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一体化除氧器排汽带水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一起一体化除氧器排汽带水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一起一体化除氧器排汽带水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一起一体化除氧器排汽带水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姚良山彭新亮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分析介绍了某烧结余热发电工程一体化除氧器排汽带水事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设计改造。改造后的除氧器消除了排汽带水现象。

关键词: 一体化除氧器排汽带水改造

1 前言

在烧结余热利用系统中,为了实现烧结烟气的梯级利用,余热锅炉常设计为双压型式,而由除氧塔、低压汽包、锅炉低压蒸发器组成的一体化除氧器就成为此种型式锅炉的常用除氧设备。这种除氧器利用锅炉低压蒸发器产生的部分饱和蒸汽作为汽源,对凝结水进行除氧。利用这种型式的除氧器可使系统简化,同时不影响除氧效果。

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为某钢厂设计的烧结余热回收工程中,余热锅炉的除氧器就采用了这种新型的一体化除氧器。其中除氧塔采用了先进的旋膜式除氧装置,保证了除氧器在变工况运行时的适应性能和稳定性能。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余热锅炉试运行期间的现场报告,除氧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喷水现象,给水从除氧塔的排汽管喷出。通过对设备内部件的分析,认为造成除氧器喷水的主要原因,一是起膜管数量不够,二是连通管较少。

2.1 起膜管问题

旋膜式除氧器有二级除氧装置,第一级也是主要的除氧部件—起膜器组由起膜管、连通管和隔板组成。起膜管由无缝管截成需要的长度,在其上端的一定位置沿管壁切向角度和一定下倾角钻通所需要直径和数量的孔,用于需除氧的水进入而形成射流和旋膜。可见,起膜管是旋膜式除氧器的主要部件。

起膜管如果数量不足,会造成给水相对较大,水不能全部进入起膜管的射流孔形成射流和旋膜,给水会在除氧器的水室中产生激溅,造成排汽带水现象的发生。

2.2 连通管问题

连通管的作用是使积存在隔板上部的积水沿管内旋流附管壁流下,管内中空,可以将滞留在隔板底部的气体排出。

由此可见,如果连通管的数量不足,会使得积存在隔板上部的积水不能及时流下,造成隔板上部大量积水,带氧的排汽就会冲击积水,造成排汽带水。

3 设计改造

根据该工程余热锅炉的设计参数,经计算后作出如下改造:

3.1 增加起膜管

原设计起膜管规格为DN100,数量只有4根。改造后起膜管规格不变,数量增加为14根,保证给水能完全进入起膜管而不产生激溅。

3.2 增加连通管

原设计连通管规格为DN15,数量4根。改造后连通管规格改为DN25,数量增加为7根,将隔板上部的积水及时排走,避免排汽冲击带水。

3.3 增加淋水箅子

原设计没有淋水箅子。改造后在除氧器的填料组上部增加两层角铁制成的淋水箅子,使一级除氧水均匀进入网波填料上部进行深度除氧,同时起到降低蒸汽流速的作用,防止蒸汽流速过大造成排汽带水。

4 结语

通过实际运行,改造后的旋膜式除氧器消除了排汽带水的现象,同时加强了深度除氧的效果。

1) 旋膜式除氧器的主要部件是起膜管,如果起膜管的数量不足,会造成传热面积不够,水室积水产生激溅,引起排汽带水。

2)连通管如果数量不足,会造成隔板上部积水,引起排汽冲击带水。

3)除氧器内汽流速度过快会造成排汽带水。

参考文献:

[1]旋膜式除氧器技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2003年第6期曹化春国凤和

作者简介:姚良山(1981—),男,助理工程师,济南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毕业于山东大学,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热力除氧器废汽利用方案

热力除氧器废汽利用方案 一、基本情况介绍 我厂锅炉除氧采用大气式热力除氧,由于在工业锅炉中,热力除氧器具有除氧效果稳定的特点,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热力除氧器在排出废气的过程中伴有蒸汽排出,出现冒“白龙”现象,严重影响了生产环境,同时排出的蒸汽含有较多的能量而造成损失。为节能降耗,减少资源及其能量的浪费,特制定以下废汽回收方案。 除氧器排汽损失在除氧器的校核计算中一般除氧器处理每吨水按3kg蒸汽选取(比实际偏小),现锅炉房除氧器处理量为60t/h,蒸汽损失量为0.18t/h。 其次可根据现场运行实际经验值进行测算,在正常情况下,水从20℃加热到104℃,需要消耗蒸汽4~6t/h,除氧器废汽量按5%计算,蒸汽损失量为0.3t/h。 综上可知,除氧器废汽排放量为0.3t/h,按照每年运行时间8760小时,年浪费蒸汽2628吨,蒸汽价格按照130元/吨可节约资金34.16万元/年。 另回收2628吨蒸汽冷凝液,按照10元/吨节约资金2.63万元。 总计节约资金36.8万元/年。 二、利用方案 加设一组换热器,将除氧器排出的废汽与除氧器进水进行换热,换热后的蒸汽冷凝液接入锅炉房二楼蒸汽冷凝液回收总管,并将锅炉房一楼冷凝水回收器放散口敞开,以便不溶性气体的分离。具体改造方案见附图2。 三、注意事项 1、除氧器废汽量小,品位低,且废汽中的氧含量会氧化腐蚀换热设备,不溶性气体在换热器中滞留,影响换热效果。

2、回收后的凝结水温度高会产生部分蒸汽,冷凝水回收器放散敞开后会出现“冒汽”现象。 3、若处于连续生产状态,换热器软水管道将无法对接合茬,只有采取带压打孔的手段。 附图1:锅炉房布局图(现状) 附图2:热力除氧器废热利用方案图 废汽外排 至LNG

除氧给水系统操作规程

中海石油华鹤煤化有限公司?锅炉系统操作规程 中海石油华鹤煤化股份有限公司 3052尿素装置公用工程热电 站 除氧给水系统操作规程 编写::审核::审定:—批准: 二O一三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工艺说明和设备参数特性 1. 除氧给水系统的任务 2?给水除氧系统的工作范围 3. 除氧给水系统的各种物料

