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中安全药物配制
静脉输液的配制

生理盐水与葡萄糖作为溶媒的运用区别一、用糖水还是用盐水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1、根据病人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而定:(1)如果病人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好,应减少盐水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2)如果病人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盐水,用糖水时可加胰岛素兑调。
(3)如病人肾功能不好,要减少钠水的摄入,减轻钠水储溜。
2、根据病人的化验结果:(1)如电解质结果。
如有低钠血症,则给予盐水,反之用糖水。
(2)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来决定盐糖的选择。
3、配液:有的药物溶于糖或盐其效能会好点,这要根据药物说明书选择糖盐。
4、如病人休克,应先给于盐水补充血容量,再给于糖水补充能量。
5、盐水主要用于电解质的调节,而糖水主要作为能量,选用时要首先想到这点。
总之,选择时要慎重,尤其是呼吸科,老年病人多,不同程度地存在心功能不好或糖尿病,在选盐时要谨慎,选糖时考虑是否加用胰岛素。
二:溶媒的选择主要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
1、溶媒的选择主要要从抗生素的稳定性方面考虑。
在制剂时,葡萄糖在生产过程中需加入盐酸,成品溶液pH值多为3.5~5.5左右,而生理盐水稍高,pH值一般为6.5~7.5。
β—内酰胺类在近中性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易使β—内酰胺环开环,失去抗菌活性,应用时最好用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溶解青霉素类。
溶于葡萄糖液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
青霉素类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极快。
因此,严禁将碱性药液(碳酸氢钠、氨茶碱等)与其配伍。
合成类抗生素如甲硝唑、奎诺酮类等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定性,在5%的葡萄糖溶液中比生理盐水形态更稳定,特别是培氟沙星,应该用糖水配,培氟沙星不能见氯离子,否则会形成沉淀。
2、溶媒使用的量一般以说明书规定的最低量控制。
对于半衰期短的药物,如青霉素,我在儿科临床中就有看到溶于500ml糖溶液的,输了2个多小时,前面的药物都代谢了,还没输完,根本达不到有效药物浓度。
现在大多是使用100ml辅液+抗生素,为什么不用250ml?其实这是个习惯问题了,没有绝对要求的。
(完整版)静脉输液配伍讲解

静脉输液配置中理化配伍禁忌溶剂选择不当而引起不溶在配药过程中会遇到如乳糖酸红霉素针在0。
9% 氯化钠液中溶解不良,直接用生理盐水溶解药物会生成胶状物不溶解的情况,实际上红霉素乳糖酸盐本身可溶于水,在 0.9 %氯化钠溶液中相当稳定,如果将粉针溶于注射用水中,再加到0。
9%氯化钠中则顺利溶解.又如阿奇霉素的配制按说明书要求为:将本药用适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后,配制成 100mg/ml 的溶液,再加入到250ml 或500ml 氯化钠注射液或5% 葡萄糖注射液中,最终配制成 1~2mg/ml 的静脉滴注液。
有的注射用粉针都在配制时需要用特殊的溶剂溶解,配制时应用所附的专用溶剂溶解后再加入到输液中。
盐酸阿霉素配置时,应先加注射用水溶解,再加入5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使用.立止血也需要用配备的溶剂溶解,溶解后进一步稀释。
因此对这些药物中配备的专用溶剂不要随便丢弃,或擅自用其他溶剂替代.析盐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种在分子化合物,遇强电解质如氯化钠、氯化钾会发生同离子效应析出沉淀,因而禁与含氯离子的溶液配伍,应用葡萄糖注射液配制.甘露醇注射液为过饱和溶液,应单独滴注,如加入电解质如氯化钾,地塞米松等,可加速甘露醇盐析产生结晶,并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导致低血钾。
酸碱度改变而引起药物破坏,沉淀或变色每种输液都有规定的ph 值范围,对所有加入的药物的稳定性都有一定影响。
常用的溶媒有5%或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其ph 值依次为3.2~5.5、3。
5~5。
5、4.5~7。
0 。
青霉素水溶液稳定的ph 值为6.0 ~6。
