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信

合集下载

武田信玄有着怎样的轶事典故?对后世有着怎样的影响

武田信玄有着怎样的轶事典故?对后世有着怎样的影响

武田信玄有着怎样的轶事典故?对后世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导读:甲阳军鉴版余五载前即知此日,特画花押纸七百,余卒三年内,密不发丧,其间公文可用之。

他国不知余死,必不敢动。

武田氏由信胜继承,信胜元服前以父胜赖。

加余遗骸以梏,沉诹访湖。

御宿监物书状版余将大去也。

余出身鄙乡,击邻国他郡,战无不胜。

可憾者唯未能目睹武田之帜,扬于帝都。

倘余大去事传出,敌必蜂拥而起。

故三四载内,必严守秘密,整顿领土,培养义卒,庶几一举攻都。

余九泉之下当笑慰也。

啄木鸟战法啄木鸟の战法就是模仿啄木鸟捉虫时敲击树的背面,然后在树的正面等虫出来”而由山本勘助(也有说是马场信房)在川中岛合战中提出的战法。

信玄分兵两路,本队8000人,奇袭队13000人,准备次日早晨全歼上杉军营。

可惜信玄的对手上杉谦信识破啄木鸟の战法,黎明信玄本队受到上杉谦信12000大军的猛攻。

山本勘助为负失策之责,突入上杉军,战死。

激战直至午前,武田奇袭队拍马赶到,上杉军被武田大军围攻,突围撤退。

此后,武田家在扩展版图的过程中还多次使用过此战术均获得成功。

得到“天下第一骑兵队”之称号。

(名震天下的“赤备”)。

武田信玄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名将,因任甲斐守护,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他用兵方略在日本战国史上留下颇具影响的一笔。

其用兵方略与为政之道在日本战国史上留下极具影响的一笔。

所举“风林火山”(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之军旗,成为了武田军的一种象征。

武田信玄在用兵上尤擅于指挥甲州精锐的骑兵,以灵活机智的战术取得胜利,开创了“甲州流”兵法。

德川家康时,“甲州流”兵法曾作为德川家的正式的兵学而被采用。

江户时代《甲阳军鉴》出版,“甲州流”兵法成为传奇,武田信玄被公认为“战国第一兵法家”,后世日本有许多兵家研究他的战术,对日本军事学影响甚大。

武田信玄积极开发耕地,克服了甲州耕地不足的问题,尤其穷半生精力修筑的信玄堤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武田信玄利用甲州领内大量金矿,积极开采金矿的事业,引入先进的采金技术,发行全日本最初的定额金币甲州金。

日本战国时代的英雄豪杰织田信长与武田信玄的较量

日本战国时代的英雄豪杰织田信长与武田信玄的较量

日本战国时代的英雄豪杰织田信长与武田信玄的较量在日本战国时代,两位英雄豪杰织田信长与武田信玄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斗。

他们之间的较量不仅是两个军事家之间的对抗,更是两个传奇人物之间的较量,影响了整个时代的历史演变。

织田信长,出生于1534年,是战国时代最顶尖的指挥官之一。

他的领地位于日本的中部地区,以锐意革新、兵力骁勇闻名。

织田信长的抱负是一统整个日本,成为统一日本的英雄。

他以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果断的决策而闻名于世。

他无畏无惧,采取了许多大胆的策略,以扩大自己的势力。

与织田信长齐名的另一位英雄是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是一个具有远见和勇气的战士,他是日本历史上最重要的军事家之一。

他以其坚韧不拔、勇猛的士兵闻名于世。

武田信玄的领土位于日本的中部地区,与织田信长相邻。

他以他的军事天才和冷静的决策能力而著名,成功地征服了许多邻近的领地。

织田信长和武田信玄的较量可以追溯到1561年,当时两人在日本中部地区的进军路线发生了军事摩擦。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两人通过一系列的战略与战斗交锋,不断地试图争夺对方的据点和领土。

