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倩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的疗效

合集下载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发表时间:2016-05-27T11:43:43.10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5期作者:肖丽萍1 金家云2 [导读] 贵州省独山县人民医院贵州省独山县基长中心医院小儿发热治疗中采取布洛芬混悬液可持续快速退热,口服便捷易被患儿所接受,可为儿科常用药之一。

1贵州省独山县人民医院 558200;2 贵州省独山县基长中心医院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布洛芬混悬液针对治疗小儿发热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小儿安全性分析。

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4年12月儿科门诊收治的发热患儿60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种类不同将60例患儿分为布洛芬组30例和氨基比林组30例。

布洛芬组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氨基比林组给予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观察两组临床资料中退热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三项数据并比较。

结果:布洛芬组总治疗有效为9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平均退热时间均优于氨基比林组73.33%,33.33%以及退热时间。

两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意义,且P<0.05。

结论:小儿发热治疗中采取布洛芬混悬液可持续快速退热,口服便捷易被患儿所接受,可为儿科常用药之一。

关键词:布洛芬混悬液;小儿发热临床儿童发热属儿科常见疾病症状,因细菌感染呼吸道引发急性感染炎症反应,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儿童以及婴幼儿因自身机体调节体温能力差,如体温突然升高患儿自身调节系统紊乱,会使儿童突发惊厥甚至损伤神经系统影响智力、身体等发育[1]。

儿科临床常见治疗小儿发热药物为复方氨基比林肌肉注射和口服布洛芬混悬液,现本研究选择我院60例小儿发热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布洛芬组和氨基比林组对较两组药物治疗小儿发热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

现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本院儿科门诊收治的发热患儿60例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在2岁到6岁之间。

根据给予药物不同将60例患儿分为布洛芬组30例与氨基比林组30例。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引言布洛芬混悬液的药理作用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前列腺素是一种能够引起发热的物质,因此布洛芬的抗热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实现的。

此外,布洛芬还具有镇痛、抗炎、抗血小板凝聚等多种作用,可以减轻小儿因感染发热而引起的头痛、肌肉疼痛等不适症状。

另外,与其他一些抗热药物相比,布洛芬更容易为儿童所接受,因为其味道相对较好,而且较少引起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评价一、布洛芬治疗小儿退热时间短布洛芬混悬液是目前常用的退热药物之一,其对小儿发热的退热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一项对400名小儿发热病例的回顾性研究中,使用布洛芬治疗的小儿平均退热时间为1.6小时,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4小时(P<0.05)[1]。

另外一项临床研究也证明,与对照组相比,使用布洛芬可以将小儿退热时间缩短1小时以上[2]。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布洛芬混悬液具备快速退热的疗效,可以帮助减轻小儿不适症状,缩短发热时间,提高小儿的生活质量。

二、布洛芬能够降低小儿体温和改善症状另外一个评价退热药物疗效的指标是降低小儿的体温和改善症状。

一项针对200名小儿发热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使用布洛芬可以让小儿退热速度更快,降温幅度更大[3]。

另外,布洛芬还可以通过减轻小儿不适症状来改善其生活质量。

一项针对100名小儿的随机对照研究表明,使用布洛芬可以显著减轻小儿的头痛、肌肉疼痛、寒战等症状(P<0.05)[4]。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布洛芬可以通过降低小儿体温、改善症状来有效缓解小儿发热引起的不适。

安全性评价除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退热药物的安全性也是评价其疗效的重要因素。

虽然布洛芬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药物,但在儿童使用时仍然需要注意一些安全问题。

一、布洛芬可导致肾脏毒性布洛芬在儿童中的应用主要依靠肾脏代谢,在肾小球内被氧化、还原及酯解等,可引起肾脏损伤[5]。

因此,在使用布洛芬时,应严格控制剂量,避免长期、过量使用,尤其是对于有肾损伤家族史的儿童应该避免使用。

布洛芬混悬液的功能主治是

布洛芬混悬液的功能主治是

布洛芬混悬液的功能主治是功能主治•缓解疼痛:布洛芬混悬液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经期痛等。

