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docx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docx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docx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填空 (每空 4 分, 24 分)

1. 有 A 、B 、C 、D 四个球队参加比赛。要求每两个球队必须赛一场,一共要赛

)场。如果有 18 支球队参加比赛,实行单循环淘汰制(每比赛一场 淘汰一队),产生一名冠军要比赛( )场。

2. 小刚原来有一些画片,他拿出画片的一半送给弟弟,后来又买了

18 张,这 时共有画片 47 张。他原来有画片( )张。

3. 一个数先乘以 32 ,再除以 54

,再减去 2.4 结果得 7.6 ,这个数是(

)。

4. 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旗各一面,从中选用 1 面或 2 面升上旗杆,共有 ( )种选法。

5. 人民大会堂电影票原价 15 元一张,降价后观众人数是原来的

2 倍,收入增

1

加5 ,那么门票每张降价( )元。 二、计算( 3 分× 2+5 分× 4,26 分)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4 +8 + 16 + 32 +

64

2 +6 +

12

20

30

+42

求阴影部分周长(单位:厘米) 求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厘米)

三、解决问题( 50 分)

1.把 62 吨黄沙从码头运到工地。已知大卡车每次运货 10 吨,运费 20 元;小

卡车每次运货 4 吨,运费 9 元。请你设计一种运费最少的租车方案,你设计的方案中,大、小卡车各租多少辆,总费用多少元?(列表)

2.一个长方形长减少 5 厘米,宽减少 2 厘米,那么面积减少 66 平方厘米,这时剩下的部分恰好成为一个正方形。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鸡和兔共 30 只,共有脚 80 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4. 某次数学竞赛共 20 道题,评分标准时每做对一道题得 5 分,每做错一题或不做一题扣 1 分。小华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了 64 分。问小华做对几道题?

3

5. 超市里有红糖和白糖共480 千克,红糖的质量是白糖的 5 ,红糖多少千克?

6. 有三堆围棋,每堆都是120 枚。第二堆黑子和第三堆白子同样多,第一堆有

1

4 是白子。这三堆共有白子多少枚?

7.某旅行者骑马走 7 小时,步行 3 小时,共走 106 千米,已知骑马比步行每小时多行 8 千米,问骑马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 8. 学校买了

2 个足球和 8 个篮球,正好用去 640 元。篮球的单价是足球的4,足球和篮球的单价各多少元?

9. 有 120 个皮球,分给两个班使用,一班分到的1与二班分到的 50﹪相等。两

3

个班分到皮球各多少个?

10. 果品公司储存一批苹果,售出这批苹果的30﹪后,又运来 160 箱,这时比

1

原来储存的苹果多10,这时有苹果多少箱?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创新语文综合提高卷(七) (总分:120分时间:90分钟整洁分5分) 班级姓名成绩 亲爱的同学;六年的小学语文学习已告一段落;你的语文知识增加多少;你的语文能力提高多少?来;看看你的学习成果吧!相信自己;仔细审题;深入思考;用心体验;你会考出好成绩的! (一)思考与运用(48分) 一、辨析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新华字典》中;“筷”、“狂”两个字都在第260页;根据音序排列规律;推断出“宽”、“款”、“筐”三个字所在的页码.它们分别在( )页. A.258、259、261 B.260、260、260 C. 260、261、261 D.259、260、261 2.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服药不当;往往会引起不良 . (2)孟夫子就是《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的. (3)老舍成功的了骆驼祥子这个典型形象.(4)他多次到三峡一带;研究那里的地形地貌. A. 反映原形刻画考察 B. 反应原形刻划考查 C. 反应原型刻画考察 D. 反映原型刻划考查 3.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指绿色的蔬菜果品) B.为将物资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指方便快捷的途径、优惠政策等)C.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实行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 D.“明星学院”吸引了不少阳光少年.(指活泼、富有生气的少年) 4.下面的4个句子;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1)王平不知道老师是在批评他. (2)王平知道老师不是在批评他. (3)老师不是在批评他;王平不是不知道. (4)老师是在批评他;王平是知道的. A.(1)(2)B.(3)(4)C.(2)(3)D.(1)(4) 5.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尼想观察一下晶莹透明的雨水里有些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镜下的小水滴后禁不住惊叫起来:“”……你认为最恰当的一句应是(). A.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有小虫子呀! B.小虫子那么多;而且都在动! C.小虫子!那么多小虫子都在动! D.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 6.“我们要学习文件”是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它后面能消除歧义的一项是( ). A.请做好准备. B.请把电视机关上. C.小说不要带来. D.请你告诉小王. 7.朗读、说话都要注意语句的语气;请选出语气最重的一句.( ). A.明天的会;你一定要参加. B.明天的会;你不去不好. C.明天的人;你非去不可. D.明天的会;你能不参加吗?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65~67页的例题,67~68页想一想1、2、3、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使学生体验整理信息表示题意的 简洁性,体会整理信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到整理信息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2、使学生掌握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够根据整理出的信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快速地寻找到中间问题并解决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验成功的基 础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整理信息的方法,寻找中间问题。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 课前播放《田忌赛马》的视频 师:你知道孙膑的策略是什么?看来策略就是好方法,那么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也要学会运用策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一、联系经验,感受策略 1.课表对比。 (1)多媒体出示: 你能很快找到周三第三节什么课吗?周五第四节呢? (2)多媒体出示:

现在你能看出周三第三节什么课?周五第四 节呢? 对呀!在生活中有很多信息是很零乱的,但 是经过整理,零乱的信息就清楚了。 二、解决问题,获得体验 1.激发需求,整理信息。 谈话:有些数学问题,也要进行整理,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这就有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示例题: ⑴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⑵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选取“小华用去多少元”解决) ⑶那么要解决“小华用去多少元?”这个问题,那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用到呢?那就请你把解决这个问题有关的条件和问题简单明了的整理出来。 2. 反馈交流,突出策略。 反馈:展示交流整理信息的各种形式。根据学生生成合理安排交流次序,组织学生思考评价。 (1)文字摘录信息: 你认为用这种形式进行整理,可以吗? (2)列表整理信息:

小学六年级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 一、读拼音写字、词,请注意书写规范、美观。(3分) jiǎnyēdǐngkésòubiān 二、用“√”画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1.听到这个噩耗,小刘颤(zhànchàn)栗,小陈颤(zhànchàn)抖。 2.我狼吞虎咽(yānyànyè)地把食物吞进咽(yānyànyè)喉,咽 (yānyànyè)得说不出话来。 三、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恍然大悟德高望重可见一斑狂风怒号 B.囫囵吞枣流连忘反张冠李戴抑扬顿挫 C.排山倒海无影无踪滔滔不决不解之缘 D.窃窃私语自做自受兴高采烈悬崖峭壁 四、根据下列提示,给对联加上不同的标点表示不同的意思。(3分) 一个人总是挨官司。过年时,他家人说:“今年谁都不能打官司。”并且贴了一幅对联,上面写着“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只是没加标点。结果小儿子来探亲时读出了这幅对联,让全家人十分惊讶。 家人应该是这样读的: 小儿子应该是这样读的: 五、根据“生气”这个词语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3分) 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指生命力或活力: 六、下面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作文水平进步了。 B.只要你为大家做好事,才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C.我们认真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加了友谊。 七、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并完成填空。(6分) 大漠沙如雪轻烟老树寒鸦李贺 孤村落日残霞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白朴 粉骨碎身全不怕燕山月似钩皮日休 1.当看到兄弟不和,骨肉相残的现象时,我们常会想起曹植《七步诗》中的名句“。”(2分) 2.我们做事情应该一气呵成,正如《左传》中所说的:“”(2分) 八、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 1.“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近义词是“本末倒置”。() 2.《白雪公主》《拇指姑娘》《丑小鸭》这三篇童话都是安徒生写的。() 3.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4.中国第一位获得奥运会金牌的男运动员是李宁。()

(完整)六年级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 知识点一:用画图和转化法策略解决分数问题 问题导入:星河小学美术组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2/5,已知女生有21人,男生有多少人? 方法一:算术法 方法二:转化法 方法三:方程法 练习:平安街小学六年级有56人,其中男生占3/7,后来转来几个男生,这时男生占7/15。转来多少个男生?

