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始发技术
盾构始发技术交底

盾构始发技术交底1、交底范围泥水加压平衡盾构机始发;2、质量要求及标准《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0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版)》 (GB50299-1999)《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307-199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2008)《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 (GB50446-2008)《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 (建筑JGJ/T189-2009)3、施工准备3.1端头加固盾构始发井端头地层加固已完成,并根据设计要求对土体的加固效果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一般包括加固土体强度、 洞门处渗透性以及土体的匀质性。
若加固体经检查达到设计要求,则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若未达到设计要求,则采取措施进行补充加固,并再次进行检查,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2 端头降水当地层承压水头高于盾构始发洞门时,为保证盾构始发施工的顺利进行,对始发端头的承压水进行降水处理。
根据降水专项设计进行降水井施工,降水开始运行后,进行日常监测,当地下水位降至始发洞门以下1m或达到设计要求后,开始下道工序(洞门凿除)施工。
降水期间必须配备有安全装置的供配电系统,并配备双回路电源(备用发电机),以便在主电源临时停电时,能继续供电抽水。
其它设备用电不得干扰降水用电或串入降水供电线路内用电。
为保障水泵运转和正常使用,对电机设备要配有补偿保护装置。
降水期间在周边建筑物及基坑上布设一定数量的沉降监测点。
各监测点跟踪观测结果及时汇总分析,进行信息反馈,一旦发生沉降超标、变形过大等不良现象,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处理。
3.3始发基础安装根据始发井结构以及隧道线路,对盾构始发姿态进行设计。
根据盾构始发姿态进行始发基础的安装,安装完成后严格进行测量复核,保证无误后固定。
3.4 反力架及支撑安装设计:反力架结构根据土建结构进行设计;反力架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能够提供盾构推进时所需的反力,反力架支撑系统将盾构推力作用到土建结构上,支撑提供的反力满足要求,且支撑有足够的稳定性。
浅谈隧道盾构始发技术

以上 为流 塑状粉 质粘 土 , 主要 穿越 的地层 有② 一2 B 4粉质 理, 采取 搅拌桩 、 旋 喷桩 、 注 浆法 , 冷冻 法等措 施。 - t -  ̄ n ② 一2 C 2—3粉 土。地 下 水位在 2 . 2 始发 洞 口围护 结构 的破 除 洞 口围护结 构 的破 除 粘土 、淤泥 质粉 质粘 - 1 . 1 — 3 . 1 m 之间 。 在 许府巷 到南京 站 区间 , 隧道 穿越 中 一稍 是 在始 发端 头地层 满 足加 固要 求 以后才 进行 的 , 此过程 分 在到 达南 京站段 , 局部 穿越 粘 土层 , 地下水 两 部 分 ,首 先 是将 围护 结 构 的 内层 钢 筋 以及砼 先进 行 凿 密 实砂层 为主 , 位在 0 . 2 ~ 2 . O m 之 间。 针对 这种 情况 , 在 施工 时 对始 发端 除, 其 次是在 盾构始 发前 再将 剩余 的钢 筋 混凝土 凿除。 具体 的方法是 采用 深层 搅拌桩 注 浆以 2 . 3 洞 门密封 一 般我 们 在施 工过 程 当 中 ,洞 门 的密 头进 行 了加 固处理 , 及 高压旋 喷。然后在 洞 口密封 、 始发 导轨 、 反力 架及始 发 台 封 工作 分两 部 分进行 , 首 先是 要做 好始发 洞 门钢环 的埋 设 施 工 完 成后 , 对连 续 墙 的最 后 一层 砼进 行 破 除 , 并 最 终 使 工作 , 此过 程 中要注 意钢 环 必须 与车 站端头墙 钢 筋连 接在 起 。其 次是在 工 程盾 构始 发之 前 , 洞 口的折页 式翻板 和 得 工程 始发一 次性成功 。 4 结束语 窗帘 橡胶板 要安 装完 毕。 综 上所 述 , 盾 构机 的始 发成 功 的关 键 , 主 要是 由始 发 2 . 4 洞 门始发 导 轨 的安装 安 装始 发 导轨 是保 证 工程 的条件 以及施 工时 的每 一个 技术环 节所决 定 的。