布洛芬混悬液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的效果。

•退烧:布洛芬混悬液具有退热作用,可用于降低发热的体温。

通常情况下,布洛芬混悬液适用于发热引起的一般不适,例如感冒、流感等。

•抗炎作用:布洛芬混悬液可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的炎症症状,如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等。

其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症状。

使用方法•年龄限制:布洛芬混悬液适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

对于2岁以下的婴儿或特殊人群,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或药品包装上的说明,按照体重和年龄适量使用。

一般而言,每次剂量为10-15mg/kg,每日3-4次。

剂量的具体调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前,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请勿超量使用布洛芬混悬液,以避免潜在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如果出现不适或不适应症状,应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并在使用前咨询医生的指导。

•对布洛芬或其他非甾体消炎药过敏者禁用。

•曾经因使用其他非甾体消炎药而引发哮喘、鼻黏膜肿胀、荨麻疹或其他过敏反应者也应避免使用布洛芬混悬液。

•使用布洛芬混悬液过量可能导致胃肠道刺激、肾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

请务必遵循使用说明和医生的建议,以防止过量使用。

•布洛芬混悬液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慢性消化道溃疡、高血压、肝功能不全等患者中使用时需谨慎,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布洛芬混悬液的不良反应•布洛芬混悬液在正确使用情况下一般是安全的,但仍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不适、恶心、呕吐、胃痛等。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布洛芬混悬液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出血、肾功能损害等。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1. 引言1.1 小儿发热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小儿发热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指小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表现。

发热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感染或其他疾病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通常是身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方式。

小儿发热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等。

在小儿发热的治疗中,降温是重要的措施之一,以减轻孩子的不适感和减少可能的并发症。

小儿发热的症状可能包括额头发热、面色潮红、出汗等。

在发现小儿发热时,家长需要及时测量体温并观察孩子的其他症状,如是否有嗓子痛、咳嗽、流鼻涕等。

如果小儿发热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小儿发热的治疗中,布洛芬混悬液是常用的药物之一。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探讨布洛芬混悬液对小儿发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以及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2 布洛芬混悬液是治疗小儿发热常用的药物之一布洛芬混悬液是治疗小儿发热常用的药物之一。

小儿发热是儿童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由感染、免疫反应或其他原因引起。

发热会使孩子感到不适,甚至引起相关并发症,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发热对孩子的健康至关重要。

对于小儿发热,布洛芬混悬液被广泛使用,因其快速见效、副作用较少等优点。

布洛芬混悬液也适合儿童口服,易于使用。

在使用时仍需遵医嘱,控制用药剂量和频率,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家长在给孩子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时应注意按照医嘱正确使用,并定期监测孩子的体温和反应,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2. 正文2.1 布洛芬混悬液的治疗效果如何针对小儿发热症状,布洛芬混悬液可以迅速降低儿童的体温,减轻发热带来的不适感。

在多次比较试验中,布洛芬混悬液与其他退烧药物相比,其退热效果明显且迅速,许多小儿医生都建议家长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来治疗小儿发热。

布洛芬混悬液还可以缓解小儿因感染引起的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对于小儿发热症状,布洛芬混悬液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发热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发热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小儿发热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发热患儿治疗过程中应用布洛芬混悬液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取100例发热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干混悬剂治疗,研究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退热用时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发热患儿治疗过程中,与对乙酰氨基酚干混悬剂相比,布洛芬混悬液可以有效促进患儿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该疗法值得普及。

关键词:小儿发热;药物治疗;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用时;临床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小儿群体而言,由于其身体尚处于发育期间,免疫力与抵抗力水平相对偏低,因此,其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病毒与细菌的侵袭,继而诱发发热问题[1]。

为了促进患儿治疗效果的合理提升,近年来,大批医疗工作者对于小儿发热治疗药物进行了合理探索,从而推动了新型药物研发与应用工作的合理落实。

在此过程中,作为重要的小儿退热药物之一,布洛芬混悬液可以有效帮助患儿实现退热目标,对于小儿身体脏器的充分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

本文针对在发热患儿治疗过程中应用布洛芬混悬液的临床效果开展了研究,现将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取100例发热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患儿年龄8个月~9岁,平均(5.65±0.53)岁;研究组男35例,女15例;患儿年龄1~9岁,平均(5.77±0.46)岁。

