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习题集171316

合集下载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_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习题和问题详解解析汇报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_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习题和问题详解解析汇报

1、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

2015年4月,从130多个申请城市中选出试点城市〔〕座。

2、最早提出LID理念与绿色根底建设,要求在源头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强调复原开发前水文循环的国家是〔〕。

美国3、由于水多,强调排水,并利用源头管理方法对径流和污染物进展控制,“排〞的过程中表现可持续性的国家是〔〕。

英国4、由于水少,采用水敏感城市设计,通过雨水源头控制,减少了暴雨径流,同时也增加供水的国家是〔〕。

澳大利亚5、城市开展带来许多城市水问题,下面的选项中正确的答案是〔〕。

6、由降雨径流给城市水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7、国家提出“以水定城〞战略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灰色根底设施建设容易给城市带来涝等灾害,从而给国家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A.错误8、海绵城市建设应因城因地而异,科学规划、着眼于城市的可持续开展。

这一工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会一蹴而就。

〔〕9、转变城市开展方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可促进水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能够增强城市可持续开展能力。

〔〕10、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11、国家提出“以水定城〞战略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灰色根底设施建设容易给城市带来涝等灾害,从而给国家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12、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据此,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环节是〔〕。

13、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要求将多少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14、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径流总量控制一般采用什么指标作为控制目标〔〕。

新型建筑材料——海绵城市及透水材料章节试题及答案

新型建筑材料——海绵城市及透水材料章节试题及答案

新型建筑材料——海绵城市及透水材料章节试题及答案1.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

2015年4月,从130多个申请城市中选出试点城市()座。

*A.13.0B.14.0C.15.0D.16.0(正确答案)2. 最早提出LID理念与绿色基础建设,要求在源头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强调还原开发前水文循环的国家是()。

[单选题] *A.英国B.美国(正确答案)C.澳大利亚D.日本3. 由于水多,强调排水,并利用源头管理方法对径流和污染物进行控制,“排”的过程中体现可持续性的国家是。

[单选题] *A、英国B、美国(正确答案)C、澳大利亚D、日本4. 由于水少,采用水敏感城市设计,通过雨水源头控制,减少了暴雨径流,同时也增加供水的国家是()。

[单选题] *A.英国B.美国C.澳大利亚(正确答案)D.日本5. 城市发展带来许多城市水问题,下面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A.水环境污染(正确答案)B.水生态破坏(正确答案)C.大面积地面硬化D.水资源短缺(正确答案)E.水安全风险(正确答案)6. 由降雨径流给城市水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A.初期径流污染(正确答案)B.大面积地面硬化C.合流制溢流污染(正确答案)D.河道硬质化E.水资源短缺7. 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 ) [单选题]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8. 国家提出“以水定城”战略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容易给城市带来内涝等灾害,从而给国家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 ) [单选题]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9. 海绵城市建设应因城因地而异,科学规划、着眼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工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会一蹴而就。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水体运动的影响单元活动建设海绵城市课后习题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水体运动的影响单元活动建设海绵城市课后习题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单元活动建设海绵城市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图是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图片。

据此完成1~2题。

1.四幅图中的城市道路绿化带,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A.图aB.图bC.图cD.图d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有( )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地表下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吉林省西部白城市建设了海绵城市工程,白城市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当地素有“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之说,也有“一年两阵风,一次刮半年”的说法。

下图示意海绵城市中关于“透水路面”的设计方案。

据此完成3~5题。

3.海绵城市的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最显著的是( )A.水汽输送B.降水C.下渗D.蒸发4.白城市利于海绵城市发挥作用的条件是( )A.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度慢B.原有管网基础设施较完善,利于排水C.降水集中,多暴雨D.有季节性冻土,保水量大5.白城市采取海绵城市建设可能带来的效益有( )①减轻洪涝灾害②增加空气的湿度③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④减轻风沙影响⑤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问题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南省三亚市海绵城市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已初见成效。

