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现路径

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现路径
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现路径

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现路径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个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精细化管理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具体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作和持续运行的管理方式。目前,精细化管理已运用到公共管理领域,并向社会治理范畴深度拓展。应用到社会治理领域,则强调在管理理念、基本方法、技术工具和实际运行四个层面引入精、细、准、严,实现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以科学、理性为特征的精细化管理代表了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因此,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逻辑。

我国社会管理工作范式经历了从社会治安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的转变。粗放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差不多”“马马虎虎”“大概也许可能”等思维方式使社会治理存在着标准化程度低、群众工作不到位、社会事业服务表面化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粗放式、经验化社会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必须加快向精细化社会治理转型。基于此,党的十

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首次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并明确提出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将对推进我国社会治理发挥重要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路径,需要着力研究和探索。

完善“一核多元”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前提条件。社会治理针对国家治理中的社会问题,强调的是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保障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因此,在社会治理精细化过程中,“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公众和社会要各归其位、各担其责。要在发挥好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引导社会成员增强主人翁精神,激发社会自治、自主、能动力量,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属于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社会治理精细化,需要高度重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在此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各自的角色已经明确界定,政府要积极担当“主导”,社会要积极完成“协助”。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构建社会行为有预期、

管理过程公开、责任划定明晰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善于运用法治方法把社会治理难题转化为执法司法问题加以解决。强调各个治理主体的共同参与,各级党员干部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善于用法治思维谋划工作。

完善的社会治理绩效评估多维指标体系是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关键环节。社会治理精细化首先是政策制定的精细化,最终落脚到具体执行的精细化。要通过专业化的岗位职责体系,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公平的考评结果应用体系,激发各类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因此,用统一、明确的数据对政府社会管理精细化的过程、结果进行评估、衡量,是提高政府社会管理精细化执行力的必要环节。首先,改进目标管理方式、完善绩效评估体系,逐步实施精细化管理,将考核目标进行细化和适度指标化,突出考核目标的战略性,同时加强过程管理,实现绩效考评动态化,推进政府效能提升。在此过程中,尤其要重视政府自身履职精细化,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素养和能力。其次,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要在“深严细实”上下功夫。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加强系统治理上求实效,在加强依法治理上求实效,在加强源头治理上求实效,在加强综合治理上求实效。再次,要充分建立“考、评、议”相结合的绩效评估机制,在绩效评估过程中,不仅重视“考”这一环节,还要重视“评”“议”环节。通过“考、评、议”相结合的绩效评估机制,发现问题、诊断问题和改进问题,更好地发挥绩效

评估的“纠偏”功能,促进社会治理各要素不断均衡化、社会治理各部分各环节不断精细化。

充分重视基层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是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重要保证。社会治理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就主体而言,不仅依赖于国家、政府机构,更依赖于社会基层组织。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平台,社区是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组织群众最有效的一部分。因此,社区治理在社会治理中起着基础作用。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都在社会基层组织,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模式就是通过培育社会组织、鼓励市场参与,在基层空间中共同发挥政府、社会、市场的作用。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实际上也强调了发挥社区治理的作用。因此,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就要“化零为整”,充分重视基层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发挥社区群众组织的作用;在社会治理精细化绩效考评中,要充分引入公民评价,把民众满意度作为检验管理和服务各组织部门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基层政府应该尝试打破社区管理体制多重规则混杂的现状,可以考虑在一个社区或者多个社区空间内设置社区政务中心或者工作站机构,实现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行政化设计。特别地,面对基层社会参与的广度、深度和政策环境和实施效果所面临多重羁绊的现实情况,地方政府要按照国家法律的要求,鼓励和引导居民逐步扩大基层自治的范围,并建立居民自治组织与政府的有效沟通渠道。

心得体会:用好民生数据,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化水平(最新)

心得体会:用好民生数据,提升社会治理精准化水平(最新) 民生数据作为基础性资源,反映了社会生活多维度信息,日渐成为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突破口。在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中充分运用民生数据,对于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破解传统社会治理困境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剧变环境下,传统社会治理越来越面临碎片化、分散化和封闭化困境,提高社会治理的精准化水平,走向协同、互动的整体性治理乃是当务之急。民生数据作为连接群众需求和社会公共服务提供的信息载体,在保障民生、推动社会治理精准化中可发挥基础、引导和关键作用。 以健全民生数据为前提了解民生需求推动社会治理精准化。社会治理应当首先关注社会需求,管理部门需要及时了解群众多样性的需求,尤其要关注最广大群众的民生服务需求表达。及时有效地获取群众的民生需求信息,将自上而下的调查与自下而上的主动传递结合起来,有助于相关主管部门在决策时形成合理的、针对性强的治理方案。

