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版版四年级年级上册第八单元32课电子备课

小学语文人教版版四年级年级上册第八单元32课电子备课
小学语文人教版版四年级年级上册第八单元32课电子备课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电子备课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背诵闯关表及必背内容

1.背诵闯关表

2.必背课文内容 1. 第一单元 1 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 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 3. 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4. 第四单元 13 精卫填海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32课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32课ppt 小学语文的课文学习非常重要,小朋友们一定要科学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以下是为大家提供的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学习! 17、触摸春天: 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个小女孩穿梭在花丛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小女孩仰起头来张望。 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作者也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都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18、永生的眼睛:_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32课ppt。 本篇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

文章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 19、生命生命: 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20、花的勇气: 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和作者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 3.集体讨论重点词语。 教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理解。 三、理清全诗结构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 标出来。 2.学生通过认真朗读,可以说出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 第二部分(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三部分(5、6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3.分三部分指名朗读全诗,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四、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枣园、延河、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2.接着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 3.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 学生能够说出诗人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那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4.在理解了诗句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五、学习第二部分 1.让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教案

24.《给予是快乐的》 学习目标: 1.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学习重难点: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教学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做的好的同学。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 2、教师小结,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学完课文将根据大家的提问,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 二、感知发现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价问题的质量。(估计学生会提出:谁给予谁?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给予了什么?)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课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给予”进行思考。 3、学生选择好的问题朗读思考。 4、交流,请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新车坐车、停车承诺 保罗的哥哥保罗、保罗小男孩、小男孩弟弟 坐车、观光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小男孩及其弟弟、小男孩保罗 5、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简要地复述课文的内容。 三、感悟发现 1、教师引导:哪一个给予最珍贵? 2、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3、交流。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课文。 4、由于给予,圣诞前夜,保罗、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都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各有什么难忘? 5、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6、交流,各组派代表发言。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根据三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 四、鉴赏发现 1、朗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课文在选材、描绘等方面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2、讨论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能会提出:人物的语言描述的具体。以此为锲机,引导学生体会说话的语气,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五、质疑问难 1、学习中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共同讨论解决。同时评价问题的质量。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问,应在深入思考后,的确无法解决问题才可以提问,问题要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思考。 六、总结表彰 1、请学生谈一谈学习的收获可包括对课文的理解、提问的方法等。(学生可能会提出:我知道了给予是快乐的。以此引导学生填空: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而感到快乐。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2、师生共同评选最佳问题、最佳提问人,赠送小礼品,颁发荣誉证书。 七、实践活动 本课故事性强,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再组织汇报表演,评选最佳小演员。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2课教案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2、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奇 迹,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了解在太空中旅行过的植物种子的神奇及其原因,激发学生的 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关于太空蔬菜、花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2003年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还记得吗?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在“神州五号”飞船上,除了我们伟大的飞行员——杨利伟叔叔,还有一批特殊的 乘客,那它们到底是谁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 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谁?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植物种子为什么要去作航天旅行呢?把 你最感兴趣的语句勾画下来。 2、集体交流: (1)科学家从参与太空“旅游”的植物种子中筛选培育出优良品种,加以 推广,种植出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的农作物。 (2)为什么从太空回来的植物种子会发生变化? (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淘汰不良的,培育优良的,并经过四代以 上的培育,最终形成太空蔬菜。)

