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 准确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

立足教材  准确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
立足教材  准确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

立足教材准确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

所谓教材(subject matter, or teaching material),是指具有特定结构、可供学生和教师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认识世界、获得发展的一种媒体。而数学教材“是在综合考虑数学本身的逻辑规律以及小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前提下,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事实和基本方法联系起来的整体。这个整体不是知识、原则的罗列和拼凑,也不是各部分数学知识的简单求和,而是一个上下贯通、纵横交叉、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 ——周玉仁。从这个意义上讲,教材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相对具体的依据,为整个数学教学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也正因为教材的独特作用,在传统教学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价值影响下,出现了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把一门充满生气和灵性的课程,搞成沉闷、单调、乏味的样子,甚至把教材中的每一段、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掰开揉碎,繁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新课程改革要求重视挖掘教材资源,拓宽、延伸知识结构,活用了教材,使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延伸。作为教师,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或是在师生互动中)走向教材”。老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并且会活用教材,会对教材进行扩展和补充,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基本原则。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明确阐述了数学教学的本质。而教材作为师生数学活动一个重要因素它的作用显而易见,正确的理解教材、用好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数学教学本质偏离与否。如果不能正确的把握教材,就有可能让数学教学成为一幕幕热闹纷呈的“课堂剧”。

基于以上的理解,我认为现代数学教学要立足教材,深刻领会教材背后的意图,从而使课堂教学回归数学教学的本质。

一、立足教材,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建构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教师抱怨“教师讲了很多遍,可是学生仍然没有学会”。其实这些教师没有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本质。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数学教学是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教材及

教师间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媒介——教材,立足于对教材的正确理解,发挥教材的作用,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

以百分数为例,虽然教学的知识点非常清楚,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三个部分。但是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教材非常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与应用,从大量生活中的百分数引入,从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材还重视设置数学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运用小精灵的话:你能说说这些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吗?你能用百分数表示出其中的分数吗?在实际应用中,什么情况下最多能达到100%,什么情况下达不到100%,什么情况下能超过100%,这样为学生创设了讨论交流探索的环境,激发他们积极思考,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此外,教材还加强了对折扣、纳税、利息的教学,把当前学生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商品的“折扣”的教学以独立例题的形式出现;把“成数”的介绍安排在“你知道吗?”,采用阅读材料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了解。这样的编排,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中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数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有利于形成学生对数学价值的正确认识,提高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托对教材的理解,在实践中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策略让学生自主建构百分数的知识。

设置问题情境:应该选哪个绿化队?

生1:我觉得应选乙队,因为乙队植的树中只死了2棵,最少了。

师:有道理吗?

生2:有道理。因为甲队是25-22=3,乙队是20-18=2,丙队是50-43=7

师:同意这一理由的请举手。

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有部分同学持反对意见。

生3:我认为这样比不公平,因为他们植的总数不一样,植的多自然死的多。

师:哦,有道理,那按这样的说法,如果我植树1棵,死了1棵,是1-0=1,最少了,那你们是否准备选我这个植树队呢?

学生们都笑了。这里教师运用追问、“以退为进”等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然后再让学生进入讨论交流。

生4:我会选乙队。因为甲队25棵成活22棵,照这样计算, 100棵就能成活88棵;乙队20棵成活18棵,那么,100棵会成活90棵;丙队50棵活了43棵,那么100棵就能活86棵。这样一比较,我们应该选乙队吧。

师:是个好主意!照这样计算之后,都植100棵树就一目了然。

学生们眼睛一亮,颔首赞同。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这样算?是怎么算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学生们热烈地讨论起来……

这样在比一比,选一选,说一说的过程中引出了百分数,此时,学生已经隐约之中感悟到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为了比较大小而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初步感悟出百分数的含义,而且深刻体会到百分数产生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再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素材,通过大量的生活例子来体验百分数的意义,学生理解概括起来就会更准确一些了。

二、立足教材,把握教学目标的转移。

作为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课程目标反映对数学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新的要求。教学的目标不再只是让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他还应当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也就是说数学教学不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让他们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等。因此,我们需要立足教材,并凭借正确的目标意识去分析利用教材。

如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较之过去有了较大的改革,改革过去只重简单的几何事实的传授和偏重于计算的格局。仔细研读六上年级圆这一单元知识,教材更注重经历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相关的计算例题减少。可见,在新课程的字典里,“探究”是关键词;“探究”是教学的生命线,新教材无论在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中,都能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场景将传统的封闭性、定向性的例题、习题转变成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

参与探究活动。

这样我们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要从学生的现实经验出发,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操作实验、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从猜测、分组测量计算到根据新获取的数据寻找共性的东西,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索发现“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甚至我们还以打破传统教学,通过画圆这一个基本活动,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圆规两脚间的距离直接决定圆的周长的长短,从研究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入手,来探究圆的周长。这样立足学生,突破教材,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原来的计算几何真正验几何转变。

三、立足教材,提升训练的价值

新课程实施以来,无论是优质课竞赛、各级的研究课,还是论坛、博客,大家都热衷于讨论一些教材中的新增内容,或是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似乎都不很在意数学训练,甚至刻意回避,一提到“训练”马上就“色变”,认为将回到传统教育的老路上去了。我们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现在所热衷的“组织学生探索数学知识,使他们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如果学生对已有的数学知识理解掌握得不够深刻、应用得不够灵活,那么又如何能够进行新的认识活动呢?如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虽只涉及“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几”的问题,学生只需用乘加或乘减就可解决,但与老教材相比,教学中都感觉教材跨度较大。分数除法应用题对学生来说本来就是一个难点,老教材用那么多的例题来进行教学,学生掌握起来也不是很容易,而新教材总共才两个例题,学生理解、建构起来确实有难度。因为新教材摒弃了“例题——模仿训练”的模式,注重让学生在多种情境中灵活综合地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的教学面对的全体四五十个学生中,包含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上课似乎一教就会,但是课后一做就错。为了促使全体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丰富教材习题、适度进行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即数学探索和数学训练往往是相互作用、互为基础的。

