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密度单元说课

质量和密度单元说课
质量和密度单元说课

《质量和密度》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课标、说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我将从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编排意图、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教学重点难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内容结构

这是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从知识结构看,本章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质量和密度。通过本章的学习,要初步认识、建立质量的概念,会正确使用天平与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并从中学习一些基本的测量知识与方法。

让学生应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概念,鼓励学生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进而领悟对物质属性的研究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二)编写体例

1、章首包括章标题章首图

这是本章的章首图。本章从五彩斑斓的“鸡尾酒”入手,引领学生走进多彩的物质世界。美丽的章首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经历从好奇到感知到发现未知的过程,并从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2、正文包括想想议议、观察与实验小资料、科学技术社会动手动脑学物理等方面的内容

想想议议本章共有7个想想议议,有一个是利用文字与图示两种方式来介绍量筒的使用方法。其余的想想议议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引出对新概念和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观察与实验本章共有5个观察与实验,其中一个直接测量性的实验,两个间接测量性的实验,还有两个是探究式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及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为继续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资料本章的小资料有两个。一个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的质量,使学生对各种物体质量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另一个则给出了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一方面是用事实来说明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另一方面也说明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来获得一些物质的密度。

科学技术社会科学世界介绍了不同阶段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震撼学生的心灵。

相关链接一个介绍了千克的由来,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另一个介绍了“氩”的发现过程,对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认识密度知识的应用很有意义。

动手动脑学物理新教材的动手动脑学物理,图文并茂,生动形象,非常具有可操作性,且更加贴近生活,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深化对知识的巩固理解、迁移和运用。

3、章末做中学本章的做中学是让学生自制鸡尾饮料,与章首图是前后照应的,章首设疑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章末则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实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目标.

学到了什么围绕物质展开,分为质量和密度两个大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梳理、反思、整合,构建物理知识体系,提升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三)编写特点

1、强化科学探究教学

新课标重点强调实验对物理学习的重要作用。本章的观察与实验,形式多样,有的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实验技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的则是对猜想的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动手的品质。

2、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

从每一节的想想议议到动手动脑学物理,都是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选材,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精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的品质.

3、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新教材从形式上让人耳目一新。有章首图,有想想议议,有精美的插图等等。这些栏目的设置,能使问题更直观更形象,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爱学,乐学.

4、更加关注前沿科技的发展

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材料与社会发展和纳米科学技术。这些都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前沿。对这些知识的了解,能使学生感悟到新材料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从而激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欲望。

(四)知识整合

1、教材整合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是学习力与运动的基础,又与能量有联系;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也是八年级下册学习压强和浮力的必备知识。又与简单机械和功、机械能及其转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章是初中物理学的重要章节,占有重要的地位。

2、科学探究方法整合

本章涉及的科学探究方法,主要有比值定义法、实验法。比值定义法是初中物理定义物理概念最常用的方法,前面学过的速度就是用比值定义法来定义的物理概念。有了速度做基础,对于密度概念的理解就相对容易多了。图像法也是初中物理中常见的一种方法。将实验结果图像化,并根据图象的描述找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使测量结果更直观,更能把握事物的变化趋势,这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还是第一次出现。教师要注意加强指导,让学生体会图象的意义。

二、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两个方面)

(一)课程目标

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4.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物理量,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2)过程与方法

本章主要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尝试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通过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能力,学习、应用科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参与活动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概念建立过程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规范实验操作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体验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认识物理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这两方面是同等重要的位置.(1)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它共有7个要素,可全部涉及,也课部分涉及。

“测物体的质量”是直接性测量的实验,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为后面的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打好基础。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是探究性实验,通过本实验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环节,使学生认识到质量与体积比值的物理意义,进而知道密度概念的由来。

“测量物质的密度”是间接性测量的实验。在本实验中要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与原理,然后从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步骤的安排、实验表格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根据数据得出结果、写出实验报告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实验能力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有重要的作用。

(2)科学内容

1、“物质”是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本章涉及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物质”下的二级主题“物质的属性”。主要介绍物质的观点和物质的一种属性以及新材料。

以下是对课标的解读:

2、科学内容按行为动词分为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体验性目标.

