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四川大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四川大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精品

课程简介:

《生物化学》是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和食品工程的专业基础课,是以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主要手段来研究

生物体内基本物质(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的结构、性质及其生命活动(如生长、生殖、代谢、

运动等)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四川大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生物化学》是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和食品工程的专业基础课,是以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主

要手段来研究生物体内基本物质(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的结构、性质及其生命

活动(如生长、生殖、代谢、运动等)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由于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繁杂、抽

象,因此在理论讲授中应尽量采用图文并茂等多种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阐述生物化学的基

本理论和代谢变化过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

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奠定生物化学知识基础。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绪论

本章要求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任务(考核概率5%)。了解生物化学

的基本内容,生物化学的发展和成就,近代生物化学的研究方向和我国在生物化学领域中的贡献以及生物化学和其它课程的联系(考核概率5%)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本章重点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难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一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可编辑-

本节要求了解蛋白质的元素组成(考核概率5%),了解氨基酸的分类方法、氨基酸的主要化

学性质(考核概率5%),理解氨基酸的两性解离、等电点以及等电点pl与解离基团pK值的

关系(考核概率50%),理解氨基酸主要物性与结构的关系(考核概率30%),掌握其氮含量特

点(考核概率50%),掌握蛋白质中含有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的三字母符号(考核概

率80%)

1 元素组成、基本组成单位

2 氨基酸与分类

3 氨基酸理化性质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本节要求了解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了解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测定方法和蛋白质氨基

酸顺序与生物功能的关系(考核概率5%),理解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的关系以及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考核概率20%),掌握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的概念以及肽键、肽链、残基、N —末端、C—末端、侧链等术语(考核概率50%),掌握a—螺旋基本

构象单元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参数(考核概率50%),理解构象、构型的概念及区别(考核概率30%),掌握维持蛋白质结构有关的各种作用力及化学键(考核概率80%)

1 蛋白质一级结构

2 肽键、一级结构测定原理

3 蛋白质构象、二级结构、肽单位结构域、a—螺旋、B—折叠

4三级结构

5四级结构、亚基、构象类型

6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第三节蛋白质的性质和分离纯化方法

本节要求了解蛋白质测定方法(考核概率20%),理解蛋白质重要的理化性质和分离纯化方法(考核概率30%);掌握蛋白质变性、蛋白质等电点的概念(考核概率80%)

1蛋白质分子大小

2蛋白质变性

3两性电离与等电点

4胶体性质

5沉淀反应

6紫外吸收

7分离纯化方法

第二章核酸的化学

本章重点核酸的结构和性质,难点DNA和基因组织

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

本节要求掌握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掌握核苷酸的组成成分(考核概率

30%);掌握核苷酸五种碱基中文名称及相应的缩写符号(考核概率60%);掌握两类核酸(DNA与RNA )分子组成异同(考核概率80%)

1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单核苷酸

2 核酸种类和组成核苷酸的结构

第二节核酸的一级结构

本节要求掌握单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考核概率80%);核酸一级结构的概念(考核概率50%); 了解真核细胞染色质DNA与原核细胞DNA的结构特点(考核概率10%)

1 核苷酸之间连接方式

2 真核细胞染色质DNA与原核细胞DNA的结构特点

第三节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本节要求掌握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及重要参数及碱基配对规律(考核概率80%);了

解DNA的超螺旋结构(考核概率10%)

1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及其要点

2 碱基互补规律(Chargaff法则)

3 DNA的超螺旋结构

第四节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本节要求掌握mRNA、rRNA、tRNA的功能与中文名称(考核概率80%);理解tRNA

的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考核概率50%);了解核酶(考核概率10%)

1RNA种类

2RNA结构

3核酶

第五节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本节要求理解核酸的理化性质(考核概率20%);掌握DNA变性(热变性)、复性及分

子杂交的概念(考核概率80%),了解分离提纯方法(考核概率30%)

1核酸的一般性质

2核酸的两性解离、等电点及电泳

3紫外吸收性质

4核酸的变性与复性及Tm值

5核酸的分离提纯

第三章糖类的结构与功能

本章重点单糖和双糖的结构,难点多糖的结构

第一节糖类的概念与分类

本节要求理解糖类、单糖、寡糖(双糖、低聚糖)、多糖以及单糖衍生物的概念(考核概

率10%)

第二节单糖的构型、结构、构象

本节要求掌握葡萄糖、果糖、核糖的结构特点及表示法(考核概率50%)

1 单糖的构型

2 单糖的结构

3 单糖的构象

第三节寡糖的结构和性质

本节要求掌握蔗糖、麦芽糖的结构特点及表示法(考核概率50%)

第四节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本节要求了解淀粉、糖原、纤维素单糖、多糖的结构特点及表示法(考核概率10%),理解淀粉的主要特性、呈色反应(考核概率20%)

1 淀粉与糖原

2 纤维素与半纤维素

3 其它多糖

第四章脂类和生物膜

本章重点和难点生物膜的组成以及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一节脂类概述

本节要求了解脂类的概念、分类及其功能(考核概率5%)

