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看法重点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看法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一件近来中国一直在声称的“比较重大”的事件,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很快。
已经超过日本,并远远超过了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
但是我想不通我国的人均收入比人家低好几倍,怎么能称之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呢。
而且我们中国国家面积广大,幅员辽阔,人口有那么多,按理说总量成为第一页没什么大不了的,本来国力富强的话,就必须会有这样的结果,但是目前来说虽然已经跃居第二位了,还会有可能成为第一位,但是一旦人均了算,我们和那些发达国家是无法比及的,所以这很明显,我们需要认识到真正的东西。
“中国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份联合国最新报告表示,中国将在帮助本地区实现从“经济恢复”到促成长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上扮演重要角色。
报告强调,中国应在促进“绿色技术发展”和引导“国内生产和消费朝着可持续性道路发展”上发挥领导作用。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黄益平表示:“中国出口在2008年初时同比增幅是20%~30%,而2009年年初却同比下降了20%,前后共相差40个百分点。
所以说,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还是有较大冲击的。
”不过,中国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且从出口、工业生产、投资和消费等各方面来看,经济回暖势头都相当显著。
从某个层面上来讲,我们国家的实力确实增加的很多了,纵观历史,我国也是历经很多的波折,各种战争,各种事件,都严重的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中国的进步,从我们国家正式地开始搞经济建设,和平地发展国内实力也不过就是近30、40年的事,从一个经济很低迷的状态迅速的发展,迅速的建设,直到目前的中国经济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成绩,所以外国都很明显的察觉到了这一威胁的势力,那么这样大量的新闻的涌入,对目前信息爆炸的我们来讲很可能是一种谋划。
但是中国现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所需承担的责任应低于发达国家。
故意将我国夸大、浮夸是西方国家惯用的手段,目的是将我国提高到发达国家的行列。
中国因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因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一直以来备受世界瞩目。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那么,中国究竟因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关键。
1978年,中国领导人决定实行经济改革开放政策,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和外资,打破了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这一政策改变了中国经济的命运,使中国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逐步建立了自己的现代工业体系,并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
二、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是中国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劳动力市场规模庞大。
这为中国提供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具有竞争力。
中国劳动力的丰富也推动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和消费的增长。
中国的庞大劳动力资源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来华投资。
三、强大的制造业实力中国的制造业实力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和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中国制造业的高效率和规模效应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许多跨国公司将生产和供应链转移到中国。
中国的制造业不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还不断提升技术和创新能力,逐步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升级。
四、巨大的内需市场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是中国崛起的重要基石。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和潜在的庞大消费群体。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
这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中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消费和促进内需,推动经济增长。
五、科技创新的推动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推动力之一。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大力支持科技研发和创新企业的发展。
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如何看待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经济之我见
论文制作: 幻灯片讲解: Ppt制作人:
导言:2010年中国开始成为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壮观增长,201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7983万亿人 民币,根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6.5886,折合 为6.02万亿美元,人均GDP为4400美元,超 过日本5.5万亿美元,一举成为仅次于美国之 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有人说,我大中国,富的地方像 欧洲
可穷的地方像非洲……
中国的GDP、人均GDP情况
•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8%,这一 现象被世人誉为“中国经济奇迹”。 •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是397983亿人民币,人民币兑 美元汇率中间价为 6.5886,折合为6.02万亿美元,人均GDP 为4400美元,超过日本5.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 • 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71564亿元,同比增长 9.2%,按当前汇率计算,约合74660亿美元。 人均GDP是多少 35000元,按当前汇率计算是5540美元。 • 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 按可比价格 计算,比上年增长7.8%,按照年末汇率计算,GDP约合8.26万 亿美元,人均GDP6100美元,居世界中下游水平。
•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必然性及意义 • 一.必然性 • 经过这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人 民的生活日益改善,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卫生, 教育事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可以用“飞速”形容,可以 说,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华民族才真正的站起来了。 • 经过这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大步踏上了时代前进 的潮流,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充满勃勃生机,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 重大贡献了 的中华民族从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中国的发展当然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 领导集体分析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 人民愿望的基础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 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率领人民踏 上了新时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征程。我们 无法否认,中国能有今天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因 此,我们更不能否认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没有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如何看待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如何看待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也表明中国经济正在高
速发展,同时也代表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成
为第二大经济体,意味着中国经济更加融入全球经济,并扮演重要角色。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从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有了巨大的发展,并以强大的增长速度发展起来。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
是全球经济增长中最快的国家之一、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
仍然稳步发展,通过完善和颁布政策、改善财政货币管理、加强财政支出,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发展中国经济的初衷就是让国家和民众更加富有,并且
全面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繁荣。
中国经济稳定之所以可以取得今天的
成就,就在于它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强调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和
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特别注重社会保障,加大投入了社会公平和公正,把差距缩小变短的政策。
因此,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体现了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发展的力量,也表明中国在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着重
要作用。
世界第二经济体的理性看待

75
132 131 109 112 110 104
2008
2009 2010
314045.43
340902.81 397983.15
3
2 2
23708 25605 29748
106
99 95
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比较
表2-中国与世界人均GDP比较
——喜忧参半 任重道远
中国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标志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 的提高,意味着中国可能在很多方面有了更多的资源、更多的 能力,来解决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但是也应该注意到,“世 界第二大经济体”不等于“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例如:
中国的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综合实力; 中国在人均GDP、发展质量和创新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 距;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和第一大出口国,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薄利多销为经 济总量作贡献; 中国品牌、技术的缺失以及创新意识,导致中国在全球生产链布局中处于 低端地位。
资源、环境、健康,这些代价的支付 在支撑起高发展速度的同时,也降低着 经济增长的幸福感,损害着经济增长的 实质内涵。
三大核心政策:
转变产业发展模式,创造更多工作机会; 增加国民收入;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用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要让人民生活
的更有尊严!
