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迷墙》中蒙太奇的运用

合集下载

迷墙影评

迷墙影评

《迷墙》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名叫Pink Floyd的摇滚明星从婴孩降生到这个世界直至成人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人生沉浮的故事。

首先在Pink Floyd的演出《In The Flesh》中我们逐渐步入影片。

Pink从刚一出生就面对着如履薄冰的人生《The Thin Ice》,这似乎就暗示了Pink一生的锥转命运和悲哀的人性。

Pink的童年是被蒙上阴影的,他在公园孤独的寻找父爱,影片转到了他孩提时代对在二战中阵亡父亲的回忆《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l》;他在学校不得不面对刻板严格的填鸭式的教育制度《The Happiest Days Of Our Lives》以及《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2》,在家里,母亲对他过分的看护让他极度反感,使他丝毫感受不到任何家庭温暖((Mother; o童年不幸的遭遇让Pink的性格孤僻绝望,他不由得自问到:“我该相信政府吗?他们会把我送上火线吗?我是否该修建一堵墙?”(“墙”第一次浅意识存在)太多的疑问过后,Pink看到的回答却是这个世界依旧充斥着漫天而降的炸弹和奔向掩体的平民。

他不知道该何去何从《Empty Spaces》。

于是他更加绝望了,他终日堕落,对任何事情毫无兴趣。

在他的心里他渴望爱和被爱,他在对爱欲的憧憬和渴望中《Young Lust》高喊着"I need a dirty girl";然而在现实的无奈和空虚中,他只得假装一切都好,他对自己伪装。

但是日复一日,爱变得灰暗不再美丽,他的心开始变得苍老并得不到任何J决乐《One Of My Turns》,他感到的只是剃刀般的冰冷和葬礼的鼓声,以及对女友离去后所发出的凄惨的哀鸣《Don't Leave Me Now》。

此时的Pink已经完全绝望了,他已经不再相信任何人,他觉得他就像一块墙上的砖头被强行禁锢在其中,迷失了自我《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3》(“墙”第二次潜意识存在)。

视觉传达设计中蒙太奇的运用

视觉传达设计中蒙太奇的运用

视觉传达设计中蒙太奇的运用蒙太奇(montage)是一种视觉传达设计中常用的技巧,可以通过将不同的图像、文字、声音等元素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它可以用于电影、平面设计、广告等不同领域,以达到吸引观众、传达信息和引起共鸣的目的。

下面将探讨蒙太奇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蒙太奇可以用于创造视觉冲击力。

通过将各种不同的图像元素组合在一起,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例如,在一个海报中,可以将不同的背景、人物、图案等元素组合在一起,以产生视觉上的碰撞和冲击感。

这种视觉冲击力可以帮助设计作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出自己,吸引潜在客户的眼球。

其次,蒙太奇可以用于表达复杂的概念和情感。

通过将不同的图像元素进行组合,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图像,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一个插画中,可以用不同的图像元素来表达时间的流逝、情感的变化等。

这种视觉化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传达设计者的意图,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回应。

此外,蒙太奇还可以用于传递信息和创造关联性。

通过将不同的图像、文字等元素组合在一起,可以帮助观众理解并记住所传达的信息。

例如,在一个平面设计作品中,可以用不同的图像来代表不同的概念或词语,以帮助观众理解和记忆。

同时,蒙太奇还可以通过创造关联性,使设计作品更加有趣和生动。

例如,在一个广告中,可以将不同的图像元素组合在一起,以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场景和情节,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

最后,蒙太奇还可以用于创造艺术和风格。

通过将不同的图像、颜色等元素进行组合和变形,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例如,在一幅抽象画中,可以将各种形状、颜色进行组合和重叠,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氛围。

这种艺术化的方式可以帮助设计作品更好地表达设计者的个性和创造力。

总之,蒙太奇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运用蒙太奇技巧,可以创造出视觉冲击力、表达复杂的概念和情感、传递信息和创造关联性,以及创造艺术和风格。

《迷墙》隐射的社会生活形态探究

《迷墙》隐射的社会生活形态探究

《迷墙》隐射的社会生活形态探究[摘要] 1982年公映的电影《迷墙》是由尖锐派导演艾伦•帕克奉献,平克•弗洛依德乐队迷幻摇滚的风格,两位主唱生活经历的无序排列和组接,声画的不停震撼出击,让《迷墙》放映至今就推崇不断。