但是数学训练不能等同于传统的“机械、重复”,应该体现对数学基础知识应用性的训练。(1)说理性训练。说理的过程,就是展现思考的过程。分数乘除

法计算教学中多给学生机会说说算理,你是怎样想的?说说这样想的理由,解决问题中,解剖解题思路,谈谈解题方法,这样既有讨论交流的话题,又有数学思考的要求,通过交流,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经验和体验;深化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2)图形表征的训练。数与形是数学研究的两大对象,他们相互作用,互为表里。教学实践使我们有了这样一个认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或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往往都是完成对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数学图形的翻译过程。因此,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图形表征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用图形来分析分数乘除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将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3)计算技能的训练。当一个数学问题的解答思路确定之后,接下来的就是通过计算得到正确答案的过程。无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多么完美,如果不能准确、熟练的计算,那么学生将不会完美地解决一个问题。再有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能通过口算或估算出每一个关键的数值,往往对解决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学生的计算能力削弱很多。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基础口算的训练,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达成口算、估算、笔算的有机结合,形成计算技能。

四、立足教材,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数学有着本学科所特有的魅力:方法与技巧,系统与严密,逻辑体系、思想体系等。如:直线概念、负数概念、字母表示数的抽象性,平移、旋转、割补、剪拼等变换转换思想,还有如无限细分、无穷多、无穷小的极限思想等,都要靠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一一渗透,用涓涓细滴汇聚成数学的涛涛海洋。

比如,由于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道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图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教学中就显得至关重要。可见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本教学中的作用。仔细研读新教材,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体现着不同的层次,例如分数乘法(例1)教材是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由于学生有比较坚实的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所以对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探索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在分数乘法(例3)中是利用直观的几何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道理;由于学生刚刚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并

且用图形表征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因此采用“扶一扶,放一放”的策略就比较妥当了。如:例三粉刷墙壁的问题,告诉我们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教材分为两步,帮助学生理解意义。首先用一张长方形纸代表这面墙,涂出它的1/5,其实就是把整面墙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5,这只要运用分数的意义来解决,学生没有问题;但是直接进入第二步涂出1/5的1/4,对学生来说还是有思维的跨度,尤其对于中下的学生。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应该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所以这里我们建议可以增加这么一个环节,让学生把一小时涂的1/5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小时涂的。这样其实为学生搭建一座理解知识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算理。接下来的分数乘法应用中,继续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的问题的数量关系;使用的图形越来越简约,体现了教材对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一个过程。这样让学生经历数与形之间的“互动”,才能使他们感知“数形结合”,真正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自觉地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

再比如,圆的周长一课的教学,可以渗透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和极限的思想。圆是一种曲线图形,与以前学过的直线图形有较大的不同,故学生在认识和研究圆的特征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转化的方法,如在探究怎样测量圆的周长时,即可采用滚一滚、绕一绕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曲线的长度转化为直线的长度来测量,从而体现“化曲为直”的方法。在学生完成实验以后,老师由介绍“周三径一”开始,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联想、交流中,了解刘徽割圆术、了解祖冲之的研究成果,体会极限思想,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感受科学探索的方法和精神。

数学知识包罗万象、丰富之极,但在繁杂的知识系统中有着它独特的结构,有着它自身的规律,有着本学科特有的魅力,数学教学除了担负着其他学科同样的育人功能外,还有其自身独特的使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因此从师生的实际出发,立足教材,突破教材,围绕数学教学的本质和规律的教学才是数学教学的灵魂。

对数学教学本质的认识

对数学教学本质的基本认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里,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 一、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学生要在数学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数学活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1、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数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简单地说,在数学活动中要有数学思考的含量。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当儿童通过模仿学会计数时,当他们把两组具体对象的集合放在一起而引出加法规律时,这实质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 2、数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学数学,学生应当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决不只是模仿者。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在学生那里体现,不懂得学生能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不考虑学生作为主体的教,不会有好的效果。实际上,教师的教总要在学生那里得到体现与落实,是学生在吸收、消化、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离开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教师讲得再好也会经常出现“教师讲完了,学生仍不会”的现象,教学对于指导学生建构数学知识应当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教

