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影蒙太奇
蒙太奇简介

蒙太奇简介蒙太奇是电影的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
将一部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分成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视点的镜头加以拍摄后(实质上是电影艺术对生活的分切、选择和概括),再按照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镜头有机地组织成一个连续的、完整的运动整体,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象征等作用,完成叙事、抒情、塑造形象和阐发哲理等艺术任务。
因而,蒙太奇是电影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使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
尽管文学中也有类似于蒙太奇的描写,然而由于电影蒙太奇是移动摄影和可剪辑胶片的产物,它连接的是可见的画面,展现的是直接形象,而文学中的蒙太奇连接的是语言文字,所描写的是不可见的间接形象,电影画面经蒙太奇剪辑后所产生的运动、象征等视觉效果在文学中是不能发生的;蒙太奇论于20世纪20年代,爱森斯坦以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辩证法为依据,提出的研究电影特性的系统电影美学理论和实践原则,亦泛指世界电影有关剪辑和分镜头的理论,后主要指以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维尔托夫等人为代表的苏联电影蒙太奇学说,尤指爱森斯坦的“冲突论”和普多夫金的“组合论”。
蒙太奇的理论和实践是先锋精神与革命意志相结合的产物。
经过十月革命洗礼的俄国电影家,积极投身电影创作实践,努力运用电影的武器鼓舞群众,宣传革命。
同时,在20世纪初的先锋派艺术的影响下,尤其受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的影响,他们注重探索崭新的电影语言,创立了蒙太奇理论体系。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论强调“斗争和冲突”的特性:“由两个元素的冲突而‘涌出’特定概念”,揭示了并列镜头的内在冲突可以产生第三涵义:即对物象或事件的评价。
普多夫金的理论坚持蒙太奇只是电影现实主义的一个手段,主张在影像的自然流程中组合镜头,构成隐喻。
库里肖夫论证说,外部动作的中性镜头,借助造型手段和蒙太奇组接,可以赋予未经化妆和不加表演的演员的简单动作以不同的意义(参见“库里肖夫效应”)。
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论”在肯定电影摄影机比人的眼睛更加完善,提倡捕捉生活的同时,强调蒙太奇的联想和组合功能(参见“电影眼睛论”),主张通过蒙太奇选定电影观察的最重要瞬间,按照联想性和节奏性原则组织素材,加强情绪感染力,并且通过文字和影像的蒙太奇,解释影片中的事件和政治涵义。
电影蒙太奇解析

电影蒙太奇解析蒙太奇,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是建筑学上的术语,有构成、组装的含义。
借用到电影、电视理论中来,有剪辑、组合、连接的意思。
电影蒙太奇方法,就是把两个或者多个元素合成一个具有全新内容的方法。
一、蒙太奇的功能在现代影视作品中,一部影片通常由500~1000个镜头组成。
每个镜头的画面内容、运动形式,以及画面与音响组合的方式,都包含着蒙太奇因素。
可以说,一部影片从拍摄镜头时就已经在使用蒙太奇了,而蒙太奇的作用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概括与集中通过镜头、场景、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可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选取并保留主要的、本质的部分,省略烦琐、多余的部分。
这样一来,就可以突出画面重点,从而强调特征显著且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以达到高度概括和集中画面内容的目的,2、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在编排影视节目之前,视频素材中的每个独立镜头都无法向人们表达出完整的寓意。
然而,通过蒙太奇手法将这些镜头进行组接后,便能够达到引导观众注意力、影响观众情绪与心理,并激以逐渐放大的方式突出主体发观众丰富联想力的目的。
这样一来,便使得原本无意义的镜头成为观众更好理解影片的工具,此外还能够激发观众的参与心理,从而形成主客体间的共同“创造”。
