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循经按摩、中药外敷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探讨

合集下载

中药导入配合捋推乳房治疗哺乳期早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中药导入配合捋推乳房治疗哺乳期早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中药导入配合捋推乳房治疗哺乳期早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目的整理我院哺乳期早期乳腺炎产妇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中药导入配合捋推乳房方法治疗哺乳期早期乳腺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62例哺乳期早期乳腺炎产妇,将其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各81例产妇,对西医组产妇进行西医的常规治疗,对中医组产妇进行中药导入与捋推乳房进行治疗。

以1个月为1个疗程,待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

结果中医组治疗有效率为96.29%,西医组产妇的治疗有效率为90.12%,两组产妇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哺乳期早期乳腺炎产妇通过中药导入配合捋推乳房治疗的效果十分明显,治疗有效率得到广泛的提升。

标签:哺乳期早期乳腺炎;中药治疗;乳房捋推;西医治疗乳腺炎是女性疾病中患病几率较高的疾病,其主要的发病时间多数于产妇哺乳期发病,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由于产妇哺乳不当而使产妇的乳汁排出不通畅,进而引起产妇乳腺的急性炎症[1]。

在产妇患有哺乳期早期乳腺炎时,会出现乳房局部红肿、热痛。

在产妇患病期间,可以对产妇进行乳房按摩,帮助其排出乳汁,减少产妇的乳汁淤积。

中医通过中药导入以及乳房捋推进行哺乳期早期乳腺炎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对所选162例产妇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62例哺乳期早期乳腺炎产妇,将其随机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各81例产妇。

中医组产妇年龄18~39岁,平均年龄(35.38±3.53)岁。

西医组产妇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36.23±5.58)岁。

所有产妇均在我院分娩,并在哺乳期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哺乳期早期乳腺炎。

产妇的主要症状均为乳房胀痛、并伴有头痛、发热等症状,产妇在哺乳期间乳汁排出不畅通或不能排出,较严重的产妇出现乳房局部红肿。

中药外敷治疗肿块郁滞期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中药外敷治疗肿块郁滞期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中药外敷治疗肿块郁滞期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应用研究吴冬娣武彪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江西南昌330006[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肿块郁滞期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8月30日〜2019年 8月30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肿块郁滞期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传统治疗组和中药外敷组,每组各100例。

传统治疗组实施中医手法通乳和抗生素治疗,中药外敷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肿块大小及回乳率。

结果中药外敷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中药外敷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外敷组患者的肿块范围小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药外敷组患者的回乳率低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肿块郁滞期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局部中药外敷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状况,改善患者肿块范围,降低回乳率。