织田信长在对抗武田信玄的过程中,展示了自己的智慧和胆识。

他多次利用意想不到的战术和奇袭来打击敌人,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织田信长以自己精密的军事计划闻名于世,他的士兵都对他忠诚,为他而战。

然而,武田信玄同样也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官。

他善于利用地形和气候条件,制定相应的战术,以迎合不同的战斗环境。

他以强大的军队和坚定的意志力闻名,总是能够战胜困难。

武田信玄注重训练士兵,使他们拥有高度的战斗力,这使他们成为了不可小觑的对手。

织田信长和武田信玄之间的较量引起了日本各地的广泛关注。

两人各自的追随者和势力也在不断扩大。

他们的争斗不仅仅是两个军事家之间的较量,更是两个时代的象征,代表了统一和混乱之间的斗争。

然而,两位英雄的命运最终并不相同。

织田信长在1575年的长篠之战中战败并身亡,结束了他统一日本的梦想。

而武田信玄于1573年去世,他的领地由他的儿子武田信廉继承,但很快被织田信长攻占。

日本战国名将录

日本战国名将录

【历史】日本战国名将录武田信玄(1521~1573):幼名太郎,元服后取名晴信,父亲为甲斐领主武田信虎,母为大井氏。

1541年,他追放父亲而自立为家督,逐渐成为战国第一兵法家,以孙子四如真言(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为军旗,拥有强大的骑兵团——赤备。

势力最盛时领有甲斐、信浓和骏河的全部或大部,以及上野、飞驒、美浓、远江、三河各一部分。

曾在信浓川中岛地区多次与上杉谦信激战,1568年南下攻灭今川氏真,1572年于三方原大破织田、德川联军,趁势西上,不久病死于信浓驹场。

上杉谦信(1530~1578):越后守护代长尾为景之子,幼名虎千代,元服后取名平三(一说为喜平二)景虎,后继承关东管领上杉姓氏,先后改名为政虎和辉虎。

1548年,击败长兄长尾晴景而成为越后国春曰山城主。

他是战国第一勇将,自称战神毗沙门天王的化身,以“毗”字为军旗,乱“龙”为冲锋信号,拥有天下无敌的骑兵队。

曾与武田信玄在川中岛一带激战十二年,势力最盛时领有越后、越中、佐渡、能登、下野及部分信浓国,人称“越后之龙”、“北陆守护神”。

后于上京途中因脑溢血而死。

北条氏康(1515~1571):战国大名,后北条家第三代当主,关东真正的实力人物,政战两道之奇才。

1546年河越夜战,他以八千兵袭破十倍于己的关东联军,从而代两上杉氏确立了关东支配体制。

后又为抵抗上杉谦信的关东攻略与牵制武田信玄的骏河侵攻,而与两雄多年鏊战,始终屹立不倒。

毛利元就(1497~1571):安艺小领主出身,后成为中国地区(指曰本本州山阴、山阳两道)第一战国大名,无双的智将。

1523年继承家督之位,在西边尼子和东边大内两大势力间纵横捭阖,逐渐扩充势力。

1540年击败尼子晴久,归属大内,其后让次子元春继承吉川家、三男隆景继承小早川家,确立了统一安艺的两川体制。

1455年,在严岛击破叛乱弑主并掌握大内实权的陶隆房(晴贤),继而又消灭尼子氏,威震关西。

今川义元(1519~1560):通称三河守、治部大辅,骏河领主,悲剧性的一代枭雄。

武田信玄诗词

武田信玄诗词

武田信玄诗词
嘿,你知道武田信玄吗?那可是日本战国时期的一位超级厉害的人
物啊!他不仅是个杰出的军事家,还是个有着独特才情的人呢,他留
下的诗词那可真是精彩绝伦!
比如说他的那首“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哇塞,
这简直太霸气了吧!这不就像是一阵狂风,迅速地席卷而来,让人根
本来不及反应呀!又如同那茂密的树林,安静却充满力量。