师教学工作的目的应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 二、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间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考虑的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題,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教师在发挥组织、引导作用的同时,又是学生的合作者和好朋友,而非居高临下的管理者。教师的这些作用至少可以在下面的活动中体现出来。 1、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缋,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当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 2、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起到“解惑”的作用;教师要鼓励不同的观点,参与学生的讨论;教师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做出适当的调整。 3、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经常启发学生思考:“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结果的?”而不只是要求学生模仿和记忆。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实际出发点,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真正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把握知识的本质聚焦方法的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c15586537.html, 把握知识的本质聚焦方法的探索 作者:刘玉琴 来源:《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年第04期 【摘要】“進行有价值的学习,让数学真正地发生”,这一直是数学上永恒的话题。真正的数学学习需要让学习者从身动发展到心动,让数学思想扎根于他们的血液之中,这样才会构建出一种源于内心深处的和谐关系。文章对如何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探讨 一、概念性教学——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数学的概念虽然都是纯理论的,但它却是构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上的那种直接将概念灌输给学生的方式,去探讨别更高质量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线段时,我们可以进行层次性教学。第一层次通过观察:用一根线拉直前后的样子来让学生感受线段是直的,是有端点的,让学生初步建立线段的表象。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可以用手指一指从哪里到哪里可以看成一条线段。接着让学生找一下身边的线段,用具体的事物来揭示了线段的本质特征。第二层次: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物体,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折一折来创造一条线段。这里可以发给学生一个花边图形的卡纸,来帮助学生感知线段的存在方式。在学生已经充分理解了线段特征后,再进行第三层次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一画线段,这时候学生画的线段都是直的,但可能没有端点,我们可以再次问问学生:“你的线段从哪到哪?”这时学生会指出来,教师便可以在线段上画出两个小竖线做记号,并介绍这叫作“端点”,让学生完成对“线段的认识”。 如果一上来就介绍什么样的图形是线段,然后笼统表示线段有两个端点,学生可能在自己画图的时候,会漏掉那两个端点。“线段”是比较抽象的几何概念,我们觉得很容易,可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比较低,认识起来非常困难。特别是当学生学习线段的长度的时候,会搞不清线段从哪量到哪,造成了“食而不化”的局面。 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我们要尽量给学生呈现丰富的表象,抽丝剥茧,只有这样才能将概念的本质丰盈起来。 二、策略性学习——探究问题的本质 以前,“解决问题”叫“应用题”。改成解决问题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加注重在教学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阶段,解决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很少,特别是二年级,抓题目中的一些字眼就能做了,有些老师就比较注重训练学生做题熟能生巧,形成了一种固定

数学基础知识大全

数学基础知识大全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倍数×1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6.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7.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三角形高=面积×2÷底h=2s÷a 三角形底=面积×2÷高a=2s÷h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S:面积C:周长л 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s=лrr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 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教学本质的基本认识

关于教学本质的讨论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专业 温馨 11033026

关于教学本质的讨论 一、教学本质的基本认识: 人们对于教学本质认识,一直以来就有着颇多的认识和争论.就我们国家而言,就有特殊认识说,实践说,发展说,多层次类型说,交往说等主要观点.以下我主要就其中的特殊发展认识说,交往说和实践说三种说法作简单的介绍: 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这种认识活动以人类已有的知识为主要对象,力求在较短的时期内传授大量的人类文化科学知识,使个人知识达到当代社会的知识水平。其主要特点是: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不同于人类历史总认识;有教师的指导;教学认识无论是方式还是内容都具有间接性;教学认识具有发展性和教育性。 该说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按照认识的普遍规律来把握教学的一般过程,确定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方法论前提。但批评者认为:(1)仅仅局限于惟一的特殊认识过程,不利于深入、全面地揭示多层次的教学过程的本质,违背了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2)认识过程是囊括不了教学过程的本质的,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导致教学实践中片面强调传授知识,忽视了智力、能力、情意、思想品德、体质等,忽视了学生多种心理的参与。(3)把教学过程的本质归结为认识过程,不能够概括和指导一切教学活动和学科教学,也无法解释教学过程的某些规律,如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4)该说只描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忽视了教师的教授活动。(5)它在教学实践中极易形成师生间的主客体关系,造成教学上的片面和单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和谐发展。 要研究教学本质,首先须明确本质指的是什么,在讨论中人们有时对教学的“质”和“本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不进行明确分析,由此而带来的经常是以质代替本质,把多方面的质看作是多重的本质。事实上,质和本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质比质更深刻。质反映的只是事物的某一侧面的属性,而本质才反映了事物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反映了事物存在的根据。本质通过关系而得到揭示。所以揭示事物的本质需要在揭示质的含义的基础上,将自身联系与他物联系统一起来,说明事物存在的原因,这样才能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 所谓教学本质,就是自在于教学这一事物本身使其既可成为其自身又可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它是教学过程的内部要素和特殊矛盾的整体的、集中的体现,是决定该类事物或现象是教学而非其他事物或现象的依据,是教学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特征,是教学的各种特征和属性的抽象与概括。以往对教学本质的认识不少论者实质上是把质当成了本质来界定教学,对教学本质的概括要么把教学的任务、目的当作教学的本质,要么将教学的功能、价值当作教学的本质,都在向教学本质认识逼近,但还未达到教学的本质。对教学本质的认识必须在正确把握“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对已有关于教学的质的认识进行综合抽象,才能达到目的。 二、关于教学本质研究的着眼点问题: 对教学本质的探讨,有的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有的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有的是从教学的角度;有的从一个侧面概括,有的从两个侧面概括,有的从整体概括;有的着力于教学过程的归属的分析,有的着力于教学过程的性质的分析,有的着力于教学过程的功能的分析等等。比如,着眼于学生来考察教学过程,形成了“学习说”、“学生实践说”、“发展说”、“认识论”等诸观点;着眼于教师来研究教学过程的本质,就产生了“价值增值说”、“传递说”、“教师实践说”等认识;而“交往说”、“知情统一说”、“审美过程说”、“多本质说”等由于其涉及教与学的两个方面,明显带有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属性,因此它们是从师生双方的角度来论证教学过程本质的。

