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其作品中的悲剧以极高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
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不仅反映了复杂的人性和社会背景,还蕴含了对生命、爱情、权力和命运等永恒主题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探讨其独特表现手法及核心主题。
一、莎士比亚悲剧的定义与特征莎士比亚的悲剧一般指那些以坎坷人生命运为主线,常常以悲惨结局告终的戏剧作品。
这些作品通常具有以下特征:复杂的人物性格莎士比亚的人物往往具有多重性格特征,他们不是单纯的善与恶,而是在道德和情感矛盾中挣扎的复杂存在。
比如,哈姆雷特既有深入思考、追求真理的一面,也有犹豫不决、带有报复心的一面。
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冲突在莎士比亚的许多悲剧中,人物常常面临命运与个人选择之间的矛盾。
如在《麦克白》中,麦克白的命运被预言所驱使,但他选择追逐权力,从而走向自我毁灭,这种对自由意志和外在因素之间关系的探讨使得故事更具深度。
时间和空间的转化莎士比亚在悲剧中灵活运用时间与空间,使得事件的发展常常充满戏剧张力。
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事件在短短几天内发展到高潮,浓缩了爱情的强烈与无奈。
情感与伦理的冲突许多角色在情感与社会伦理之间产生矛盾,导致情感破裂或冲突加剧。
比如,在《李尔王》中,李尔王因为对女儿的不公而引发家庭悲剧,展现出爱与权力之间复杂而尖锐的关系。
二、主要悲剧作品及其分析莎士比亚创作了多部经典悲剧,每一部都有其独特性,同时又相互独立开辟出各自的话语空间。
其中《哈姆雷特》、《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最为知名,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重要且影响深远的剧作之一。
其核心围绕复仇主题展开,讲述了年轻王子哈姆雷特在得知父亲被毒死后,如何面对复杂的人性和道德伦理问题。
在这个故事中,哈姆雷特展示了对生存意义、死亡和复仇过程中的种种思考。
《莎士比亚的悲剧与喜剧》的对比与评析

莎士比亚的悲剧与喜剧的对比与评析介绍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广泛涵盖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戏剧,包括悲剧和喜剧。
本文将对莎士比亚悲剧和喜剧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这两种戏剧类型在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特点和不同之处。
悲剧特点•悲剧是一种以令人难过和伤心为主题的戏剧形式。
•莎士比亚的悲剧以人物的灾难结局为特点,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命运之残酷。
•悲剧中常常有复杂的情节、充满冲突的角色关系和深刻而引人思考的主题。
### 代表作品•《哈姆雷特》:这部悲剧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被父亲谋杀后复仇的故事。
它深入探讨了权力、犯罪、背叛等主题。
•《麦克白》:麦克白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将军,他因欲望而导致自己的灭亡。
这部悲剧展现了人性中的黑暗面和罪恶与良知之间的冲突。
喜剧特点•喜剧是一种以幽默和欢乐为主题的戏剧形式。
•莎士比亚的喜剧常常涉及爱情、误会、戏剧性变装等元素,带给观众欢乐和轻松愉快的氛围。
•在喜剧中,通常有一系列曲折离奇的情节、喜剧角色以及令人耳目一新的结局。
### 代表作品•《仲夏夜之梦》:这部喜剧讲述了四对年轻情侣周围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拍案叫绝却又颇具幽默感的事件。
它揭示了爱情中的种种荒诞与迷惑。
•《威尼斯商人》:这部喜剧以商人安东尼奥和犹太放贷人夏洛克为主线,探讨了金钱、爱情和信任的关系。
它着重展现了人性中的善与恶、互相理解与和解的主题。
对比与评析•题材:悲剧往往涉及严肃而深刻的主题,例如权力、道德、命运等;而喜剧则更注重欢笑和幽默,常常围绕爱情以及社会生活中的误会和戏剧性事件展开。
•情节:在悲剧中,角色通常经历挫折和灾难,故事走向令人遗憾和伤感;而在喜剧中,角色常常面临一系列曲折离奇但最终带来欢乐结局的情节发展。
•角色塑造:在悲剧中,莎士比亚创造了许多复杂而深入描绘人性弱点的角色;而在喜剧中,则有更多喜剧性角色,如愚蠢可笑或戏剧性装束等。
•主题探究:悲剧倾向于探索人性中的阴暗面和命运的无情;而喜剧则更注重对爱情、友谊和社会关系的探讨,强调人类相互理解与和解。
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