[关键词]中药外敷;肿块郁滞期哺乳期乳腺炎;临床疗效;疼痛;肿块范围[中图分类号]R271.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21)6(a)-0160-04 Clinical application study on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lactation mastitis during mass stagnation stageWU Dong-di WU BiaoDeparLmenL of General Surgery, L h e FirsL AffiliaLed HospiLal ofNanchang UniversiLy,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330006,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L h e clinical applicaLion value of exLernal applicaL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L h e L reaL- m enL of lacLaLion masLiLis during mass sLagnaLion sLage. Methods A L o L al of 200 cases of lacLaLion m asLiLis paLienLs during mass sLagnaLion sLage in L h e FirsL AffiliaLed HospiLal of Nanchang UniversiLy from AugusL 30, 2017 L o AugusL 30,2019 were selecLed as L h e research objecLs. The paLienLs were divided inLo L h e LradiLional LreaLm enL group and L h e Chinese medicine exLernal applicaLion group by L h e random number Lable meLhod, w iL h100 paLienLs in each group. The LradiLional LreaLm enL group was LreaLed w iL h milking of LradiL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Lhod and anLibioLics, and L h e Chinese medicine exLernal applicaLion group was LreaLed w iL h Ruyi Golden Powder on L h e basis of L h e LradiLional L reaL­m enL. The L o L a l response raL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before and afLer LreaLm enL, mass size and raLe of breasL reflux were compared beLween L h e L w o groups. Results The L o L al effecLive raLe in L h e Chinese medicine exLernal appli­caLion group was higher Lhan L h a L in L h e LradiLional LreaLm enL group, and L h e difference was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 (P<0.05). The VAS score in L h e Chinese medicine exLernal applicaLion group was lower Lhan L h a L in L h e LradiLional L reaL-m enL group, and L h e difference was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 (P<0.05). The mass range of L h e Chinese medicine exLernal applicaLion group was lower Lhan L h a L of L h e LradiLional LreaLm enL group, and L h e difference was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 (P<0.05). The raLe of breasL reflux of L h e Chinese medicine exLernal applicaLion group was lower Lhan L h a L of L h e Lradi­Lional LreaLm enL group, and L h e difference was sLaLisLically significanL (P<0.05). Conclusion I l has good clinical appli­caLion value for paLienLs w iL h lacLaLion m asLiLis during mass sLagnaLion sLage L o add local exLernal applicaLion of Chinese medicine LreaLm enL on L h e basis of LradiLional LreaLm enL, which can effecLively relieve L h e pain of paLienLs, improve L h e mass range of paLienLs, and reduce L h e raLe of milk regurgiLaLion.[Key words] ExLern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LacLaLion masLiLis during mass sLagnaLion sLage; Clinical effica­cy; Pain; Mass range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产妇越来越多,意味着哺乳期乳腺炎发病亦随着增加,有文献报道哺乳期急[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研课题(2017A080) 性乳腺炎多发生于产后3~4周,以初产妇为多,发生160 CHINA MODERN MEDICINE Vol. 28 No. 16 June 2021率可达33%[1],且该疾病对处于哺乳期的妇女生理还 有心理造成比较大的痛苦,使得一些妇女因为过于疼 痛或者出现化脓的情况而停止喂养,与我国提倡的母 乳喂养不符,所以对于产妇预防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 和早期积极治疗哺乳期乳腺炎尤为重要。

乳痈(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

乳痈(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

乳痈(急性乳腺炎)的中医治疗乳痈即急性乳腺炎,是发生于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以乳房部结块、肿胀疼痛,或伴有全身发热,溃后脓出稠厚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尤以尚未满月的初产妇多见,其不但给产妇带来极大痛苦,而且影响婴儿喂养。

【中医诊断】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初期乳房内有疼痛性肿块,皮肤不红或微红,排乳不畅,可有乳头破裂糜烂。

化脓时乳房肿痛加重,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溃破或切开引流后,肿痛减轻。

如脓液流出不畅,肿痛不消,可有“传囊”之变。

溃后不收口,渗流乳汁或脓液,可形成乳漏。

2.多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症。

3.患侧腋下可有臖核肿大疼痛。

4!患者多数为哺乳妇女,尤以未满月的初产妇为多见。

【临床分期】根据《中医外科学》,依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三期:郁乳期:患者感觉患侧乳房肿胀疼痛,并出现硬块(或无硬块),多在乳房外下象限,乳汁排出不畅;同时伴有发热、寒战、头痛骨楚、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经治疗后,若2~3日内寒热消退、肿消痛减,病将痊愈。

成脓期:上述症状加重,硬块逐渐增大,继而皮肤发红灼热,疼痛呈搏动性,有压痛,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并有高热不退,此为化脓的征象。

若硬块中央渐软,按之有波动感者,表明脓肿已熟。

但深部脓肿波动感不明显,需进行穿刺才能确定。

溃脓期:自然破溃或切开排脓后,一般肿消痛减,寒热渐退,逐渐向愈。

若脓流不畅,肿热不消,疼痛不减,身热不退,可能形成袋脓,或脓液波及其他乳囊(腺叶),形成“传囊乳痈”,亦可形成败血症。

若有乳汁从疮口溢出,久治不愈,则可形成乳漏。

【鉴别诊断】本病须与炎性乳癌、浆细胞性乳腺炎相鉴别。

炎性乳癌:本病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多发生于年轻妇女,尤其是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表现为乳房迅速增大,常累及整个乳房,并可迅速波及到对侧乳房。

