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探讨
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

文【1】、【2】指出,进行地基承载力的深度修 正,就是为了考虑基础两侧基底标高以上的超载 q
从破坏模式来看,基础两边的压重不一样时, 破坏的滑裂面自然在压重轻的一边先发生。《规范》 条文说明“基础两侧超载不等时,取小值。”就是 这种概念的体现。在没有充分地论证之前,取小值 偏于安全。
8.只考虑沿基础短边方向的修正,不考虑长边 方向。
当结构四周的超载相差不多,且其长宽相差较 大时,破坏一般不会沿着长边发生,此时取短边(B 方向)进行考虑是可以的。但当结构的长宽比较接近 时,取四周的埋深(折算埋深)的最小值进行深度 修正是较安全的。 3 对裙楼边长小于 2 倍主楼边长时的考虑及建议
2.当裙楼处的折算埋深不大于天然埋深时,规
2
范没有明确说明。这个时候,取折算埋深,取小值 从小考虑应该是合理、且偏安全的。当然如上所述, 从压重机理来说也可以适当考虑天然埋深的较大 压重,同样应该慎重。
图 4 裙楼边长小于 2 倍主楼边长的情况
4 各种基础类型的计算埋深取值举例 4. 1 条形或独立基础见图 5(a),(b)。 4. 2 箱基或筏基等整体基础见图 5(c)。 4. 3 独立基础+防水板见图 5(d)。
如图 4 所示,裙楼边长小于 2 倍主楼边长。分 两种情况考虑。
1.当裙楼处的折算深度大于天然埋深时,按照 规范要求,取天然埋深进行深度修正是没有问题 的。但作者认为,当裙楼可以形成较为连续均布的 超载时,可以适当考虑裙楼的压重作用,取计算埋 深处于裙楼折算埋深和天然埋深之间。因为这方面 没有
地基承载力考虑深度修正的探讨

地基承载力考虑深度修正的探讨摘要:在一个建筑工程中,基础的费用占土建成本大概30%。
因此在基础设计中,基础形式选取很大程度影响整个工程成本。
而在天然基础中,对地基土承载力大小的取值正确与否至关重要。
关键词: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1.规范对地基承载力修正的规定《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2.4条规定: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
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在探讨地基承载力考虑深宽修正前,先了解地质勘察报告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如何测得。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10.2.1条规定:载荷试验可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土和大直径桩的桩端土;螺旋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土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土。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试验深度不应小于5m。
对天然基础地基承载力一般均采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和实验室通过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等来测得。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包括强度指标,压缩性指标及其他特性指标(如静力触探探头阻力,标准贯入度试验锤击数、载荷试验承载力等)。
地下室浅基础承载力修正深度

地下室浅基础承载力修正深度地下室浅基础承载力修正深度,说白了就是在建房子、做地下室时,我们得算一算土壤到底能承受多少重的压力。
想象一下,如果你要往沙滩上堆沙子,光堆一堆沙子肯定不行,沙子本身不够牢固,底下会被压塌。
所以呢,修正深度就是根据地下的土壤情况,来调整基础的深度,好让整个建筑稳稳当当的,别一阵风就倒了。
咱们生活中也经常听说“地基打得稳,楼房才能高”这样的说法吧。
这话说得一点不假,地基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安全性。
你要是选个土壤松软的地方,地下室的基础再扎实,也得承受不了长期的压力。
这样,不是找麻烦吗?地基修正深度就像是给你的建筑打了一针“强心剂”,让它在不稳定的土地上也能站得稳。
这样说来,你是不是能明白了,修正深度其实就是给地基加点“厚重感”,让它更能“抗压”了?很多时候,设计师或者工程师在计算这个修正深度时,真的是“头大”。
想象一下,你得考虑好多因素:土壤的种类,地下水位,周围建筑的影响,甚至是天气的变化。
要是考虑不周,可能一座大楼就要倒塌,地下室的“承载力”也就没戏了。
你说,这种工作压力大不大?搞不好就得“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说,修正深度绝对是个技术活儿,不容小觑。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问了,什么是“浅基础”?简单来说,就是地下室的基础没有那么深,跟深基础相比,浅基础就是埋得浅一些,差不多就在土壤表面。
浅基础的好处是成本低,施工速度快,风险相对可控。
