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单细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课件

【解析】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卷柏属于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 于孢子植物,A错误;葫芦藓、卷柏的生殖离不开水,只能生活在阴湿处,B错误;葫芦藓 属于苔藓植物,无根,只有茎、叶的分化,内部无输导组织,卷柏属于蕨类植物,有根、 茎、叶的分化,内部有输导组织,C正确;葫芦藓、卷柏的细胞内都有叶绿体,都能进行 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D错误。
【解析】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输导组织;肾蕨属于蕨类植 物,有了真正的根,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支持植株并 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所以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更加高大。
【基础练】 1.李红同学在观察水绵时,做了下面四条记录,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水绵细胞中没有液泡 B.水绵是多细胞藻类,有根,无茎、叶 C.水绵的叶绿体呈球状 D.水绵是一种绿色丝状的生物
【解析】雪衣藻属于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没有输导组织,不结种子,用 孢子繁殖后代,A正确,B、C、D错误。
2.利用一个玻璃瓶、一些小摆件,加上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培养基质,一个漂亮的 微景观瓶就制作好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苔藓植物植株矮小,具有假根 B.蕨类植物一般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C.瓶内应保持潮湿,以利于其中植物的生存 D.苔藓植物可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解析】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具有假根,A正确。蕨类植物能产 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不能通过种子进行繁殖,B错误。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适于 生活在阴湿的地方,所以瓶内应保持潮湿,以利于其中植物的生存,C正确。苔藓植物 的叶片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有毒气体易侵入,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D 正确。
【培优练】 9.如图是四种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诊断学》一般检查 ppt课件

ppt课件 4
一般检查
2、呼吸 16-20次/分,呼吸均匀,节律规整,深浅适宜 3、脉搏 60-100次/分,节律整齐,强度适中。(老年人偏慢, 平均55-60次/分,婴幼儿偏快,可达130次/分) 4、血压:正常值:90-140/60-90mmHg 血压升高: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 血压降低: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60mmHg 脉压增大或减小:脉压>40mmHg,脉压增大; 脉压<ppt 30mmHg ,脉压减小 5 课件
ppt课件
53
一般检查
第三节、浅表淋巴结 分布全身 1、正常:直径2-5mm, 圆形或椭圆形,柔软、 表面光滑无粘连、无 压痛。 2、表浅淋巴结呈组群 分布。
ppt课件
54
一般检查
检查顺序: 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区、颏下 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 滑车上、腹股沟、腘窝 检查时注意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 有无黏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 并应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灶。
一般检查
四、发育和体型 1、发育状态的判定
年龄
智力 体重
身高 第二 性征
6
ppt课件
一般检查
2、发育和种族、内分泌、营养、锻炼相关。 3、病态发育和内分泌改变密切相关。
侏儒症
ppt课件
呆小症
7
3、病态发育和内分泌改变密切相关。
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ppt课件
呆小病
8
一般检查
4、体型
ppt课件
9
一般检查
ppt课件 50
一般检查
ppt课件
51
一般检查
八、水肿
轻度: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 压后组织轻度下陷。 中度:全身疏松组织可见性水肿,指压后组织明显下陷,平复 慢。 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低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 出。 全身性水肿:见于肾炎、肾病、心衰、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 不良等。 局限性水肿:见于局部炎症、外伤、过敏、血栓性静脉炎等。
一般检查
2、呼吸 16-20次/分,呼吸均匀,节律规整,深浅适宜 3、脉搏 60-100次/分,节律整齐,强度适中。(老年人偏慢, 平均55-60次/分,婴幼儿偏快,可达130次/分) 4、血压:正常值:90-140/60-90mmHg 血压升高: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 血压降低: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60mmHg 脉压增大或减小:脉压>40mmHg,脉压增大; 脉压<ppt 30mmHg ,脉压减小 5 课件