侵略起来
像熊熊烈火,不可阻挡,而静止的时候又如同坚固的高山,沉稳而威严。

这诗词不就是武田信玄一生的写照吗?他在战场上的勇猛、果断、智慧,都在这短短几句诗词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啊,“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这句话听着多让人感慨啊!
想想看,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可不就像一场梦,像那虚幻的泡影吗?这就好像我们有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好多事情好像才刚刚发生,却已经成为了过去。

武田信玄用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就把人生的那种
无常和短暂给说出来了,真的太厉害了!
我记得有一次和朋友聊天,就说到了武田信玄的诗词。

朋友说他特
别喜欢“风林火山”那几句,觉得特别有气势。

我就说我更喜欢“人生五
十年”那一句,感觉特别有深度。

我们俩还争论了一番呢,哈哈!
武田信玄的诗词啊,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
耀着独特的光芒。

它们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他的思想、他的情感、他
的人生哲学的体现。

这些诗词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武田信玄这个人,也让我们对那个遥远的时代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难道你不想去好好欣
赏一下这些诗词吗?难道你不想去感受一下武田信玄的魅力吗?我觉
得呀,武田信玄的诗词绝对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去深入探究!。

日本史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

日本史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

第六講戰國代表人物(一)—武田信玄(1521-1573)與上杉謙信(1530-1578)Takeda Shinken & Uesugi Kenshin一、前言:1..戰國緣起:應仁之亂(1467-1477)2.有宗教信仰的日本武將a.德川家康:淨土宗d.上杉謙信:真言宗(嚴守戒律)c.武田信玄:禪宗,學於快川禪師d.毛利元就(1497-1571):自帅念佛,養成每朝念佛十篇的習慣e. 獨眼將軍伊達正宗(1567-1636):帅名取為「梵天丸」(即為創造神之子之意)二、武田信玄崛起簡介1.不為父喜,欲廢嫡立庶【史料】晴信(信玄)沉毅多權變,信虎愛少子信繁,欲廢晴信,晴信故為癡馬矣,狀以自晦。

與信繁角材技,輒出其下,或佯墮馬,為人扶起。

諸將皆侮晴信。

晴信獨與駿河國主今川義元相結。

義元,其女兄夫也。

天文五年(1536),義元為奏請,以晴信為嫡嗣,加首服,任大膳大夫,兼信濃首。

(《日本外史》)2.初戰成名,父更忌之【史料】十一月,信虎出兵信濃,攻海口城,城主平賀源心善戰,信虎以兵八千攻之,踰月不能拔,會大雪,諸將議曰,時已窮臘,請班師,敵亦必不尾也,信虎從之,晴信請自殿,信虎笑曰:「敵必不尾而請殿。

如二郎,必不然也。

」晴信固請,以兵三百殿,後大軍數里,止舍,親警其兵曰:「勿釋甲,勿卸鞍,食於馬而後食。

」五更,晴信即發,還向海口,與三百騎冒雪馳。

昧爽抵城。

源心已散遣其兵,獨與百人留守,晴信分兵為三,自以一隊入城,二隊揚幟城外,應之。

城兵不測其眾寡,不戰而潰,乃斬源心,以其首歸獻。

一軍大驚。

3.計放父親,成功奪權(1541年)【史料】信虎狂暴,賞罰無常,國人苦之,晴信陰與老臣飯富兵部、板垣信形謀,益結今川義元。

義元素病信虎強亢,欲助晴信而擅其國,信虎不覺也。

七年五月,信虎欲逐晴信於駿河,因託之於飯富氏,而自適駿河,計之義元,義元留信虎不返,而晴信自立於甲斐,諸宿將莫不頫首聽命。

4.舉才山本勘助,計取信濃九城,破村上義清晴信舉山本勘助。

武田信玄2攻略,3代可以借鉴

武田信玄2攻略,3代可以借鉴

转帖】武田信玄2攻略,3代可以借鉴众所周知,武田3出来了,可是攻略没有,而2代攻略网上很少,且不全。

本人偶然发现一个2代攻略,很全很好。

希望给玩家们提供用处,同时,由于3代对2代很大程度上的继承,2代攻略尤其在战争操作上对3代很有借鉴价值。

对于目前3代攻略缺失的情况,2代攻略无疑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在此感谢本文的作者的细心创作。

