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新七大手法培训课程

合集下载

qc七大手法-QC七大手法及QCSTORY培训资料-精品全文

qc七大手法-QC七大手法及QCSTORY培训资料-精品全文
×
一:检查表
案例研讨
例4-汽车车身喷漆质量的缺陷位置调查表
车型
检查处
工序
检查者
调查目的
喷漆缺陷


A




B






D



2139辆




调查数Fra bibliotek车身 色斑
流漆

4.缺陷位置检查表

C

尘粒


一:检查表
例5
案例研讨
零件直径分布调查表
头脑风暴法的应用程序
1、准备阶段
2、引发和产生创造思维的阶段
头脑风暴法会议要领:
①领导同与会者是平等的,无领导和被领导者之分;
②明确头脑风暴会议的目的;
③与会的每位成员依次发表一条意见、一个观点;
9
8
5
18.0
16.0
10.0
74.0
90.0
100.0
看图识问题
不良品数(缺陷数)前后比较,需确保产量一样;
但实际情况很少,应该如何进行分析比较?
百分比
50
二:柏拉图
实例分析3:
看图识问题
序号 项目
不良品数 累计不良数 百分比
1 焊点不良 4584
4584
52.41%
2 件高
1267
5851
14.40%
24.2%;此二类缺陷占总缺陷数量的71.7%
二:柏拉图
二:柏拉图
实例分析2:
13V T09异物 的 Pareto 图
13V T09异物 的 Pareto 图

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最新)

QC七大手法培训教材(最新)
图表整理法,是用表或者图的形式,将数据分别列在表上或者画在图上的整理方法。如:排列图、调查表、频 数表和直方图等。
2、数量整理法
数量整理法是将搜集来的数据按其统计特征量,整理成表示集中性的量和离中性的量,常用的集中性数据有中位值和平均值,常 用的离中性数据有标准偏差值和极差
2.1、算术平均值(X)
算术平均值也叫样本平均值,简称均值。它是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总个数的商值,用 X表示,均值是表示数据集中性最基本和 最常用的量,常用于对称或近似对称的数据,如平均尺寸、平均产量、平均质量等;
A厂家 B厂家 C厂家
不良类别推移图
本章思考
一、思考
1、什么是层别法,层别法又可称为什么法? 2、层别法的分层原则是什么? 3、使用层别法的步骤是怎样的?
第三章 调查表法
QC七大手法---调查表法
1、什么是调查表法? 2、调查表的类型
3、各类调查表的应用实例
4、调查表的制作方法 5、调查表法使用注意事项
管理用数据是为了掌握生产状况,并对生产状况作出推断和决定管理措施 而搜集的数据。它包括为判断工序中产品质量是否稳定,有无异常以及是否 需要采取适当措施以便预防和减少不良品产生等而搜集的数据。
分析用数据
检验用数据的特性: 作用三、找出各因素的
作用二:确定应加强控 检验用数据是针对产品进行全数检验或抽样检验而搜集到的用以判定产品 关系。 制的影响因素 合格与否的数据。
本章思考与练习
一、思考
1、质量数据可按哪两大类型来分类,各类质量数据又包含哪几种质量数据? 2、计量值数据是指什么样的数据?通常包含哪些类型? 3、计数值数据是指什么样的数据?通常包含哪些类型? 4、在收集数据时应做到哪几点? 5、整理数据时有哪几种方法? 6、在数量整理法中,包含哪些数据?各种数据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QC七大手法培训资料(完整版)

QC七大手法培训资料(完整版)

QC七大手法培训资料(完整版) 哇塞,这可是QC七大手法培训资料(完整版)啊!听说这个资料可是质量控制界的“葵花宝典”,掌握了它,你就能成为质量控制的“武林高手”!那我们赶紧来一起学习吧!我们来了解一下QC七大手法的概念。

QC七大手法,又称为质量管理七步法,是指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七个步骤来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一种方法。

这七个步骤分别是:明确问题、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结果、采取措施、总结经验。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这七个步骤。

1. 明确问题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明确问题出在哪里。

这就像是找到了问题的“源头”,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面对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2. 分析原因明确问题之后,我们就要分析问题的原因。

这就像是找到了问题的“病根”,只有找到了问题的真正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分析问题,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3. 制定计划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

这就像是为解决问题制定了一张“路线图”,只有有了明确的计划,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制定计划,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4. 实施计划制定计划之后,我们就要付诸实践,按照计划去解决问题。

这就像是按照“路线图”一步一步地前进,只有付诸实践,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勇于实践,敢于担当,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5. 检查结果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检查结果,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就像是在“路上”不断地回头看看自己的“脚步”,只有不断检查结果,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方案。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检查结果,时刻关注质量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6. 采取措施在检查结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我们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解决问题。