据此完成6~7题。

6.建设海绵城市主要影响( )A.大气循环B.水循环C.岩石圈物质循环D.生物循环7.三亚某校学生为建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填湖建绿地公园B.城区河道内建坝C.禁止开采地下水D.地面铺设透水砖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江西省萍乡市位于江南丘陵地区,以丘陵地形为主,地貌复杂;无过境河流,每年夏季萍乡都会出现“城市看海”,2019年2月18日晚,某节目以“海绵城市:会呼吸才宜居”为题,全面介绍了江西省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海绵城市建设解决了困扰萍乡市多年的水问题,同时修复了城市中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地形地貌、文化景观,提升了城市特色和活力。

建设海绵城市高一地理课堂练习

建设海绵城市高一地理课堂练习

建设海绵城市高一地理课堂练习必备知识基础练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图是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图片。

据此完成1~2题。

1.四幅图中的城市道路绿化带,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A.图aB.图bC.图cD.图d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有( )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地表下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题,图a中既有绿化带又有排水设施,下雨时能及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最能体现海绵城市的作用。

第2题,由材料可知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可知主要是调节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下渗,而对水汽输送以及大气降水几乎无影响,故本题应选择①④,B项正确。

2.B吉林省西部白城市建设了海绵城市工程,白城市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当地素有“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之说,也有“一年两阵风,一次刮半年”的说法。

下图示意海绵城市中关于“透水路面”的设计方案。

据此完成3~5题。

3.海绵城市的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最显著的是( )A.水汽输送B.降水C.下渗D.蒸发4.白城市利于海绵城市发挥作用的条件是( )A.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度慢B.原有管网基础设施较完善,利于排水C.降水集中,多暴雨D.有季节性冻土,保水量大5.白城市采取海绵城市建设可能带来的效益有( )①减轻洪涝灾害②增加空气的湿度③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④减轻风沙影响⑤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问题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3题,通过材料信息“海绵城市”“透水路面”可知,该工程主要直接影响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可知,该地排水不畅,排水设施不完善,排除B项;降水集中,多暴雨,降水强度大,不利于水的下渗,排除C项;季节性冻土不利于水的下渗,排除D项;该地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慢,利于下渗,故A项正确。

二建继续教育市政海绵城市试题

二建继续教育市政海绵城市试题
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23.人工湿地技术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湿地类型,其中表流人工湿地设计的水力停留 时间约为()。
A.7d-10 dB.4 d -5dC.2 d -3 dD.1 d -3 d
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24.径流污染问题较严重的城市或地区,其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目标可结合当地水环境容量及
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48.我国城市排水规划标准体系还不完善,难以适应海绵城市的建设需求。《北京城市总体
规划》规定雨水管道设计标准一般地区1-3年,重点地区()年。
A.1-3年B.3-5年C.5-10年D.10年以上
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A
49.钢轨伸缩接头分基本轨和尖轨,其工作原理为()。
A.基本轨固定不动,尖轨向外侧伸缩B.基本轨和尖轨都固定不动C.尖轨固定不动,基本轨向外侧伸缩D.
现期计算规模,市政管道的起始过水断面原则上不低于()。
A.DN500B.DN900C.DN800D.DN1000
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43.植被缓冲带宽度由多种因素决定:所能投入的资金、缓冲带所处的坡度、土壤类型、渗 透性能等、周边土地利用情况、缓冲带所要实现的功能等因素,海绵工程措施中,植被缓冲 带宽度不宜小于()。
A.1.5mB.1mC.2 mD.3m
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
44.对于预制装配式衬砌,说法正确的是()。
A.消耗大量劳动力;B.拼装时需要临时支护;C.接缝少;D.防水较困难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45.最早提出LID理念与绿色基础建设,要求在源头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强调还
原开发前水文循环的国家是()。
A.浮叶植物B.乡土植物C.沉水植物D.漂浮植物
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海绵城市习题集2

海绵城市习题集2

1.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

2015年4月,从130多个申请城市中选出试点城市(D)座。

A.13.0B.14.0C.15.0D.16.02. 最早提出LID理念与绿色基础建设,要求在源头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强调还原开发前水文循环的国家是(B)。

A.英国B.美国C.澳大利亚D.日本3. 由于水多,强调排水,并利用源头管理方法对径流和污染物进行控制,“排”的过程中体现可持续性的国家是( A)。

A.英国B.美国C.澳大利亚D.日本4.由于水少,采用水敏感城市设计,通过雨水源头控制,减少了暴雨径流,同时也增加供水的国家是(C)。

A.英国B.美国C.澳大利亚D.日本5. 城市发展带来许多城市水问题,下面的选项中正确的是(ABDE)。

A.水环境污染B.水生态破坏C.大面积地面硬化D.水资源短缺E.水安全风险6.由降雨径流给城市水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AC)。