《信玄之野望II》将大家带入十六世纪中期到十七世纪初期的日本,这时的日本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战国时代。

幕府将军名存实亡,大名之间无视将军的存在而互相攻伐,大名的家臣们也时刻想着谋反自立。

玩家们的任务就是从武田信玄、上衫谦信和织田信长这三人中选择一人来结束这场浩劫。

在游戏中,攻城掠地是玩家主要目的,野战和城战是本游戏的重点。

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游戏中引入了补给线的概念。

玩家所组成的每支军队都将其创建地的那座城池作为根据地。

距离该城越远,部队的思乡情绪就将与日俱增,同时从该城为其提供供给的困难也就越大。

当军队的供给耗尽,其情绪(士气)也将一落千丈,士兵则可能开小差。

友好城池可以为您的军队提供一些供给,但与家乡来比则差之甚远了。

政务篇:游戏的内政颇为简单,完全不用玩家费心操劳。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将自动进行建设,兵员会自动补充,粮食会慢慢增加,就连将领的数量也会自动增加。

虽然这样得到的将领各项能力实在是惨不忍睹,但在紧要关头也可以作为充数之用(笑)。

如果玩家手上有几个闲钱,并且急需扩充实力,那么任命几个城主是很不错的选择。

其一,城主的到来可以增加该城市部队补充速度;第二,领导能力很强的城主可以领军作战,即便手下是乌合之众也能独挡一面;第三,有些情况下,能力非常强的武将会自动向您提出升迁要求。

如果长时间对其要求不予理睬,不但他的忠诚度会大幅下降,而且有叛逃到敌人那里的危险。

而游戏中除了任命城主外,只有为他们向朝廷讨要官位才能达到升迁的目的。

但本游戏的朝廷可不像《信长之野望》那么“慷慨”,随便几个零用钱是绝对无法让朝廷赐予官位的。

《信长之野望14:威力加强版》武田家武将解析

《信长之野望14:威力加强版》武田家武将解析

《信长之野望14:威⼒加强版》武⽥家武将解析 《信长之野望14:威⼒加强版》很多玩家都希望了解⼀些武将的强弱,下⾯⼩编就为⼤家带来武⽥家武将解析,看看代表武将武⽥信⽞怎么⽤。

武⽥家开局三座城,但每座城兵都很多,⽽且玩武⽥家军马国⼈众很多,完全不要担⼼军马不够。

武⽥家政策也很不错,⾄于⼈才⽅⾯,简直是多的没话说,因⽽开局很好打,接下来⼀⼀介绍。

武⽥信⽞ 专有特性,超⼀流⼈才,初始马术,全3出虎,智5攻城,10出⿁谋,统武4出野战名⼈,武8出快奔,全15出风林⽕⼭。

武⽥信⽞在整个地图中不夸张的说肯定是排前3,风林⽕⼭已经够⽜逼了,关键⽼虎在P K中还多了个虎,加上野战名⼈,家⾥随便带两⼈就⽆敌了,楼主喜欢后期配个村上家的取访军团长型(封杀加波状)和⼀个成⽥甲斐(公主武者),这种组合真⽆敌了。

%{p a g e-b r e a k|武⽥信⽞|p a g e-b r e a k}% ⼭县昌景 专有特性,初始马术,全3出猛将,统武4出⾚备,统武8出猛攻,统武16出快奔,智10出攻城,全15出名将。

⼭县⼤佐乃家中头号主⼒,也是个⼀流的⼈才,⾚备特性都是宝,关键⼤佐这双90的统武更是要逆天了,考虑开始要练其他⼈,可以先让⼤佐委屈下,先带兵,打下⾼远城后当城主,之后可以配给他个⼭本勘助(封杀)和武⽥信繁(副将)。

