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创作风格

合集下载

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以及印象派音乐

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以及印象派音乐

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以及印象派音乐巴洛克音乐:巴洛克音乐(Baroque music)是指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初期的一种音乐风格,起源于欧洲,并在后来的几个世纪里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

巴洛克音乐具备以下特点:1.装饰性强:以复杂的装饰音乐构架为主要特点,常使用颤音、滑音、装饰音符等技巧,音乐表现力极强。

2.对位法:利用对位法创作,即通过两个或多个乐器或声部的同时演奏,形成和声的效果,尤其注重声部之间的平衡和协调。

3.体裁多样:巴洛克音乐包含了丰富多样的体裁,如赋格、奏鸣曲、协奏曲、宗教音乐等,每种体裁都有其独特的创作规则和风格。

4.表达情感:巴洛克音乐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情感的变化。

它能够准确地表达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以及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古典主义音乐:古典主义音乐(Classical music)是指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期的一种音乐风格,主要在欧洲得到发展和流行。

古典主义音乐具备以下特点:1.对位法的减少:相对于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减少了对位法的运用,注重简洁明了的曲式结构和旋律流畅性。

2.音乐结构稳定:古典主义音乐注重音乐的艺术结构和逻辑性,常用对称和平衡的手法来构成乐曲。

3.主题的重要性:古典主义音乐注重主题的发展,常使用变奏曲式和发展曲式等形式来展示主题的不同变化。

4.意境的表达:古典主义音乐倾向于表达明确而内心深沉的情感,力图创造一种均衡和谐的音乐氛围。

浪漫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Romantic music)是指19世纪初到20世纪早期的一种音乐风格,源于欧洲,并发展成为欧洲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浪漫主义音乐具备以下特点:1.情感的表达:浪漫主义音乐强调情感和个性化的表达,追求深沉、热情、激烈、细腻的音乐效果。

2.音乐形式的扩展:相比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更加注重乐曲的形式创新和发展,常使用大型交响曲、奏鸣曲等形式。

3.故事性和图象性:浪漫主义音乐常借助音乐来讲述故事和描绘图象,通过音乐的想象力展示具体的情境和意境。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比较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比较

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比较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欧洲文学艺术领域的两个重要流派,它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产生并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创作。

本文将比较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艺术风格、思想观念以及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旨在揭示两者之间的对立和联系。

一、艺术风格比较古典主义注重形式的规范性和秩序感,追求合理、规则和对称的艺术表达。

其作品具有平衡、庄重、简洁、稳定的特点。

古典主义倾向于采用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元素,强调理性思考和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再现。

在绘画、雕塑和音乐等领域,古典主义追求优雅和完美,并使用明亮色彩与线条来强调形状和结构。

而浪漫主义则强调情感的表达和个体体验的独立性,更加注重想象力和直觉的发挥。

浪漫主义艺术家常以个人情感为核心,表达自然界、人类存在以及内心世界等方面的情感冲突和不可描述的力量。

这种风格常常体现为夸张、抒发、奇异和模糊的形式,并运用暗色调与模糊线条来传递情感或意象。

二、思想观念比较古典主义强调理性思维与客观观察,相信人类通过思考可以达到真理。

它倾向于对人性进行规范化解读,追求智慧和道德教化。

古典主义作品多从理性出发,关注历史传统、社会等当代问题,并试图通过这些题材来传播启示和价值观。

相比之下,浪漫主义注重个人情感与直觉体验。

浪漫主义崇尚个体的独特性和人类内心的深沉感受。

它试图打破传统约束,強調超脱象征和传统形式化角度的创新精神。

浪漫主义常常描绘与超脱传统规范相对立的幻想世界或非凡经历,并探索个人存在意义的深度。

三、社会背景比较古典主义诞生于17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而浪漫主义则出现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古典主义时期社会上流行着唯理性与科学方法论,并以此为基础塑造了其追求秩序与稳定性的艺术风格。