ppt课件
53
一般检查
第三节、浅表淋巴结 分布全身 1、正常:直径2-5mm, 圆形或椭圆形,柔软、 表面光滑无粘连、无 压痛。 2、表浅淋巴结呈组群 分布。
ppt课件
54
一般检查
检查顺序: 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区、颏下 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 滑车上、腹股沟、腘窝 检查时注意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 有无黏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 并应寻找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灶。
一般检查
四、发育和体型 1、发育状态的判定
年龄
智力 体重
身高 第二 性征
6
ppt课件
一般检查
2、发育和种族、内分泌、营养、锻炼相关。 3、病态发育和内分泌改变密切相关。
侏儒症
ppt课件
呆小症
7
3、病态发育和内分泌改变密切相关。
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ppt课件
呆小病
8
一般检查
4、体型
ppt课件
9
一般检查
ppt课件 50
一般检查
ppt课件
51
一般检查
八、水肿
轻度: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 压后组织轻度下陷。 中度:全身疏松组织可见性水肿,指压后组织明显下陷,平复 慢。 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低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 出。 全身性水肿:见于肾炎、肾病、心衰、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 不良等。 局限性水肿:见于局部炎症、外伤、过敏、血栓性静脉炎等。
《细胞藻类培养》PPT课件

区别而称单种培养。
精选ppt
(二)开放式培养和封闭式培养
1、开放式培养:是把藻类培养在敞开的广口玻璃瓶,水族 箱等容器中进行培养,设备简单,为目前主要的培养单细 胞藻类的形式。
特点:充足的光照和通风,繁殖迅速。 容易受敌害生物的污染。 2、封闭式培养:在封闭容器中进行培养,仅有充气管,培
养液加入管和藻液抽出管与外界有接触,其余不与外界接 触。 特点:减少敌害生物污染,成功率高。 生长速度较慢。
精选ppt
5、繁殖
主要以二分裂繁殖为主。 可将培养过程分为:延缓期、对数(指数)生长期、相对生长下Biblioteka 期、静止期和衰亡期。精选ppt
二、藻种的分离
(一)采样 个体较大的浮游藻类,可用密浮游生物网在水中捞取。 但在水产动物的人工育苗中所需要的饵料微藻,一般个体
很小,往往在几微米到十几微米,用浮游生物网无法采集 到,需要把水样采回实验室处理。 水样采回后,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果发现有需要分离的藻 种,而这种藻种的数量较多时,可立即进行分离,若数量 少,必须先经过预备培养,待数量增多后再分离。
精选ppt
②调节光照
人工光照: 自然光:极端易变是太阳光源的特点,必须根据天气情况,
不断调节光照度。 室内尽可能利用近窗口的漫射光,防止直射光照射,光照
过强时可用竹帘或布帘遮光调节。 室外一般应有棚室顶架,用活动白帆布或彩条布蓬调节光
照,阴雨天,可短期利用人工光照。
精选ppt
③调节温度
一般单胞藻培养不须控温设备,冬季培养应加取暖设备来 提高温度。
精选ppt
2、清除、抑制或杀灭敌害生物的方法
①使用过滤方法清除大型敌害生物: 饵料微藻都很小,对污染的大型敌害生物(如轮虫等)可
精选ppt
(二)开放式培养和封闭式培养
1、开放式培养:是把藻类培养在敞开的广口玻璃瓶,水族 箱等容器中进行培养,设备简单,为目前主要的培养单细 胞藻类的形式。
特点:充足的光照和通风,繁殖迅速。 容易受敌害生物的污染。 2、封闭式培养:在封闭容器中进行培养,仅有充气管,培
养液加入管和藻液抽出管与外界有接触,其余不与外界接 触。 特点:减少敌害生物污染,成功率高。 生长速度较慢。
精选ppt
5、繁殖
主要以二分裂繁殖为主。 可将培养过程分为:延缓期、对数(指数)生长期、相对生长下Biblioteka 期、静止期和衰亡期。精选ppt
二、藻种的分离
(一)采样 个体较大的浮游藻类,可用密浮游生物网在水中捞取。 但在水产动物的人工育苗中所需要的饵料微藻,一般个体
很小,往往在几微米到十几微米,用浮游生物网无法采集 到,需要把水样采回实验室处理。 水样采回后,进行显微镜检查,如果发现有需要分离的藻 种,而这种藻种的数量较多时,可立即进行分离,若数量 少,必须先经过预备培养,待数量增多后再分离。
精选ppt
②调节光照
人工光照: 自然光:极端易变是太阳光源的特点,必须根据天气情况,
不断调节光照度。 室内尽可能利用近窗口的漫射光,防止直射光照射,光照
过强时可用竹帘或布帘遮光调节。 室外一般应有棚室顶架,用活动白帆布或彩条布蓬调节光
照,阴雨天,可短期利用人工光照。
精选ppt
③调节温度
一般单胞藻培养不须控温设备,冬季培养应加取暖设备来 提高温度。
精选ppt
2、清除、抑制或杀灭敌害生物的方法
①使用过滤方法清除大型敌害生物: 饵料微藻都很小,对污染的大型敌害生物(如轮虫等)可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ppt课件

练习题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瘦西湖植物茂盛,树上栖息着各种 小鸟,水中有各种虾类、鱼类等生物,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从生命系 统的结构层次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扬州瘦西湖所有的鲫鱼组成了 种群 。 (2)扬州瘦西湖边的一只白鹭属于 个体层次。 (3)扬州瘦西湖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 生态系统 。 (4)柳树是扬州瘦西湖的主要树种,柳树与龟相比,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 具有 系统层次。
