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炮制前后7种成分的比较研究_邵坚

合集下载

中药栀子不同炮制方法的含量变化与抗炎效果的影响

中药栀子不同炮制方法的含量变化与抗炎效果的影响

中药栀子不同炮制方法的含量变化与抗炎效果的影响江国杰【摘要】目的:测定栀子不同炮制品中栀子苷的含量,比较不同栀子炮制品的抗炎效果.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测定生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中栀子苷的含量.分别称取定量上述栀子炮制品,加水煎沸,经过滤,浓缩成合原药50%的煎液.将80只巴豆油所致耳壳炎症的实验小鼠平均分成4组,分别给予上述栀子炮制品的水煎液治疗,对比上述栀子炮制品的抗炎效果.结果:生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种栀子炮制品(P<0.05),其次为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生栀子组小鼠的耳壳开始消肿时间和肿胀完全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其他三组(P<0.05),栀子炭组小鼠的耳壳开始消肿时间和肿胀完全消失时间最晚.结论:中药栀子的不同炮制方法会对栀子有效成分的含量产生影响,炮制后的栀子抗炎效果会随着炮制温度的升高而减弱.【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5(012)012【总页数】2页(P106-107)【关键词】中药;栀子;炮制方法;炮制品;含量测定;抗炎效果【作者】江国杰【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3.1栀子又被称为山栀、黄栀子,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具有护肝、利胆、抗炎、消肿等功效,属于我国卫生部颁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资源[1]。

临床上常用的栀子炮制品包括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栀子中含有栀子苷、栀子素、熊果酸等成分,栀子苷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2]。

我院本次对栀子不同炮制品的栀子苷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栀子炮制品的抗炎效果进行了研究,旨在进一步明确中药栀子的药用价值。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使用的栀子购自和翔制药公司,经鉴定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产于福建质量合格。

除净杂质,取适量在锅温115℃~125℃翻炒至表面带黄红色,炮制成炒栀子,得率为94.1%。

取适量生栀子在锅温165℃~175℃翻炒至表面呈焦黄色,带有香气,炮制成焦栀子,得率为90.8%。

栀子不同炮制中多糖含量的影响

栀子不同炮制中多糖含量的影响

栀子不同炮制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栀子中多糖含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栀子不同炮制品中多糖的含量。

[关键词] 栀子;炮制品;多糖; 苯酚-硫酸法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

栀子主含环烯醚萜苷类:栀子苷、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酸等;色素类:西红花苷2 Ⅰ、西红花苷2 Ⅱ、西红花酸等; 有机酸类: 绿原酸、3 ,42二2O2咖啡酰基奎宁酸、熊果酸等[1 ,2 ] 。

此外还从栀子中分离得到多糖Gp s3 和Gp s4、- 甘露醇(D - mannito l )、B- 谷甾醇( B- sito stero l )、二十九烷(nonaco sane)、胆碱、熊果酸(urso licacid) 及各种微量元素, 如Cr, M n, Fe,N i, Zn, Cu, Ca, Sb, Pb, Sn,B i,Ba,Be 等[3]。

多糖是中药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化学成分, 具有抗病毒、抗辐射、抗肿瘤、延缓衰老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 收载的栀子炮制品有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但炮制对栀子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未见报道。

本文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栀子不同炮制品中多糖的含量,为栀子饮片炮制工艺的优化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仪器,材料和试剂1. 1 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超声波清洗器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恒温电热套。

1. 2 材料葡萄糖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批号--栀子(购于---) 。

1. 3 试剂均为分析纯。

2 药品的炮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 栀子、焦栀子项下方法依法制备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

3多糖含量测定3. 1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用苯酚- 硫酸法使对照品、供试品溶液显色,在400~700 nm 下进行扫描,取最大吸收波长为测定波长。

栀子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油类成分的GC-MS分析

栀子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油类成分的GC-MS分析
2 0 1 5年 5 月 }第 4 0卷第 9 期