要想 使施 顺利进 行 的重 要 因素 , 由于盾 构始 发 时刀盘 处在 悬 空的状 工 达到预 期 的效 果 , 就 必须 对始 发技术 施工 的工作 环 节和 态, 容易 产生 叩头 现象 。解决 此 类 问题 的办 法就 是在 洞 门 技术细 节做 到全 面细 致 的掌握。 比如 : 应该 采用何 种 端头 钢环 的下部 安 设 一 节始 发 导轨 ,并 在 末 端 留 出一 定 的 空 进行加 固、 对连 续墙破 除 的 方式 以及 始发 台和 反力 架 的定 间, 起到 防止 由于安 装导轨 而 引起刀盘旋 转 的作 用 。 位 等 等。 只 有这样 , 我们 才能保 证盾构 始发技 术 的合 理、 有 2 . 5 反力架 、 始发 台的安装 反 力架 与始发 台的安 装主 效运 用 , 并最 终 保障工程 质量 的安全 、 顺利进 行。 要是 为盾构始 发时提供 初始 的推力 以及空 间姿态 , 因此 , 其 参考文献 : 安 装位 置 的确 定 依据 的 是洞 门第 一环管 片 的起始位 置、 盾 … 富康峰 , 张信其 . 浅 谈 盾 构 法 施 工 地 铁 区 间 隧 道 的施 工 工 艺 构 的长 度 以及 盾 构 刀盘在 始 发 前所 能 到达 的最远 位 置确 【 J 】 _ 甘肃 科 技 , 2 0 0 9年 1 0期. 定。 我们在进行 安装 时要考虑到反力 架脚板 的抗压 能力 , 尤 【 2 】 楼 顺峰 , 刘嘉斌. 地 铁 施 工 用 盾 构 机 选 型 及 施 工 组 J 】 _ 价 值 其注 意要把反力 架与车站结 构连 接部位 的间隙夯 实。 工程 , 2 0 1 0年 1 5期 .
盾构始发接收技术

盾构始发接收技术一、盾构始发技术盾构始发是指利用反力架和负环管片,将始发基座上的盾构,由始发竖井站推入地层,开始沿设计线路掘进的一系列作业。
盾构始发在施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1)盾构始发方式盾构始发方式根据盾构主机、后配套及相关附属设施是否一次性放置于地下,分为整体始发和分体始发;根据临时拼装的负环管片是否采用半环方式,分为整环始发和半环始发;根据盾构始发的线路不同,又可分为直线始发和曲线始发。
(1)整体始发与分体始发①整体始发。
整体始发是指将盾构主机和全部台车安装在始发井下,盾构始发掘进时带动全部台车一起前进的施工技术。
当具备整机始发条件时,尽量采用整体始发,以便充分发挥盾构施工安全、快速、高效的优势。
目前盾构施工中,采用的整体始发主要有利用车站整体始发和利用“始发竖井+反向隧道+出土井”的整体始发两种方式(图6.13)。
图6.13 盾构始发井+反向隧道+出土井整体始发方式示意图利用“始发竖井+反向隧道+出土井”的整体始发方式只需增加一个出土竖井的投资,在出土井施工场地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在始发井和出土井同时施工的情况下,从两个工作面相向施工70 m左右的反向隧道,能大大节约工期。
因此,在车站条件不具备盾构机整体始发时,可优先考虑“始发竖井+反向隧道+出土井”的整体始发方式。
②分体始发。
盾构按常规整体始发需要80 m长的始发竖井或车站空间。
如此长的竖井不但造价昂贵,而且在繁华的城市中很少具备这样条件的场地。
车站也有可能因场地拆迁或总工期控制等因素一时不能提供盾构整体始发空间,这时就需要采用分体式始发。
分体始发是将盾构主机与全部或部分台车之间采用加长管线连接,盾构主机与全部或部分台车分开前行,待初始掘进完成后再将盾构主机与全部台车在隧道内安装连接进行正常掘进(图6.14)。
盾构分体式始发时,盾构主机与地面台车之间采用的电缆、油管等管线需加长连接,在盾构掘进80 m 左右后拆除负环,将后配套台车吊入始发井内,并拆除台车与盾构主机相接的加长管线,对台车与盾构主机重新进行连接,然后按正常掘进模式掘进。
盾构始发掘进接收施工方案

盾构始发掘进接收施工方案盾构始发掘进是一种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先进技术。
盾构机是一种在地下钻孔中同时施工和推进的机械设备,能够以较高的效率和质量完成地下隧道的施工任务。
盾构始发掘进接收施工方案是指在盾构始发阶段,如何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和组织施工工作,以确保盾构机顺利进行始发掘进施工。
首先,盾构始发掘进接收施工方案需要确定好盾构始发的具体位置和方向。
根据隧道设计要求和地质调查资料,选择合适的始发位置,并确定盾构机朝向和开挖方向。
同时,需要在始发位置周围进行地面预处理工作,如清理、平整和加固地面等。
其次,盾构始发掘进接收施工方案需要进行工程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盾构机和辅助设备,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保养情况,确认设备可以正常运行。