以民生数据研究为抓手推进改革优化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必然导致群众需求和民生服务供给之间难以有效匹配,这已成为当前社会治理中存在的核心难题之一。民生数据反映的民生问题是当前社会资源需求和供给脱节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研究可以为政府优化运用资源配置模式、实现科学动态配置、提高公共资源共享水平等提供积极参考,为相关领域的改革实践提供数据和案例支持。 以民生数据开放为契机推动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相较于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中更具灵活性和专业性,能够在市场化机制下发挥差异性、补缺性作用,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补充。推动民生数据的科学开放,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的开放性,吸引多元主体围绕数据建立协作关系,推动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进程。 催生社会治理新模式 以民生数据应用推动社会治理精准化是从自上而下、政府主导、供方驱动的传统治理模式转型为上下互动、参与式表达、需方导向的交互体系,促进公共产品服务由传统的被动式、碎片式、粗放式的提供转变为主动式、整体性、精准化的供给,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公众多元参与、共享共建的供给新模式,实现服务型政府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强化海员外派工作方案

---------------------------------------------------------------范文最新推荐------------------------------------------------------ 强化海员外派工作方案 一、提高认识。把海员外派劳务输出当作一项产业来抓 随着全球经济加快复苏,世界航运业发展很快,国际海员在劳务市场上供不应求,高级海员尤其短缺,增加海员外派有较大的市场;随着国际海员劳务市场正由欧美发达国家向东南亚地区转移,中国已成为海员劳务的重要输出地,增加海员外派有良好的机遇;随着我市海员外派影响的逐步扩大,海员教育和培训体系逐步健全,提升海员外派质量有明显的优势。海员作为中国就业促进会全国优秀劳务品牌享有一定的声誉。因此,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开发区管委会和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真正把海员劳务外派当作一项产业来抓,作为扩大对外开放、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推动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目标,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综合外派劳务基地 全市海员劳务外派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移富余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为中心,充分发挥政府各相关部门和教育培训机构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与大批量外派并举,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推动海员外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 1 / 9

工作目标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海员劳务基地建设工作,争取用35年时间把我市建成全国海员劳务输出基地市;按照循序渐进,分类选拔原则,以省内海员教育培训机构为依托,每年向境外输送外派劳务人员200人以上,其中高级海员100名以上,5年内向境外输送劳务人员1000人以上,其中高级海员600人以上,力争用两年时间建成全省综合外派劳务基地,5年时间建成全国综合外派劳务基地。 三、突出重点,建立生源招收、培训、外派一条龙的运作体系 一是尽快建立海员劳务输出生源基地。以市商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主体,协商确定35个重点乡镇作为海员劳务输出生源基地,招收有一定文化基础、身体条件合格的乡村男性青年,主要是高中毕业的学生,经过培训达到外派要求后对外输出,实现对外劳务合作与扶贫工作的有机结合。 二是适应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市内外教育资源,健全海员外派教育培训工作体系。一方面,将优秀高中毕业生输送到理工大学、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斯考根海员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学习,并加强与这些培训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使外派海员的学历教育规范化、高级海员的培训经常化。另一方面,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的海员培训,使普通外派海员培训实现规模化。力争外派海员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有机统一,增强教育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我市海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坚持“政府指导、市场引导、企业运作”依托龙头企业促进海员

浅谈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浅谈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复杂化和人们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的转变,现代企业管理在社会文化层面上的观念创新,越来越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在管理者们不断探讨对员工采用何种管理方式最有效的话题时,人性化管理一词的提及率越来越高。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作为结合制度与人性之间的一种管理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员工所推崇,并逐渐成为当今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有效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性化、知识经济、企业文化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复杂化和人们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的转变,现代企业管理在社会文化层面上的观念创新,越来越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在管理者们不断探讨对员工采用何种管理方式最有效的话题时,人性化管理一词的提及率越来越高。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作为结合制度与人性之间的一种管理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员工所推崇,并逐渐成为当今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有效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条件。 一、企业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瞬息万变的环境呼唤企业的人性化管理 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过于陈旧的“硬”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需求,越来越多的制度应逐渐“软”化,符合企业的变革与创新,从而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从外部环境来说,“人性化”管理的程度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否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认识到人的因素在企业的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对人才的竞争。这就必然要求企业在管理中融入更多的“人性化”。从内部环境来说,企业战略的制定、计划的实施以及企业文化的建设都离不开职工的参与。企业只有实施更为“人性化”的管理,才能提高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二)人性化管理是激发创新的有效机制 有人把在严格制度管理下的员工比喻成高速运转机器里的零部件,只能被动的跟着机器转动,而没有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企业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但比制度约束更高明的,是企业实施的人性化管理。这种人性化管理使企业与员工形成一种心理契约。制度约束对于员工而言是”要我做”,而形

高速公路服务区精细化管理规范

封面 作者:ZHANGJIAN 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ICS R 00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 14/ T567—2010 高速公路服务区精细化管理规范 2010-08-18发布 2010-09-17实施 发布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目??次 前言 引言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 5职责 6要求 7实施 8评价与改进 附录A(规范性附录)服务区星级评分表 参考文献 前??言 依据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结合山西高速公路服务区精细化管理实际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信息所、山西财经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存信、郑宏、徐滨、张晓霞、王燕、董凤鸾、梅莉、马燕翔、张华明。 引??言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高速公路为司乘人员提供停车、休息、餐饮、住宿、购物、加油和汽车维修等服务的专门区域。采用精细化管理,对服务区各项功能提出明确要求,并对服务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是提高服务区顾客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本标准旨在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服务效能的最大化、服务质量的最优化。服务提供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在实现服务区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鼓励服务提供者根据本标准制定服务的具体实施细则。