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精子 卵细胞
透明带
细胞学说的意义
1.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还是多样性? 2.有人认为细胞学说的建立会促进学科融合,为什么? 3.细胞学说的建立对生物学研究有什么影响? 4.有人说,细胞学说的建立为生物进化论埋下伏笔,为什么?
细胞学说的意义
①揭示了植物和动物的 统一性,阐明了生物界的 统一性 。 ②打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的壁垒,催生了生物学的问世。 ③标志生物学的研究进入 细胞 水平,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④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 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生物圈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个体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相互 关联构成更大的整体
细胞是怎样被人类发现的呢?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第一阶段 一边阅读,一边完成学习任务单的表格 科学家 观察方法 观察记录内容 主要成就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第一阶段 一边阅读,一边完成学习任务单的表格
科学家 观察方法 观察记录内容 维萨里 肉眼观察 尸体解剖 比夏 肉眼观察 器官解剖
主要成就
揭示了器官 水平的结构
宴会菜单设计PPT课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掌握宴会菜单的分类方
法;了解宴会菜单在餐饮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掌握宴会菜单的设计步骤,能进行不同类型的宴
会 菜单设计。
第1页/共40页
第一节 宴会菜单设计知识
一、宴会菜单的定义和分类
(一)宴会菜 单的含义:
宴会菜单是经过 精心设计的反映 宴会膳食有机构 成的专门菜单。 “菜品组合的艺 术”
酒水的档次应与宴会的档次一致 酒水的来源应与宴会席面的特色一致 宴会中要慎用高度酒
第33页/共40页
三、酒水与菜品的搭配
有助于充分体现菜肴色香味等风格 饮用后不抑制人的食欲和人体的消化功能 佐食酒以佐为主
第34页/共40页
三、酒水与菜品的搭配
风味对等、对称、和谐
色味淡雅的酒应配颜色清淡、香气高雅、口味纯正的菜肴 色味浓郁的酒应配色调浓艳、多味错杂的菜肴 咸鲜味菜肴应配干酸性酒 甜香味酒菜肴配甜型酒 香辣味的菜肴应配浓香型酒 中国菜尽可能选用中国酒;西方菜极可能选用西方酒。
第30页/共40页
➢菜单文字最好使用两种颜色,标题彩色,菜肴名称印刷黑色 ➢涉外酒店应考虑中英文两种字体
第31页/共40页
宴会酒水设计
一、酒水在宴会中的作用
(一)正确选择宴会酒水可以增强饮食的科学性 大多数酒品都具有营养价值 有的酒品具有开胃的作用 (二)酒水可以增加宴会气氛
第32页/共40页
二、酒水与宴会的搭配
第38页/共40页
菜肴销售状况定量分析
高
畅
耕牛类
明星类
销
(需求发动机)
程
度
额
瘦狗类
问号类
(放弃)
(七巧板类)
低
毛利额
高
第39页/共40页
法;了解宴会菜单在餐饮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掌握宴会菜单的设计步骤,能进行不同类型的宴
会 菜单设计。
第1页/共40页
第一节 宴会菜单设计知识
一、宴会菜单的定义和分类
(一)宴会菜 单的含义:
宴会菜单是经过 精心设计的反映 宴会膳食有机构 成的专门菜单。 “菜品组合的艺 术”
酒水的档次应与宴会的档次一致 酒水的来源应与宴会席面的特色一致 宴会中要慎用高度酒
第33页/共40页
三、酒水与菜品的搭配
有助于充分体现菜肴色香味等风格 饮用后不抑制人的食欲和人体的消化功能 佐食酒以佐为主
第34页/共40页
三、酒水与菜品的搭配
风味对等、对称、和谐
色味淡雅的酒应配颜色清淡、香气高雅、口味纯正的菜肴 色味浓郁的酒应配色调浓艳、多味错杂的菜肴 咸鲜味菜肴应配干酸性酒 甜香味酒菜肴配甜型酒 香辣味的菜肴应配浓香型酒 中国菜尽可能选用中国酒;西方菜极可能选用西方酒。
第30页/共40页
➢菜单文字最好使用两种颜色,标题彩色,菜肴名称印刷黑色 ➢涉外酒店应考虑中英文两种字体
第31页/共40页
宴会酒水设计
一、酒水在宴会中的作用
(一)正确选择宴会酒水可以增强饮食的科学性 大多数酒品都具有营养价值 有的酒品具有开胃的作用 (二)酒水可以增加宴会气氛
第32页/共40页
二、酒水与宴会的搭配
第38页/共40页
菜肴销售状况定量分析
高
畅
耕牛类
明星类
销
(需求发动机)
程
度
额
瘦狗类
问号类
(放弃)
(七巧板类)
低
毛利额
高
第39页/共40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PPT课件

2021/12/7
病原学
EB病毒
一、 科属 二、 特性
三、 抗原
膜抗原(MA) 衣壳抗原(VCA) 核抗原(EBNA) 早期抗原(EA) 淋巴细胞检出的膜抗原(LYDMA)
2021/12以/7 上抗原均产生相应的抗体 VCA-IgM是新近感染的标志
病原学
EBV有5种抗原成分,均能产生各自相应的 抗体:
①衣壳抗原(Viral capsid antigen, VCA): 可产生IgM和IgG抗体,VCA-IgM抗体早 期出现,在1~2个月后消失,是新近受 EBV感染的标志;VCA-IgG出现稍迟于前 者,可持续多年或终生,故不能区别新近 感染与既往感染。
2021/12/7
病原学
②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 EA)是EBV 进入增殖性周期初期形成的一种抗原,其 中EA-D成分具有EBV活跃增殖的标志。 EA-IgG抗体于病后3~4周达高峰,持续 3~6个月。
2021/12/7
19
临床表现
并发症
①神经系统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膜脑 炎或周围神经炎等
②心包炎、心肌炎 ③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症 ④其他少见的并发症:间质性肺炎、胃肠道出
血、肾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 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及血小板减少 ⑤脾破裂虽然少见,但极严重,轻微创伤即可 诱发