A.初期径流污染B.大面积地面硬化C.合流制溢流污染D.河道硬质化E.水资源短缺7.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A.正确B.错误8. 国家提出“以水定城”战略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容易给城市带来内涝等灾害,从而给国家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A.正确B.错误9. 海绵城市建设应因城因地而异,科学规划、着眼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工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会一蹴而就。

()A.正确B.错误10.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可促进水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能够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A.正确B.错误11. 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期末考试试题

海绵城市期末考试试题

海绵城市期末考试试题# 海绵城市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海绵城市的概念最早由哪个国家提出?A. 中国B. 美国C. 德国D. 澳大利亚2.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B. 提高城市排水能力C.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D.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3. 下列哪项不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A. 生态优先B. 系统治理C. 快速排水D. 持续发展4. 海绵城市中的“海绵体”通常指的是什么?A. 城市公园B. 城市道路C. 城市建筑D. 城市河流5. 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花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城市景观B. 净化雨水C. 储存雨水D. 调节气候...(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是“________”,强调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7. 海绵城市建设中,透水铺装可以提高________的渗透率,减少地表径流。

8. 城市绿地系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扮演着________的角色,有助于雨水的自然下渗和净化。

9. 海绵城市建设中,生态沟渠可以有效地________,减少城市内涝风险。

10. 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应考虑雨水的________、储存和利用。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海绵城市与传统城市排水系统的主要区别。

12. 阐述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防洪减灾中的作用。

##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14. 分析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应用及其挑战。

##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5. 请结合一个具体的海绵城市建设案例,分析其设计理念、实施策略和取得的成效。

注意:请在答题纸上作答,保持字迹清晰,条理分明。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题库五海绵城市相关知识40题

题库五海绵城市相关知识40题

题库五:海绵城市相关知识(40题)一、【问答题】(20题)1.海绵城市是新一代概念,是指()。

答:城市在适应转变和应付雨水带来的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2.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那么,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方法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平安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增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

答:生态环境爱惜3.建设“海绵城市”并非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

答:传统排水系统4.在海绵城市建设进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的系统性,和谐给水、排水等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答:地下水5.建设海绵城市,第一要扭转观念。

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

每逢大雨,要紧依托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和()操纵为要紧计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

答:“快速排除”和“结尾集中”6.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

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水池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如此的城市配套设施。

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份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的压力。

答:城市7.建设海绵城市,关键在于不断提高()的规模和质量。

答:“海绵体”年12月12日,总书记在《》的发言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

答:海绵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海绵城市的进展方向,让海绵城市建设不单单限于试点城市,而是所有城市都应该重视这项“()工程”。

答:里子10.《关于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调控引导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进展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11 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12 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

2015 年 4 月,从130多个申请城市中选出试点城市(D)座。

最早提出LID 理念与绿色基础建设,要求在源头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强调还原开发前水文循环的国家是(B)。

A. 英国B. 美国C. 澳大利亚D. 日本3. 由于水多,强调排水,并利用源头管理方法对径流和污染物进行控制,“排” 的过程中体现可持续性的国家是(A)。

A. 英国B. 美国C. 澳大利亚D. 日本4. 由于水少,采用水敏感城市设计,通过雨水源头控制,减少了暴雨径流,同时也增加供水的国家是(C)。

A. 英国B. 美国C. 澳大利亚D. 日本5. 城市发展带来许多城市水问题,下面的选项中正确的是(ABDE)。

A. 水环境污染B. 水生态破坏C. 大面积地面硬化D. 水资源短缺E. 水安全风险6. 由降雨径流给城市水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AC)。

A. 初期径流污染B. 大面积地面硬化C. 合流制溢流污染D. 河道硬质化E. 水资源短缺7. 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A. 正确B. 错误8. 国家提出“以水定城”战略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容易给城市带来内涝等灾害,从而给国家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A. 正确B. 错误9. 海绵城市建设应因城因地而异,科学规划、着眼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工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会一蹴而就。