5 用葡萄糖注射液配伍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水解而而使效价降低。
青霉素类及其酶抑制剂中除苯唑西林等有耐酸性质,在葡萄糖液中稳定外,其余药物不耐酸,在葡萄糖注射液中可有一定程度的分解.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在葡萄糖注射液中不仅被葡萄糖催化水解,还能产生聚合物,增加过敏反应.因此此类药物宜选用0。
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配制及静脉穿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加 强静脉 输液全 过程 的质 量管理 , 是确保 患儿 的治疗得 以安
[ 中图分类号 ] R 7 [ 4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 7— 2 32 1 )0 0 4 - 2 [ 6 1 88 (0 0 1- 0 9- 0 DOI l.9 9jsn17 — 2 32 1 . 0 2 ] O3 6/.s.6 18 8 .0 01 2 i &
ma a e n f o e c ure a r n f so e o a e ma i u a in ft a i g p t n s n g me to wh l o s tta su i n i k y frs f n p lto s o e tn a i t. s r e
pr c s (0 %) tei p p r et g r dc epeaain (68 at l i e 3 . , h r e tnsf ii rp t s 1.%) a di poe prt n (26 . T emao ao sn lddnt 6 mo s i o me n r o n m rp r eao s 1.%) h jrr sn cu e o o i e i
s f t f i ta e o s t n f so . a e y o n r v n u r s u i n a M e ho t d A er s e tv n e tg t n w s d n o fn u h e s n o h s i d n rs n t e me i i e r to p ci e i v si a i a o e t d o tt e r a o s f r t o e h d e ks i h d c n o i i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1. 引言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是指在药房内将多种药物和溶液按照医嘱要求进行组合,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给予患者。
为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药物的质量,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管理规范。
本文档旨在规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过程,保障药物的质量及患者的用药安全。
2. 质量管理要求2.1 质量管理体系为了确保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质量,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如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药物调配的准确性等。
•质量管理责任:明确质量管理的各个责任主体,包括药房管理人员、调配人员、仓库管理员等。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建立和维护相关的质量管理文件,包括操作规程、工作指南、质量记录等。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2.2 药品管理要求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药品管理是保证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
药品管理要求如下:•药品采购:选择合格的药品供应商,购买符合质量要求的药品。
•药品入库管理:对入库的药品进行验收,确保其合格。
建立合理的药品存储条件,包括温湿度等环境要求。
•药品分装和标识: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药品的分装和标识,确保药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药品储存管理:按照药品的特性和要求,合理储存药品,避免受热、受潮、染菌等情况发生。
•药品过期处理:及时处理过期的药品,严禁使用过期药物。
2.3 静脉用药调配要求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过程应符合以下要求:•调配环境:调配区域应具备洁净、无菌的条件,要有专门的静脉用药调配间。
