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趣味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趣味教学数学本身比较枯燥、抽象,只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趣味化,这样才能让小学生们学得快、学得好。本文从创设有趣的情景、动手操作、巧妙的评价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进行数学趣味教学的实践。

数学教学创设情景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巧妙评价

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学生创设精彩的学习与问题情景,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在用各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他们灵感的火花和获取知识的欲望。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作为教师,只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趣味化,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体验到趣味性,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兴趣在数学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育必须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所以在导入新课时,首先应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出相关联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一课时,我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问题情景:两只小蜗牛要吃糖,第一只小蜗牛走三角形的一条边,第二只小蜗牛走三角形的另外两条边。然后我紧接着提出问题:“猜一猜哪只蜗牛先抢到糖?”听到这个问题,孩子们一下子

活跃起来,纷纷举手告诉我最后的结果。这时我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三边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这个情景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悬念,学习的兴趣一点即燃,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溅起思维的火花。

二、在游戏操作活动中深化学生的数学意识

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它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结合游戏培养儿童的数学意识,可以使儿童摆脱枯燥的数学概念,使数学变得形象化和趣味化,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在巩固练习阶段,可设计“比一比摘的梨最多”的游戏。教师事先在黑板上准备好一棵“大梨树”,树上挂满了很多的梨,(梨的背面写着各种不同的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老师要明确“摘梨”的要求:梨上的算式的得数要和篮子里的号数相同;比一比看谁摘得又对又快又多。谁就被评为摘梨冠军,这时,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调动起来,都争先恐后地想亲自去摘。老师选了小组代表参赛,按照要求,一会儿工夫,“梨”就被摘光了。经检验后,最后选出了冠军,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创设这一游戏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巩固了所学知识。这样能使儿童在自由活动和有趣新奇的游戏体验中获得数、形的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深化数学意识的目的。

三、在课堂上设计合理的动手操作活动

皮亚杰曾指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是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

则。在新课程理念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获取知识已经成了学习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好动,如果把他们的这种好动巧妙的运用到数学学习中,让他们真正的动起来,在活动中不知不觉掌握了知识。

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先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组发给一套积木,然后让学生开始搭积木,积木搭完后,各小组汇报出结果。然后我进一步问学生,你们用的积木的形状各是什么?此时,学生会说出自己认识的形状,甚至超出了书上讲的几种。这样,学生在看似游戏的活动中轻松的学会了课本上的知识。同时,这种活动方式也给孩子们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合作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因此,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他们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只有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这样的数学课才趣味横生。

四、通过巧妙的评价让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的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激励学生去主动学习,因此提倡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在课堂上,随时扑捉到孩子们身上一些细微的闪光点,我都及时给予指导性的肯定,尤其对那些反应较慢,学习较慢的孩子,他们自卑感较强,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只要发

现他们的一点点进步,我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并引导别的学生互相评价。在互评过程中,孩子们不但增强自信心,还发现了别人的优点,学会取长补短。表扬是一缕阳光,在它的沐浴下,学生们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在评价中,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力争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吕研.激励语言在学生教育中的运用技巧[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8,(3).

[2]张梅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与学生人格培养[j].江西教育,200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