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园林文化

浅谈中国园林文化
浅谈中国园林文化

浅论中国园林文化

摘要:本文从园林与文化的关系出发,通过对南北文化差异的比较,明确中国南北园林的基本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加强各种文化范畴之间的交流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园林、南北园林、苏州园林

一、园林的定义:

在历史上,游憩境域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用过不同的名称。中国殷周时期和西亚的描述,以畜养禽兽供狩猎和游赏的境域称为囿和猎苑。中国秦汉时期供帝王游憩的境域称为苑或宫苑;属官署或私人的称为园、园池、宅园、别业等。“园林”一词,见于西晋以后诗文中,如西晋张翰《杂诗》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句;北魏杨玄之《洛阳伽蓝记》评述司农张伦的住宅时说:“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唐宋以后,“园林”一词的应用更加广泛,常用以泛指以上各种游憩境域。

二、中国园林的发展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这个时期涌现的名园有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园林都是当时的佳作。

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

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三、园林的功能: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园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园林中的文化、游乐、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更可以丰富知识和充实精神生活。

四、中国的园林文化

中国园林文化一向都是崇尚自然、崇尚城市建筑中的园林文化的。中国的园林文化深受传统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可以说,中国的园林设计有着文化上的色彩和思想上的意义。中国园林是自然式山水园林,园林的设计中体现着崇尚自然的原则。中国园林的文化中,水、亭、景的相互映衬虽然是人工之作,但是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讲究“巧夺天工”。这种在精致的园林之上追求的自然,有着深刻的道家思想上的含义。而道家的崇尚静的思想,也反映在了我国古代园林文化之中。

我国古典园林多以静态的水面作为园林布局中心,以形成质朴淡雅、含蓄深沉的园林氛围;而西方规则式园林以“动”水为美,注重水法的千奇百态,多以喷涌、流动的水体为构园重心,以形成热闹、活泼的园林环境。而又由于佛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园林在讲究自然和天人合一的基础上,还比较讲究意境。意境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诗意并且讲究诗意之外的意的话题。中国园林的讲究意境,不但讲究客观景观的自然美好,还要求这些客观的园林之境还可以与主人的心境和意识相互交融,完美地融合起来,以体现一种诗意的追求。可以说,中国的园林承载中国人的文化,这些文化对于现代的中国人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作用。

五、中国园林的特点:

中国园林(主要指中国古典园林)有别于世界其他园林。

主要可概括为四大特点: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三)、诗画的情趣

(四)、意境的涵蕴

这四大特点是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主要标志。它们的形成,一方面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合力。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来说,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及重渐悟、重直觉感知、重综合推衍的思维方式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而其中,推动园林兴盛、园林艺术普及和提高的,乃是一大批文人直接参与园林规划的结果。他们借鉴文学、绘画的表现形式,将自身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融入到造园艺术中,赋予园林以深刻的内涵。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是中国园林风格和特色形成的主体人物。中国园林自唐代出现了诗人和画家自成一派的“文人园林”以来,经过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乃至现代园林景观的布局、构景,仍与文学、绘画紧密结合,蕴涵着被誉为“无声的诗”和“立体的画”的美学基础。“文人园林”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

六、中国园林的南北区别:

中国的园林文化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北方,随后发展于南方,最终又通过南北园林的吸收融合,重新在北方达到极致。自周文王修苑囿、筑灵台以来,秦始皇的阿房宫、汉武帝的上林苑、魏晋北朝的山水园林,再一路经隋、唐、北宋、元、明的宫殿园林,发展到最终成为园林之首的圆明园,北方园林一脉相承着皇家园林的尊贵与大气,与南方小巧婉约的私家园林形成风格鲜明的南北两派,共同创造出璀璨耀眼的园林文化。然而一直以来,许多人对南北园林的风格特征仅仅有模糊的概念,既不知道它们具体的差异,也不清楚自己会更喜爱哪一种园林。那么,南北方园林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来说南方园林,由于江南一带气候温和,水量充沛,其园林设计以繁复和细腻为主,大多依水而建,景观遍布。其建筑结构不拘形式,清秀淡雅,但也因而略显简陋。由于南方园林大多为私家园林,因此整体规模偏小,以人造景观为主。由于南方多雨,因此园林内多走廊亭台。总的来说,南方园林紧凑巧妙,以水为核心,以花草奇石为主要景观,整体散发着如江南女子般的婉约。

而拥有皇家血脉的北方园林,在规模、景观、建筑上则与南方园林有着明显的不同。北方园林普遍规模宏大,气势恢弘,而景物包罗万象,不拘一格。由于北方降水量和气候条件与南方迥异,所以北方园林中较少人造的景观,而强调与自然山水的结合。正是因为皇家园林的血脉,才使得北方园林往往能够选取集天地精华的山水文脉间大兴土木,这是南方私家园林无法做到的。因此,北方园林之景往往以自然的河湖山川为主景观,景致大气开阔,给人以自然的震撼之感。以云佛山畔的中式别墅观唐云鼎的园林为例,其西面为滔滔白河,东面为云佛山胜景,远处更有三山环绕,绿树成荫。值天高气爽,风轻云淡,令人不禁游目骋

怀。而北方园林的建筑则注重沉稳尊贵,如观唐云鼎以白色和灰色为建筑主色调,配以经典的硬山式屋脊与朱漆红门,表现出燕云一带的雄浑气度。北方园林的建筑还非常重视院落,观唐云鼎正是以近3米高的围墙围合出私密庭院,使庭院外的山水景观与庭院内的私人景观相映成趣,而又互不干扰。总的来说,北方园林极具规模,强调自然山水,建筑更具尊贵感和皇家感,私人院落与园林景观融分有度,好似一个气度沉稳、内心丰富的豪杰显贵。