%{p a g e-b r e a k|⼭县昌景|p a g e-b r e a k}% 马场信春 加藤清正型,初始枪术,全3出殿军,统武4出虎,统武8出猛攻,统武16出铁壁,智5出攻城,智政4出筑城名⼿,全15出猛将。

信春哥家中⼆号主⼒,⼀开始也是⼀样,委屈下,带队兵夹击,打下城后当城主,灭了今川后,可以考虑配个副将和波状。

开局武⽥信⽞+⼭县⼤佐+信春哥3队兵⼀夹击,爽爽的!%{p a g e-b r e a k|马场信春|p a g e-b r e a k}% 武⽥信虎 专有特性,初始急躁加虎,全3出猛将,统武4出猛攻,统武8出快奔,全15出毅⼒。

日本战国时期大名武田信玄

日本战国时期大名武田信玄

日本战国时期大名武田信玄生于战国大永元年(1521年)十一月三日晴信在武田信虎迎击今川军的饭田河原合战中出生于甲斐要害山城积翠寺,当时武田军正要与福岛军决战。

为求胜利,或说取名胜千代。

母亲为甲斐豪强将领大井信达的女儿(大井夫人)。

父亲武田信虎是甲斐守护,也是个善战的人,平定了甲斐的战乱,统一了甲斐。

天文五年(1536年)三月元服(古代日本十二岁以上男子所行的成年礼,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冠礼),受当时的足利义晴赐予晴字改名晴信。

一般所称的信玄是其后来的法号德荣轩信玄的简称。

成为家督天文二年(1533年)晴信与上杉朝兴的女儿政略结婚,不久妻子病死。

天文五年(1536年)七月,由今川义元牵线说媒迎娶了左大臣三条公赖之女为正室(三条夫人)。

信虎作为水灾频发的甲斐的领主,脾气暴躁,滥杀无辜,并没有在内政下狠下功夫,而是将精力花在邻国信浓的攻略上。

连年的粮食失收与连年征伐所带来的严重阶级性激化引起家臣百姓不满。

而且信虎认为身为嫡长子的晴信不中用,一说是畏惧儿子晴信的才能将有一日取而代之,想立武田信繁为继承人。

同七年信虎想以到骏河学习为名流放晴信,幸亏三条夫人产下儿子义信,才度过危机。

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武田晴信在家臣支持下,依靠饭富兵部和老师坂垣信方的帮助于天文十年(公元1541年)六月流放父亲到骏河,交给今川义元看管,夺取了家督的职位权力,从此开始了其传奇般的后半生。

诹访攻略武田晴信继承武田家后,制定一系列甲州法度,稳定国内秩序,加强生产,开发金山,国力日见强盛。

同时他积极致力于展开信浓攻略,当时信浓主要有小笠原家(信浓守护)、诹访家、木曾家和村上家四大势力。

天文11年(1542年)信玄以对流放信虎不满为名讨伐妹夫诹访赖重。

由于诹访下社的高远赖继叛变,诹访军节节败退,7月诹访赖重败降,不久自杀。

9月高远赖继不满未得到代表诹访家总领的神社大祝一职,攻入上社。

信玄大怒以诹访氏遗子也是妹妹( 武田祢祢)的儿子六个月大的寅王丸为总领,出兵诹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序章第一章:潜行如林之卷2、从清和源氏说起3、甲斐之武田4、生于战国5、父与母6、少年英杰7、元服之礼8、海野口的奇迹9、宗三左文字10、父与子11、宿命的轮回1、序章历史的长河,因为有乱世的存在,才会参次起伏、波澜壮阔;乱世的天空,因为有英雄如流星般闪过,如烟火般绽放,才显得缤纷绚烂。

公元1467——1615年,是日本最大的乱世——战国时代,在这一时期,涌现过一些类似中国春秋五霸般的乱世霸主,最有名者,莫过于被称作“天下人”的乱世的革新者织田信长,日本的统一者丰臣秀吉,和江户幕府的开创者德川家康。