第二节油脂的结构和性质

本节要求掌握脂肪的结构特点(考核概率30%),理解天然脂肪酸的结构特点和表示法(考核概率30%),了解皂化价、酸价、碘价的定义及这些参数与油脂组成的关系(考核概率20%)

1 脂肪的结构特点

2 脂肪酸的结构特点

第三节磷脂和固醇类

本节要求理解磷脂的结构、两性分子的概念(考核概率30%)、了解鞘磷脂、糖脂和固醇的概

念(考核概率10%)

1 磷脂的结构

2 固醇类

第四节生物膜

本节要求掌握生物膜的组成以及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考核概率60%)

1 生物膜的组成

2 生物膜的结构

四川大学生物化学试题

四川大学97 98 99 2000生物化学试题 考试科目:生物化学 说明:一至四题所有专业考生必作,五、六题非生物化专业考生作,七、八题生化专业考生作。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动物和人体对糖类的降解有两种方式,一种需水为,另一种不需水为。 2、肽分子中α-羟基的PK2a比相应游离的氨其酸α-羟基的PK-a值,肽中α-氨基的PK-a比相应的游离氨基酸基的PK-a值。 3、在一般蛋白质中很存在,主要存在于胶原中的氨基酸是。 4、在葡萄糖的分解代谢中,β-磷酸甘油醛氧化产生的NADH,在酒精发酵中以为受氢体,在酵解中以为受氢体,在有氧存在时以为受氢体。 5、在对小牛胸腺DNA进行的酸碱滴定时,在PH6~?之间PH变化很快,表明无可滴定的基因,在这个范围内应该是解离范围,说明在DNA分子中它参与了的形成。 6、在双股DNA中,被转录的链叫不被转录的链叫。遗传信息贮存在链中。 7、焦磷硫胺素(TPP)是酶和酶的辅酶。 8、在中性PH下,影响DNATM的值的因素是。 9、肉质网脂肪酸延长过程与胞浆脂肪酸合成的差别之一是以代替为脂酰载体。 10、乙醛循环步酶促反应构成,其中3种酶与TCA循环中的酶相同,其它两种专一性反应是由和催化的。 二、单项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1)肽键; 2)二硫键; 3)氢键; 4)疏水作用。 2、下列脂质中,在生物膜中含量最多的是() 1)磷脂; 2)胆固醇; 3)糖脂; 4)三酰甘油。 3、碘乙酸可抑制糖酵解中哪种酶的活性?() 1)已糖微酶; 2)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3)烯醇化酶; 4)丙酮酸激酶。 4、细胞内含量最多的RNA是() 1)mRNA; 2)tRNA; 3)rRNA; 4)HnRNA. 5、由两分子丙酮酸转变成1分子葡萄糖所消耗的高能键数是() 1)3; 2)4; 3)6 4)8。 6、下列维生素中哪一种参与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1)B1; 2)B2 3)泛酸; 4)叶酸 7、下述基因除何者外,都属于多栲贝基因? 1)tRNA基因; 2)rRNA; 3)胰岛基因; 4)组蛋白基因。 8、下列催化多底物反应酶中,哪一种酶催化的反应属于有序机制?() 1)苹果玻脱氢酶; 2)谷丙转氨酶; 3)肌酸激酶; 4)醛缩酶 9、在抗生物素蛋白存在下,下述哪种酶活性将受影响?() 1)苹果玻脱氢酶; 2)谷丙转氨酶; 3)肌酸激酶; 4)丙酮酸羟化酶 10、下列各三肽混合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PH梯度洗脱,哪一个最先被洗下来?() 1)Met-Asp-Gln; 2)Glu-Asp-Val; 3)Glu- Val - Asp; 4)Met-Glu-Asp 三、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2至3个正确答案,将其编号填入括号的,漏填或错填,本小题0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构成DNA分子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有 1)3 5-磷酸酯键; 2)氢键 3)盐氢 4)碱基堆积作用;5)酯键 2、对于下列一个五肽:焦谷半脱缬苯丙·谷氨醅胺,可以认为() 1)用DNFB 试剂尚未出N-末端; 2)具有紫外吸收; 3)其 -羟基的 pka值Gln的 -COOH pka值略小;用肼解法测不出C-未端;5)比五肽呈疏水性。 3、胰凝乳蛋白酶作用于下列肽键() 1)Arg-phe; 2)Glu-Ala; 3)Tyr-Ala; 4)phe-Lys; 5)Lys-Gly 4、能促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 1)胰岛素 2)酶浓度; 3)PH; 4)温度 5)激活剂 5)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 1)底物浓度;2)酶浓度 3)PH 4)温度 5)激活剂 6、参与三闳酸循环的维生素有: 1)Vpp 2)VB1 3)VB2 4)硫辛酸 5)生物素 7、能提供一碳基因的氨基酸有 1)Gly 2)Glu; 4)His; 5)Met 8、谷按酰胺是多种物质的前体,它可以转变为 1)AMP 2)CTP; 3)Trp; 4)Lys 5)6-磷酸葡萄糖胺 9、第二倍使包括 1)cAMP 2)Cgmp; 3)Ca2+ 4)ppGpp; 5) Mrna