影片涵盖了多个宏观内容要素:战争、宗教、社会秩序、人伦、情感等,晦涩的外表却包含着华丽的内容。

本文将从主人公平克的角度解读战争、父亲、教育、母亲、女人和精神控制。

[关键词] 战争;双亲;教育;女人;精神控制没有对白,没有情节,经典的电影元素在《迷墙》里缺失了。

冲击视觉的画面,震撼人心的摇滚,错综无序的排列,晦涩隐秘的主题,这就是《迷墙》(以下简称《迷》)。

该片拍摄于1982年,至今都觉得时尚前卫,隐喻极强。

逼人心魄的摇滚、光怪陆离的声效、荒诞无稽的动画、无线索的画面组接,构成了迷墙独特的叙事模式,这一形式后被MTV所采用,堪称MTV鼻祖。

关于影片《迷》是艾伦•帕克根据平克•弗洛依德乐队两位成员生活经历的支离破碎的重新创作。

平克是影片的主角,他在幼年时因为二战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一直由母亲照顾,接受学校填鸭式的教育制度,后结婚但家庭生活并不幸福,让他从幼年形成的偏激心理更加彷徨、焦虑和不安。

关于战争在平克家的院子里,一只代表和平的白鸽向高空飞翔,可强大的鹰却将它粉碎并无情地吞噬,战火的纷争让骨瘦如柴没有灵魂的人的肉体也随之倒下。

美国的星条旗只剩象征基督教的十字,却被血染红,不停地流淌。

人民和战士鲜红的血虽经过宗教的洗礼,却还是从下水道流下,到头来还是污秽不堪。

这不得不说也是对西方宗教教权的一种讽刺,更是对战争的批判。

关于父亲人活的世界不能逃脱恐惧,不断在血海里挣扎,脑海中接二连三地浮现令人恐惧的画面,四肢不停的跃动却无能为力。

你就像血水中一颗脆弱的漂浮物,任人摇摆,孤独无援。

主人公平克置身于血水,一些照片出现在镜头中。

从《迷墙》看“垮掉的一代”的艺术

从《迷墙》看“垮掉的一代”的艺术

从《迷墙》看“垮掉的一代”的艺术作者:司粉瑜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9期摘要:“垮掉的一代”作为西方战后非常具有代表性文化现象,自美国起一直发展到遍布整个西方世界,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非常具有时代特点和极高艺术造诣的艺术作品,电影《迷墙》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笔者将以本电影为切入点,反观西方“垮掉的一代”的艺术。

关键词:迷墙垮掉的一代西方艺术电影《迷墙》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上映于1982年,从电影的内容来看,整部电影表现了一个叫平克(Pink)的男孩,幼年时二战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

他在母亲的过分呵护下长大,始终于着意气消沉的生活,最终开始吸毒,陷入疯狂状态的过程。

电影中的情节包括了战争、教育、两性、社会管理、政治等问题,其主人公平克的原型来源于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成员,平克童年的遭遇同罗格·沃特斯相象。

罗格是《The Wall》的最主要的创作者,他的父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

他在这张专辑中倾注了对父亲的感情,以及失去父亲后的孤独感。

平克成年后的生活则基本上是原主唱西德·巴勒特(Syd Barret)的写照。

他们的经历,或者说电影中平克的经历在那个时代的西方具有极强的典型性。

从电影的表现手法以及语言特点上来看,整部电影的93分钟里没有任何一句台词,电影主要依靠画面以及配乐来组合。

电影的画面是混合着真实的影像和利用绘画、泥塑等手段制作的影像,是用不同类型的影像组合而成的。

影像之间的衔接多是用跨度较大的蒙太奇,这样的方式一则是用来表现主人公的回忆、幼年的经历对他的影响,二则也是对主人公当时混乱的生存状态的表现。

电影的音乐方面其实都是使用的平克佛洛依德乐队的音乐。

电影给人整体的感受是光怪陆离和动人心魄,电影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上映当时和最初的上映地点,而是在很长时间以及极广大的范围里都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之所以可以给人这样的感受、产生如此深厚的影响,是由于电影导演用以上提到的内容和表现方式的要素来组合成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真实”。

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

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

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蒙太奇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蒙太奇艺术表现手法,一起来看一下吧!什么是蒙太奇?主要有剪接、组合之意。

《电影艺术辞典》(1986版)定义:“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

然后再根据原订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

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连绵不断的有机整体——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

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综上所述,蒙太奇是指在电影或电视艺术创作中,出于创作者特定的构思和目的,把不同的景别、不同长度、不同内容等分散的镜头,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接起来,从而构成场面、段落以至整部影片的艺术方法或表现手法。

蒙太奇在实际运用中,更为广泛,包含的内容复杂得多,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1、蒙太奇指影视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一种独有的形象思维的方法——蒙太奇思维:以音画结合的动态时空立体,逼真地反映现实。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本质的体现。

