缩期 杂音2/6级,双肺未及啰音,无水肿
10
病因
• 证据:
• 1. 动物实验中(mice)用 bromocriptine(an inhibitor of prolactin secretion)→阻止 PPCM发 生. • 2. PPCM 患者血清中激活的 cathepsin D↑、总 prolactin及 16-kDa prolact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