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土地资源学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土地资源学是一门研究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分布、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学科。
它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土地资源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复习总结。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和特性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以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资源具有以下特性:1、自然特性面积的有限性:地球陆地面积是有限的,土地资源总量有限。
位置的固定性:每一块土地都有其固定的空间位置,不能移动。
质量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土地在地形、土壤、气候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土地质量不同。
功能的永久性:只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的生产力可以不断更新。
2、经济特性供给的稀缺性:由于土地面积有限和人类需求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供给相对稀缺。
用途的多样性:土地可以用于农业、工业、居住、交通等多种用途。
可改良性:通过人类的改良措施,可以提高土地的质量和生产力。
资产性:土地具有经济价值,可以作为资产进行交易和抵押。
二、土地资源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土地资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1、按地形地貌分类: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
2、按土壤类型分类:红壤、黑土、黄壤、棕壤等。
3、按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
三、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1、土地资源调查目的:查清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土地质量调查等。
方法:通常采用实地调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
2、土地资源评价目的:对土地资源的质量、适宜性、生产潜力等进行评估,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内容:包括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等。
方法:常见的有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
四、土地资源的利用1、土地利用的现状全球土地利用格局:耕地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平原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草地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土地资源学(名词解释)

土地资源学(名词解释【10×2分】)考点范围:基本概念&常规性概念1.土地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质、地形、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2.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3.土地类型狭义: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
广义:除对土地进行分类学研究,即除土地分级及在此基础上的土地类群归并外,还包括研究土地类型的结构、动态演替机制等研究内容。
4.土地类型结构(土地结构或土地资源结构)指在某一个区域范围内,各种土地类型质与量的对比关系及其组合而成的空间格局或图式。
5.土地类型空间(组合结构)指在某个区域内,各类土地的空间位置及彼此间组合而形成的格局或几何图形。
土地空间组合结构是所有土地结构类型中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土地类型群体在空间上的有序性,并产生出特定的土地生态功能。
6.土地资源调查指国家为了系统掌握不同土地资源的类型、质量、分布情况所采取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土地资源利用、评价、规划、开发、整理、保护等工作的一项前期工作。
7.土地资源评价指在一定的生产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根据其质量差异划分为若干土地等级,并且阐明不同等级土地的适宜性和限制性。
8.土地适宜性评价指评价土地对特定利用类型的适宜性的过程。
9.土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不同消费水平下,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它反映一个地区,在一定消费水平下,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10.土地整理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11.土地开发指通过各种手段挖掘土地的固有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土地利用空间与利用深度,充分发挥土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的过程,既包括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也包括对业已利用的土地进行追加投资和劳动,集约利用。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壤: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它是在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成土年龄等诸因子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立历史自然体。
3.土地资源的概念(1)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一切资料。
《辞海》定义为“资财的来源。
”(2)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4.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1、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2、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5.土地的属性(书本):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籍属性资源属性: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土地的再生性和非再生性、多用途性。
资产属性:供给的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个体的异质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流通的特殊性。