知识点二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问题 问题导入: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的大船小船各多少只? 画图法解题: 列举法解题: 假设法解题:

练习: 1.甲乙两袋糖的质量比是4:1,从甲袋中取出130克糖放入乙袋中,这时甲乙两袋糖的质量比是7:5,求甲乙两袋糖的质量和? 2.实验中学的学生进行野外军训。晴天每天行20千米,雨天每天行10米,8天一共行了140千米,这8天中晴天有多少天,雨天有多少天? 3.甲数是乙数的7/9,乙数比甲数多几分之几? 4.营业员把一张5元,一张1元和一张5角的人民币换成了29枚面值分别为一元和一角的硬币,求换来的这两种硬币各有多少枚? 5.六年级二班举办数学竞赛,共20道题,每做对一题得5分,不做或做错一题扣2分。小亮得了79分,他做对几题?

能力点:用假设法、方程法和组合法解决稍复杂的鸡兔同笼问题鸡与兔共有120只,鸡脚比兔脚多120只。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方法一:假设法 方法二:方程法 方法三:组合法 练习: 1、鸡兔同笼共有262只脚,兔比鸡少20只。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2、某公司委托运输公司搬运30000个瓷碗,每个瓷碗可得运费0.3元,损坏一个瓷碗要赔偿0.8元,运输公司共得运费8670元。损坏多少个瓷碗? 3、鸡与兔共有100只,鸡脚比兔脚多26只,鸡有多少只? 4.动物园里饲养一群丹顶鹤和一群乌龟。数眼睛共有46只,数脚共有72只,丹顶鹤和乌龟各有多少只?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 2013年8月 教学内容:教材第65到67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本节课是以有条理地整理信息,发现数量之间的联系作为策略教学的切入口。发现和利用数量关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本课通过整理信息,明确和把握数量关系,既是可操作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让学生学会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体会它的作用与意义,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策略。教材充分注意到学生是初步学习利用表格整理信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整理信息的习惯。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的方法和形式是多样的,列表整理只是其中的一种。教材选择列表整理是它易于操作,适宜学生运用。同时教材也力求让学生体会到整理信息的意义,并转化成内在的需要,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难点:列表的过程中熟练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设计思路:本节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提出问题引入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这个策略。在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系列活动中,先看表格分析数量关系,小结得出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应用题,再出示问题再次验证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这个策略的实效性,然后合并表格引出简表并观察,最后练习巩固、全课总结。 教学过程:

小学六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以及答案

2012年小学六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以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yán jùn qún dōu zhuó yǒu chéng xiào tóu xián xián guàn ( ) ( ) ( ) ( ) ( ) 二、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的横线上。(8分) 气势磅( ) 久()盛名雄为()观高朋满() 门庭若( )琴()书画深思熟()无所不() 温文()雅回味无() 1、被称为大自然杰作的黄果树瀑布显得----,---- 2、哥哥结婚那天,家里好热闹,真是----,---- 3、我的爸爸真是多才多艺,----,------- 三、按要求写句子。(12分) (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常对你说,这里的工作非常重要,我不能离开"。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改为带有问号的句子: (2)我班全体同学通过并讨论了这次诗文诵读计划。(用修改符号修改)。 (3)美仿佛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仿写句子) 爱,。 (4)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你能为本届世博会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吗? (5)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做儿女的怎么能够报答得了母亲的爱呢?这使我们想起了孟郊的诗句。 课内精彩回放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卖火柴的小女孩》和《穷人》都反映了沙俄黑暗统治下,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