锅炉系统操作规程 4. 除氧给水系统的工艺过程 5. 主要设备的特性 第二章工艺指标和联锁保护 1. 工艺指标 2. 连锁报警 第三章除氧器的操作规程 1. 投运前的检查与准备 2. 单台除氧器的投运 3. 连续排污扩容器投运 4. 除氧器并列运行 5. 除氧器的运行和维护 6. 除氧器的停运 7. 除氧器的事故处理 第四章锅炉高压给水泵操作规程 1. 锅炉高压给水泵的保护实验 2. 给水泵的备用条件 3. 给水泵备用闭锁条件: 4. 给水泵的启动 5. 给水泵的备用 6. 给水泵的停用: 7. 停用给水泵隔离放水 8..给水泵运行中注意事项 9.给水泵的稀油站操作步骤 10给水泵故障处理

锅炉系统操作规程 附表一给水系统阀门一览表 附表二给水泵的启停操作票

第一章工艺说明和设备参数特性 1. 除氧给水系统的任务 1.1合理回收和补充各路化学补充水、冷渣器冷却水、疏水等至除氧器,对联排扩容蒸汽等余热进行回收,保持除氧器水位正常,不能大辐波动; 1.2对锅炉给水进行调节PH加药,除氧,升压等工艺过程,满足锅炉给水品质和给水压力、温度的工艺要求。 1.3保证除氧器、锅炉给水泵及高低压给水管线与其附件等设备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1.4保证除氧给水系统的运行中相关工艺参数在规定范围内: 除氧器压力保持在0.15~0.2MPa; 水温控制在130~135C 水位控制在水箱中心线以上在750?1150mm之间,正常水位为 950mm 溶解氧含氧量w 7ug/1 锅炉给水PH值8.8~9.3 高压给水压力12~14MPa 1.5除氧器的运行中,值班经常检查汽水管路应无泄漏及振动现象,校对水位指示;定期作好检查和维护工作。 1.6定期作除氧器安全门动作试验;安全阀整定压力为0.8MP& 2. 给水除氧系统的工作范围 工作范围包括:三台高压除氧器、四台电动锅炉给水泵及润滑油站、加药装置、联排扩容器及以上设备相关的管线、阀门、仪表、电气等部件等。 3. 除氧给水系统的各种物料 3.1冷渣器的冷却水:0.6MPa, 60 C 3.2来自外网变换加热器的脱盐水:0.6MPa, 114 C 3.3 疏水:0.7MPa, 80 C 3.4联排回收蒸汽:0.172MPQ 130 C

电厂除氧器排汽的余汽回收

电厂除氧器排汽的余汽回收 引言 现代热电厂中锅炉给水的除氧方法,一般采用的是热力除氧 法。热力除氧不但去除了给水中的氧气,而且也去除了水中溶解的其他气体,并且没有其他遗留物质,因此在现代热电厂被广泛应用。 众所周知,为了达到良好的除氧效果,除氧水必须加热到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道尔顿分压定律表明,此时溶解于水中的各种气体全部逸出。为了使除氧器里的各种气体顺利逸出从而保证水中的含氧量达标,一般是将除氧器的排汽阀门开大,使各种汽气体顺利逸出。但是我们注意到在开大阀门对除氧有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工资和热量的大量流失。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世界能源的渐渐枯竭,人们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电厂的除氧器排汽不仅浪费了工资和热量,而且造成了热污染、噪音污染并且汽气排空时建筑物墙面外终日白汽缭绕,这些与现代热电厂应节能环保美观的政策相违背。那么有没有办法既能保证除氧效果又能回收这些余汽呢?理论上在除氧器排汽管道上加装 1 个换热器是即可以解决噪音污染又可以回收工质。下面分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除氧器余汽回收装置除氧器余汽回收装置选定表面式加热 器,表面式换热器的优点是水侧和汽侧是完全分开的,排汽凝结下来的水中的氧不会渗透到水中去,同时表面式换热器内部

的不锈钢管也不易受到余汽中的氧气的腐蚀,减小检修维护的工作量。 二、除氧器余汽回收装置系统的设置 结合笔者所设计的上海金山热力供应XX公司一期工程来 说,除氧器的排汽换热器可以就近放置在除氧器平台上,除氧器的余汽换热器的冷却水来自除盐水(0.6MPa, 20C),除盐水在经过余汽冷却器加热之后继续送至除氧器,除氧器的排汽冷凝下来的水利用其高差送至疏水箱,当疏水箱水满时再通过疏水泵送至除氧器继续加热除氧。在排汽换热器上设有排气口,经过冷凝之后的排汽冷凝水中的氧气可由此逸出。 三、除氧器余汽回收装置效果的分析 1.除氧效果分析 排汽冷却器在工程中投入运行后,运行人员可以在DCS空制室里观察到其除氧器溶氧量的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一般低压除氧器的含氧量要求w 10ug/l,高压除氧器含氧量w 7ug/l,在保证含氧量合格的基础上,排汽阀门的开度要尽量小。理论上余汽换热器不会影响除氧器的除氧效果。 2.经济效益分析 1 )工质回收计算 以上海金山热力供应XX公司一期工程为例,这个工程有 2 台高压除氧器和 2 台低压除氧器,每台均装设 1 个排汽换热器。经询问设备厂家,单台高压除氧器排汽量约为1t/h ,取其50% 为蒸