QC七大手法培训教程

QC七大手法培训教程
层别法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 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 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层别法的目的
把杂乱无章的资料加以分门别类归纳。
层别法的步骤
确定层别的对象、设计层别项目、收集数据并进行层别、比较分析与对策。
提高效率
通过柏拉图可以快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避免在次要因素上浪费时 间和精力。
柏拉图绘制方法与技巧
1. 收集数据
收集需要分析的数据,并进行分类整 理。
2. 计算频数
统计各类别数据的频数,并按照从大 到小的顺序排列。
柏拉图绘制方法与技巧
3. 绘制柱状图
以类别为横坐标,频数为纵坐标,绘制柱状图。
4. 绘制折线图
在柱状图上添加一条折线,表示各类别数据的累积百分比。
柏拉图绘制方法与技巧
数据分类要合理
01
分类过少可能导致信息损失,分类过多则可能使得数据分布的
规律性不明显。
柱状图与折线图的组合要恰当
02
柱状图用于展示各类别的频数,折线图用于展示累积百分比,
二者结合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主次关系和分布情况。
标题和标签要准确
在制作检查表之前,首 先要明确检查的目的和
需要收集的数据。
设计表格
根据检查目的,设计合 适的表格
尽量简化检查表的内容 ,避免过于复杂或冗余
的信息。
明确标准
在检查表中明确各项内 容的判断标准,以便后 续的数据分析和问题处
理。
检查表案例分析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生产线质量检查表。该检查表用于记 录生产线各工序的质量情况,包括不 良品数量、不良品类型、不良品处理 情况等。通过对检查表的数据分析, 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 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QC七手法培训教程ppt课件

QC七手法培训教程ppt课件
组织应策划并实施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 持续改进过程,以便:
a) 实现产品的符合性; b)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c)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 这应包括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及应用程度 的确定。
3
ISO9001:2000对数据分析的要求
8.4数据分析
组织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 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这应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
描述的质量数据,如信息、意见、议题、设想等。
--以上是ISO9004-4标准 质量改进中的分类方法
5
另类数据
官能量:并非所有质量特性都能用数据来 表征,在产品和体系评价中还存在另一类 特殊的量,即官能量。
企业的质量方针、管理者的质量意识、电视机 的清晰度、音响的音质等。
由于官能量的评审多具模糊性,其评定效 果主要依靠评定人员的经验和专业技能。
8/2
8/3
8/4
8/5
9/6
合 计
14
45
16
26
15
11
20
19
15
26
21
26 127
17
2 检查表
2.3 分类
a) 点检用检查表(5S活动检查表、内审检查表) b) 记录用检查表(不良项目检查表)
2. 4 制作及记载时注意事项
25
3 柏拉图
练习二
某印刷厂五月份报废统计如下:(单位:公斤) 起线:220 材料不良:78 大小边:67 走位:40 尺寸超差:55 贴合不良:30 贴反:10 请制作柏拉图,并列出主要改善的不良点
26
3 柏拉图
3.5应用注意事项

SPC(QC七大手法)训练课程

SPC(QC七大手法)训练课程
SPC训练课程 & QC七大手法
1.SPC的基本认识 2.SPC运作流程 3.制程能力分析 4.管制图之种类 5.管制图之判读法 6.QC 7Step
1
SPC 基本认识
SPC –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S指的是Statistical…………统计技术
(搜集、图(表)及分析所得之数据)
原料
p1 p2 p3 p4 pn 制程 ( Process )
产品
9
平均数与标准偏差
1. 平均数是代表一群数值的一个平均值,标准差则表示该群数值间之差异 大小的一个数值。
2. 平均数与标准偏差之用途: 例:有两品牌灯泡单价相同,A寿命800小时,B寿命700小时,两者比 较 可能选A品牌灯泡。 如: A寿命最长1200小时,最短200小时 B寿命最长900小时,最短700小时
2.非管制状态:
与下管制界限(Lower control limit,LCL),上下管制界限间的距离为产品质
量特性允许的变动范围,自制程中依一定的顺序(频率),抽取一定大小之数量
(样本),量测或检验之,然后计算所要的统计量将结果依次点入图中,再将相
邻两点用直线链接起来,即成为该统计量的──管制图。
18
管制图原理
管制图是以3个标准偏差为基础,换言之只要群体是常态分配,从群体 抽样时每1000次约有3次超出±3σ范围,在平均值(μ)加减3个标准偏 差范围以外之机会非常少即千分之三,也即所谓机遇原因,而不予以
Ca 工程准确度
Cp
制程精确度
Cpk
制程能力指标
11
准确度(Accuracy)与精密度(Precision) 图解 I
❖ 假设连续射五次飞镖:

新QC七大手法课件

新QC七大手法课件
新QC七大手法
1 of 48
前言
公司导入QCC品管圈活动,从各阶层员 工应具备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善意 识,寻求改善的方法,在管理上应用统 计技术的方法和观念,在全员努力之下 来满足顾客要求和社会要求。
在QC活动中所采用的统计方法, 称之为 我们常讲的“QC七大手法”。
2 of 48
QCC导入重点
A3
A4
Z
更换 备件
调试 运转
保证 均衡
B2 交付
生产
外购
配件
C1
C2
外购
修旧件
无货
应急
D3
更换调整 工装/刀具
D4
确认质量要求 能否达到
37 of 48
第六章 箭条图
定义:
透过小组讨论,对某事项或工程的实施 进行,建立最佳的日程计划并管理,使 其能顺利完成的一种手法。
38 of 48
箭条图
功能用途:
27 of 48
矩阵图
Y 型矩阵图
a1 a2 a3
X 型矩阵图
A3
A2
A1
B3 B2 B1
C1 C2 C3
D1
D2
D3
28 of 48
矩阵图
C 型矩阵图 P 型矩阵图
29 of 48
矩阵图
做法:
确定事项 选择因素群 选择矩阵图类型 根据经验评价和标记 数据统计寻找着眼点
30 of 48
矩阵图
如 何 开
旅游服务专业
大专文凭
材料要优质
南北口味
配方设计
制造加工精细

产品英代语4号/6明级 确 适合各年龄层
搭配药材


qc七大手法培训课件(PPT 58页)

qc七大手法培训课件(PPT 58页)

(4)直方图的制作方法 *举例*
某制药公司9月1日至9月30日制造了一批感冒药品,约1 万个,每天抽取5个,对重量进行测定,取得下列数据: (标准为13.75±1.05g)
感冒药品的重量(g)