在北京的别墅市场上,中式别墅一直以其厚重的文化感和极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而受到消费者、投资者的青睐。不同的中式别墅以不同的园林风格为主体基调,有些项目以南方园林为特色,但由于北京的气候条件不具备南方园林所需要的湿润和多雨,因此这样的项目反而失去了南方园林的神髓。而如观唐云鼎这样以北方园林风格为主的项目,则凭借其山水环绕的位置、皇家园林般的布局、豁朗的私人院落,散发出北方园林的尊崇和高贵气质,成为中式别墅市场上的佼佼者。

七、中国园林的代表:

历史上著名的有:西周素朴的囿,秦汉宫苑“一池三山”,西汉山水建筑园,南北朝自然山水园,佛寺丛林和游览胜地,隋代山水建筑宫苑,唐代宫苑和游乐地,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唐宋写意山水园,北宋山水宫苑。

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美誉。苏州园林源远流长,明清全盛时200多处园林遍布古城内外,至今保存完好的尚存数十处,分别代表了我国宋、元、明、清江南园林风格。苏州古典园林以其古、秀、精、雅,多而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是苏州独有的旅游资源。1997年12月4日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全体会议批准了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会议批准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增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八、园林遗产的保护:

“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对苏州古典园林的评价。近年来苏州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苏州园林保护和管理条例》等,积极保护园林,巩固扩展申报成果;深入挖掘园林文化内涵,弘扬吴文化。坚持“修旧如旧”原则,按照“保护、疏导、恢复、发展”方针,使园林之城名副其实。苏州园林和绿化局从世界同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运用国际标准实施对古典园林的保护、管理和规范,建立现代化的园林管理体制:一是恢复性保护;二是挖掘性保护,如拙政园再现明代文征明《三十一景图》,沧浪亭重现林则徐珍贵遗迹等;三是建设性保护;四是接轨性保护,拙政园被评为全国首批

4A级景点,并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留园、狮子林、网师园也被评为4A 级景点。苏州园林不断推出一系列特色旅游活动,如虎丘艺术花会、金秋庙会,拙政园杜鹃花节、荷花节,留园吴文化活动,网师园特色夜游及怡园水仙展,狮子林时令花展,天平红枫节,石湖串月,沧浪亭兰花、菊花展,耦园水乡特色游等;苏州园林还抓住“保护、开发、管理、服务”四个环节,使古典园林成为体现苏州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2003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

九、园林文化的传播:

20多年来,苏州园林艺术自1980年首次出口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明式庭院“明轩”后,“品牌”效应凸现,先后设计、建造并获多项荣誉:日本池田“齐芳亭”、加拿大“逸园”、新加坡“蕴秀园”、日本金泽“金兰亭”、美国佛罗里达“锦绣中华”微缩景区、香港九龙寨城公园、雀鸟公园、美国纽约斯坦顿岛“寄兴园”、99昆明世博会“东吴小筑”(获综合大奖)、美国波特兰“兰苏园”等,使苏州品牌的园林在五湖四海安家落户,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也吸引了欧、亚、美等专家学者来苏州考察古典园林。

浅谈营改增对企业税负和利润的影响

浅谈“营改增” 对企业税负和营业利润的影响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的热点“营改增”的背景和原因的认识,分析了税制改革后对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税负影响和对企业利润的影响,认清了营改增对各行业的税负的不平衡影响。【关键词】营改增重复征税税负分析利润影响 一、“营改增”的背景及原因 如何减税为企业减负,如何促进企业的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成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遇到的难题之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年11月16口,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经国务院同意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等文件,自2012年1月1口起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可以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主要是由于营业税的缺点和增值税的优点决定的。营业税存在着重复征税和累计税负、阻碍服务业发展、切断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和征收管理困难等缺点,这也是营改增的主要原因。 二、营改增后税负分析 1.对小规模纳税人税收负担的分析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由于小规模纳税人是按不含税销售额依3%的征收率计算征收增值税,因此,对小规模纳税人而言,其税收负担是增加还是减少,关键看增值税的征收率与原来课征营业税时的税率

谁高谁低。除了交通运输业为3%,其他6个服务业的营业税率均为5%,高于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因此,即使不考虑价外税因素,其他6个服务业的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负担都会比原来课征营业税时的营业税负担要低。虽然交通运输业的营业税率和实行增值税后的征收率都为3%,但增值税是价外税,征收增值税后,运输业的销售额要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即要从其销售额中剔除增值税后作为计征依据,因此,交通运输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负担也要比课征营业税时低。也就是说,“1+6”行业改征增值税后,其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很明显,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此次“营改增”是个极好消息,为企业降低了税负,增加小规模纳税人的生存机会。 2.对一般纳税人税收负担的分析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分别适用11%和6%两档税率,如果一般纳税人没有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话,由于这两档税率均高于原来征收营业税时的税率,因此,其税收负担明显增加。假设现代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销售额分别为X 和Y,则改革前,现代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缴纳的营业税分别为5%X 和3%Y。改革后,缴纳的增值税分别为5.66%X[公式:X/(1+6%)×6%]和9.91%Y[公式:Y/(1+11%)×11%],税收负担分别增加13.2%和230.33%。 但是,通常纳税人都有外购项目,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包括外购的机器设备、水费和电费所含的进项税额等,因此,营业税改征增值