新版四川大学生物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我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正面临着我人生中的灰暗时期,那时发生的事对当时的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我甚至一再怀疑自己可不可以继续走下去,而就是那个时候我决定考研,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人生方向。那个时刻,很大意义上是想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再让自己纠结于一件耗费心力和情绪的事情。 而如今,已相隔一年的时间,虽然这一年相当漫长,但在整个人生道路上不过是短短的一个线段。 就在短短的一年中我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曾经让自己大为恼火,让自己费尽心力和心绪的事情现如今不过是弹指的一抹灰尘。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境变化,我认为,是因为,在备考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全身心进入了一个全然自我,不被外界所干扰的心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同样枯燥、琐碎、乏味的事情。 这不正是一种修行吗,若说在初期,只是把自己当作机器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生活的灾难的话,但在后期就是真的在这过程中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知不觉中进入到了忘记自身的状态里。 所以我就终于明白,佛家坐定,参禅为什么会叫作修行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所以经过这一年我不仅在心智上更加成熟,而且也成功上岸。正如我预期的那样,我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了新的人生方向。 在此,只是想要把我这一年备考过程中的积累的种种干货和经验记录下来,也希望各位看到后能够有所帮助,只不过考研毕竟是大工程,所以本篇内容会比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四川大学生物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56)生物学 (93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自主命题) 参考书目为: 1.《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2014,吴相钰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动物生物学》第2版,2008,许崇任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植物生物学》2018,林宏辉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生物化学》第4版,朱圣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5.《现代分子生物学》第4版,朱玉贤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 1、单词 背单词很重要,一定要背单词,而且要反复背!!!你只要每天背1-2个小时,不要去纠结记住记不住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背,时间久了自然就记住了。 考察英语单词的题目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5500个考研单词,量算是非常多了。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类:高频核心词、基础词和生僻词,分别从各自的特点掌握。 (1)高频核心词 单词书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真题用书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里面的单词都是从历年考研英语中根据考试频率来编写的。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田春兰执笔人:王凯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体育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化学 课程编号:144213 英文名称:sports biochemistry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任选课 总学时: 36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 0 学分:2 开设专业:休闲体育 先修课程:运动解剖运动生理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之间的相互适应,研究运动过程中机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及调节的规律,从而为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能力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重视最新科学成就的介绍和体现体育专业的特点及需要。在体育科学和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体育专业各层次教学中被列为专业基础理论课,是体育院校学生的必修课。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使学生初步了解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之间的相互适应,初步掌握运动过程中机体物质和能量 代谢及调节的基本规律。 2.为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能力(如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和恢复、反兴奋剂及其监测技术、机能监 控和评定、制定运动处方等)提供理论和方法。 3.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1.理解运动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任务,发展、现状及展望; 2.了解运动生物化学在体育科学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3.使学生树立整体观、动态观,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生命、看待运动人体。 重点与难点:运动生物化学的概念;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 第二章糖代谢与运动 1.掌握糖的概念、人体内糖的存在形式与储量、糖代谢不同化学途径与ATP合成的关系; 2.了解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的基本代谢过程及其在运动中的意义; 3.掌握糖代谢及其产物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4.熟悉糖原合成和糖异生作用的基本代谢过程及其在运动中的意义; 5.了解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糖代谢产生的适应性变化。 重点与难点:糖代谢的不同化学途径及其与ATP合成的关系 第三章脂代谢与运动 1.掌握脂质的概念与功能、脂肪酸分解代谢的过程; 2.了解酮体的生成和利用及运动中酮体代谢的意义; 3.掌握运动时脂肪利用的特点与规律; 4.理解运动、脂代谢与健康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脂肪酸分解代谢的过程、酮体代谢的意义;运动时脂肪利用的特点与规律。第四章蛋白质代谢与运动 1.掌握蛋白质的概念、分子组成和基本代谢过程; 2.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 3.了解运动与蛋白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适应。 重点与难点:运动时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变化的规律;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第五章水无机盐维生素的生物化学与运动 1.了解掌握水的生物学功能与对运动能力影响 2.了解掌握无机盐的生物学功能及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3.了解掌握维生素的生物学功能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第六章酶与激素 1了解酶的特点,理解运动中酶的适应变化及运动对血清酶的影响和应用 2了解运动对