把握历史的本质

把握历史的本质,营造好看的戏剧 ——看电视剧《郑和下西洋》 电视剧《郑和下西洋》正在热播。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场面,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一场场扣人心弦的戏剧。编剧导演演员们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自不必说,单从整个电视剧的拍摄一直持续了两年之久,就可以体会出其中的甘苦了。为了使场景更具真实感,剧组甚至在海南建造了一艘巨型木帆船,其形制之大罕有其匹。剧组决心把《郑》剧打造成精品,决心要让它打动观众,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了。 但是,作为历史剧,其魂在哪里?决不是几场好看的戏、几个生动的人物就可以交代的。历史剧的魂,在于把握历史的本质,或者说,再现历史的真实。历史剧与古装戏不同。穿着古装的戏,可以演出任何故事,甚至是外国故事,比如演绎莎士比亚戏剧可以身着中国古装演出,这已有不少先例,而且很少有人提出异议,因为它们仅仅是戏而已。然而历史剧则不同,它兼有历史和剧的两个身分。历史剧必须有历史。 虽然历史本身就很生动。但如果照搬上舞台,也会难以欣赏,而且事实上也是办不到的。因此,历史剧作为剧,应该比历史更集中、更强烈、更具戏剧性。这就需要取舍,需要调动组合,需要充实细节。历史记载和真实的历史之间总有差距。一些历史阙载的事要靠剧作者去填补,一些缺乏的细节要靠艺术的想象去充实。为了营造戏剧冲突甚至要虚构人物。历史剧所要求的历史真实,并不是要求完全复原历史。它是在把握历史本质的前提下,将历史艺术化、戏剧化。那么,怎样做到艺术化、戏剧化的历史真实呢?在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上,我同意“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大事是什么?大事是指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的时代背景,这些决不可胡编乱造,绝不可时空错乱,其主要人物的基本史实和思想风貌决不可扭曲,重要制度和风俗礼制不可背离历史时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历史的本质,不能对历史任意曲解。 郑和下西洋是在特定时代发生的一件影响世界的大事。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见仁见智,不无歧义。但当我们把它放在整个历史事件大背景中去观察,把它放到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和世界文明进程中去观察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说它是中国历史盛世的产物。郑和下西洋在航海事业上,表现出了中国人的勇敢坚毅和聪明才智,表现出在航海技术上的领先地位。郑和航海开辟了横跨印度洋的新航线,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更重要的,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与周边国家交往的和平理念,体现了“共享太平之福”的世界的崇高理想。永乐七年三月,明成祖朱棣命郑和带给“四方海外诸番王及头目”的敕书明白无误地写道:“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 朱棣特遣郑和赍敕,普谕天下,各国要“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载《郑和家世资料》)我想,这就是郑和下西洋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本质,也是我们在欣赏电视剧《郑和下西洋》是可以得到的核心启示。 与一些教科书和文艺作品不同,电视剧《郑和下西洋》没有把郑和下西洋看成是孤立的事件。它在诠释郑和下西洋的同时,也努力展示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而且用浓墨刻画了郑和下西洋的推动者一代雄主朱棣。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一方面他造反夺位,一方面却又声称恪守祖制;一方面对政治反对派残酷镇压,一方面又力行仁政。他是个兼具守成与开创型的帝王。他继承完善了朱元璋奠定的制度,又把朱元璋的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峰。朱棣在内广拓疆宇,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发展;对外广结友邦,增进了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电视剧通过一系列戏剧场景和复杂的人与人的关系,塑造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朱棣。

把握数学本质,以不变应万变

把握数学本质,以不变应万变我们要想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关键要把握题中的数学本质,在千变万化中找寻到其中不变的量,求出这些不变的量,然后利用这些不变的量解决最终的问题,以不变应万变。下面,本文主要以“牛吃草”问题为例,阐述解决问题时的“以不变应万变”。 一、“牛吃草”问题 牛吃草问题也称牛顿问题,最早是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牛顿在《普通算术》中提出来的。形如:牧场上有一片匀速生长的草地,可供10头牛吃20天,或者15头牛吃10天。问:可供25头牛吃几天?解决这类问题时,难点是草的总量在不断变化,其中包括草的增加:每天新长的和草的减少:每天被牛吃掉的,而且牛的数量在变化,每天被吃掉的草的量也有所不同。因此解题的关键是想办法从变化中找到不变的量,以不变应万变。我们不难发现,主要有以下这些不变的量:(1)牧场上原有的草的量;(2)每天新长出的草是不变的(匀速生长);(3)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是不变的。求出这些不变的量,以不变应万变,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我们不妨假设每头牛每天吃草的量为1份,从而我们可以求出10头牛吃20天的草量为:10×20=200(份);15头牛吃10天的草量为15×10=150(份)。200份草=原有的

草+20天新长的草;150份草=原有的草+10天新长的草。两者都包含原有的草,区别在于新长的草量,为什么前者会比后者多出200-150=50(份)的草?我们不难发现,是因为前者比后者多长了20-10=10(天),也就是说多长的10天的草量就是那多出的50份草,从而可以求出每天新长的草量为:(200-150)÷(20-10)=5(份)。最后利用“每天新长的草量为5份”这个不变的量求出最后一个不变的量:原有的草量。可利用10头牛吃20天的草量为200份求出原有的草量为:200-5×20=100(份);或者也可用15头牛吃10天的草量为150份求出原有的草量为:150-5×10=100(份)。至此,所有不变的量都已经求出,以这些不变的量应对千变万化的问题,就容易多了。最后要求可供25头牛吃几天,主要有两种想法:(1)25头牛吃草每天消耗25份草,同时每天会新增5份草,也就是说每天净减少25-5=20(份),原有的100份草,100÷20=5(天)就被吃完;(2)由于每天新增5份草,我们可以让其中的5头牛专门去吃每天新增的草,自给自足,剩下的25-5=20(头)牛只能吃原有的100份草,100÷20=5(天)吃完。两种想法略有不同,但列式相同,其本质也一样。 至此,整道题就解完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想办法从变化中找到不变的量,然后求出这些不变的量,最后利用这些不变的量再求出最终的问题。