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设置围挡和施工标志,安装监测设备等。
然后,盾构始发掘进接收施工方案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盾构机的日常作业时间和施工进度。
同时,结合地质条件和隧道设计要求,制定适当的掘进速度和开挖断面的尺寸。
要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轮班,保证施工现场的连续作业。
接下来,盾构始发掘进接收施工方案需要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盾构机进行检查和试运行,确保机器能够正常运转。
同时,要组织好各项施工人员和设备的调配,确保施工队伍的到位和施工技术的熟练程度。
在施工现场,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安排,包括设立工地办公室、仓库和休息室等。
最后,盾构始发掘进接收施工方案需要进行现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
施工人员要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作业,确保盾构机顺利进行始发掘进。
同时,要加强现场监理和质量检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整改。
并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总之,盾构始发掘进接收施工方案是确保盾构机顺利进行始发掘进的关键。
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和组织施工工作,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保证地下隧道的安全和可靠性。
地铁隧道土压平衡盾构始发掘进施工技术

地铁隧道土压平衡盾构始发掘进施工技术摘要:盾构始发掘进是地铁隧道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工程质量和实际进度。
本文以地铁隧道开挖工程为基础,结合工程实例,对盾构始发掘进各个阶段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工程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铁隧道;土压平衡盾构;始发掘进引言某区间隧道的左线为4.26公里,右线为4.29公里,该区间采用2台06440 mm的土压平衡式盾构机进行掘进。
该工程的起始段位在全风化、强烈风化的混合花岗岩(砂土)中,其围岩为Ⅲ级硬土,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和周围的条件,该区段的起始段长为100 m,起始段为直线段,分别采用-2%(49.6 m)和-25%(25%)的下坡段,按原计划,由右线起,在50米左右开始。
盾构始发是隧道开挖的重要环节,如果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控制,很容易造成盾构的偏心或姿态控制不当,从而影响到整个隧道的施工质量。
一、施工前期准备(一)端头加固施工根据工程设计和工程实际情况,经综合比较,确定了采用O600mm的双管高压旋喷桩,加固深度为6米,厚度为3米,顶部和底部3米,对风化岩层进行加固,并将其加固到中风化层顶部。
采用端头土体进行防渗处理,可以有效地防止盾构机在进、出隧道时发生“叩头”、“抬头”现象,从而保证了隧道的安全和稳定。
(二)加固效果检测第一,垂直取芯检测。
在施工开始时,通过竖向钻孔取心,检查其均匀性和抗压性,确保其各项性能符合设计要求,28天内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1.0 MPa,渗透系数小于1.0x10-6/cm/s。
竖向取心时,抽样样本数在总桩量中所占比例不小于2-5%,取芯数量不能少于3个,钻探取芯应距离隧道构造较远,取样完毕后要按照规定进行回填[1]。
第二,水平探孔检测。
在开始掘进之前,按设计的要求,在加劲口中心、环向均匀布置9个O42mm的观测孔,观测孔要穿过整个地下连续墙,并取1/2的长度,取心长度大于4 m;对未达到加固效果的,可以采用压力水平注浆或地面压浆,提高始发端土体的自稳定性,从而确保始发隧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盾构机小曲线半径始发技术2.