四川大学生物化学、基础真题

2003年四川大学普通生物学试题 1,名词解释 呼吸熵稳态生物圈生殖隔离细胞内消化克隆选择学说神经节 反射弧分子进化中性学说光合磷酸化顶级群落反馈调节物种 五界系统造血干细胞 2填空略 3,4判断,选择(略) 5问答 1绘图并说明脊椎动物血循环系统的进化 2举例说名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特点和功能 3简述神经信号产生和传导过程 4简要回答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要点 5简要回答现代生物工程的形成和发展 6简要回答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由来和发展 2002年四川大学普通生物学试题 1,2选择,填空(略) 3问答 1简述物种的定义及形成原因 2简述生物的分类及五界系统 3动物界最繁荣昌盛的是哪一门?又以哪一纲为最?他们有何重要特征? 4以人为例阐述高等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5生物体的有机组成是什么,它们的生理功能又是什么? 1997年四川大学生物化学试题 考试科目:生物化学 适用专业:生物化学、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细胞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农药学、分子生物学 研究方向:以上专业各方向说明:一至四题所有专业考生必作,五、六题非生物化专业考生作,七、八题生化专业考生作。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动物和人体对糖类的降解有两种方式,一种需水为,另一种不需水为。 2、肽分子中α-羟基的PK2a比相应游离的氨其酸α-羟基的PK-a值,肽中α-氨基的PK-a比相应的游离氨基酸基的PK-a值。 3、在一般蛋白质中很存在,主要存在于胶原中的氨基酸是。 4、在葡萄糖的分解代谢中,β-磷酸甘油醛氧化产生的NADH,在酒精发酵中以为 受氢体,在酵解中以为受氢体,在有氧存在时以为受氢体。 5、在对小牛胸腺DNA进行的酸碱滴定时,在PH6~?之间PH变化很快,表明无可滴定的基因,在这个范围内应该是解离范围,说明在DNA分子中它参与了的形成。

四川大学生物化学考试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10×2=20分,答案写在专用答题纸上) 1、核酸分子杂交-不同的DNA片段之间,DNA片段与RNA片段之间,如果彼此间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互补也可以复性,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这种按照互补碱基配对而使不完全互补的两条多核苷酸相互结合的过程 2、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相邻的二级结构单位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辨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 3、增色效应-当双螺旋DNA融解(解链)时,260nm处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 4、伴娘蛋白-就是与部分折叠或不正确的折叠的多肽链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能够加速正确折叠的进行或提供折叠发生所需要的微环境。 5、顺反子-指DNA上的一个片段,有上千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相对独立的单位。DNA分子由许多相对独立的单位(基因)构成。 6、生物大分子的变性-生物大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蛋白质在受到光照、热、有机溶剂以及一些变性剂的作用时,次级键受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的破坏,使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丧失。DNA变性(DNA denaturation)指DNA双链解链分离成两条单链的现象。 7、回纹结构-即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 sequence):在同一多核苷酸链内的相反方向上存在的重复的核苷酸序列。在双链DNA中反向重复可能引起十字形结构的形成。 8、PCR -扩增样品中的DNA量和富集众多DNA分子中的一个特定DNA序列的一种技术。在该反应中,使用与目的DNA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作为引物,进行多轮的DNA合成。其中包括DNA变性、引物退火和在Taq DNA聚合酶催化下的DNA合成。 9、激素-一类由内分泌组织合成的微量的化学物质,它由血液运输到靶组织,起着一个信使的作用调节靶组织(器官)的功能。 10、同工酶-是指有机体内能够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 二、写出下列生化名词缩写符号的的中文名称(10×0.5=5分,答案直接写在小题后) 1、cAMP 3,5-环腺嘌呤核苷酸 2、NADP+氧化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3、cccDNA 共价闭合环DNA 4、GSH 还原型谷胱甘肽 5、ddNTP 双脱氧核苷三磷酸 6、RNase 核糖核酸酶 7、Subunit 亚基 8、hnRNA 核内不均一RNA 9、Ψ(指一种稀有碱基)假尿嘧啶10、holoenzyme 全酶 三、填空题:(20×1=20分,答案直接写在题中括号内) 1.真核生物细胞中的80 S核糖体是由60 S 和(40 ) S 组成。 2.构成α螺旋中肽键的原子(H和O)和DNA双螺旋中(B-DNA)中嘌呤核苷的碱基的排列均采用(反式或Trans ) 式排列。 3.(His或组氨酸)的功能基是催化中最有效、最活泼的,它是构成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等的电荷中继网氨 基酸残基之一,在生理pH条件下,既可以作为H+的受体,也可以作为H+的供体 4.已知一个酶对a、b、c三个底物作用的K m之间的关系是K ma>K mb>K mc, 则该酶的最适底物是( c ) 。 5.蛋白质分子α-螺旋构象中,螺旋一圈中含有(3.6 )个氨基酸残基。

四川大学生化题库及答案(I)