(4)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A. 外形:更大、更长、颜色的变化 B. 味道:更鲜美 C. 营养:更丰富,抗病力强 D. 其他价值:药用、美化、绿化 (5)同学们也收集了一些课文以外的太空蔬菜或花卉,让我们一起来大开眼界吧!(指名学生上台进行介绍,后相互交流) 3、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就获得了如此的“魔力”,那么谁是那位伟大的魔法师呢? 4、总结: 科学的领域无边无际,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在这片领域进行着不断的开发、创新,才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迹》知识点、同步练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迹》知识点、同步练习 知识点 一、我会认组词 悄:qiǎo(悄悄、悄然、静悄悄) 累:léi(累赘、硕果累累、果实累累) 袅:niǎo (袅袅、袅娜、袅绕) 嫦:cháng(嫦娥、月里嫦娥、嫦娥奔月) 娥:é(宫娥、嫦娥、嫦娥下凡) 嫉:jí(嫉妒、嫉恨、嫉恶) 妒:dù(嫉妒、妒火、妒恨) 瓷:cí(瓷器、瓷盆、陶瓷) 二、多音字 累:léi (果实累累)lěi (长年累月)lèi (劳累) 屏:bǐng (屏气凝神)píng(屏风) 三、近义词 新鲜一一新奇常常一一经常满足一一知足 踪迹——痕迹款款一一慢慢兴趣——兴致 满盈——充满疑心——怀疑漂亮——美丽 羡慕——艳羡嫉妒——妒忌争执——争吵 面面相觑一一瞠目结舌无边无际一一一一望无际 四、反义词 新鮮一一陈旧疑心一一信任漂亮一一丑陋 争执一一和解粗糙——光滑灿烂——暗淡 清清晰晰一一模模糊糊 五、理解词语 悄没声儿: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 满盈:全部占满、充满。 屏住气:暂时抑止呼吸;有意地闭住气。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款款:慢慢地。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累累:本文中指接连成串的样子。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因惊惧或不知所措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倏忽:很快地;忽然。 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嫉妒: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争执:争论中固执己见,不肯相让。 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掬:两手捧(东西)。 七、句子解析 1.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又常常什么都觉得不满足。 在孩子们的眼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们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什么都让他们“觉得不满足”。 2.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 “盼”和“闷”写出了孩子们等待月亮出来的急切心情,表现了孩子们对月亮的喜爱。 3.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这句话让人觉得月亮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又让人觉得月亮像一位美丽绝伦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走来。 4.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它就有了哩”富含童真童趣。 5.院子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桂树“累累的骨朵儿”比喻成“繁星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骨朵儿的细密白亮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6.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四年级上册语文32篇课文告诉我们32个道理

四学有所悟/ 32篇课文告诉我们32个道理 1、《观潮》;赵宗成、朱明元;写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浙江海宁盐官镇)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江潮由风平浪静到万马奔腾再到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告诉我们要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2、《雅鲁藏布大峡谷》;杨逸畴;讲了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8844米),有一个世界最深(6009米)最长(504米)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那里的水“千姿百态”,自然景色奇异,被誉为“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告诉我们要有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3、《鸟的天堂》;巴金;讲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广东新会)的所见所闻所感,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告诉我们要热爱和赞美大自然和谐美好的生命力。 4、《火烧云》;萧红;讲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火烧云和遐想它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观。 5、《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苏轼(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艺术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讲了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告诉我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游山西村》;陆游(号放翁),南宋诗人;讲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乡间的风光习俗、农民淳朴和好客的品性;告诉我们不管陷入什么困境都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 6、《爬山虎的脚》;叶圣陶;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告诉我们要有探究的愿望,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7、《蟋蟀的住宅》;(法)法布尔;讲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告诉我们要学习认真观察事物,并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讲了1910年,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告诉我们要勇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9、《巨人的花园》;(英)王尔德;讲了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起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孩子们再次被赶出花园,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团,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告诉我们快乐应当和大家一起分享,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10、《幸福是什么》;(保加利亚)埃林·彼林;讲了三个孩子在智慧女儿的引导下,去寻找和认识幸福;告诉我们要想获得幸福,就要通过辛勤的劳动,给别人带来方便和好处,让别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 11、《去年的树》;(日)新美南吉;讲了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给树唱歌,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树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告诉我们做人要珍惜友情信守承诺和保护大自然。

呼和浩特市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32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同步练习C卷

呼和浩特市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32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同步练习C卷 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79分) 1. (10分)看拼音,写词语。 2. (9分)填同音字组词。 xián g ________和________细翱________ jiàn 刻舟求________ 一________双雕 ________赏 xiè 坚持不________ 一________千里 ________气 3. (3分)看拼音写句子 sān shíwàn rén yìqísùlì,yìqítái qǐtóu,zhān yǎng wǔxīng hóng q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8分)比一比,再组词。 已________ 己________ 人________ 入________ 块________ 快________ 钟________ 中________ 5. (18分)看谁写的最漂亮。 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去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在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来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么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你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 (4分)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①小花猫________,________追了过去。 ②妈妈________,________抱住了我。 7. (6分)写出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近义词。 ①大家兴奋得拍起手来。________ ②在你宽广的河面上,有雄伟的斜拉桥吗?________ ③一头美丽的小鹿走了过来,金色的角在阳光下显得特别好看。________ ④你大概就是我爸爸常常提起的那只小鸟吧?________ ________ ⑤猴子给树苗浇水、施肥,等待将来吃果子。________ 8. (12分)同音字宝宝要开会了,根据拼音提示把他们“请”出来吧。 ①fēng:大________ ________树一________信 ②yuán:草________ 队________ 果________ ________圈________旦 ③jīn:如________ 公________ 红领________ 黄________ 9. (9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②________是泰国的国宝。泰国被称为 ________。 ③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________,________? ④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________,但还是让我在身旁的阴影里默默做叶的事业吧。 ⑤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28分) 10. (14分)重点段落品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第24课《古人谈读书》 类文阅读含答案