高速公路服务区精细化管理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精细化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职责、要求、实施、评价与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高速公路服务区精细化管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0001? 公共信息标志用图形符号 GB 1560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 16153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 17914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 18265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GB 18483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T 16739 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 GB/T 16868 商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B/T 18344 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SB/T 10426 餐饮企业经营规范 JT/T 645.2 公路服务区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第2部分:处理系统技术要求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服务区 设置在高速公路上,主要为车辆、司乘人员和旅客提供停车、休息、餐饮、住宿、购物、加油、汽修等服务的特定区域。只具备停车等部分功能的称为停车区。本标准统称服务区。 服务区精细化管理 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及服务区经营部门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有关设施和活动进行管理,借助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服务区管理达到高效、文明和优质的活动。 总则 本标准旨在用精细化管理手段,对服务质量和服务提供过程进行细化分解和有效控制,实现服务区效能的最大化,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提高服务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职责 省高速公路管理机构 履行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行业管理职能,负责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规范化管理,监督其服务质量,有效解决消费者投诉。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 具体负责所辖高速公路的服务区管理工作,制定服务区的短期、中期、长期经营目标和发展规划,负责服务区经营服务、文明创建、安全生产、资产收益等监督管理。 服务区经营单位 高速公路服务区日常服务的直接实施者,负责为司乘人员提供各项免费、收费服务项目。 要求

工厂精细化管理

工厂精细化管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第1章工厂生产计划管理 1 生产能力核定 3 生产能力核定流程 3 生产能力核定方案 4 生产计划制订7 年度生产计划制订流程7 月度生产计划制订流程7 生产计划编制规定8 生产计划编制方案9 生产计划报告范本11 生产计划执行12 生产计划执行流程15 生产计划执行规定16 生产计划控制18 生产计划控制流程18 生产计划控制制度19 生产计划变更22 生产计划变更流程22 生产计划变更规定23 第2章工厂物料采购管理27 采购计划29 采购计划编制流程29

采购预算编制流程30 采购计划管理制度31 物料需求计划方案34 采购合同36 采购合同签订流程36 采购合同执行流程37 采购合同管理制度38 物料采购合同范本40 采购流程46 工厂采购管理流程46 采购决策管理流程47 采购制度48 采购作业管理制度48 采购招标作业细则51 供应商管理作业细则53 第3章工厂生产设备管理57 设备购买管理59 生产设备选购流程59 设备购买执行规定60 设备购买合同范本62 设备安装管理66 设备安装工作流程66

设备安装工作标准67 设备保养维修69 设备保养管理流程69 设备点检管理流程70 设备自修管理流程71 设备外修管理流程72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73 设备保养管理制度75 设备自修管理制度78 设备外修管理规定80 设备事故处理规定81 设备备件管理83 设备备件管理流程83 设备备件管理制度84 闲置设备管理87 设备报废管理流程87 设备报废管理制度88 设备转让管理规定90 设备封存管理规定91 第4章工厂生产技术与工艺93 生产技术管理95 技术设计管理流程95

心得体会: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的探索思考(最新)

心得体会: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的探索思考(最新) X年9月,X市被省委政法委确定为全省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五个试点地区之一。近两年来,X市始终保持“把社会治理创新打造成改革主品牌”的战略定力,不断在“做强、做优、做大”上下功夫,实现了从上门推广到部门主动寻求合作的大转变,为全省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提供了“X样本”。 以系统化思维谋发展,建设标准高起来 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创新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模式的高度,坚持系统思维,提出打造“三个一”工程,即织密“一张地网”、打造“一支队伍”、建成“一个平台”。 织密“一张地网”。围绕网格划分精准化、管理科学化和服务精细化,对网格设置、网格编码、人员配备、工作职责和操作流程等作出详细规定,为全市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统一了标准。同时,按照“一张网五统一”的要求,加强与测绘机构合作,逐镇逐村对网格进行精准界定、标注,全面审核校准网格信息。目前,全市共划分“全要素”网格5947个,并实现了网格GPS地图标注、网格编码与“全要素”网格通账号精准关联。 打造“一支队伍”。围绕队伍配备“全科化”,按照“1+1+N+N”(每个村居一名网格长、一名网格管理员、若干网格员、若干网格信息员)的标准,全面整合原有网格力量,配齐配强基层网格员队伍。目前,全市共配备网格员7092人,其中专职网格员1883人。