四川大学生物化学核酸合成部分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2.不对称转录(asymmetric trancription) 3.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 4.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 5.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 6.领头链(leading strand) 7.随后链(lagging strand) 8.有意义链(sense strand) 9.光复活(photoreactivation) 10.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 repair) 11.内含子(intron) 12.外显子(exon) 13.基因载体(genonic vector) 14.质粒(plasmid) (二)填空题 1.DNA复制是定点双向进行的,股的合成是,并且合成方向和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同;股的合成是的,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每个冈崎片段是借助于连在它的末端上的一小段而合成的;所有冈崎片段链的增长都是按方向进行。 2.DNA连接酶催化的连接反应需要能量,大肠杆菌由供能,动物细胞由供能。3.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全酶由组成;核心酶的组成是。参与识别起始信号的是因子。 4.基因有两条链,作为模板指导转录的那条链称链。 5.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称,由酶催化。 6.DNA或UpGpCpA分别经0.3NKOHR、NaseT1和牛胰RNaseI处理所得结果:DNA: 0.3NKOH:;RNaseT1:;RNase I: ; UpGpCpA:0.3NKOH:;RNaseT1:;RNase I :。 7.基因突变形式分为:,,和四类。 8.亚硝酸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诱变剂,因为它可直接作用于DNA,使碱基中基氧化成基,造成碱基对的。 9.所有冈崎片段的延伸都是按方向进行的。 10.前导链的合成是的,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随后链的合成是的,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 11.引物酶与转录中的RNA聚合酶之间的差别在于它对不敏感,并可以作为底物。 12.DNA聚合酶I的催化功能有、、、和。 13.DNA回旋酶又叫,它的功能是。 14.细菌的环状DNA通常在一个开始复制,而真核生物染色体中的线形DNA可以在起始复制。 15.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Ⅲ的活性使之具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DNA复制的保真度。 16.大肠杆菌中已发现种DNA聚合酶,其中负责DNA复制,负责DNA损伤修

蛋白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蛋白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赵艮贵 课程名称:蛋白质工程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讲课学时:36 学分:2 适用对象: 生物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蛋白质工程是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晶体学和计算机技术等的迅猛发展而诞生的,也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的发展密切相关,是融合了蛋白质晶体学、蛋白质动力学、蛋白质化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学科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由于蛋白质工程学科的边缘性,所以本课程在介绍蛋白质基本内容的同时,兼顾学科发展动向,旨在使学生了解现代蛋白质工程理论的新进展并为相关学科提供知识和技术。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蛋白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和现代生物技术在蛋白质工程上的应用及典型研究实例,熟悉从事蛋白质工程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努力培养学生具有科学思维方式、启发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善于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重点内容包括蛋白质分子基础、分子设计、折叠、理化性质、结构解析与预测以及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在蛋白质工程中的应用、蛋白质的分离纯化鉴定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在蛋白质工程中的应用。难点蛋白的分子设计和结构解析。 五、实践环节 独立开课六、参考性教学时间安排 4 蛋白质分子设计 4 蛋白质的修饰和表达2 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3 蛋白质结构解析 3 生物信息学在蛋白质工程中的应用 4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鉴定4 现代生物学技术在蛋白质工程中的应用4 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工程的应用3 七、考核方式 期末笔试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 《蛋白质工程》(第二版),汪世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详细)

《医学遗传学》教学大纲 (讨论稿) 2013年11月修订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在医学生学习了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从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阐释遗传性疾病的遗传规律、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遗传保健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门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 二、基本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医学遗传学基本知识、医学遗传学基础理论和人类遗传学疾病。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既应掌握五大类遗传性疾病的基本特点,也应掌握常见的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临床特征、遗传学改变和遗传病再显危险率的估计,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按要求程度的不同,将学习内容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掌握”,要求理解和熟记所学内容,并能脱离书本进行简明扼要的口头与书面叙述;第二级为“熟悉”,要求理解所学内容,并记住内容提要;第三级为“了解”,要求基本理解所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结合临床,遗传病案例贯穿全程;课堂讲授与课外练习并重,文献检索与英文阅读并进,知识面拓展贯穿全程。。 四、建议教材 《医学遗传学》(第三版),顾鸣敏、王铸钢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年8月 五、参考书目 1. 陈竺主编,《医学遗传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7月 2. 左伋主编,顾鸣敏、张咸宁副主编,《医学遗传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 3. Robert Nussbaum, Roderick R. McInnes, Huntington F. Willard. Thompson & Thompson Genetics in Medicine, 7th edition, Saunders Elsevier, 2007 六、主要参考网址 1. 上海市精品课程——医学遗传学: https://www.360docs.net/doc/7c12202869.html,/jpkc/med_heredity/index.asp, 2.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ttps://www.360docs.net/doc/7c12202869.html, 3. 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https://www.360docs.net/doc/7c12202869.html, 4. 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https://www.360docs.net/doc/7c12202869.html, 5. 人类基因组委员会:https://www.360docs.net/doc/7c12202869.html, 七、本大纲的编写基础和适用对象及考核方法

17版教学大纲《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300063 学时: 32 学分: 2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细胞生物学是为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和生态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生命活动的专业基础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细胞结构、功能及各种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细胞生命活动规律,了解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提高学生对细胞生物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 后续课程:遗传学、细胞工程。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1.重点掌握细胞结构与功能,理解并掌握各个亚细胞结构功能及各结构的装配。 2.理解并掌握细胞重要生命活动(增殖、分化、衰老及调亡等)过程的规律及调控,各细胞 组分的互动与网络架构及细胞调控的基本规律。 3.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学科历史,了解该领域研究重点及热点。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讨论及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开展教学。 重点:重点讲授各个亚细胞结构、各结构的装配及功能,细胞生命活动(增殖、分化、衰老及调亡等)过程的规律及调控,个细胞组分的互动与网络架构及细胞调控的基本规律。 难点:细胞结构的功能中涉及的作用机制(包括假说、模型等)以及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机制(如蛋白质的分选、膜泡运输等)。 本课程力求做到突出重点内容,讲清难点内容,并着重做好以下两点: 1.重视基础性和系统性:细胞结构、功能是课程的重点讲解内容,也是了解生命活动和生命 现象的基础,更是学好本课程的基石。图文结合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来 系统的认识细胞的结构及功能,使学生更全面系统的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细胞生命活动 规律。 2.了解相关的学科历史及当前研究热点:在传授传统的基础理论的同时,适当加入相关内容 的学科历史,以及研究进展。熟知历史可以更好的理解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