•调配人员:调配人员应熟悉操作规程,具备相关的技术培训和证书,并按照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药物配置:按照医嘱和操作规程,准确配置药物和溶液,保证药物的正确性和溶液的稳定性。
•调配记录:调配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每一步操作,包括药物和溶液的配制、药品标识等。
•质量控制:调配完成后,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检测,如pH 值、外观等,确保药物和溶液符合要求。
静脉药物配置操作规范

静脉药物配置操作规范静脉药物配置是临床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其需要使用注射器和针头等器械进行操作,而对操作过程中的细节和注意事项不够重视,会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和治疗失败的可能性。
因此,本文旨在详细介绍静脉药物配置操作规范,以便医务人员能够更加科学、规范地进行操作,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一、操作前准备1.1 环境准备静脉药物配置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是举足轻重的一步。
应定期进行空气净化,灯光照度要符合要求,确保无尘无菌。
1.2 器具准备准备所需器具前,要先进行手部清洁无菌处理。
所需的器具有:①输液瓶或安瓿瓶;②注射器、针头、镊子、药瓶开启器等器械;③皮肤消毒剂。
1.3 药品准备应将药品从药柜中第一时间取出,并进行患者身份验证,保证配置的药品与病人身份对应。
准备必要的药品,并检查清楚是否过期、破损或出现异常。
二、操作步骤2.1 打开药品包装打开药品包装时,需要注意手的清洁和避免使用有菌的手套或器具,以免污染药品。
根据药瓶包装说明,正确打开,保证药品在无菌环境下。
2.2 药品输液瓶连接打开输液瓶后,应根据其性质选择相应的针头并插入瓶口中心,同时按压空气引出合适体积的药液。
药品应该在刻度线内,并须用纱布或棉球瓶口拭干。
2.3 添加药品与调节药液根据所需的静脉药品配置方案,完成药液的配置。
若所配置的静脉药物中有多种成分,需根据各成分的性质和比例进行添加,并须用特定工具调节药液酸碱度及渗透压,使药液浓度符合要求。
2.4 静脉注射药品将注射器连接到输液管,应按照配药比例开放药品,设定剂量,采用低速注射的方式进行,监测药物的流速和患者的症状以避免不必要的疼痛、不适甚至过敏反应。
注射完毕后,盈余药品需逐层返回药瓶,保证药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5 更换输液瓶静脉输液瓶应符合应用要求,避免吸有空气的药液或药液中含有异物,指数标注的药液输给患者的时间。
进行下一个静脉药物时,应先将输液管上的空气清除,并对输液瓶进行更换。
护士常用药物配比计算公式

护士常用药物配比计算公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常常需要进行药物配比计算,以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药物剂量。
正确的药物配比计算不仅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还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护士常用的药物配比计算公式,并对其应用进行详细说明。
1. 药物溶液的配制。
在临床护理中,护士通常需要根据医嘱来配制药物溶液。
药物溶液的配制需要根据药物的浓度和剂量来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溶液配制计算公式:(1)溶液的浓度(C)= 药物的质量(m)/ 溶液的体积(V)。
(2)溶液的体积(V)= 药物的质量(m)/ 溶液的浓度(C)。
例如,如果医嘱要求配制一种含有500mg氨溴特罗的溶液,而氨溴特罗的浓度为50mg/ml,那么根据公式(2),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溶液体积为10ml。
2. 药物输液速度的计算。
在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护士需要根据医嘱来计算药物的输液速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输液速度计算公式:(1)输液速度(滴/分)= 药物的剂量(mg)×滴定因子 / 输液液滴数(滴/ml)×时间(min)。
(2)滴定因子 = 药物的浓度(mg/ml)/ 输液液滴数(滴/ml)。
例如,如果医嘱要求将含有100mg氨溴特罗的液体以每分钟60滴的速度输给患者,而氨溴特罗的浓度为50mg/ml,那么根据公式(2),可以计算出滴定因子为2,然后根据公式(1),可以计算出输液速度为30滴/分。
3. 药物剂量的计算。