认知性目标分了解、认识、理解递进式的三个层次

本章了解层次的知识有:知道质量的含义;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属于理解层次的知识有:理解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技能性目标是新课标对课程内容在操作技能方面的要求,是对所提出的项目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本章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体验性目标分经历、认同、内化三个水平层次.

本章要经历测量物体质量和密度的过程.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教学建议

物理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教学中要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加强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

我的具体教学建议如下:

1、《质量及其测量》

学习目标为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大致了解宏观物质世界的尺度.

2.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3.对质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认识,能对常见物体的质量进行估测.

4.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5.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针对上述目标确定本节的重点是天平的使用。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对照托盘天平实物,认识其结构,然后再进行实际操作.在“观察与实验”中,课本给出了用托盘天平测质量的具体操作步骤,可以让学生参照遵循。在实际操作后,再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天平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密度》

学习目标为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2.通过实验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领会探究问题的方法,体会利用比值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学会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

4.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本节的重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对密度这个物理量的认识。组织本节课的教学时,可以从与生活有关的活动入手,让学生来区分物质,使学生知道靠一般特性来区分物质有局限性,从而引出本节要学习的物质的另一个特性。在实验版块,教师要把握好各个探究环节的安排。为了节省时间,建议以小组为单位。不同小组之间可以选取不同物质进行测量。学生的操作过程是本节课的关键。因此,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一定要做到分工明确,读取数据细心。要注意加强指导学生做图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图象,找到规律。对于密度概念的学习,可采用类比速度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在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做到学以致用。

3、《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目标为

1. 认识量筒,学会用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体积的方法。

2.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的固体和液体的的密度.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基于这样的学习目标,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实验前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各个方面进行讨论、交流,使实验步骤安排得科学合理。由于有上一节“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实验作基础,因此本节的探究活动学生是有能力自主完成的。所以教师要力争做到少讲、精讲,以便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讨论、交流和实验操作。

4、《密度与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为

1.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应用。

2.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水的反常膨胀特性。

3.会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4.了解材料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收集信息,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5.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组织本节课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通过这些事例,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劳动人民的智慧,了解密度知识与人们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还可以安排一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不仅了解密度的应用,而且还学到利用密度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评价建议

评价内容:多维化

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评价内容的设置与课程目标是一致的,旨在促进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

评价主体:多元化

有学生评:包括学生自评和同学之间互评。有教师评:既包括课堂上的即时评价,也包括阶段性评价。还有家长评。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学习、发展方面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

评价方式:多样化

侧重于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并即时予以评价。主要有:

课堂观察情境问题学案作业达标检测小组评价

今年我们学校打造高效课堂,实施五环探构的教学模式,课堂上用的最多的就是小组评价.做到节节评、天天评、周周评、月月评,评出星光少年,月光少年,阳光少年,并予以表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另外,我们学校还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学生的评价进行管理,比传统的评价更直观,更便于操作。

评价结果

评价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评价的诊断、激励功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结果要客观、恰当。

(三)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包括文本资源、实验室资源、多媒体资源、社会教育资源)文本资源

如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学生伴你学、实验报告册等,还有我们用的最多的教师自己设计的学案,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以教材为资源进行有效备课,同时精心编写学案,实现三维目标的落实。

实验室资源

学校设有专门的实验室,并配备了齐全的实验器材,为我们开足、开全实验课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多媒体资源

学校为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电子白板,为我们进行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方便.例如,在讲授《密度》一课时,我就播放了一段影视作品中,巨石滚落的画面。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被巨石砸中的人毫发无损?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

还有很多好的教育科学网站例如:学科资源网、网络教研平台等,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

社会教育资源

我们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农业生产中有很多与密度有关的现象,例如:风力扬场、盐水选种等。注意让学生观察、收集,以实现从物理到社会的跨越。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倾听,希望多提宝贵意见!