烹 凰 曼 蠡盎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 o 1 . 4 0 , N o . 9 l M a y , 2 0 1 5
栀 子 不 同炮 制 品 中挥 发 油类 成 分 的 G C — MS分 析
刘慧 , 姚蓝 , 陈建红 , 顾 雪竹 , 麻 印莲 ,陈影 ,李普玲 ,张村
An a l y s i s o f v o l a t i l e i ng r e d i e nt s i n Ga r de n i a e Fr uc t u s a nd i t s
p r o c e s s e d pr o d uc t s b y G C- MS
[ Ab s t r a c t ] G a r d e n i a e F r u c t u s c o n t a i n s v o l a t i l e i n g r e d i e n t s , h o w e v e r ,t h e s p e c i e s a n d p r o p o r t i o n s i n d i f f e r e n t p r o c e s s e d p r o d u c t s o f
L I U Hu i ,Y AO L a n,C HEN J i a n — h o n g ,GU Xu e — z h u,MA Yi n — l i a n ,C HE N Yi n g ,L I P u — l i n g,Z HANG C u n
(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h i n e s e Ma t e r l a Me d i c a ,C h i n a A c a d e m y o f C h i es n e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B e i j i n g 1 0 0 7 0 0, C h i n a )

栀子主要有效成分煎煮过程中的溶出量分析

栀子主要有效成分煎煮过程中的溶出量分析

栀子主要有效成分煎煮过程中的溶出量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栀子主要有效成分在煎煮过程中的溶出特点,为临床合理用法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单煎和黄连解毒汤合煎溶液中西红花苷-I和栀子苷的含量。

结果单煎、合煎两种状态下,栀子苷在各时间点的溶出量没有明显差别,煎煮30 min达到最大;合煎时西红花苷-I的溶出量较单煎显著增加,单煎、合煎均在15 min时溶出量达到最大,其后随着煎煮时间延长西红花苷-I的含量降低。

结论栀子不宜长时间煎煮,煎煮时间宜控制在20 min以内。

【关键词】栀子煎煮时间栀子西红花苷溶出量中药饮片的用法是《中国药典》的内容之一,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用法的确定多以传统经验为主,缺乏实验依据。

为此,本研究选取栀子为实验药材,采用单煎、黄连解毒汤合煎的方法[1],分析其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西红花苷[2,3]的溶出过程,为栀子的临床用法提供参考,并为其他中药的用法实验研究提供借鉴。

1 仪器与材料1.1 仪器Waters 515高效液相色谱仪,DAD检测器;控温电热套;BP-211D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德国Sartorious公司)。

1.2 试药西红花苷-I化学对照品自制(经高效液相归一化法检测,纯度在98%以上);栀子苷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 110749-200511);甲醇(GR北京化工厂);蒸馏水(自制)。

1.3 药材栀子饮片购于北京永安堂药店,产地江西;黄连饮片购于北京永安堂药店,产地四川;黄柏饮片购于北京永安堂药店,产地黑龙江;黄芩饮片购于北京永安堂药店,产地内蒙古。

2 方法与结果2.1 对照品溶液的配置称取1.741 mg西红花苷-I,置于5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对照品溶液浓度即0.034 82 mg/ml。

称取1.697栀子苷,置于5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即0.033 94 mg/ml。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2.1 黄连解毒汤复方煎煮供试品的制备按处方比例取黄连9 g,黄芩6 g,黄柏6 g,栀子9 g。

栀子有效成分活性作用及其不同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栀子有效成分活性作用及其不同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栀子有效成分活性作用及其不同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沈俊颖;杨艳;易有金;刘汝宽;李刘泽木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添加剂》
【年(卷),期】2024(35)4
【摘要】栀子是茜草科植物山栀子的果实,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第I批药
食两用物质。

栀子中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环烯醚萜类、二萜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等。

这些有效活性成分具有保肝利胆、抗炎症、抗氧化、保护神经、抑菌等作用。

该研究对栀子中的有效成分及其活性作用和不同提取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探讨了栀子有效成分在人体机能中所发挥的药理作用,并对不同提取方法提取
栀子有效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其对有效活性作用的影响,以期为栀子有效成分的开发
利用及提炼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总页数】9页(P318-326)
【作者】沈俊颖;杨艳;易有金;刘汝宽;李刘泽木
【作者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省部共建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
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2.3
【相关文献】
1.栀子有效成分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2.不同浓度乙醇提取栀子有效成分效果的研究
3.不同杀青方式对栀子有效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4.不同方法提取菝葜中有效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测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栀子其炮制品抗炎作用比较研究

