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公正处理民事关系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五单元第十一课第一框课件

Your site here
LOGO
赵某和刘某各自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赵某:赔礼道歉 刘某: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修理,赔偿损失, 赔礼道歉。
什么是民事关系? 民事关系,是指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结合上述案例说明,我们应如何依法处理民事关系? 要学习民法,懂得民法,遵守民法。 要自觉运用民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正确行使民事权 利,自觉履行法定的民事义务,并尊重其他民事主体的 民事权利。负责,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LOGO
第五单元 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第 十一 课 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第十一课 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一、依法参与民事活 动
一、民法保护我们的生活
生活处处有民法:
1、早市买菜时明明给了钱,菜贩硬说没给钱; 2、坐车上班,司机紧急刹车,头被撞得鲜血直流,司售人员说 责任不在他们; 3、自己的照片被人摆在照相馆的广告栏里,照相馆负责人说 应该感谢他们; 4、给自己手机存钱,但号码错了,钱到了别人的账户里,请求退 还钱款,却遭到拒绝; · · · · · · ·
4、在本案中,打人的几个13岁的女生如果要承 担民事赔偿责任,由谁具体来承担? 由其父母承担民事赔偿金。《民法通则》规定, 第一百三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 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 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 民事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 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 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 任监护人的除外。
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 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 织。
Your site here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3)民法保护身份权
荣誉权: 第130页 “荣誉称号写错” 的案例,市教育局 侵害了小刘同学的荣誉权。我国民法通则规定, 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 法人的荣誉称号。
3.积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P135)
(1)维护人身权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人身权 (3)尊重和爱护他人的人身权
侵害肖像权的法律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 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肖像权受到侵害的, 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 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姓名权:
第136页 “刘娃改名” 的案例,刘娃的养父 侵害了刘娃的姓名权。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 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 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3)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对民事法律责任的简称,是指民事 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 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 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的内容构成,包括 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侵权责任。
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周某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他的买 卖行为是无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二条规定: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必须具备的条件: A 依法成立 B 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C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D 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民法的基本原则(P129-130)
第一、平等原则(如竞标)。 第二、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原则 第三、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原则。 第四、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原则。 第五、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第六、尊重社会公德原则。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11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正确适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
1.合同的形式有( AB ) A.口头形式 B.书面形 C.邮件形式 D.传真形式
2.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有(ABCD ) A.继续履行合同 B.赔偿损失 C.采取补救措施 D.支付违约金
3. 履行合同的原则有( AB ) A.全面履行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平等原则 D.协商一致原则
第五 部分
维护在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依法享有婚姻自由
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
为构建和睦家庭尽责任
公民依法享有婚姻自由
男女双方必须完全自愿 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直系血亲
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患有医学上认为 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父母对子女 有保护、教育的权利与义务。
民事关系,是指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由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之间在法律地位上的关系是( C )
A.上下级关系 B.隶属关系
C.平等关系 D.依附关系
2.我国公民从( A )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 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年满18周岁起 B.年满14周岁起 C.年满16周岁起 D.出生时起
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
身份权 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荣誉权。
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生命健康权不可侵犯 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
误工减少的收入、营养费、护工费、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 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一次性赔偿金。
◆人格尊严不可侵犯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容非法侵犯。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重则要承担法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一课课件

(2)抵押: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 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 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 偿。
(3)质押: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 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 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 ,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4)留置: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 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 动产优先受偿。 (5)定金。
侵害了肖像权。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 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 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 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 民的肖像权受到侵害的 ,有权要求停止侵害, 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5.拍广告?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1)什么是人身权? 除了上述权利外,人身权还包括哪些权利? 民法是如何保护这些权利的? (2)侵害了这些权利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
2、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合同的变更是指当事人不变,合同的内容予以改
变的现象。
合同转让,实际上是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是指
合同当事人一方依法将合同权利义务全部或部分 地转让给第三人。它包括合同权利的转让、合同 义务的转让和合同权利义务的全部转让。
3、合同的担保方式
(1)保证:保证指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为债务人 履行债务而向债权人所做的一种担保 .
1、未成年子女的权利
我国宪法、婚姻法通过规定父母有抚养、教 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来保证未成年子女 在家庭中的权利。
按照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父母必须让子 女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药家鑫的案例。
(3)质押: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 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 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 ,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4)留置: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 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 动产优先受偿。 (5)定金。
侵害了肖像权。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 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 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 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 民的肖像权受到侵害的 ,有权要求停止侵害, 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5.拍广告?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1)什么是人身权? 除了上述权利外,人身权还包括哪些权利? 民法是如何保护这些权利的? (2)侵害了这些权利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
2、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合同的变更是指当事人不变,合同的内容予以改
变的现象。
合同转让,实际上是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是指
合同当事人一方依法将合同权利义务全部或部分 地转让给第三人。它包括合同权利的转让、合同 义务的转让和合同权利义务的全部转让。
3、合同的担保方式
(1)保证:保证指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为债务人 履行债务而向债权人所做的一种担保 .