《中国园林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园林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不仅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而且还是自然山水园的精神发源地。对于耳目能祥的中国园林我们又了解多少呢?读了王毅前辈编著的《中国园林文化史》一书从不同方面对中国的园林史有着更深一层更全面的了解。 《中国园林文化史》一书内容很驳杂,它是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某一专题为研究对象,但也可以概括的很简单:第一中国古代文化是个完整的体系,尽管人们摄取的往往只是其中的片玉、一枝,但他们原本无不是与昆山和邓林连在一起。第二中国古典园林的面目受到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进程的严格制约,哪怕是极微末的叠山理水技巧,或是一件淡淡的盆景、一曲短短的栏杆、一张小小的明式椅…他们每一步的演变都涉及在政治哲学艺术的众多领域,这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发展和命运中看到必然的原因。 看完本书后,我了解了很多,比如自“上古园林”对以后历代园林的影响——以山体和水体的配置而构成的骨架——其肇端即是灵台和灵沼的组合。之后又由秦汉园林的宇宙观至隋,初盛唐园林的皇家宫苑展现出的恢弘的气魄和灿烂的光彩以及士人园林成为凑泊无间,富于诗情画意的艺术整体。中唐至两宋园林的“壶中天地”至明清园林的“芥子纳须弥”多为士大夫思想之具体表现,园林空间流溢着诗意,凝固着画意,浸染着禅悦,代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艺术品位。中国传统园林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方法则很不相同。传统建筑多采用中轴线对称和四合院的布局形式,是相当程式化的。园林建筑则变化无穷,它不受任何形式的约束。那么传统园林建筑究竟有哪些特点呢?概括地讲有以下几点:情景交融、小中见大、迂回曲折、幽邃深远……总之,与其他类型建筑相比,它所抒发的则是另外一种情趣。 中国的古典园林是和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密不可分的,数千年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至发展成熟,它正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世界艺术百花丛中一簇芬芳之花,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我们可以把握古典园林的精髓,在现有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精髓更是我们现代造园设计的理论基础,因为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 我认为在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得中国古典园林以及民族文化的文脉,用严谨的态度进行改革创新,定会在设计的领域中有更好的发展。 乔虹 2012年2月9日

浅析“营改增”税收管理风险

浅析“营改增”税收管理风险

浅析“营改增”税收管理风险 营改增作为财政休制改革重要一环,为企业结构性减税作出了贡献。由于营改增收入纯为县本级收入,其收入增长对地方级收入增长起关键性作用。2014年我县营改增收入1088万元,同期135万元,绝对数增加953万元,占全年税收完成总量的 8.19%,占县本级收入的25.87%。 将营业税逐步改为增值税,基本消除重复征税并实现公平税负,做到对货物和服务统一征税,有利于防止重产品、轻服务的问题,达到了简化和规范税制的要求,体现了税制改革的方向。推进税制改革,让税收制度更好服务经济发展,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营改增”又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可以充分解决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重复征税问题,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部分生产型服务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进而实现结构转型。随着“营改增”试点范围逐步扩大,“营改增”行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显现。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使国税机关的税收执法面临风险和挑战。 一、“营改增”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纳税主体不明确。实际工作中,由于纳税人经营模式的多元化等原因,存在纳税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如目前交通运输业采取的挂靠经营方式,挂靠车辆大都在注册登记地以外从事运输业务,现行税

制对挂靠车辆的纳税主体及纳税地点等还不明确。现我县在国税办理税务登记证运输行业只有3户企业,货运、客运、公交公司各一家。再如,工程监理企业成立的跨地区分公司,由于没有相应等级资质条件,在异地承接业务时,大都使用总公司的资质证明,以总公司的名义签订业务合同,结算时从总公司出具发票,款项也直接汇到总公司账户,但业务的承揽和施工作业,实际上是以分公司来实施的。由于发票是总公司开具的、款项直接汇到总公司,导致分公司所在地无税款申报,长期增值税零负申报。由于总分机构的业务划分不清,使纳税主体无法确定,产生了财政利益在总分机构之间转移,给分公司所在地的税务管理带来不便,也不利于税收的日常监控。 二是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核查项目流于形式,给审批人员带来执法风险。按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规定,新办纳税人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只要符合“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的两个认定条件,主管税务机关就应审批为一般纳税人资格。而“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规定比较原则笼统,操作性不强。在会计账目的核查上,由于新企业在正式经营之前,没有实质性业务发生,账册中仅仅反映注资信息,税务人员核查看到的仅是企业的空账本,无从掌握企业的会计核算是否准确,核查流于形式,实际意义不大,还徒增审批人员的审批风险。 三是发票后续管理有待加强。新的纳税服务规范对纳税人申请领用开票限额十万元以下(含)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为即办事项,变事前核

浅谈营改增的意义和问题

浅谈“营改增”的意义和问题 2012年1月1日上海首次启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自2013年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伴随着“营改增”范围的不断扩大,营业税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在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我国两个最为重要的流转税税种,二者分离并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税制日渐显现出内在的不合理和缺陷,已经不利于、不适应经济结构优化的需要。因此,税制改革和完善税法势在必行。“营该增”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那么,“营该增”到底是什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表示,所谓“营改增”,就是把现行征收营业税的行业和企业改为征收增值税,缴纳营业税的纳税人变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现行将营该增试点涉及“1+6”行业:“6”即现代服务业的六个行业: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1”即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和管道运输服务。 作为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营改增”看似仅涉及两个税种,即增值税扩大范围和营业税退出,实际上却牵动了整个财税体制。两年来,这项改革在试点地区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相关企业税负降低,试点行业发展速度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热情高涨,这些都显示出其在各个层面的“增值”效应。【来源:中国税务网】 “营改增”可以通过打通纳税链条从而促进产业升级,,消除重复征税,实现了由“道道征收、全额征税”向“环环抵扣、增值征税”的转变。辽宁安吉联合汽车物流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刘俐俐说,公司为汽车生产企业提供仓储配送服务。这次“营改增”,运输业的增值税税率是11%,仓储业作为物流辅助服务业增值税税率是6%,这两块业务,企业都有涉及。“如果企业只是简单地搞运输,可能实际税负就会增加,但如果业务向仓储配送等服务延伸,企业的负担就会有所下降。”刘俐俐说。 从上海迈向全国,这一场“营改增”试点带来的改革红利正逐步放大。在北京,截至2013年12月底,北京市共有“营改增”试点纳税人32.2万户。其中,现代服务业纳税人31万户,占比96.1%。在辽宁,2013年8月至12月,试点纳税人(不含大连)整体减少税收6.84亿元。因此,自从“营改增”推行后,许多小规模纳税人纷纷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只求在‘营改增’改革中尝到更大甜头。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科研处处长杨亚琴指出,“营改增”改革的战略意图是要推动服务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营改增’的中性特征从制度层面解决了影响服务业发展的税收瓶颈问题,对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深远影响。同时,大幅度减税效应促进了中小服务企业的发展,客观上也提高了制造业的竞争力。”杨亚琴说。