数学教学中数学本质的揭示

数学教学中数学本质的揭示 摘要: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比较重视数学技能的训练,“精讲多练”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对学生而言,这种做法的必然结果是:强化了技能操作却忽视了对数学基本原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掌握。忽视了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对数学的认识只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中学数学教学应该呈现数学的本质,感悟数学的精神,应该跳出题海,回归本源。 关键词:数学教学;本质;揭示 现在的教学目标,除知识技能目标之外,还要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提出了过程性目标,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比呈现数学过程更高的要求是体现数学本质: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以及对数学美的鉴赏等。一些粗浅、拖沓的“过程”往往不能反映出数学的真正价值,反而白白浪费了时间。 新加坡数学教育家李秉彝先生说过,数学教育必须做到八个字:“上通数学,下达课堂”。所谓上通数学,就是必须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揭示数学的本质。但是在如今的公开课的展示及其评价中,教师多半聚焦在教育理念的体现、教学方式的选择、课堂气氛的营造、学生举手发言的热烈等方面。至于数学内容的表达、数学本质的揭示、数学价值的呈现,则往往有所缺失。其实,内容决定形式,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数学内容,是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思考如何挖掘教材内容的数学本质。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 数学本质往往隐藏在数学形式表达的后面,需要由教师的数学修养加以揭示。例如,在数学中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本质是什么?浅层的理解是用一对数确定点的位置,于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大量案例,都把坐标系的价值理解为“位置”的确定,许多教案的内容也都要求在教室里开展“第几排第几座”的游戏。事实上,这种低级的生活化活动,根本不能增加对坐标系的理解。用一对数确定位置,是地理课的任务,连语文课也都会处理几排几座这样的问题,所以这样的活动没有鲜明的学科特点,更没有触及数学概念的本质,我认为平面坐标系的本质则在于用“数”所满足的方程来表示点的运动轨迹,即“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入坐标系的第一节课,拿位置确定作为铺垫可以,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两个坐标一样的点是什么图形?两个坐标都是正数的点构成什么区域?横坐标是零的点是什么图形?这样就有数学味道了,也更深层次的触及了数学的本质。 二、数学操作活动要体现本质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纳入了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中,这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获得了客观性的知识,还形成了属于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真正理解,在许多教学设计中,也都注意到了数学活

新基础教育下数学学科育人的价值体现

“新基础教育”下数学教学育人价值体现 “新基础教育”研究主持人叶澜教授,在1994年首先提出了“新基础教育”的育人目标: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时代新人。数学教学中要通过以知识学习为载体,为资源,为手段,服务于“育人”这一根本目的,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通过“教书” 来实现育人目标,“育”以健康、主动发展的人。 一、“育人价值”误区 1.把“育人价值”等同于“德育。” 今年三月份,我在紫荆上《比例尺》“初建课”时后,李泰峰主任,王建刚校长,李延军校长及部分数学老师都参与了课后的评课活动,我在进行自我反思时说这节课的育人价值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家爱学校情结,因为课里面有国家地图和紫荆实验学校的平面图。李泰峰主任当时给出了回应,这只是“育人价值”的一个点,还应该有数学课独有学科的育人价值,并提出要再读书,再领会,再实践。或许还有老师会也认为课里面渗透爱国,爱树木,安全教育,渗透数学发展史等就是育人价值,其实这充其量只能是在课堂里渗透了“德育”。 2.把“育人价值”等同于把符号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 知识是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的过程中不断被抽象出来的。(《纲要》21页)如果教学就是要完成将这些抽象出符号化的知识进行传递,那么学生就只为学习这些知识而存在,教师只为教这些知识而存在,“育人价值”也就局限在现成知识的掌握上,容易让教师把教学重难点放在让学生理解记忆上,忽视了数学知识被发现、认识、发展的过程本身;忽视学生需要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生命实践体验;忽视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生命实践活动,提炼抽象的形成知识过程,带来数学教学中“育人价值”的资源贫乏。 以上两点对“育人价值”认识的偏差是教师普遍存在的,在《纲要》第20页中还提到了育人价值认识的狭窄化,割裂化和空泛化,阐述都也都非常清楚,不再做肤浅的重复。 二、“育人价值”的意义 “育人价值”的理论意义:是指每一门学科可能对学生的身心、精神世界、个性,人格,思维方式等产生的积极和发展性的影响。而数学学科强调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是数学学科独特的价值,二是不同内容具体的价值。 1.数学教学的独特价值 除了数学知识本身的掌握以外,还体现在 (1)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和数学素养; (2)帮助学生学会抽象的符号表达和提高数学语言表达的水平; (3)帮助学生建立猜想发现和判断选择的自觉意识; (4)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和研究的心态。 通过以上几点,构建一种唯有数学学科学习中才有可能经历、体验和形成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数学学科与学生生命成长的双向互化。 2.不同内容的具体价值 从数学学科的层面上,小学数学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发展又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