2021/12/7
• 传染源:患者和EBV携带者为传染源。 • 病毒大量存在于唾液腺及唾液中,可持续或间
断排毒达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 传播途径:主要经口密切接触而传播(口—口传
播),飞沫传播虽有可能,但并不重要。偶可经 输血及粪便传播。
2021/12/7
• 发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罕见。 • 本病病程长短不一,自数周至数月不等,一般
病原学
EB病毒
一、 科属 二、 特性
三、 抗原
膜抗原(MA) 衣壳抗原(VCA) 核抗原(EBNA) 早期抗原(EA) 淋巴细胞检出的膜抗原(LYDMA)
2021/12以/7 上抗原均产生相应的抗体 VCA-IgM是新近感染的标志
病原学
EBV有5种抗原成分,均能产生各自相应的 抗体:
①衣壳抗原(Viral capsid antigen, VCA): 可产生IgM和IgG抗体,VCA-IgM抗体早 期出现,在1~2个月后消失,是新近受 EBV感染的标志;VCA-IgG出现稍迟于前 者,可持续多年或终生,故不能区别新近 感染与既往感染。
2021/12/7
病原学
②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 EA)是EBV 进入增殖性周期初期形成的一种抗原,其 中EA-D成分具有EBV活跃增殖的标志。 EA-IgG抗体于病后3~4周达高峰,持续 3~6个月。
2021/12/7
19
临床表现
并发症
①神经系统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膜脑 炎或周围神经炎等
②心包炎、心肌炎 ③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症 ④其他少见的并发症:间质性肺炎、胃肠道出
血、肾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 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及血小板减少 ⑤脾破裂虽然少见,但极严重,轻微创伤即可 诱发
2021/12/7
• 传染源:患者和EBV携带者为传染源。 • 病毒大量存在于唾液腺及唾液中,可持续或间
断排毒达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 传播途径:主要经口密切接触而传播(口—口传
播),飞沫传播虽有可能,但并不重要。偶可经 输血及粪便传播。
2021/12/7
• 发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罕见。 • 本病病程长短不一,自数周至数月不等,一般
2024学考精练生物七年级上册(配人教版)PPT课件:第一单元 第三章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12.如图是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用来观察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 表层 ,
因为__草__履__虫__喜__欢__在__含__氧__丰__富__的__表__层__生__活________。
(2)显微镜下,草履虫像一只 草鞋
。
(3)图中的结构[ ① ] 纤毛 具有运动作用,
;②消化: 口沟、食物泡、胞肛 ;
③呼吸:
表膜
;④排泄:表膜、 收集管、伸缩泡 。
(2)通过对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研究,可以推断,单细胞生物既具有 细胞 的共同结构特点,也具有 生物 的共同特征。 单细胞生物 能独 立完成生命活动。
3.其他单细胞生物。 除草履虫外,属于单细胞生物的还有_大__肠__杆__菌__、__酵__母__菌__、__变__形__虫__、______ ______衣__藻__等__________。
知识梳理
让学习变的简单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൞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核心素养要求 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核心素养分层练
核心素养分层练
让学习变的简单
1.下列生物不. 是. 单细胞生物的是( C )
A.变形虫
B.大肠杆菌
C.新型冠状病毒
2.植物细胞具有,而草履虫没. 有. 的细胞结构是( A )
C.叶绿体能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D.细胞核贮存营养物质
8.下列叙述中,单细胞生物对人类生活有利的现象是( A ) A.草履虫净化污水 B.大量繁殖形成赤潮 C.变形虫引发痢疾 D.疟原虫使人患疟疾
9.如图,草履虫的身体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它具有复杂的结构来完 成各项生理功能,以下对草履虫结构和功能搭配错. 误. 的是( C ) A.①——运动 B.②——气体交换 C.③④——细胞的控制中心 D.⑤⑥——摄食和消化食物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第三章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共27张PPT)

课后练习
1.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所用的染液是: (C )
A 生理盐水 B 清水 C 稀碘液 D 墨水
2. 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C )
A DNA B 染色体 C 细胞 D 基因
3. 经碘液染色后,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颜色最深的是:(D)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细胞核 (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膜 (保护作用、控制物质进出)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
擦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