其皮肤颜色为一种特殊的暗红或紫红色,毛孔深陷呈橘皮样或猪皮样改变,局部肿胀,有轻微触痛。

检查患侧乳房多无明显肿块可触及,患侧腋窝常出现转移性肿大淋巴结,全身的炎性反应较轻微。

急性乳腺炎未成脓期的中医外治研究概况

急性乳腺炎未成脓期的中医外治研究概况

综述与进展 ・
J eRs a21, 11 o d eMy0 V. . M , 2 o4 N 5
急性 乳 腺 炎 未 成脓 期 的 中医外 治 研 究 概 况
张 翔 张 喜 平 欧 敬 民
急性 乳 腺炎 是一 种乳 房化 脓性感 染 的疾病 , 由 多
金 葡球 菌 、 球菌 、 肠杆 菌沿 淋 巴管人 侵所致 , 链 大 一般 多发 生 于哺 乳 期 妇女 , 常表 现 为 乳 房局 部 红 、 、 、 肿 热 痛 , 汁排 出不 畅 , 身 表 现 为畏 寒 、 热等 症 状 ¨ 。 乳 全 高 该 病属 于 中 医“ 乳痈 ” 畴 , 据疾 病 的发 展规 律 , 范 根 将 此病分 为 未成脓 期 、 成脓 期 、 溃疡后 期 , 中医分别 采 取
发展 , 本文 将对 近 5年 中医外 治法 治疗 未成 脓期 急 性
乳腺 炎 的 研 究 概 况 进 行 总 结 , 备 同 道 参 考 和 选 以
用 。

清热解 毒之 品 的用 量 , 强 效 果 , 必 有 苦寒 伤 胃的 增 不 顾 虑 。但是 中药 外敷 多 为 治 “ ” 标 之法 , 与 肝 郁 气 对
的 主要手 段 。
对于女 性对 与皮 肤保 养要 求 高或有 皮肤 过敏 者 , 要 需
酌情使 用 。
1 中药外 敷 : . 中药 外敷 为外 治急 性乳 腺炎 的 传统
2 针灸 治疗 : 菊蒴 采用 体针 泻法 治疗 急性 乳 . 周 腺炎 5 0例 , 中肝气 郁结 3 其 4例 ,胃热 壅盛 1 6例 , 穴 位选 取 内关 、 三里 、 间 、 中 、 足 行 膻 乳根 、 门 、 井 , 期 肩 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肝气 郁结 型加 太 冲 , 胃热 壅盛 型加 丰隆 、 若 合谷 , 效 有

针灸合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观察

针灸合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观察

针灸合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观察曹露尹【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中针灸合金黄散外敷联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针灸合金黄散外敷联合治疗,对照组运用金黄散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灸合金黄散治疗急性乳腺炎优于单用金黄散治疗急性乳腺炎.【期刊名称】《大众科技》【年(卷),期】2018(020)002【总页数】2页(P34-35)【关键词】针灸;金黄散;急性乳腺炎;观察【作者】曹露尹【作者单位】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广西南宁 5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R655乳痈是以乳房红肿热痛、排乳不畅,以致结脓成脓为主症的病症,中医认为足阳明胃经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至乳下,多因过食厚味,胃经积热;或忧思恼怒,肝经郁火,或乳头皮肤皲裂,外邪火毒侵入乳房等,导致乳房脉络不通,排乳不畅,郁热火毒与积乳互凝,从而结肿成痈。

本病主要在胃肝两经,以初产妇为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西医学认为本病为细菌感染所致,乳汁过多不能及时排空成为急性乳腺炎。

黄帝内经:经络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近年来对针灸的研究和探讨不断地深入,证实针灸在治疗疾病方面确有明显疗效。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乳腺保健科在运用针灸配合金黄散治疗急性乳腺炎,取得比较明显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共70例,均为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乳腺保健科门诊患者,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6年5月,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30岁,初产妇44,经产妇26例。