建成“一个平台”。按照“一个终端采集、一个平台联动、一个中心共享”目标,全面整合各地各部门社会治理工作清单,将原有的综治E通升级为“全要素”网格通,建立信息采集事项准入制,统一规范信息采集标准。 以多元化共治聚合力,基层基础强起来 在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过程中,突出党建引领,强化群防群治,“大家的事情大家办、困难的事情商量办、商定的事情必须办”,实现了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 支部建到网格上。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根据网格划分标准优化调整党组织设置,动员党员干部参与群防群治、矛盾排查和信访维稳等工作,实现了党建和社会治理工作双提升。扎实推进“两网融合”试点工作,建立“网格书记+网格长+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的管理服务队伍,以网格党支部为单位,建立“说事日”、“议事日”、“评事日”制度,依托党代表工作室,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将乡贤、无职党员纳入网格信息员队伍,引导他们为社区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开展“点对点”的服务,累计发展公益组织4896个。综治部门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社会治安综合保险工程,科学设定承包范围、保险种类、保费标准和理赔程序等,建立起事前预防和事后补偿相衔接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设立志愿服务奖励基金,明确“X 平安志愿者APP”积分和兑换规则,“老区红马甲”“红星治安户”等特色活动赢得群众广泛点赞。

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现路径

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现路径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个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精细化管理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具体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作和持续运行的管理方式。目前,精细化管理已运用到公共管理领域,并向社会治理范畴深度拓展。应用到社会治理领域,则强调在管理理念、基本方法、技术工具和实际运行四个层面引入精、细、准、严,实现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以科学、理性为特征的精细化管理代表了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因此,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逻辑。 我国社会管理工作范式经历了从社会治安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的转变。粗放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差不多”“马马虎虎”“大概也许可能”等思维方式使社会治理存在着标准化程度低、群众工作不到位、社会事业服务表面化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粗放式、经验化社会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必须加快向精细化社会治理转型。基于此,党的十

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首次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并明确提出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将对推进我国社会治理发挥重要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路径,需要着力研究和探索。 完善“一核多元”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前提条件。社会治理针对国家治理中的社会问题,强调的是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保障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因此,在社会治理精细化过程中,“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公众和社会要各归其位、各担其责。要在发挥好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引导社会成员增强主人翁精神,激发社会自治、自主、能动力量,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属于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社会治理精细化,需要高度重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在此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各自的角色已经明确界定,政府要积极担当“主导”,社会要积极完成“协助”。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构建社会行为有预期、

船员外派管理程序

船员外派管理程序 1 总则 本章阐述了本公司船员外派劳务服务过程的管理要求,以确保船员外派劳务服务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 适用范围 本章适用于本公司船员外派劳务服务的过程控制。 3 参照文件 ISO 9001 : 2000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DNV船员配员规则– E Recruitment of Ship Personnel 4 职责 4.1 总经理负责船员外派劳务服务过程中重大安全质量问题的处理。 4.2 总经理亲自或授权管理者代表负责对船员外派劳务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4.3 业务部负责船员外派劳务服务过程中与船东和船上的联系及信息传递。 4.4 其他人员负责其职责范围内船员外派劳务服务过程的安全质量控制。 5 船员派遣操作程序 5.1 船员上下船的操作程序在公司的网络软件-船员管理信息系统CMIS上执行。 5.2 执行船员派遣网上操作前,业务部须将公司与船东概况及其经营船舶的规范登记在《船员管理信息系统》中,以便船员派遣时使用。概况中要至少包括下列信息:该船东所经营的船舶类型;船舶数量;运营航线;船舶吨位、船龄;运载货物情况;船舶配员数量;船员雇用合同期限及其对船员的特殊要求等。(参阅《合同评审》) 5.3 收到船东关于船员接船或船员到期更换的指令后,业务部在CMIS上建立船员上船计划。按照船员派遣的操作流程,各部门网上的操作程序如下。 5.3.1 业务部: 进入CMIS主界面,点击菜单栏“调配管理”按钮,点击“上船管理”按钮,出现“上船管理”界面。在“上船管理”界面,点击“新建”,出现“添加上船计划”界面。在此界面上,业务部将所需信息填入,包括计划描述,船东公司和船舶名称,预计上船时间和地点,以及上船人数。备注栏内填写船东的特殊要求等。填好后点击“保存”,并关闭此界面并返回“上船管理”界面。 在“上船管理”界面,选择之前做好的上船计划,点击菜单栏“需求”按钮,打开“上船计划需求管理”界面。在此界面,点击“添加”按钮,分别填入上船所需的职务、人数及要求等。填写完毕后点击“保存”按钮,然后关闭此界面。业务部完成上述操作后,应以口头或电子邮件方式通知程序的下一个部门-船员调配部。 5.3.2 船员调配部: 进入CMIS主界面,点击菜单栏“调配管理”按钮,点击“上船管理”按钮,出现“上船管理”界面。在“上船管理”界面,按照业务部通知,选择需完成的上船计划。在菜单栏上,点击“调配”按钮,进入“上船计划调配管理”界面。在此界面上,挑选适合的船员。选择界面右侧“需求计划”栏内列出的各职务船员,点击“添加”按钮,根据船东的“船员选择标准”,在CMIS数据库上挑选船员。船员全部选好后,点击此界面菜单栏上的“保存”按钮,然后关闭此界面。

