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ppt

合集下载

2013-9.4-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2013-9.4-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脑桥: ●呼吸调整中枢
➢中脑:
●瞳孔对光反射中枢; 另外膀胱收缩、皮肤电反应的调节。
(三)下丘脑(hypothalamus)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 解剖:前区、内侧区、外侧区、后区 传入:边缘前脑、丘脑、脑干网状结构 传出:以上传入部位、腺垂体、神经垂体
➢ 功能特点:较高级的内脏活动调节中枢
多样性和复杂性; 常为复杂生理活动调节中的一部分。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 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一、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传入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传出神经
副交感神经
(一)自主神经的结构特征
特征 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
起源 胸腰段(T1-L3) N节 椎旁和椎前 效应 广
脑干(Ⅲ Ⅶ Ⅸ Ⅹ)骶段(L2-4)
(三)自主神经的功能特征:
1.具有紧张性作用:持续低频率放电。
2.只有 交感神经。
3.受效应器功能状态的影响 交感N—有孕子宫(+);无孕子宫(-)。
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交感N—应急反应 副交感N—安静状态
二、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脊髓对内脏的调节
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调节能力差。 为所有交感、部分副交感神经的发源地。
可完成下列反射: ①血管张力反射; ②勃起反射; ③排尿、排便反射; ④发汗反射。
(二)低位脑干的内脏调节功能
➢延髓(生命基本中枢): ●心血管反射中枢; ●呼吸节律中枢; ●吞咽、呕吐、唾液分泌反射中枢; ●肾上腺髓质反射性分泌中心。
*下丘脑: 1.体温调节: PO/AH,调定点
2.水平衡调节: 渴觉、ADH
3.对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HRP 4.生物节律控制:视交叉上核 5.摄食行为的调节:摄食中枢和饱中枢

生理学:神经系统(8版)-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生理学:神经系统(8版)-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成增加
3.受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
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交感神经作用广泛:~ 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 防御反射(alarm reaction): 恐惧发怒环境刺激 下丘脑 脑干网状系统 脊髓 交感神经系统 防御反应:动 物搏斗表现。
• 副交感神经作用局限:主要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储存能量、 加强排泄和生殖,促进生长发育等,对机体发挥保护作用。
背侧部出现防御性反应 电刺激下丘脑外侧区出现攻击厮杀行为 电刺激下丘脑背侧区出现逃避性行为
2.愉快和痛苦
愉快:积极情绪 满足自己需要的刺激引起.
痛苦:消极情绪 伤害躯体或精神刺激
实验方法:自我刺激。
奖赏系统: 刺激某些脑区感到愉快和满足(占35%)。
中脑被盖腹侧区,内侧前脑束,伏隔核,额叶
惩罚系统: 引起回避的反应的脑区(5%) 。
2、调节水平衡:渗透压感受器→ADH的分泌
3 对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调节肽
觉察细胞 下丘脑调节肽
4 生物节律控制
1. 定义:机体内许多活动按一定 时间顺序周期性进行为生物节律, 如心率、呼吸频率。 2.日节律(circadian): 按日周期 (昼夜24 hs) 变动的人体生理活 动。几乎所有陆地动物都按照日 节律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是由于 地球自传引起的。 3. 下丘脑视交叉上核 (suprachiasmatic muclei, SCN)控制日节律的关键部位。
漫波)。 2.实验依据:刺激或破坏中脑网状结构 3.机制 脑电觉醒(去同步化快波):与蓝斑核上部 的NE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中的ACh有关; 行为觉醒:与中脑黑质-纹状体多巴胺有关。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情绪的调节及其神经基础概述PPT(共 70张)

情绪的调节及其神经基础概述PPT(共 70张)