除氧器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原理浅析

除氧器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原理浅析 发表时间:2018-09-07T16:29:31.07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9期作者:刘鸿吉 [导读] 即使是复杂控制系统,也是在简单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学习和掌握简单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厂除氧器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基础应用。 刘鸿吉 大唐绥化热电有限公司黑龙江绥化 152000 摘要:在热工过程控制中,简单控制系统是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多的。即使是复杂控制系统,也是在简单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学习和掌握简单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厂除氧器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基础应用。 关键词:除氧器;自动控制;过程控制 1 引言 热工自动调节系统由两类设备组成:一是拥有调节作用的成套仪表和装置,它包括传感器、变送器、开关、调节器和执行机构等,称为调节器。二是被调节器所控制的运行生产设备,即调节对象。可见,自动控制装置和控制对象经过信号的传递互相联系起来,便构成一个自动控制调节系统。 运用上述术语来表述,控制就是根据被调量偏离给定值的情况,适当地动作调节机构,改变控制量,最后抵消扰动的影响,使被调量恢复到给定值。 2 自动控制系统分类 2.1、反馈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的原理便是按照被调量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调节,目的就是减小或者将偏差消除。而偏差信号是如何来的,就是测量信号的反馈值。 特点:主要是控制调节的时间长,但可以克服外界扰动的影响,最后消除偏差;其次是产生偏差后进行调节,控制不够及时,如果调节作用不当,还会造成调节器振荡,引起动态偏差增大等。 2.2、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系统的原理便是根据扰动进行调节,就是用扰动昌盛的作用去补偿被调量的影响。其实就是前馈调节器在发生扰动的时候就根据扰动信号量进行调节,去抵掉扰动对被调量造成的影响。前馈控制系统也是开环控制系统。 特点:主要是能够及时有效地制止被调量的变化,使控制过程时间短,反应快速;其次是扰动作用只要发生就参与调解,能够及时进行调节,大大减小被调量的动态偏差,但是前馈控制系统属于开环系统,调节动作完成后,不存在稳定性分析问题,无法检查调节效果,所以我们不建议单独使用此方式。 2.3、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是我们工业上比较常用的控制系统。将我们的机组负荷扰动作为前馈信号,因前馈信号动作快速,便立即进行调节作用,及时的将主要扰动克服。同时利用反馈来克服其他扰动,使系统的被调量在稳态时能准确地控制在给定值。在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中把前馈作用作为粗调,把反馈作用作为细调。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合理的应用,对提高控制质量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3 除氧液位控制系统过程描述 如图1-1所示,凝结水通过升压泵,送往低压加热器及轴加,在轴加的出口,差压流量计测量凝结水流量,最后进入除氧器。 在除氧器液位气动调节门旁是旁路阀,为长信号带中间停的电动门开关门,当凝结水量不足时,增加向除氧器补水。除氧器的水由给水泵来升压,变成给水,送往高压加热器,在高压加热器的出口,设有差压流量计,用于测量进入锅炉汽包的给水量。 图1-1 凝结水系统流程 4系统的任务,影响除氧器液位的因素及控制手段 4.1.任务 此系统的任务便是要保证氧除器的液位为设定值。液位过高将影响汽轮机安全运行,容易造成水击,而氧除器的液位过低,则极易造成给水泵发生汽蚀,影响给水泵以及汽轮机组的安全。 4.2.影响除氧器液位因素: 4.2.1. 凝结水量 4.2.2. 给水量(包括过热、再热器减温水) 4.2.3. 抽汽量(以及进入除氧器的辅汽量) 4.2.4. 来自高加的疏水量 其中给水量代表流出除氧器的质量,而凝结水量、抽汽和疏水是进入除氧器的质量,当进入和流出不平衡时,则导致除氧器液位变化。

锅炉除氧器定排连排技术协议

XXXXXXXXX公司 除氧器、连排、定排 技术协议 卖方: 2014-02-17 xxxxxxxxx公司(以下简称买方)、xxxxxxx锅炉辅机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卖方),双方就xxxxxxxxx工程旋膜除氧器及水箱、连排、定排产品的设计、制造等有关事宜,经充分协商达成如下技术协议: 1 总则 本技术规范的适用范围仅限于除氧器及水箱、连续排污扩容器、定期排污扩容器的设备订货、设计、制造和验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设备的供货及服务范围内的所有项目必须根据最新的有关规范、标准、事故防护规定和法定规程的要求执行。所有供货的材料和配套设备,设计、图纸、设备及部件的质量和等级,检验方法,设备及部件的施工特点以及验收,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效法律、技术规范以及安全规程中各项条款的规定。如果卖方的供货在制造监督、检验、验收过程中以及在质量保证期内不能满足合同的各种要求,卖方应在质量保证期内无条件地自费改进和制造更好的设备直到满足合同所规定的这些要求和规定为止。 通用件应按标准规格制作,并在可能时互相互换。 2 设备范围及技术要求: 2.1 旋膜除氧器及水箱 型式:旋膜式 额定出力:60t/h 台数:2台 工作压力:0.02MPa(表压) 工作温度:104℃ 设计压力:0.03MPa(表压) 设计温度:250 ℃

水箱有效容积:25m3 水箱壁厚:10 mm 除氧塔壁厚:8 mm 主要受压元件材质: 除氧器主要受压元件材质:Q235B 水箱主要受压元件材质:Q235B 腐蚀裕度:水箱1.6/塔2.5 mm 除氧器填料:1Cr18Ni9Ti 出水含氧量:≤15μg/L 支座间距:4600mm 设备净重:8500 kg 运行重量:~35000kg 满水重量:~48000 kg 其他相关设计参数: 化学补充水参数:正常60t/h,最大可达70 t/h,常温 加热蒸汽参数:180~250℃、0.3~0.5MPa(a) 除氧器及水箱上接管口管径及定位需按照买方要求并确认后方可生产。 2.2 连续排污扩容器 直径:DN1000 台数:1台 容积:2.2m3 工作压力:0.6MPa

除氧器操作规程

除氧器 运 行 规 程 一、除氧器说明 1、除氧器(作用) 用它来除去锅炉给水中的氧气及其它气体,保证给水的品质,同时除氧器本身又是给水回热系统中的一个混合式加热器,起了加热给水、提高给水温度作用。 2、除氧器工作原理:(膜式除氧器) 膜式除氧器应用了射流和旋转技术,并采用了比表面积很大的填料—液汽网盒。 除氧器总体设计成两级除氧结构。 第一级:除氧装置由起膜装置和淋水箅子所组成。 汽轮机的凝结水和化学补充水以及其它低于饱和温度下的各种疏水都进入起膜装置的水室中混合,混合后的水经过固定在上、下管板上的起膜喷管的喷孔以射流方式在起膜喷管的内壁上形成高速向下旋转的水膜。向下流动的水膜与上升的加热蒸汽接触后产生强烈的热交换过程,当旋转的水膜流出起膜管时,水温基本上接近了饱和温度,水中的溶解氧将被除掉90%—95%。 水膜流出起膜管后形成椎形裙体,并在重力和蒸汽流的作用下被冲破而形成水滴,降落在淋水箅子上。 淋水箅子由五层30㎜×30㎜等边角钢构成,除氧水经过各层箅子同蒸汽进一步的进行热交换,同时也为除氧水进入液体网填料盒进行均匀分配。 液汽网填料盒是除氧器第二级除氧装置。 液汽网填料盒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成单层或双层。液汽网是一种新型高效填料,它是由不锈钢扁丝(0.1㎜×0.4㎜)以Ω形编织成的网套,把液体网按其自然状态盘成圆盘,圆盘直径相当于液汽网盒框体的内径,在圆盘的上下用扁钢和Φ14钢筋将其固装在液汽网的框体内, 除氧水经过液汽网盒使汽水更加充分接触,可将水中溶解最大限度地高析出来,这一除氧过程保证了除氧器在变工况运行时的适应性能和稳定性能。 二、除氧器投用前检查 (一)、启动前阀门位置

