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教师作为研究者》有感
《做研究型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做研究型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觉得做研究是理论家的事情,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认识。
在为期一学期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使我更加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什么是研究型教师,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还有如何写教育博客,等等。
我逐渐认识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只有研究型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
新课程的实施,更对教师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施新课程尤其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观和人才观;注意学习有关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书籍,从而能够适应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教师从根本上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是教师专业化、自主成长和提升自己人生质量的重要前提。
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
教师要做一个善于研究的人,善于反思的人。
经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研究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
养成对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习惯,这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点。
可以通过教学日记与教育笔记较好地记录下教育反思的成果。
教师教育研究的定位:行动研究。
教师应立足于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大量的教学反思笔记,汇总一系列教育教学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领悟,在实践中始终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接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师的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能够持续不断地对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从而汇总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
教师研究的问题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之中,并且研究的过程也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随时检讨,不断进行修正;行动研究同时也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它在突出教师实践的"研究"特征的同时,也突出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教师成长》读书笔记

《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教师成长》读书笔记
为了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近我读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大伟教授撰写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一书,希望自己在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之后,结合教学实际,提高自己教育科研的能力。
本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朋友,采用对话的方式,讲述了“教育研究,我心有主”“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规划研究行动”“脚踏实地做研究”“成为优秀的研究型教师”五个话题的内容,联系教师的教学实际,诠释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鞭辟入里,通俗易懂。
不仅提供了教育科研的具体方法,使每个教师都有能力去做教育科研,更重要的是,它激励教师在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平庸,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
书中对何为“有效的教育科研”娓娓道来,以有效为底色,与日常职业生命有机结合,向我们介绍了一条话合干一线教师的快乐科研、幸福科研、有效科研的道路,让作为研究者的教师逐渐体悟着“幸福科研路”的教育生活。
结合研读内容,我不断反思发现自己的教学中有价值的问题,拟定研究的小课题,希望自己在脚踏实地中有所发现,在这本书的理论指导下,希望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多一些理性思考。
"爱自己,栽培自己,做一个幸福的科研型教师。
"。
读《教师成为研究者》有感

读《教师成为研究者》有感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Tim Shephard和Paul Smith的共同作品,旨在探讨什么样的行为可以使教师成为有效的研究者。
该书从一种新的视角来分析教学中的影响因素,使得老师们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他们所面临的挑战,而通过更加科学的框架来实现这些挑战。
书中给出了几种改善教学效果的策略,包括提高学习技巧、建立信任关系与社会环境、形成激励回馈机制、对教学进行评估、鼓励学生参与和加强教学设施的利用等。
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让老师从现有的框架中走出去,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及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最好的形式运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改善教学效果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只将重点放在对课程内容的传授讲解上,而是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
此外,老师也应不断自我反思教学状态,不断提升自己,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真正的研究者。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一本全面阐述了如何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书,书中梳理出的改善教学效果的建议值得一读。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真正体会书中所传达的思想,将书中归纳出来的提升教学效率的方法有效活用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以达到成为一名真正的研究者的目的。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心得体会(2篇)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研究型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导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知识的探索者。
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实践,还要不断深入研究学科领域,不断提升自我,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从个人角度出发,分享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希望借助这篇文章,能够与广大教师一同探讨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性,共同成长。
一、坚持成长的动力作为研究型教师,不仅仅要对自己的学科有深入的研究,更要不断追寻并实践教学的创新。
而这种不断学习、不断追求提高的动力,来源于研究的意义和成果。
通过读书,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可以使我们不走弯路,更好地推进自己的研究工作。
同时,研究工作也带来了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成就感使我感到付出的辛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同时也激励我不断进取,不断创新。
二、读书的思考与总结阅读是研究型教师的基本功,通过读书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和总结。
在读书过程中,我会注重以下几点:1. 提前进行目标设定。
在开始阅读之前,我会先明确自己的阅读目标和需要关注的问题,以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效果。
2. 留下阅读笔记。
阅读过程中,我会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并将重要的内容和自己的观点记录下来。
这样有助于加深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并且可以为今后的写作和教学提供素材和参考。
3. 进行系统的思考总结。
读完一本书后,我会花些时间进行思考和总结,以回顾自己的阅读过程和收获。
我会思考书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以及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
通过这样的读书方式,我认为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发挥研究的引领作用作为研究型教师,我认为研究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某一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将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提供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教学内容。
同时,研究也可以帮助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推动教学的改善和创新。
读书心得《教师作为研究者》有感