生态属性:支撑功能、养育功能、净化功能6.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我国土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的7.2%,居世界各国第三位耕地总量占世界耕地9.5%,居世界各国第四位林地总量占世界林地 5.5%,居世界第五位牧草地总量占世界牧草地7.8%,居世界第二位7.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紧缺、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国家人均土地0.784公顷,为世界人均的1/3人均耕地0.10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45%人均林地0.18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26%人均牧草地0.217公顷,为世界人均的37%8.土地资源学的概念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与时间变异规律以及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应用基础理论的科学。
9.土地资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土地资源学在学科中的地位(2)土地资源学与土地学科的关系10.土地资源学研究的目的、内容研究目的:寻求解决人类所面临土地资源问题的途径研究内容: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2)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3)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研究——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4)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1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特点(1)综合性和多学科性(2)关联性与复杂性(3)现实性和预测性(4)区域性和全局性12新中国成立后土地资源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第一个时期:50年代初期财政部的查田定产工作。
土地资源学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质、地形、生物及人类活动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土地资源:是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第二节土地属性一、土地的资源属性1.整体性2.生产性3.面积的有限性4.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5.时间变化性6.用途的多样性7.土地资源的再生性和非再生性二、土地的资产属性1.供给的稀缺性2.位置的固定性3.个体的差异性4.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5.土地价格和价值的双重性6.流通的特殊性三、土地的生态属性1.支撑功能2.养育功能3.净化功能四、土地的工程属性地基承载力、地下水、地形、水文五、土地的社会属性六、土地的权籍属性土地的数量、质量、权籍构成土地的三大基本要素。
土地的权籍属性包括地权和地籍。
土地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
第三节土地资源学的发展概况土地资源学是以土地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研究土地资源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与时间变异规律以及合理利用与保护的科学。
3、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四种)系统分析方法,现代技术应用方法,景观生态分析方法,社会经济分析方法思考题第一章土地资源组成的自然要素及社会经济特性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气候组成要素、地学组成要素、水文组成要素、植被组成要素、土壤组成要素。
非自然构成要素:社会经济组成要素第一节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降水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风力资源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一切过程的能量基础。
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1、光照强度(照度)2、光照长度(日长)指某一地区日出至日没之间的可能日照时数长日照作物。
短日照作物3、光照质量指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部分的比例,波长较长的可见光促进植物生长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则抑制茎叶的生长。
二、热量资源1、热量的地带性2、几个热量指标的土地利用意义(1)≥0℃的温度与≥10℃的温度及其积温耐寒作物、喜温作物3、无霜期:指每年的终霜期与初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
土地资源学要点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重点知识]土地的概念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的含义(概念)①土地是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②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③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④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或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土地是我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总称,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而土地资源则是从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阐述其具体涵义,它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正在不断扩大。
即是:土地资源包含于土地。
土地的特性(简答或填空)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景观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存在外延上从属关系;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景观强调其美学、生态价值及长期效益;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以实体或非实体形式存在。
景观是指构成人类环境的实体部分。
土地资源学的概念土地资源学是资源科学和土地科学的重要分支科目,它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调查与评价,以及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诸问题的一门综合学科。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6个方面)(1)土地资源学基础理论研究(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潜力(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四种)(1)(土地)系统分析方法(2)现代技术应用方法。