初二学生在第一章已经学习了一些工具的使用,对于天平这个工具的使用只要讲明白应该问题不大。学生的问题主要是生活经验不足,对于常见的物体的质量

来表示可能存在问题。

八年级学生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方式还是比较形象,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的思维过程。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动手操作学生基本可以完成,但对于为什么要这样使用还会感到一些疑惑。

善于跳过障碍,不钻牛角尖,不陷入卡壳状态,

同学们在学习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有的学生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感觉学习吃力,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时间一长甚至破罐破摔,放弃了学习。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分课时教学目标与建议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 分) 1、分别用铅、铁、铝制成三个体积质量都相等的空心球,比较它们中间空心部分的体积,则(密度大小:铅> 铁>铝)() A、铅球最大 B、铁球最大 C、铝球最大 D、三球一样大 2、如图是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 积关系的图线,则由图线可知:() A. ρ1>ρ2>ρ3 B. ρ1<ρ2<ρ3 C. ρ1=ρ2=ρ3 D. 无法判断 3、一枝蜡烛燃烧一半后,剩下部分 的() A.质量、密度都减半 B.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减半 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4、A、B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4,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A.5∶2 B. 2∶5 C. 1∶2 D. 2∶1 5、一架天平称量是200g,则它不能称量200mL的 (ρ酱油>ρ水>ρ酒>ρ煤油>ρ汽油): A.酱油 B.白酒 C.煤油 D.汽油 6、A、B两物体它们的质量相等,已知ρA∶ρB =3∶4,且两物体体积V A∶V B = 4∶5,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A.A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B.B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C.两物体肯定是空心的 D. 两物体肯定是实心的 7、四个一样大小和质量相等的空心球,它们分别是铅、铁、铝、铜制成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小的是( ) A.铅球 B.铁球 C铝球 D.铜球 8、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差气,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D.无法判断 9、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1.0×10kg/m3 B.1.16×10kg/m3 C.1.2×10kg/m3 D.1.75×10kg/m3 10、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各一个,已知ρ铁=7.8 ×103kg/m3,ρ铜=8.9 ×103kg/m3、ρ铅=11.3 ×103kg/m3,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能铁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铜球是空心的 B、可能铜球是实心的,铁球和铜球是空心的 C、可能铜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铁球是空心的 D、三个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分) 11、小明把一支温度计放到阳光下晒,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了,那么温度计里液体的体积了,此时液体的质量,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一质量为2kg的固体物体,将其运到月球上后,其质量为kg,如果它熔化后变成了液态,其质量会;给此物体加热,其密度会(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量筒中有50 ml的水,把质量为565 g的某种金属块全部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水面处刻度恰好是100 ml,那么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cm3,此金属的密度是____g/ cm3. 14、小红在探究甲、乙两 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4 所示的图象.由此可知,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 比ρ甲:ρ乙= ;用甲、 乙两种不同物质做成质量 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 体积之比V甲:V乙= 。 15、一个瓶子最多能装0.5kg的水,它最多能装______kg 的水银;最多能装______m3的酒精。(ρ水银=13.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16、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 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 得出了如图5所示的图像。由图 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 中,物质的密度较大;相同 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质 量较大。 17、如图,某实验小组要称量物体的质量,他们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时指 针恰好指在分度 标尺中线处,但 发现游码停 在g处。对这 种情况,按照操 作规范,称量前 还应将游码放在 称量标尺左端 的处,并把横梁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直至指针重新指在分度标尺中线处。若不重新调平衡,用这样的天平直接称量物体质量,则被称物体的质量应等于称量读数(填“加上”或“减去”)原游码对应的示数。