病程最短2天,最长 7天,均为单侧乳房发病,外上象限多发。

症状为患侧肿块红肿热痛,肿块明显,无波动感,无脓肿表现。

实验室数据均有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RP升高。

全身症状有畏寒、发热、口干口苦症状。

体温38.5℃至39.6℃之间。

中药内服外用加手法疏通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优势评价

中药内服外用加手法疏通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优势评价

中药内服外用加手法疏通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优势评价瞿真邓大一2*(1.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护理科,上海201800;2.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外科,上海201800)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用加手法疏通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优势评价。

方法:将2016年10月到2019年10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治疗的70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阿莫西林抗感染治疗,观察组使用内服中药+手法疏通+中药外敷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及红肿评分变化、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红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功能、睡眠情感、社会生活、精力等NH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药内服外用加手法疏通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消除红肿疼痛,加快炎症的消退,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急性乳腺炎;早期;中药内服;中药外敷;手法疏通;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248.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21)01—0036—02急性乳腺炎是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表现为乳房红肿胀痛,可伴有乳房肿块、触痛、发热等症状。

本病好发于产后哺乳期妇女,且初产妇的发病率较高,多因乳汁排出不畅、乳腺管堵塞或感染引发炎症导致发病[1]。

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抗生素治疗,虽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炎症,但乳腺局部易形成僵块,日久难消。

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丰富经验,中药内服、外敷以及手法疏通等,均有良好效果,能够行气散结,清热通乳,有效抑制炎症,避免乳腺僵块的形成⑵。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中药内服外用加手法疏通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优势,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6年10月到2019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护理研究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护理研究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护理研究摘要: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在哺乳期妇女中,属于比较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初产妇,发病率更高。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病时间一般在妇女生产后的4w左右,或者是婴儿处于萌芽期的时候。

由于母乳是喂养婴儿的最佳食物,因此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病原因以及护理方法,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护理;临床疗效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在哺乳期妇女中,属于比较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初产妇,发病率更高。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病时间一般在妇女生产后的4w左右,或者是婴儿处于萌芽期的时候。

发病原因主要是乳汁淤积、细菌入侵,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患者高热、寒战,乳汁难以顺利排出,患侧乳房的皮肤出现微红、微热等情况,而且会有局部肿胀的现象,以及疼痛感。

因此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不但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影响了婴儿的正常母乳喂养。

所以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病原因以及护理方法,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1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病原因及诊断标准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病原因:通过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三点:①患者的乳汁淤积;②患侧乳房受到细菌的感染;③产妇生产后身体抵抗能力较差。

因为乳汁在淤积以后的分解产物,是细菌生长的培养基地,而且初产妇的乳汁中含有很多脱落的组织碎屑以及上皮细胞,因此更容易导致乳管发生堵塞。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诊断标准:患者乳房疼痛、发热,局部有肿胀;经检查后,乳房有触痛、红肿等现象;患者产后有哺乳式,且乳头皲裂;血白细胞偏高。

2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2.1产后及时开奶让婴儿早吮吸,勤吮吸,防止乳房过度充盈带来的肿胀感;对婴儿哺乳时,对于哺乳次数以及哺乳量可不进行明确规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果婴儿饿了,产妇就应该及时哺乳,如果产妇觉得乳汁肿胀,也要及时哺乳,要保证每次哺乳之后能够将乳汁排空;如乳汁过多,婴儿吮吸不彻底,产妇要借助吸乳器或者用手将多余的乳汁排空。