土地资源学第一章土地资源学绪论ppt课件

第二节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土地资源(自然经济综合体)
调查与评价
类型与特征 数量与质量
开发与利用
类利用的土地 2.与土地的关系
土地
土地资源
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图
二、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1.土地的资源特性 2.土地的资产特性
1.土地的资源特性
(1)生产性:生物生产能力 自然生产力,劳动生产力(经济生产力); 现实生产力,潜在生产力(土地潜力) (2)区域型 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导致 (3)动态性 土地的时间变化:季相变化——动植物的生
第三节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土
地
类 型
依据
与
土
地
资
源
类
型
与 评 价
土 资 调 查
定量化依据
区 域 土 地
土土
资
地地
源
人生
开
口 产 定量化依据 发
承潜
利
载力
用
力与
土
地
资
土地可持续 利用的保证
源
的 保
护
与
管
理
基础理论研究
土地、土地资源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土地资源的构成要素
二、研究方法
1.系统分析法 综合评价法; 视土地为一系统,利用系统论观点。 2.景观生态分析法 综合的生态系统研究方法,综合分析 3.现代技术应用方法 3S 4.社会经济分析方法 利用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土地资源学第一章

地 (1)土地评价研究;(2)土地资源调查研究;(3)土 地资源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量研究;(4)土地的合
资 理利用与开发研究;(5)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研究; (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治理研究;(7)土地规划研
源 究;(8)土地资产评估研究;(9)新技术、新方法
的应用研究;(10)土地管理研究(特别是在土地
①景观(landscape/landschat)的定义
古人视 景观是由各个在生态上 肖笃宁(1997):景观是
“景观、 和发生上共轭的、有规 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
风景、 律地结合在一起的最简 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
土地、 单的地域单元所组成的 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
环境” 复杂地域系统,并且是 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
地 建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加强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研究
资
土地利用规模研究
源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完善土地资源的研究手段
学
21
1.1 土地科学进展与展望(续)
土地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
1.1.5体土系地的科研学究展,望划拨土地使用权的 资产化管理的研究以及关于农村
土
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研究等方 土地面退的化内与容恢,复将机成理为今后的重点研
36
1.2 土地资源学的概述(续)
1.2.4 土地资源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土地资源学的概念
(2)土地资源学——资源科学和 土地科学的重要分支科目,它是 研究土地资源的类型与特征、数 量与质量、调查与评价,以及开 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 管理等诸问题的一门综合学科。
资
土地利用规模研究
源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完善土地资源的研究手段
学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篇1: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土地资源学这个超有趣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盒,充满了各种奇妙的东西。
首先呢,土地资源学研究的土地就像一个超级大拼图。
每一块土地都有它独特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就像拼图的小碎片一样。
有的土地是肥沃的黑土,那简直就是拼图里闪闪发光的黄金碎片,珍贵得很呢。
而有的是贫瘠的沙地,就像是拼图里不太起眼的灰色小碎片。
土地资源学还研究土地上的植被,这植被啊,就像土地的头发。
茂密的森林植被就像是乌黑亮丽的长发,让土地看起来生机勃勃。
而稀疏的小草就像是土地的短茬头发,虽然没有长发那么迷人,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土壤肥力在土地资源学里也是个重要角色。
它就像土地的能量饮料,肥力足的土地就像喝了超级能量饮料的运动员,充满活力,能长出各种丰富的作物。
相反,肥力差的土地就像没吃饱饭的人,无精打采,种啥都有点勉强。
土地的地形地貌就像是土地的身材。
高山峻岭的土地就像是身材魁梧的大汉,而平原土地就像是身材平坦的瘦子。
研究这些不同身材的土地也是土地资源学的乐趣所在。
土地资源学还要探究土地的水分状况。
水分对于土地来说,就像人体的血液。
水分充足的土地就像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充满生机。
干旱的土地就像贫血的病人,需要好好调理。
土地里的小动物们呢,就像土地的小宠物。
蚯蚓在土里钻来钻去,就像小宠物在土地这个大房子里调皮捣蛋。
蚂蚁们忙碌地建造蚁巢,就像是在给土地这个家装修呢。
土地的利用类型就像土地的不同职业。
耕地就像是勤劳的农夫,每天都在努力产出粮食。
建设用地就像忙碌的工人,盖起一座座高楼大厦。
土地资源学对土地的空间分布也很感兴趣。
这就像研究一群人的居住分布一样。
有些土地集中在一起形成大片的耕地区,就像一群农民住在一个大村庄里。
有些分散的土地就像独居的隐士,各有各的特点。
土地的承载能力就像土地的力量极限。
就好比一个大力士能举起多重的东西一样,土地能承载多少人口、多少建筑,这都是土地资源学要搞清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
类
③地形图上最小图斑面积:耕地、园地和水域为6.0mm2; 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为15.0mm2;居民地及交通用地为
•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h
1
第4章 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资 源调查
提 供
是以土地资源学的学科知识为
基础,用遥感和测绘制图等基 定义 础,查清土地资源的类型、数
量、质量、空间分布以及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 律的系列过程。
基础资 料和科 用于 学依据
综合农业区划、土地资源评价、国 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以及土地资源 的科学管理等。