莎士比亚悲剧莎士比亚的作品突出集中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特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的产生,深刻揭示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人类的生活和斗争;莎士比亚的悲剧带给我们的,是我们生活的智慧;尤其是他的悲剧,使悲剧从神的世界来到人间,直接反映了社会、人生、人的关系、人的斗争、人的命运……莎士比亚的悲剧有着独特的特点;第一、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莎士比亚的悲剧表现的社会内容和哲学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它以精湛的艺术形式,博大的思想内容表现出主人公人文主义理想的幻灭,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索;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悲剧雅典的泰门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整个时代脱榫”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奥赛罗正直淳朴,相信人而又嫉恶如仇,在奸人摆布下杀妻自戕,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自豪、自信中迷失本性,丧失理智,幻想以让权分国来证明自己不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也能同样或更加伟大,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的磨难;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从血腥到血腥”、懊悔无及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第二、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主人公人物的特点:一、莎士比亚的悲剧,其最终结果,多以主人公的死亡而结束,并且多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朱丽叶与罗密欧,李尔王与考迪利娅,麦克白,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泰门,哈姆莱特,无一例外;文艺复兴时期,像莎土比亚这样的人文主义者认为,悲剧之所以为悲剧,必须以主人公的灾难性结局而结束,而死亡是一个人最大的灾难,因此悲剧就必须以主人公的死亡而告终;在莎士比亚的悲剧里,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悲剧主人公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当然更不是悲观;例如,在哈姆莱特一剧里,主人公哈姆莱特死了,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带领大军来到,宣布丹麦恢复正常秩序;在李尔王里,李尔死了,忠于他的臣子奥本尼公爵、肯特伯爵和爱德伽齐心合力,重整国家;在奥赛罗里,过于善良、受阴谋家伊阿古欺骗和挑拨、错杀了自己妻子的奥塞罗认识了自己所犯的可怕错误后,为了惩罚自己,以剑自杀了,他的副将凯西奥马上接任处理军政事务,并逮捕了恶棍伊阿古,即将对伊处以严刑使;总之,使人看到尽管悲剧中的主人公付出了惨重代价,牺牲了自己生命,却是前途光明,给人以安慰和鼓舞;二、悲剧的主人公一般是贵族、上层人物;这是由于莎士比亚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而来,同时也由于受了古代希腊、罗马悲剧影响所致;还有传统观念的影响从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开始,经过希腊着名文艺理论大师亚里士多德从理论上总结,一直到古罗马悲剧,人们从来认为只有落在帝王和贵族男女身上的灾难才能写成悲剧,劳动人民的灾难不能成为悲剧的题材;这一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性,使得莎士比亚的悲剧英雄无一不是帝王、王后或其他贵族男女;三、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悲剧人物的行动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结局,不能完全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大部分负责;除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他的着名的四大悲剧都是人的性格导致他们走向的悲剧终结;例如,麦克白犯了弑君之罪,谋杀了贤明君主,不是由于麦克白夫人的敦促,也不是由于他在旷野碰见三个女巫,女巫预言他将要成为苏格兰王,而是由于他自己的个人野心;雅典人泰门那样家财万贯,后来穷得无衣无食,主要责任者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因为他太慷慨好客,挥霍无度,不知道他所处的人世间某些人是多么险恶;第三、莎士比亚的悲剧注重的是人物的对话和旁白,舞台提示比较粗简,冲突场面宏大;莎士比亚的语言则精致华丽得多;剧中台词有许多隐喻和象征,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构筑语言,词汇丰富,句式多变,并且以长句为主,潜台词繁多;作者飞驰的想象力带来了优美婉转的语言,在让人回味无穷的同时,也造成了艰涩难懂局面,以致戏剧不易在民众间普及;莎士比亚悲剧的斗争场面一般双方参与人数众多,矛盾尖锐复杂,情节错综复杂,场面惊心动魄,例如四大悲剧中的哈姆雷特,最后决斗的场面真是堪称宏大,矛盾的双方复杂多变;第四、不得不提的是他的悲剧作品大都以主人公名字命名,这也是他悲剧作品的特点之一,例如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和悲剧雅典的泰门、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是古希腊悲剧沿袭下来的传统,但是悲剧中的悲剧人物要比古希腊悲剧中多得多,难怪大仲马说,莎士比亚创造的悲剧人物仅次于上帝;莎士比亚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且属于所有的世纪;作为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留给我们的不朽作品与思想,时至今日仍值得去思考、去反思;。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悲剧作品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丰富的艺术魅力而著称。