但问题是,浅基础承载力相对较差,特别是当你遇到湿土、沙土这样的软弱土壤时,基础如果太浅,承载力就会不足,别说楼房了,可能你家的门框都歪了。
这时候,就需要修正深度来确保承载力足够。
大家知道,地基的问题很多时候不是说“摸一摸就知道”。
这可是得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比如土壤承载力的试验,才能准确判断。
修正深度的数值就得通过这些试验数据来进行调整。
这也是为什么修正深度常常需要根据具体的工地情况来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
所以,搞建筑的人得懂得灵活运用这些数据,才不会让地基“吃不消”。
地基承载力为什么修正

实验表面,地基承载力不仅与土的性质有关,还与基础的大小、形状、埋深以及荷载的情况有关。
这些因素对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又随土质的不同而不同,在采用载荷实验或原位实验的经验统计关系等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时,考虑的是对应于标准条件或基本条件下的值。
而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和计算时,考虑的是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标准组合,即采用荷载设计值,所以对某个实体基础而言,就应该计入它的埋深和宽度给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度和宽度修正。
(一)、承载力宽度修正根据大量的载荷资料表明:对于øk>0的地基土,其承载力的增大随øk的提高而逐渐显著。
若地基底部的宽度增大,地基承载力将提高,所以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应予以宽度修正。
当b>6m时,修正公式必将给出过大的承载力值,出于对基础沉降方面的考虑,此时宜按6m 考虑。
另一方面,当b<3m时,根据沙土地基的静载荷资料表明,按实际值计算的结果偏小许多,所以《地基规范》又规定,当基底宽度小于3m时按3m考虑。
(二)、承载力深度修正静载荷实验又表明:地基承载力随埋深d显线形增加趋势,即深度修正系数将增大。
实际上,如果埋深d越大,那么基础以上的土可做边载考虑,基底处土体所受到的上覆压力越大,使基础产生失稳和破坏的荷载也越大,也就是说,埋深越大,地基承载力越高。
值得注意的是,深度修正系数是根据同样宽度但埋深不同的载荷板实验,得出随埋深增大而承载力增长的规律确定的。
但由于载荷板实验的埋深有限,所以得出的规律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
有些根据直径为200~300mm的小载荷板所做的实验结果表明:同样存在着一个约4d左右的临界深度,超过此值时,承载力的增长规律不明显。
所以在有些地区确定大直径桩的承载力时,由于静载荷实验的困难,就套用天然地基承载力再加上深度修正的办法得出桩的端承力,对此必须慎重对待,务必不超过当地的经验值。
地基承载力的埋深修正问题(精)

【编者按】本刊陆续收到探讨地基承载力的埋深问题的来稿。
从这些来稿来看,目前工程界对该问题的认识比较混乱,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
编者通过与相关规范编制组专家以及一些一线设计人员的沟通,从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的实质出发,总结出把握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的几个关键要素,以期对设计有所帮助。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工程中存在各种不同的认识是必然的,因此,作为一个设计人员,不应该盲目照搬某个专家或者学者的一家之言,应该带着思考去学习别人的经验。
本文的讨论也是基于一定认识水平的见解,不妥之处请读者指正。
对地基承载力埋深问题的讨论李静/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建筑结构》编辑部规范相关条文说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简称规范)第 5.2.4 条指出:通过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结果、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需要进行。
其条文说明中还有一段论述:“目前建筑工程大量存在着主裙楼一体的结构,对于主体结构地基承载力的深度修正,宜将基础底面以上范围内的荷载,按基础两侧的超载考虑,当超载宽度大于基础宽度两倍时,可将超载折算成土层厚度作为基础埋深,基础两侧超载不等时,取小值。
” 这两处要求虽然表述不一样,但其实质是一致的,均与地基破坏机理相关。
目前工程界对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的认识还十分混乱。
文【1】、【2】均从地基破坏机理出发,分析了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的实质。