⑦ ⑧⑨⑩
A
13.8 14.2 13.9 13.7 13.6 13.8 13.8 13.6 14.8 14.0
对照相机组装工位发生的不良品,按“日期”和“不 良项目”分类。
层别法可以说是“收集和整理数据时所必须遵循的一种基本思考方法”。 层别法的思考方法也被下列的一些手法采纳: *排列图是把分层后的数据表示为柱图进而按大小顺序排列、标出累计曲线后所形成的图。 *特性要因图也是在对原因系列(要因)按大骨、中骨、小骨进行分层之后形成的。 *记录用的数据表也对数据进行分层,可以方便的收集数据。
二:分层的方法
进行分层时,原则上必须选择对特性(结果)产生影响的要素,作为分层的标 准(项目)。
标准(项目)
1.时间经过 2.作业员的差异
具体内容
小时、上午、下午、刚开始作业时、刚结束作业时、白天、夜晚、日期、星期、周、 月、季度
作业员、男、女、年龄、岗龄、班次、新人、熟练工
3.机器、设备的差异
机器设备、型号、新旧、生产线、工具夹
7.其它
新产品、老产品、初始化产品与其他、良品、不良品、包装、运输方法
三、柏拉图
㈠ 什么叫柏拉图
在制造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良的情况。将这些不良项目按数据的大小顺序 自左向右进行排列而列出的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些项目有问题,影响的程度 如何,我们可以针对重要的项目进行调查、分析,采取可行的改善措施。柏拉图就 是利用统计的手法,以图的形式将这些不良现象表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系統圖分類
• 可分為得到問題之解決對策所使用的「對策 展開型系統圖」,和確立改善對策內容所使 用之「構成要素展開型系統圖」2種
• 對策展開型系統圖,能幫助我們鉅細靡遺地 陳述列出達成目的之手段,並在多量的手段 方法中,選擇出最有利的手段來。而這種系 統圖的特徵,便是呈階枝狀地逐次展開各種 對策
何。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關連圖的種類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原因追究型關連圖--- 結果和原因概念圖
關連圖的種類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手段追究型關連圖--- 目的和手段概念圖
關連圖的形式
• 中央集中型
• 基本的圖型是將應解決的問題(主題)置於中心位置 ,再順應因果關係,將其相關之各原因,分別排列在 週邊所構成的,這是一般最常用的一種圖型。當在以 問題為思考中心,欲將糾結複雜的相關原因整理呈現 出來時,很適合使用關連圖。
• 單方向集中型
• 將應解決之問題(主題)置於一側,將各個原因按其 主要之因果關係,朝主題排列推演下去。此種圖型適 用於當欲瞭解問題之某一方面的因果演變關係時,可 以很清楚地看出來。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關連圖的形式
•以粗框 表示重要 要因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央集中形概念圖
關連圖的形式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單方向集中形概念圖
關連圖製作步驟
以關連圖基本型之中央集中型為主(原因追究型關連圖)。 • 步驟1:選擇問題(主題)--將欲解決的問題(主題)或是欲解析
之問題,以簡潔的文字表達出來。
• 步驟2:篩選要因 • 步驟3:在大白紙中央寫上題目 • 步驟4:區別要因並決定1次要因 • 步驟5:將要因-結果之問的關係標明 • 步驟6:更進一步大推演要因 • 步驟7:重新審視因果關係 • 步驟8:圈選出「重要」的要因 • 步驟9:記錄察考結果(結果、重要原因) • 步驟10:填入必要事項--如研習會名稱、日期、小組成員等
•縱軸(顯 示要分割 行的要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橫軸(顯示 要分割列 的要素)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製作方法步驟
這裡只針對最基本的L型矩陣圖。 •步驟1:決定舉出的事項和要素。 •步驟2:決定矩陣圖軸的分割 •步驟3:決定使用矩陣圖的表現方法
。 •步驟4:製作矩陣圖。 •步驟5:察考矩陣圖。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QC新七大手法培训课程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2020年4月13日星期一
舊的QC七大手法
1. 柏拉圖 2. 查檢表 3. 特性要因圖 4. 層別法 5. 散步圖 6. 直方圖 7. 管制圖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1. 何謂關連圖
➢當需要解決的問題被決定之後,常 因問題之所以發生的因素太多,且 彼此互相牽扯在一起,無法理出頭 緒。
更靈活的使用方法
L型矩陣圖 •由橫軸、縱軸2軸構成的最單純
圖。因為軸的結合形狀,因此我 們稱最基本的矩陣圖為L型矩陣圖 。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更靈活的使用方法
T型矩陣圖 • 3條軸組合成的T型圖,是表示第1軸與第2軸之要素
結合,以及第2軸與第3軸之結合的矩陣圖。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更靈活的使用方法
Y型矩陣圖 •和T型矩陣圖一樣,也是由3條軸構成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更靈活的使用方法
X型矩陣圖 • 4條軸呈直角交錯,可以觀察第1軸與第2軸、第2軸與
第3軸、第3軸與第4軸、第4軸與第1軸上各要素之結 合的圖形。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更靈活的使用方法
P型矩陣圖 • X型矩陣圖的軸增加至5條以上者,就叫P型矩陣圖。
完整地填在圖之右下側。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解析二個問題(主題)之關連圖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2. 矩陣圖介紹
• 為了得到解決問題的想法,將各要素組合 在一個行(與橫軸平行)與列(與縱軸平行) 呈直角交叉的圖面上。
• 一眼就看出所有組合關係的圖形。 •活用矩陣圖,可以找出下列重點:
是多角形(Polygon)英文字母的字頭。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更靈活的使用方法
C型矩陣圖 • 是由3條(假設他是X軸、Y軸、Z軸)結合成的立體
圖;C是立體(Cube)英文字母的字頭 • C型矩陣圖最複雜,用來表示A、B、C三組事件的
立體空間上的關係。其特點是以A、B、C各因素在 三度空間上的交點為構想點, • C型矩陣圖可分開表示成三個L矩陣圖,再將其組 合起來思考,亦可將此三個L型矩陣圖整理成為Y 型矩陣圖。 • 由於C型矩陣圖很複雜,因此,較少被使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矩陣圖的選擇方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3. 系統圖
➢ 定義: 納谷教授:「將問 題以同一著眼點予 以重覆細分,將整 個內容明白地呈現 出來,不久便能尋 找出解決問題的對 策之方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系統圖目的
➢當我們有一個欲達成的目的時,系統圖 便是一種可以有效地、鉅細靡遺地導引 出所有達成此目的之具體手段的工具。 尤其是在達成目的之對策或手段之規模 太過龐大時,有時會忘記其重要手段或 遺漏其它更有效的手段,此時系統圖就 更能發揮其功能了
1.欲解決之問題的著眼點。 2.從各種角度評估現況時,發現弱點。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何謂矩陣圖
• 將各種不同的事項要素,分別放在橫軸與縱軸上,可 一眼就能看出所有要素的組合情形。
• 與橫排平行的叫行,名稱和分割的要素填記在左側的縱軸上。
• 與直排平行的叫列,名稱和分割要素填在最上面的橫軸。
➢將因素之間的關係條理化,並掌握 住要因重點所使用的圖,便是關連 圖。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關連圖之使用
因為關連圖可將問題的因果關係和目的之間 的關係釐清,並將問題做層層的解析:
➢ 可以綜觀問題之全貌。 ➢ 可以掌握處理的關鍵。 ➢ 因為沒有範圍限制,可以自由發揮,所以較易
刺激新點子的產生。 ➢ 較容易取得成員之間的認同。 ➢ 對相關者較易說明,使其認識瞭解此中要因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