二、创造独特的画面时间通过对镜头的组接,运用蒙太奇的方法可以对影片中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任意的选择、组织、加工和改造,从而形成独特的表述元素——画面时空。
1、形成不同的节奏节奏是情节发展的脉搏,是画面表现形式与内容是否统一的重要表现,也是对画面情感和气氛的一种修饰和补充。
它不仅关系到镜头造型,还涉及影片长度与分配问题,因此其发展过程不仅要根据剧情的进展来确定,还要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和摄像机的运动方式来确定。
在后期编辑过程中,蒙太奇正是通过对镜头的造型形式、运动形式,以及影片长度的控制,实现画面表现形式与内容的密切配合,从而使画面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2、表达寓意,创造意境在对镜头进行分切和组接的过程中,蒙太奇可以利用多个镜头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含义,从而产生一种单个画面或声音所无法表述的思想内容。
论述蒙太奇的功能

蒙太奇在影视作品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叙事连续性:蒙太奇最基本的构成作用是将不同的镜头连接起来,使得影视作品中的各个元素能连贯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概念。
2. 意义创造:通过蒙太奇手法,两个或多个镜头的组合可以产生出超越单个镜头的意义,从而形成象征、隐喻等效果,帮助创作者更直接地传达意图和情感。
3. 速度与节奏:蒙太奇可以控制影视作品的节奏,通过镜头的切换速度和景别的大小来塑造速度和节奏感,进而影响作品的风格和观感。
4. 时空创造:蒙太奇通过特定的镜头手段和组合方式,能构建出影视特有的时间和空间,这些时间可以前进、倒流、快进或静止,给观众带来特殊的观影体验。
5. 意境创造:蒙太奇能够将视觉元素(如人物、环境、物品、光线和色彩)和听觉元素(如语言、效果声和音乐)融合在一起,形成连续、统一的声画结合的视觉形象,从而创造出新的意境和意义,更深刻、更生动地揭示与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
总之,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增强作品的叙事效果、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使得影视作品能够更好地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和共鸣。
我感《听听那冷雨》中语言运用的电影“蒙太奇”

我感《听听那冷雨》中语言运用的电影“蒙太奇”电影《蒙太奇》是由法国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和萨尔瓦多·达利合作完成的一部经典电影,于1929年上映。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蒙太奇手法和离奇的情节而著名,它的语言运用极为丰富多样,让观众陷入了奇幻而又扭曲的世界。
首先,在电影《蒙太奇》中,语言的运用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电影本身并没有对话,所有的声音都是通过配乐和声效来表达。
配乐和声效之间通过切换、叠加等手法,形成了一个幻想和无序的声音效果。
这种奇特的声音组合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超现实的氛围,给人一种无法定位的感觉。
这种声音运用的方式,不仅使得观众进入电影的世界,还让他们意识到电影本身的独特性和艺术性。
其次,蒙太奇手法使得电影《蒙太奇》在语言运用方面更加丰富。
蒙太奇是一种通过剪辑来达到意义的叠加和重组的手法。
在电影中,大量的场景和图像被不断地切换和叠加,形成了一种非常具有冲击力的效果。
通过这种手法,电影传达了一种无序和混乱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导演对于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观众在观看电影时,无法形成线性的思维,尝试去理解每一个场景和图像的含义,与此同时,也体验了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
另外,电影《蒙太奇》中的语言运用也体现在电影的情节和表达上。
电影中的情节非常离奇和扭曲,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迷幻和荒诞的氛围。
在电影中,出现了一系列离奇的场景,如蚂蚁从手指上爬过、眼珠子被刀片割破等。
这些情节的构建,通过镜头和剪辑的运用,使得电影更具冲击力和独特性。