撕 先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划出形状再用镊子
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下来。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显微镜的使用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遮光器,使用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 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一片亮白
通光孔
(3)放置玻片标本,细胞对准通光孔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显微镜的使用
(4)调焦和观察 ① 先将镜筒降到最低 (此时眼睛注视物镜防止压碎装片)
③反光镜调至视野最亮
(3)放置玻片标本,细胞对准通光孔
(4)调焦和观察(先降低后升高)
(5)收放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课后练习
1.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B )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2. 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C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1.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所用的染液是: (C )
A 生理盐水 B 清水 C 稀碘液 D 墨水
2. 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C )
A DNA B 染色体 C 细胞 D 基因
3. 经碘液染色后,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颜色最深的是:(D)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细胞核 (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膜 (保护作用、控制物质进出)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
擦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
撕 先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划出形状再用镊子
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下来。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显微镜的使用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遮光器,使用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 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一片亮白
通光孔
(3)放置玻片标本,细胞对准通光孔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显微镜的使用
(4)调焦和观察 ① 先将镜筒降到最低 (此时眼睛注视物镜防止压碎装片)
③反光镜调至视野最亮
(3)放置玻片标本,细胞对准通光孔
(4)调焦和观察(先降低后升高)
(5)收放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课后练习
1.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B )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2. 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C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组成 第一节 单细胞生物
所有的生 物都是由 很多细胞 组成的
一个细胞不 可能构成生 物体
也许有的 生物体只由 一个细胞构 成
1.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
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பைடு நூலகம்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变形虫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细菌
甲.在载玻片左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一小粒食盐
乙.在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一滴肉汁
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单细胞生物能够趋 利避害,适应环境。
1 你能看到草履虫的哪些结构? 2 草履虫是怎样运动的? 3 草履虫是如何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
收获
1.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1)分布: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 (2)生命活动的特点: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能独立地完成营
A.含有叶绿体
B.食物中有绿色藻类
C.含有叶绿素
D.折光的结果
3.用吸管从草履虫的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好部位
是( C )
A.培养液的下层
B.培养液的中层
C.培养液的表层
D.培养液的任意部分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酵母菌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衣藻