2、《一夜的工作》文中的中心句是"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 3、《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而写的演讲稿。() 4、老舍原名舒庆春,子舍予。《北京的春节》一文写出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和喜庆。() 二、填空:(12分) 1、过去的日子如,被,如被,这句话选自朱自清的散文。 2、"客家民居"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在课文里我还知道了其它特色的居民, 如,。 3、两小儿笑曰:" "我还知道孔子的其它精辟的语句,如。 4、就要毕业了,你一定给不少同学写了毕业赠言,小晔是个不爱言谈的同学,你会赠给他 5、中国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草书、行书。而书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羲之著有《兰亭序》,我还知道唐朝书法家(谁)著有(作品)。 口语交际 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的自我解嘲道:" 。" 1、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2、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解嘲的话是。 课内阅读(9分) 《跨越百年的美丽》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精心选择素材 “解决问题的策略”宜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教学的关键在于精心选择素材,创设出一个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去亲临和应对,去体验和领悟。 1.情境创设的策略 我们都知道,学生在正式学习画图、列举、倒推、转化等策略之前,已经多次用到过这些策略,只是没有明确指出,学生还没有建立起一种完整的数学模型。因此,在情境创设时,要能够唤醒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巧妙地帮助学生提取已有的经验。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苏教版,下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时,我们大都会创设“曹冲称象”的故事情境来引入转化的策略,然而如果仅仅指出“曹冲称象”的故事中用到了转化的策略显然还是不够的。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是这样做的:让学生重温《曹冲称象》的故事后,提出了四个问题:(1)曹冲将称“大象”转化成了称“什么”?(2)为什么转化成石头?(3)为什么要在船舷上刻道线做个记号?(4)一定得转化成石头吗? 显然,这位老师在故事之后追问的四个问题,提取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直指“转化”的实质:“转化的对象要明确”、“转化的目的是为了化难为易”“转化在变化的形式中有着不变的本质”“转化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这样的处理营造了轻松的教学氛围。 2.问题呈现策略 在教学解决问题时,问题的呈现要有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依据教材提供的题材进行适当的加工与整合。 例如,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整理信息》,教材中的情境图只呈现了小明和小华的信息(小明:我买3本,用去18元;小华:我买5本。),由于学生已有熟练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知识经验,对于解决“小华用去多少元”这个问题很难使学生产生整理信息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学时,我把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教学设计 连云港市大庆路小学龚将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56页、57页和58页练一练第1题和第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学生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中的有关条件,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的关系,找出数量关系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会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过程】 一、完成填空,感知策略 1.根据问题填空: (1)师:想求买5本笔记本花了多少元?需要知道什么? 生:一本笔记多少元? (2)师:第二个问题,想求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元?需要哪些

条件呢? 生:大米多少元,面粉多少元。 师:想解决刚才的两个问题,我们都需要找对应的条件。(板书:从问题入手→找条件)如果从条件入手解决问题呢?根据条件填空。 2.根据条件填空: (1)已知买了4块蛋糕,每块蛋糕10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解答? (2)已知每枝铅笔2元, 师:根据这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不可以。(或者回到可以,自己添加条件提问题。) 师:为什么? 生:一个条件不可以。 师:我们想解决一个问题时,需要两个条件。 师:老师现在再给一个条件(买了10枝),可以提出问题吗? 生:可以。 生:一共花了多少元? 师:你们会解答吗? 生: 2×10=20(元) (3)已知买了4条裤子,每件衬衫60元,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这两个条件没有关系。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拼音(7分) 2、在教学楼快要倒塌的的时刻,谭千秋老师迅速地把几个孩子搂在怀里,几个孩子,而谭千秋老师却永远地走了。(2分) 3、即将进 4、我) ) ) 宽容如,__________。(六)我积累了很多知识,能按要求填写。(14分) 1、“卜算子”是词牌名,我还知道的词牌名有____、____等。 2、

即将离开母校,离开老师和同学,在离别之际,我不禁想起了古代诗人送别朋友的一句诗“。”(2分) 3、《猴王出世》选自《》,它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作者是____。(2分) (3分 二) ___; 思;②心愿,愿望;③意料,料想。在“出其不意”中应选__。“词不达意”应选()(三)选择(5分) 1、老师鼓励我们要敢于() A、胡思乱想 B、异想天开 C、想入非非 D、冥思苦想2、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A、赤壁之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3、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___;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___。() A、烈焰飞腾 B、燃烧羽毛 C、燃烧飞翔 D、狂风勇猛4、___是数 即使?? 也 B、除掉 )_____ (名言) 7、《七步诗》中抒发曹植内心悲愤的诗句是,。(2分)8、默写《竹石》(3分) 二、阅读(一)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

中去。 1、这段话选自我们学过的课文《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丹麦作家。这位作家被称为“_____”我还读过他的等作品。(2分) 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这句话中她曾经、 欢迎我回来。但是我淌(tāngtǎng)着泪的脸,使得妈妈很惊奇。她连忙拉着我的手,一边走过去,一边问我:“为什么这么伤心?” “妈妈,我想做的、我要做的事情,老师不让我做!”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呜呜咽咽地说。 “呀!到底什么事?”妈妈温和地问我。