人教版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6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用实验测定固体物质的密度,必须先测出它的,然后再测出它的,最后用公式求出它的密度. 2.小明手中有一瓶标示600ml的矿泉水,请你计算这瓶水的质量为,若将其放入冰箱内冻成冰,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联想到冬天自来水管经常被冻裂的原因是. 3.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4.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 答下列问题: (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密度将. (2)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密度将.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 较深河底的水温是℃. 5.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所以热空气(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6.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1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2)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2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7.为了测量玻璃杯中盐水的质量,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 (2012年广东)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质子原子核原子B.原子原子核质子 C.原子核质子原子D.原子质子原子核 2.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 从地球运到月球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磨掉铁块一个角 3.下列对质量和长度的估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g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kg 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 4.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5.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A.将游码向左移动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6.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7.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A.2.5kg B.25kg C.250kg D.2500kg 8.(2012?山东聊城)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9.一个瓶子能盛1kg水,可用该瓶子盛1kg的下列哪种液体?(已知ρ水银>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 A.酒精 B.汽油 C.植物油 D.水银 10.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11.(2011?黄石)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人教版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用实验测定固体物质的密度,必须先测出它的,然后再测出它的,最后用公式求出它的密度. 2.小明手中有一瓶标示600ml的矿泉水,请你计算这瓶水的质量为,若将其放入冰箱内冻成冰,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联想到冬天自来水管经常被冻裂的原因是. 3.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 是;容积是10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将煤油倒去4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4.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 答下列问题: (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密度将. (2)水从0℃上升到4℃时体积将,密度将.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 较深河底的水温是℃. 5.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 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所以热空气(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6.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1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2)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2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7.为了测量玻璃杯中盐水的质量,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题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目前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的很多,“轻”说明“碳海绵”( ) A.密度小 B.体积小 C.硬度小 D.弹性小 2. 下列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是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避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A.质量 B.形状 C.密度 D.体积 3. 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 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5.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根据 下表中一些其他密度估算你所在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合理的 是() 物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密度/(kg·m-3) 1.25 1.43 1.98 0.09

A.20kg B. 200kg C. 1000kg D. 2.0×l05kg 6.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0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纯水 1.0×103冰0.9×103 水银13.6×103干松木0.5×103 酒精0.8×103铜8.9×103 煤油0.8×103铝 2.7×103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7.一个瓶子能盛1 kg水,则可用该瓶子盛1 kg下列哪种液体(已知ρ水银>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 ) A.酒精 B.汽油 C.植物油 D.水银 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6-3所示的图象。从图中可知,水温从2 ℃升到8 ℃的过程中,其密度 (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一直变大 D.保持不变 图6-3 图6-4 9.如图6-4所示是用烧杯盛装某种液体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和液体体积V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

质量与密度 (测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3:4 B.4:3 C.2:1 D.1:2 解: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m=ρV可得,2ρ甲V+ρ乙V=ρ甲V+3ρ乙V,ρ甲V=2ρ 乙V,ρ甲:ρ乙=2:1.故答案为:C. 2.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解:气球升空过程中,只是位置的改变,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气球升空过程中,气球外的气压减小,为保证内外压强相等,所以球的体积增大来减小球内 压强,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密度变小.故选B. 3.如图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B.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C.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 D.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解:从图象可知,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线性关系,且图象过原点,说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在体积相同时,甲物体的质量大于乙物体的质量,由此可以判断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故选:C . 4. a ,b 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物质的密度比b 的大 B .b 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 3 C .b 物质的密度是a 的2倍 D .a ,b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解:由图象可知,当V a =V b =2×10﹣3m 3时,m a =1kg ,m b =4kg ,则a 、b 的密度分别为: ρa =a a m V =331210kg m -?=0.5×103kg/m 3,ρb =b b m V =334210kg m -?=2×103kg/m 3,∴ρa <ρb ,即a 物质的密度最小,且b 物质的密度是a 物质密度的4倍,故AC 错误,B 正确;∵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a、b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故D 不正确.故选B . 5.阿基米德采用排水法解决了王冠掺假问题,现有一个金和银做成的王冠,用排水法测量出其体积为56.9cm 3,若与王冠质量相同的纯金块和纯银块的体积分别为52.5cm 3和96.5cm 3,则王冠中银的质量和金的质量之比为( )(ρ金=19.3g/cm 3 ρ银=10.5g/cm 3) A .1:8 B .1:9 C .1:10 D .1:11 解:∵与王冠质量相同的纯金块的体积为V=52.5cm 3, ∴王冠的质量m=ρ金V=19.3g/cm 3×52.5cm 3 =1013.25g ; 设王冠中含金和银的体积为V 金、V 银,则 王冠的质量为ρ金V 金+ρ银V 银=1013.25g , 即19.3g/cm 3×V 金+10.5g/cm 3×V 银=1013.25g ﹣﹣﹣﹣﹣﹣① 王冠的体积为V 金+V 银=56.9cm 3﹣﹣﹣﹣﹣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 m 银=101.325g 或V 银=9.65cm 3; 黄金的质量m 金=m ﹣m 银=1013.25g ﹣101.325g=911.925g .