盾构施工中曲线始发、掘进及接收技术一、盾构机小曲线半径始发技术1、概况1.1工程概况设计里程范围为DCK0+073.468~DCK0+660.300,区间全长为586.832m。
盾构从出段线盾构工作井始发后,沿马家沟河以小曲率半径经太平大街、马家沟河后至太平桥站接收。
线路最小平曲线半径R=249.928m,最大纵坡30‰,隧道覆土厚度5.6~12.2m。
1.2工程地质条件主要位于太平大街、东直路道路下,下穿河。
除河谷确定高程为116.7~118.0m 外,场地地形起伏较小,地面高程在118.66~121.96m 之间,场地地貌单元属松花江漫滩,马家沟河两侧为马家沟河漫滩。
隧道掘进主要穿越○A1粉质粘土和○A3中砂层。
1.3水文地质隧道掘进主要在第○A1粉质粘土、○A3中砂层中穿越。
盾构区间隧道施工地层含水量丰富,○A1粉质粘土层处于浅层潜水层、○A3中砂层处于孔隙微承压水层。
该含水层埋藏较浅,厚度大。
其中,○A2粉砂、○A3中砂、○A3T2粉砂、○A3T3砾砂层赋水性较好,透水性较强,水量丰富,盾构施工在该含水层中进展,对将来地铁运营影响较大。
1.4盾构机概况承受的是德国海瑞抑制造的S-540 土压平衡盾构机。
盾构机外径Ø6250mm,盾构机总长81.76m,总重518t,总功率1600 千瓦,最小转弯半径250m,刀盘转速为0-4.5 U/分钟,额定扭矩5380kNm,脱困扭矩6930kNm,最大推力可达35000kN,刀盘驱动为液压马达,功率为3X315KW,刀盘型式为面板式复合刀盘,开口率35%,最大开挖直径Ø6280mm,正面羊角刀20 把,中心羊角刀4 把,正面刮刀48 把,边刮刀8 把。
2、盾构小半径曲线始发设计2.1割线始发方法盾构机在始发前确认盾构机与隧道轴线和盾构机姿势正确。
出段线以249.928m 半径的曲线始发,小曲线半径始发在全国尚属少数,这为盾构机的始发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需要解决以下问题:①将盾构机沿曲线的割线方向掘进,预偏量为10~25mm,以减小管片因受侧向分力而引起的向圆弧外侧的偏移量;②适当降低推动速度,在盾构机推动启动时,推动速度要以较小的加速度递增;③推动时,要适当调整左右两组油缸的压力差,使曲线内侧油缸压力略小于外侧油缸压力,但纠偏幅度不要过大。
盾构始发工艺流程

盾构始发工艺流程嗨,朋友们!今天咱们就来唠唠盾构始发工艺流程这个超有趣的事儿。
你要是对地下工程啥的有点兴趣,那可一定要好好听着。
盾构机,那可是地下工程里的大明星啊。
就好比一个超级无敌的地下穿山甲,能在土里、岩石里挖出一条条隧道来。
那盾构始发呢,就像是这个穿山甲开始打洞的第一步,可重要啦。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就在一个盾构施工现场工作。
我就跟着他啊,好好见识了一下盾构始发的全过程。
始发之前啊,那场地得准备好。
这就像咱们盖房子得先把地基打好一样。
工人们得把盾构机放置的地方弄得平平整整的,可不能有坑坑洼洼。
而且呀,还要设置好始发基座呢。
这始发基座就像是盾构机的专属小床,要让盾构机舒舒服服地躺在上面开始它的旅程。
我就问小李:“这基座得有多精确才行啊?”小李说:“哎呀,那可容不得半点马虎,得精确到毫米呢。
差一点儿盾构机就可能跑偏了,那就麻烦大喽。
”接下来啊,就得把盾构机给组装起来了。
这盾构机可不像咱们家里的小玩具,那是一个超级大的家伙。
各个部件就像拼图一样,一块一块地得拼装好。
这时候,现场的工程师们就像一群超级细心的工匠。
我看到有个老师傅在那儿指挥着:“这个部件往左一点儿,哎,对喽,就这么着。
”大家齐心协力,就盼着这盾构机快点组装好呢。
盾尾密封装置的安装也很关键。
这就像是给盾构机的屁股后面装了一道特别的门。
如果密封不好,那土啊水啊的就会从后面跑进来,那就像你家里水管漏水一样糟糕。