中国园林文化

中国园林文化漫谈 在历史上,游憩境域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用过不同的名称。中国殷周时期和西亚的描述,以畜养禽兽供狩猎和游赏的境域称为囿和猎苑。中国秦汉时期供帝王游憩的境域称为苑或宫苑;属官署或私人的称为园、园池、宅园、别业等。“园林”一词,见于西晋以后诗文中,如西晋张翰《杂诗》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句;北魏杨玄之《洛阳伽蓝记》评述司农张伦的住宅时说:“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唐宋以后,“园林”一词的应用更加广泛,常用以泛指以上各种游憩境域。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这个时期涌现的名园有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园林都是当时的佳作。 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园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园林中的文化、游乐、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更可以丰富知识和充实精神生活。 中国园林文化一向都是崇尚自然、崇尚城市建筑中的园林文化的。中国的园林文化深受传统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可以说,中国的园林设计有着文化上的色彩和思想上的意义。中国园林是自然式山水园林,园林的设计中体现着崇尚自然的原则。中国园林的文化中,水、亭、景的相互映衬虽然是人工之作,但是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讲究“巧夺天工”。这种在精致的园林之上追求的自然,有着深刻的道家思想上的含义。而道家的崇尚静的思想,也反映在了我国古代园林文化之中。 我国古典园林多以静态的水面作为园林布局中心,以形成质朴淡雅、含蓄深沉的园林氛围;而西方规则式园林以“动”水为美,注重水法的千奇百态,多以喷涌、流动的水体为构园重心,以形成热闹、活泼的园林环境。而又由于佛家思想的影响,中国的园林在讲究自然和天人合一的基础上,还比较讲究意境。意境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诗意并且讲究诗意之外的意的话题。中国园林的讲究意境,不但讲究客观景观的自然美好,还要求这些客观的园林之境还可以与主人的心境和意识相互交融,完美地融合起来,以体现一种诗意的追求。可以说,中国的园林承载中国人的文化,这些文化对于现代的中国人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作用。 中国园林(主要指中国古典园林)有别于世界其他园林。

园林文化之我见

中国园林文化之我见 王永峰121001119 中国园林像诗,因为它含蓄;中国园林像画,因为它耐看;但中国园林既不是诗,也不是画,而是由自然和人工巧妙结合的生命体,一年四季都蕴含着勃发的活力。它除去了西方园林那种无论建筑还是花坛树木造型都留下的明显的人工印迹,也摒弃了日本园林那种一味淡然的“枯山水”,而体现出一种模仿自然、艺术手段又不外露的完美境界。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园林本身既具有自然山水美景的特点,又是一个丰富的艺术综合体,将文学、绘画、书法、雕刻、盆景,以及戏剧、音乐等融会于一体。因此,园林可称得上是自然山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品。 此外,中国园林内的美景,为其他传统文化活动,诸如吟诗作对、琴棋书画、唱曲饮酒等,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场所,对各类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1.诗词文学与园林艺术 中国私家园林,通常被称为「文人园」,因为园主人大都是退休的官吏或文人,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诗文书画俱佳。 在园林工程大体完成后,园主会在主要景点的建筑和山石上,配上匾额、楹联、刻石,大都是撷取古人诗句、典故而成。它们都是根据建筑所在的山水花木环境,状写眼前景物,切合园

主设计时的意图,实际上是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对园林景观进行一次重点的勾勒,是园林景观的「诗化」。 这些楹联、匾额、刻石,不仅书法优美,真、草、隶、篆各显风采,而且出于著名能工巧匠之手,成为建筑物附设的典雅、美丽的艺术品。 人们在游园时,看到这些楹联、匾额、刻石,会触景生情,产生无尽的联想,得到高度的精神享受与乐趣2.传统绘画与园林艺术 中国传统绘画和园林艺术,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人们常用「诗情画意」来形容园林之美,所谓「画意」,就是按照中国画的创作原则来构筑园林,刻意追求「画意」的艺术境界。 而中国的绘画从宋元以后,以写意多于写实,着重意境和情趣,移天缩地,这正是中国造园所必备者。 言意境,讲韵味,表高洁之情操,求弦外之音韵,绘画与园林,两者可谓二而一也。(1)王维与辋川别业 王维(669―759),字摩诘,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诗以描写田园山水著称,而他的画也是以山水画为主。他的创作是中国古代诗画结合的典型,苏东坡曾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称得上是极高的评价。

观赏植物在室内绿化装饰中的应用论文

观赏植物在室内绿化 中的应用 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12级生物制品 姓名:党世杰 学号:2012192003