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往往难以预测下一个场景和情节的发展,从而增加了观影的乐趣和观影的神秘感。
电影《蒙太奇》中语言运用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打破了常规的故事叙述方式和情节结构。
通过配乐、声效、蒙太奇手法以及离奇扭曲的情节构建,电影创造出了一种梦幻而又现实的世界,让观众陷入其中。
通过这种非传统的语言运用,电影传达了导演对于现实的反思和批判,使得观众在观看电影的同时也开启了对现实的思考。
浅谈电影蒙太奇剪辑

浅谈电影蒙太奇剪辑赵佳凯(广东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50)一、电影蒙太奇蒙太奇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被衍生到电影艺术领域后,在电影艺术和视觉艺术等表现形式下广为应用。
特别在电影的运用中蒙太奇的作用尤为重要,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丰富了电影的层次性与节奏感,更能带给观影者不同的联想和想象空间。
如今,电影蒙太奇已经不单纯是一种剪辑技术的表现,更是一个导演对于电影艺术的理解和其艺术思维方式的表达。
二、电影蒙太奇剪辑种类电影蒙太奇剪辑主要分为闪回、对比、排比、快切、慢转换、快转换、黑白场、分割画面、叠层画面、淡入淡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语言蒙太奇、音乐蒙太奇等。
电影蒙太奇剪辑就是将一个一个分镜头剪辑成小段、再将小段剪辑成大段并最终剪辑成一部电影的过程。
任何事物,都是其一定的自然规律,在剪辑的过程中应当灵活运用这些规律,在镜头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流畅且连贯的组接和分割镜头画面,是电影蒙太奇剪辑重要的因素。
组接和分割镜头画面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音乐与音效。
在一部电影中有音乐的部分,通常都会出现高低音乐节奏,平缓的音乐节奏等,通过剪辑技巧将画面和音乐的强弱节奏进行同步,会呈现出更为立体的声画效果。
随着影视设备功能完备和电影制作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导演喜欢将各类蒙太奇剪辑交叉运用,以达到其特有的艺术表现效果。
不同类型的影片也有着不同的剪辑要求,和对镜头画面的要求,例如战争类或体育、竞技题材类等电影,通常在拍摄过程中不需要太稳定的画面效果,通过画面的抖动和不稳定程度,辅助剪辑过程中在具有强烈运动感的地方进行画面的切换和拉动,可以带给观影者更真实的现场感。
还需要注意镜头的长短,而镜头的长度是由画面中景别和信息量来构成的。
景别分为:全景镜头、中景镜头、近景镜头、特写镜头等;在画面信息量比较大的时候,宜使用长镜头或长镜头中穿插个别景别的短镜头来进行叙事,尽可能减少画面的剪切频率,多采用中近景与特写镜头。
电影中蒙太奇的定义是什么

蒙太奇,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
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
后被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影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
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由此可知,蒙太奇就是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
首先,它是使用摄影机的手段,然后是使用剪刀的手段。
当然,电影的蒙太奇,主要是通过导演、摄影师和剪辑师的再创造来实现的。
电影的编剧为未来的电影设计蓝图,电影的导演在这个蓝图的基础上运用蒙太奇进行再创造,最后由摄影师运用影片的造型表现力具体体现出来。
几乎跟电影本身同时诞生的美国西部片,为电影历史贡献过最伟大的一些场面和最经典的一些人物形象。
一百多年来,它鼓舞了美国几代人的精神,每个国家都有大量观众为那些由对峙和传奇组成的电影而兴奋。
也许你会说发生在西部片中的那些事件和人物更像神话而不是现实,但谁会在乎呢?一百多年过去了,大量的西部片已经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但人们会一直记得这些著名西部片的名字:《大篷车》、《铁骑》、《关山飞渡》、《龙城风云》、《红河》、《荒野大镖客》、《搜索者》、《日落黄沙》、《苍白骑士》、《与狼共舞》、《未被饶恕》……这种影片类型的题材一般比较简单:善良的美国白人移民到西部,受到当地印第安人的威胁,英雄的牛仔或警长除暴安良,驱除了罪恶,维持了治安。
在人物设计上,西部片一般都善恶分明,或者是道德和正义的化身,或者就是罪恶的代表。