完整版人教版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第 6 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用实验测定固体物质的密度,必须先测出它的,然后再测出它 的,最后用公式求出它的密度. 2.小明手中有一瓶标示600ml 的矿泉水,请你计算这瓶水的质量为,若 将其放入冰箱内冻成冰,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体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联想到冬天自来水管经常被冻裂的原因 是. 3.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 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 气的密度是;容积是10L 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 ,将煤油倒去4kg 103kg/m 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 密度是. 4.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 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 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 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 问题: ( 1)冰从﹣ 4℃上升到0℃时体积将,密度 将. ( 2)水从 0℃上升到 4℃时体积将,密度将. (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 , 较深河底的水温是℃ . 5.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 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 变,所以热空气(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 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6.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 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 1 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2)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

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 2 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7.为了测量玻璃杯中盐水的质量,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正确的实验步骤依 次为(写字母). A.用天平测出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B.用天平测空的玻璃杯的质量;C.调节天平横梁平衡;D.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E.算出杯中盐水的质量;F.把盐水倒入空的玻璃杯中.8.(1)用天平和水测定一个空玻璃瓶容积的实验如下: A、用天平称量装满水的瓶和水的总质量为300g; B、用天平称量空瓶的质量为100g; C、利用水的密度,求出瓶的容积; D、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E、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且. 请将步骤 E 中所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将以上各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按实验 的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 2)用上面的空玻璃瓶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在玻璃瓶内装满该液体, 用天平称得该液体和瓶总质量为340g.这种液体的密度是kg/m 3. 二、选择题 9.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铁水凝固成铁块B.机器从北京运到海南 C.正在黑板上写字的粉笔D.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 10.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D.1kg 铁与 1kg 棉花质量一样大11.今年 3 月以来,发源于墨西哥的H1N1 流感病毒迅速向全球蔓延.徐闻中学 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变的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6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大桶水比一小杯水的密度小 B.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C.气体受热膨胀后,其密度变小 D.国际单位kg /m3比常用单位g/m3要大 2.关于如图所示的电子天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子天平没有砝码 B.使用中不用担心被测物体放错托盘 C.比托盘天平更精密 D.称量液体质量时,不能通过显示屏直接读出液体质量 3.关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体积一定大 B.体积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小 C.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体积大质量也一定大 D.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大的密度一定大 4.同一密封完好的袋装食品,分别位于不同海拔处,表现出“瘪”“鼓”两种不同的外形,如图甲和图乙所示,有关袋内空气的物理量一定不变的是

A.密度B.体积C.质量D.温度 5.正确使用物理实验器材,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前提,对下列器材所指示的数据,读数正确的是 A.刻度尺:1.4cm B.速度计:90m/s C.温度计:38℃D.天平:33.4g 6.将一个空的塑料瓶装满水,拧紧瓶盖后放到冰箱的冷冻室里,一天后取出观察。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瓶外壁出现白色的霜,它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B.塑料瓶中的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C.塑料瓶鼓起来,说明水凝固成冰后,密度变小了 D.塑料瓶鼓起来,说明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和质量都变大了

7.托盘天平调平衡后,某同学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这时他应该 A.减少天平右盘中砝码 B.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旋出一些 C.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D.向天平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 8.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般教室的高度约为6m B.北京夏天室外温度约为99℃ 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为1min 9.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10.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学设计

. . 第6章质量与密度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学生能回忆并说出本单元的主要容。 2.学生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通过复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复习重难点】 重点:质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 难点: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与密度一章,这节课我们复习一下本章知识,请同学们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复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一名同学读学习目标。 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带着问题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二、自学环节(25分钟) (一)知识回顾,构建知识体系(10分钟) 过渡语: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所学的主要知识,通过自学提示对学过的旧知识不断联想提取,再现脑海,进行系统回顾,在方框中勾勒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可以另附纸)。 1.本单元有哪几节? 2.质量和密度的定义、单位分别是什么? 3.测量固体、液体密度的步骤是什么? 4.利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型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二)复习检测(15分钟) 过渡语: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做下面的检测,注意思考,独立完成。要求:完成自学检测题目,要求书写认真、规。 10 mg是() 1.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晚会上,物理老师出了一个抢答题: 2.5×7 A.一头象的质量 B.一名小学生的质 C.一只兔子的质量 D.一只蚂蚁的质量 2.(多选)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确的是() A.橡皮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将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种子的质量变小 C.氧气瓶的氧气用掉一半,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D.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轮胎气体质量增加,密度不变

