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发展的状态
新课标高考政治考点解析发展的状态

发展的状态●考点突破1.全面理解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它不影响事物的相对稳定性,不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
质变是指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它是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的非连续性。
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了度就是质变。
事物变化是否超出度,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2)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把握这一问题要注意:第一,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发生质变。
第二,量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数量的增减、程度的变化、大小的变化、速度的增减、规模的变化、结构的变化、排列顺序的变化等,都是量变。
第三,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质变;一种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引起质变。
第四,量变的趋势有两种,既有上升的变化,又有下降的变化。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说明量变不断积累着破坏事物的质的因素和力量,一旦超过度的界限,必然发生质变。
这里要注意两点:第一,“必然结果”不是可发生、可不发生的,而是必然要发生,即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一定会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
第二,并非有量变就一定有质变,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时,才会发生事物性质的变化。
量变引起质变是有条件的。
总之,质变体现和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只有质变才能使量变得以完成;质变还引起、促进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的质的基础上发生新的量变。
(3)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变化发展的终结。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一个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过程。
这里应注意:第一,“循环往复”并非简单地重复;第二,这种变化永不停止,是一个无限的过程;第三,这种变化呈现出发展的趋势,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高二政治事物发展的状态教案

高二政治事物发展的状态教案The state teaching pla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ffairs in Senior Two高二政治事物发展的状态教案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
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
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重视量的积累。
分阶段去实现党的xx大报告指出:“根据xx大提出的到二零xx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这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的量的积累过程,是有步骤、分阶段地一步一步地去实现的。
量变和质变关系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重视量的积累。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因此,我们只有重视量的积累,才能实现“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飞跃和发展。
在此基础上,全国人民还要再继续进行XX年的艰苦奋斗、lo年的量的积累和准备。
才能实现“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和富足的飞跃和发展。
这是长期重视量的准备和积累而形成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次的深刻变革,一次次的质变和飞跃。
事物发展的状态

事物发展的状态关于“事物发展的状态”1、知识与技能: 量变质变的含义与关系、能运⽤量变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以正反两种实例,说明为什么必须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
2、过程与⽅法: 通过原理和⽅法论的学习,培养学⽣联系个⼈社会⽣活的实际进⾏观察、思考、分析、判断的能⼒,从⽽指导学⽣选择正确⾏为⽅式。
3、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引导学⽣把远⼤理想、崇⾼⽬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的奋⽃精神结合起来,增强社会责任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事做起;学会运⽤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问题,为下⼀框题进⾏正确的⽅法论、⼈⽣观的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关于“事物发展的状态”的教材分析⼀、结构:“事物发展的状态”,共2框。
本节是在第⼀节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变化、发展”的基础上,进⼀步回答“事物是怎样变化、发展的”,并从青年学⽣的实际出发,论述了学习量变、质变相互关系原理的重要指导意义。
“量变与质变”⾸先讲述量变、质变的含义,指出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其次讲量变是质变的辨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具体分析了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强调“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量变只有达到⼀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最后指出:事物就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先分析从寓⾔《杰⽶扬的汤》引⼊本框主题。
讲要坚持适度原则:先进⾏理论分析,再以事例论证、说明,然后联系实际,提出要求;讲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先从理论上进⾏分析,然后从实践⽅⾯加以论述;讲要重视量的积累:先进⾏理论分析,然后以中国⾰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个⽅⾯的事例加以论证,提出要把远⼤理想、崇⾼⽬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的精神结合起来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1、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既是本框教学的重点,也是全课的教学重点之⼀。
形容发展的四字成语

形容发展的四字成语
1. 连续不断:形容事物发展一直保持着持续不断的发展状态。
2. 快速增长:形容事物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呈现出快速的增长趋势。
3. 稳步上升:形容事物的发展虽然不急不缓,但是一直在稳步上升的道路上。
4. 长足进步:形容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5. 持续蓬勃:形容事物发展一直保持着蓬勃的发展状态,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6. 迅猛发展:形容事物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像猛兽一样快速地发展壮大。
7. 畅通无阻:形容事物发展的道路畅通无阻,没有任何障碍阻挡。
8. 活力四射:形容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充满着活力和生机,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态势。
9. 繁荣昌盛:形容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极为繁荣和昌盛的成果和收获。
10. 改头换面:形容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改变了以往的面貌。
11. 日新月异:形容事物变化非常快速,每天都有新的进展和发展。
12. 势如破竹:形容发展的势头非常强劲,像砍竹子一样毫不费力地突破一切障碍。
13. 方兴未艾:形容事物发展前途无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
潜力。
14. 飞速发展:形容事物发展速度非常快,像飞行一样迅猛,快速地取得成果和进步。
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状态