1、未成年子女的权利
我国宪法、婚姻法通过规定父母有抚养、教 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来保证未成年子女 在家庭中的权利。
按照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父母必须让子 女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药家鑫的案例。
《职业道德和法律》第五单元第十一课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之领会民法精神PPT课件

一、领会民法精神(第1课时)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两个环节—— 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教师点拨
第一个探究活动——拾金不昧
第一个探究活动——拾金不昧
第一,“拾金不昧”不仅是个道德层面上的问 题,也是一个法律层面上的问题。因为民法明 文规定拾得遗失物要归还失主,否则就是不当 得利,严重者还可能构成非法侵占罪
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
二、案例分析,说出以下案例的民事法律 关系三要素:
刘德华状告广州某化妆品公司侵权索 赔100万
新京报讯 仅日,香港艺人刘德华将广州 一家化妆品公司告上法庭,以侵犯其肖像 权为由索赔人民币100万元。
洗发露印上华仔头像
2004年1月,刘德华在内地的维权公司发现,广 州白云区新市镇鹤边村一家名为好X美日化工有 限公司销售印有刘德华头像的化妆洗涤用品, 事实上该公司并没有得到使用刘德华肖像的授 权。刘德华随即委托香港X士打律师事务所先后 于去年1月6日、18日两次向好X美日化工有限 公司发律师函,要求该公司停止侵权行为,但 律师函如石沉大海。
装的宣传纸袋以及该公司出品的“黑亮去
屑洗发露”的包装盒以及宣传单上,印有
刘德华面带微笑、穿着米黄西装的半身像。
据调查,印有刘德华形象的各类洗涤化妆
用品的出厂价格低得惊人。一罐1130毫升
沐浴露出厂价仅为3.5元,而在市场上的肖像权
昨日,刘德华的内地维权代理人将好X美 日化有限公司和生产厂家告上了法庭,要 求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销毁已经生 产的印有刘德华肖像的所有产品,同时要 求侵权人在人民日报、南方日报上登载公 开道歉函,并索赔100万人民币。据悉, 本案目前正处于择期审理阶段。
第二,侵犯了他人商标权和企业名称权的 “海菱”公司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 失的责任。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二、依法保护人身 权
【引思明理】
<明理 1> ❖侵害了名誉权。
❖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 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 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 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 民的名誉。
❖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 的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有 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 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二、依法保护人身 权
二、依法保护人身t;
❖ (3)民法保护身份权(板书)
❖ 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荣誉权。我国民 法通则在保护身份权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 法剥夺公民、法人的荣誉称号。荣誉权不能转让,也 不能继承。侵犯荣誉权主要表现为非法剥夺公民、法 人的荣誉称号。
【引思明理】
1
依法保护人身权
2
【课后作业】
解决”学生用书”中[生活感悟]、[素质演练]、 “ 参与践行”余下的问题。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第 十一 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五单元 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一.(略)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第 十一 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 关系
【创境激趣】
二、依法保护 人身权
1.工人排队接受搜身 4.网上说别人坏话
2.
5. 拍 广 告 ?
3.偷看他人信件
【引思明理】
二、依法保护人身 权
【引思明理】
❖<引思 3>
❖ 结合上述案例和教材第132页的“互动在线”进行讨 论:
❖ (1)我们为什么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 ❖ (2)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
【引思明理】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ppt课件

二、 依法
<明理 1>
保护 人身 权
侵害了名誉权。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 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 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 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 民的名誉。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 的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有 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 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二、 依法 保护 人身 权
是指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 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平等原则 第二、自愿 、公平、诚实信用、等价有偿 原则 第三、保护自然人 法人合法民事权益原则 第四、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原则 第五、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第四、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原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条将守法 原则表述为: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 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这是 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守法原则的核心。
<明理 1>
5.拍广告?
侵害了肖像权。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 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 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 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 民的肖像权受到侵害的, 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 除影响,赔礼道歉,并 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二、 依法 <引保 人思护身 2> 权 (1)什么是人身权?
事后,镜予的主人找到付某要求赔偿,付某支付了相 当的价款。但随即得知小强乃萧某唆使,便要萧某赔偿。 萧某说,自家小孩调皮惹祸当然由自己负责,以此拒绝 赔偿。
【问题】 1.小强平时砸坏的东西应由谁赔偿?为什么? 2.镜子的损失最后应由谁来承担?