你能说出草履虫是怎样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吗?
1.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草履虫 生活环境: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或水沟中 形态:长圆形,前圆后尖,
呈倒转的草鞋底形 结构:草履虫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
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各种生命活动。
(3)举例:草履虫。 2.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1.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时,能够观察到( C ) A.细胞质静止不动 B.正在以出芽生殖方式进行繁殖 C.多个大小不同的食物泡 D.正在通过表膜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2.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有时会呈现绿色,这是因为( B )
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
草履虫的分裂
沿体轴向左自转
草履虫的摄食与消化(图)
沿假象轴螺旋行进
草履虫的运动示意图
草履虫对有害刺激的逃避反应(图)
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探究:草履虫对外界 刺激作出的反应
?
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1.提出问题: 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作出假设: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所有的生 物都是由 很多细胞 组成的
一个细胞不 可能构成生 物体
也许有的 生物体只由 一个细胞构 成
1.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
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பைடு நூலகம்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变形虫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细菌
甲.在载玻片左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一小粒食盐
乙.在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一滴肉汁
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单细胞生物能够趋 利避害,适应环境。
1 你能看到草履虫的哪些结构? 2 草履虫是怎样运动的? 3 草履虫是如何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
收获
1.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1)分布: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 (2)生命活动的特点: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能独立地完成营
A.含有叶绿体
B.食物中有绿色藻类
C.含有叶绿素
D.折光的结果
3.用吸管从草履虫的培养液中吸取草履虫的最好部位
是( C )
A.培养液的下层
B.培养液的中层
C.培养液的表层
D.培养液的任意部分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酵母菌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草履虫
常见的单细胞生物——衣藻
你能说出草履虫是怎样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吗?
1.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 草履虫 生活环境: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或水沟中 形态:长圆形,前圆后尖,
呈倒转的草鞋底形 结构:草履虫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
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各种生命活动。
(3)举例:草履虫。 2.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趋利避害,适应环境。
1.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时,能够观察到( C ) A.细胞质静止不动 B.正在以出芽生殖方式进行繁殖 C.多个大小不同的食物泡 D.正在通过表膜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2.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有时会呈现绿色,这是因为( B )
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
草履虫的分裂
沿体轴向左自转
草履虫的摄食与消化(图)
沿假象轴螺旋行进
草履虫的运动示意图
草履虫对有害刺激的逃避反应(图)
单细胞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探究:草履虫对外界 刺激作出的反应
?
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1.提出问题: 草履虫能否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作出假设: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