概述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概述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分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策略的类型,通常有这样一些解决问题策略的类型,现简要分述如下: (1)尝试。是指遇到一个从未见过的问题,从经验系统里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直接利用,可以通过猜一猜、估一估、试一试的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猜、估、试把新问题与已有的解题图式联系起来,并核对尝试的结果与问题的情况是否符合,从而获得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 (2)综合。是指由已知条件出发向问题思考,把数学问题的各部分和各种因素联结起来考虑,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策略。 (3)分析。是指与综合相反的,由问题出发向已知条件靠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为若干简单的问题,逐个解决后最终使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策略。 (4)整理。是指通过列表、摘录条件等信息加工形式对数学问题中的有用条件得以保留、凸显、重组,以帮助学生顺利地理解题意,从而获得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 (5)画图。是指通过根据数学问题画出实物简图、示意图、线条图、线段图等直观图形表达题意,以帮助学生加工信息,正确地审题、分析和检验,从而使数学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策略。它是一种具体化的思维策略。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思考解决问题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小学生在纸上涂涂画画可以拓展思路,使用这

种解题策略,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形象性的特点。一般画图的方法有:画情景图、示意图、线段图、集合图等。比如: 今年小明、小芳两人的年龄之和为14,年龄之差为2,请问今年小明、小芳各多少岁? 这个题如果列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是很容易解决的:X+Y=14;X-Y=2。解此方程可知X=8,Y=6。但如果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尝试做此题,在没有学习方程的基础上,一般不考虑选用方程来解答。这样的题如果用画线段图分析就会简单明了: 从图中可以看出:要求其中较小的那个数,可以用两数之和减去两数之差再除以2,即(14-2)÷2=6。要求较大的数,也可以用两数之和加上两数之差再除以2,即(14+2)÷2=8。运用图形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学生能迅速地搜寻到解题的途径。怪不得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对天才儿童研究发现,许多天才儿童是借助画图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电子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 列表》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下面我从教材与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设计理念四个方面将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与目标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主要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实际问题、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了从条件出发、从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教学两积之和、两积差等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初步学会用列表的策略整理条件和问题感悟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总结和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不骤。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看到表格,认识表格,但这种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他们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但思维还不够稳定,因此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根据对本节课教材的分析,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拟定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在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的过程,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2.过程和方法:能理解表格的结构和内容,会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条件与问题;能根据列表分析问题,寻找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有效方法。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列表并能主动运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主动运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将综合运用(1)启发式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3)尝试教学法(4)活动教学法等。并借助多媒体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然后内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建构,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空间。在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本节课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三、教学流程(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小学六年级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小学毕业班语文测试卷 杭垓小学教育集团潘雪珍 一、抄写句子。做到笔画正确,结构匀称,书写工整,行款整齐。(2分) 什么是路,路是从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从没有路的地方踩出来的。 二、看拼音写词语。要求把每个字写端正、匀称。(5分) duàn liàn fěi cuì kǔ xíng chōu yē méi guī ()()()()()三、按要求写词语或句子。(19分) 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空格中。(6分) ()拥而至集思()炎()子孙()无虚席 ()有趣味发愤()强司空()()旁通 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博会在中国上海隆重开幕。这是亿万的骄傲。在此之前各地举办的与世博会有关的讲座都是。开幕后,黄浦江边240多个的展馆,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2.根据提示,写出带有“海”字的成语。(2分) (1)泛指全国各地:(2)比喻危险之地: (3)形容东西难找:(4)比喻没有消息: 3.用“然”组词,分别填在括号里。(3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特点,建筑风格()不同。 (2)两三百人聚集在一个会议室,秩序(),毫不混乱。 (3)那一座座碉堡,经历无数次地震撼动和风雨侵蚀而()无恙。 4.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三个句子连起来。(2分) 桃花心木已经适应了环境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不会枯萎了 5.修改病句。(2分) 止咳祛痰片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6.根据“味道”一词的不同含义,写两句话(2分)