案例分析
付某7岁的儿子小强平时非常淘气,经常用石头砸别人的窗户,攀摘树木花 草等。一日,当小强在马路边玩耍时,遇见有人用三轮车拉着镜子。邻居萧 某见状说:“你有本事把那个镜子砸碎,算你厉害。”小强听完当即就拿起 石头砸过去,结果致使价值400多元的镜子被砸碎。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一课公正处理民事关系ppt课件

阅读教材P124“广告”案例,结合下面图片 讨论、回答:张薇的肖像权是否受到侵犯?
谁是侵权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肖像权受到了侵犯。
人们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格利益。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 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 民的肖像。
——《民法通则》第一百条 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 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 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 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 偿损失。 ——《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五单元 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第 十一 课 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导入新课
阅读第五单元导语,思考、回答: 我们学习了前四个单元的内容,其 落脚点是什么?本单元我们将要学 习哪些法律知识?有什么作用?
涵养道德,提高法律意识,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 法维权;学习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事的、经济的 法律常识;提高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经济活动的能力
四、认真对待权利
观看小品表演“上海浦东机场”,回答 问题 :杨女士的这一诉求有什么意义? 假如你碰到类似事件,会怎么处理?
机票在法律 上的意义,即它 实际上就是一份 旅客运输合同。 正确实行使现民民事权事利权,履利行,民事义务 不仅需要完善立
课堂小结
领会民法精神
含义
自然人
民事权利能力
法 律 关 系
的生活费等费用。
——《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
——《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
三、姓名肖像受保护
听故事“张冠李戴”,讨论、回答
本案中张 玉的姓名 权是否受 既侵犯了姓名权,也侵犯了受教育权 到了侵害? 不仅要承担赔礼道歉的法律责任 法律是如 还应当承担赔偿经济损失的法律责任。 何保护公 公民享有姓名权,……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民的姓名 ——《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的精神 定代理人代理, 或者征
病人
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
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 ; 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 人
民事活动 ,不能独立 进行超自身的民事活动
情境探讨:
某甲出生于1984年3月,2001年4月被某工厂招为企业工人。 同年11月,他不慎将某乙的一台录音机摔坏.乙要求甲赔偿 甲说没有钱赔.乙找到甲的父亲某丙,要求丙代甲赔偿,丙说 甲已离开家庭独立生活,家中不应当负赔偿责任. 丙还认为,甲现在还不满18岁,是个未成年人,他所在的车 间应当对他承担监护责任,因而应由甲所在的车间代甲赔 偿损失.问,这一问题应如何处理?
第五单元 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
第十一课 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常州市武进中等专业学校 邵勇骏
一、领会民法精神
1.民法保护我们的生活
民法与人们日 常生活的关系最直 接、最密切。人们 的人身、财产等权 益受民法保护,买 卖、租赁等日常活 动都要受到民法的 的调整。
民法
财
人
产
身
关
关
系
系
民法是调整民事活动的法律
问:小孩王某的炒股的民事行为是否有效?法院 会支持王某的诉讼请求吗?证券公司要不要赔偿 王某父母的损失呢?为什么?
案例分析
案情:王某9周岁,小学生,将家值连 城的唐伯虎的真迹画以五元的价格卖 给本村的文物贩子李某。后王某的父 母知情后,立马找李某,要求以五元 的价格赎回文物,李某坚决不同意。
2.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 生,终于死亡。
公民能够以自己的行为 独立行使民事权利,承担 民事义务的资格。
可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
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 情况。终于死亡,始于 有完全民事行为。
情境探讨:
一日,华强用摩托车带着临产的妻子海英去医 院,途中被一辆大货车撞出十几米远,华强和海英当 场死亡。而海英腹中的婴儿却奇迹般地诞生并活了下 来。然而,这个婴儿只能由其祖父母抚养,生活艰难。 婴儿的祖父母痛不欲生 的同时,以自己和婴儿的名义 向法院起诉要求肇事司机赔偿包括婴儿的抚养费、教 育费和精神损失费在内共计30万元人民币。
案例分析
案情:王某16岁,一天到工艺美术公司以800元购 买了一项链和宝石戒指,她父母以她尚未成年, 没有征得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数额的买卖行为, 要求公司退款。而王某提出她是靠边作临时工自 食其力的待业青年,她表示不愿意退货。问:王 某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其父母要求公司退款是 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2、民法就在我们身边
民法
财
人
产
身
关
关
系
系
民法是对人体现“从摇篮到坟墓的关怀”的法律
生活中的肖像权被侵犯——人身权与财产权
生活中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人身权与财产权
婚姻中的人身权与财产权
民事活动中的财产权与人身权
情境探讨
案情:小张捡到一只皮包,里面装有许多票证和3 万多现金,小张准备交给老师处理。结果电视台 播出一则寻物启事:失主声明,若有人归还拾到 的钱包,愿以15000相谢。小张心想:自己捡到的 包可能就是失主的包。当小张准备归还给失主时, 他的父母认为应当向失主收取15000元。可小张又 觉得,如果这样做,就是不是拾金不昧。
1个月的孩子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原告吗? 1个月的孩享有法律赋予的民事权利了吗?