在自然景观方面,西部片特征明显:陡峭的山谷、大片的沙漠、一眼望不到边的荒原;西部偏僻又安静的小镇、简陋的驿站、不起眼的酒馆、木头做的小屋、不大的警察所,这些都是西部片中最典型的自然和社会景观。
西部片诞生以来,经历了数次的大起大落,现在又一次进入了萎缩状态,很少有新的西部片问世。
浅析蒙太奇手法在电影艺术中的发展与应用

浅析蒙太奇手法在电影艺术中的发展与应用摘要通过时间或空间上分离的快切,组合成一个更大的思想,就形成了蒙太奇。
蒙太奇,原是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在电影发明之后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意为剪辑。
但是剪辑并不等同于蒙太奇,剪辑是一个技术性动词,而蒙太奇则是一种艺术手法,是名词,传统定义是两个或多个镜头的组接,会出现镜头单独出现时而不具有的独特含义,达到相乘而非相加的结果。
电影发展从“杂耍”到“艺术”的转型过程离不开蒙太奇理论作为支撑,这让电影形成了自身的叙事空间。
关键词:蒙太奇、剪辑一、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的发展(一)美国电影人对于蒙太奇的探索第一个在电影领域发现蒙太奇妙用的人叫做埃德温·鲍特。
在他1903年拍摄的电影《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中,首次使用了交叉蒙太奇的技巧。
1903年同样由鲍特导演的《火车大劫案》再一次催动了电影的发展。
这部电影史早期的名作讲述了四个劫匪劫持火车抢夺钱财,在草原展开激烈火拼,最终劫匪被警方意义击毙的故事。
现在回看这部电影我们也许会觉得稀松平常,但当时但电影大多数还都是一场演完之后再演下一场的年代。
《火车大劫案》运用了蒙太奇省略了大段情节。
这些情节的遗失,不会对观众的理解造成任何困惑,还加速了影片的节奏,给后世更加写意的蒙太奇奠定了基础。
不过对于电影语言和蒙太奇的探索不仅是鲍特一人的工作,比如1905年,《学者的早餐》中科学家通过显微镜观看的镜头之后是一个显微镜视角的插入镜头。
观众理解到这就是学者的眼中所见。
交叉剪辑打破时间连续性,插入镜头,动作方向一致性。
这些电影人的探索虽然大多是无意且构不成所谓的蒙太奇理论。
但由量变产生质变催生了电影长片的诞生。
而这之间最重要的电影人就是大卫·格里菲斯。
1915年上映的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集合了当时几乎所有的电影技巧以及蒙太奇,它大量使用交叉剪辑,创造了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现在依旧是唤醒观众肾上腺素最有效的电影手法。
浅析蒙太奇手法在电影《疯狂动物城》中的运用

浅析蒙太奇手法在电影《疯狂动物城》中的运用摘要:蒙太奇手法在3D动画电影中运用的非常丰富,是一种新鲜而且广受欢迎的艺术表现形式。
动画与电影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互相进行了吸收和创新,蒙太奇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3D动画电影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做为一个研究对象,以电影《疯狂动物城》为例,探索蒙太奇手法在3D动画电影中的运用。
关键词:3D动画电影;蒙太奇;镜头一、蒙太奇手法的来源和类型蒙太奇本是法语中的建筑学术语,原是构成、装配的意思,到了俄国发展为一种电影镜头的组合理论,电影发明之后在法语中又被引申为剪辑的意思。
运用蒙太奇手法所创作的内容,镜头的连接也尤为重要。
在电影艺术中,蒙太奇就是对镜头的剪辑和合成进行处理。
蒙太奇被引入到许多不同类型的领域,在3D动画电影中展现出新的亮点。
随着蒙太奇运用形式的不断变化,手法的不断更新,蒙太奇手法逐渐被延伸运用到电影艺术中。
蒙太奇手法在引入到3D动画电影的创作中后显得更加灵活,影片的创作也显得越来越自由开放。
蒙太奇的主要功能是叙事和表意,基本类型有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等。
叙事蒙太奇是一种叙事手段,同时也是蒙太奇最简单、最直接、最基本的表现形式,表现蒙太奇主要用来表意。
叙事蒙太奇又分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等,表现蒙太奇分为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等。
一部影片在组织情节和表现情形的过程中,蒙太奇是基础,它能够体现出电影内容的美学原则。
1.以电影《疯狂动物城》为例来探索蒙太奇手法(一)平行蒙太奇的运用在3D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中,使用到的蒙太奇手法非常多,包括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和心理蒙太奇,为故事的叙说增添色彩。