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
本文将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探讨其在戏剧表现、人物塑造和主题思想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艺术表现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对戏剧结构的巧妙安排和对语言的运用上。
首先,莎士比亚善于运用五幕式戏剧结构,通过布局合理的情节安排和戏剧冲突的升华,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其次,在语言运用上,莎士比亚善于运用抒情诗歌和散文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白和独白的处理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从而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人物塑造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深刻而真实的人物形象。
无论是哈姆雷特、李尔王还是麦克白等角色,他们都展现出复杂多维的性格特点和深层次的内心挣扎。
莎士比亚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刻内涵,使角色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主题思想莎士比亚悲剧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思想涉及广泛,例如命运与自由、权力与野心、理性与情感等。
他通过悲剧作品探讨人类生存和道德伦理等重要问题,深刻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莎士比亚对政治、社会和人性议题的深刻触及也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更大的时代永恒意义。
结语总之,莎士比亚借助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手法和深刻细腻的情感描绘,在世界文学舞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他以其卓越的创作成就和深远的艺术影响力,成为了悲剧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正是由于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魅力,莎士比亚被誉为“戏剧皇帝”,他不朽的艺术作品将继续激励着后人追求文学创作之美。
莎士比亚悲剧特征

莎士比亚的悲剧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 人物塑造: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人物通常是贵族或统治者,他们通常有着高尚的情操、卓越的能力和深刻的内心世界。
这些人物因为自身的弱点或外部环境的影响而走向毁灭。
2. 冲突与对抗: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剧情发展的重要动力。
这些冲突不仅包括个人内心的挣扎,也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
3. 命运与偶然性:莎士比亚常常探讨命运的主题,他的人物经常面临无法逃避的命运,而偶然性的事件往往加剧了他们的悲剧结局。
4. 人文主义色彩:莎士比亚的悲剧展现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人的尊严和价值。
5. 语言艺术:莎士比亚的悲剧以其丰富的象征、比喻和高度的艺术化语言著称,这些特点使他的作品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6. 现实批判:莎士比亚的悲剧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和弊端,对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7. 悲剧效果:莎士比亚善于通过复杂的剧情设置和生动的人物刻画来营造强烈的悲剧气氛,使观众深感震撼。
8. 主题广泛:莎士比亚的悲剧涉及爱情、权力、野心、背叛、复仇等多个主题,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9. 结构严谨:莎士比亚的悲剧通常遵循古典戏剧的三幕结构,以确保剧情的紧凑和连贯。
10. 舞台技巧:莎士比亚在他的悲剧中巧妙地运用了各种舞台技巧,如独白、旁白、幻觉等,增强了戏剧的表现力。
这些特征使得莎士比亚的悲剧成为了西方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莎士比亚悲剧要素

莎士比亚悲剧要素
莎士比亚悲剧的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命运与人性:莎士比亚的悲剧和古希腊悲剧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探讨命运、人性和道德等主题,注重角色和情节的内心冲突和矛盾。