船员管理工作总结

船员管理工作总结 篇一:船员部上半年工作总结 船员部上半年工作总结 船员部在公司领导的重视下,5 月份初已经正式独立办公,办公室宽敞、明亮、优雅,船员部全体员工向公司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半年时间过去了,船员部在平常的工作中,获得了很多经验教训,但也存在了很多不足。回顾过去的半年,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1、船员需求:上半年,根据目前的船员市场,体现了高级船员供不应求,特别是油化双证的高级船员尤为突出,船员部根据市场行情及司属船舶配员的需求,及时报告上层领导,调整了高级船员的工资,稳定了高级船员的情绪,同时也带动了全体船员的积极性,让船员在第一线保障了船舶安全生产。 2、船员体检:一年一度的体检,目前已完成了近半,在船船员146 人,已经体检68 人,剩余的船员将根据船期逐一落实,如体检发现身体不适,逐个通知对方,根据船员本身身体状况,决定留任或辞退。 3、船员保险:将每一个新上船员做到在第一时间及时投保,防患于未然,保障船员的切身利益。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证书跟踪:做到将证书失效之日提前告知船员,保证船员证书的有效性。 5、户口簿、船民证:船员部在6 月份已完成了所有船舶的户口簿年检及更新,同时也完成了船员所有船民证的有效年审。 6、船员招聘程序:船员部对新聘船员进行会谈,会谈内容包括船况、合同签定时间、员工薪酬福利等。同时尽可能地根据船员的资历,经海务、机务考核,来确定是否录用,杜绝业务水平低下、滥竽充数之辈进入我司。会谈考核通过后会对新聘船员办理相关的入职手续,让其成为我司一名正式的员工。 7、船员调配:在人性化管理的前提下,对个别不服从调配、不遵守公司规定的船员,该批评的批评,该辞退的辞退,或处以经济处罚,绝不手软,做到亲疏一视同仁,以示管理制度能得于严格的实施。 8、存在的不足: 一是船员的流动性比较大,特别是大副、二副、轮机长,不断地走出去、引进来。 二是船员的素质还很低下,导致一些工作不能快速的开展。 三是各船船期不同,部分船舶经常停靠福炼,一部分船舶经常在外运营,导致一些工作不能同时开展,同时完成。 四是随意改变绩效方案,让员工在“迷雾重重”的绩效机制中工作,不能发挥激励的作用而适得其反。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和建议:

浅谈精细化管理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c17076302.html, 浅谈精细化管理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应用 作者:侯云龙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8年第38期 摘要: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的附属设施,功能兼具公益性和经济性,实现的服务区的社会公益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精细化管理就体现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河北高速公路BJK服务区为例,对精细化管理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与实施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服务区;应用与实施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管理既承载着社会公益服务的功能,也是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服务区经营管理的内在职责。作为具有明显公益属性的高速公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本质要求。开展服务区的精细化管理,满足广大司乘人员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就是社会效益,同时实现广大司乘人员在服务区的消费甚至是引来回头客从而重复消费,经济效益就能大幅提升。 一、高速公路服务区与精细化管理 (一)高速公路服务区 近年来,高速公路事业迅猛发展,作为高速公路附属设施之一的服务区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高速公路服务区在保障交通安全、提高旅行舒适度、带动经济发展以及创造经济效益等诸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对象为广大司乘人员,因此服务区餐厅、便利店、开水供应、汽修站、加油站、客房、停车广场、洗手问等服务场所和设施的服务设计理念、选址、规模设置、总体布局、功能配套、管理运营等等都应该科学合理,集约高效,因为这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产业经济的发展以及服务区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 (二)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对社会分丁、服务质量等进行细化的企业管理理念,是在常规的管理理念基礎上,更加深入探索的基本模式和理念,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文化。精细化管理具有专业化和数据化两个显著特征。专业化是精细化管理最突特点,精细化管理的专业化特点,可以使企业的职责划分更为明确,规范操作流程,在产品的营销与发展中更好的发挥专业能力,迫使企业的管理者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对企业员丁的专业能力培养。数据化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特点,精细化管理注重统计数据并以此为研究基点对管理过程进行科学

上海市社区精细化治理优化研究

上海市社区精细化治理优化研究 ——基于宝山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分析 摘要 随着近几十年的学者们孜孜不倦地探索,我国的社会管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都卓有成效,但是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学者们发现现有理论不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社会治理这一概念应运而生,而社区治理也迅速地被提上日程。社区是“小社会”,社会是“大社区”。社会治理的大多数事项都在社区治理中有所呈现。以小见大,那么社区治理便能够成为撬动社会治理的支点。只有治理好各个社区,才能构成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基于对宝山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研究,了解其不足,从而优化上海市社区精细化治理模式,完善上海市的社区治理模式,填补我国社区治理理论的空白,夯实我国社会治理理论的基础。 【关键词】社区管理;社区治理;精细化治理