数学的本质与其对数学教学的意义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数学教育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数学是什么?”“数学来自于哪里?”这些涉及数学本质的问题就是诸多深层次问题中的重要问题。正确理解数学的本质对于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念、对于数学课程改革的继续发展均有着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一、数学是什么?作为一个现代人,不知道“数学”的人恐怕不多,但能将数学是什么解释得很清楚的人恐怕也不是很多。其实,即使作为专业的数学工作者,由于各自的认识与经历不同,对数学是什么的回答也有相当大的差异。1.“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众所周知,关于数学的这个定义是恩格斯提出来的。事实上,恩格斯的这个定义,很多年以来,就是国内和国际数学界与哲学界公认的最权威的定义,最新版(2005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仍然是这样来定义数学的——“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20世纪以来,新的数学分支不断产生,纯数学越来越抽象,它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同时,应用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涉及面空前广泛且越来越广泛,数学的研究对象似乎不仅仅是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而且,有不少研究者从自己的认识出发,提出了关于数学的多种定义。于是乎,近些年有人就认为恩格斯给数学所下的定义过时了或“远远不够了”。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因为事实并非如此。匡继昌先生深刻分析了“数学是什么”,认为“数学的定义应该反映数学研究的对象及其本质属性”,“只有从唯物辩证法的哲学高度,才能认清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其内涵不断加深,外延不断拓广的”,所以,“恩格斯关于‘数学是什么’的论断并未过时”。2.数学是系统化了的常识这是国际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观点。他认为数学的根源是普通常识,作为常识的数学,随着语言从说话到阅读和写作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也不断地进步与发展着。如数概念的获得,主要是由口头语言中相应的数词来支持的(如从一个人、一支笔、……,得到“1”),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数学思想的语言表达。普通常识是有等级的,普通常识由经验上升成规律后,这些规律再次成为普通常识,即较高层次的常识。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为了真正的数学及其进步,普通的常识必须要系统化和组织化。如同以前一样,普通常识的经验被结合成为规律(比如加法的交换律),并且这些规律再次成为普通的常识,即较高层次的常识。作为更高层次数学的基础——一个巨大的等级体系,是由于非凡的相互影响的力量来建立的。”3.数学是人为规定的一套语言、符号系统这是部分数学史家们的看法。持这种观点的人虽然不多,但很有代表性,它给了我们认识“数学是什么”的一个新角度。翻开一部数学史,除了早期的数学与生活有着非常高的关联度,还需借助现实的生活事实去解释外,后来的数学就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语言、符号”了。这种现象最早可追溯到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到了现代,数学的这种特性表现得更加充分。当然,数学作为人为规定的一套语言、符号系统,必须要有一定的条件。通俗点讲,就是这套语言、符号系统必须能自圆其说,高雅点讲,这套系统必须是完备的。举例来说,如果你规定1+1=3,在此基础上去构造一套语言、符号系统,并且能自圆其说,也许一个新的数学分支就诞生了。数学史上不乏这样的先例。如伽罗瓦的群论,康托尔的集合论等等,当初他们出现在数学家们的眼前时,并不为大家所认可。但事实证明,这些是数学,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由于康托尔的集合论在自圆其说方面有一点小小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历史上的一次严重的数学危机。随着这一危机的解决,集合论变得更加完备,数学的基础变得更加稳固。集合论的创立是数学史上的一个巨大成就,以至于今天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都必须渗透集合论的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2.有助于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4.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学习教育学的基本要求?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3.要坚持批判地继承和借鉴。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的本质存在于教育的内部,是教育各要素间的内资联系,是由教育过程的特殊矛盾决定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两个最重要的能动的因素,教育者的教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是教育过程不同于其他社会过程和持殊矛盾。教育者的教育要求反映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即教育目的),它总是高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通过教育者的培养和训练,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这就是教育的本质。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区分?教育宗旨,方针是宏观的。它反映一个国家或政府的教育政策和对教育的总体要求。教育目的是中观的,它反映一定社会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设想,是教育宗旨,方针内容的一部分。狭义的教育目标是微观的,他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目的制定出的不同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以指导学校进行各种具体的教育活动。新中国教育目的的基本内核?1.社会主义方向性2.培养劳动者3.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相统一。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1.主体性2.全面性3.全体性4.基础性5.发展性。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1.遗传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2.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3.主动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4.能动的活动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简述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1.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性的制约,必须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2.教育受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制约,必须针对青少年学生不同阶段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教育内容和方法;3.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制约,必须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词,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发展;4.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制约,因材施教,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教育受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的制约,必须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以及与生产力紧密相联的科学技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是教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的集中体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教育与政治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联系,一方面,教育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必须受政治发展的制约。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与教育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即:一方面教育影响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要受文化的制约。 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搞好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衡量教师能否胜任本质工作的基本条件。教师要满足社会发展与育人的需要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正确的教育理念 2多元的知识结构3完善的能力结构:言语表达能力、教育和教学能力。 教师扮演了那些角色,如何处理教师的角色冲突?1“教员”角色2