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提高 GDP的含金量,追求高质量、人 性化的GDP,让经济总量的增长 真正惠及十三亿中国人!
存在很大差距。
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属性没有变,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
针对以上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 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 比2000年翻两番。”可以看出,中国已经注意到,只注重"GDP"是 会付出巨大代价的,包括环境成本、生命成本、后代成本、资源成 本等等. 而面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大中首次提 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 指标。 “一个是经济总量指标,一个是人民生活指标,指标设定以 2010年为基期,这两个指标的指导性、方向性更加鲜明,尤其是将 人均收入翻一番指标写入党代会报告,分量更重,彰显出今后我们 更注重百姓生活幸福度。” 双指标同步提出,体现了明确的政策导向。“这说明我们不是 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是下决心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 高。这也意味着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挂钩,广大百姓可以充分 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收益。”
理性看待中国GDP总量世界第二

理性看待中国GDP总量世界第二中国将登上了日本保持了40多年的经济体世界第二大位置,这对不少渴望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国人来说,自是盛事一桩。
成在对待这个举世瞩目的成绩面前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中国GDP将超越日本呢?第二大经济体的头衔没有太多值得庆幸的,中国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4000美元,这才是目前中国的真实处境。
中国经济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再次成为瞩目焦点。
日本内阁府2月14日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为5.474万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
2010年第四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3%。
新数据意味着,中国总体经济规模在世界上占更大分量,对世界经济格局影响加大,但人均GDP与他国有巨大差距。
多位专家表示,第二大经济体的头衔没有太多值得庆幸的,中国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4000美元,这才是目前中国的真实面临的问题。
不仅如此,未来20年发展中的问题也讲越发严峻。
马朝旭表示,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推动地区和世界经济共同发展。
无论中国如何发展,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中国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2010年,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到2月15日为止,日本方面的统计显示,日本2009年GDP为4749240亿日元,而2009年中国GDP为335353亿元。
这意味着2009年中国GDP相当于日本GDP的96%,按照两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超过日本已成必然。
从中国的崛起、人们的荣誉感来讲中国这些年,一直在追求大国崛起,大国复兴,这个GDP世界第二肯定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其次,就是从中国民众角度而言,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国民比较喜欢国家荣誉感的,那些事关大国崛起、民族复兴这样的大事件,都能够振奋国民的心,尤其是对日本这样一个和中国有众多瓜葛的国家,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心理安慰作用,能振奋人心。
[精品]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看法
![[精品]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758d641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7.png)
[精品]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看法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自2010年起经济规模就超过了
日本、德国、英国等传统大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方面,中国的崛起为全球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和合作空间;另一方面,中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如产业结构升级、人口老龄化等。
因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正确看待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正确看待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摘要:在一份2010年8月份的的财务报表中显示,中国的GDP已经超越日本,升到世界第二位,并由此引发了大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喜与忧。
关键词:世界第二、经济体、GDP日本内阁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
据称,去年四季度,日本GDP减少了0.3%,这是自2009年7~9月以来首次出现的萎缩。
早在2010年8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二季度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当时就以1.33万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1.29万亿美元。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这组数据意味着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中国的优势并不明显据学者研究,182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的33%,居世界第一。
不过,这个光彩的数字背后隐藏的危机很快就爆发了。
1840年鸦片战争以及其后一系列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经济迅速下滑。
张燕生认为,1950年新中国的人均GDP只相当于1890年的水平。
从这个角度看,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用了60年的时间去追赶,达到“世界第二”,说明中国确实抓住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机遇。
不过,从人均GDP来讲,中国仅仅只有日本的1/10,这并不值得骄傲。
自从1967年日本超过当时的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此位置保持了40多年不曾动摇。
不过,1990年代经历“广场协议”和汇率升值后,泡沫经济对日本实体经济伤害严重。
在过去20年左右的时间里,其经济增速放缓,甚至多次出现负增长。
而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时间里,虽然有波折,但保持了平均增幅超过9%的高增长态势。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崛起凸显了后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现实:决定一国经济实力的不仅有生产力,还有人口数量。
在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工人的生产力不仅造就了国家的财富,还让这些国家现在或曾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尽管这些国家的人口数量比中国或印度小得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人说,我大中国,富的地方像 欧洲
可穷的地方像非洲……
中国的GDP、人均GDP情况