高级生物化学课程大纲

《高级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译名:Advanced Biochemistry 适用专业:生物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与工程技术 学分数:3学分 总学时数:54学时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生物学各研究方向研究生的学位课程。 生物化学是前沿理论研究的基础和高科技应用研究的基础,它从化学层面,介绍生物分子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生命现象的运动和变化规律。通过对高级生物化学的系统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今后应用生物化学的研究成就对生物体进行不同层次的设计、控制、改造、模拟并产生出巨大的生产能力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查阅各种文献、运用网络资源、撰写文献综述、翻译最新研究进展等方法进行本课程的学习,以反映当代生物化学的研究进展及成就,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中外文献“窗口”看到学科发展的前沿、看到其基础知识的延伸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大量的最新信息,满足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生物学、人体生理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等几乎所有生物学科的次级学科为支撑。 结合化学、化学工程学、数学、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等生物学领域之外的尖端基础学科,其中又以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理论和技术的突破为基础。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讲课实验上机作业小计 1. 绪论 3 2.膜结构和被膜细胞器 3 3.细胞壁 4 4.核酸 3 5.基因组的组织结构与表达 4 6.氨基酸 3 1 7.蛋白质的合成、装配和降解 4 8.脂类 2 9.光合作用 3 10.糖代谢 2 11.呼吸与光呼吸 3 12.氮和硫 3 1 13.植物激素与诱激物 3 14.信号感受和转导 3 15.衰老与程序性细胞 4 16.植物对病原体的反应 3 1 17.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反应 3 18.矿质营养吸收与转运 2 19.天然产物(次生代谢物) 2 合计54 3

医学基础化学教学大纲

医学基础化学教学大纲 前言 本大纲是根据我校五年制本科医学基础化学教学总学时72学时(4学分,其中理论授课45学时,实验操作27学时)的理论教学计划制定的。 医学基础化学是医学各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化学基础课,学好医学基础化学课程对于医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医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基础化学》理论包括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这部分内容应使学生对于溶液等基本性质,结构化学等基本理论以及容量分析等基本操作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理论教学内容分三级要求,第一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在理论课上应重点讲授,亦为学生考试的重点;第二级是熟悉内容,教师应选择性讲授,学生要熟悉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第三级为了解内容,供学生自学提高,教师也可选择性讲授,一般不安排在考试范围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补充一些与本学科相关的新内容,学时安排可酌情变更。 本大纲对应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化学》第一版。 绪论 了解化学与医学的关系以及基础化学课程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基础化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分散系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混合物和溶液的组成标度。 2、掌握用凝固点降低和溶液渗透压进行有关计算。 3、掌握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应用。 4、掌握溶胶的基本性质和胶团的结构。 5、熟悉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产生渗透压的原因和规律。 6、熟悉溶胶的稳定因素和聚沉作用。 7、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和分类。 二、教学内容 1、分散系的分类。 2、混合物和溶液的组成标度。 质量分数,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 3、稀溶液的通性。 溶液的蒸气压,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透压力。 4、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完整版)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揭示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科学。它以数理化、生物化学、植物学等课程为基础,又是园林和生物科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 2、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了解植物体内主要代谢活动机理,掌握植物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原理,植物形态建成的生理基础以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深刻了解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和植物对逆境的抗性以及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了解一些主要植物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进行植物分析的基本技术和原理,用植物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1) 植物细胞生理 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各种细胞器、生物膜的超微结构,掌握其生理功能特点以及植物细胞原生质的特性,植物细胞全能性和植物信号传导的意义。 ( 2)代谢生理 掌握呼吸代谢的主要途径,光合作用的机理(包括C 3、C 4和CAM 的代谢途径),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蒸腾的基本理论,掌握离子吸收、运转的基本规律和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理解同化物运输分配规律。 (3)生长发育生理 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掌握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植物生长、成花、开花、结实和衰老的主要生理机制。 (4)环境生理 了解正常环境条件与植物的相互关系以及逆境(干旱、水涝、极端高低温和大气污染等)引起植物异常生理变化的规律,掌握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可能方 课程编码: 060255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教学对象: 园林本科 学时学分: 54学时(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3学分 编写单位: 编 写 人: 审 定 人: 编写时间: 2012 年7 月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四川大学生物化学核酸部分考试题