这一时期由于工业革命与政治改革等原因,社会逐渐开始向现代大众社会转变。

而浪漫主义则出现在贵族社会统治正式瓦解之际,并受到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等社会变革影响。

这一时期欧洲各地逐渐形成民族国家概念,知识分子对个体尊严与民族精神崛起渴望得到满足。

西方音乐流派及各时期合唱作品的特征

西方音乐流派及各时期合唱作品的特征

1.古典乐派。

也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它是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之间在维也纳形成的以古典风格为创作标志的音乐流派。

古典乐派推崇理性,追求艺术形式的严谨和音乐语言的清楚简明;创作手法上,注重戏剧的对比、冲突和发展,继承传统主调音乐因素。

古典乐派的音乐,是高级的传统的富于严肃性和教育性的音乐。

也是常常在正式音乐会中出现的音乐。

它区别于浪漫乐派音乐,取法古希腊、罗马的作品规范,以和谐统一整齐等形式为音乐艺术的最高标准。

这个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2.浪漫乐派。

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它是为招架古典主义而勃起的。

浪漫乐派的主要特征,在于作品的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的刻划。

浪漫主义音乐在贝多芬晚年作品特别是钢琴奏鸣曲中已有所表现。

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起到一八四八年资产阶级革命失败止,是浪漫乐派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浪漫乐派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浪漫派有舒伯特、韦柏(他们是浪漫乐派的奠基者),还有舒曼、门德尔松、柏辽兹、肖邦、李斯特和瓦格纳等;后期浪漫乐派有法朗克、勃拉姆斯、希鲁克纳、柴可夫斯基等。

3.民族乐派。

它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在欧洲乐坛,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运动有密切联系的一批音乐家。

他们在政治上都属于激进的爱国主义者,都参加或同情本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艺术上,他们都主张创造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音乐。

一般都乐于采取本国优秀的民间歌调作为音乐素材,表现爱国主义的英雄主题。

于是,在欧洲各国兴起了以发展本国、本民族艺术和精神特征为宗旨的音乐,即民族乐派。

这个流派包括挪威的格里格,西班牙的阿尔贝尼斯、格拉那多斯,捷克的斯美塔那、德沃扎克,罗马尼亚的泼隆贝斯库、艾奈斯库,匈牙利的艾凯尔,俄国的格林卡和“强力集团”的巴拉基列耶夫、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波兰的莫纽什科等。

这些音乐家都扎根在自己民族的民间音乐土壤中,把传统音乐功效和本民族独具的音乐语言和题材密切结合起来,在歌剧、器乐、声乐作品中,鲜明地表现了自己民族的风格,取得了丰硕的艺术功效,对欧洲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音乐历史:发展与流派

音乐历史:发展与流派

音乐历史:发展与流派音乐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人类文化形式,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流派。

从最早的民间歌曲到现代的电子音乐,音乐的历史演变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和流派。

下面将详细介绍音乐历史的发展与流派。

一、音乐历史的发展1. 古代音乐:音乐起源于人类语言和情感的表达,古代音乐最初是在民间产生,由劳动人民创作并演奏。

在古代文明中,音乐成为了祭祀、庆典和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世纪音乐:随着宗教的发展,中世纪的音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教会音乐、单声部旋律和键盘乐器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3. 文艺复兴音乐: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家们开始重视对音乐的科学研究,音乐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音乐注重和谐与旋律的美感。

4. 巴洛克音乐:巴洛克时期,音乐逐渐从宗教走向世俗,歌剧和器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音乐追求宏伟壮丽的效果,注重对位法和曲式的运用。

5.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时期,音乐逐渐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作曲家们追求音乐的完美和和谐。

这一时期的音乐注重旋律、和声和节奏的平衡。

6. 现代音乐: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音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代音乐注重个性、实验和创新,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二、音乐历史的主要流派1. 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是音乐历史中最原始的音乐形式,它源于民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2. 古典音乐流派:古典音乐流派是音乐历史中最主要的流派之一,它注重音乐的和谐、平衡和美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3. 浪漫主义音乐流派:浪漫主义音乐流派注重情感表达和个人风格,强调音乐的个性和创新。