类文阅读-24 古人谈读书 读书 (宋)陆九渊 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 切身须要急思量。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兴味:兴趣,趣味。 B.未晓:天还没亮。 C.思量:思考,考虑。 2.“切”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密合,贴近;②紧急;③切实,实在,着实。“读书切戒在慌忙”中的“切”意思是();“切身须要急思量”中的“切”意思是()。 3.我们有时读书不要急躁,而要反复咀嚼、品味,这样才能体会出无穷的兴趣与意味来。表达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4.诗人认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而与自己的内容则一定要细读深思。 5.关于读书,我们读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请写出你积累的两句。 【参考答案】 1.B 2. ③① 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4.暂且放过去切身相关 5.示例: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人谈读书(两则) 聪与敏①,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②,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 [清] 彭端淑“破”与“有神”三字③,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盖④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⑤也。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⑥。 —— [清] 袁枚 (选自《小学古诗文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注释]①聪与敏:聪明和敏捷。②昏与庸:迟钝和平庸。③“破”“有神”出自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④盖:句首语气词,含有推论的意味。⑤糟粕:酒糟、豆渣之类粗劣的东西。这里比喻书中无用或不好的东西。 ⑥痰瘤:一种疾病,多因痰瘀积聚而成。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汉字或词语。 (1)依靠、凭借。() (2)限制、阻碍。() (3)自求上进。() (4)形容整个儿。这里有不仔细咀嚼、消化的意思。() 2.把下列句子改写成现代汉语。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组第32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同步练习A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组第32课《飞船上 的特殊乘客》同步练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5题;共33分) 1. (8分)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用________之地美味________肴 欣喜________ ________ 毋庸________ ________ 2. (10分)看拼音写词语。 xìng géguīlǜpí qi qìp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分)填空题。(填上完整的歇后语) ________——有苦说不出。 芝麻开花——________ ________——白费蜡 千里送鹅毛——________ ________——没安好心 老虎挂念珠——________ ________——为时不晚 狗拿耗子——________

4. (9分)按要求从诗中找字。 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在不少古诗中,有的字能一字传神,或抒发某种感情,或生动描绘形象,创造出美的意境。请你找出下面诗句中能传神的字,写在横线上。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____ (2)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________、________ (3)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________、________ (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________ 5. (2分)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①知识改变了命运。 ②机器人的精彩表演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 二、阅读理解 (共2题;共32分) 6. (1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启示 这是一件发生在童年的小事。 我的爸爸也许已经把它忘记了,然而,这件事,却对我的一生或多或少地起了些影响。 那年,我9岁。 一日,我坐在靠近门边的桌前写大楷。门铃响了,爸爸应门,是邻居。两入就站在大门外交谈。 那天风很猛,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啪啪”作响,我拿着墨汁lín lí的笔去关门。猛地把门一推,然而,立刻地,大门由于碰到障碍物反弹回来。与此同时,我听到父亲尽力压抑而仍然压不下去的喊声。 门外的父亲,眉眼鼻唇,全都痛得扭成了一团,就连头发,也都痛得一根一根地站了起来;而他的十根手指呢,则怪异地缠来扭去。一看到我伸出门外一探究竟的脸,父亲即刻暴怒地扬起了手,想刮我耳光;但是,不知怎的,手掌还没有盖到我脸上来,便tuí rán放下,我的脸颊,仅仅感觉到一阵掌风而已。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知识点总结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知识点 01 生字组词 延:yán(延安、延长、延迟) 昔:xī(昔日、往昔、今非昔比) 笋:sǔn(春笋、竹笋、笋干) 茅:máo(茅屋、茅草、茅舍) 炕:kàng(火炕、土炕、上炕) 旦:dàn(元旦、一旦、危在旦夕) 媚:mèi(妩媚、明媚、一笑百媚) 02 多音字 厦:shà(大厦)xià(厦门) 露:lù(雨露)lòu(露怯) 03 近义词 昔日一一往昔茁壮一一繁茂犹豫一一迟疑 明媚一一明净奥秘一一奥妙温热一一温暖 满目琳琅一一美不胜收顶天立地一一威风凛凛 04 反义词 破旧一一崭新辉煌一一暗淡昔日一一今朝 首壮一一柔弱明媚一一昏暗犹豫一一果断 美妙一一丑陋顶天立地一一低头折节 05 词语解释 追寻:跟踪寻找。 昔日:往日;从前。 茁壮:(动植物、年轻人、孩子)强壮;健壮。 叮咚:形容玉石、金属等撞击或水滴落下的声音。 清香:清淡的香味。 开荒:开垦荒地。 镢头:刨土用的一一种农具,类似镐。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满目琳琅: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茅屋:屋顶用茅草、稻草等盖的房子,大多简陋小。 犹豫:拿不定主意。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06 句子解析 1.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第一小节通过两个比喻句,把我对延安的追寻比作是燕子对春光的追寻和小树对雨露和太阳的追寻。从而表现了我对延安追寻的急迫和必要。 2.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叮咚的流水,实际是讲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讲梨花的清香,实际上是讲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讲开荒的镢头,实际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讲讲话的会场,实际是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3.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妙,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方法描写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 07 问题归纳 1.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2.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 如果我们丧失了延安精神,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人。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3.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 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08 课文主题 本课是一首诗,诗的第一、二两节写对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该诗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精神的赞扬和对人们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扬延安精神的希望。