7.用最恰当的句式改写下面这句话。(2分) 为了生活,九岁的凡卡来到莫斯科当学徒。 四、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19分) 1.“一人虽听之,,思援弓缴而射之。”句中的两个“之”分别指、;后一人的学习态度我们可以用、等成语来形容。 2.太阳他有脚啊,地挪移了;我也跟着旋转。 3.“‘’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这里用了论证的方法,说明 。 4.《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是,他被誉为“”。我还读过他写的童话。 5.名篇名著总能给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百年孤独》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书中那句话说得好“。” 6.《浣溪沙》这首词中,最能看出词人不服老,旷达乐观的句子是: 。 7. 通过本册课文的学习,我感受到了老北京春节的;认识了流落荒岛, 的鲁滨孙;还知道了镭的母亲就是居里夫人,她那的科学精神真让我敬佩。(填入四字词语) 五、阅读分析,完成练习。(22分) (一)句子(3分)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这里的“淡蓝色的荧光”指的是,说它融入了“美丽的生命,是因为,这句话是对居里夫人的赞颂。 (二)片断(4分)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 的策略和方法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解决问题是传统教学中的的应用题教学,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回到学生的生活中;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找到一条绕过障碍的出路,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能让小学生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迁移到课程情景中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一:实际操作。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这在教学实践中的例子很多。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长期以来是个难点。由于加强了实际操作,学生对元、角、分的进率就很清楚。中年级教学周长和面积时往往容易混淆,加强实际操作以后,学生对两个概念获得明确的表象,弄清两者的区别,计算错误也大大减少。高年级教学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时,概念多术语也多,学生容易弄混。有些教师使用奎逊耐木条或计数板,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大大减少学习的难度,弄清概念的正确含义和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因此,无论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看,加强实际操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加强实际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和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要区别之一。正如皮亚杰所指出的,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

六年级上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练习题

六年级上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练习题姓名:

4、在5个同样的大杯和7个同样的小杯里装满水,正好是3150毫升,每个大杯比小杯多装150毫升。每个大杯和小杯各装多少这毫升? 5、 5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一共35元。已知每千克梨比每千克苹果贵1元,每千克苹果和梨各多少元? 6、希望小学买了1只篮球和8个皮球,正好用去330元。皮球的单价是篮球的 3 1 ,皮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7、王老师买了12支钢笔和18支圆珠笔,共付57.60元。已知2支钢笔的价钱和3支圆珠笔一样多,每支钢笔和每支圆珠笔各多少钱? 8、粮店有大米20袋,面粉50袋,共重2250千克,已知1袋大米的重量和2袋面粉的重量相等,那么一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9、 5千克香蕉与4千克苹果价钱相等,1千克苹果比1千克香蕉贵0.40元。香蕉每千克多少元? 10、杨树、柳树和梨树一共有405棵,杨树比柳树少20棵,梨树比柳树少49棵,三种树各有多少棵? (先画线段图,再解答)

11.王老师买了16个网球和2个足球,正好用去720元。足球的单价是网球的4倍,足球和网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2.某公司买了4张办公桌和6把椅子共用去900元,已知每张办公桌比每把椅子贵50元,每张办公桌和每把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3、小明花20元钱买贺年卡和明信片,共14张,贺年卡每张1.75元,明信片每张比贺年卡便宜5角。问:买了几张贺年卡,几张明信片? 14、 9筐苹果和9筐梨一共有360千克。如果1筐苹果的质量是1筐梨的3倍,那么每筐苹果和每筐梨各有多少千克? 15、 9筐苹果和9筐梨一共有360千克。如果每筐苹果比每筐梨多6千克,那么每筐苹果和每筐梨各有多少千克? 16、一辆汽车上午行3小时,下午行2小时,上午和下午一共行340千米。如果上午每小时比下午每小时多行5千米,下午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上午呢?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文本解读: 本课教学内容是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5——67页“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意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列表的方法简明表达和有序整理有关问题所提供的数学信息,学会通过列表从条件想起或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初步体会列表在整理数学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感受运用列表整理信息的策略。让学生积累成功地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目标预设: 1.经历在现实的情境中收集信息的过程,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2.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列表整理、分析信息。 教学难点:分析表格中的数量关系。 先期准备:PPT 程序安排: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策略”这个词吗?策略是什么意思呢?(板书:策略) 同学们知道得真多,在生活中好的方法,就是一种策略。其实,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也需要运用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 2.星期天,小明、小华和小军一起去文具店买文具,并且他们买了同样的文具。想知道具体情况吗?好的,让我们一起去文具店看看。 (出示完整图片有三个人的信息) 请仔细观察,从这一幅图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这道题里的信息真丰富啊,有小华的、小明的、还有小军的呢,如果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些更清晰一些,该有多好啊?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3.(贴)整理信息。 .....(的确是一个好建议。) 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提示能否整理一下。 (显示:用你喜欢的方法把图中的信息整理出来) 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 (一)经历整理信息的过程 教师巡视。(找一些不同的方法。) 可能会出现 1.全文字式的:小明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华买5本笔记本,用去多少元?小军用…‥。) 2.列表式的:小明3本18元 小华5本?元 小军?本42元 3.线段图式的。 …… (二)全班交流,在比较中体会列表的好处。 (展示) 1.文字式 小明买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华买5本笔记本,用去多少元?小军用‥由于时间原因还没有写完。他这样整理行吗?是的,可行。 (1)追问: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为什么先整理小明的信息,然后整理小华和小军的信息呢?(因为小明的信息是完整的,所以要先整理出 来) (2)小结:是的,图里有许多数学信息,他们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我们先整理已知的,再整理与它有关联的条件和问题,这样就组成了一个 完整的可以解决的题目。 2.列表式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 一、双基部分。 (一)听写词语。(8分)————————————————————————————————(二)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9分) 1、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一撮.(cuō)烟草内疚.(jiù)咀嚼.(.jǔ) B、翘.(qiáo)望期.(qī)年倔强.(jiàng ) C、浣.(huàn)沙捶布曲.(qū)折汹涌澎湃.(.pài) 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A 、专心致志朝气篷勃自作自受 B、灰心丧气不解之缘过关斩将 C 、嫌弃天涯钢毅 3、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一句话是() A、“杨震暮夜却金”中的“却”表示转折。 B、《丑公主》是以剧本的形式讲了一个故事。 C、《丑石》一文告诉我们: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三)根据要求填空。(10分) 1、《东施效颦》中侧面描写的句子是: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2、从《做一个最好的你》中选取你喜欢的一段话写下来。