()A. 正确B. 错误10.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可促进水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能够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A. 正确B. 错误11. 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 并加以利用。

据此,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环节是(C )。

A. 净化和处理雨水B. 提高雨水下渗速度C. 降低地表径流量D. 修建大量蓄水池12.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要求将多少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B )。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径流总量控制一般采用什么指标作为控制目标(D)。

A. 雨水下渗减排总量B. 设计降雨量C. 雨水调蓄总量D.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14. 径流污染问题较严重的城市或地区,其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目标可结合当地水环境容量及径流污染控制要求,确定什么指标作为径流污染物控制目标(A)。

A. 年SS 总量去除率B. 年总氮去除率C. 年总磷去除率D. 年BOD 去除率15.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执行道法自然,低影响开发理念,具体体现在(ABCD )。

A. 对地形地势的尊重B. 对水的尊重C. 对表土的尊重D. 对植被的尊重E. 对低影响规划的尊重16. 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规划引领、生态优先以及(BCE )。

A. 低影响开发B. 统筹建设C. 因地制宜D. 雨水源头控制E. 安全为重17. 低影响开发是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

()A. 正确B. 错误18. 鉴于径流污染控制目标、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大多可通过径流总量控制实现,各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可选择径流总量控制作为首要的规划控制目标。

A. 正确B. 错误19. 径流污染控制目标主要通过控制合流制溢流的频次或污染物总量来实现。

()A. 正确B. 错误20. 对于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目标,各地应根据当地降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径流污染状况、内涝风险控制要求和雨水资源化利用需求等,并结合当地水环境突出问题、经济合理性等因素,有所侧重地确定低影响开发径流控制目标。

()A.正确B.错误21.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B )。

A. 下渗量增大B.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C. 蒸发量增加D.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22. 城市化后对地下水影响正确的是(C)A.地下水位升高B.地下水质变好C. 地下水补给量减小D. 地下径流量增大23. 城市化后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B)A.城市化后径流汇流历时增大B.城市化后径流系数增大C. 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减少D. 城市化后径流峰现滞后24. 关于城市降雨径流水质特性,不正确的是(C )A.复杂性B.随机性C. 确定性D. 间歇性A.雨水混入污水排放B.管网建设成本降低25. 城市化后,雨水径流以排为主的后果(ACDE)。

C. 水文循环通道破坏D. 难以摆脱恶性循环E. 管网建设成本提高26. 城市化对水分循环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BCE )。

A.降雨量B.渗透量C. 径流量D. 补给量E. 蒸发量27. 雨水汇水区的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雨水径流管理,高质量的雨水汇水区划将直接影响不同海绵体的(蓄、滞、渗、净、用、排)功效。

()A.正确B.错误28. 汇水区划分应高水高排、低水低排,避免将地势较高、易于排水的地段与低洼地区划分在同一排水分区。

()A. 正确B. 错误 29. 城市化对河流水文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使其流量增加, 洪峰增高, 峰现滞后()A.正确B.错误30. 城市雨水汇水区的划分应遵循 “自小向大,逐步递进 ”的原则。

( )A.正确B.错误31. 道路广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雨水口宜设在汇水面的低洼处,顶面标高宜低 于地面( A )。

32. 道路广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雨水口担负的汇水面积不应超过其集水能力, 且最大间距不宜超过,( B)。

33. 下列雨水斗属于半有压式的是(C )重力式重力式重力式D.虹吸式34. 一个立管所承接的多个雨水斗,其安装高度宜在同一标高层流量小于其排水能力时,可将不同高度的雨水斗接入该立管,立管底端与最高斗高差的(C )以上。

323435. 雨水收集利用的适用条件(AC )。

A.有雨水回用需求B.屋面材质采用沥青油毡C. 汇水面径流水质较好D. 径流水质污染严重E. 径流量较大36. 虹吸式屋面雨水收集系统与半有压屋面雨水收集系统相比,A. 悬吊管无需坡度敷设,节省安装空间当立管的设计但最低雨水斗应在其优势主要表现在(ACDE )。

B. 需要较大的管径C. 管道具有自洁能力D. 使用寿命更长E. 需要较小的管径37. 城市雨水利用的选择次序遵循“低质低用”原则。

()A. 正确B. 错误38.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应独立设置,严禁与建筑污、废水排水连接,严禁在室内设置敞开式检查口或检查井。

