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第二章行政法的法源

合集下载

第二章_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第二章_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探讨」实践中遇到的几种情形(P70)
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经济特区地方法规优先 《立法法》第81条第1款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 例 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规定的, 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 《立法法》第81条第2款规定:“经济特区法规根据 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规定的,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导读
行政法的法律渊源是指行政法律规范产生与存在的外在形 式。对于缺乏法典形式的行政法而言,加强对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内涵、构成、价值及其效力与适用规则等问题的研究,对有效控 制和监督行政权力、构筑和完善行政执法乃至行政审判的法律适 用规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章对行政法的法律渊源的分析,在立足于法理学对法律渊 源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目前的主流学说进行了介绍并对争议性较 大的问题也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从世界各国行政法的内容出处上来看,行政法的法律渊源不 限于国家机关基于统治地位而制定的法律规范形式。本章着重对 法律原则、习惯法、政策、行政判例在行政法中作为非正式法律 渊源进行论述。
(三)形式渊源与实质渊源 (四) 广义的法律渊源与狭义的法律渊源 广义的法律渊源是指一切法律规范作为根据的渊源 ,狭义的法律渊源是指对行政主体与国民的关系具有约 束力的法 。
第二节 行政法的正式渊源
一、宪法 现行宪法是82年宪法,此后分别于1988、1993、 1999、2004四次修改。 二、法律 法律包括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委 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之外的法律。 三、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四、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 会及常委会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文法形式的法律解释、国际条约或协定。 不成文法渊源主要是指以非成文规范文件形式表现 出来的判例、习惯或惯例、一般法律原则与法理等。 (二)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 正式渊源是指清楚地、逐字逐句地、系统地体现一 个有权威性的法律文献中的渊源。 非正式渊源是指具有法律意义的资料和因素,他们 没有在正式的法律文献中得到一种权威性的或至少是明 晰的表述和体现,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和事物本性的 研究、个别衡平、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和习 惯法。

第二章 行政法的渊源

第二章 行政法的渊源
3
第二节 行政法的不成文法渊源
一、判例法 二、习惯或者惯例 三是指行政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或者行 政法律规范的载体。行政法的渊源包括成文法渊源和不 成文法渊源。在我国,行政法只有成文法渊源,包括宪 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 例、规章、法律解释、国际条约等。在西方国家,行政 法除了成文法渊源外,还有不成文法渊源,包括判例法、 习惯或者惯例、法理或者法的一般原则等。研究行政法 的渊源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够更为具体、更为清晰地认识 多种多样的行政法律规范。
第二章 行政法的渊源
1
▪ 本章要点:
1. 行政法渊源的概念 2. 我国行政法的成文法渊源 3. 我国《宪法》中具有行政法意义的规范 4. 行政法的不成文法渊源
2
第一节 行政法的成文法渊源
一、宪法 二、法律 三、行政法规 四、地方性法规 五、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六、规章 七、国际条约 八、法律解释
5

行政法简答题

行政法简答题

四、简答1、行政法的法源的形式有哪些?答: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4.地方行政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

2、简述行政法的法源。

答: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4、地方性法规、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3、简述行政处罚与刑罚的区别。

答:1、制裁的性质不同2、适用的违法行为不同3、惩罚的程度及适用的程序不同4、制裁的机关不同5、做出处罚的形式不同。

4、简述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答:1、性质不同2、目的不同、3、原则不同5、简述行政法的作用。

答:(1)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促使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2)贯彻实施宪法,推动民主政治进程,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3)促进经济文化建设,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6、什么是行政法基本原则?答: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全部行政法律规范之中的,是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基本准则。

7、行政主体的特征是什么?答: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2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3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8、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内容?答: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

9、行政职权的特征是什么?答:强制性;不可处分性;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10、国家行政机关有哪些特征?答: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是具有较强的执行色彩的组织;必须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

11、简述行政机关组织法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答:法律依据;隶属关系;职责权限;任职期限;机构设置;人员编制。

12、行政职务关系变更的情况有哪些?答:罢免、撤职、辞去领导职务、免职、降职、转职、调职、升职。

13、行政职务关系产生的主要程序是什么?答:选任、委任、调任、聘任。

14、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是什么?答被授权的组织在行政法上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行政诉讼法也规定,被授权组织所为行政行为被提起诉讼时由被授权的组织作被告应诉。