3、默写《长江之歌》中两节重复的诗句。 (三)下面一段话中有多处语病,请仔细阅读并改正过来。(6分)为了营造学校的人文氛围,英才学校决定征集展现学校特色、办学理念和切合学生实际的校训,希望全校师生争先恐后地踊跃投稿。通知发出后,许多学校的老师、学生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活动。七年级1班的学生经过认真准备,还召开了“我心中的校训”主题班会。经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增强了主人翁意识,锻炼了创造能力。 二、课内阅读。(15分) 1、学习《穷人》一文后,你认为桑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据是 什么? 2、《白桦林的低语》一文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什么? 三、课外阅读。(20分) 走进书里去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一一列举”的策略,并学会运用 这种策略解决相关问题,做到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所有答案。 2、 培养思考问题的条理性与有序性。 3、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提高学习兴趣。 二、 教学难点、重点: 1、 难点:学会运用列举策略解决相关问题。 2、 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小棒 四、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前面学习过的长方形知识吗?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请看黑板上的长方形,要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看谁能算得又快又准,算好的同学请举手。 5cm 学生回答:c=(a+b)×2=(5+2)×2=14(cm) 请同学们思考周长是14cm 且长宽均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还有没有可能是别的形状呢?自己取14根小棒动手摆一摆,看谁可以摆出最多不同的形状。 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 指名学生回答摆的方法,长宽各是多少? 学生回答:长是6,宽是1;长是5,宽是2;长是4,宽是3;一共有三种情况。 追问:你是怎么样确定长方形长和宽的长度的? 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学生回答:长+宽=7cm ,因为周长是14cm. 周长=(长+宽)×2,所以“长+宽=周长÷2”。(老师引导回答) 同学们真聪明 小结揭示课题:像这样把长方形的种数一个一个列出来,叫做“一一列举”,这 2cm 555c 2cm