民事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的涵义与判断具备的条件
(1)涵义——是指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 取得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资格,即依法独 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
(2)判断条件—— 自然人智力发育成熟,能 够理智判断自己行为的后果,能够审慎地独立处 理自己事务的时候,才算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才 能独立地进行民事活动。
权利主体 某甲(自然人或法人或其它组织) 民事 主体
义务主体 小孩(监护人)
民事客体 彩电(物或行为或智力成果或人格)
小孩(监护人)赔偿某甲彩电的损失 民事内容 (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
3、民事主体
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 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民事主体1——法人(始于成立,终于破产)
问:小孩王某的卖文物书画的民事行 为是否有效?李某要不要退还小孩王 某的父母字画呢?为什么?
三、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的原则
第一、平等原则; 第二、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原则; 第三、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原则; 第四、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原则; 第五、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我国民法的首要原则、核心原则。
其主要内容是: (1)公民、法人在民事活动中主体地位平等 (2)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平等 (3)承担的民事义务平等 (4)民事权利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情境探讨:
某国税局到各学校发布招聘通知:法学毕业 生,本科,只要男生,不要女生;在校成绩 优秀,英语过六级。本科毕业生女生小刘前 去报考,却告知女生不能参加招考。小刘要 求国税局改正自己的错误。
问:小孩王某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其父母要求 小冷父亲还款退车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案例分析
案情:王某15周岁,中学生,见炒股票能赚钱, 很想试一试。于是他将偷偷将家中的存款提出8千 元,在某证券交易所居然建立了股东账户。几次 交易王某赔光所有的8千元。此事被父母知道后, 要求证券公司赔偿其损失8千元。证券公司买卖自 愿,炒股有赚有赔正常现象,不能赔偿,王某的 父母向法院起诉。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
弱 智 儿 童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类型
完全民事行为 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 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 力人
范围
行为能力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 (成年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 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
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
行为能力人。
情境分析:
赔偿责任应由甲承担,某乙无权要求甲的父亲代甲赔偿. 根据我国法律有关规定,16岁以上不满18岁的公民,以自己 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应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某 甲在损坏他人录音机时,已满16岁,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 主要生活来源,应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承担赔偿他 人财产损失的民事责任.同时,甲既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并不存在监护问题,因此他所在的车间不应对他承担监护 责任并代甲赔偿损失.
法人的基本条件
1.必须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同时享受与失去民事权利与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是一种社会组织,但只有具备法 人条件的社会组织才能取得法人资格。
民事主体2——自然人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1.法律赋予公民享有 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 义务的资格。
案例分析
案情:王某12周岁,由于没钱上网,他居然将价 值1580元的一辆山地自行车以280元的价格卖给了 同学小冷(12周岁),并立下字据决不反悔。后 小冷父亲同意支持280元买下这辆自行车。后小冷 父亲又将车以400元的价格卖给同事小李。后王某 父母知情,不同意此买卖行为,要求向小冷父亲 赎车,冷父不同意。小李也不同意退车。
你赞成民法的拾金有昧,还是赞成道德的拾金不 昧呢?谈谈你的想法与理由。
二、民法的涵义及要素
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 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 与法人之间的人身关系与财 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
财
人
产
身
关
关
系
系
2、民法的内容(要素)
情境分析:
你的好朋友甲带一台彩电乘坐公共 汽车,将彩电放在座椅旁。行驶中,一 小孩突然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同 车的乙带的皮箱倒下,砸坏了甲的彩电。
请问:此国税局的招聘侵犯刘某的什么样的 权利?违背了民法的什么样的原则?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2.自愿、公平、诚信、等价有偿原则:
2.自愿、公平、诚信、等价有偿原则:
2.自愿、公平、诚信、等价有偿原则:
1.民法保护我们的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民法(你的一天)
1.早市买菜时明明给了钱,菜贩硬说没给钱。 2.早上坐车上班司机紧急刹车,头被撞得鲜血直流 ,司售人员说责任不在他们。 3.中午吃饭时,居然发现自己的照片被人摆在照相 馆的广告栏里,照相馆负责人说应该感谢他们; 4.下班后给自己手机存钱,但充错了手机号,钱到 了别人的账户里,请求退还钱款,却遭到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