所有患儿的监护人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以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1.2.1 对照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干混悬剂治疗,药物由青岛国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3008;药物用量的计算标准为10mg/kg,每6h 给药1次,每次用药频率应低于4次。

布洛芬的功效与作用

布洛芬的功效与作用

布洛芬的功效与作用
布洛芬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和发热。

它属于非处方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的一种。

以下是布洛
芬的主要功效和作用:
1. 缓解疼痛:布洛芬可以帮助缓解多种类型的疼痛,包括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它通过抑制体内的炎症反应和疼痛介质的释放来达到镇痛作用。

2. 退烧:布洛芬也具有一定的退烧作用,适用于轻至中度的发热。

它能抑制体内的前列腺素合成,降低体温。

3. 抗炎作用:作为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布洛芬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肿胀和红肿。

4. 治疗风湿病:布洛芬可用于缓解关节炎和其他风湿性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炎症。

5. 镇静作用:布洛芬有轻微的镇静作用,可以有助于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布洛芬虽然是非处方药,但仍然需要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使用。

在服用布洛芬时,应遵循剂量和使用时长的推荐,避免超量使用或长期大剂量使用,以减少潜在的副作用和风险。

若出现不良反应,如胃痛、恶心、呕吐、过敏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咨询。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 温娟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   温娟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和安全性温娟摘要: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发热治疗的102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51例。

对照组患儿采用乙酰氨基酚混悬剂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50例,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45例,88.2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例,5.88%)低于对照组(7例,13.73%),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发热患儿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其退热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布洛芬混悬液;小儿发热;疗效和安全性急性呼吸道感染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小儿群体中。

其临床表现为发热,研究发现,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能减少对肠道的副作用,具有比较好的抗炎效果,被广泛地应用在临床解热中[1]。

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提升小儿发热治疗的有效性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来我院进行发热治疗的102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51例。

在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6个月—13岁;平均年龄(5.62±2.03)岁;体温38.5℃—40℃;平均体温(39.21±0.23)℃。

在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4例;年龄7个月—13岁;平均年龄(5.37±2.56)岁;体温38.8℃—40℃;平均体温(39.30±0.57)℃。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温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1.0ml/Kg的乙酰氨基酚混悬剂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单次8mg/Kg。

布洛芬的作用与功效

布洛芬的作用与功效

布洛芬的作用与功效布洛芬(Ibuprofen)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镇痛、消炎和退热等作用。

它通过阻断体内的物质质子(PGE2和PGF2α)的生成,抑制炎症过程的发生,从而达到缓解疼痛、降低发热和减轻炎症的效果。

布洛芬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1.退热:布洛芬能够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产热中介物质PGE2的合成,从而减轻发热情况。

它可以被用于控制感染、喉咙痛或类似情况引起的高热。

2.镇痛:布洛芬通过降低组织中一种称为“痛素”的物质的生成,减少疼痛的传递和感受。

它可以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疼痛和月经疼痛等。

3.消炎:布洛芬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效果,通过对炎症性介质如前列腺素的调控,减轻炎症的发生和蔓延。

它可以用于缓解关节炎、肌肉炎和扭伤等引起的炎症反应。

4.其它:布洛芬还可以用于治疗骨折和手术后引起的疼痛,帮助减轻病人不适感。

此外,布洛芬还可以用于治疗偏头痛、痛风性关节炎等病症。

虽然布洛芬有许多好处,但它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首先,布洛芬有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症状、肝功能损害、心血管系统问题等。

患有肝病、肾病、心血管疾病的人需要慎用。

其次,使用布洛芬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和用法使用,不能过量使用。

最后,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使用布洛芬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综上所述,布洛芬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具有退热、镇痛、消炎等功效。

它可以用于治疗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炎等症状,但在使用时需注意使用剂量和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果有任何疑问,使用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恬倩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的疗效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观察恬倩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的疗效。

方法将124例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恬倩布洛芬口服悬液组82例,对乙酰氨基酚组42例,恬倩组口服恬倩布洛芬悬液5 mg/kg次,对乙酰氨基酚组口服对乙酰氨基酚10 mg/kg次,记录服药后1~6 h的体温变化情况,并经统计学处理。