1. 习得性无助模型
实验Ⅰ:吊床实验
逃避组:遭受电击64次,强度是6毫安,持续时 间是5秒,但是狗能通过用鼻子按压一个杠杆而 终止电击(这个组的狗学会了用这一动作来控 制电击)
与逃避组共轭组:遭受的电击在数量、强度、 持续时间等方面都与逃避组一模一样,唯一的 区别是其用鼻子按压杠杆却不能终止电击,但 是只要逃避组的狗按压了杠杆,共轭组的狗电 击也终止了(这与前面的实验相同)
你是否相信他说的话; 3.“你去过她家吗?不,我没有去过她家”,对问题的生硬重复是典型的撒谎; 4.男性鼻子下方有海绵体,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饰某些内容; 5.手放在眉骨附近表示羞愧; 6.描述一连串发生的事情,编造都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能否流利准确地进行
倒叙是判断对方是否说谎的标准之一; 7.叙事时眼球向左下方看,这代表大脑在回忆,所说的是真话;而谎言不需要
识别彼此的表情,七种基本的表情为:恐 惧、厌恶、高兴、惊奇、轻蔑、生气和悲 伤。
三、情绪研究的理论及其发展
情绪的主观体验与生理反应的因果关 系是怎样的?
情绪体验快于生理反应的变化? 生理反应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1. 詹姆斯-兰格理论
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人们 的生理反应导致其情绪的产生。
用电击等非条件的刺激与一些特殊的线索结合 (如灯光、声音或视觉标记等)形成恐惧反应, 称为线索性条件恐惧行为。
3、线索与情景结合的条件性恐惧
在一个情境下呈现声音或灯光线索,当线索结束 或即将结束时,即刻对动物实施电击。测试恐惧 形成的效果时,分别验证条件线索或情景因素的 影响程度,例如在新环境中呈现条件性线索,或 在原环境中不呈现条件性线索,分别观察情景或 线索的作用。(见图9-3)

9-4 神经系统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9-4 神经系统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第四讲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一、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内脏神经系统,调节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活动,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含感觉和运动两部分。

☐自主反射,中枢控制☐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两个神经元连接成一条自主神经通路☐交感分布广泛,副交感不支配体壁、四肢皮肤和肌肉。

(一)自主神经的结构特征●由节前和节后两个神经元组成。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副交感反之。

●交感起自脊髓胸腰段,而副交感脑神经核和脊髓骶段。

●皮肤和肌肉血管、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肾等只有交感神经支配。

●交感节前与节后辐散程度高,效应较广泛。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功能: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主要通过Ach和NE及其受体等实现调节功能。

(三)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1、紧张性支配2、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3、受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具有意义。

副交感:保护机体,修正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

交感:动员机体的潜在功能前去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

二、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脊髓的调节: 初级调节(二)低位脑干的调节: 基本生命中枢(三)下丘脑的调节(三)下丘脑的调节下丘脑和边缘前脑以及脑干网状结构有形态和结构联系;同时与垂体有联系。

下丘脑功能:(1)体温调节:视前区-下丘脑前部(2)水平衡调节:本能+排水(视上核、室旁核)(3)对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基底核团);血管升压素,缩宫素(4)生物节律控制:视交叉上核-日周期节律(5)其他功能:摄食、饮水、睡眠、情绪、性(四)大脑皮层的调节1、边缘叶和边缘系统海马,穹窿,扣带回,岛叶,杏仁核等对内脏活动影响作用较复杂。

2、新皮层皮层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三、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一)、本能行为定义:动物进化过程中形成并经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族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为。