除氧器排气回收(论文)

高压除氧器排汽回收方案 的比较确定与综合效益分析 河北华电石家庄热电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41)宋立伟赵英振 摘要:本文对高压除氧器余汽回收的几种方案进行了比较,提出了简易可行的实施方案。同时,分析了将排汽引至轴封加热器的经济效益,对电厂节能及环保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高压除氧器排汽回收经济效益环保 1. 概述 1.1 机组简介 河北华电石家庄热电有限公司#21、#22机组是由德国ALSTOM公司生产的200MW 高温、高压双抽双排汽凝汽式机组。分别于2003年11月30日和2002年11月30日投产。 表1 #21、22汽轮机主要技术参数 1.2 存在的问题 2. 原因分析 2.1 现场检查 现代化火力发电厂中用于锅炉给水的除氧工艺,几乎均采用的是物理除氧法(即热力除氧法)。热力除氧不但可以除去给水中的氧气,同时也除去了水中溶解的其它气体,并且没有其它遗留物质,因而被广泛应用。 为了达到良好的除氧效果,高压高压除氧器在运行中必须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一、除氧水必须加热到高压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提供气体从水中分离出来的必要条件。二、必须及时地把水中分离出来的气体排至设备之外,使汽气空间中氧气的分压力减小,水中氧气与汽气间氧气的分压差增大,分离出来的氧量增加。一般情况下高压除氧器排气门开大,排出的汽气混合物量增加,除氧塔内汽流速度增大,对除氧有利,但也增大了工质和热量的损失。所以,合理的排汽门开度具有保证良好的除氧效果和减少热损失的双重意义。 从实际运行经验来讲,即使高压除氧器保持了合理的排汽门开度,仍然不可避免地要损失掉一部分工质和热量。同时,对于位于城市之中的发电厂(如地处北京东四环路旁的国华热电分公司),高压除氧器排汽还带来了噪音污染及机房顶蒸汽缭绕(俗称“冒白龙”)这些与现代化环保企业形象极不相符的负面影响。其中,高压除氧器排汽所产生的噪音可高达125dB(A),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极大。 通过加装高压除氧器余汽回收装置,既可以解决噪音污染及“冒白龙”问题,同时还可以回收大量工质及热量。 一、高压除氧器余汽回收装置型式的选择 高压除氧器余汽的回收通常可以采用加装换热器设备的方法来实现,根据换热器原理的不同,余汽冷却器通常有三种型式:风冷式换热器、表面式换热器及混合式换热器。 1、风冷式换热器 换热性能较好的风冷式换热器采用国外先进的“熵立得”换热管技术制造而成,具有系统连接简捷的优点,可直接在高压除氧器的排汽管上安装连接,不必对机组热力系统进行改动。但是,风冷式换热器的缺点是需配置较大功率的风机,运行费用高(耗电大),需定期进行维护检修;而且,风冷式换热器单台设备造价也比较高。另外,风冷式换热器配套风机运行时噪音较大,不适合于环保噪音方面的要求。 2、表面式换热器 表面式换热器的优点是换热效果好,回收工质比较充分,可彻底消除高压除氧器对外排汽。但是,表面式换热器内部的铜管受到余汽中氧气的侵蚀,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将发生腐蚀泄漏,检修维护量很大。另外,表面式换热器与机组热力系统的连接布置较为复杂,换热器的水侧、汽侧及疏水管路均需在不对机组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实现有机连接。通常,表面式换热器的冷却水源选用机组的凝结水或低压高压除氧器的补充水(除盐水)参数较为恰当,但在将换热器串接入凝结水(或除盐水)系统中时从设备检修切换系统的角度考虑,必须配置换热器的旁路系统。因而,采用表面式换热器的系统布置较为繁琐且安装工作量大,占用现场场地也较多。尤其是对于新建机组,现场设备布置较为紧凑,再额外加入换热器设备时,系统布置十分不便。

工业锅炉除氧器液位控制DCS系统设计

天 津 理 工 大 学 自动化学院专业设计报告
题目:工业锅炉除氧器液位控制 系统设计 题目:工业锅炉除氧器液位控制 DCS 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届 指导教师
赵 2012

学号 20081001 班级 08 电气 5 班
张惊雷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第 1 页 共 14 页



1. 专业设计文本材料包括设计报告、任务书、指导书三部分,其中任务书、指导 书由教师完成。按设计报告、任务书、指导书顺序装订成册。 2.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指导书完成专业设计工作,合作完成的专业 设计,要在设计报告概述中明确说明分工。 3. 设计报告内容建议主要包括:设计概述、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分析、软硬件具 体设计、调试分析、总结以及参考资料等内容,不同类型的设计可有所区别。 4. 设计报告字数应在 3000-4000 字,图纸设计应采用电子绘图、且符合相应符合 国标,文字规范借鉴参考毕业设计要求。 5.专业设计成绩由平时表现(50%)、设计报告(30%)和答辩成绩(20%)组成。 专业设计应给出适当的评语。
专业设计评语及成绩汇总表
成绩 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 报告成绩 答辩成绩
专业设计 评语
第 2 页 共 14 页