2、蒙太奇指影视叙事的主要表现方法和结构手段。

3、蒙太奇指电影镜头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

主要用于镜头的分切与组接,如镜头之间的时间,空间、节奏、构图等方面“剪辑点”的选择等。

蒙太奇从何而来?蒙太奇的构成有三方面的依据与原理。

1、蒙太奇是人类思维方式及其它心理活动方式的体现。

蒙太奇将要表现的影视片的内容分解成镜头、场面、段落,然后按照主题、情节的要求和观众注意力组合起来,这是蒙太奇最基本的精神与方法。

而这正是人类观照事物先分析后综合的思维方式的表现。

先分析后综合的思维具体到人的视觉习惯和感受规律上,就是观察或感觉对象的某种形式的组合。

真实与虚幻的碰撞——浅析动画段落在真人实拍电影中的作用

真实与虚幻的碰撞——浅析动画段落在真人实拍电影中的作用

4 构 成 影 片 的 形 式 与 结构
随着 电影 理论 的不断 创新 .电影题 材与 体裁 的 扩展 .动 画逐渐成 为构成 影 片形 式 与结构 的重要 元 素之一 . 电影 中可 以 出现 “ 中戏 ” 的动 画 . 戏 式 甚至 动 画在 影 片 中跟真 人实 拍 所 占的 比例 可 以不 相 上下 .
直 接在 影 片 中插 入 动 画 片 段 则 是 一种 不 太 多 见 的情 况 。 本 文 试 以《 墙 》 《 死 比尔 》 《 望 者 》 几 部 典 型 影 片 为 迷 、杀 、守 等 例 . 形 成 影 片 的独 特风 格 、 替 真 人 实 拍 参 与 叙 事 、 成 影 片 的形 式 与结 构 等 几 个 方 面 来 分 析 动 画 段 落 在 真 人 实 从 代 构
2 形成 影 片 独 特 的艺 术 风 格
从 某种 意义 上来说 .动画可 以被 看做是 绘 画的 延 伸 .尤其 是传 统手绘 动 画既可 以表 现如绘 画般 的 画面 . 又能制 造 出运动 与变 形 的视 觉效 果 。 对 于许 这
电影 当 中 . 也存在 着各 种形 式 的动画元 素 : 早期 的 从
拍 电影 中 的作 用 。
关键 词 : 动画段落 ; 真人实拍 电影 ; 片叙事 ; 风格 ; 影 艺术 形式与结构
中图 分 类 号 : 文献标识码 : D I1 . 6 ̄i n10 — 2 0 0 2 42 O :03 9 .s . 10 7 . 1. . 9 s 0 2 0 2
Th l so e we n t e Re l y a d Vii n e Co l i n b t e h a i n so i t
Hale Waihona Puke 动 画片段 出现在 影片 中后部 .是一 段有着 完整 情节

浅析《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流手法

浅析《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流手法

浅析《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流手法姓名:孙波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100140222摘要:英国女作家弗吉利亚·伍尔夫是意识流大师,她一生都在研究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和形式,注重在意识流的手法写作中能突出人物的个性。

《墙上的斑点》是她尝试具有自己风格的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除具有意识流小说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鲜明的伍尔夫的创作特色,本文就以《墙上的斑点》为例,浅析其中包含的意识流小说的写作手法。

关键词:《墙上的斑点》;意识流;蒙太奇;内心独白伍尔夫为了变革意识流小说的写作方法进行了许多尝试,《墙上的斑点》就是她尝试中的经典之作。

她认为小说不应该只描写事物的表面,而应该从事物的表象升入到生活的真实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她称之为“这种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

《墙上的斑点》描写了小说主人公在一天无意的发现了面前的墙上有一个斑点,便以此展开了一系列的丰富联想:从这个斑点可能是一枚钉子想到以前的房主;从一个可能的花瓣想到人类的秩序;从“在某种光线下看那个点,它竟然像是突出在墙面上的。

它也不完全是圆形的”想到一座座古冢及其探险家;从一枚巨大的旧钉子的钉头想到没有尊卑秩序的世界的宁静;从“好似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想到树,想到了数的生存,最后另一个人对“我”说“然而不论怎么说,我认为我们也不应该让一只蜗牛趴在墙壁上”,到这里主人公才明白:“哦,墙上的斑点!那是一只蜗牛”。

《墙上的斑点》是伍尔夫变革后的代表作,主要具有意识流中的以下写作手法。

1.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意识流创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法,主要是通过人物独白的方式来展现人物的思想和内心活动,并且多是人物内心不易被察觉的最真实的想法。

在《墙上的斑点》中伍尔夫运用了大量的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

可以说《墙上的斑点》整篇文章都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除了主人公外没有任何人物,也没有其他情节。

“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

课题研究论文:蒙太奇在电影中的运用研究

课题研究论文:蒙太奇在电影中的运用研究

63493 电视电影论文蒙太奇在电影中的运用研究蒙太奇是法语音译,原是建筑学术语,译为“构成、装配”,后被延伸至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是指将镜头进行剪辑与合成处理。

蒙太奇自1895年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综合艺术,它可以从色彩、光线、语言等方面更好地融合电影艺术成分,构建更符合剧情的电影时空。