在给患者进行药物注射或口服时,护士需要根据医嘱来计算药物的剂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剂量计算公式:(1)药物的剂量(mg)= 药物的浓度(mg/ml)×药物的体积(ml)。
(2)药物的体积(ml)= 药物的剂量(mg)/ 药物的浓度(mg/ml)。
例如,如果医嘱要求给患者注射100mg氨溴特罗,而氨溴特罗的浓度为50mg/ml,那么根据公式(2),可以计算出所需的药物体积为2ml。
4. 药物的稀释计算。
各种静脉输液调配的无菌操作规程

各种静脉输液调配的无菌操作规程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它通过将药物或液体溶液直接注入静脉,实现快速有效的治疗效果。
然而,如果在输液调配过程中存在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将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为了保证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无菌操作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各种静脉输液调配的无菌操作规程,确保医护人员正确操作。
一、准备工作1. 手部卫生:从事任何无菌操作之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手部卫生。
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并彻底擦干。
随后,在手部、手指和手腕上使用酒精洗手液进行消毒。
2. 工作区准备:确保工作区域是干净整洁的,远离任何可能引起污染的物品。
清洁工作区域并喷洒消毒剂,以确保无菌环境。
3.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无菌手套、口罩、帽子和无菌服。
二、材料准备1. 药品:根据医嘱,准备需要使用的药物和液体溶液。
检查药物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并在使用前检查过期日期。
2. 输液袋:选择适当的输液袋,确保其无污染和密封良好。
在使用前,检查袋内是否有任何可见的微生物污染。
3. 输液器具:准备需要使用的输液器具,包括输液针头、输液管、滴注装置等。
确保这些器具经过灭菌处理,并且无损坏。
三、操作步骤1. 输液袋处理:首先,用无菌剪刀将输液袋的封口处剪开。
在打开输液袋之前,应先进行视觉检查,确保没有任何异常。
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换一袋无污染的输液液体。
2. 药物加入:根据医嘱,将需要加入的药物用无菌针头抽取并加入到输液袋中。
在药物加入之前,要进行药物的准确计量和验收,避免药物过量或者输液错误。
3. 输液器具连接:将输液器具与输液袋连接。
确保连接处紧密,并无任何泄漏。
注意,连接过程中要避免任何非无菌物品接触到连接口。
4. 调配与混匀:将输液袋轻轻摇动,使药物与液体均匀混合。
避免过度搅拌,以免引起气泡产生。
5. 滴注速度调节:根据医嘱,调整滴注速度控制装置,以确保输液速度符合要求。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如果只抽吸部分药液,则必须有标识注明
第8页,共31页。
静脉药物无菌配置及核对
溶解瓶中药物时,用注射器抽吸适量相溶的 溶解注射液,针尖斜面朝上,挤压瓶口的胶 塞,再将针筒竖直,穿刺胶塞,注入溶解液, 振荡直至溶解完全。
结合物,故禁与其它药物配伍
第20页,共31页。
药物配伍禁忌
皮试液的原则:青霉素、链霉素、精破 抗、鲑鱼降钙素等皮试液不宜用注射用水 配制,因其出现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生理盐 水为溶媒的皮试液。
第21页,共31页。
避免配伍禁忌发生的方法
避免药理性配伍禁忌(药理作用互相对抗的药物 不宜配伍):中枢兴奋剂与中枢抑制剂、升压药 与降压药、泻药与止泻药、止血剂与抗凝血剂、 扩瞳剂与缩瞳剂等;
现在我国临床用药过滥,现有的治疗室无菌条 件有限,加药过程中会有尘埃、药物粉末等微 粒散落,护理人员正规加药也有一定困难;这 些都会成为输液的污染源,容易引起病人肉芽 肿、静脉炎、血栓、热源反应等。尽快建立静 脉药物配置中心,确保病人静脉用药安全。
第3页,共31页。
配药过程的控制
配药过程的质量管理
抽吸药液,将药液通过加药口注入输液袋中,摇 匀。
核对
第9页,共31页。
静脉药物无菌配置及核对
1、仔细核对加药盒内的安瓿或药瓶与标签上标识的姓名、
药品名、规格、剂量和数量是否一致; 2、核对时需认真检查输液的外观,用力挤压输液,
观察有无渗漏,尤其是加药口的位置;
3、看袋内有无沉淀、变色、异物等; 4、核对时发现错误应及时通知配置人员,纠正错误, 必要时重新配制; 5、如果一切无误,按规定处理空的安瓿和注射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药师作用,开展临床药学