把握数学本质几点看法和做法

“把握数学本质”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石狮石光华侨联合中学陈润生 (4月9日) 一、问题的提出: 曾经问过几个数学比较优秀的学生这样几个简单的问题,题目和学生的回答如下: (1)什么叫做点在第二象限? 学生甲:一脸茫然,不知所云? 学生乙:画出第二象限的一个点,指给我看。 (2)什么叫做两圆外切? 学生甲:画出两圆外切的图形,指给我看。 学生乙:有唯一公共点,且一个圆在另一个圆的外部的两个圆的位置关系。 我也茫然!我不能说他们是错的,但我觉得这样的数学仅能是“意犹未尽的数学”。思其原因:学生了解到的仅是对于数学知识的外在理解,而未能很好地把握数学的本质! 我惊叹:“哑巴几何(说不出来的几何)”好可怕! 我思考:我们要怎么引导学生抓住数学的本质,实现数学的教育目标? 二、问题的思考 新课程明确提出: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数学的学习仅仅了解数学知识的外在形式是不够的,而更深层次的必需抓住它的

本质所在。正如,我们认识一个人,并不应仅仅认识其穿一件衣服下的“他”,而应认识的实实在在的“他”(包括化完妆后的“他”)。数学的外在形式很多,正如人可以穿好几套衣服一样,但它的实质却永远不会变(你就是你),教会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外显和内含相呼应”、“用内含来解释外显”是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完成的一件很重要的任务。 三、问题的探索: 如何实现抓住数学的本质呢?下面几方面可以进行探索: 1.要让学生明确数学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有外部的表现形式(往往还是有很多种),也有内在本质的东西,仅仅了解数学的外部表现是远远不够的,数学的学习和研究实质上就是要抓住数学本质、应用数学的本质。 2.要让学生具有“翻译”能力——“等价翻译”的能力,这是数学知识实现有“外在形式”转化为“内在形式(本质)”的手段和途径。也就是要让学生“听懂话中之意”! 3.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抓住数学本质,才是抓住数学”的道理。要体现出抓住数学本质的重要性。 4.要让数学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达到统一。让学生透过外表看本质,由本质问题解释外显现象。 如关于《三角形稳定性》的教学,可以按以下环节,层层递进,抓住和应用数学本质,达到数学的本质与各种外显的统一: ①三角形的三边确定,则三角形就能稳定不变;

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

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 [荷]H.Freudenthal数学教育理论 ㈠ 数学教育的基本特征(现实,数学化,再创造): 1、情景问题是教学的平台 2、数学化是数学教育的目标 3、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结论和创造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 4、“互动”是主要的学习方式 5、学科交织是数学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 ㈡ 何谓数学教育中的现实 1、 数学教育中的现实——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应用于现实,而且每个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数学现实” 2、 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构造数学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数学现实 3、例题生活化,问题情境化 ㈢ 运用“现实的数学”进行教学 第一,数学的概念、运算、法则和命题,都是来自于现实世界的实际需要而形成的,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反映和人类经验的总结 第二,数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世界同一类事物或现象抽象而成的量化模式 第三,数学教育应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层次的数学知识 ㈣什么是数学化 1、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即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就是数学化 2、数学教学即是数学化的教学 3、 抽象化、公理化、模型化、形式化等等,都可看成是数学化 4、数学化的形式: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从符号到概念的数学化 ㈤ 数学学习的“再创造” 1、 学生“再创造”学习数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做数学”(doing mathematics)的过程。其核心是数学过程再现。 2、数学学习是一个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强调激发学生学生主动学习,做数学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途径 二、 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理论 ㈠ 什么是数学知识 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持建构主义观的学者往往不同于绝对主义或者行为主义论者,在他们看来: 1、数学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完整版)数学的本质是什么

数学的本质是什么?落实到小学阶段有哪些? 核心提示:——读《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的收获我们在听课或与教师交流中发现个别老师数学素养不高,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甚至,个别老师的课达到了不能再进步的程度,是不是多做高初中的题,或多做奥数题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呢?好像也不行?设究竟是什么阻碍了该教师的的专业成长的步伐,答案肯定是教师个人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 ——读《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的收获 我们在听课或与教师交流中发现个别老师数学素养不高,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甚至,个别老师的课达到了不能再进步的程度,是不是多做高初中的题,或多做奥数题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呢?好像也不行?设究竟是什么阻碍了该教师 的的专业成长的步伐,答案肯定是教师个人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数学素养就是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把握。那么,数学学科的本质是什么呢?落实到小学阶段有哪些呢?我思考了很久,但限于自己的水平只能有一些零碎的不成熟,不全面地认识。寒假期拜读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对书中刘加霞老师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感同身受,相见恨晚,受益匪浅。因此特别摘录下来学习。 数学学科本质1: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 所谓“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是指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现实原型是什么,这一概念特有的数学内涵、数学符号是什么,以这一概念为基础是否能构建“概念网络图”。 小学阶段涉及的数学概念都是非常基本、非常重要的,“越是简单的往往越是本质的”,因此对小学阶段的基本数学概念内涵的理解是如何学习数学、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恰当的数学观、真正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落实的载体。基本概念非常重要,学生经历不同的“学习过程”将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不同的水平。 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有:数(个人理解加进)十进位值制、单位(份)、用字母表示数、四则运算;位置、变换、平面图形;统计观念。 数学学科本质2: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 基本数学概念的背后往往蕴含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的思想方法极为丰富,小学阶段主要涉及哪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呢?这些思想方法如何落实呢?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在学习概念和解决问题中落实。