结果恬倩布洛芬口服悬液组与对乙酰氨基酚组服药后2 h内退热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3 h后恬倩布洛芬口服悬液组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乙酰氨基酚组,4 h后对乙酰氨基酚组体温开始回升,而恬倩布洛芬口服悬液组在服药6 h仍有退热作用,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恬倩布洛芬口服混悬液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

【关键词】恬倩布洛芬口服混悬液;发热;儿童
发热是儿科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患儿就诊的常见原因,持续高热可引起头痛甚至抽搐,抽搐持续时间长或抽搐频繁,可对大脑造成损害,并可加重病情。

因此WHO建议当小儿肛温超过38.5 ℃时,要及时予以有效的解热药[1],我院2004年6月~2007年6月采用恬倩布洛芬口服混悬液治疗发热患儿82例,并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组
对比,取得满意而安全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发热患儿124例,男70例,女54例,体温(腋温)38.5 ℃~39.0 ℃ 40例,>39 ℃ 84例。

随机分为恬倩布洛芬组82例(A组),对乙酰氨基酚组42例(B组)。

恬倩布洛芬组年龄(3.4±1.5)岁,体温(39.35±0.41)℃;对乙酰氨基酚组年龄(3.2±1.7)岁,体温(39.32±0.44)℃。

原发病为上呼吸道感染82例,下呼吸道感染19例,麻疹5例,水痘4例,感染性腹泻11例,尿道感染2例,川崎病1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体温、病种、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年龄≥6个月的发热患儿,体温(腋温)≥38.5 ℃,病程在48 h之内,此次发热未曾使用过恬倩布洛芬以及对乙酰氨基酚类解热镇痛药。

1.3 病例排除标准(1)对解热镇痛药过敏者。

(2)有胃炎及胃溃疡病史者。

(3)观察期内使用其他退热药物者。

1.4 方法 A组采用恬倩布洛芬口服悬液(扬州市第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970354)口服,5 mg/(kg·次)。

B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66060078)口服10 mg/(kg·次)。

记录每组1~6 h的体温变化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用药前后体温变化情况 2.2 不良反应常用剂量服用3天后没有观察到胃肠道、肝、肾及血
液等器官、系统不良反应。

3 讨论
当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时,释放的毒素及代谢产物被白细胞吞噬释放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并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使体温上升。

前列腺素是一种内源性致热原[2],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可起到退热的作用。

恬倩布洛芬口服悬液的有效成分为布洛芬,它与对乙酰氨基酚均是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均可抑制前列腺素类物质(PGs)的合成,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点下移,从而发挥降低体温的作用。

布洛芬是美国FDA唯一推荐用于儿科临床的非甾体解热镇痛药,其为环氧化酶抑制剂,既可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又抑制白细胞介素-1等细胞因子的释放,可同时影响免疫功能,服后1~2 h血浆浓度达峰值[3],该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在各种非甾体抗感染药中属耐药性最好的一种。

对乙酰氨基酚为非那西丁的代谢产物,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安全,口服30~60 min血中浓度达高峰,作用快,因此WTO推荐作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等所致发热的首选药。

本文通过观察比较,A组与B组在用药后2 h内退热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3 h后A组退热作用明显优于B组,4 h后B组体温开始回升,而A组在用药6 h仍有降温作用,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患儿体温越高恬倩布洛芬口服悬液的退热优势越明显,随恬倩布洛芬口服悬液剂量加大,其退热效果及持续时间进一步加强,能最大限度缓解患儿不适,5 mg/kg的剂量,4~6 h服用
1次,连续3天,未发现胃肠道、肝、肾及血液的不良反应。

恬倩布洛芬口服悬液是一种蔗糖甜味水果香型不含酒精的混悬液,服用方便,口感良好,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安全性高,患儿依从性好。

因此,可作为小儿退热的首选药之一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蔡栩栩.小儿发热及解热药的合理应用.实用药物与临床,2004,7(4):61-63.
2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6-40.
3 郭远文,王鸿雁.布洛芬对小儿发热退热作用的疗效观察.湖南医学,2003,14(11):47-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