乳房按摩联合中药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

乳房按摩联合中药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
年第 40 卷第 4 期
乳房按摩联合中药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
秦丽娟ꎬ 付婷婷ꎬ 卢嘉琪 ( 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ꎬ 广东 佛山 528100)
摘要: 目的 观察析乳房按摩联合中药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ꎮ 方法 研究对象为 2015 年 11 月—2018 年 11 月在本院就诊的 78 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ꎬ按照随机的原则将 78 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分为对 照组和观察组ꎬ每组各 39 例ꎬ其中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进行治疗ꎬ观察组患者给与乳房按摩联合中药进行治疗ꎬ之后对 2 组患者 的临床疗效以及其他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ꎮ 结果 对照组中急性乳腺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82������ 05% ꎻ观察组为 97������ 44% ꎬ经分 析 2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ꎻ对照组患者肿块消退时间为(4������ 87 ± 1������ 03) dꎻ观察组为(1������ 63 ± 0������ 42) dꎬ经分析 2 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ꎻ对照组患者治愈时间为(5������ 28 ± 1������ 93) dꎻ观察组为(3������ 31 ± 1������ 24) dꎬ经分析 2 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ꎮ 结论 乳房按摩联合中药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ꎬ缓解了患 者的临床症状ꎬ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ꎮ
可比性ꎬ本临床已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ꎬ且所选的研 究对象已在实验前签署知情同意书ꎮ 1������ 2 诊断标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7] 中急性乳 腺炎的诊断标准及诊断依据进行诊断并确诊ꎮ 1������ 3 纳入标准 ①所选研究对象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ꎻ② 所选研究对象在实验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ꎻ③经我院医学伦 理委员会审批ꎻ④所选研究对象均无其它严重并发症者ꎻ⑤所 选研究对象年龄选定在 21 - 41 岁者ꎻ⑥所选研究对象均有详 细的客观临床数据及病情记录者ꎮ 1������ 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急性乳腺炎诊断标准者ꎻ②具 有严重系统性疾病者ꎻ③近期有过手术史者ꎻ④具有吸烟或者 嗜酒者ꎻ⑤依从性较差者ꎻ⑥具有严重的药物过敏史者ꎻ⑦治 疗前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ꎻ⑧具有严重的精神病者ꎮ 1������ 5 治疗方法 1������ 5������ 1 对 照 组 单 纯 给 予 头 孢 呋 辛 进 行 治 疗ꎬ 生 理 盐 水 100 mL、头孢呋辛 0������ 5 ~ 1 gꎬ每 d 2 次静点ꎬ3 d 为 1 疗程ꎮ 治 疗结束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ꎮ 1������ 5������ 2 观 察 组 给 予 乳 房 按 摩 联 合 中 药 治 疗ꎬ 处 方: 柴 胡 10 gꎬ青皮10 gꎬ路路通 15 gꎬ王不留行 15 gꎬ皂角刺 15 gꎬ蒲公 英 30 gꎬ紫花地丁 15 gꎬ赤芍 15 gꎬ桔梗 6 gꎬ木通 10 gꎬ用水煎 服 300 mLꎬ每天进行 2 次( 早晚各 1 次) ꎬ3 d 作为 1 疗程ꎮ 治 疗结束后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ꎮ 1������ 6 观察指标 (1) 对照组和观察组急性乳腺炎患者治疗的 效果ꎻ(2) 对照组和观察组急性乳腺 炎 患 者 肿 块 消 退 时 间 的 变 化情况ꎻ(3) 对照组和观察组急性乳腺炎患者治愈时间的比较ꎮ 1������ 7 疗效标准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8] :①治 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ꎬ肿块完全消散ꎬ白细胞恢复正常ꎻ②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ꎬ肿块消散可达 60% 以上ꎬ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联合循经按摩、中药外敷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探讨
发表时间:2016-05-14T11:07:23.807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21期供稿作者:张忠德[导读]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安山乡中心卫生院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哺乳妇女的常见疾病,主要见于初产妇。

张忠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安山乡中心卫生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774)【摘要】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循经按摩、中药外敷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循经按摩、中药外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针刺联合循经按摩、中药外敷等中医综合治疗可以迅速清除炎症,减轻患者的痛苦,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刺;循经按摩;中药外敷;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135-02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哺乳妇女的常见疾病,主要见于初产妇。

主要因乳汁淤积、细菌感染导致乳腺化脓性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肿块、高热、头痛、厌食等症状。

临床将急性乳腺炎分为急性单纯乳腺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脓肿,脓肿容易引起炎性乳腺癌[1]。

对母婴健康产生了严重不利影响。

所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高对乳房保健及卫生知识对改善急性乳腺炎症状有明显作用。