2.行政法的法源

2.行政法的法源

五、规章 1、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门(部、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 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 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制 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例\23.doc 例\24.doc
2、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 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 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的在本 行政区域内有效的法律规范性文件。
★我国制定法法源的位阶分布
宪法
法律 国际条约与协定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自规则
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特别: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冲突的适用 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 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 务院提出意见。 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 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 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3)不能确定新的一般规定是否允许旧的特 别规定继续适用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行 政案件的审理。 属于法律的,逐级上报最高人民法院送请 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属于行政法规的,逐级上报最高人民法院 送请国务院裁决; 属于地方性法规的,由高级人民法院送请 制定机关裁决。
第二节 行政法的非制定法法源 1、法律解释 :有权机关对法律、法规、 规章所作的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 释、行政解释和地方解释。
例\15.doc 例\25.doc
六、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予以保 留的条款除外)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 一次会议决定:批准于2003年11月3日在第 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 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同时声明,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另行通知前,《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暂不适用于中华人 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国家工商局批复,同意山东省工商局的意金公司向法院起诉。
思考:内部规定的效力
2001年9月,武汉市某区一名中学生被违章小客车撞伤, 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于是,死者的父母以该区公安 分局出警太慢、导致其女得不到及时抢救为由向区法 院提起行政诉讼,并请求国家赔偿。区法院经审理认 为,依据《人民警察法》有关“立即救助”之规定和武 汉市公安局《110接出警工作规范》中“城区出警民警 必须5分钟赶到现场、郊区10分钟内赶到现场”的规定, 区公安分局延迟出警的行政行为违法。公安局不服一 审判决,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市中院审理本 案后认为:武汉公安局《110接出警工作规范》所规定 的出警时间是公安机关内部对干警工作要求的规范, 没有证据证实该规范对外公布,所以不具有法律效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武汉市中院撤销原判,驳回了一审 原告的诉讼请求。
第二讲 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一、行政法的一般法源 行政法的法源为行政法规范的载体形式。
凡载有行政法规范的各种法律文件或其他 行政法的形式均为行政法的法源。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行政 命令、习惯与行政惯例、条约、判例、行 政法理等均为行政法的一般法源
西方各国行政法之法源
(一)法国 法国行政法的形式渊源分为成文法渊源和不成文法渊源两类:前者包括宪法、 法律、条约、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后者包括法的一般原则、判例和习惯法。 (二)德国 德国行政法的法源有六类:(1)宪法、正式法律、法规命令和规章。(2) 习惯法。(3)行政法的一般原则。(4)法官法。(5)行政规则和特别命令。 (6)国际法和欧盟法。 (三)美国 美国行政法的法源有五类:(1)宪法。(2)立法。(3)总统的行政命令。 (4)行政规章。(5)判例法。 (四)日本 日本行政法的法源分为成文法源和不成文法源两种。成文法源包括:(1)宪 法。(2)条约。(3)法律。(4)命令。(5)条例与规则。(6)行政法 解释。不成文法源包括:(1)习惯法。(2)判例法。(3)行政法的一般原 则。

2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2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行政立法主体是特定行政机关
• 行政法规——国务院 • 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具有外部行政管理职权的直属机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人民政府
–应遵循准立法程序
2.行政立法的调整范围
• 三个制约因素:
–法律保留原则
• 行政立法不能涉足法律专属立法领域
–立法机关授权 –行政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授权法解释的限制
– 制定法规的人大常委会
• 地方性法规的具体应用
–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
2.法律解释的法律效力
• 有无效力
– 作为行政法法源的法律解释很有必要,具有法律效力
• 有无前提条件
– 法律解释不能超出法律本身的范围,不能创设事项 – 法律解释的机关应有宪法、组织法和法律的授权 – 法律解释应遵守法定程序
• 法律解释的位阶
– 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组成部门
(26个)国防部 教育部 公安部 国家发改委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国家安全部 监察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铁道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商务部 文化部 卫生部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审计署
• 其法律效力的位阶
我 国 的 法 律 渊 源
宪 法 法 律 行 政 法 规
地方性法规
规 章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法律文件
国际条约
惯例、判例
• 法律规范冲突规则:
• 同一机关制定:从特、从新 • 同一事项,新的一般规定 与 旧的特别规定冲突:
– 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 行政法规——国务院

行政法的法源

行政法的法源

第二章行政法的法源
第一节国外行政法的一般法源
1.行政法的法源;指行政法法律规范的载体形式,即行政法法律规范的来源或出处。

2.大陆法系国家的法源主要指成文法;英美法系国家的法源主要是判例、习惯、法理。

3.各国的行政法法源主要有:制定法、判例法、习惯和惯例、行政法理、条约和协定。

第二节我国行政法的法源
1.我国行政法法源一般只限于制定法。

2.作为行政法的制定法法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
条例、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法律解释、条约和协定。

〈1〉宪法:是我国最高位阶的法源。

〈2〉法律:作为行政法的法源,包括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的非基本法律。

〈3〉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依〈宪法〉或〈法律〉授权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行政法规在数量上是行政法的主要法源。

〈4〉地方性法规:是指〈宪法〉和〈立法法〉所确认的有权限的主体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制定的条例。

〈6〉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发布的规章。

〈7〉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直瞎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8〉法律解释:仅指国家机关的规范性解释。

第2章 行政法法源[20页]

第2章  行政法法源[20页]

政法法源。 常委会所制定。 方制定的民
的条款之外,
族自治法规。 条约优先于本
国法的适用。
5
行政法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2.2 行政法的成文法源
1.位阶分布(效力等级)以及适用
效力等级
法律规范