观赏植物在室内绿化中的应用 摘要:论述了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室内观赏植物的分类,并针对新装居室、人员众多的办公空间、病菌较多的医疗保健场所以及对景观要求较高的商业空间,提出适合的植物种类和陈设方法。现代庭院绿化迅速发展,对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室内绿化装饰前景更被看好. 通过实例说明室内观赏植物对绿化装饰的作用,为室内养花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室内观赏植物绿化装饰应用 室内绿化装饰是根据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需要,配合整个室内环境进行设计、装饰和布置,使室内外融为一体,达到人、室内环境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植物不仅可以改变室内的呆板、单调,并起到调节温度、湿度和清洁空气的作用,而且使室内环境色彩斑斓、生机盎然.合理利用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使其吸收材料和人类活动释放的污染性气体,维持健康宜人的室内环境在当代室内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室内绿化装饰的意义和作用 1. 1 美化室内环境 绿色植物用来美化装饰居室和办公环境,经过观赏植物艺术处理,其在形象、空间、色彩等方面更加妩媚,创造出“室内几丛绿,满屋顿生春”的自然景观,以达到总体美化效果. 如室内建筑结构出现的线条刻板、呆滞的形体,经过枝叶花朵的点缀而显得灵动;绿叶花枝可作为门窗的景框,使窗外景色更

好地映入室内。所以,室内观赏植物对室内绿化装饰作用不可低估. 1. 2 改善室内空间结构 在室内环境美化中,根据人们生活需要,运用成排的植物可将室内空间分为不同区域. 攀援的藤本植物可以成为分隔空间的绿色屏风,同时又将不同的空间有机地联系起来. 此外,室内空间如有难以利用的死角,可以选择适宜的室内观赏植物来填充,起到装饰作用. 运用植物本身的大小、高矮可以调整空间的比例感,充分提高室内有限的利用率. 1. 3 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美化的居室,不仅是环境美,而且是艺术美和意境美,如江南园林中,不仅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而且处处都有抒发感情、倾诉理想的意境. 绿色装饰居室,在给人以各种美的享受的同时,还能给人以各种联想,以达到情景交融,激发灵感,陶冶情操,为美好的明天去创造. 2.常见室内观赏植物 2. 1 观叶植物 常见的观叶植物有吊兰、文竹、一叶兰、虎尾兰、龟背竹、富贵竹、天门冬、合果芋、花叶芋、大叶朱焦、绿萝、广东万年青、观音莲、蔓绿绒、变叶木、大叶黄杨、袖珍椰子、南洋杉、羽叶橄榄、蟆叶秋海棠、吊竹梅等等,前几种植物有很好的吸附甲醛等有害气体的能力,多数植物具有极高的装饰价值. 2. 2 观花植物

营改增对建筑业的意义

浅析"营改增"对建筑业的意义、影响和应对策略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对国家经济平稳有序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营改增”全面的推开,建筑业也是改革的重点行业之一,鉴于建筑业自身的特殊性,“营改增”将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困难。本文首先简述了我国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区别,其次阐述了建筑业实施“营改增”的意义,再次分析了建筑业“营改增”的主要影响,最后就建筑业更好地实施“营改增”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从2012年1月1日起,“营改增”方案首次在上海市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上试点,2012年8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北京、天津等10省、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时隔一年后,2013年8月1日,“营改增”在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并且确定“营改增”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编者按:“营改增”虽有拖期,但2016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中强调2016年5月1日将全面实施营改增)。在此次扩围中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放和发行服务等也纳入了试点范围,建筑业进行“营改增”也势在必行。建筑业建设周期长、耗费资金大、生产环节繁琐、流转环节多等特点,“营改增”将对建筑业产生怎样影响、建筑业“营改增”将面临哪些问题这都是值得探讨的课题。因此,本文探析“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客观需求。 一 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区别

1、征税范围和税率不同 增值税是针对在我国境内销售商品和提供修理修配劳务而征收的一种价外税,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营业税是针对提供应税劳务、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等征收的一种税,不同行业、不同的服务征税税率不同,目前建筑业按3%征税。 2、计税依据不同 建筑业的营业税征收允许总分包差额计税,而实施“营改增”后就得按增值税相关规定进行缴税。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在我国增值税的征收管理过程中,实施严格的“以票管税”,销项税额当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纳税义务就已经发生,而进项税额则会因无票、假票、虚开发票以及票不合符规定等各种原因得不到抵扣。因此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并非是增值额部分的应缴税额。增值税是价外税,税额可以转嫁给购买方,在进行收入确认计量和税额核算时,通常需要换算成不含税额,而营业税是价内税,由销售方承担税额,通常是含税销售收入直接乘以使用税率。 3、主管税务机关不同 增值税涉税范围广、涉税金额大,国家有较为严格的增值税发票管理制度,通常会出现牵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因此增值税主要由国税局管理。营业税属于地方税,通常由地方税务机关负债征收和清缴。二 建筑业实施“营改增”的意义

浅谈“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和分析

浅谈“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和分析 [作者简介]王丽群(1981-),女,汉族,黑龙江肇东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会计学。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现代服务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营改增”之前,在我国服务业中,广泛存在着营业税重复征收的现象,营业税本身存在着很多缺陷,阻碍了现代服务的发展。“营改增”的出现,为现代服务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并从理论上消除了现代服务业重复纳税的弊端,为经济体制改革注入了无限动力。 一、“营改增”的背景 “营改增”是“十二五”时期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继2009年增值税转型改革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税制改革,其实质就是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把原缴纳营业税的行业纳入到增值税征收范围。 营业税是对经营者所取得的营业额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经营者取得的营业额分为收入部分和增值税部分,对增值部分进行征税。营业税纳税人购进增值税货物的支出部分和增值税纳税人购进营业税劳务支出部分都不能进行抵扣,导致了重复征税问题的发生,而增值税能有效地解决以往销