探究“事物的发展状态” 探究“事物的发展状态” 发展状态
1、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外在 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规定性的变化)。 规定性的变化)。 →特点: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特点:渐进的、 →表现:统一、相持、平衡、静止(连续性) 表现:统一、相持、平衡、静止(连续性) 2、质变: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内在规定性的 质变: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根本性质的变化 变化)。 变化)。 →特点: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特点:根本的、 →表现:分解、突破、飞跃(渐进的中断) 表现:分解、突破、飞跃(渐进的中断)
探究“事物的发展趋势” 探究“事物的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前途 光明
新事物 必然 优越于 旧事物
强大的 生命力
克服了。。 克服了。。
新事物
汲取了。。 汲取了。。 增添了。。 增添了。。
远大的发 展前途
符合客观 规律
注意: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全盘否定, 注意: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全盘否定,而 是否定之中有肯定,肯定之中有否定。 是否定之中有肯定,肯定之中有否定。
据《鹤林玉露》记载:崇阳县令发现 鹤林玉露》记载: 一库吏自库中出来, 一库吏自库中出来,鬓旁的巾子中藏着一 文钱,便要打库吏。库吏喊冤道: 文钱,便要打库吏。库吏喊冤道:“一钱 何足道?你能打我,还能杀我吗? 何足道?你能打我,还能杀我吗?”县令 挥笔写道: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 挥笔写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 木断,水滴石穿。 遂拔剑怒斩其首。 木断,水滴石穿。”遂拔剑怒斩其首。 思考: 思考:从量变与质变的角度分析 (1)对库吏的行为能不能放任自流?为什么? )对库吏的行为能不能放任自流?为什么? 你赞同否? (2)县令“斩其首”的做法,你赞同否?为什么 )县令“斩其首”
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状态