h
2
1 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
• 1.1 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 1.1.1 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 • (1)为土地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 (2)为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资料。 • (3)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
保护和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 1.1.2 土地资源调查的任务 • (1)清查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 • (2)清查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和质量状况。 • (3)完成系列调查成果图。 • (4)分析土地资源的利用特点,进行土地利用分区。
质 量
是指
土地资源
土壤
优劣程度 (评价)
土壤
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 相对于人类需求(生态系 统平衡、食物安全、人类 健康等)、特定用途(包 括农业生产、林业、保护 和环境管理等方面)所表 现出的效果的优劣程度。
h
7
例如:
土 壤 质 量
Larson和Pierce(1991) 定义为土壤在以下方面的 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特征:
建立土地数据库,为土地利用决策服务;
查
为土地评价服务; 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
目
土地科学研究服务;
的
为制定国民经济发展h 长远规划服务。
11
2 土地资源调查方法与现代技术应用
2.1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
准备工作
组织专业队伍、制定工作计划、资料准 备、其他资料的收集、用品准备等
外业调绘(查)
内业工作
编制图件 分幅权属界线图和县、乡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他图件
(如土地利用分区图)等。
汇总面积
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汇总土地总面积和各地 类面积。
编写报告
编写土地利用调查报告和技术报告,分析土地利用、管理的
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h利用土地的建议。
6
1.3 土地资源质量调查
(1)定义:
土地
土地
土地资源
h
3
1 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
包 括
对土地类型、数量、质量、权 属、分布及利用现状等的调查
大 体 分 为
土地利用调查 土地类型调查 土地质量调查 土地权属调查
h
4
1.2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是在全国范围内,为查清土地的利用现状而进 行的全面的土地资源普查,也属于基本国情调查。
(1)任务:
(1)查清土地的权属、界
农用地生产力(农林牧渔用地结构、作物布局、垦殖
率、单位面积产量或产值、总产值或总收入、产投
比)、城市土地收益(区位面积、营业额、利润、税
金)
h
10
1.4 土地类型调查
查清各种土地类型的数量、质量与空间分
主
布状况;
要
内
查明一个地区土地类型的分异规律,揭
容
示土地类型的形成、特性、结构与动态演
替规律。
调
①为植物生长提供生育的基质; ②调节和分配环境中水的运动;
③作为环境中有害化合物形成、减少和退化的缓 冲剂。
Doran和Parkin(1994) 提出
是土壤在生态系统中保持生物生产力、维持环 境质量和促进植物和动物健康的能力。
曹志洪和史学正(2001)认为
是指土壤支撑粮食生产所需的肥力高低; 容纳、吸收、降解和自净各种环境污染物质能力 的强弱,以及促进人与动植物健康能力大小的综 合量度。
第4章 土地资源调查
•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土地资源调查的相 关概念、调查内容、程序及方法,并重点介绍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具体要求。
• 【重点内容】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具体要求 • 【难点内容】土地资源的外业调查方法
• 【教学要求】在理解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具体要 求的基础上,能够熟练的设计各种土地调查方 法和技术路线。
填写 外业 调查 记载
表
样区 调绘 验证
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
2.1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方法
土地资源调查的方法有常规野外调查法和遥感调查 法两类。
1、常规野外调查法步骤
选择调绘路线
地形图的定向定位
土地(资源)类型图斑的勾绘
h
14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外业调绘步骤:
掌握恰当的调绘 底图的比例尺
选好站立点
确定调绘底图的方 位。
h
8
(2)土地资源质量调查的内容
主要是根据土地评价的需要查清土地质 量的性状指标。
指
土地的可量度或可量测的属性 如自然、社会和经济属性
获 得
野外实地调查及测定;收集相关学科 的调查成果和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
h
9
调查指标 气温(年和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积温)、
气 候 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全年各月或旬降水量、降
调绘前准备工作, 路线调查、 制定土 地分类系统、 室内预判。
资料整理分析、遥感图象转绘、面积量算、
编制专题成果图、编写调查报告和技术总
结报告
h
12
外业调绘工作的一般程序
选择 调绘 底图 比例
尺
确 定 验 证 样 区
选 好 站 立 点
底 图 定 向 定 位
地 类 调 绘
补 绘 地 物
调 绘 整 饰
水季节、降水强度)
自 地形地貌 地貌类型、海拔、坡度、坡向 然 属 水 资 源 地表水、地下水、水利设施、水旱渍状况害 性 植 被 自然植被、人工植被、特种土宜植物
土壤
社 会 社会经 经 济条件
济
属 性
土地生产 力和收益
土壤质地、理化性质、土壤侵蚀、障碍因素
交通状况及区位、人口和劳动力、基础设施、公共设 施(如能源、供水、供电、电讯等)
补测地物 调绘整饰
边调绘边检查, 不得漏调和重叠
填写外业手簿
h
抓住特征地物,远 看近判相结合
15
外业调绘内容
地类调绘、线状地物调绘、 境界与权属界调绘、新增地物补测
①按分类系统中各级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的含义,判别实地 地类进行调绘;
②以实线表示地类界线,按图例标出地类符导。当地类 界线与线状地物或境界线重合时,可省略不绘。
线及其土地总面积。
(2)按土地利用分类,查
清各权属单位和行政单位的
土地类型、数量、分布及其
面积(本调查的重点),故
又称土地数量调查。
h
5
(2)内容:
调绘界线
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界线;各级行政辖区(含村)范围界线; 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
调研经验 调查研究土地利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及成因
量算面积 量算出各权属单位和各地类图斑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