本文拟进一步对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的实质进行总结,同时分析工程界中流行的几种不正确理解,最后给出常见基础形式的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取值的做法,希望对广大设计人员有所帮助。
2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的实质与要点2.1 的实质和要点文【1】、【2】指出,进行地基承载力的深度修正,就是为了考虑基础两侧基底标高以上的超载 q 对基础两侧滑动土体向上滑动的抵抗作用。
这个超载可以直观地理解为作用在滑动土体表面的压重,见图 1。
超载 q 可以是土自重 q=rd;也可以是裙房产生的连续均布压力,计算公式可参考规范式(5.2.2-1),注意,活荷载应按“荷载规范”第4.1.2 条要求折减。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深度修正阐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深度修正阐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基础设计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影响基础形式的选择,基础形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又非常大,如何做到使建筑物既安全又经济,就必须深刻的理解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含义。
1.fak 与fa 的区别要弄清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深度修正的原因,首先要明白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和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之间的区别。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简称规范)的定义,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从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值。
按理论公式计算得来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需修正。
地质勘查报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般是通过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结果、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规范第5.2.4条指出通过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结果、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需要进行深度修正。
2. 为何需要进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深度修正?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地基的破坏通常是由于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剪切破坏,而剪切破坏又分为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刺入剪切破坏三种。
实际工程中,浅基础(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基、箱形基础等)的地基一般为较好的土层,荷载也是缓慢增加的,一般均为整体剪切破坏(如图1)。
从图2可以看出基础两侧的超载会限制滑动面的发展,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
规范第5.2.4 条给出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特征值的修正公式如下:式中第三项为基础埋深对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项,其原理归根到底也就是基础两侧的超载对承载力的贡献。
根据太沙基承载力理论,基底下土内摩擦角?分别为15o和30o时,基础两侧的有效超载范围为2B~4B(B为基础宽度)【2】,这也是规范第5.2.4条文说明中之所以"当超载宽度大于基础宽度两倍时,可将超载折算成土层厚度作为基础埋深"的原因。
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的一些探讨

施工阶段1:
主体完成,尚未装修,裙楼车库未建,水 位低于基底: 基底压力:35x12=420kPa fa=300+90+0=390kPa 不足。
启示与思考
启示一: 重视地方规范,比如地基基础、装配式、抗震、超限等方面。 启示二:水浮力对地基承载力的深宽修正是不利的,地下水位以下土取浮容重。
思考一:地下水位在基底以上时,独基基底压应力是否可减去水浮力? 思考二:地下水位位于筏板基础底面以下0.2m,宽度修正时是否考虑浮容重?
地基承载力深度接2层地下室,筏 板基础,持力层为卵石层,fak=300kPa
审核:修正后地基承载力是否足够?