工业锅炉除氧器液位控制 系统设计 工业锅炉除氧器液位控制 DCS 系统设计
前言
集散控制系统( :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 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 和分散控制的集中分散控制系统,简称 DCS 系统。该系统将若干台微机分散应用于过程控制,全部信息通过 通信网络由上位管理计算机监控,实现最优化控制,整个装置继承了常规仪表分散控制和计算机集中控制的 优点,克服了常规仪表功能单一,人-机联系差以及单台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危险性高度集中的缺点,既实现 了在管理、操作和显示三方面集中,又实现了 在功能、负荷和危险性三方面的分散。DCS 系统在现代化生产过程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 用。 集散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 现场控制级、过程控制级、过程管理级、经营 管理级 DCS 系统的硬件结构 DCS 的 硬 件 系 统 主 要 由 集 中 操 作 管 理 装 置、分散过程控制装置和通信接口设备等 组成。 通过通信网络将这些硬件设备连接起 来,共同实现数据采集、分散控制和集中 监视、操作及管理等功能。 现场控制站 现场控制站是一个可以独立运行的计 算机检测控制系统。由于它是专为过程检 测、控制而设计的通用型设备,所以其机 柜、电源、输入输出通道和控制计算机等, 与一般的计算机系统有所不同。 操作站 为了实现监视 和管理等 功能,操作站 必须配置以下设备:1、操作台,也就是高 档电脑桌;2、微处理机系统,就是高档电 脑;3、外部存储设备,简单说就是大容量 硬盘;4、图形显示设备,就是电脑显示器; 5、操作键盘跟鼠标;6 打印输出设备。 集散控制系统结构图
第 3 页 共 14 页

除氧器检修规程

除氧器检修规程 1、除氧器 1.1设备结构概述及工作原理 1.1.1结构概述: 凝结水在流经负压系统时,在密闭不严处会有空气漏入凝结水中,加之凝结水补给水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氧气。这部分气体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不仅会腐蚀系统中的设备,而且使加热器及锅炉的换热能力降低。除氧器的作用就是去除给水中溶解的气体,进一步提高给水品质。 除氧方法分为化学除氧和热力除氧两种,电厂常用以热力除氧为主,化学除氧为辅的方法进行除氧。除氧器是利用热力除氧原理进行工作的混合式加热器,既能解析除去给水中的溶解气体;又能储存一定量给水,缓解凝结水与给水的流量不平衡。在热力系统设计时,也用除氧器回收高品质的疏水。 除氧器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除氧能力满足最大负荷的要求、水容积足够大且有一定裕量、设有防止超压和水位过高的措施。 除氧器的汽源设计决定于除氧器系统的运行方式。当除氧器以带基本负荷为主时,多采用定压运行方式,这时,供汽汽源管路上设有压力调节阀,要求汽源的压力略高于定压运行压力值,并设有更高一级压力的汽源作为备用。这种方式节流损失大,效率较低;而以滑压运行为主的除氧器,其供汽管路上不设调节阀,除氧器的压力随机组负荷而改变,因不发生节流,其效率较高。 我公司除氧器采用定—滑—定运行方式,设有两路汽源:本机四抽和辅汽。在四抽管路上只设防止汽轮机进水的截止阀和逆止门,不设调节阀,实现滑压运行。而辅汽供汽管路上设压力调节阀,用于除氧器定压运行时的压力条件。 1.1.2除氧器工作原理 热力除氧的原理建立在亨利定律和道尔顿定律基础上。 亨利定律指出:当液体和气体间处于平衡状态时,对应一定的温度,单位体积水中溶解的气体量与水面上该气体的分压力成正比。 显然,如用某种方法降低液面上该气体的分压力时(平衡压力p b大于气体在水面上的实际分压力p时),则该气体就会在不平衡压差作用下自水中离析出来,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为止。如果能将某种气体从液面上完全清除掉(即实际分压力为0)就可把该气体从液体中完全除出。当水温升高时,水的蒸发量增大,水面上水蒸汽的分压力升高,气体分压力相对下降,导致水中的气体

电厂除氧器排汽的余汽回收

电厂除氧器排汽的余汽回收 [摘要]介绍了除氧器排汽余汽回收装置在电厂运行中的系统设置及经济效益分析。除氧器排汽造成了大量的工质损失和噪音污染,除氧器余汽回收装置既解决了噪音污染又回收了工质,达到节能环保创收的三重功效,在电厂中应大力推广。 【关键字】除氧器;余汽回收装置 引言 现代热电厂中锅炉给水的除氧方法,一般采用的是热力除氧法。热力除氧不但去除了给水中的氧气,而且也去除了水中溶解的其他气体,并且没有其他遗留物质,因此在现代热电厂被广泛应用。 众所周知,为了达到良好的除氧效果,除氧水必须加热到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道尔顿分压定律表明,此时溶解于水中的各种气体全部逸出。为了使除氧器里的各种气体顺利逸出从而保证水中的含氧量达标,一般是将除氧器的排汽阀门开大,使各种汽气体顺利逸出。但是我们注意到在开大阀门对除氧有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工资和热量的大量流失。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世界能源的渐渐枯竭,人们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电厂的除氧器排汽不仅浪费了工资和热量,而且造成了热污染、噪音污染并且汽气排空时建筑物墙面外终日白汽缭绕,这些与现代热电厂应节能环保美观的政策相违背。那么有没有办法既能保证除氧效果又能回收这些余汽呢?理论上在除氧器排汽管道上加装1个换热器是即可以解决噪音污染又可以回收工质。下面分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除氧器余汽回收装置 除氧器余汽回收装置选定表面式加热器,表面式换热器的优点是水侧和汽侧是完全分开的,排汽凝结下来的水中的氧不会渗透到水中去,同时表面式换热器内部的不锈钢管也不易受到余汽中的氧气的腐蚀,减小检修维护的工作量。 二、除氧器余汽回收装置系统的设置 结合笔者所设计的上海金山热力供应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来说,除氧器的排汽换热器可以就近放置在除氧器平台上,除氧器的余汽换热器的冷却水来自除盐水(0.6MPa,20℃),除盐水在经过余汽冷却器加热之后继续送至除氧器,除氧器的排汽冷凝下来的水利用其高差送至疏水箱,当疏水箱水满时再通过疏水泵送至除氧器继续加热除氧。在排汽换热器上设有排气口,经过冷凝之后的排汽冷凝水中的氧气可由此逸出。