读书心得《教师作为研究者》有感
3月5日,我们京广路小学全体教师认真聆听了来自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汪明帅教授关于“教师作为研究者”的主题讲座。
汪教授的讲座条理清晰,既有理论文献的严谨,又不缺案例实证的分析。
老师们边听讲座,边将自己在工作中的疑惑进行梳理并向教授提问,汪教授具有针对性的回答赢得了老师们热烈的掌声。
讲座中,汪教授首先讲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现状,很精准的指出现在老师不愿做课题、不会做课题、做研究出了偏差等问题;现在的教师要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成就,离不了专业成长,做课题就是其中的一项。
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少不了要查阅大量的资料。
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反思。
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
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集合7篇_3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集合7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篇1近来,我学习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教育新理念》两本书的许多篇章,深有感触。
明确了很多道理。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
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
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
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首先,教育事业是一个崇高的事业。
教师对美好的事物应保持敏锐的态度。
教师面对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负了造化的赐予。
教师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才会发自内心的爱孩子,并因为爱而满心欢喜。
教师要有"赤子之心"。
做个很单纯、很简单、很好奇、很幼稚,有时有点傻劲的人。
教师应有独立思想,让我经常思考教育问题,思考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将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一体。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
学生作为人,是需要灌输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顺乎人性。
学生需值得去珍爱,在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宽容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教师在尊重学生时,也要学会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所谓"惩戒",是指通过对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1000字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1000字教师读书笔记大全1000字篇1教师读书笔记:理解与启示在阅读《教师如何撰写研究论文》这本书之后,我深感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并对其中的几个关键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详述了教师如何将教学经验转化为研究论文,以此提升教育质量和学术研究。
首先,这本书强调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研究者意味着他们不仅是教育实践者,还要进行探索、研究和创新。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教师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掌握教育教学的最佳实践,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其次,这本书提供了关于如何将教学经验转化为研究论文的具体指导。
它告诉我们,教学经验本身就富含研究的价值,关键在于如何发现和提炼。
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思考和总结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形成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研究。
再者,这本书还讨论了教育研究的伦理问题。
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
因此,确保研究数据的可靠性和研究方法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教师在进行研究时,必须遵守严格的伦理准则,尊重学生的隐私,并确保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公正性。
最后,这本书强调了教育研究的价值。
教育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还在于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
通过将教学经验转化为研究论文,教师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总的来说,《教师如何撰写研究论文》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它让我认识到教师作为研究者的重要性,并指导我如何将教学经验转化为研究论文。
同时,它也提醒我关注教育研究的伦理问题,并认识到教育研究的价值。
我相信,通过遵循这些指导原则,我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教育教学,并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研究层次。
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将努力将这本书中的知识付诸实践。
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并帮助他们开展研究。
有关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精选8篇)

有关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精选8篇)有关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篇1教师读书笔记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书笔记《教师如何做研究》这本书,是我在学习期间,学校为我们教师订阅的一本书。
在假期期间,我有了充裕的时间,便开始阅读了这本书。
读完之后,感觉收获很多,对于我们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课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育科研是兴教、兴校、兴课的重要保证。
教育科研是解决学校面临问题的钥匙。
目前,我们学校的办学水平还比较低,教师缺乏教育科研的意识和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学校领导应该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二、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义1.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途径与方法1.读书学习。
读书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多读书、读好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教育理论素养。
2.观察调查。
观察调查是教师了解学生、了解教育现象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经常观察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心理特点,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3.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教师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重要方法。
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师读书笔记500字为本网站原创作品,不得擅自转载!有关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大全篇2当我第三次读完这本重重的《西游记》时,心里有了不少的感触。
第一次时,我觉得孙悟空很厉害,很会打架,会变许多样子;唐僧很无能;猪八戒像一只懒“虫”;而沙和尚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第二次,我就觉得孙悟空很可爱;唐僧非常的傻;猪八戒是一只傻呆呆的东西;而沙和尚则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徒弟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心得《教师作为研究者》有感
3月5日,我们京广路小学全体教师认真聆听了来自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汪明帅教授关于“教师作为研究者”的主题讲座。
;;;汪教授的讲座条理清晰,既有理论文献的严谨,又不缺案例实证的分析。
老师们边听讲座,边将自己在工作中的疑惑进行梳理并向教授提问,汪教授具有针对性的回答赢得了老师们热烈的掌声。
;;;讲座中,汪教授首先讲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现状,很精准的指出现在老师不愿做课题、不会做课题、做研究出了偏差等问题;现在的教师要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成就,离不了专业成长,做课题就是其中的一项。
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少不了要查阅大量的资料。
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 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反思。
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