而且,两种悲剧都注重表现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以及人性中的善恶、爱恨和恶行中的宽容和原谅等文化价值。
- 人物性格:莎士比亚的悲剧中人物性格更加复杂,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也更符合人们深层次的内心体验和需求。
- 戏剧性、诗意和艺术性:莎士比亚的悲剧中还有戏剧性、诗意和艺术性等方面的表现,如通过暗示和象征性的语言和场景表达情感和思想,以及戏剧结构的重构和复杂性,进一步加深了莎士比亚的悲剧的深度和内涵,也为诗意和艺术性的创造性表现提供了新的发展和探索空间。
- 道德价值观:莎士比亚的悲剧中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不可忽略。
他在悲剧中多次探讨人类本性的善恶与道德内涵,试图从道德的角度审视人类的行为,挖掘人性深处的思想和情感,对社会人伦和政治生态做深刻的描绘和批判。
莎士比亚的悲剧特点

莎士比亚的悲剧特点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悲剧,如《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等。
这些悲剧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人性的探究莎士比亚的悲剧深刻探究了人性的本质和复杂性,通过塑造人物的性格、心理和行为,表现人性中的善恶、美丑等方面。
例如,《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矛盾心理和他的行为举止,揭示了人性中复杂的内在冲突和矛盾。
《李尔王》中李尔王的盲目自信和傲慢,暴露出人性中的自以为是和不可救药的错误。
莎士比亚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向读者揭示了人性中的缺陷和弱点。
二、命运的安排莎士比亚的悲剧将主人公的命运确定在一开始,而剧情的发展则是在主人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情况下进行的。
这种安排的目的在于展现命运的无情和力量。
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被宿命所束缚,即使他们努力挣脱宿命的束缚,最终结局仍旧是悲惨的。
三、情感的描写莎士比亚的悲剧通过丰富的情感描写来增加戏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例如悲痛、爱情、嫉妒、愤怒等都深刻地表现在主人公的言行举止中。
例如,《奥赛罗》中奥赛罗对未婚妻的桥段和开普勒夫人与罗密欧的相遇,都是情感丰富和感人至深的。
四、戏剧性的艺术表现莎士比亚的悲剧创造了许多具有深刻意义和高度艺术价值的戏剧性场景。
例如《麦克白》中麦克白看到悬挂在他堡垒门口的班克斯头骨(第5幕第1场),更让读者明白了桀骜不驯的麦克白最终的罪恶下场。
总之,莎士比亚的悲剧不仅仅是一个故事的叙述,更是一个对人性、命运、情感和艺术的深刻探究,使读者得到了审美的享受和人生思考的启示。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

解析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喜剧、历史剧和悲剧等多种类型。
其中,他的悲剧作品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复杂的情节设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和主题探讨三个方面,对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进行解析。
首先,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中,人物塑造是其独特的艺术之一。
莎士比亚塑造的悲剧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以《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为例,他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挣扎的人物,既有着对父亲的复仇决心,又深陷于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之中。
哈姆雷特的形象不仅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反应,更揭示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莎士比亚通过对人物的细腻刻画,使得观众能够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其情感起伏。
其次,莎士比亚悲剧的情节设计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他善于通过错综复杂的情节安排和反转来引发观众的兴趣和思考。
以《奥赛罗》为例,整个剧情围绕着奥赛罗、奥瑟罗和艾哥的爱情、嫉妒和背叛展开,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莎士比亚巧妙地设置了误会、欺骗和悲剧性的事件,使得整个故事扑朔迷离,观众在剧情的发展中不断揣摩和思考,最终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
莎士比亚悲剧的情节设计不仅具有高度的戏剧张力,更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命运的思考。