最新质量与密度实验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和小丽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小明的测量方法如图A所示,其步骤:①在测鹅卵石的质量时,他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再将游码调到“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调好天平后,他进行了正确的操作,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g。②在量筒内注入30mL的水,将系上细线的鹅卵石没入水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鹅卵石的体积为 __________cm3。③则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2)小丽的测量方法如图B所示,其步骤:a.在圆柱形玻璃筒内加入适量的水,正方体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塑料块露出水面的高度h1;b.将鹅卵石放在塑料块上,塑料块仍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塑料块露出水面的高度h2;c.用细线将鹅卵石系在塑料块下方,然后放入水中,塑料块仍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塑料块露出水面的高度h3。 ①鹅卵石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用所测量的符号表示) ②若在进行测量步骤c时,不小心将部分水沾在塑料块的上表面,测得鹅卵石的密度为ρ',则ρ'________ρ(选填“>”、“=”或“<”)。 【答案】左 22.4 8 2.8×10312 32 h-h h-h ρ 水 =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1]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由图甲可知,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偏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由图乙可知,鹅卵石的质量为 m=20g+2.4 g=22.4g ②[3]由图丙可知,鹅卵石的体积为 V=38cm3-30 cm3=8cm3 ③[4]由 m V ρ=得,鹅卵石的密度为

2020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六章单元检测 [测试范围:第六章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1~10题为单选,11、12题为多选;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00 g的可能是() A.一只蚊子B.一只小鸡C.一头小猪D.一头小象 2.同一密封袋装食品,在不同海拔处表现出不同的外形,如甲和乙所示。该食品袋内一定不变的量是() A.质量B.温度C.密度D.体积 3.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是() 4.如图所示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5.李明同学阅读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中可知,水的温度从2 ℃升高到6 ℃的过程中,其密度() 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 C.一直变大D.保持不变 7.如图所示,在副食店中,商家常用“提子”来量度液体物品的质量。如果用刚好能装0.5 kg酱油的“提子”来量度白酒(ρ酱油>ρ白酒),则对装满一“提子”的白酒质量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于0.5 kg B.小于0.5 kg C.大于0.5 kg 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8.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将质量相等的铝块、铜块和铅块分别放入这三个杯子中(金属块均为实心且ρ铝<ρ铜<ρ铅),水不溢出,水面最低的是() A.放入铝块的杯子B.放入铜块的杯子 C.放入铅块的杯子D.无法判断 9.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3∶4 B.4∶3 C.2∶1 D.1∶2 10.学习完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11.(多选)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用量杯测量了液体的体积V,根据得到的几组数据绘制了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 单元精测卷 (教师卷)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精测卷 (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姓名考号总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冷冻,结冰。这一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温度 B.质量 C.体积 D.密度 【解析】选B。矿泉水放入冰箱,首先是温度降低到凝固点,再放热凝固,即温度降低;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温度变化,但是冰的密度小于水,由V=可知,结冰后的体积变大,故选B。 2.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 kg/m3,一间普通教室里的空气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 A.一个苹果 B.一名中学生 C.一头牛 D.一辆家用轿车 【解析】选C。本题考查质量的计算和估测。已知空气的密度是1.29 kg/m3,一间普通教室的长约为10 m,宽约为 5 m,高约为 4 m,则教室的容积:V=长×宽×高=10 m×5 m×4 m=200 m3,教室里空气的质量:m=ρV=1.29 kg/m3×200 m3=258 k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 g,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 kg,一辆家用小轿车的质量大约是1.2 t,一头牛的质量约为200~300 kg,故选C。 3.小明观察到学校在硬化路面时,工人师傅用振动器在混凝土上来回振动。工人师傅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增大混凝土的质量 B.增大混凝土的体积 C.减小混凝土的密度 D.增大混凝土的密度 【解析】选D。工人师傅用振动器在混凝土上来回振动,从而使颗粒之间的缝隙减小,则体积减小,由ρ=可知,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增大,故选D。 4.“全碳气凝胶”是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材料,其构造类似于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之一。由此可知,“全碳气凝胶”是( ) A.密度小的绝缘体 B.密度大的导体 C.密度大的绝缘体 D.密度小的导体 【解析】选D。“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用确切的物理语言来说是指它的密度很小,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全碳气凝胶”是密度小的导体,故选D。 5.在墨西哥近海海域发现死亡鲸鱼,当地居民用皮尺粗略测算出其中一头鲸鱼的体积约为2 m3,若鲸鱼的密度约为1.0×103kg/m3,则该头鲸鱼的质量约 为( )