天下人,指掌控天下的中枢——京都,拥有控制天皇进而号令日本地位的霸者诸侯。

这些人,自然也都是在乱世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的胜利者,织田信长,奠定了日本由乱世走向统一的基础;丰臣秀吉,承接信长意外身亡后的乱局,统一了全日本;德川家康,开创了统治日本三百年的江户幕府。

虽然“天下人”的威势足以转动整个日本战国的历史车轮,但在日本东部的山国甲斐,有一名武将,以一介地方豪雄,却被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视作最大的敌人之一,他的赤备铁骑,将数位天下人蹂躏于马下;他的“风林火山”军旗,曾经势如破竹的直指京都;他与宿敌的五次对决,被视作日本战国的龙虎之战。

这个人,就是号称“甲斐之虎”的战国武将——武田信玄。

2、从清和源氏说起日本古代社会,经历了一个由天皇政治向武家政治转变的过程。

天皇政治,是朝廷拥有地方官吏的任命权及军事控制权,以天皇和上皇(类似中国的太上皇)为核心、文职公卿为辅佐的中央集权政治。

在天皇政治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岁月之后,一个特殊的阶层——武士出现了,最初这一新兴阶层仅仅是作为地方的守护者而拥有私人的武装力量,后来在征讨日本东北部虾夷族的“前九年后三年之役”中,各地的武士以清和源氏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强大的武士集团。

在众多武士家族中,出身最高贵者莫过于天皇的后裔。

天皇第三代以后的子孙,往往会被赐以“源、平、橘”等姓氏,由皇族转为臣籍,其后代又多有沦为地方上的武士,但这些家族通常会以其天皇祖先的王号作为标识,清和源氏的直系先祖便是第56代天皇——清和天皇。

后来能与清和源氏抗衡的另一支武家首领桓武平氏,其家祖就是第50代天皇——桓武天皇。

1050年—1088年的前九年后三年之役,是武家之世的开端。

最初,这仅仅是一场日本东北部的豪强安倍氏发动的叛乱,由于东北的陆奥出羽是开拓历史才不久的新垦殖民地,故而安倍氏的叛乱得到了这一地区原住民——虾夷人的响应,这支反抗军先是赶走了朝廷派驻的地方官藤原登任与平重成,紧接着反抗热潮便席卷了整个日本东北,使得陆奥、出羽大有成为独立王国之势。

这个时候,出身清和源氏、武名素著的源赖义,被朝廷任命为总大将,负责对东北的再征服。

1050年年底,源赖义带着儿子源义家、源义光开赴东北战场,而与东北相邻的关东平原上,以“坂东八平”(关东八家平氏)为首的地方武士们也作为源赖义的下属参加了战争。

这场日本古代的“特洛伊战争”绵延源赖义、源义家两代,历经40年,最终以清和源氏的胜利而告终。

但是清和源氏由于实力过度膨胀引起了朝廷的恐惧,得胜归来的源义家与关东武士们,除了赢得征服者的美名外,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封赏。

为了将武士们的不满化作与朝廷对抗的资本,源义家拿出自己的私产,奖励给那些参战的武士们。

此举使得源义家的声望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扩散,各地的武士们纷纷向他表示效忠,清和源氏逐渐成为武士阶层的首领。

甲斐的武田氏,就是清和源氏的著名分家之一。

八幡太郎源义家作者:鬼谋者回复日期:2010-10-2623:15:403、甲斐之武田源义家由于在八幡神社元服(举办成年礼),被称作“八幡太郎义家”;而义家之弟源义光则在近江的新罗神社元服,故而被称作“新罗三郎义光”。