4. 流行音乐流派:流行音乐流派是现代音乐中最受欢迎的流派之一,它注重娱乐性和商业价值,具有广泛的受众和多样化的风格。

5. 爵士乐流派:爵士乐流派是一种融合了多种音乐风格的现代音乐形式,它注重即兴演奏和现场表演,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6. 电子音乐流派:电子音乐流派是近现代出现的音乐流派,它借助电子设备和数字技术进行创作和制作,具有多样化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音乐学中的作曲技巧与创作风格的演变

音乐学中的作曲技巧与创作风格的演变

音乐学中的作曲技巧与创作风格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不断的艺术发展,音乐学中的作曲技巧与创作风格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变化。

本文将探讨一些主要的作曲技巧和创作风格,为读者提供对音乐发展的更深入了解。

一、调性和调式的转变调性和调式一直是音乐创作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古典音乐时期,作曲家通常使用严格的调性和调式规则来进行创作。

然而,随着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作曲家开始突破传统的调性限制,探索更多的调式模式和和声手法。

例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中的降D大调和谐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创新和突破。

进入20世纪,调性和调式的转变达到了顶峰。

作曲家们开始将传统的调性规则抛开,采用更加自由和独特的调性模式,甚至开始创作无调性的音乐。

这种转变带来了许多新的作曲技巧和创作风格,如亚托纳尔音阶和十二音体系的使用。

这些技巧和风格的出现,使音乐创作的表现力和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二、和声与声部的发展和声在音乐学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关注的是不同音部之间的组合和结构。

在古典音乐时期,和声被看作是一种严格的规则,要求各个声部之间的音程和谐,以及音符的延续和衔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声的发展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在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和声逐渐摆脱了过去的束缚,作曲家们开始注重个体声部的独立性和表现力。

他们通过运用更加丰富的和声技巧,如交错声部、延音符号等,创造了更加自由和富有表现力的和声效果。

此外,作曲家们还大胆地使用了复调、分散和反调的技巧,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元,具有更大的艺术感染力。

进入现代音乐时代,和声的发展趋势更加多样化。

作曲家们开始采用较为富有实验性的和声方法,如序列、和弦的叠置和融合等,创造出更加奇特和独特的和声效果。

同时,和声还与其他音乐元素相结合,如节奏、节拍和音色等,形成更加综合和复杂的音乐创作。

三、曲式和形式的演变曲式和形式是音乐创作中常用的结构框架,它们有助于组织和整合音乐素材。

在音乐学中,各个时期都有对曲式和形式的特定要求和偏好。

音乐西方古典音乐风格分析与鉴赏

音乐西方古典音乐风格分析与鉴赏

音乐西方古典音乐风格分析与鉴赏西方古典音乐是世界音乐史上独特而丰富的一支。

它通过音乐作品的形式、风格、结构等方面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进行对西方古典音乐的风格进行分析与鉴赏。

一、巴洛克音乐风格巴洛克音乐风格起源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欧洲,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开篇之作。

巴洛克音乐注重构建对比性强烈的音乐形态,通过复杂的旋律和和声来表达情感。

其代表作品有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和亨德尔的《弥赛亚》等。

二、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盛行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它强调音乐的平衡、清晰和对称感。

古典主义音乐以奏鸣曲、交响曲和室内乐等形式为主,具有明快、优美的旋律,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巅峰之作。

莫扎特和海顿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

三、浪漫主义音乐风格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兴起于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欧洲,它强调表达个人情感、强烈的个体主义倾向和音乐形式上的自由。

浪漫主义音乐注重对情感的表达,通过丰富的和声和复杂的旋律来传达作曲家独特的情感体验。

肖邦和柴可夫斯基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四、印象派音乐风格印象派音乐风格出现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法国,其特点是追求音乐形象的明暗对比和画面感的表现。

印象派音乐注重音色的变化和阴暗的氛围创造,以模糊的旋律和和声传达出抽象的感觉。

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

五、现代主义音乐风格现代主义音乐风格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洲,主张摒弃传统的音乐形式和和声体系,注重对音乐材料的再创造和对听觉冲击的追求。