目录 第一章绪言˙˙˙˙˙˙˙˙˙˙˙˙˙˙˙˙˙˙1 第一节、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 (一)研究的背景˙˙˙˙˙˙˙˙˙˙˙˙˙˙˙˙˙˙˙1 (二)研究的目的˙˙˙˙˙˙˙˙˙˙˙˙˙˙˙˙˙˙˙1 (三)研究的意义˙˙˙˙˙˙˙˙˙˙˙˙˙˙˙˙˙˙˙2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2 (一)国内研究现状˙˙˙˙˙˙˙˙˙˙˙˙˙˙˙˙˙˙3 (二)国外研究现状˙˙˙˙˙˙˙˙˙˙˙˙˙˙˙˙˙˙4 第三节、研究方法˙˙˙˙˙˙˙˙˙˙˙˙˙˙˙˙˙5 (一)文献分析法˙˙˙˙˙˙˙˙˙˙˙˙˙˙˙˙˙5 (二)案例分析法˙˙˙˙˙˙˙˙˙˙˙˙˙˙˙˙˙5 第二章社区管理到社区治理,再到社区精细化治理˙˙˙5第一节相关概念˙˙˙˙˙˙˙˙˙˙˙˙˙˙5

外派船员协议书范文

外派船员协议书范文 就甲方向乙方租用船员工作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1、乙方向甲方提供船员等自年月日到甲方所派船舶公司轮任等职务。 2、乙方提供的船员应身体健康,并持有合格有效且与本职务一致,符合要求的各种船员证件,外籍证书由甲方负责承担。 3、船员租用期限为自船员上船起个月。如合同到期船舶仍在航行或在不适宜遣返的港口,则甲方有权要求船员工作到航次结束或到方便港口再安排遣返。 4、乙方船员应维护甲方利益,服从甲方的管理和调度指挥,严格遵守船东船舶的各项徽章制度,如有违反,视情节轻重,由乙方协助甲方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5、甲方有责任采取措施督促船东保障船员安全。 1、合同期内船员原则上不得中途离船,船员因直系亲属意外事故,船员伤、病等,持有关组织的正式证明,并经甲乙双方商议,在

不影响船东运输生产情况下办妥手续后方能离船。由此发生的遣返费用:境外费用由甲方承担,境内由船员个人承担。若无故离船,一切费用由船员本人承担。 2、船员表现不好,违反合同和国际航海规章制度或工作不能胜任,甲方有权解雇,由甲方安排船员下船,遣返费用由船员本人承担,基本工资和津贴发到离船之日止。 3、船员表现良好,甲方可酌情予以奖励:对 __并造成经济损失者,甲方可酌情予以处理。 4、乙方船员在出租期间,由甲方负责在船期间的劳保待遇,发给船员雨衣、雨鞋、值班冬季棉衣、工作服及床上用品等统配劳保用品。离船须移交的物品离船,乙方船员应清点归还,如有丢失者,甲方可要求当事人予以赔偿。 5、乙方船员为履行合同,上船工作及完成合同离船返回的交通、住宿费由甲方支付。 甲方随船配备医疗箱,乙方船员出租期间因工伤急病在沿途港口医院治疗,必须征得船长同意,由甲方责任成船东承担,其他慢性病医疗费用由船员本人按乙方规定自行报销。

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及重要性

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及重要性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迫切需要总结中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纵观现代管理的发展态势,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两种纽带,一种是利益和产权的纽带;一种是文化和精神的纽带,才属生命型企业。从中外管理实践看,人性管理能增强企业的亲和力,使员工奉献忠诚、履行责任和开拓创新,从而形成企业凝聚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本文就“人性化管理”问题做些探讨。 一、人性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基于科学的人性观基础上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反映了现代管理的新趋向、显示了企业管理文化发展的新态势,揭开了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新纪元。 1、人性化管理把人的因素当作管理中的首要因素、本质因素和核心因素。 人性化管理的着眼点是人,它将资源中的人回归到了真正的“人”实实在在、有血有肉、有情绪、有思想的生物有机体,而不单纯是劳作的机器、盈利的工具。彼得·德鲁克通过分析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工作与劳动力本身发生的极大变化后指出,必须把“对人的管理”从一种“成本中心”变为对人的正确领导。 引用人际关系的一句老话“你雇佣的不是一个人的‘人’,而是‘整个人’。”人性化管理见人又见物,以人为中心;而其它类型的管理方式是以物为中心,见物少见人,甚至是见物不见人。 2、人性化管理确定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企业是人的集合,不是物的堆积,是由人以赢利为目的而构筑的经济组织。企业的赢利性目的是要通过对人的管理发挥其积极性,进而优化物质资源的配置才能达到。企业管理必须调动“企业人”在物质资源的配置和赢利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开展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 3、人性化管理体现了员工是企业管理主客体的统一。 员工既是被管理的客体,也是应当受尊敬的主体。企业所要实现的目标,既是企业的也是员工个人的目标。员工在追求组织目标的同时也充分发展了自己,组织目标达成之日就是个人目标实现之时。 4、突破“使用”层面上重视人。 社会发展赖以持续的基础是人类的进化,而人类的进化包括人的智力的进化和运用资源能力等素质的提高。通过人性化管理达到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提高人的智力、增强人的体力,是人获得超越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这种