最后,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所探讨的主题也是其艺术的精髓所在。
他通过悲剧人物的命运起伏、情感挣扎和道德选择,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黑暗面。
在《麦克白》中,莎士比亚通过描绘麦克白的野心、贪婪和背叛,探讨了权力对人性的腐蚀和道德的沦丧。
他通过悲剧人物的遭遇和命运,深刻反映了人类内心的欲望和罪恶,引发观众对人性、道德和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不仅是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探讨,更是对人性的审视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综上所述,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在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和主题探讨等方面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
莎士比亚在当今世界,尤其是在西方国家中,几乎是妇孺皆知的。
他的影响,渗透到了现代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莎学研究是当代文艺研究中一支最庞大的队伍。
莎剧演出在所有国家的舞台上久盛不衰,莎士比亚的剧本更是被亿万人翻阅着,阅读着。
悲剧是莎士比亚全部创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如此。
莎士比亚的悲剧既有着他那个时代的共同特色,又有着他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悲剧特别能震憾每一个人的心弦,具有无穷的艺术力量。
著名的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即《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我结合了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浅谈了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
从艺术上看,莎士比亚悲剧具有特别悲壮的色彩。
他专写“高贵”的英雄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可悲的毁灭。
英雄的高贵性,不仅体现在他们的出身上,他们都属于帝王将相等统治阶级人物,而且体现在他们的品性上,他们大都具有正面的特质、伟大的性格,是社会中出类拔萃的人物。
然而,在纷繁复杂的人生舞台上,他们却从显赫的高位上跌落下来,甚至毁灭了自己的精神和肉体,比如《哈姆莱特》中的哈姆莱特最后的惨死;《奥瑟罗》中的奥瑟罗错杀自己的妻子,最后自杀的悲惨。
他们的痛苦和灾难,异乎寻常;他们的悲剧,既是个人的,又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普遍性,属于时代和社会的悲剧,因而特别动人心魄,发人深省。
在形象塑造上,莎士比亚不仅将人物放在外部冲突中去描绘,而且写出了人物的内心冲突,这就体现出了形象塑造的深刻性和精致性。
奥瑟罗在信任与怀疑之间,在爱与恨之间,进行了剧烈的斗争,灵魂里掀起了巨大的风暴。
麦克白由于野心和权势的诱惑,走上了弑君犯罪的邪途,因而在谋杀邓肯之前,充满了痛苦和激烈的思想斗争,在事后又充满了无穷的悔恨。
在艺术风格上,莎士比亚悲剧一般不把悲喜截然分开,而是在不损害悲剧基调的原则下把它们结合起来,在情节发展的进程上,让庄严中有轻松,从而达到以喜衬悲、以喜促悲的效果,并使主题蕴意得以升华。
《麦克白》中“看门人”一场,还有《哈姆莱特》中“墓园”一场,便是最鲜明的例证。
在《哈姆雷特》中,虽然死亡和鬼魂的阴影笼罩着全剧,但是两个喜剧小丑掘墓人的出现,在庄严中出现了轻松的气氛,在悲喜的对比中加深了悲的深度和感染力,使主题得到升华。
但是他们的出现和他们的俏皮话不仅不会让我们发笑,反而让我们感到悲
惨凄凉。
在表现手段上,莎士比亚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他让鬼魂、女巫上场,直接参与舞台表演,利用伊丽莎白时代人们普遍存在的迷信观念。
来帮助制造气氛,展开情节,刻画人物,从而取得了惊人的戏剧效果。
《李尔王》中多佛的峭壁岩和广阔的原野,不是旅游胜地或牧歌嘹亮的地方,而是虔诚的求死者的终点和喷吐郁结在胸中怒气的场所。
《麦克白》中的苏格兰大地到处是鲜血和尸体,鬼魂坐在餐桌上,妖巫出现在旅途中。
最后,意象的充分运用,则构成了莎士比亚悲剧语言上的最大特色。
莎士比亚悲剧中的意象不仅是大量的、成群的,而且在每一剧中,均有一个、乃至几个主导意象,而这,则直接关系到作品主题的表达。
例如《哈姆莱特》中的“疾病”意象,《麦克白》中的“黑暗”、“鲜血”、“不合身的衣衫”等意象,它们具体形象,含蕴深远,最大限度地表达了作家的意念和思绪。
莎士比亚的悲剧思想博大精深,其内容关乎人的整个社会生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财产关系、社会关系、国家关系及国际关系,生活、社会、国家、道德等方面的矛盾,通过对主人公的性格描述以及内心世界得以无比完满的揭示,对人的本真的生存境遇的阐述独特而深邃。
他的悲剧,广泛、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对人性作了全面、透彻的剖析,深刻揭示了权势和金钱是导致人性普遍堕落的根源,所以他热切的呼唤人性的复归。
他的悲剧,还闪耀着强烈的理想光芒,表现理想的崇高性和追求理想的执著性,表现正义力量的不可压抑和顽强抗争。
莎士比亚悲剧创作的个性,体现出了他的戏剧天才,同时也是他对世界戏剧发展史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