现代主义音乐涌现了许多前卫的作曲家,如斯特拉文斯基和巴托克等。

通过对以上几个主要的西方古典音乐风格进行分析与鉴赏,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多样性和艺术独特性。

每个音乐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情感体验,而无论是巴洛克音乐的华丽与庄重,还是古典主义音乐的平衡与清晰,亦或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激情与浪漫,都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冲击。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

西方音乐史各时期特点及其代表作

5、古典主义音乐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 (1)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 1714- 1787)是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品《奥菲欧与犹丽狄 西》(1762年) 及《阿尔希斯特》(1767年)
• (2)弦乐四重奏:所谓“弦乐四重奏”即由笫一小提 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成,这是古典 音乐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
• (2)协奏曲是莫扎特在歌剧以外成就最突出的一方面。他确立了18 世纪古典协奏曲的结构范式,确定了第一乐章中“双呈示部”和“华彩段” 的形式,并为当时几乎所有的乐器创作了杰出的协奏曲,为近代协奏 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3)完善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奏鸣曲三个乐章的套曲形式。
• (4)在交响乐中,强调奏鸣曲式中主、副部之间的强烈对比,加强 展开部的不稳定因素,预示了后世交响乐发展的思路。
(2)由来 :康塔塔于1600年前后诞生于意大利,最早使用 康塔塔这个词的是意大利作曲家阿·格兰迪(A Grandi, 1575~1630)。
(3)两种形式 :通常康塔塔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家庭社交 场合表演的小型的康塔塔(小到可以是一首咏叹调),称 室内康塔塔;第二类是大型的,带有合唱和管弦乐队伴奏 的,在一个特定重要场合的康塔塔。
(3)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及其代表作
舒伯特、门德尔松、 肖邦、李斯特、比才等。
谢谢同学们一学期以来的 配合和支持,预祝大家期
末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加油 !
• 2、二重奏
• 3、三重奏 如:(1) 钢琴三重奏: ⑵ 弦乐三重奏: ⑶ 竖琴三重奏:
• 小提琴 中提琴
小提琴
长笛
中提琴或小提琴
大提琴
钢琴

提琴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是指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一段音乐历史,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与之前的古典主义时期有很大的不同。

在这个时期,音乐家们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主观感受的表达,同时也受到了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影响,使得他们的作品更加富有情感和表现力。

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家们对传统的古典主义音乐进行了很多的创新和改革。

他们尝试着将不同的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的音乐形式。

比如,他们开始使用更加自由的旋律线条和更加复杂的和声结构,使得音乐作品更加富有张力和表现力。

同时,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也受到了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影响。

很多音乐家都是文学家或画家出身,他们将这些艺术形式的元素融入到了自己的音乐中。

比如,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就将自己的戏剧理想融入到了歌剧中,创造出了更加庞大、复杂的音乐形式。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也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主观感受的表达。

音乐家们开始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作品中,使得作品更加具有个性和独特性。

比如,法国作曲家肖邦的钢琴作品就充满了情感和激情,表达了他对祖国和爱情的感受。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是一个充满创新和变革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与之前的古典主义时期有很大的不同,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主观感受的表达,同时也受到了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为后来的音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浪漫主义时期是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理念极大地影响了后世音乐的发展。

本文将选取几部具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被认为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山之作。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创新的音乐手法,展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特征。

在《第五交响曲》中,贝多芬运用了大量的力度对比、速度变化和音色对比,使得音乐具有了强烈的情感表现力。

同时,这部作品也是贝多芬个人心境的写照,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抗争和对自由的追求。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他的《降E大调夜曲》是其最广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及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音乐风格特点金属材料112班郭登婉 1320111717 2012年第2学期[摘要]音乐风格是作曲家的性情气质、思想感情和其所处时代社会思潮和风气的混合产物,主要由旋律、和声、节奏等因素决定。