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2、创设情景,探索新知 农场的王大叔在围羊圈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同学可以帮帮他吗? 课件出示例1 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动手摆一摆,看谁能找出最多的围法?) 指名学生回答:可以摆出长是8米,宽是1米;长是7米,宽是2米;长是6米,宽是3米;长是5米,宽是4米;(其它学生补充完成)。课件出示几种长方形 你是怎么样确定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呢? 学生回答:先用18÷2=9米,得到:长+宽=9米,再把“长+宽=9米”的几种可能性全部列举出来。 引导学生回答:在可能性很多的时候按顺序可以防止重复和遗漏。 表扬答对的学生。 在大家的帮助下,王大叔知道一共有4种方法来围羊圈,可是他想围一个面积最大的,应该选择哪种围法呢?同学们可以帮他算算吗? 们的长、宽及面积变化,看看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总结: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宽相差越大,面积越小,长宽相差越小,面积越大。 大家想想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都符合这个规律呢?让学生自己同桌间互相举例,计算验证。老师巡视,找两个学生回答自己的验证结果。 3、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64页练一练 1 8 2 7 3 6 5 4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教学设计1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5~6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感受“策略” 1、谈话:同学们一定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小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找到了一个装着水的瓶子,可是水不多,小乌鸦喝不着。怎么办呢?小乌鸦想出了一个怎样的策略? 学生口答。 2、谈话揭示课题:小乌鸦真可谓是一个“小小策略家”!(板书:策略)其实,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也需要运用各种策略。(板书:解决问题的)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 二、解决问题,初步体验“策略” (一)学习列表整理 1、上星期天,三个小朋友一起去逛商店。在商场,他们遇到了很多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助他们一起去解决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小华买了5本笔记本。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用去18元。小军用了42元买笔记本。) (2)你还知道了什么?(他们三个人买的是同一种笔记本)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联想到哪些问题?(小华用去多少元?每本笔记本多少元?小军买了多少本笔记本?) (4)(教师多媒体出示第一个问题)这道题目求的是小华用去多少元,你会选择哪些有用的信息?(小华买了5本笔记本。小明买了3本笔记本,用去18元。) 2、你能把题中有用的条件和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让大家看得更清楚吗?自己动手在作业纸一上试一试。 3、谁愿意把你的记录给大家展示一下? (多请几位学生到实物台上展示,比较) 4、你觉得谁记录得更好一些?为什么?(板书:简洁、对应) (主要分析是否完整、简洁,注意让学生感受表格的多样化,可以横着列,也可以竖着列。) 5、老师也整理了一个表格。(多媒体出示表格)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表中的这些信息是怎样排列的?(可以引导学生横着、竖着观察) 6、像这样把题中的有用信息用表格整理好,叫“列表整理”。 (二)解决第一问“小华用去多少元?” 1、下面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看原先的购物图呢,还是看你整理的表格?为什么?看样子,列表整理信息既清楚又简单,那么我们就根据列表中的数据来解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一) 一、试题特点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试题覆盖面广,全卷共十个大题,分为基础知识、联系文章内容填空、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习作四个板块,涉及到的知识和能力有:选择字的正确读音、读拼音写词语、汉字的规范书写、组词、补充成语并填空、按要求写句子、按课文内容填空、课外阅读、习作等。但试题难度不大,都是小学阶段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2、课内外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试题依纲靠本,不出偏题、怪题,大部分为课内知识,如所考查的字词,基本上都是第十二册语文课本上的生字新词,所占分数为15%。第二大类型属课内句子、修辞、课内填空、标点,所占分数为28%;第三大类型为课内外阅读,所占分数为27%;习作所占分数为30%。课内外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查,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语文素养,了解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情况和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3、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挥。 如第四大题的第2小题是按要求写句子,具有开放性,学生可根据各自的所见所闻所想来灵活答题。习作一项的开放性也比较明显,主要写一写小学生课外一次难忘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选材范围贴近学生生活,只要具备基本的习作能力和一定的生活积累,应该是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 二、学生答题情况 全班57名学生参加考试,语文科的平均分数为64、75分,及格率为62%,优秀率为20%。总体来看,学生的成绩比上学期有进步,但还有部分学生存在很多不足。 现将学生各部分的答题情况简述如下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这部分共三小题,满分为15分,得分较高的是第一、三题,得分较低的是第二题。从这部分的答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字词的积累这方面做得较好,而对汉语拼音、词语的解释能力以及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则表现较差。如第2题中,少数学生未能选出词语判断(2)题。学生对日积月累、关联词语、反问句的仿写掌握的较好。第二部分:联系文章内容填空 本大题覆盖面较广,有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有课内的和课外的。从不同方面考察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本大题学生失分较少。答案的灵活性充分体现了新教育的思想。第四题的(2)题口语交际学生都能写出自己的看法,可见学生在语言的表达方面有很大进步,这道题的分基本能得到。 第三部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部分共两个阅读分析题,满分为27分。第一个阅读是课内阅读,得分率达到96%,学生对于分析感悟,回答的不太准确。第二个课外阅读分析,得分率达到89%。共5小题,第4、5小题中有些学生没有把握住文章重点来回答而得分不全。课外阅读一项,显示出学生尚缺乏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努力提高。 三、反思与对策 1、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课内的学习和课外的阅读,积累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知识积累多了,基础才能厚实。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语文实践中去,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语文能力不断提高。而积累和运用,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