小李告诉我:“这个密封要是出了问题,盾构机在里面可就没法好好干活啦,就像人穿着破了洞的鞋子走路,能舒服吗?”然后呢,就是要安装反力架了。
这反力架啊,就像是盾构机往前掘进的一个支撑点。
你想啊,盾构机要往前顶,没有个支撑的东西怎么行呢?就像咱们推东西的时候,得有个东西靠着才好发力呀。
工人们把反力架安装得牢牢的,每个螺丝都拧得紧紧的,就像守护着一个宝贝似的。
始发洞门的处理也不简单。
这洞门就像是盾构机通往地下世界的大门。
要把洞门周围处理得干干净净,有时候还得加固一下呢。
短套筒盾构始发施工工法

短套筒盾构始发施工工法一、前言短套筒盾构始发施工工法是一种较新颖的隧道开挖技术,其应用在城市地铁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越来越普遍。
该工法采用机械化操作,施工速度快,隧道质量高,还可减少对地上交通和周围环境的干扰。
本文将对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短套筒盾构始发施工工法是一种新型盾构工法,采用套筒与盾构机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
短套筒盾构始发施工与传统的盾构工法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施工速度快:由于套筒和盾构机的结合,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施工速度,因此在工期安排和工程进度方面更为优越。
2. 施工效率高:短套筒盾构始发施工工法采用机械化施工,减少了人力投入。
同时还缩短了进退筒距离,提高了施工效率。
3. 隧道质量高: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机械化操作,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可以保证隧道质量高。
4. 减少地上交通干扰:短套筒盾构始发施工工法以地下施工为主,可以减少地上交通因为建设工程的干扰而受到的影响。
5. 减少环境污染:短套筒盾构始发施工工法在施工过程中减少露天作业,并可有效控制噪声和飞尘等污染,保护周围环境和生态。
三、适应范围短套筒盾构始发施工工法适用于直线、曲线及跨越河流等隧道工程设计,可广泛应用于隧道建设、地下空间掘进工程、水利工程、矿山工程等施工领域。
四、工艺原理短套筒盾构始发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利用盾构机进行掘进,同时套筒与盾构机一起推进,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套筒和盾构机的运动进行控制。
利用压力来驱动套筒的推进,同时也需要控制推进的速度,确保施工安全可靠。
当盾构机在前方挖掘隧道时,使用注浆及时填充隧道周围的空隙,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
通过对施工技术的优化和加强对机器装备的支持,能够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危险和浪费。
五、施工工艺1. 依据实际情况静脉注水和短套筒的设置。
2. 进行切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盾构隧道始发技术
1前言
我国地铁隧道施工已开始使用盾构法。
随着技术进步、认识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特别是随着该施工技术所显现的优势,盾构法越来越多地被国内地铁界所接受,上海、广州、南京、北京、深圳、天津、西安、成都、沈阳、杭州、青岛等城市都使用这种方法。