售中重复征税的问题。 我国自 1994 年税制改革以来,增值税征税范围覆盖了我国境内销售货物、进口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机器设备,但对其他劳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仍在征收营业税。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期,能够消除重复征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部分现代服务业,对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经国务院批准,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起营改增率先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试点,其中部分现代服务业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鉴证咨询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包括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广播影视服务。自 2012 年 9 月 1 日起试点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等 8 个省(直辖市)。2013 年 8 月 1 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2014 年 1 月 1 日,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2014 年 6 月 1 日,电信业也纳入到营改增试点范围。 二、“营改增”的意义 “营改增”政策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手段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的税制结构对于社会化分工的细化非常不利,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营改增”的实施不仅能够有效实现结构性减税,还能够在税制不断优化的环节中,为现代服务业提供良好的税收环

浅谈办公大楼的室内绿化设计

浅谈办公大楼的室内绿化设计 [摘要]:室内绿化是环境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提高、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室内绿化主要目的是协调“人-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室内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特点分析,针对综合性办公场所的室内绿化设计提出了造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文章论述了室内绿化的功能和作用,并着重围绕绿化设计在组织室内空间形式、强化空间使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室内绿化;植物造景;美化环境 Abstract: Indoor gree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increas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door environment, indoor afforest main purpose is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 - construction -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s analysis of interior virescence design of plant landscape, indoor greening design for comprehensive office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landscape. This paper discusses on the function of indoor greening, and focusing on green design in interior space organization form, aggrandizement space make such aspect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 :Indoor greening; Plant landscape;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高层建筑物的增加,城市绿地相应地减少,人类与大自然的接触明显减少。尤其是在喧嚣都市,大多数人都拥挤在密集的楼群里,远离自然,而现代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更需要一种健康、轻松、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以调节紧张的大脑和身体,室内的绿化就构成现代人的一种心理和生理的需求,人们希望在享受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与植物为伴,这也是现代审美情趣、崇尚自然、追求返璞归真意境的反映。本人就在镇海物流枢纽港管委会室内绿化设计中的体会略加总结,提出几点设计中需注意的要点与大家共享,希望与大家一起交流提高。 一、明确设计主题,布局结构完整。 在对综合性办公大楼进行室内绿化设计时,应通过详细的现场勘踏,在平面上明确设计主题,分清层次,确定了设计主题与具体形式后,再确定具体的布局形式。在综合性办公场所可以采用点、线、面的形式来布局。点可以看作是各个区域的节点设计,可看做是重要的景观节点;线是将各个景观节点串连起来的绿带;面则可看做是大面积的绿化区域,形成一个小的绿化系统。点线面的结合就是通过一定的景观轴线或景观序列,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丰富的,具有变化且优美连贯的景观序列。

浅析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

浅析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 摘要:营改增是国家税制改革环节的重要成果之一。其对于企业的经营也将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营改增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为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也可为营改增的完善与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影响;对策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之后,作为直接涉及到利益的主体企业就非常关心自己本身在这个改革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这种新的税务体系中自己所承担的赋税相较于之前是少 了还是多了。通常来讲,企业对税收改革的关注程度主要来自于以下2个方面:采用新的税收体制后对企业财务方面带来哪些变化和企业经过好坏的影响。针对这2中不同的方面,下面依次进行探讨。 一、“营改增”的概念及适用围 “营改增”主要是指在税制改革试点地区指定的试点行业把从目前对其进行征收的营业税改为对增值税的征收。根据国家在对“营改增”的三步走规划,一是在部分地区的某些行业先进行试点,例如从12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试

点,拉开了税制改革的序幕;二是根据试点效果,把进行试点的某些行业推广到全国围进行;三步就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在全国围进行“营改增”,全面改为增值税,废除营业税,时间规定为2013年8月1日。此次税制的改革实际表现为当前正在进行的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的低税率,之外还增加了之前没有的两个档次的低税率,11%和6%,这些共同组成了现在的增值税体系。 改革后的税制,其适用围主要为一个产业,六个领域,简称为“1+6”模式,第一个“1”是指我国的交通运输业,“6”是指现代服务业中的信息技术、物流辅助、技术与研发、文化创意、鉴证咨询和有形动产租赁等六大领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交通运输业主要使用于低税率中的11%那一档,现代服务业中部分适用于6%这档。 二、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 (一)对企业的积极作用 针对我国目前的税制现状,对营业税进行改革的基础是在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批发零售业的增加值,与之相对的营业税,其征收基础是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中除批发零售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的流转额。从它们的征收基础来看,增值税可以很好的避免重复征税的现象,让各个生产环节的税负较营业税有所下降,这样每一个环节的税收负担减轻了,其成本也随之下降,这就会导致社会物价开