(生物科技行业)四川大学生物化学核酸部分考试题

四川大学生物化学核酸部分考试题 (壹)名词解释 1.单核苷酸(mononucleotide) 2.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bonds) 3.不对称比率(dissymmetryratio) 4.碱基互补规律(complementarybasepairing) 5.反密码子(anticodon) 6.顺反子(cistron) 7.核酸的变性和复性(denaturation、renaturation) 8.退火(annealing) 9.增色效应(hyperchromiceffect) 10.减色效应(hypochromiceffect) 11.噬菌体(phage) 12.发夹结构(hairpinstructure) 13.DNA的熔解温度(meltingtemperatureTm) 14.分子杂交(molecularhybridization) 15.环化核苷酸(cyclicnucleotide) (二)填空题 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_________于____年提出的。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 3.脱氧核糖核酸在糖环______位置不带羟基。 4.俩类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不同,DNA主要位于____中,RNA主要位于____中。 5.核酸分子中的糖苷键均为_____型糖苷键。糖环和碱基之间的连键为_____键。核苷和核苷之间通过_____键连接成多聚体。 6.核酸的特征元素____。 7.碱基和戊糖间是C-C连接的是______核苷。 8.DNA中的____嘧啶碱和RNA中的_____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是相似的。 9.DNA中的____嘧啶碱和RNA中的_____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是相似的。 10.DNA双螺旋的俩股链的顺序是______关系。 11.给动物食用3H标记的_______,可使DNA带有放射性,而RNA不带放射性。 12.B型DNA双螺旋的螺距为___,每匝螺旋有___对碱基,每对碱基的转角是___。 13.在DNA分子中,壹般来说G-C含量高时,比重___,Tm(熔解温度)则___,分子比较稳定。14.在___条件下,互补的单股核苷酸序列将缔结成双链分子。 15.____RNA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_____RNA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16.DNA分子的沉降系数决定于_____、_____。 17.DNA变性后,紫外吸收___,粘度___、浮力密度___,生物活性将___。 18.因为核酸分子具有___、___,所以在___nm处有吸收峰,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19.双链DNA热变性后,或在pH2以下,或在pH12之上时,其OD260______,同样条件下,单链DNA 的OD260______。 20.DNA样品的均壹性愈高,其熔解过程的温度范围愈______。 21.DNA所在介质的离子强度越低,其熔解过程的温度范围愈___,熔解温度愈___,所以DNA应保存在较_____浓度的盐溶液中,通常为_____mol/L的NaCI溶液。 22.mRNA在细胞内的种类___,但只占RNA总量的____,它是以_____为模板合成的,又是_______合成的模板。

运动生物化学 教学大纲

XX 学院 教学大纲 体育系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 2013级专接本 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化学 任课教师:XXX 2014年2月24日至2014年6月29日

XX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运动生物化学 课程代码:108011106S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36 学分:2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 先修课程: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课程性质:《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分支,体育科学学科之一,也是体育科学中应用基础性的学科。本门学科是应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从分子水平研究人体运动时机体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能量转变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与变化,并应用这些规律为运动实践服务的一门科学。 2.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运动生物化学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熟悉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人体的生物化学变化特点,能应用运动生物化学的理论方法指导训练和体育锻炼,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体育教育专业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3.课程任务:使学生明确运动生物化学的学科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运动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运动与身体化学组成之间的相互适应,运动过程中机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及调节规律,并学会应用理论指导运动实践活动,为增强体质、提高竞技运动能力提供理论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一)理论部分 绪论 1.教学内容: 一、运动生物化学的概念与任务 二、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与展望 三、学习运动生物化学的意义与方法 2.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发展、现状及展望;了解运动生物化学在体育科学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树立整体观、动态观,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生命、看待运动人体。 第一章物质代谢与运动概述 1.教学内容: 第一节运动人体的物质组成 一、组成人体的化学物质 二、运动对人体化学物质的影响 第二节物质代谢的催化剂——酶 一、概述 二、酶催化反应的特点 三、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四、运动与酶适应 五、运动与血清酶 第三节运动时物质代谢 一、糖代谢 二、脂质代谢 三、蛋白质代谢 四、水代谢 五、无机盐代谢 六、维生素代谢 第四节运动时机体的能量代谢 一、腺苷三磷酸——ATP 二、生物氧化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运动人体的物质组成、酶催化反应的特点、运动中生物氧化过程及ATP的合成;熟悉运动中机体物质代谢的基本知识;理解运动引起人体物质组成及酶的适应性变化。 第二章糖质代谢与运动 1.教学内容: 第一节糖概述 一、糖的概念和化学组成 二、糖的分类