源义家是源赖义的嫡长子,新罗三郎义光则是源赖义最疼爱的幼子。

相传清和源氏有八领铠甲是家族的传家之宝,分别名为:“薄金、源太产衣、泽泻、盾无、膝丸、八龙、月数和日数。

”通常来讲,这八领铠甲都由清和源氏的宗主嫡流继承保管,然而源赖义生前却将“盾无铠”和另一件至宝“日之丸御旗”一起传给了新罗三郎义光。

“盾无铠”,顾名思义,就是非常坚固、穿在身上就不需要用盾的铠甲。

日之丸御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膏药旗”,传到武田家的这面膏药旗据称是日本最古老的国旗。

两件东西之所以被奉为至宝,是因为它们都与神话时代的天皇有关,具有近千年的历史。

相传这两件宝物本来是日本上古时代的神功皇后(170—269,日本第十四代天皇仲哀天皇的皇后)征讨三韩(新罗、百济、高句丽)时用过的御物,三韩向神功皇后称臣之后,神功皇后将这两样东西供奉到摄津国的住吉神社。

永承五年(1050),源赖义受后冷泉上皇的法旨前去征讨陆奥出羽,出征前他参拜了住吉神社,当天晚上,住吉大明神向源赖义托梦,将盾无铠和日之丸御旗赠给他,并祝他旗开得胜,这两件宝物便到了清和源氏手中。

而今,源赖义又将他们传给源义光,足见他对这个小儿子的疼爱。

历尽无数劫波的原装货盾无铠作者:鬼谋者回复日期:2010-10-2623:20:48最早的膏药,胜赖宁死也要保护的家宝千年不烂,防腐防蛀措施做的相当好日之丸御旗作者:鬼谋者回复日期:2010-10-2623:22:25前九年后三年之役时,源义光曾经到日本东部的山国甲斐、信浓集结过兵力,战争胜利后的晚年,他又带着儿子们前往关东的常陆国经营自己的领地。

因而清和源氏义光流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常陆、甲斐与信浓。

在常陆,源义光将领有的武田乡分给了儿子源义清,出于对领地占有的证明,源义清改名为“武田冠者义清。

”但是这个时代,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依然强大,武田义清由于在常陆为非作歹而遭到告发,被赶出常陆,发配往甲斐经营逸见庄。

虽然逸见庄的产权属于朝廷,武田义清只是作为地头代为管理,但他还是通过一系列运作成功的将国有资产私有化,其标志就是义清的儿子清光,以逸见庄的“逸见”为姓,称作逸见清光。

日本古代的行政区划为“国(州)——郡——乡”制度,全日本大致划分为六十六国,又称六十六州,实际每一国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县那么大,郡则相当于中国的乡。

此外,若是某家族在相邻的两国间有几个郡或乡的土地连成一片,这一整块土地便是庄园。

像逸见庄这样的大庄园,横跨了甲斐与信浓两个国,拥有几个郡的土地。

且说逸见清光在当地扎根之后,首先获得的子嗣是一对双胞胎,由此就出现无法确定嫡庶的问题。

当事人费尽心思作了一番考量之后,将双胞胎中的一个命名为逸见光长,另一个取名为武田信义。

逸见光长继承的是父亲逸见清光的姓,他长大后成为逸见庄信浓部分的宗主;武田信义继承的则是祖父武田义清的姓,他长大后成为逸见庄甲斐部分的宗主,除此以外,武田信义还获得了源义光以来代代相传的盾无铠及日之丸御旗,因而武田信义及其后代的甲斐武田氏,通常被视作清和源氏义光流的宗主嫡流。

后来,甲斐武田逐渐又繁衍出了一条、石和、板垣、下条、穴山等分家。

另外,武田家的家纹——割菱,就是取自盾无铠铠袖上的松皮菱纹。

因而盾无铠与日之丸御旗,也可以被看作是武田家的象征。

作者:鬼谋者回复日期:2010-10-2623:30:41自盾无铠上的菱纹演变而来的家纹,分为割菱和花菱两种。

下图左边的割菱,是只有姓武田的人才能用的(战国初期靠近嫡流的岩手等家也用割菱)右边的花菱,则是武田一门中其它姓庶家的家纹(甘利、坂垣、马场等等,穴山也是三花菱叠加)讲战国史,还是要交待一下背景的,熟悉的朋友不要嫌背景文字太冗长哦4、生于战国十五世纪九十年代起,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