上海地铁是国内最早采用盾构施工的,且大部分工程都是利用盾构完成的;南京地铁目前有3个盾构标段4台盾构机在进行施工,施工总量约占全线的30%。
虽然盾构有许多成功的工程实例,但是使用这种方法也有较大的风险。
如盾构在隧道内只能前进,不可后退,一旦盾构本身出现致命的故障,可能就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而且使用盾构在对洞口进行加固处理的始发时阶段出问题的概率很高,即使是非常有经验的承包商也常会发生类似事故。
本文重点介绍盾构始发的技术问题。
2始发技术的重要性及关键技术
由于在始发阶段存在以下几种特殊情况:
(1)始发推进前需凿除车站的围护结构(主要是处理钢筋砼结构),凿除围护结构后的土体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必须保持自稳,不能有水土流失;
(2)始发阶段盾构机主体在始发导轨上不能进行调向;
(3)始发阶段的姿态及地面沉降控制比正常推进阶段更困难;
(4)始发期间一些设备如管片小车、管片吊机,包括出渣都不能正常使用。
有时也会存在盾构机因为车站结构的原因而不能整机始发。
综上所述,盾构在初始阶段的施工难度很大。
因此,盾构隧道始发技术是盾构法施工技术的关键,也是盾构施工成败的一个标志,必须要全力做好。
同时还应确保盾构连续正常地从非土压平衡工况过渡到土压平衡工况,以达到控制地面沉降,保证工程质量等目的。
始发技术包括洞口端头处理(在软土无自稳能力的地层中)、洞门砼凿除(主要针对钢筋砼围护结构)、盾构始发基座的设计加工、定位安装;始发用反力架的设计加工、就位;支撑系统、洞门环的安设、盾构组装、盾构始发方案、其他保证盾构推进用设备、人员、技术准备等,直到始发推进。
3始发施工技术
3.1始发洞口的地层处理
在盾构始发之前,一般要根据洞口地层的稳定情况评价地层,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地层处理一般采取如“固结灌浆”、“冷冻法”、“插板法”等措施进行地层加固处理。
选择加固措施的基本条件为加固后的地层要具备最少一周的侧向自稳能力,且不能有地下水的损失。
常用的具体处理方法有搅拌桩、旋喷桩、注浆法,SMW工法、冷冻法等。
选择哪一种方法要根据地层具体情况而定,并且严格控制整个过程。
3.2始发洞口维护结构的切除
根据经验,一般在始发前至少一个月开始洞口维护结构的切除。
整个施工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先将围护结构主体凿除,只保留维护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在盾构始发前将保护层混凝土凿除。
在凿除完最后一层混凝土之后,要及时检查始发洞口的净空尺寸,确保没有钢筋、混凝土侵入设计轮廓范围之内。
3.3洞口密封
洞口密封是为盾构在始发时防止背衬注浆砂浆外泄所用,按种类分有压板式和折叶式两种,其中折叶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
洞口密封的施工分两步进行施工,第一步是在车站结构的施工工程中,做好始发洞门预埋件的埋设工作,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埋设过程中预埋件必须与车站结构钢筋连接在一起;第二步在盾构正式始发之前,应先清理完洞口的碴土,再完成洞口密封的安装。
3.4洞口始发导轨的安装
在围护结构破除后,盾构始发台端部距离洞口围岩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空隙,为保证盾构在始发时不致于因刀盘悬空而产生盾构“叩头”现象,需要在始发洞内安设洞口始发导轨。