()A. 正确B. 错误39. 虹吸式雨水斗设计流量可以超过产品的最大泄流量,雨水斗应水平安装。

()A.正确B.错误40. 下凹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应低于绿地50-100 mm 。

()A.正确B.错误41. 污染物生物净化的效果与入渗水在地下的停留时间有关,停留时间越长则净化效果越好。

地下水位距渗透面大于(B )比较适合雨水下渗。

42. 防洪调蓄的塑料雨水模块,其外围铺设透水性土工布,土工布外侧应有不少于(C )碎石。

43. 雨水渗透设施距建筑物基础不应小于(A )。

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的养生期间,行车速度限制在(D )下,但禁止重型车辆和机械通行。

km/hkm/hkm/hh45. 径流峰值流量调节适用条件(BC )。

A.区域排水标准较高B.管网上下游排水标准不衔接C. 管渠提标改造难度较大D. 当入渗设施作为调蓄设施时,其容积应满足入渗时间大于12h 的要求E. 管渠提标改造难度较小46. 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控制要点(AC )。

A. 严格控制配合比B. 施工气温低于3 ℃ 并有浓雾或降雨时,不进行基层施工C. 基层施工中确保排水畅通,表面不允许积水D. 基层碾压完成后,进行养护,养生期不小于 5 天E. 基层施工中确保排水畅通,表面允许积水47. 透水砖砂石垫层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是:砂石主要注重砂、石都不得有含泥的成分。

()A.正确B.错误48. 透水性土工布铺设应满足保土、透水和防堵的要求,土工布外侧应有不少于20cm 碎石。

()A.正确B.错误49. 使用频率较高的商业停车场、汽车回收及维修点、加油站及码头等径流污染严重的区域不得采用雨水入渗系统。

()A. 正确B. 错误50. 当透水铺装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时,顶板覆土厚度不应小于600 mm,并应设置排水层。

()A. 正确B. 错误51. 渗透管道之间应设置检查井,检查井之间的管道敷设坡度宜采用(C)。

渗透管不宜设在行车路面下,设在行车路面下时覆土深度不应小于( B )。

53. 竖直渗透面的有效渗透面积按有效水位高度的( D )计算。

54. 关于克拉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 水力条件好B. 柔韧性较差C. 耐腐蚀、抗老化性能好D. 生产的管径范围广55. 渗透管沟的设置要求正确的是(AD )。

A.地面雨水进入渗透管前宜设渗透检查井B.渗透检查井的间距应不大于渗透管管径的100 倍C. 渗透检查井应设米的沉砂室D. 渗透管沟应能进行疏通,渗透管的管径不应小于200mmE. 渗透管沟应能进行疏通,渗透管的管径不应小于100mm56. 塑料检查井具有如下特点(ACDE )。

A.重量轻,安装速度快B.连接密封性较差C. 对地基不均匀沉降适应性能好,抗震性能好D. 耐腐蚀,使用寿命长E. 连接密封性较好20%。

()57. 塑料管的开孔率不应小于15%,无砂混凝土管的孔隙率不应小于A.正确B.错误58. 斜渗透面的有效渗透面积按有效水位高度的1/3 所对应的斜面实际面积计算()A. 正确B. 错误59. 线性排水沟以线状进水方式取代传统雨水口点式进水方式,减小汇水找坡长度。

()A. 正确B. 错误60. 立体涡轮球墨铸铁雨水箅子具有二层立体排水结构,并有防盗、防坠落、防积水、防沉降、防弹跳等功能。

()A.正确B.错误61. 根据种植基质深度和景观复杂程度,绿色屋顶又分为简单式和花园式,基质深度根据植物需求及屋顶荷载确定,简单式绿色屋顶的基质深度一般不大于(B )。

62. 植被缓冲带宽度由多种因素决定:所能投入的资金、缓冲带所处的坡度、土壤类型、渗透性能等、周边土地利用情况、缓冲带所要实现的功能等因素,海绵工程措施中,植被缓冲带宽度不宜小于(C)。

63. 植草沟的长度、植草沟堰的的设置,沟的弯曲程度,植被的丰富程度与高矮状况、沟槽断面的变化情况等影响其水力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越长,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越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