除氧器水位控制简介

除氧器水位控制简介 目前超临界压力机组运行中,除氧器水位控制是工厂自动控制中的一部分。其特点是由于机组的热力系统及运行特性决定了除氧器水位控制在不同的工况下可以自动先择单冲量或三冲量控制。 一、除氧器水位调节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如图(一)所示,单台凝结水泵出力及单台汽动给水泵出力均为50%MCR。电动给水泵通过液力偶合器变速运行,出力为30%MCR。除氧器水箱正常水位2875mm,水容量425T。机组在干态下(即160MW-600MW区间)滑压运行。正常时高压加热器疏逐级自流到除氧器水箱。#2~4低压加热器疏水逐级自流到低加疏水箱经低加疏水泵打入#3低加水侧入口,#1低加疏水直接流凝汽器扩容器。除氧器的水位控制是通过轴封加热器出口的除氧器水位调节阀的节流从而改变进入除氧器的凝结水流量来调节的。

FT1:#4低加出口流量变送器;FT2:锅炉给水流量变送器;LS:除氧器水位开 关;LT:除氧器水位变送器;I/P:电流压力转换器;SV:电磁阀;ZT:除氧器水 位调节阀位置变送器. 图 (一) 二、除氧器水位调节控制部分 除氧器水位控制简图如图(二)所示,系统采用了三冲量串控制和单冲量控制两种方式,以适应不同工况的需要。 测量元件: a)LT:除氧器水箱的运行参数相对比较低(额定: p=0.97MPa、t=176℃),所以在水位的测量部分并没有如 汽泡水位测量一样有测量误差修正。但是为了提高系统可 靠性而采用了三个水位变送器取其三者平均值为除氧器 的水位反信号。 b)LS:水位开关用来检知水位低1值、水位低2值、水位高 1值、水位高2值、水位高3值并触发报警或启动相关保 护。 c)FT1:给水流量测量信号来自锅炉协调控制中的给水流量

除氧器操作规程

一,除氧器技术规范: 设计压力:0.4Mpa 耐压试验压力:0.6mpa 设计温度:150℃ 容积:25M3 二,除氧器投运前的准备工作: 1,除氧器本体及有关设备管道安装施工完毕,各仪表、水位计完整齐全并校验安装合格,系统的调节阀、气动阀等开关灵活可靠,方向正确。 2,除氧器本体及水箱经水压试验合格。 3,调整压力自动调节器和水位自动调节器,达到灵活可靠且动作正确。 4,凝结水系统和有关疏水管道冲洗干净,水箱清洗干净,含铁量≤50mg/L,悬浮物≤10mg/L,系统恢复完毕。 5,除氧器各蒸汽管道吹扫干净,系统恢复,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6,安全门调整试验合格,动作正常。 三,除氧器投运前的检查工作: 1,压力表阀门开启,水位计阀门开启,放水阀关闭。 2,分气缸进除氧器的一次蒸汽截止阀关闭, 3,蒸汽一次减压,二次减压系统阀门关闭,沸腾加热系统阀门关闭, 4,进水截止阀,气动阀,旁路阀门关闭,溢流阀门关闭,放水阀门关闭, 5,除氧器排空阀门开启,除氧头进水阀门开启,换热器的进出水阀门开启、排气阀门开启, 6,各个电源,热工仪表信号正常, 7,确认滑动支座自由膨胀正常,

8,管道及阀门正常无泄漏。 四,除氧器的启动:(此操作方法是在锅炉正常运行时投运的流程)1,将一次气动减压阀压力设定在6bar,二次气动减压阀门压力设定在3bar,温度设定在104℃, 2,开启分气缸上进除氧器的蒸汽主汽阀,开启管道的疏水旁路进行暖管、疏水,暖管结束后,全开沸腾管加热的截止阀,微开一次减压阀前的截止阀,压力控制在3bar,进行微加热,防止除氧器振动过大。 3,除氧器加热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升,温度上升速度为0.5—0.7℃/min,可以通过调节一次减压阀前的截止阀开度来调节。 4,当温度升到104℃时,检查除氧器本体及管道、阀门有无异常,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待异常消除后重新升温、升压, 5,将温度设定127℃继续升温, 6,当温度升到127℃,锅炉能连续进水的情况下,微开二次气动减压阀前的阀门,气动阀后的阀门全开,减压阀压力正常后全开阀门,进出蒸汽加热, 7,关闭沸腾管加热阀门, 8,根据除氧器的水温进行二次减压阀的压力设定,直到满足工艺水温的要求。 五,除氧器运行参数要求: 1,除氧器的压力:1.5±0.5bar, 2,除氧器的温度:127±5℃,

除氧器乏汽回收

西安国恒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以射水抽汽方 式的喷射式混合加热器为基础,设计了一套热力除氧器乏汽回收装置, 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将其装在除氧器上方,将闪蒸汽以热水方式回收。其 效果非常理想,现已在多个厂家投入使用。除氧器溶氧合格,整套设备 运行平稳,得到用户好评。 一、除氧器乏汽回收----原理 除氧器乏汽回收装置中的喷射式混合加热器利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水通过特制喷咀喷射,在喷咀喉部形成低压将从除氧器排出的蒸汽乏汽吸入,使乏汽与水混合制成热水,然后进入气水分离罐,气水混合物沿罐切线方向旋转运动,不凝性气体与水分离,从自动排气阀排出,热水去除氧器。 二、除氧器乏汽回收------用途 除氧器乏汽回收用于热电、石化、轻工、纺织、食品、造纸、钢铁、供热等各种行业热电厂锅炉除氧器的乏汽回收。 除氧器乏汽回收装置经济性分析以下列参数为例: 除氧器乏汽回收装置如图 所示:已知除盐水补水每天350t,除盐水压力按0.5Mpa设计,排汽温度110℃,排汽压力0.02Mpa,除盐水由20℃加热到60℃,计算结果回复如下: 1、回收除盐水的计算,由公式:GH=GP(hp2-hp1)/(hH-hp2)算得。式中GH—混加器引射蒸汽流量(除氧器排汽量) GP—混加器工作水的流量(除盐水补水流量) hp2—除盐水60℃时的焓 hp1—除盐水20℃时的焓 hH—除氧器排器汽化潜热 GP =(350×1000)/(24×3600)=4.05kg/s 查表得hp2=251.5kJ/kg、 hp1=84.3kJ/kg、hH=2691.3kJ/kg 代入上式中得GH =4.05×(251.5-84.3)÷(2691.3-251.5) =4.05×167.2÷2439.8 =0.28kg/s 0.28×3600×24÷ 1000=24t/d 则一天回收除盐水24吨。混加器喷射系数的验算:u= GH/GP=0.28÷4.05=0.069,工作水温20℃时,混加器最大喷射系数可达umax=0.2,因此可以满足工况要求。2、省煤量的计算:回收的热能Q=GH(hH-hp2) =0.28×(2691.3-251.5) =0.28×2439.8=683.14kJ/s 683.14×24× 3600=59023641.6kJ/d 折算为每公斤6000Kar标准煤,日节煤59023641.6÷(6000×4.18)=2353.4kg/d=2.4t/d 则一天节省标准煤2.4吨。3、经济性分析:根据以上结果如该套装置每年按8000小时运行计算,每吨煤按300元计算。