•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8%,这一 现象被世人誉为“中国经济奇迹”。 • 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是397983亿人民币,人民币兑 美元汇率中间价为 6.5886,折合为6.02万亿美元,人均GDP 为4400美元,超过日本5.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 • 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71564亿元,同比增长 9.2%,按当前汇率计算,约合74660亿美元。 人均GDP是多少 35000元,按当前汇率计算是5540美元。 • 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 按可比价格 计算,比上年增长7.8%,按照年末汇率计算,GDP约合8.26万 亿美元,人均GDP6100美元,居世界中下游水平。
• 二.深远意义
• 在世界的历史上见证我国的实力,显示我国的 优势,增强我国的威信,利于我国的外交发展。 有利于我国与他国进行文化交流,在我国提高 国际知名度的时候,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世界 经济体,增强国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 人民对国家和政府充满信心,利于凝聚民心。 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拉动我国其他行业的发 展,促使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 经济处于优势地位,有责任帮助其他周边国家 的发展,拉动他们经济的增长,在不断发展本 国的同时助他国一臂之力。 我国成为世界第 二大经济体不仅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也利于 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崛起
• (四)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 • 1、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2、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 系。 • 3、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 实力。 • (五)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 1,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 2,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 外开放水平。
如何看待中国成为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经济之我见
论文制作: 幻灯片讲解: Ppt制作人:
导言:2010年中国开始成为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壮观增长,201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7983万亿人 民币,根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6.5886,折合 为6.02万亿美元,人均GDP为4400美元,超 过日本5.5万亿美元,一举成为仅次于美国之 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总之,对于当代中国,我们要用全面而长远 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经济的现状。我们不仅要对 中国这三十多年的飞速发展持肯定态度,同时, 对于中国经济的不足,要求实而认真地对待, 要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要积极应对这些难题; 要能容得下外界对于中国经济的合理批评和建 议。
只有做到了这些,伟大的中国 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01-09中国人均收入统计
人均GDP一直处于落后水平
• 2012年,中国人均GDP只有5432美元, 居世界第87位,而位于第1的卢森堡高 达122272美元,俄罗斯以13236美元 居第51名,中国未达俄罗斯的一半。
其实早在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之前,就 有专家对此进行了相关评; • 2,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 ; • 3,收入分配相距较大 ; • 4,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 • 5,产业结构不合理 ; • 6,农业基础薄弱 ; • 7,城市区域发展不协调 ; • 8,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突出 ; • 9,社会矛盾明显增长 ; • 10,制约科学发展体制和机制障碍已然较多 ; • 11,随着越来越多的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知识精英 及其家属外流(中国是世界第一向外移民大国),中 国资本大量外流,这些人定居国外,而作的却是中国 的生意,赚中国的钱,毫无疑问,中国经济特别是地 方经济将会有陷入外资的掌控之中的危险。
•
谢谢大家!
中国仍然存在的问题
• 就经济总量而言,中国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 济体,本来只是个时间问题,世界第二大经济 体的地位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中国30年 经济改革的巨大成果,但是,我们对这样的一 个结果不宜过度地解读和夸大其意义,特别是, 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之后,无论说中国经济崩 溃或者迟早取代美国,我们现在都能理性对待, 这是中国的成熟和自信。相对于世界第二位的 结果,我们似乎更应该去解读中国经济本身面 临的各种问题:
•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必然性及意义 • 一.必然性 • 经过这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人 民的生活日益改善,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卫生, 教育事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可以用“飞速”形容,可以 说,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华民族才真正的站起来了。 • 经过这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大步踏上了时代前进 的潮流,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充满勃勃生机,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 重大贡献了 的中华民族从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中国的发展当然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 领导集体分析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 人民愿望的基础上,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 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率领人民踏 上了新时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征程。我们 无法否认,中国能有今天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因 此,我们更不能否认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没有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对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 经济体,你怎么看?
如何理解“老二说”?
一,从宏观来说,中国整体实力增强了,在
世界上有了更大的话语权,这是好的方面; 二,从微观来说,总体的提高不代表人均的 改善,比如人均收入依然没有改善,甚至有拉 大的趋势,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拉大, 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等等。中国要想真正发展起 来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任重而道远。
未来中国的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 1、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 2、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 (二)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 (三)经济建设 • 1,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2,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3,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 5,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