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作品风格的成熟时期。

该时期,音乐为人类历史写下了辉煌篇章,节奏随同与旋律、和声等要素得到了全面发展。

通过对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等代表性音乐家的作品进行剖析,可以归纳出古典及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在音乐上,“风格”表示旋律、节奏、音色、力度、和声、织体、曲式等元素结合时的特征与方法[1]。

不同时代的作曲家对于音乐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的选择是不同的。

处于同一时期的作曲家,其创作风格必然要受到那个时代的社会思潮、社会风尚和社会心理的影响;同时受到不同人各不相同的审美力、旨趣、情绪和伦理观念等支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对音乐要素的理解也不同,因此赋予了音乐风格以不同的特色,从而在作品中显示其历史的独特性,音乐风格也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机械单一到灵活多样的历程。

作曲家用以表达其音乐思想的材料是声音、音色、和声及节奏等要素,这些材料构成“内容”,而用收集、连接、对比等手段显示出材料之间的次序与组织的方法就构成了曲式。

早期人类的音乐材料只是单一、机械,无小节线限制、无节拍规律性的简单低级的节奏。

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不同时期的作曲家们均尝试着在传统的曲式中运用新的材料,或以实验性的新曲式来表现传统的材料。

表现音乐情绪仅靠节奏已无法完全表达创作者的意图,因此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逐渐与节奏一起成为表达音乐情绪的主要因素。

到了古典及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逐渐复杂化、多样化、综合化,更适合表现人类不同的情感,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创作手法也日臻丰富、成熟。

一、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特点(一)精巧、典雅、对称、细腻的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早在巴洛克时代巴赫的晚期音乐作品中便有所体现。

如聆听其《哥德堡变奏曲》,优雅明畅的旋律线条、以“平衡”为特色的方整性旋律结构、清晰可辨的收束与终止、丰富多彩的装饰音技艺、简洁舒朗的和声语言、灵活处理的不协和音、主调思维为基础的织体样式,都是前古典时期的音乐最为典型的形态特征[2]。

到了音乐史上所界定的“古典主义”时期,是海顿(1732—1809)、莫扎特(1756—1791)和贝多芬(1770—1827)等音乐家使得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完全臻于成熟。

他们接受当时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汲取德、奥、意、法、英各国先辈作曲家的创作经验,写出了内容深刻、形式严谨、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的各种声乐及器乐作品,成为后世音乐的典范。

如早期古典派音乐的代表作家海顿的《军队交响曲》即《第一百交响曲》)中第三乐章———“小步舞曲”[3]28,沿用了传统的三拍子节拍,平稳的节奏进行富有典雅、均衡的特性。

但并非说所有早期古典音乐作品都具有该特点,只能说该时期音乐是以平稳、优雅、对称均衡的风格为主。

再如海顿的62首奏鸣曲,其乐观、坦然的性格使他的音乐洋溢着质朴、典雅、轻松的情趣。

每首作品里都包含了对音乐的热爱,对人生、世界、自然所持的豁达态度。

海顿的奏鸣曲继承了巴洛克的遗风,表现出特有的中庸平和之美。

在他的作品中,听不到复杂的对位式织体,也没有倾诉般的个人情怀的流露,而是处处荡漾着富有朝气、淳朴快乐的生命情绪。

古典音乐的风格把注意中心放在了旋律上,与先前的连续不断的动机变奏及其通奏低音伴奏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调音乐风格已确立起统治地位。

其时期音乐风格所具有的特点,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该时期,音乐是为少数富人和特权阶级服务的,因为这些人是音乐和音乐家的主要资助者。

受他们艺术趣味的影响,古典主义讲求清晰和富有逻辑的音乐语言。

匀称的音乐旋律句法和段落结构,取代了巴洛克音乐旋律加变奏的装饰性旋律方法。

(二)风俗性的、源于生活的淳朴自然的风格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发展在器乐方面成绩比较显著,作品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和鲜明的时代感。