除氧器操作规程

除氧器操作规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除氧器 运 行 规 程 一、除氧器说明 1、除氧器(作用) 用它来除去锅炉给水中的氧气及其它气体,保证给水的品质,同时除氧器本身又是给水回热系统中的一个混合式加热器,起了加热给水、提高给水温度作用。 2、除氧器工作原理:(膜式除氧器) 膜式除氧器应用了射流和旋转技术,并采用了比表面积很大的填料—液汽网盒。 除氧器总体设计成两级除氧结构。 第一级:除氧装置由起膜装置和淋水箅子所组成。 汽轮机的凝结水和化学补充水以及其它低于饱和温度下的各种疏水都进入起膜装置的水室中混合,混合后的水经过固定在上、下管板上的起膜喷管的喷孔以射流方式在起膜喷管的内壁上形成高速向下旋转的水膜。向下流动的水膜与上

升的加热蒸汽接触后产生强烈的热交换过程,当旋转的水膜流出起膜管时,水温 基本上接近了饱和温度,水中的溶解氧将被除掉90%—95%。 水膜流出起膜管后形成椎形裙体,并在重力和蒸汽流的作用下被冲破而形成 水滴,降落在淋水箅子上。 淋水箅子由五层30㎜×30㎜等边角钢构成,除氧水经过各层箅子同蒸汽进 一步的进行热交换,同时也为除氧水进入液体网填料盒进行均匀分配。 液汽网填料盒是除氧器第二级除氧装置。 液汽网填料盒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成单层或双层。液汽网是一种新型高效填 料,它是由不锈钢扁丝(㎜×㎜)以Ω形编织成的网套,把液体网按其自 然状态盘成圆盘,圆盘直径相当于液汽网盒框体的内径,在圆盘的上下用扁钢和Φ14钢筋将其固装在液汽网的框体内, 除氧水经过液汽网盒使汽水更加充分接触,可将水中溶解最大限度地高析出来,这一除氧过程保证了除氧器在变工况运行时的适应性能和稳定性能。 二、除氧器投用前检查 (一)、启动前阀门位置 蒸汽系统

除氧器乏汽回收装置

除氧器乏汽回收装置 华电电科刘乔兵 电厂的除氧器排汽是具有较低压力和温度的饱和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由于其做工能力较低,一般都直接对空排放,未加以利用,带来较大的热量损失和高品质的洁净水损失。在世界能源危机和水资源紧缺的大背景下,电厂节能减排的目光也投向了原来不起眼的除氧器乏汽的排放上。 目前,对于乏汽回收的方法均采用热交换方式,根据具体换热方式所不同,可分为混合式直接换热和换热器间接换热。 混合式乏汽回收,一般采用低温凝结水直接对乏汽进行雾化喷淋,以吸收乏汽热量,并回收水,由于回水压力为大气压力,必须通过热水泵将回水送回适合的加热器凝结水出(入)口加以利用。该方法对雾化喷嘴的设计要求高,需要额外消耗电能,增加厂用电的消耗。后有对该方法所谓改进方法,是将雾化喷嘴更换为射水抽气喷嘴(动力头),避免了喷嘴的设计难度问题,但从原理和系统上并没有变化,仍然需要额外的电能消耗,如图1所示。 大家都知道,凝结水通过凝汽器的真空除氧后,其含氧量是很低的,而上述两种方法都会使凝结水再次与氧气接触,将重新溶入氧气。回收的高含氧量的水,将直接被泵送至加热器凝结水出(入)口,最终送至除氧器,将增加除氧器的除氧负荷。 图1 混合式直接换热乏汽回收装置系统图 间接式乏汽回收,是采用低温凝结水,通过换热器与乏汽进行热交换,凝结水吸收乏汽余热温度升高,乏汽温度降低,乏汽中水蒸气凝结并被回收。由于低温凝结水在热交换过程中不与氧气接触,不会额外带入氧气。乏汽凝结水在换热后的温度很低,可以通过高差回水直接疏回凝汽器中,经凝汽器除氧并利用,如图2所示。 该方法系统简单,不需要增加热水泵,投资少,系统维护方便,不需要额外消耗电能,能最大限度地回收乏汽余热,并且不会给凝结水新带入氧气。 为评价除氧器乏汽回收的经济性,并对两种回收方式进行比较,以广安电厂

除氧器水位单回路控制系统设计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课程设计报告 ( 2014-- 2015年度第二学期) 名称:控制装置及仪表课程设计 题目:除氧器水位单回路控制系统设计 院系:自动化系 班级:1204班 学号:201209010313 学生姓名:沈一鸣 指导教师:韦根源老师 设计周数:一周