安设始发导轨时应在导轨的末端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保证盾构在始发时,不致因安设始发导轨而影响刀盘旋转。
3.5反力架、始发台的安装
3.5.1反力架、负环管片位置的确定依据
反力架的位置确定主要依据洞口第一环管片的起始位置、盾构的长度以及盾构刀盘在始发前所能到达的最远位置确定。
3.5.2负环管片环数的确定
假定盾构长度LTBM=8.3M,安装井长度LAS=12M(因不同的始发井尺寸而不同),洞口维护结构在完成第一次凿除后的里程DF,设计第一环管片起始里程D1S,管片环宽WS=1.2 M,反力架与负环钢管片长WR=1.5M(自行设计加工的尺寸)。
DR为反力架端部里程,N为负环管片环数。
(1)在安装井内的始发时最少负环管片环数确定N=(D1S-DF+8.3)/WS环
3.5.3反力架、负环钢管片位置的确定
在确定始发最少负环管片环数后,即可直接定出反力架及负环管片的位置。
反力架端部里程DR=D1S-N×WS3.5.4反力架、始发台的定位与安装
在盾构主机与后配套连接之前,开始进行反力架的安装。
安装时反力架与车站结构连接部位的间隙要垫实,以保证反力架脚板有足够的抗压强度。
由于反力架和始发台为盾构始发时提供初始的推力以及初始的空间姿态,在安装反力架和始发台时,反力架左右偏差控制在±10MM之内,高程偏差控制在±5MM之内,上下偏差控制在±10MM之内。
始发台水平轴线的垂直方向与反力架的夹角<±2‰,盾构姿态与设计轴线竖直趋势偏差<2‰,水平趋势偏差<±3‰。
3.6盾构的始发
3.6.1始发台两侧的加固
由于始发台在盾构始发时要承受纵向、横向的推力以及约束盾构旋转的扭矩。
所以在盾构始发之前,必须对始发台两侧进行必要的加固。
加固的方式见图1。
3.6.2负环管片安装
(1)负环管片安装准备
在安装负环管片之前,为保证负环管片不破坏尾盾刷、保证负环管片在拼装好以后能顺利
向后推进,在盾壳内安设厚度不小于盾尾间隙的方木(或型钢),以使管片在盾壳内的位置得到保证,如图2。
(2)负环管片后移
第一环负环管片拼装成圆后,用4~5组油缸完成管片的后移。
管片在后移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每组推进油缸的行程,保证每组推进油缸的行程差小于10MM。
在管片的后移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使管片从盾壳内的方木(或型钢)上滑落。
(3)负环管片与负环钢管片的连接
负环管片的最终位置要以推进油缸的行程进行控制,在负环管片与负环钢管片之间的空隙用早强砂浆或钢板填满。
(4)负环管片的拼装类型
在安装井内的负环管片的拼装类型通常采取通缝拼装,主要是因为盾构井一般只有一个,在施工过程中要利用此井进行出渣、进管片。
所以采用通缝拼装可以保证能及时、快速的拆除负环管片。
3.6.3 盾构的始发
(1)空载推进
盾构在空载向前推进时,主要控制盾构的推进油缸行程和限制盾构每一环的推进量。
要在盾构向前推进的同时,检查盾构是否与始发台、始发洞发生干涉或是否有其他异常事件或事故的发生,确保盾构安全的向前推进。
(2)始发时盾构姿态的控制
主要通过盾构机的推油缸行程来控制姿态。
(3)始发时盾构推进参数的控制
在保证盾构正常推进的情况下,稍微降低总推力和刀盘扭矩。
3.6.4洞口注浆
.
在盾尾完全进入洞体后,调整洞口密封,进行洞口注浆。
浆液不但要求顺利注入,而且要有早期的强度。
注浆压力控制在1.5BAR以内。
3.7反力架、负环管片的拆除
反力架、负环管片的拆除时间根据背衬注浆的砂浆性能参数和盾构的始发掘进推力决定。
一般情况下,掘进100M以上(同时前50环完成掘进7日以上),可以根据工序情况和工
作整体安排,开始进行反力架、负环管片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