工厂精细化管理

工厂精细化管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1章工厂生产计划管理 1 生产能力核定 3 生产能力核定流程 3 生产能力核定方案 4 生产计划制订7 年度生产计划制订流程7 月度生产计划制订流程7 生产计划编制规定8 生产计划编制方案9 生产计划报告范本11 生产计划执行12 生产计划执行流程15 生产计划执行规定16 生产计划控制18 生产计划控制流程18 生产计划控制制度19 生产计划变更22 生产计划变更流程22 生产计划变更规定23 第2章工厂物料采购管理27 采购计划29 采购计划编制流程29

采购预算编制流程30 采购计划管理制度31 物料需求计划方案34 采购合同36 采购合同签订流程36 采购合同执行流程37 采购合同管理制度38 物料采购合同范本40 采购流程46 工厂采购管理流程46 采购决策管理流程47 采购制度48 采购作业管理制度48 采购招标作业细则51 供应商管理作业细则53 第3章工厂生产设备管理57 设备购买管理59 生产设备选购流程59 设备购买执行规定60 设备购买合同范本62 设备安装管理66 设备安装工作流程66

设备安装工作标准67 设备保养维修69 设备保养管理流程69 设备点检管理流程70 设备自修管理流程71 设备外修管理流程72 设备点检管理制度73 设备保养管理制度75 设备自修管理制度78 设备外修管理规定80 设备事故处理规定81 设备备件管理83 设备备件管理流程83 设备备件管理制度84 闲置设备管理87 设备报废管理流程87 设备报废管理制度88 设备转让管理规定90 设备封存管理规定91 第4章工厂生产技术与工艺93 生产技术管理95 技术设计管理流程95

最新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修改版)

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平台,加强基层组织服务管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是当今社会治理模式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及时有效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在调研和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工作实际,谈一谈个人的想法。 一、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概念 网格化服务管理理念是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一种新模式。在不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管理格局和基层民主自治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标准和要素将城乡社区(村)合理地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通过构建服务管理网络,搭建服务管理工作平台,实现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常态化管理与服务,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社会治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促进居民服务由“分散服务”向“一站式服务”转变,形成“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

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实施路径 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就是通过实施扁平化、精细化、高效化管理,变过去“上面千条线,基层一根针”为“上面千条线,基层一张网”,使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精细管理,让每一户人家都有人贴心服务,把党委政府的管理服务延伸至整个社会的最末梢,打通为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 (一)定模式。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原则,按照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的要求,整合政务服务信息资源,运用大数据信息系统,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做到简化流程,一人受理,网上流转,方便群众。实现信息、资源和力量联动融合,增强服务的精细、精准和高效。 (二) 划网格。科学合理划分网格。紧密结合实际,根据城市社区、农村的不同构成要素,以及居民的认同度、便于服务管理等因素,按照400户或1200人左右的标准,对社区(村)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对自成体系、“单门独院”、物业管理健全且达到一定规模的居民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可单独设立一个“网格”。将区域内所有主次干道、大街小巷、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全部纳入网格,实现全覆盖。每个网格应有唯一的编码,实现网格地理信息数字化。 (三)配人员。网格工作人员要紧紧依托社区(村)现有力量,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采用“1+X”模式配备人员力量,所有网格员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在每个网格要配备

浅谈社会治理现代化应该具备的六个内涵

浅谈社会治理现代化应该具备的六个内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鲜明地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并明确阐述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笔者认为,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至少具备六个特有内涵。 一、全面突出以人为本的导向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力量长期处于不对等阶段,普通个体意识受到压制,无法正常表达自己呼声,权利得不到维护。随着社会文明发展,物质条件逐步丰富,个体意识的强烈觉醒,社会需求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进化,要求平等、公正权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进入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信息和资讯技术的发展,信息曝光度的增加,个人有更多的渠道表达声音和主张权利,对政府治理形成了倒逼压力,而信息普及和获取门槛降低,以及我国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逐步完善,也使现代化治理具备了可能性。治理现代化要求政府关注点日益转向各个具体阶层甚至个人,人民合理表达诉求的权利得到保障,不再需要采用抱团结社来增强自己的声音,更不需要用暴力和极端形式引发社会关注以寻求解决的方法。每个群体的合法权益和诉求都可以理性表达,都能得到平等有效回应,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上升为国家政

策或者法律。这是政府治理回归人本位、以人为本的象征,更是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表明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有了极大的进步。判断治理是否达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政策和管理的出发点都是看是否有利于人民,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二、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能力 衡量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看能否实现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更加突出细节,综合统筹、协调管理和兼顾各方利益,避免一刀切的僵化管理模式或者出现太左、太右现象。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体现在国家施政战略上,就是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在致力于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能够统筹推进政治、生态、社会和文化,实现“五位一体”布局建设;表现在具体区域治理上,既能够合理统筹分配中央和地方关系和资源,又能因地制宜、实行一区一策;在针对具体群体和阶层的管理上,既能够根据不同的群体,制定不同的管理政策,考虑大多数的同时,又能兼顾少数群体,始终在法律和政策条款上为少数群体留有一席之地。精细化管理核心是点中要害、对症下药,使各项政策和措施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本质是以务实的态度解决问题,要点是实施有效精确管理,花更少的资源和精力办成更多的事。精细化管理,要要实现资源分配更加均匀和公平,也意味着要集中精力、收缩阵线,实现该管的要管,不该管的要及时让渡。能否实现全面精细化管理是对现代政府的一次重