成绩: 日期:2015年6月26日

《控制装置与仪表》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认知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控制仪表的应用过程。 1.了解过程控制方案的原理图表示方法(SAMA图)。 2.掌握数字调节器KMM的组态方法,熟悉KMM的面板操作、数据设定器和KMM 数据写入器的使用方法。 3.初步了解控制系统参数整定、系统调试的过程。 二、主要内容 1.按选题的控制要求,进行控制策略的原理设计、仪表选型并将控制方案以SAMA图表示出来。 2.组态设计 2.1KMM组态设计 以KMM单回路调节器为实现仪表并画出KMM仪表的组态图,由组态图 填写KMM的各组态数据表。 2.2组态实现 在程序写入器输入数据,将输入程序写入EPROM芯片中。 3.控制对象模拟及过程信号的采集 根据控制对象特性,以线性集成运算放大器为主构成反馈运算回路,模拟 控制对象的特性。将定值和过程变量送入工业信号转换装置中,以便进行 观察和记录。 4.系统调试 设计要求进行动态调试。动态调试是指系统与生产现场相连时的调试。由 于生产过程已经处于运行或试运行阶段,此时应以观察为主,当涉及到必 需的系统修改时,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及安全措施,以免影响正常生产,更 不允许造成系统或设备故障。动态调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l)观察过程参数显示是否正常、执行机构操作是否正常; 2)检查控制系统逻辑是否正确,并在适当时候投入自动运行; 3)对控制回路进行在线整定; 4)当系统存在较大问题时,如需进行控制结构修改、增加测点等,要重新组态下装。 三、进度计划

除氧器安全门检修作业指导书(最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除氧器安全门检修作业指导书 (最新版)

除氧器安全门检修作业指导书(最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目的: 1.1使设备检修后达到原有设计要求。 2适用范围: 2.1本指导书适用于全起式安全门的检修。 3职责与权限; 3.1质检员: 3.1.1负责对本检修项目的所有“H”点进行验证,验证合格后办理签字手续。 3.1.2负责设备(或系统)验收,并填写验收合格证。 3.2工作负责人: 3.2.1负责本检修项目作业指导书的领取,检修工作结束后及时整理填写检修记录上交车间。在检修过程中如发现指导书中存在问题应及时反馈,并按照程序完成修订工作。 3.2.2负责填写并办理检修工作票。确认具备开工条件时,方可开

工。工作结束后,负责清理现场。 3.2.3负责设备(工器具)质量验证。 3.2.4负责备品备件和材料的质量验证。 3.2.5负责指定专人做好记录,确保记录真实、准确、工整。 3.2.6负责按工期安排组织施工,确认每道工序已进行完后,在作业指导书的“口”内打“√”,亲自完成检修工作的关键性环节或步骤。 3.2.7负责接口的联系工作,如果需要上一级验收(验证),负责提前提出验收(验证)申请。 3.2.8负责项目自检并签证,对本项目的安全、质量负责。 3.3监护人或安全负责人: 3.3.1负责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对参加检修工作的每位人员的安全进行监督,并对被检修设备安全、工作环境实施监督。 3.4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在工作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按要求进行工作。 4作业要求: 4.1人员资质及配备: 4.1.1专责检修工1名:具备中级工以上水平。

燃气锅炉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燃气锅炉安全操作规程(标准 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57

燃气锅炉安全操作规程(标准版) 1.凡操作锅炉的人员必须熟知所操作锅炉的性能和有关安全知识,持证上岗。非本岗人员严禁操作。值班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做好运行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交接班应将设备及运行的安全情况进行交底。交接班时要检查锅炉是否完好。 2.锅炉及安全附件应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3.锅炉运行前应具备的条件和检查项目: ①检查天然气压力是否正常,天然气过滤是否正常通气,燃烧时油泵及过滤器应能正常过油,打开天然气供气阀门燃油时应打开供油阀门; ②检查水泵是否正常,并打开给水系统各部位阀门、风门,手动位置时烟道应在打开的位置,应将电控柜上泵选择开关选择在适当的位置;

③检查安全附件应处在正常的位置上,水位表、压力表应处在开的位置上; ④各操作部位应有良好的照明设施; ⑤除氧器能正常运行; ⑥软化水设备能正常运行,软化水应符和GB1576的标准,软水箱内水位正常,水泵运行无故障。 4.开机 ①接通电控柜的电源总开光,检查各部位是否正常、故障是否有信号,如果无信号应采取相应措施或检查修理,排除故障; ②燃烧器进入自动清扫、点火、部分负荷、全负荷运行状态; ③在升至一定压力时,应进行定期排污一次,如蒸汽锅炉冲洗水位表一次,并检查炉内水位; 5.炉水控制指标: ①炉水碱度6~26mmol/L ②炉水含氧量≤0.1mg/L ③给水硬度≤0.03mmol/L

除氧器使用说明书

目录 一、用途------------------------------------------------------第1页 二、原理------------------------------------------------------第1页 三、特点------------------------------------------------------第1页 四、技术规格------------------------------------------------------第1页 五、设备与附件---------------------------------------------------第2页 六、操作------------------------------------------------------第3页 七、故障排除------------------------------------------------------第5页

一、用途 天然水中溶有多种气体,在锅炉水给水中,氧对锅炉腐蚀的危害最大。为此国家标准GB1576-85《低压锅炉水质标准》中规定2T/h以上锅炉必须除氧。真空除氧器的出水含氧量能满足标准的要求,真空除氧器还可用于石油钻井回注水的除氧及水处理脱硫工艺中氢离子交换器后除二氧化碳等多种场合。 二、原理 真空除氧的原理是基于亨利定律,即在封闭容器中,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该气体在水面上的分压力成正比。水在沸腾时,水面上蒸汽的分压力增加,溶解于水中的气体分压力随之减少,当水面上充满了水蒸汽时,水不再具有溶解气体的能力,水中所溶解的气体就析出。从水的饱和温度特性可知,在真空状态下低温水也能沸腾,真空除氧就是利用这一特性达到除去气体(包括氧气)的目的。 三、特点 1、运转工况稳定,真空度高,使用场合广。 2、不消耗蒸汽,锅炉出力可全部利用。 3、低温的除氧水可通过换热器回收低品位的废热后再作为锅炉给 水,从而收到节能效果。 4、适应性强,从负荷0-120%范围内变化时,除氧效果不受影响。 5、本除氧器除高位安装外,接上引水泵机组后还可以低位安装, 便于单层布置的小锅炉房用,节省投资,管理操作维修方便。 四、技术规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