尤其是在进入数字化时代后,蒙太奇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一、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应用(一)叙事蒙太奇叙事蒙太奇也称叙述蒙太奇,是比较常见的手法。

主要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等来切分及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以此引导观众理解影片故事内容。

叙事蒙太奇最显著的特点是剧情故事顺畅、逻辑清晰、明白易懂,又可分为顺叙、倒叙、分叙、插叙等组合形式。

叙事蒙太奇中又同时包括了六种技巧: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连续蒙太奇、颠倒蒙太奇、积累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是指同一时间内,不同时空下发生的故事情节。

例如,《变形金刚1》中导演就是采用五条故事线同时推进,最后汇合在一起,在影片的结尾引发了一场擎天柱与威震天的激战。

交叉蒙太奇是指同一时间下,不同人物和时空发生的两条或多条情节相互交叉,彼此关联,彼此影响,最终达成汇总。

这种手法主要运用在惊险片、恐怖片等紧张气氛中。

例如在《撞车》中,导演将一天之内发生的八个故事交叉叙述,靠人物的角色互换建立起网状故事结构,以此推动故事进展。

重复蒙太奇是指在影片中有特殊意义或重要含义的情节在关键时刻重复出现,可以有效地加深观众的印象,着重表达影片主题。

如恐怖片《闪灵》中,重复出现的喷涌而出的鲜血、大门上的字以及两个小女孩等,都是在渲染恐怖的气氛。

连续蒙太奇是以单一的情节为线索,按照故事发展顺序与节奏展开叙述。

《婴儿的早餐》是最早的黑白无声电影,这部影片运用的就是连续蒙太奇的手法。

颠倒蒙太奇,例如《肖申克的救赎》一片就是采用颠倒蒙太奇的手法,镜头在影片开始展示了安迪挖洞的画面,对安迪的一系列越狱行为进行了表现,包括挖洞、撒石头、换账本、爬下水道等,中间伴有瑞德的旁白介绍安迪成功越狱的前因后果,以及他出狱后监狱长及狱警获刑的情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迷墙》中蒙太奇的运用
蒙太奇,是影视艺术表现的一种重要方法,不仅是影视构成的的一种方式和表现蒙太奇形象的的一种技巧,更重要的是一种影视思维方式。

这一点在《迷墙》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迷墙》不同于以往的影片,在这部影片中,充斥着平克·弗洛依德思想与情感。

本身这种情感是很难通过镜头语言表达,通过蒙太奇的剪辑技巧,尤其是对表现蒙太奇的巧妙运用,将各种画面组合变换,传达出超出表面现象的更深刻的意义与情绪。

在《迷墙》里,到处充斥着蒙太奇的思维技巧,这是本片的一个亮点,也是最大的特色。

蒙太奇主要分为叙述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

在《迷墙》中,最主要的还是表现蒙太奇的运用。

表现蒙太奇是一种作用于视觉的情绪的表意形式,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某个思想情感的。

在迷墙》里主要运用了交叉蒙太奇、对比蒙太奇、积累蒙太奇和象征蒙太奇。

1、交叉式蒙太奇的运用
在描述童年时用子弹炸火车时,主要运用了三个画面描述:伙伴的呼喊、火车的疾驰而来以及Pink把子弹放在火车轨上的画面,不同内容的镜头,却是为了表达同一个故事情节。

通过这三组画面的组合,强烈的表现了那种紧张的情绪和气氛。

2、对比蒙太奇运用
描写童年时,pink从公园走过,看到一群孩子在玩耍,他却没有伙伴,表现了他的孤独,另外,当pink试图去抓住一个小孩的父亲时,却被他推开,这种画面的强烈对比,深刻的表现了童年的pink对父爱的渴望和缺乏父爱的孤独。

在影片开始时,Pink手上带着米老鼠的手表,手里却夹着烟,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表达的一种矛盾的情绪,一种渴望单纯、却被现实淹没沉沦的无奈表现。

3、积累蒙太奇的运用
在表现战争时,受伤的士兵、腐烂的尸体、积水的战壕,堆积如山的尸体,通过这些具有相同内容意义的不同镜头的组合,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渲染了反战的情绪。

4、象征蒙太奇运用
在《迷墙》中,几乎每个物体都代表了一种人或一种思想。

举一个来说吧。

在表现学生时代时,通过学生带着面具,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活动,处在填鸭式教育的学生,没有思想,麻木无知。

学生整齐列队,让人想到了一群死猪走向绞肉机,任人宰割,形象的表达了教学教育的麻木,学生只能被支配,这是对填鸭式教育的一种无奈的控诉。

蒙太奇技巧的运用,是蒙太奇思想的表达,可以更好的表达超出画面之外的一些情绪,强烈渲染情感,并形成一份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引人深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