浅谈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浅谈营改增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7-10-30T11:11:19.9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作者:史静妮[导读] 摘要:“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是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项重大的税制改革。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摘要:“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是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项重大的税制改革。此项改革对于工程造价带来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从工程造价“营改增”的背景着手,浅谈“营改增”对目前造价体系的冲击和影响以及“营改增”形势下计价体系相关配套政策以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营改增;工程造价;影响 一、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将增值税改革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政策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营业税和增值税分立、并存制度日益凸显其不合理性和缺陷,这些问题迫使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改增”是一项结构性减税措施。实施“营改增”是否确实能够通过减轻相关试点行业的税负来促进其发展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就有待检验。因此,评估我国当前“营改增”的影响效应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明确我国下一步深入推进“营改增”改革的实施路径与策略选择。 二、工程造价营改增的背景 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财税[2011]110号,下称《营改增方案》),拉开了我国“营改增”的大幕。自2012年1月1日“营改增”试点在上海率先启动以来,试点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在2013年,迈出了局部地区试点到全国试点的关键一步,试点行业继续增加,试点户数大幅增长,试点制度体系日趋完备,改革红利进一步得以释放。2014年是“营改增”的攻坚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营改增”试点的工作部署,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研究电信业、生活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行业的试点方案,稳步扩大试点范围。2016年8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方案,明确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 此项改革对于建筑业来说,带来了重大影响。有媒体报道,《营改增方案》对建筑业“营改增”的税率与计税方式等主要税制问题作了具体安排,如增值税税率11%,计税方式原则上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等。由于11%的增值税税率相比3%的营业税税率大幅提高,于是普遍认为建筑业“营改增”不减税而是增负;再由于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等于销项税额扣减进项税额,于是普遍认为建设工程造价计算程序中的税金将无从计算。那么,对造价行业来说,如何应对“营改增”带来的影响? 三、“营改增”对目前造价体系的冲击和影响 一旦建筑业“营改增”试行全面铺开,其对建筑业现行造价体系的冲击和影响将不可估量,因此造价体系的修订迫在眉睫。 1.“营改增”改变现行造价体系的计税模式 目前建筑业“营改增”尚未实施,现行建筑业税费的取费方式仍采用记取综合税率的方式,即为整个造价的3.41%。而一旦建筑业实行“营改增”之后,其不再适用原营业税3%的税率,其课税对象、计税方式以及计税依据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因此,“营改增”后现有造价模式必须改变,必须出台与之相对应的增值税税率配套工程造价和计价体系,否则建筑业投标报价将无章可循,招投标也将失去相关政策支持和法律依据。 2、现行造价体系修订的现实性分析 一是由于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我国现行建筑产品定价模式、计价方式,与残酷的市场环境之间,存在着政策制度和实际操作上的矛盾。如果没有合适的配套过渡政策,“营改增”恐将导致房地产开发商成本上升,而这部分增加的成本很有可能会转嫁至购房者。二是由于无法转嫁的高额税负。中国建设会计学会曾通报了对66家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的调研测算情况,该测算按规定进行了理论和实际两种测算,其结果反差较大。其中,理论测算结果显示“营改增”后,平均减轻税负为83%;而实际测算结果则是:平均增加税负为93%,折合营业税税率是5.8%,约增加2.8个百分点。 3、“营改增”将使工程造价价税分离更为彻底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将使建筑行业所有环节都缴纳增值税,环环相扣,层层抵销,人工、材料和机械等全都实现价税分离,全部采用“裸价”,要求在信息价和市场价的采集方面都要考虑增值税因素和市场上行因素,重构计价体系。在计算所有费用时,要区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组价过程的将变得异常复杂,但计价体系会更加严谨,更加精细,实现价税彻底分离。 四、“营改增”形势下计价体系相关配套政策及应对措施 1、劳务分包税负不宜增加 分包成本支出占总成本的比例大约50%左右,专业分包占总成本20%~30%的劳务分包基本都是纯人工费,除小型机具等可抵扣的进项税外,基本无法取得任何其他进项税票,营业税改增值税后这部分劳务分包只要税负提高就会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总承包单位。考虑到工程造价实现平稳增长的因素,为促进建筑劳务行业规范化发展,建议对劳务企业认定一般纳税人资格,如若执行11%的增值税率,对于超出现行实际营业税税负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和定期审查的管理方式。 2、建筑业营改增执行过渡期政策 建筑业的新老项目不能“一刀切”,由于建筑项目施工周期长、跨度大,在税制改革衔接上建议执行“老合同老办法,新合同新规定”的思路,对原有未执行完成的老合同继续沿用现有政策,不修改定额取费、不修改税款缴纳比例及方式,实现建筑业平稳过渡。 3、甲供材要从经济合同中给予约束 对于已经执行增值税的建设单位,如工业企业建设厂房,如果整体工程全部承包给总包单位,取得的增值税抵扣发票仅为造价总额的11%,但工业企业如果采取分项发包,17%抵扣税率的材料自行采买,那总包单位就无法实现人、材、机的工程总承包,工程造价体系就会面临被肢解的窘境。总包企业也只能啃抵扣率较低、建设单位无法直接分包部分的鸡肋,这将极大地损害总承包企业的利益,无论是从产值、收益、规模看,对总包企业都是极大的打击,工程造价体系将不复存在。建议从总承包经济合同中给予约定,建设单位在发包过程中,不得分拆工程建设主体。 4、实现部分辅助材料非票抵扣

中国园林文化教案

比较中国四类园林风格特色及形成原因 根据中国园林的风格特色,一般把中国园林划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自然园林和寺庙园林四大类。下面分别论述四大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的原因。 一.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宫苑”、“园囿”、“御苑”,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一)皇家园林风格特色 1.规模宏大 皇帝能够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与经济上的雄厚财力,占据大片土地面积营造园林而供自己享用,故其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所可比拟。。显而易见,皇家园林的规模是寺庙园林和私家园林所望尘莫及的。而且其规模大小,基本上与历史的向后延续成反比。皇家园林数量的多寡、规模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朝代国力的兴衰。 2.园址选择自由 皇家园林既可以包络原山真湖,如清代避暑山庄,其西北部的山是自然真山,东南的湖景是天然塞湖改造而成;亦可叠砌开凿,宛若天然的山峦湖海,如宋代的艮岳,清代的清漪园(北部山景系人工堆叠而成)。总之凡是皇家看中的地域,皆可构造为皇家园林。 3.建筑富丽 凭借皇家手中所掌握的雄厚财力,加重园内的建筑分量,突出建筑的形式美因素,作为体现皇家气派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从而将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推倒了无与伦比的高度,论其体态,雍容华贵;论其色彩,金碧辉煌,充分体现浓郁的华丽高贵的宫廷色彩。 4.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 在古代凡是与帝王有直接关系的宫殿、坛庙、陵寝,莫不利用其布局和形象来体现皇权至尊的观念。皇家园林作为其中一项重要营建,也概莫能外。到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皇权的扩大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在当时所修建的皇家园林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其皇权的象征寓意。 (二)形成原因 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二.私家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除皇家园林外,还有一类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地主等私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块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4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之四 第四讲借鉴文化典故引用神话传说 湖北工业大学夏广政教授 夏教授(以下简称“夏”):同学们好! 学生们(以下简称“学”):老师好! 夏:今天我们讲第四讲借鉴文化典故,引用神话传说。 中国古典园林同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很多园林和园林里面的景点以及景点的意境,都直接取材于我们的文化典故和神话传说。有一种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中国古典园林里面有很多关于鱼和观鱼为主题的园林和景观。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来告诉我,你认为这些以鱼和观鱼为主题的景观,它源于什么?那位同学你说一下。 学:我觉得中国古典园林里面,水景占得比重比较多,水生动物里面,鱼的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它可以为园林提供更多的活力。 夏:她认为从水元素和视觉的观感的效果,有鱼可以有好的效果。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学: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关于鱼的典故,例如庄子和惠子关于鱼的谈话,所以我觉得在园林中引用典故,可以激发人的联想,增加园林的文化韵味。 夏:说得非常好。这位同学是从文化典故产生的一种联想的角度去考虑的。那么中国古典园林里面有很多关于鱼和