在这之前,是清和源氏的足利家在京都建立的室町幕府(京都幕府)统治着日本。

表面上,足利将军挟天皇而号令日本,但是室町幕府中期以后实际上是足利同族的细川、斯波、田山三家轮流担任管领(将军的辅佐人),挟将军以令天下,这个时代的将军与天皇和中国春秋时的周天子一样形同虚设。

到了应仁年间由于细川与山名两家围绕着将军的继承权问题在京都展开了对战,把各地的守护大名(诸侯)都卷了进来,史称“应仁之乱”,这是乱世的开端。

此战之后,围绕在将军周围的细川、山名、斯波、田山家族都逐渐衰败,京都幕府失去了威慑地方的实力,而地方的诸侯摆脱中央的控制,在地方上进行割据与扩张。

这个时期日本的局势和中国的春秋几乎无二,但大概由于“春秋”被孔子大人拿去做了书名,日本人只好从中国搬了“战国”这个词拿去套用日本战国,除了地方割据外,还有一种趋势,叫做“下克上”。

既然将军的号令都没有人尊从了,地方上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伦常了,许多出身下层的人纷纷以下犯上,借时代变乱中的种种机遇将原来的领主取而代之,较有名的有油商出身、割据美浓的“蝮蛇”斋藤道三,和浪人出身、称霸关东的北条早云。

地方上的守护、守护代、国人豪族、以及商人、浪人、甚至僧侣,成为这个乱世中“下克上”与“反下克上”的浪潮之主角。

武田氏,在室町幕府开创时起便一直担任着甲斐的“守护”,这个职位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太守,或者可以更形象的称作节度使。

到了战国时代,武田周边出现了两个强大的对手——今川与北条。

今川氏是足利将军家一族的分家之一,家门甚为高贵,向来有着“足利无嗣推吉良,吉良无嗣有今川”的俗彦,指的便是在足利将军家绝嗣的情况下,吉良家和今川家有着对幕府将军的优先继承权。

此外,今川家一直担任着与甲斐平级的骏河国之守护。

今川家第八代家主今川义忠娶了幕府派到骏河来征税的监察官员伊势新九郎长氏之妹作为侧室,生下嫡子氏亲,今川义忠死后,今川氏亲在舅舅伊势长氏的辅佐下扫平了家内的内乱,而后东征西讨,占有了相邻的远江国,并攻入三河国,几乎将东海道全部纳入囊中。

这里的伊势新九郎长氏,还有一个名字叫作“北条早云”。

伊势家本来只是世代侍奉将军的文职型官僚,伊势长氏通过辅佐外甥今川氏亲壮大今川家,因功获赐了骏河东部兴国寺城的领地,成功转型为东海道的地方领主,但此人却并未甘于就此终老。

明应二年(1493),乘着京都幕府中的一场内乱,北条早云以62岁的高龄突入骏河的邻国伊豆,消灭足利将军同族的伊豆国主足利茶茶丸,1495又攻入伊豆东面的相模国,取得小田原城作为居城,此后20年里,北条早云的旗帜陆续插到了相模、武藏、上总等国,以一介外来者,成为关东地区的新兴霸主。

到了战国初期,今川、北条与武田的实力比大概是2:2:1左右。

织田其实也是啊岛津家倒是几代都不错,可惜一直没有大发展如果姐姐有子女的话.........大永元年(1521),骏河今川家以远江高天神城主福岛上总介正成为大将、山形淡路守为先锋,出兵一万五千人攻向甲斐。

此时甲斐武田之主武田信虎刚刚镇压了国内的各豪族,完成了对甲斐的控制,但是匆匆集结起来的兵力只有2000人,若要正面与今川决战,百年名门武田氏势必有灭门之虞。

正面对决毫无胜算,那就只有靠奇计来取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