在电影里,狮子被抓了以后,朱迪看着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矛盾激化和夏奇羊接受采访的画面相互交叉的这段影片,运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
在平行蒙太奇中,采用了多条线索并列来体现,相互对比和呼应,产生各种镜头画面效果,形成多种多样的剧情。
这一手法在这一个镜头中运用的非常经典,通过平行蒙太奇手法的表现形式也更容易使观众形成对比,产生强烈的情节感染和冲击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电影蒙太奇
产生于一百多年前的电影是集文学、戏剧、摄影、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于
一身的“第七艺术”。电影的出现,打破了绘画追求极致逼真的美梦,提供了任何艺术都
无法达到的对生活逼真的描述可能,在具有视听双重冲击的动感连续画面中,拥有着其
他艺术无法企及的真实感;同时在时空的自由组合中,电影又体现着制作者强烈的主观
色彩。一部电影即使只有一个镜头,也不可能缺乏蒙太奇的存在(镜头内部蒙太奇)。
在任何一种时间里展开的、包含有现象、事件和动作的交替或对比的艺术,必然要涉及
到蒙太奇原则,涉及在时间和时间的延续上对素材内容进行蒙太奇组织布局的原则
[①] 。因此,蒙太奇原则是一般艺术意识不可缺少的特性。与在任何其他艺术中不同,
在电影艺术中蒙太奇功能的可能性被史无前例地加以拓展、改造,可以说,蒙太奇是电
影最基本、最重要的表达手段。
从蒙太奇的功能来谈
电影首先是一种时空艺术,要在画框里有限的时空展现现实无限的时空,必须通过镜
头的选择、组接来叙事。“蒙太奇”一词被电影从建筑学借过来之后就有着组接的含义,
它通过选择、组接来完成基本的叙事功能。普多夫金说:“电影创作的基本方法——蒙
太奇的感染力,其实质就建立在这种去粗取精的可能性上。”这种选择本身包含着艺术
家的主观性和电影的假定性,因此实践巴赞的完全客观表现生活的理论是不可能的,艺
术现实并不等同于生活现实,正是因为选择的存在才有了电影成为艺术的可能。依据恩
格斯所说的“典型化”原则去选择、组接素材,才能“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从技
术角度来说,组接是剪辑的一种手段而不是蒙太奇,蒙太奇包含着组接同时拓展着组接
的可能性。在影片的一个小段落里,组接基本按照时间顺序,顺畅地讲述一个情节,但
是在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组接则影响着电影的总体风格。影片《法国中尉的女人》是一部
在总体结构上运用叙事蒙太奇之平行蒙太奇的电影,影片将戏里戏外两个不同的故事情
节巧妙地串联,两条线索交织前进。但两条线索之间又存在着或对立或对应或相互促进
的关系,共同向着影片的大结局走近。画面转切自然,过度巧妙,不经意间体现出两个
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待两性关系的态度。蒙太奇不仅可以切割时空、打乱时空、自由组合
时空,还能创造时空,例如表现未来世界的灾难片、科幻片,同时蒙太奇还可以创造心
理的时空,例如在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中非常有意思的一段是对于凯恩和前妻
婚姻生活的表现,只用了四组镜头,一个场景,通过两人在餐桌前的所作所为和表情变
化等用几分钟就表现了八年的时间,这是蒙太奇对于心理时空的创造。
电影不仅仅是叙事,它们还体现着一定的思想和主题,这一目标一方面要通过其本身
的题材来实现,同时蒙太奇也可以成为艺术家们表达思想的手段。苏联蒙太奇学派代表
人物之一爱森斯坦主张蒙太奇是解释、阐明思想的手段,而不是单纯的产生效果。他主
张艺术作品的高度结构化,所选择的生活素材要经过创造性的加工和有意识的“结构化”,
这种“结构化”还应当贯穿于创作的所有阶段和所有组成元素。在杂耍蒙太奇理论中,爱
森斯坦通过两个不同镜头的有意组接,试图形成超越两个镜头的第三重含义,两个镜头
的特意组接产生的是“1+1>2”的新意。蒙太奇通过选择和组接满足了电影分割时空的
需要,同时也创造了产生在观众意识中的多重含义。蒙太奇在爱森斯坦那里成为艺术家
意识形态的工具。他的理性蒙太奇主张通过画面内部的造型安排来隐喻,使观众产生理
性认知。例如在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影片以古典悲剧式的精巧结构和史诗般的格调,
以寓意深刻的细节和画面构图,以及节奏鲜明的电影语言,以对称、重复、象征、隐喻
等富有理性蒙太奇技巧,表现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和鲜明的主题。其中三个石狮子的动作
形态画面组接在一起,造成了强烈的冲突和隐喻效果。镜头成为抽象的隐喻符号,组合
起来便成为一个具有新意义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家表现主观思想的有力工具。但是过于