【医学学习-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医学学习-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散大 加强 收缩(主) (少数)舒张
舒张(口径↑) 减弱
收缩 减少
舒张 收缩 (有孕)缩,(无孕)舒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肾上腺髓质、甲状腺分泌
副交感NS
缩小,泪腺分泌 减弱 多无作用 (少数)舒张 收缩 (口径↓) 增强 舒张 增多 收缩 舒张
胰岛素分泌
★(三)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
1.紧张性支配 :对效应器经常微弱影响 2.双重支配,相互拮抗
减弱
多无作用 (少数)舒张
支气管平滑肌
舒张(口径↑)
收缩 (口径↓)
胃肠运动
减弱
增强
括约肌
收缩
舒张
消3.化受液效分泌应器所处减功少能状态影响 增多
膀胱逼尿肌 尿道括约肌
舒张收缩
收缩 舒张
子宫
(有孕)缩,(无孕)舒
皮肤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内分泌
肾上腺髓质、甲状腺分泌 胰岛素分泌
★(三)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 行为和情绪的调节
学习要求:
掌握: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功能特征 了解:1.自主神经的结构特征
2.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3.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
一、自主神经系统
(一包)自括主:交神感经N和的副结交构感特N 征
起源
节前f 节后f 与节后 f 联系 引起反