临床对进行乳腺炎主要采用中医治疗,因为哺乳期患者采用西医抗生素治疗会影响哺乳[2]。

中医治疗无副作用,治疗安全,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哺乳,更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

中医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汤剂、刮痧等,本文探讨采用针刺联合循经按摩、中药外敷对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效果,现将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0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我院伦理会批准。

年龄20~32岁,平均年龄25.9±1.5)岁。

初产妇65例,经产妇25例,双侧乳房病变12例,左侧病变42例,右侧36例。

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循经按摩、中药外敷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循经按摩、中药外敷治疗,循经按摩:(1)按摩穴位主要对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结合局部阿是穴进行按摩,主要穴位有乳根、阿是穴、肿块部位、风池、膻中、肩井、膈俞等。

患者取端坐位,推拿介质为滑石粉。

用大拇指顺时针点按揉乳房肿块部位、乳根等穴位,然后向周围进行推揉,以有微热感、酸胀感为度。

20min/次,3次/d。

(2)排除淤积乳汁洗净双手,用双手托住乳房,由乳根向乳头部位进行均匀有力的挤压,可以使用推法、揉法,促使排除所有乳汁,减少乳汁淤积,3次/d。

(3)挤捏肿块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对肿块沿乳根至乳头处进行反复均匀有力的挤捏,疏通乳腺口,有利于提高排乳能力,降低乳汁淤积发生率。

(4)牵拉乳头,减少乳头内陷。

中药外敷:将大黄、柴胡、丹参、芒硝、川芎、王不留行、赤芍等药物研为粉末,用甘露醇调成薄的圆饼状。

外敷于乳房上,用无菌纱布、胶带固定,每晚睡觉时贴敷,治疗1周。

观察组联合针刺治疗,针刺的穴位有肩井、肩嵎、足临泣、膻中、合谷、阴谷、期门、照海、侠溪等,用针刺泻法为主,主要通过泻法将病邪、痈积的脓液排除。

对肩胛骨下方的淤血点使用三棱针进行挑刺,针刺膻中时进行横刺。

留针30min,连续治疗3~7天。

1.3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疼痛。

显效:临床症状减轻,肿块体积缩小,偶有胀痛。

无效:患者的疼痛依然明显,无好转迹象。

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多为单纯性乳腺炎,主要见于初产妇缺乏哺乳经验,对乳房卫生和保健意识不足导致乳汁淤积、炎症入侵从而出现疼痛、肿胀、硬块等症状,不仅不能正常哺乳,而且给患者的身心都造成了严重困扰[3]。

中医将进行乳腺炎归于“乳痈”,主要因胃热肝郁、病邪入侵、情志不舒导致经络淤阻从而使乳汁淤积在乳腺内,堵塞乳腺口。

另外、乳头卫生状况不良、婴儿口腔传递的细菌导致炎症侵入。

所以,做好乳房护理,排除淤积乳汁、消除炎症是进行乳腺炎的主要治疗原则。

按摩足阳明胃经穴位可以调畅胃经气血,改善胃热症状。

对局部肿块、阿是穴进行点按揉、推法、弹拨法可以消瘀散结、增强局部血液循环。

外敷药物中大黄泻火解毒、活血化瘀;柴胡疏肝解郁、镇痛解表;丹参补血活血;芒硝破血痛经、消肿止痛;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王不留行通经下乳;赤芍散瘀止痛、清热凉血。

通过外敷可以直接渗透到乳腺部位,行气活血、消除肿块、促使乳汁排泄。

针刺穴位可以通过泻法促进病邪渗出,使气血通畅,从而消除患者的炎症症状。

本文观察结果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针刺联合循经按摩、中药外敷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疗效安全可靠,无需口服药物,无副作用,可以迅速消除患者的炎症症状,保证正常哺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彭清.针刺联合循经按摩、中药外敷为主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25例[J].中国针灸,2014,34(5):481-482.
[2]钟春嫦,刘洁玲,郭海云等.自制中药外敷法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2):1960-1961.
[3]王艳阳,孙倩.瓜蒌连翘汤联合针刺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60例[J].中医研究,2014,27(4):46-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