宪法

法律(含法律解释)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行政规章
制定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共同作为行政法渊源的观点 具有法理学上的支撑。美国著名法律哲学家埃德加•博 登海默把法源分为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两大类。
4
行政法学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2.2 行政法的成文法源
2.2.1 我国行政法的成文法源
• 宪法:即 • 行政法规:行 • 行政规章: • 法律解释:包
《中华人
• 它规定了以下三类“规定”:国务院部门的规定,县级以 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乡镇人民政府 的规定。概括地说,行政规定是指行政机关制定的除行政 法规、行政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
• 行政规定是否具有行政法法源地位呢?对此,我们认为应 当予以区别对待。
• 在实践的层面,法院已经在不少场合特别是专业技术领域 把行政规定作为行政审判依据,即认可行政规定的实质性 法源地位。
2.1 行政法法源的内涵与外延
“渊源”一词原指水从地底下流出的地方。法学借用 之后,创设了“法的渊源”一词,简称法源。
法源的不同 理解
法存在形式说、法原动力说、 法原因说、法制定机关说、 法律规范说、法事实说等。
流行的观点
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法存在 形式说,即将法源界定为各法 律部门法律规范的载体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因此, 当我国加入的条约或协定的内容与宪法不一致时,应当以 我国宪法为准
D.国务院关于法律具体应用的解释是行政解释,只对下级 行政机关具有拘束力,因此不是行政法的法源
11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法律规范冲突的表现形式
纵向冲突 横向冲突
思考
精读教材P58-62 在法律解释中,为什么最高人民法院的司 法解释具有特殊的地位? 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 若干规定》的内容。 如何理解法律解释的位阶:立法解释>司 法解释>行政解释。
9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我国行政法的法源体系
制定法法源 (成文法源)
宪法 法律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行政立法 法律解释 条约、协定
非制定法法源 (不成文法源)
判例法 习惯或惯例 行政法理或法律原则
10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练习
下列关于我国行政法法源说法正确的有(

A.因为宪法在我国人民法院的判决中不宜直接引用,所以, 宪法不是我国行政法的法源
B.我国虽然不是判例法国家,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在《最高 人民法院公报》上发布的判例,下级法院应当参照,因此, 这些判例具有准法源的作用
3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思考
下列属于我国行政法法源的有( ) A.修改后的婚姻法 B.国务院某部委的会议纪要 C.某市政府发布的征收过桥费的通知 D.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 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E.《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发布的案例 F.我国行政法学泰斗王名扬先生在《美国行政 法》一书中详尽阐释的正当程序原则 G.中国共产党的相关政策
13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横向冲突之新旧冲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1985年)第14 条 对违反本法规定,非法出境、入境,伪造、涂改、冒 用、转让出境、入境证件的,公安机关可以处以警告或者 十日以下的拘留处罚;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2012年)第71条 有下列行为 之一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 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一)持用伪造、变造、骗取的处境入境证件处境入境的; (二)冒用他人出境入境证件出境入境的; (三)逃避处境入境边防检查的; (四)以其他方式非法出境入境的。
新旧冲突 种属冲突 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
地域冲突
中央(部门规章)与地方(法规、规章)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特区(授权 中央与特别行政区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冲突
1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纵向冲突
A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定》第53条规定:对非机 动车违章行驶处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该省《道路交通管理规定》第59条规定:对非机 动车违章行驶处5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14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横向冲突之种属冲突
《行政处罚法》(全国人大)第33条“违法事实确凿并有 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 出行政处罚决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7条“对道 路交通违法行为人予以警告、二百元以下罚款,交通警察 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 《出境入境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第86条 对违反 出境入境管理行为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出入境边防检查 机关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地方解释
解释主体
解释权限 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或作补 充规定 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 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 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具体适用 法律的问题
地方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或 作出补充规定
地方性法规如何具体适用的问题
8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 规定不一致时,如何适用?
4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行政法的法源体系
制定法法源 (成文法源)
宪法 法律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行政立法 法律解释 条约、协定
非制定法法源 (不成文法源)
判例法 习惯或惯例 行政法理或法律原则
5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规范性文 件
制定主体
制定程序
法律
15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法律规范冲突的解决规则
纵向冲突 横向冲突
新旧冲突 种属冲突 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
地域冲突
中央与地方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特区 中央与特别行政区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冲突
16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冲突
立法程序
地方性法 规
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 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 同宪法、法律、行政法 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按法 定程序制定的
自治条例、 单行条例
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 文化的特点按法定程序制定的, 以及法律规定由民族自治地方 对某项法律所作的补充或者变 通规定
6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规范性文件

制定主体
制定程序
根据宪法和法律,依照 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制 定的
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
政法规、决定、命令在

本部门的权限内按照规

定程序所制定的


普遍适用于本地区行政
管理工作的,根据法律
和行政法规按照规定程
序所制定的
7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法律解释
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 行政解释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本章主要内容
1.行政法的法源(表现形式)有哪些? 2.我国行政法的法源有哪些? 3.当行政机关适用法源进行执法时,或法院 适用法源审理案件时,发现法源之间有冲突,如 何处理?
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二章 行政法的法源
法源的概念
1.法源的含义 法源,简而言之就是,法的表现形式。 2.行政法法源的含义 行政法法源指行政法的表现形式,即行政法法 律规范的来源、出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