2019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4月迹课文原文素材新人教版20190905177

24 月迹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又常常什么都觉得不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着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我们还要她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住气儿,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léi)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个什么东西。 我们都面面相觑(qù)了,倏(shū)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niǎo)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cháng)娥(é)。”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望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丝嫉(jí)妒(dù)。我们便争执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去找它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掉,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cí)花盆儿上、爷爷的锨(xiān)刃(rèn)儿上找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院门。 院门外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烂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边跑,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向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ō),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2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训练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2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训练题及答案 一、在( )里为加带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筛(shī shāi) 辐(fú fū)射淘汰(tài tai) 佳肴(yáo xiáo) 碱(jiàn jiǎn) 浩瀚(hàn hān) 二、比一比,再组词。 返( ) 殊( ) 例( ) 根( ) 反( ) 朱( ) 列( ) 跟( ) 瞄( ) 傲( ) 旅( ) 提( ) 描( ) 遨( ) 族( ) 题( ) 三、把下面两组意思相反的成语用线连起来。 理直气壮落井下石神采奕奕鼠目寸光救死扶伤 无精打采高瞻远瞩惊惶失措从容不迫理屈词穷 四、找出不同类的词语,在下面画横线。 1.太空水稻太空黄瓜太空旅行太空番茄 2.产量高气味臭品质好生命力强 3.科学家教育家革命家大家 五、给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宇宙射线的辐射,( )使得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2.太空辣椒( )个大味美,( )结出了漂亮的黄色甜辣椒和红色甜椒。 3.( )太空蔬菜抗病能力强,( )在生长过程中很少使用农药。 4.( )食用,太空归来的这些特殊乘客( )很多用武之地呢! 六、修改病句。 1.上海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2.昨天我们全校师生和老师一起去郊游。

3.提起过去的往事,我就心痛起来。 4.电灯是爱迪生发现的。 5.报晓的雄鸡就是我们早起的语言。 6.田边鲜艳的插着红旗。 七、读句子,加上标点。 1.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种子 2.那么航天飞行为什么要带上这些事物种呢它们也能向我们描述美妙的太空之旅吗 八、选词填空。 普遍普通 1.太空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等优点。 2.搭乘过神舟飞船遨游太空的植物种子已不再是( )的植物种子了。 优良优异 3.科学家们从中筛选出( )品种,加以推广。 4.经过努力,他取得了( )的成绩。 九、阅读短文片段,完成练习。 在放下来的太空植物中,由于宇宙射线的辐射,由于处于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环境,使得一部分植物种子内部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一些植物种子后代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改变,如,果实变大,抗病性增强,而有一些变化则相反。科学家对经太空遨游的植物种子进行选育,不断地选育优良的变异植株,淘汰那些不良的变异植株,并将优良的变异植株经过四代以上培育,使其性状稳定,最终培育成新的太空品种。 1.联系原文解释词语。 微妙:

四年级语文上册24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24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24课教案1 学习目标 1.能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育学生给予比被给予更快乐。 一、情境导入 1.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做的好的同学。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 2.教师小结,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学完课文将根据大家的提问,评选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 二、感知发现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价问题的质量。(估计学生会提出:谁给予谁?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给予了什么?)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课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给予”进行思考。 3.学生选择好的问题朗读思考。 4.交流,请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新车坐车、停车承诺 保罗的哥哥保罗、保罗小男孩、小男孩弟弟 坐车、观光给予是快乐的 保罗小男孩及其弟弟、小男孩保罗 5.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简要地复述课文的内容。 三、感悟发现 1.教师引导:哪一个给予最珍贵? 2.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3.交流。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课文。

4.由于给予,圣诞前夜,保罗、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都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各有什么难忘? 3.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4.交流,各组派代表发言。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根据三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 四、鉴赏发现 1.朗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课文在选材、描绘等方面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2.讨论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能会提出:人物的语言描述的具体。以此为锲机,引导学生体会说话的语气,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五、质疑问难 1.学习中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共同讨论解决。同时评价问题的质量。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问,应在深入思考后,的确无法解决问题才可以提问,问题要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思考。 六、总结表彰 1.请学生谈一谈学习的收获可包括对课文的理解、提问的方法等。(学生可能会提出:我知道了给予是快乐的。以此引导学生填空:保罗的哥哥因为而感到快乐, 小男孩因为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而感到快乐。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2.师生共同评选最佳问题、最佳提问人,赠送小礼品,颁发荣誉证书。 七、实践活动 本课故事性强,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再组织汇报表演,评选最佳小演员。 四年级语文上册24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32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人教新课标含解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32 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同步 练习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táo tài huā huìshāi xuǎn yán jiǎn táng niào bìng jiā yáo fú shèwēi miào 2.给形近字组词 幅杭碱辐抗减载搭栽塔 3.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亢牙取 4.选词填空。 创造制造 师 ①科学家们 ②这把雨伞是哪个厂增强增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的? ③进入太空的植物种子,抗病性明显。 ④新品种的数量了不少。 5.查字典填空。 (1)“稻”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再查音节,组词 (2)“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再查音节,组词

6.缩写句子。 ①太空归来的这些特殊乘客有很多用武之地。 ②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用知识和工作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7.写出反义词 特殊漂亮 增强 希望 稳定 勤劳 8.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筛(shāi shī)例(lìliè)椒(jiāo shū) 遨(ào áo) 9.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肴(yáo yǒu)殊(shūzhū) 小小的植物种子在太空获得了魔力,有了这么多美妙的变化和神奇的用途,得感谢,感谢,感谢,感谢,更得感谢。 二、阅读理解 10.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除了食用,太空归来的这些特殊乘客还有很多用武之地!科学家发现,用太空种子培育的菜葫芦有的变苦了。这是因为里面苦瓜素的含量提高了。于是就有专家打算从太空菜葫芦里提取苦瓜素,研制治疗糖尿病的良药。还有的科学家正在致力于培育更美更新奇的太空花卉,美化我们的生活。此外人们还希望通过太空育种获得耐旱耐盐碱的新草种新树种 用来更好的绿化祖国保持水土 ①给短文结尾处加标点。 此外人们还希望通过太空育种获得耐旱耐盐碱的新草种新树种用来更好的绿化祖国 ②短文中画“”的句子采用了的修辞手法。 拟人 ③俗语填空。 英雄无。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保持水土 ④太空种子培育的菜葫芦变苦了,这是因为,可以用来治疗。 11.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种田无土地 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正在向农业工厂化进军。实现农业工厂化的关键技术是无土栽培。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课-30课

24、梅兰芳 教学目的: 1、认读10个生字,学会本课17个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朗读课文,说说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4、能过学习、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5、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以及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2、结全课文内容理解“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这句话。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4、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试着分别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板书课题:梅兰芳。 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吗? 2、出示自探提示 (1)、梅艳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本文讲述了梅艳芳的什么事迹? (3)你从梅兰芳身上的精神体会到什么? 二、解疑合探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词,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2)要求学生掌握新词。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点拨。 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成一个结构段。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4):1937年,由海沦陷,梅兰芳拒绝日本人的邀请。 第二段(5、6):写梅兰芳来到香港,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第三段(7~12):写香港沦陷了,梅兰芳为了拒绝日本人的邀请,蓄须宣告不再登台演出。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1-32课,完整版)word版本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2 古诗两首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4* 珍珠泉 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山包上,树很密,草很深,花很多。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穿过小山包的密林。石板小路的尽头,有一眼清泉,叫“珍珠泉”。 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地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