新版四川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我已预料到这一年将是怎样的一年,我做好了全身心地准备和精力来应对这一年枯燥、乏味、重复、单调的机械式生活。可是虽然如此,我实在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呐,面对诱惑和惰性,甚至几次妥协,妥协之后又陷入对自己深深的自责愧疚当中。这种情绪反反复复,曾几度崩溃。 所以在此想要跟各位讲,心态方面要调整好,不要像我一样使自己陷入极端的情绪当中,这样无论是对自己正常生活还是考研复习都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我想把这一年的经历写下来,用以告慰我在去年饱受折磨的心脏和躯体。告诉它们今年我终于拿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你们的付出和忍耐也终于可以扬眉了。 知道自己成功上岸的那一刻心情是极度开心的,所有心酸泪水,一扫而空,只剩下满心欢喜和对未来的向往。 首先非常想对大家讲的是,大家选择考研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正确了。非常鼓励大家做这个决定,手握通知书,对未来充满着信念的现在的我尤其这样认为。当然不是说除了考研就没有了别的出路。只不过个人感觉考研这条路走的比较方便,流程也比较清晰。没有太大的不稳定性,顶多是考上,考不上的问题。 而考得上考不上这个主观能动性太强了,就是说,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所以下面便是我这一年来积攒的所有干货,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点点小小的帮助。 由于想讲的实在比较多,所以篇幅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自己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四川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56)生物学 (93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参考书目为: 1.《分子生物学》高教出版社出版朱玉贤主编、 2.《蛋白质分子结构》清华大学出版 3.阎隆飞、孙之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八版,査锡良、药立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 1、单词 背单词很重要,一定要背单词,而且要反复背!!!你只要每天背1-2个小时,不要去纠结记住记不住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背,时间久了自然就记住了。 考察英语单词的题目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5500个考研单词,量算是非常多了。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类:高频核心词、基础词和生僻词,分别从各自的特点掌握。 (1)高频核心词 单词书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真题用书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里面的单词都是从历年考研英语中根据考试频率来编写的。 核心,顾名思义重中之重。对于这类词汇,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分类记忆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比较记忆法。 分类记忆法,这种方法指的是把同类词汇收集在一起同时记忆。将同类词汇放在一起记忆,当遇到其中一个词时,头脑中出现的就是一组词,效率提高的同

《生物化学》C教学大纲_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C Biochemistry C 课程代码:180004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学时:72学分:4 预修要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 内容简介:生物化学是介于生物与化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该课程是生物相关本科专业的学位课程,在学生修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动物学和植物等课程后,供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授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生物功能以及这些生物分子在细胞内新陈代谢的途径及伴随的能量转换,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等内容。 选用教材或参考书: 教材:《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罗纪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书:《生物化学》.沈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生物化学》.郑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生物化学教程》.沈仁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北师大生化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生物化学C》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课程代码:180004 学时:72(讲课学时:56实验学时:16课内实践学时:) 学分:4.0 适用专业: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动物医学、林学、动物科学等 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学基础理论,要求学生掌握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的结构、性质及其在生命活动(如生长、生殖、代谢、运动等)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等;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学验证性、综合性以及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技能。最终能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从生物分子水平来研究和解释生命现象,并为后续学科打下生物界微观的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大纲说明 本课程研究对象是生物体,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命机体的科学。随着生物化学的发展,它所包括的领域不断扩大,当前生物化学研究比较活跃领域有: (1)探索生命机体的物质组成,并测定其含量及弄清其间存在的严格的规律和方式。 (2)探讨细胞和亚细胞结构及生物分子的功能。 (3)研究生命机体的繁殖、遗传的生物化学机理。 (4)研究生命体新陈代谢的自我调节、控制系统。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1、主要内容: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以及一些对生物体内化学反

四川大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精品 课程简介: 《生物化学》是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和食品工程的专业基础课,是以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主要手段来研究 生物体内基本物质(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的结构、性质及其生命活动(如生长、生殖、代谢、 运动等)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四川大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生物化学》是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和食品工程的专业基础课,是以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主 要手段来研究生物体内基本物质(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的结构、性质及其生命 活动(如生长、生殖、代谢、运动等)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由于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繁杂、抽 象,因此在理论讲授中应尽量采用图文并茂等多种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阐述生物化学的基 本理论和代谢变化过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 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奠定生物化学知识基础。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绪论 本章要求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任务(考核概率5%)。了解生物化学 的基本内容,生物化学的发展和成就,近代生物化学的研究方向和我国在生物化学领域中的贡献以及生物化学和其它课程的联系(考核概率5%)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本章重点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难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一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可编辑-

本节要求了解蛋白质的元素组成(考核概率5%),了解氨基酸的分类方法、氨基酸的主要化 学性质(考核概率5%),理解氨基酸的两性解离、等电点以及等电点pl与解离基团pK值的 关系(考核概率50%),理解氨基酸主要物性与结构的关系(考核概率30%),掌握其氮含量特 点(考核概率50%),掌握蛋白质中含有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的三字母符号(考核概 率80%) 1 元素组成、基本组成单位 2 氨基酸与分类 3 氨基酸理化性质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本节要求了解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了解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测定方法和蛋白质氨基 酸顺序与生物功能的关系(考核概率5%),理解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的关系以及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考核概率20%),掌握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的概念以及肽键、肽链、残基、N —末端、C—末端、侧链等术语(考核概率50%),掌握a—螺旋基本 构象单元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参数(考核概率50%),理解构象、构型的概念及区别(考核概率30%),掌握维持蛋白质结构有关的各种作用力及化学键(考核概率80%) 1 蛋白质一级结构 2 肽键、一级结构测定原理 3 蛋白质构象、二级结构、肽单位结构域、a—螺旋、B—折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