强调蒙太奇的工具性必然导致影片思想的强制性以及晦涩难懂,把影像作为抽象的符号
甚至会中断叙事。个人认为,主题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情绪来表达的,而蒙太奇
也可以成为抒情性的,比如为了表现爱情,可能会突然插入“花好月圆”的画面,在表现
封建制度的时候,可能会突然插入类似《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那种封闭的四合院的画面。
这些蒙太奇的使用与叙事无关但却有利于揭示影片主题思想。
电影有着用局部表现整体的特性,其手段之一是特写,另一个是“省略”。省略来自完
整,是有所不为而有所为。特写的本质是放大,其目的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且把视角
强加给观众。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作为完整视像的具有概括力的分子,就像小说中的典型
情节一样能够立刻唤起受众的“结果的感觉”,是受众下意识的、闪电般的感受该镜头的
暗示信息[②]。蒙太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也省略的一种手段,通过镜头或内容的的省
略制造悬念或者酝酿更广更深的涵义。有时这种省略利用了电影媒介自身的限制与缺陷,
画框不能呈现全部的现实,比如影片《后窗》,主人公看不到自己的身后,摄影机也一
样,由于这种缺陷的存在得以让蒙太奇成为制造悬念的有力工具。悬念的设置是调动观
众情感指向和追索欲望的有效手段。实际上,蒙太奇在此处的功能是“引导”。
在很多艺术领域中都存在“节奏”的问题,例如文学作品和音乐通过外在的结构和内在
的思维逻辑创澡节奏,电影也不例外,而蒙太奇就是内在思维逻辑的主要手段。电影内
在的节奏是剧本所赋予的,而外在的节奏则表现在蒙太奇的运用上。利用不同景别、不
同长度的镜头组接,可以使得影片发生外在节奏的变化。但这种“外在”节奏的变化要依
附与“内在”的逻辑思维,才能使得蒙太奇成为更好的外化工具。节奏与情绪互为表里,
节奏的快慢与情绪的张弛有关,一般来讲,短镜头、近景别之间的组接使得节奏加快,
相反,则节奏变慢。例如影片《鸟人》,在表现鸟人从高楼跳下来的时候,他的好友从
楼梯上下来,实际上从生活常识来看,鸟人的落地应先于好友从楼梯到达地面,但是影
片通过通过交叉蒙太奇的使用,两条或同时交叉进行,节奏随着情绪加快,好友从楼梯
上走下来的时刻竟同于鸟人落地的时刻,这样做的效果是最后情绪和事件都达到最高点,
戏剧性的张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
然而,蒙太奇的功能还有很多。电影是一种科技产品,蒙太奇的功能也将随着电影技
术的发展而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蒙太奇与电影其他部分元素的关系
蒙太奇与电影剧作的关系尤为密切,它首先是由剧作构思决定的。爱森斯坦说过,在
《战舰波将金号》里,如有没有敖德萨阶梯的一段,那么跃起的石狮子将成为荒谬的东
西。蒙太奇是通过剧作,通过情节来完成塑造电影形象的过程,它本身便是剧作和情节
的手段,是剧作逻辑的外化。蒙太奇与场面调度和剪辑也有密切关系,拍摄时要运动镜
头化的思维来安排场面调度,否则剪辑只能是叙事的手段,而无力进行镜头的再创作,
从而无法创造深层意义的蒙太奇。从心理学来讲,富于变化的和新奇的动态事物容易引
起注意力,生理的、情感的和认知的迫切需要规定了注意的方向,因此蒙太奇与镜头的
内容、角度、色彩、景别、构图、拍摄手法等元素也有着密切关系。有声片的出现使得
电影从视觉艺术变成视听艺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黑白电影时期的蒙太奇手法,声音
与画面的关系成为蒙太奇新的课题,而彩色电影的出现,使得色彩与蒙太奇的关系又一
次丰富了电影蒙太奇的世界。
蒙太奇可以切割时空或创造时空来叙事、制造两个镜头的第三重效果、通过隐喻来制
造新的艺术形象、控制电影的节奏……它是电影的基本叙事和表现手段。电影的在现代
社会中成为了更加娱乐性、商业性的艺术,观众需要完全沉入到电影的叙事中去享受即
使是虚构的精神体验,因此蒙太奇创作手法在商业片中较为常见。灵活运用蒙太奇,展
现跳跃的时空,并且逼真地展现展现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似乎已经成为电影发展的一个
潮流(如当今的科幻片)。数字电影带来了时空呈现和时空转换的无限可能性,对电影
本体的时空特性进行了无限放大。电影的特性同时代的历史条件和状况密切联系,总是
辩证的。传统蒙太奇的理论和实践在数字电影时代的语境下将受到新的挑战。但是无论
如何,蒙太奇都是电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本表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