药师利用其专业知识审核处方,甄别药物间的 相容性,避免不合理配伍,降低给药错误(剂 量、给药途径、配置方法、溶媒选择等),为 医院药学由单纯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的转 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条件
加强职业防护
细胞毒性药物在生物安全柜中配置,有严格的 操作程序,并在储存、运输、废弃物处理等环 节进行控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操作人 员的危害。
静脉输液中的安全药物配制
输注用无菌药液的配制
要求在空气控制的环境中完成,配制室要求有层 流净化台、生物安全柜等;同时要按国家法规、 美国卫生系统药剂师协会(ASHP)、美国药典 (USP)的标准执行。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来提高医务人员对配 置液体的准确,确保所执行的操作过程准确无 误,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安全。
配药时,查对处方的内容 药物剂量 配伍禁忌 是否正确。
临床医护人员对药品或剂型或外观等相似或相 近的药品具有识别技能。
咨询服务
药师应为医务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与 用药不良反应的咨询服务指导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
医护人员在药物配置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 菌操作规范,保证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
培训:
药师和护士有执业证书,基础理论知识和药 理知识的培训,标准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培训 等。
保证药物配置的质量和用药安全
国内有研究发现输液中加入一种或两种药物,污 染率分别为12.7%、16.7%,而加入三种以上药 物污染上升为44.3%。
在PIVAS配置工作是在严格控制的洁净环境中, 按操作程序进行,大大降低了微生物、热原和微 粒污染的概率,尤其是使用软袋液体后减少了空 气介入药液的污染。
PIVAS对药物配置的影响
提高了静脉药物配置工作的安全性,准确性: 安全性—配置间洁净度为万级,层流洁净台
洁净度为百级(≥0.5微米尘粒数≤100个/立方 米),减少微粒对人体血管造成的直接的永 久性损害,同时将热原反应降到最低。
PIVAS对药物配置的影响
准确性—从摆药到配置完毕,整个工作流程要 经过5次核对检查(摆药前、摆药后、配药前、 配药后、出PIVAS前)
每年进行健康体检,不合格人员及时更换。
药物配置
加药过程中,注意药物是否完全溶解,不要把药 物的结晶、未溶颗粒以及药物安瓿胶塞碎屑带入 输液瓶内,药物主张现配现用,尤其是抗生素。 (需要药物的溶解度)
保证药物配置安全的相关要求
配置中心消毒制度
每日清洁消毒制度:整理层流操作台面 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 每周清洁消毒制度:每周二、五清洁回风槽及
器材:
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器械:注射器、针头、消 毒设备、分类使用。
环境 :
环境消毒,应当遵循的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 求。
过滤针头的使用
在配液过程中,药品是安瓶包装者,都需使 用过滤针头抽取,以防止抽到玻璃碎片。
评估无菌操作技术 、健康状况
参加配置静脉输液的人员每年评估一次无菌操 作技术。
操作台板下面 每月清洁消毒制度:第一更衣室、第二更衣室
空气培养一次,物品表面细菌培养一次
Hale Waihona Puke 配置中心人员消毒更衣程序进入控制区: 进入洁净区规程: 出洁净区程序:
配置中心人员管理规定
配置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均应在接受过培训、验 证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根据情况每半年或一年 强化一次。
操作人员有呼吸道、消化道疾病或有割伤时, 应立即通知护士长采取相应措施。
核对内容:科别、时间、药名、剂量、浓度、 数量
检查内容:药物有效期、配伍禁忌、有无混浊 变质结晶、药袋有无破损、瓶口有无松动。
PIVAS对药物配置的影响
2002年8月至2007年共配置药液约170万袋, 错药率<万分之一,差错为0(错药用于病人 身上),无热源反应的报告。
谢谢!
配置中心超净工作台维护
日常使用: 定期维护 监测
PIVA细胞毒性药物操作规程
穿好防护服,戴帽子(全部遮住头发)、口 罩、护目镜、双层手套(内层PE手套,外层 胶手套)。
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
抗生素及细胞毒性药在生物安全柜中配置, 营养药及其它药在层流洁净台中配置,分别在 两个配置间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