问题的来源
规范规定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0007-2011
规范规定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0007-2011
规范规定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0007-2011
8.按周显荣计算书:平均压力520kPa,地基承 载力不足! 9.估算:荷载35x16=560kPa 考虑筏板外扩后板底压力:480kPa 考虑水浮力后的基底对地基土的压力: P=480-10x3.45=445.5kPa<475.5,满足。
复核
施工阶段2:
主体完成,尚未装修,裙楼完成,未覆土,停止降 水,水位达到抗浮水位: 主楼筏板基底压力:35x12=420kPa 1.裙房重量:P1=(0.45+0.3+0.35)x25=27.5 2.裙房筏板底有效压力: P2=27.5-2.9x10=-1.5(抗浮稳定性略有不足) 3.裙楼下方,主楼筏板底标高处有效压力: P3=0.55x(20-10)=5.5kPa 4.折算土层厚度:de=5.5/20=0.275m 5.埋深修正:fd=0 fa=300+90+0=390kPa >420-34.5=385.5kPa 基本满足。
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乍一听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啊,咱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建筑工地上的“隐藏英雄”,没有它,地基稳不住,楼房就得“趴下”。
这事儿看似复杂,但其实说白了就是地基到底能承受多少负荷,得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一些“小调皮”。
所以说呀,埋得深,承载力自然会变,但变多少就得靠那个修正系数来“捧场”了。
首先啊,你得知道,埋深可不是随便来的,深了当然有好处,但也有它的讲究。
简单来说,土层越深,土壤密实度越高,地基承载力自然也就强了。
不过,这里就有个问题了,深埋的地基承载力并不是线性增长的。
咋理解呢?就好比你捡个铁锹子往土里埋,最开始可能觉得土壤挺松软,捅一捅没什么大事儿,可埋到一定深度,土层变得紧密了,给你的反弹力也就更大了,所以下去的力就得“减减肥”了。
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就是用来调整这种“减肥”的影响的。
举个例子,你想象一下,咱们盖大楼,就像在沙滩上插旗子。
你一开始插浅了,旗子支撑力挺强的,可往下插得越深,沙子变得越紧,旗子就不容易插进去了。
这时候,咱们得根据沙滩的深度来调节旗子的力量,才能确保它牢牢站住,别被风一吹就倒了。
所以啊,这个埋深的修正系数,就是给旗子加点“护身符”,让它无论插多深,都稳如老狗。
那怎么计算修正系数呢?别急,虽然听起来有点儿像是高深的数学题,但其实就是一个调节参数。
简单点说,这个系数是根据不同土层的类型、土质的密实程度、深度等因素来调节的。
大概就是,你掂量一下深度、再估计一下土壤条件,系数就出来了。
这就像你去餐馆点菜,老板给你推荐菜品时,都会根据你点的数量和食材的搭配来调整份量,不然一大堆菜端上桌,你吃不完怎么办?光有系数可不行,你还得知道它是怎么影响到工程的整体安全的。
就拿大家都关心的建筑来说,如果修正系数选得不对,那可真就像车开到高速上没刹车一样。
你想想,假如土层埋得很深,系数过大,地基可能就撑不住太重的负荷;反过来,系数太小,又可能造成地基承载力过高,导致建筑不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探讨,高娟淄博职业学院,摘要:本文结合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原因,分析了各种形式高层建筑带裙房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方法,并对深度修正时基础埋深取值给出了意见和建议,供设计人员参考。
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探讨,高娟淄博职业学院,摘要:本文结合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原因,分析了各种形式高层建筑带裙房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方法,并对深度修正时基础埋深取值给出了意见和建议,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超载
1.引言
目前,建筑工程中大量存在着主裙楼一体的结构,对于这种情况,《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条条文说明(以下简称条文说明)中论述:对于主体结构的地基承载力修正,宜将基础底面以上范围内的荷载按基础两侧的超载考虑,当超载宽度大于基础宽度的两倍时,可将超载折算成土层厚度作为基础埋深,基础两侧超载不等时,取小值。
这段论述有的设计人员不理解,也就无法应用于实际工程。
实际上关于此条规定,目前争议不少,笔者将各方意见汇总并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设计人员参考。
2.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原理
地基土破坏是剪切破坏,即一部分土体相对于另外一部分土体产生滑动,基础埋得越深,需要克服的阻力就越大,地基承载力就越高。
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有两个前提,一是要有侧限,二是要有超载,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进行深度修正,修正时也不能完全按照基础的实际埋深进行修正,而是要根据的工程具体情况。
很多设计人员对条文说明中超载一词不理解或理解有误,有的设计人员简单的从字面意思理解为裙房基底压力大于土的自重应力部分,认为当裙房层数不多即裙房基底压力小于土的自重应力时会出现所谓的负超载,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方法是完全错误的。
从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原因可知,条文说明中超载是相对于裙房底部地基土而言,裙房荷载施加于地基土上,形成超载,高层建筑地基要想破坏就必须克服裙房施加于地基上的超载,这个超载与裙房层数没有关系,也不存在所谓的负超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