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状态
事物的发展变化具有以下基本状态:
1.增长与扩展:事物可以通过增加数量、规模或范围来实现增长和扩展。
这可以是数
量的增加、体积的扩大、领域的拓展等。
2.变化与演化:事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内在的变化和演化。
这包括形态、结构、
特征等方面的变化,可以是渐进的、逐步的,也可以是突变的、突发的。
3.循环与往复:事物可能会经历循环性的变化,周期性地重复某种模式或过程。
这种
循环可以是自然界的季节交替,也可以是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周期性波动。
4.衰退与衰败:事物在某一时期或阶段可能会经历衰退和衰败,失去原有的力量、活
力或影响力。
这可能是由于资源枯竭、竞争压力、技术落后等原因所致。
5.平衡与稳定:事物在某种状态下可能达到平衡和稳定,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这种
平衡可以是动态的平衡,也可以是静态的平衡,维持一定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常常涉及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些基本状态反映了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不断变化和演进。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趋势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趋势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趋势因不同领域、不同阶段、不同环境等而有所差异,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 平稳发展:事物按常规、平稳的方式发展,没有急速变革和剧烈波动。
这种发展形式多见于稳定的市场、成熟的产业和传统文化领域。
2. 突变发展:事物在某个时刻经历一次剧烈的变化,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状态。
这种发展形式常见于科技、政治等领域,如互联网、新能源、社会主义革命等。
3. 持续发展:事物在不断地积累、扩展和深化,形成一个稳定的趋势。
这种发展形式多见于长周期领域,如经济、文化、环境等。
4. 热点发展:事物在一定时间内受到极大的关注和关注,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影响。
这种发展形式常见于时尚、娱乐、社交等领域。
总的来说,事物的发展形式和趋势是随时代和环境不断变化的,需要我们不断关注、研究和适应。
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题目
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
A 运动和静止
B 新事物和旧事物
C 量变和质变D速度和质量
答案解析
C选项正确
解析: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量变和质变。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速度和质量属于物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哲学研究的范畴。
故C选项正确。
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物发展的状态
第四课第二节
框量变与质变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识记量变、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是质量的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能力方面:本课的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为主。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
觉悟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为下一框题进行正确的方法论、人生观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教学方法:
运用故事、漫画等具体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哲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古时候,有个人饿极了,一连吃了六个烧饼,还觉得饿,就又买了一个,谁知道只吃了一半就饱了。
这时,他十分恼火,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并责骂道:我是多么不会过日子的人啊!早知道这半个烧饼就能吃饱,我为什么不先吃它呢?前面的六个烧饼,都被我白白浪费了!
大家看完了故事,就会发现这个人的行为是非常可笑的。
如果没有前面六个的量的积累,他只吃半个烧饼是吃不饱的,从哲学上来看,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只看到事物的质变而忽视量变的积累,为了防止犯类似的错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的基本原理。
首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量变与质变的科学含义。
一、量变与质变的科学含义
量变: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量变
质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质变
师:对比分析量变和质变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生:量变是数量程度上的变化;质变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量变是逐渐、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显蓍的变化。
生:烧开水,烧的过程是量变,烧到100摄氐度是沸腾
了、烧开了是质变。
师:
项目
变化指向
变化状态
变化结果
量变
数量程度
逐渐不显著
一事物仍是该事物,性质没变
质变
根本性质
剧烈显著
一事物变为它事物,性质改变
大家掌握了二者的区别没有?
思考:量变与质变哪种状态延续的时间长一些?并举例说明。
生:
师:一面闹钟摆在这里,每天都在趋向陈旧老化,但变化不显著,这种变化是量变。
某天这面闹钟突然停止了转动,这面钟坏了,这种根本性质的瞬间发生的快捷显著变化是质变。
很明显,量变与质变相比,一般来说,量变延续的时间
长一些,质变延续的时间短一些。
大家理解了量变与质变的区别,二者有什么共同点?量变与质变都是运动变化状态。
下面学习二者的关系。
二、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讨论:如果只有质变没有量变作为前提和基础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没有量变,只有质变,闹钟才一摆出来就会坏掉,不能使用。
生:吃烧饼时,一咬就会产生饱的质变。
师:如果没有量变作为前提和必要准备,那么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就只有质变。
只有变化,那么事物时刻会变成它事物,当我们正要去认识它、改造它时的时候,它又会变为它事物,那么我们就既不能认识世界,也不能改造世界,从而会陷入不可知论。
其实是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可见从理论上分析是错误的。
从现实上分析只有质变而没有量变也是不可行的。
例如:放月假回家,可能就由于事物时刻变为了它事物而不认识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了。
可见从理论还是从现实来分析,没有量变作为前提和基础是不行的。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讨论:如果只有量变没有质变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如果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古猿就永远不能进化成为生:社会永远不能进步,永远为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年代
师:如果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那么事物永久为同一事物,那么世界就能向前发展,其实是只承认相对静止否认运动,从理论上分析是错误的。
从现实上分析只有量变没有质变也是不可行的,就好比吃烧饼,吃一个、十个、一万个、十万个都没有吃饱的质变。
可见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上来分析,只有量变没有质变的结果是不行的,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知: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量变和质变是相联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那么,量变引起质变的情形有几种?
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培养,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引起质变。
另一种是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份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引起质变。
师:分两大组举例说明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比一比哪组同学的事例更丰富、更形象
一大组:一棵树不能成森林,许多树构成了森林。
一双筷子很易折断,十双筷子很难折断。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粒沙不成堆,很多沙成沙堆。
二大组:氧气和臭氧都由氧元素构成,但由于氧原子排列不同,物理化学性质就完全不同。
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排列不同,表达效果绝然不同。
音乐符号1、2、3、4、5、6、7经过作曲家创造,能组成不同的乐曲
师: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培养引起质变。
另一种是数量不同,但是内部结构、排列次序的变化能引起矛盾力量双方对比的改变,从而导致事物性质改变。
如田忌赛马数量不变结构的调整引起质变,运用到经济生活中,要求我们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走集约化增长的道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
师:有了量变是不是必然有质变?
生: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能才变化质变
量的变化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
师:为什么说量变只有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生: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
当矛盾双方在斗争中力量的增减还没有引起依存关系的破裂时,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而当矛盾双方在力量上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从而使依存关系破裂,事物的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师: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而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以图作副板书。
矛盾
主要方面
次要方面
图三
质变
量变
矛盾
图二
次要方面
矛盾
图一图1和图2处于量变
图1与图3相比,原来的主要方面变为了次要方面,次要方面变为了主要方面,显示事物的根本性质发生了改变。
可见,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这个度就是矛盾双方在斗争中,主要方面转化为次要方面,次要方面转化为主要方面,量的变化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时,事物才会发生质变,由一事物变为它事物。
师: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
吗?并举例说明:
生:吃饭——吃饱——再吃——再吃饱——……
生: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三、事物是不断地通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师:一次量变到质量,整个世界并不能真正向前发展,事物只有经过量变和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才能推动世界日新月异不断进步。
小结:
质变
量变
质变是结果
量变是前提
量变与质变
无限性
事物向前发展课堂作业
一、单选题
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
A、运动和静止
B、新事物和旧事物
c、量变和质变
D、速度和质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哲学寓意是
A、要重视事物数量上的变化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路要一步步的走
c、生命在于运动
二、问答题
材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坚持学法文。
有人说他年龄大,学习太难。
他说:“我今年43岁,一天学一个字,一个可以学365个字,七年可以学2555个字,到了50岁,不就是一个通法文的人了吗?”后来,经过四、五年的学习,他终于能用法文阅读科学书籍。
试分析该材料中,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答案:材料中包含了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取得通一国文字的质变,必须一点一滴地学,进行量的积累,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