栀子其炮制品抗炎作用比较研究

栀子其炮制品抗炎作用比较研究
张学兰;战旗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4(018)006
【摘要】栀子及其炮制品抗炎作用比较研究张学兰,战旗,王苓,曲福生(山东中医学院250014)关键词栀子;炮制品;抗炎作用;比较研究栀子为临床常用的清热泻火药。

主要的药理作用有抗炎、利胆、镇静、降温、抑菌等 ̄[1]。

京尼平甙(Geniposide)为栀子抗炎和...
【总页数】2页(P416-417)
【作者】张学兰;战旗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0.5
【相关文献】
1.栀子及栀子苷抗炎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J], 万亮琴;华茜;张子剑;谭琰;王旭;张傲哲;赵洁;李亚楠;王雪;徐自慧
2.栀子不同炮制品护肝作用比较研究 [J], 张学兰;孙秀梅
3.栀子不同炮制品的比较研究 [J], 孙栋梁;倪小兰;何行真;龚千锋;王林
4.栀子和水栀子利胆抗炎作用的对比研究 [J], 付小梅;葛菲;褚小兰;范崔生
5.白附子不同炮制品抗炎作用比较研究 [J], 吴连英;仝燕;毛淑杰;程丽萍;王孝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栀子不同炮制品标准汤剂的对比研究

栀子不同炮制品标准汤剂的对比研究

栀子不同炮制品标准汤剂的对比研究李振雨;何民友;吕渭升;刘晓霞;周湘媛;梁月仪;何广铭;邓淙友;曲丽媛;陈向东;孙冬梅【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年(卷),期】2024(26)2【摘要】目的:研究栀子不同炮制品标准汤剂质量指标的差异。

方法:测定19批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标准汤剂出膏率、指标成分栀子苷的含量和转移率,并建立标准汤剂指纹图谱,计算指纹图谱相似度,采用对照品比对的方式对共有峰进行确证,以指纹图谱共有峰的峰面积为变量,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寻找差异性标志物。

结果:标准汤剂的出膏率排序焦栀子>栀子>炒栀子;栀子苷的含量排序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苷的转移率排序焦栀子>栀子>炒栀子。

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指纹图谱均标识出7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5个成分,栀子不同炮制品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5;OPLS-DA将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分为两类,并找到5个差异性成分,分别为峰6、峰5、峰7、峰3和峰2,表明随着炒制程度的加深,上述化学成分在标准汤剂中的含量逐渐降低。

结论:可为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配方颗粒及其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总页数】8页(P370-377)【作者】李振雨;何民友;吕渭升;刘晓霞;周湘媛;梁月仪;何广铭;邓淙友;曲丽媛;陈向东;孙冬梅【作者单位】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企业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3【相关文献】1.栀子不同炮制品护肝作用比较研究2.栀子不同炮制品的比较研究3.基于HPLC 指纹图谱的亳白芍不同炮制品标准汤剂7个成分含量测定4.丹参不同炮制品饮片与标准汤剂的物性参数及化学成分相关性5.栀子饮片、标准汤剂、中间体、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栀子不同炮制方法栀子苷的含量研究

水栀子不同炮制方法栀子苷的含量研究

水栀子不同炮制方法栀子苷的含量研究摘要:将水栀子通过五种不同的炮制方法进行栀子苷的含量对比,并比较五种炮制品的栀子苷含量。

使在临床应用方面更加方便,其药用资源利用更加充分。

方法把水栀子通过炒黄、炒焦、制碳、姜制、甘草水制的方法进行炮制。

采用HPLC测定,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测定水栀子炮制后栀子苷的含量差异。

并进行对比。

结果在炮制工艺中,栀子苷的含量随加工温度和加工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且姜制和甘草水制的炮制品都有降低栀子苷造成的肝肾毒性。