初二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 (2012年广东)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质子原子核原子B.原子原子核质子 C.原子核质子原子D.原子质子原子核 2.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 从地球运到月球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磨掉铁块一个角 3.(2011·山东泰安)下列对质量和长度的估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g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kg 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 4.(2010宿迁)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5.(2012南宁)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A.将游码向左移动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6. (2011?青岛)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7.(2012?湖北宜昌)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 ?m -3)( ) A .2.5kg B .25kg C .250kg D .2500kg 8.(2012?山东聊城)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 B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 .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 .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9.(2011·山东泰安)一个瓶子能盛1kg 水,可用该瓶子盛1kg 的下列哪种液体?(已知ρ水银>ρ 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 ) A.酒精 B.汽油 C.植物油 D.水银 10.(2012山东日照)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11.(2011?黄石)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物质的密度最大 B.b 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 物质的密度是a 的两倍 D.c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12.(2011·山东东营)—个瓶子装满水时的总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质量检测(带答案新人教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质量检测(带答案新人教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质量检测(带答案新人教版) 八()班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39分,每小题3分) 1.在生产生活中,下列情况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A.用塑料做炒锅的手柄 B.用塑 料泡沫做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C.用水给发动机冷却 D.用铜 丝做导线 2.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 熔化成铁水 B. 从地球运到月球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磨掉铁块一个角 3.下列对质量和长度的估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 鸡蛋的质量约为600g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kg 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 4.体积和质量都相 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ρ铁<ρ铜<ρ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铁球是实心,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 如果铜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C. 如果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D. 三个球都可以做成空心的 5.用托盘 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A.将游码向左移动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6. 下 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 7.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 A.2.5kg B.25kg C.250kg D.2500kg 8.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 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9.一个瓶子能盛1kg水,可用该瓶子盛1kg的下列哪种液体?(已知ρ水银>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 A.酒精 B.汽 油 C.植物油 D.水银 10.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11.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产品,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是钢的十倍,它适合于制作()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图1-1 《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 一根铁棒,在下列情况下,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把铁棒加热到100 ℃ B .把铁棒轧成一张铁片 C.让宇航员把铁棒带上月球 D.用锉刀对铁棒进行加工 2. 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下列关于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不变,密度增加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增加,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3. 在下列的动物中,质量可能是2k g的是( ) A.一只老母鸡 B.一只老鼠 C .一匹马 D .一只麻雀 4. 平时习惯讲铁比棉花重,从物理意义上讲是指铁的( ) A. 密度比棉花大 B. 质量比棉花大 C. 体积比棉花大 D. 密度、质量都大 5. 关于密度公式ρ=m /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公式可知ρ与m 成正比,m 越大ρ越大 B.由公式可知ρ与m 成反比,m 越大ρ越小 C .当质量m 一定时,ρ与 V 成正比,当体积V一定时,ρ与m 成正比 D.对某种物质而言,物质的质量 m 与物质的体积V的比值是定值 6. 用天平测出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先测出一百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先测出一粒米和一块铁块的质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C .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仔细认真地测量 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反复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7. 小明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实验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接着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向右移动游码 8. 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 g 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 g的下列哪种物质( ) A.酱油 ?B.酒精 C.煤油 ?? D.汽油 9. 如图1-1所示的是A、B 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 的关系图像。由图1-1可知,A 、B 两种物质的密度ρA 、ρB 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 A .ρ B >ρ水>ρA B .ρB>ρA>ρ水 C.ρA >ρ水>ρB D.ρ水>ρA >ρB 10. 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 .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 C .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 D.观察到指针在正中刻度线或在做左右幅度相等的摆动,可认为天平横梁已平衡