交感N T1-L3
交感NS
副交感NS
瞳“孔双重支配”中的特散例大:
缩小,泪腺分泌
心脏活多动数血管、汗腺加、强肾上腺髓质仅受交减感弱单一支配;
血“管相互拮抗”中的特(少收例数缩:)舒(主唾张) 液分泌均↑
多无作用 (少数)舒张
支气管平滑肌 胃肠运动 括约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丘脑 边缘系统
摄食行为的调节-调定点:能量摄入和消耗之间基本平衡 外侧区为摄食中枢
部位-下丘脑 腹内侧区为饱食中枢 互相制约
有关的神经递质-神经肽Y 纤维投射到室旁核 其mRNA于摄食时增加而在饱食后减少 破坏神经肽Y无显著的厌食效应
瘦素-含有16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类激素 存在于循环血液中,可进入脑组织和脑脊液 作用与下丘脑减少摄食及增加能量消耗
杏仁与动物的攻击行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Bucy and Kluver的工作,破坏猴的Papez环路 但内侧颞叶的切除也损害了杏仁
细致研究杏仁在恐惧反应中的作用 因恐惧而形成的条件发射 条件刺激——声音 非条件刺激引起恐惧——电刺激足底 恐惧反应用客观的指标来度量——如血压、蜷缩不动 的时间,很像人处于焦虑状态之下的情况。
丘脑前核
Hippocampal formation
海马
Mammillo-
thalamic tract
乳头-丘脑束
Fornic
穹隆
Mamillary body
乳头体
Amygdala
杏仁核
情感的可能神经通路 海马环路
Hypothalamus
下丘脑
5
本能行为的神经基础
摄食行为-动物维持个体生存的基本活动
成瘾—不能控制并不顾其消极后果反复将某种物质 摄入体内
这些物质在脑内产生的影响方式 增加脑内的多巴胺 多巴胺作用于伏隔核神经元上的D2受体 因而促成对脑内奖惩系统的自我刺激
成瘾者-存在耐受性和依赖性 ——需加大剂量才能达到初期使用的效果
15
summary
本能行为
情绪
下丘脑和边缘系统
6
杏仁核与摄食行为的调解亦有关 下丘脑的上一级中枢 破坏杏仁核摄食过多而肥胖 刺激杏仁核可抑制摄食活动
破坏下丘脑腹内侧核(饱食中枢)—动物狼吞虎咽 破坏下丘脑外侧区(摄食中枢)—动物拒食
瘦素(leptin),一种抑制食欲的激素的固有敏感性 可以保持体重在一个“设定值”上下浮动。 胃口取决于脑神经Scientific American 2004-8 P19
2
本能行为和情绪变化 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活动的改变
人类的本能行为和情绪与动物有明显区别 —后天学习&社会因素的影响巨大
情绪反应通常伴有面部表情的变化
反之面部肌肉的不同收缩也会激起一定的情绪反应
…..当大脑在指挥某一随意运动时,不但运动皮层发生了活 动,而且参与情绪反应的脑回路也参与了活动。
低血容量 肾素分泌增加 血管紧张素II含量 升高 产生渴觉的特殊感受区穹窿下器官& 终板血管器
9
情绪活动的神经基础
1928年Bard提出“假怒”的说法,——下丘脑
1939年美国的Bucy and Kluver 切除猴两侧的颞叶皮层 原来非常凶残的动物变得十分温驯
19世纪末,Sherringtong 观察到动物在浅麻醉条件下 会出现类似怒的行为
b.切在下丘脑与前脑之间,但保留了下 丘脑,则当麻醉过去之后,只要轻轻 一触动动物,就有一系列类似怒的表 现,如血压上升、瞳孔睁大、立毛、 伸爪。
11
恐惧和焦虑
Paul Bucy and Heinrich Kluver 切除猴两侧的颞叶皮层 把原来非常凶残的动物变得十分温驯。…..
焦虑:在人类是一种对可能发生的威胁性事件感到焦急忧 虑而又无法妥善处理的情绪活动。 发现在焦虑时,两侧颞叶前端疏松部的血流量增加
7
( ob,obese; db,diabetes)
Douglas Coleman
8
饮水行为的调节
饮水也是一种本能行为 产生渴觉——引起饮水行为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血管升压素合成与释放增加——渴
细胞外液量明显减少
下丘脑前部渗透压感受器-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血管紧张素II含量升高-细胞外液量明显减少
本能行为和情绪: 主要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的活动有关
3
与本能行为和情绪有关的解剖结构
Papez 1937年最早提出 边缘系统内存在参与情感、行为活动的环状神经通路
海马环路(hippocampus circuit)
海马通过穹隆与下丘脑乳头体相连,再发出乳头体 -丘脑束抵达丘脑前核,丘脑前核发出的纤维投射 到扣带回,扣带回再发出纤维回到海马。
Hess采取另一种实验方法。在清醒猫脑中埋置电极 当刺激下丘脑的一些部位时,得到类似怒的反应。 ——1949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情绪——复杂的行为,不可能由一个点、一个中枢来决定, 仍然要用到Papez1937年提出的海马环路。
10
怒的行为与个体保存有关 为对付敌人所采取的不自主的行为反映
a.在下丘脑以下切断脑干, 下丘脑不再与下位脑有联系 则动物不会有假怒.
12
听-恐惧性条件反射的通路
听传导通路
丘脑内膝体
3
其它投射输入 4 包括躯体感觉出入
1
杏仁
5
听觉皮层
2
躯体运动 内脏运动
杏仁的地位决定了它有可能把损伤性信息与 听觉信息相互关联在一起,导致新的行为反应。
13
愉快和痛苦
愉快-积极的正性的情绪 通常由能够满足机体需要的刺激所引起
痛苦-消极的负性的情绪 一般由伤害机体肉体和精神的刺激或渴望得到 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
情绪生理反应—情绪活动常伴随一系列生理活动变化 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活动的改变引起
自我刺激 奖赏系统(趋向系统)—动物反复进行自我刺激的脑区 惩罚系统(回避系统)—引起回避反映的脑区
14内奖惩系统
几乎所有行为都在某种程度上与奖赏或惩罚 有一定的关系
杏仁核、下丘脑也是参与情感活动的重要结构
杏仁核——多个神经核团组成的杏仁复合体
纤维与下丘脑和脑干的自主神经系统发生联系 感觉系统和情绪行为执行系统之间的解剖学联系
4
Prefrontal cortex
前脑皮层
Association cortex
联合皮层
扣带回 Cingulate gyrus
Anterior thalamic nuclei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
1
本能行为——进化过程中形成+遗传固定 对个体和种族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为
情绪——客观环境刺激 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某种固定形式的躯体行为
情绪反应——伴有自主性神经活动激活的表现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异常增强时, 动物处于充分利用自己的代谢及其它资源 以应付紧急状态的状态。
情绪发作时,人体的代谢活动相应巨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