结论由于水栀子与栀子化学成分分布相似,但含量差别较大。

且水栀子栀子苷的含量较大。

所以可以通过提取的方法来进行栀子苷的提取,以达到资源的利用。

栀子苷中都含有肝肾毒性,可以通过炮制的方法来降低此毒性。

关键词:水栀子;含量对比;栀子苷栀子 Gardeniae Fructus 为茜草科(Rubiaceae)植物栀子 Gardenia jasminoides Eills 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湖北、江西等长江以南的地区。

其有效成分主要为栀子苷。

栀子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的中药,内服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外用生品粉末与黄酒调成糊状可消肿止痛。

栀子又名木丹、鲜支、越桃、支子、枝子等。

目前现在的栀子加工有:炒、酒炙、生姜等。

炒栀子、焦栀子、炭栀子是清炒的方法。

目前《中国药典》所载的栀子炮类产品有:煎栀子、焦栀子、但在临床上栀子碳和姜栀子也在大量使用。

所以经过不同炮制方法其炮制的药品的有效成分的含量也不一样,临床应用也将不同。

1 实验过程与方法1.1实验方法供试溶液的制备:取样品0.1克,精确称重,然后加25 ml的甲醇,进行20 min的超声波,冷却后称重,用甲醇补充。

取10 ml的过滤液,加入50 ml量瓶中,加入甲醇至刻度,并摇晃均匀放凉后再进行称量。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栀子苷对照品 5 mg,置于25 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得对照品储备液,从储备液中取10 ml 至 50 ml 量瓶中,用甲醇定容,摇匀,得42.4 μg·ml-1 对照品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栀子炮制前后7种成分的比较研究邵坚,罗光明*,朱继孝,张忠立,张兰,董艳凯,魏春华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 330004摘要:目的比较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全果、果仁、果皮中7种成分炮制前后的变化。

方法利用HPLC/DAD对栀子全果、果仁、果皮生品及其炮制品中京尼平苷酸、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栀子果皮中绿原酸和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的量较高,栀子果仁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的量较高。

栀子经过炮制后除京尼平苷酸的量升高外,京尼平龙胆二糖苷的量变化不大,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的量有所下降。

结论栀子果仁、果皮中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的量分布存在差异;炮制可降低栀子中大多数有效成分的量,升高栀子中京尼平苷酸的量。

关键词:栀子全果;栀子果仁;栀子果皮;炮制;京尼平苷酸;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I;西红花苷II中图分类号:R283.1;R286.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5)11 - 1629 - 05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1.012Comparison on seven kind of ingredients in Gardeniae Fructus before and after processingSHAO Jian, LUO Guang-ming, ZHU Ji-xiao, ZHANG Zhong-li, ZHANG Lan, DONG Yan-kai, WEI Chun-hua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4,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hanges of seven kinds of compounds in the fruits, seeds, and peels of Gardeniae Fructus. Method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geniposidic acid, deacetyl asperulosidic acid methyl ester, genipin-1-gentiobioside, geniposide, chlorogenic acid, crocin I, and crocin II in the fruits, seeds, and peels of Gardeniae Fructus with rocessed and no processed, were firstly carried out by HPLC/DAD. Results The conents of deacetyl asperulosidic acid methyl ester and chlorogenic acid were higher in the peels of Gardeniae Fructus. The conents of genipin-1-gentiobioside, geniposide, crocin I, and crocin II were higher in the seeds of Gardeniae Fructus. Geniposidic acid content was increased in turn, the content of deacetyl asperulosidic acid methyl ester, geniposide, chlorogenic acid, crocin I, and crocin II were reduced in turn and genipin-1-gentiobioside contents were not changed from crude, stir-fired, and stir-baked products. Conclusion The contents of eacetyl asperulosidic acid methyl ester, genipin-1-gentiobioside, geniposide, chlorogenic acid, crocin I, and crocin II between the seeds and peels of Gardeniae Fructus exist differences. The main ingredients of Gardeniae Fructus are decreased after processing except the increasing of geniposidic acid.Key words: fruits of Gardeniae Fructus; peels of Gardeniae Fructus; seeds of Gardeniae Fructus; processing products; geniposidic acid; deacetyl asperulosidic acid methyl ester; genipin-1-gentiobioside; geniposide; chlorogenic acid; crocin I; crocin II栀子Gardeniae Fructus为茜草科(Rubiaceae)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ills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有生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1]。