九大教学本质观讲课稿

一、特殊认识说 特殊认识说是一种影响很大,认同者最多的教学本质观。该观点最初起源于前苏联凯洛 夫主编的《教育学》,是我国在解放初期学习苏联教育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它抓住教学过程中“学生领会知识”的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既基本一致又有其特殊性的 特点,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概括。这一观点最典型的代表是王策三教授的《教学论稿》中的论述。他认为人类认识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一致性表现为:认识主体的一致性;认识的检验标准的一致性;认识过程的顺序一致性;认识结果的一致性等等。但是,教学过程作为一种认识过程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教学过程具有“间接性、有领导、有教育性”三个特点。还有的同志从教学过程的内容、任务、条件等方面揭示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以一定教材所规定的为主体的知识为对象,以有一定教师为主体的学校为条件的学生的认识过程。” 特殊认识说成功之处在于: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认识为指导,把教学过程看作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按照认识的普通规律来把握教学的一般过程,找到了一个有价值的组织具体教学活动的制高点,确定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方法论前提。 第二,指出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为后继有关教学理论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确定了一个基本的维度和初步的基础,在这一方面特殊认识说的理论功绩与意义是必须肯定 的。 但是,同样应该看到特殊认识说及其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尚存在许多问题。这突出表现在:第一,重手段轻目的。表现为重视知识技能的获得,轻视获得认识后的结果及发展。 第二,见特殊忘普遍。表现为在教学目的上重视条件性、直接性目标,如知识技能获得、分数增加、升学率提高等,而忽视其结果性、间接性目标,如整体素质增强,实际水平提高、综合质量改善等;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学科体系忽视社会生产生活的普遍需要和活动课程; 在教学形式上,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其与其它可行教学形式的有机联系;在教学方法上,过分强调传递与接受,而忽视其与探究、体验的联系,进而导致教师满堂灌输、学生机械接受的现象。 第三,以局部代整体,以认识代实践。把活生生的教学实践与学习生活简单地归结为“认识”,而不顾“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教学过程不只 是认识过程,从整体上看更是实践过程,是师生统一活动的过程,实践的观点应成为研究教学论的首要观点。 二、认识发展说 这种看法的基本观点是: 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领导下学生自觉地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以此为基础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这种观点的理由是对教学过程本质的探讨不能局限于认识论的角度,因为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以个性的全部内容参加活动的。 认识发展说可谓源远流长,如“教学本质内在论”者认为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在力,教学 的本质就是要发展儿童的潜能。在内在论的行列中,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到 近代的夸美纽斯、斐斯泰洛齐、第斯多惠,以及现代的杜威、皮亚杰、布鲁纳、赞科夫等, 都把儿童的发展看作教学的本质任务。在当代教学过程论中,有的从一般教学过程的角度进

把握数学本质 实现有效教学

把握数学本质实现有效教学 摘要:在讲解二项式定理中的一个例题时,从给出的解法中发现,学生还不会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或者想不到运用二项式展开式通项公式解决问题,这一现象非常普遍。本文通过分析三个普遍存在的教学设计,结合中职生的现状,认为立足数学基础,把握数学本质,可以达到数学课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职校数学立足基础有效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1.解题讲解 (中职数学教材拓展模块3.2二项式定理)例3求的二项展开式的常数项。 教材解答过程: 解:由于, 故,解得m=5。 所以二项式展开式中的第5项是常数项, 为 2.讲解例题时学生的情况 在讲解例题时,一部分学生无从下手,一部分学生对看上去十分复杂的题目(10次方,以前从来没见过!)吓得不敢尝试。小部分学生想到按照二项式展开式将其展开,可

是就是没有学生想到用二项式的通项公式这种最“简单的方法”来解题。 3.评析 如此多的学生想不到应用刚刚讲过的二项式通项公式(),原因何在?教师是如何讲授公式的?学生是如何记忆公式的?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有效?笔者认为有必要弄清楚以上的问题,有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切实提高公式的学习效率。 二、普遍使用的教学设计 1.设计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并提出两个问题:一是观察(a+b)2,(a+b)3,(a+b)4的展开式系数有什么规律?二是尝试写出(a+b)n的展开式,写出展开式的第m+1项,即通项公式讲解例1、例2、例3。 2.设计2 教师板演分别将(a+b)2,(a+b)3,(a+b)4展开,利用初中接触过的“杨辉三角”观察展开式系数的规律,给出(a+b)n的展开式和第m+1项。 评析:这两种设计都是定位于公式的学习与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努力分析和总结公式的规律,寻找好的记忆技巧,追求灵活运用等解题能力的提高。但记忆技巧的形成要建立在学生对公式本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不然,随着时间

中学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酝酿准备阶段已经完成,这一阶段自第三次“全教会”和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关于新的数学课程改革,结合本人教学与研究的经验,这里主要谈及自己对以下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教材编写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实验教材的编写具有以下特点: 1.教材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或选取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科学中反映一定的数学价值、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现象和问题,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打破学科中心主义的倾向。 2.教材的编写具有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具有启发性,其呈现有利于引导学生展开观察、实验、操作、猜测、资料收集、推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等活动,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理解有关内容,并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判断其合理性,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其他场合,进而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方法与技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征、认识水平、能力倾向及其他条件,使其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4.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采取逐步深入、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根据学生已有经验、知识背景、心理特征和所学知识的特点,采取逐步渗透深化、螺旋上升的原则,对重要的数学概念、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编排,既注意了其间的承继关系,又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并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目标的不同,分别采取了学段内螺旋上升和跨学段螺旋上升两种方式。 5.教材注重介绍一些辅助材料,如数学家故事、数学趣闻、数学史料、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背景材料、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使学生对数学的发展过程有所了解,丰富他们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 二、教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只有实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实现。“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由数学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推理、类比、猜测、交流、反思、解释、应用与拓展等活动,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与应用的过程。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