观鱼的园林和景观,比方说杭州西湖就有玉泉观鱼,玉泉观鱼里面还有知鱼桥。那么到过杭州的同学就知道,杭州西湖还有一个关于鱼的景点,“花港观鱼”一听名子就觉得非常美。还有很多地方,比方说北京颐和园里面就有鱼澡轩,我们上一讲里面讲了,还有很多很多。 那么这些关于鱼和观鱼的景点,它主要是来自于什么呢?主要是来于《庄子.秋水篇》里面的一段对话,就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濠就是安徽的濠河、濠水,梁就是河上面的桥。游于濠梁之上,庄子看到水里面的鱼自由自在的游,他就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你看鱼在水里面自由自在地游,是鱼很快乐呀。惠子不是一个辩论家吗,是一个辩手吗,他还能放过吗,马上就出击:“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你不是鱼,怎么晓得与快乐呢?庄子是何许人也,马上又回击:“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又不是我,怎么晓得我不晓得鱼快乐呢?这段话对然很简短,但是它的含义非常深远。这段带有睿智的对话,让中国的读书人想象了两千多年,追求了两千多年。中国古典园林里面那么多关于鱼和观鱼的景点,都是源于《庄子.秋水篇》里面这样的一段对话的。我们想一下,如果我们到这些园林,到这些关于鱼为主题的景观去观赏的话,你想到庄子、惠子那一段带有睿智的对话,你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我们是可以去回味的。

室内绿化设计论文

室内绿化装饰之我见 用绿色植物进行室内软装潢是当今世界装潢行业流行的总趋势。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文明素质、艺术品位的提高及居住理念的改变,绿色植物开始大量地进入宾馆、酒店、商务楼乃及商场、学校及家庭,使室内多了一道有生命的绿色风景线。 通过创意的绿化设计,用各具美态的观赏植物进入室内绿化装饰,可以丰富空间层次,柔化建筑环境,营造出回归大自然的氛围;还可展现户主的个性和住宅特色,创造出优美、温馨的居家绿色环境。室内绿化装饰不仅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作用,而且在视角上给人一种愉悦感。 室内绿化的首要条件是室内有充足的光照。一般利用窗的侧射光或透过玻璃顶棚的直射光。但也可利用发光装置,增加光照强度并延长光照时间。因此,室内绿化几乎不受空间位置的限制。 温度和湿度适当,通风良好,也是保证室内绿化的重要因素。空气调节设备一般能保持17~22℃的气温,40~60%的相对湿度和风速米/秒以上的通风状况。这也是保持植物正常生长的条件。 室内绿化可与室外绿化相互渗透,如利用窗台进行攀缘绿化,或摆设盆景。室内绿化的形式很多,如在博古架上摆设盆花盆景;以透空隔扇栽种攀缘植物,来分隔空间;以垂吊植物装饰墙面或顶棚等。室内绿化,不仅种植树木和花草,而且可以设置山石、水池、喷泉及其他园林建筑小品,甚至具有园林的意境。广州白天鹅宾馆的室内绿化的主题为“故乡水”,以水帘式流泉为主,结合亭、廊、山石、植物,成为一座立意新颖、造型优美的室内庭园。 可在窗下设置花池花槽,直接把花木栽在无土壤基质里。这种腐殖质丰富的基质经过消毒杀菌,不会污染室内环境。基肥和追肥施用化学肥料和植物激素配制成的长效肥料,施足一次可供植物半年之需。 室内绿化多选用热带亚热带常绿、较能耐荫的观叶植物,如室内光照良好,也可栽培开花植物。 总的来说,室内绿化装饰的基本原则有3个:美学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 1、美学原则 美,是室内绿化装饰的重要原则。如果没有美感就根本谈不上装饰。因此,必须依照美学的原理,通过艺术设计,明确主题,合理布局,分清层次,协调形状和色彩,才能收到清新明朗的艺术效果,使绿化布置很自然地与装饰艺术联系在一起。为体现室内绿化装饰的艺术美,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使其体现构图合理、色彩协调、形式谐和。 (1)构图合理 构图是将不同形状、色泽的物体按照美学的观念组成一个和谐的景观。绿化装饰要求构图合理(即构图美)。构图是装饰工作的关键问题,在装饰布置时必须注意两个方面:其一是布置均衡,以保持稳定感和安定感;其二是比例合度,体现真实感和舒适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