外派船员伙食管理制度

外派船员伙食管理制度 为了严格船员伙食管理,增加伙食费使用透明度,提高伙食质量,公司特颁布船员伙食管理制度,内容如下: 1 伙食管理责任分工 1.1 船长是船舶伙食管理的最高领导,伙食管理委员会的工作需在船长的监督指导下进行,船长尽量多地参与伙食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及时对伙食管理工作给予指导。 1.2 船员伙食费现金由船长负责保管,伙食管理委员会行使使用支配职责; 1.3 伙食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船员伙食的日常管理工作,并负责伙食的采购、消耗、库存等账目管理; 1.4 厨师负责船员伙食的日常制作以及厨房、船员伙食库的清洁卫生。 2 伙食管理委员会 2.1 各轮必须建立船员伙食管理委员会,作为船上伙食管理的具体执行机构; 2.2 伙食管理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一人,委员3-4人。其组成通常为轮机长、大副、水手长、铜匠和厨师。其中主任为轮机长。 2.3 船长可根据船员实际编制情况适当调整伙食管理委员会的结构,并报公司批

准备案; 2.4 伙食管理委员会成员因船员更换而变动时,船长要及时将新的伙食管理委员会名单上报到公司批准备案,并向全体船员公布; 2.5 伙食管理委员会成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不能敷衍、推诿。 3 伙食购买 3.1 每次购买伙食前,伙食管理委员会要在详细清点伙食库存的基础上,召开会议集体讨论需要食品的种类数量,制定伙食购买计划; 3.2 船员伙食的购买,要充分征求全体船员的意见,反映大多数船员的意愿,使伙食能够满足绝大多数船员的要求; 3.3 船员伙食原则上由供应商提供,如确需到陆地商店或市场购买,至少三人同行并在购货发票或收据上签字证明。 4 伙食费使用管理 4.1 船员伙食费只能用于购买船员伙食所需食品、蔬菜,不能用来购买烟酒等其他与伙食无关物品; 4.2 伙食采购应尽量避免使用现金,如确需使用现金付款时,要有船长、伙食管理委员会成员至少三人在场,付款时船长或其他伙食委员会成员单独一人在场将视为贪污; 4.3 购买伙食中的回扣,现金要如实登记在帐上,实物要全船平均分配,任何人不得据为己有; 4.4 伙食费现金账目至少每月清点一次,向全船公布并存档备查,相关伙食管理委员会委员在帐上签字确认有效; 4.5 伙食费结余现金要转到下月账目中使用,不得分发给个人。

管理学人性化管理论文范文2篇

管理学人性化管理论文范文2篇 管理学人性化管理论文范文一:管理制度与人性假设关系 摘要:人作为管理当中最重要的资源往往决定着组织的成败,管理人一般通过管理制度来约束和配置组织资源,那到底管理制度和人性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本文从人性问题角度出发探究了人性与管理制度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管理制度人性探析 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管理成败的核心就是人,人性问题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始终。作为当代管理人,要想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选择恰当的管理方法,就不得不弄明白管理制度和人性之间的关系。 一、管理制度的内涵 管理制度,就是依照既定的程序和规章进行管理,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用制度来管理人。管理制度的制定,意味着管理活动的范围与内容都由制度作出界定,管理者的权限范围及行使方式都要有制度依据,任何组织成员的言行都须合乎制度要求。管理制度应用于管理工作中也就是制度化管理。作为科层制的必然产物,它相对于传统的、主要依靠习惯和经验进行管理的方式而言,摒弃了随意性和主观性,标志着管理从经验走向了科学。 二、“人性假设”理论的内涵 “人性假设”理论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

所谓“人性假设”是指管理者对于人性的基本看法。1957年美国学者麦格雷戈在《企业中人的方面》一文中,首次提出人性假设概念,并得到了管理学界的广泛关注。西方管理心理学者认为,存在四种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纵观管理学的人性假设理论,都是从分析人的行为和需要入手,概括出处于一定时期生活在特定环境中人的心理行为模式,以此作为管理理论的出发点,指导管理活动,并在管理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1.“经济人”。 “经济人”也称“实利人”。这个理论是泰罗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这种假设的基本观点是: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经济利益,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因而人在组织中是被动地受组织操纵、激发和控制的。在“经济人”假设之下,管理者把人视为生产工具,管理方式强调对人的控制,管理手段简单。泰勒曾经把这种管理称之为一次心理上的革命。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用“x理论”归纳了“经济人”这一理论假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需求层次也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发现,情感需要的满足比物质刺激更能激发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热情,“社会人”假设便应运而生。 2.“社会人”。 “社会人”也称“社交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根据他在霍桑工厂试验的科研成果而提出的。“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是:人不只为经济利益而生存,人是社会的人,除物质条件外,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