栀子是临床常用中药,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栀子具有抗炎、镇静、镇痛、保肝利胆、抗凝血等作用。

已知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有机酸、环烯醚萜苷和色素。

其中有机酸以绿原酸等为代表,环稀醚萜苷收稿日期:2015-01-18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I04B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科研专项:栀子药材优良品种选育方法及种植质量控制技术研究(201507002-1-02)作者简介:邵坚(1988—),男,江西景德镇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及天然药物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E-mail: shaojian1988@ *通信作者罗光明 E-mail: jzlgm88@以栀子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京尼平苷酸等为代表,色素以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等为代表。

但其味苦,性大寒,易损伤脾胃,自古以来即很重视对其的炮制处理[2]。

栀子常见炮制法为药典法[1]、章帮法[3]和建昌帮法[4],各种炮制法仅从栀子果实选用部位就存在差异,药典法是对全果炮制、章帮法是弃皮留仁炮制,建昌帮法中还有对栀子果皮单独炮制。

虽已有报道关于栀子果皮、果仁成分差异和栀子炮制研究[5],但选用的指标成分较少,也缺乏系统性。

通过对22批栀子类药材中10种主要有效成分研究,发现虽然不同产地批次栀子有效成分的量存在差异,但栀子中栀子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西红花苷I、西红花苷II等的量稳定[6];京尼平苷酸是栀子中环烯醚萜类代表成分之一,绿原酸是栀子有机酸中最具有代表性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

为了更好地阐明栀子果仁、果皮分开药用的物质基础和栀子炮制的机制,也为制定栀子炮制规范提供依据,本实验利用HPLC-DAD对栀子全果、果仁、果皮及各自炮制品中绿原酸、栀子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京尼平苷酸、西红花苷I、西红花苷II 7种成分的量进行测定比较分析。

1仪器与材料Agilent1260,美国Agilent公司,包括G1311C 四元梯度泵、G1329B自动进样器、G1316A柱温箱、G4212B二极管阵列检测器;BP224S型万分之一电子天平,Sartorius公司;KQ-300E超声波清洗器,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永历111B中药粉碎机;CCFG-160型电炒锅,广东湛江家用电器工业公司。

京尼平苷酸(批号111828-201102,质量分数96.0%)、栀子苷(批号110749-201316,质量分数97.5%)、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批号111786-200801,质量分数99.9%)、绿原酸(批号110753-201314,质量分数96.6%)、西红花苷I(批号111588-201202,质量分数91.1%)、西红花苷II(批号111589-201304,质量分数92.4%),以上对照品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京尼平龙胆双糖苷(HPLC测定质量分数>98%,批号ZM0501BA14),购自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口色谱纯乙腈(ACS);甲醇、磷酸为分析纯;水为娃哈哈纯净水。

栀子生品由汇仁集团提供,批号为20140601,经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葛菲教授鉴定为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

栀子各种炮制品(栀子全果炒黄、炒焦,栀子果仁炒黄、炒焦,栀子果皮炒黄、炒焦)由同一批生栀子炮制8批,在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钟凌云教授指导下完成炮制。

2方法与结果2.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栀子各种生品及其炮制品粉末约0.20 g(过4号筛),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 mL,称定质量,超声处理4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即得。

2.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京尼平苷酸、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I、西红花苷II对照品适量,加50%甲醇溶解制成质量浓度分别43.00、25.63、154.56、1 249.00、27.60、145.50、51.90 μ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取适量混合对照品溶液分别稀释2、4、8、16、32倍,待用。

2.3色谱条件[7]色谱柱为Venusil MP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0~18 min,8%~15%乙腈;18~25 min,15%~23%乙腈;25~40 min,23%~35%乙腈;40~55 min,35%~65%乙腈;柱温20 ℃;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为240、330、440 nm;进样量为10 μ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