6.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一

A B C D 《质量与密度》测试题班级_____ 姓名______ 等级______ 6.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 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2、右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3、图9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a、b 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C.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 在水面 D.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 在水面 4、一块石头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A、把石头加热 B、把石头磨成粉 C、把石头加工成石像 D、把石头运到月球上5、一杯水倒掉一半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B、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D、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6、平常我们所说的“铁比棉花重”的正确含义是: A、铁比棉花质量大 B、铁比棉花的密度大 C、铁比棉花的体积大 D、以上都不对 7、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三个杯中,使水溢出质量最多的是:(已知ρ铜>ρ铁>ρ铝)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不能确定 8、如右图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竖直放置,乙倾斜放置,此时液面恰好相平,比较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 下列正确的是 A.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ρ甲=ρ乙 D. 无法判断 图1 9、由铜、铁、铝、木四种材料做成的四个小球,测得其质量相等,体积也相等,则: A、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铁球可能是实心的 C、铝球可能是实心的 D、木球一定是实心的 10、两实心物体质量之比为4:5,体积之比为3:4,密度之比为: A、16:15 B、3:4 C、15:16 D、4:3 11、一实心铜球和一实心铝球,体积相同,将他们放到已调好的天平两盘中,则: A、天平仍然平衡 B、铝球一端下沉 C、铜球一端下沉 D、无法确定 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 ρB,ρC和水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 ρA、ρA>ρB>ρC且ρA>ρ水 B. B、ρA>ρB>ρC且ρc>ρ水 C. ρA<ρB<ρC且ρA>ρ水 D. ρA<ρB<ρC且ρC>ρ水 0.8×10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 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 A.ρA>ρB>ρC且ρA>ρ水 m(克 B. ρA>ρB>ρC且ρc>ρ水 C. ρA<ρB<ρC且ρA>ρ水 D. ρA<ρB<ρC且ρC>ρ水 10 20 30 v(3 厘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新版新人教版2018版

《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 、玻璃打碎后,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 C 、1kg 铁比1kg 棉花的质量大 D 、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也变大 2、质量为1.8×106 mg 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 ( ) A 、一头大象 B 、一位小学生 C 、一只鸡 D 、一颗螺钉 3、利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为59g ,右盘里所放置的砝码是( ) A 、30g 20g 5g 4g B 、50g 5g 4g C 、50g 5g 2g 2g D 、40g 10g 5g 4g 4、在调节托盘天平使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中线左侧, 此时游码已经对零,下列几种调节中正确的是( ) A、把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B、把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C、把标尺上游码向右移动些 D、把天平搬动一下位置就行了 5、对密度公式ρ= v m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密度与物质的质量成正比 B 、密度与物质的体积成反比 C 、密度与物质的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6、如图1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现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 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已知ρ硫酸>ρ盐水>ρ酒精, 则这三个容器中依次分别装的是( ) A. 硫酸、盐水、酒精 B.盐水、酒精、硫酸 C. 酒精、硫酸、盐水 D. 硫酸、酒精、盐水 7、有两块金属,质量之比是3:2,体积之比是2: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A 、3:1 B 、3:4 C 、4:3 D 、1:3 8、如图2所示,甲、乙两种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 则甲、乙两种球的密度之比为( )(深色为甲球) A 、2:1 ; B 、1:2 ; C 、3:4; D 、4:3. 9、一个最多能装5kg 水的塑料桶,它可以装下下列哪些物体( ) A. 5kg 的煤油 B. 5kg 的水银 C. 5kg 的酒精 D. 5kg 的植物油 10、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质量,把一钢质零件改成铝质零件,使其质量减少了208kg ,所用铝的质量是( )(ρ钢= 7.9×103kg/m 3,ρ铝 =2.7×103kg/m 3 ) A 、71kg B 、108kg C 、204kg D 、316kg 图2 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