曲式结构规范,主题乐思发展严谨,和声功能完善,配器细腻,音色力度变化丰富;作曲技法上创造了动机展开的发展手法,节奏变化的可能性与各种力度转换及速度变化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用旋律模进、变速度、换节奏、变调性、变和声织体等手法,直接影响着音乐风格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这期间,节奏的功能性不断增强。

如莫扎特《第三十九交响曲》(bE大调,K.V.543)第一乐章从生活中舞蹈音乐的基础上滋生出来的音乐风格的引子主题,其附点节奏的运用,力度上强(f)和弱(p)的急剧转换,使这段引子的戏剧性气氛增强。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大都十分的精巧、典雅、纯净,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雍容华贵、恰如其分。

例如赏析莫扎特的20首钢琴奏鸣曲,由于写作风格上为取悦于公众,在大众与通俗化上顺从了社会的形势,主题个个形象生动,富有歌唱性旋律,多是生活风俗性的。

他的快板乐章极其明亮、灵巧、典雅,表现出阳光般的乐观和明朗的情绪,洋溢着富有变化的独特魅力。

再如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选曲《你们可知道》,透过ABA单三部曲式的旋律,我们可体会到当时新鲜的时代气息和市民阶级的淳朴自然的民风。

小前附点的节奏型始终贯穿全曲,中间部通过节奏、节拍、速度上的变化与前后段形成对比。

从中我们可感受到,莫扎特的音乐非常注重主观与客观的平衡[3]36。

二、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时期,音乐天才贝多芬开创了音乐表达的新领域,对同时期的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其早期音乐作品中可看到巴赫、海顿等对其的影响较大,这些作品大多集中体现了贝多芬的古典传统,并在此基础上突破、创新,初步创造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这一时期的作品表现了很强的英雄性风格,创作非常自信,善于表现自我。

如《(悲怆)奏鸣曲》(C小调第8钢琴奏鸣曲OP.13),贝多芬的奏鸣曲与他的先辈海顿和莫扎特相比较,在形式上更接近于前者,继承了海顿喜欢和擅长用短小的动机来发展的作曲技巧,事实说明这种风格更适合于贝多芬用以表现他所要求的内容,如宏大的构思、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冲突。

在贝多芬所生活的时代,法国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等一些震惊世界的重大历史变革触动了当时经济和文化基础的变化,音乐风格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作曲家的音乐不再单纯、片面地追求音乐的感性和理性,而是思路开阔、浮想联翩,逻辑严密、形式严谨;音乐既稳重又客观;同时,极强的、夸张的力度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也屡见不鲜;和声的功能更模糊、更注重色彩,越来越多地运用最低音与最高音两个极端来表达情感。

力度变化也极尽夸张,由ppp发展至fff,有时要求节奏也随着乐曲情绪由排列松弛到密集。

例如从贝多芬《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的呈示部中我们可看出,由四个在力度上具有强烈对比的和弦组成了气魄宏大的第一动机,第二个动机则由连续的八分音符形成。

19世纪乐评家HugoRIEMANN曾这样评价此主题:“谱中休止符间的渐强符号,表面看来并无意义,可是深入去看却暗示着透过休止符继续发展的音乐潮流,将片断连为一体。

”另如贝多芬《剧场落成序曲》作品第l24号的开头四小节,看上去这四小节都是普通的主和弦、属和弦、下属和弦,低音部似乎也没什么趣味,似乎平淡无奇,好像只是为了确定调性。

殊不知它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由大而小地定出节奏。

这四个小节一直促使听者做他应该做的事,即依次聆听,揣摸每个音乐细节并牢记在心。

使听众产生悬念,并有兴趣去猜测未知的信息(即以后的音乐进行),到第三小节我们才知道第一、二小节长的间隔是有板有眼的休止符。

在第三小节,间隔缩短一半,在第四小节小号吹出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时,我们才慢慢合上了慢进行曲的步调。

贝多芬这别具匠心的创作手法,使我们在第三小节不仅发现该小节的节奏,而且也从中发现前两个小节的节奏[5]。

因此,开头这四小节和弦不是普通的、单调的,而是充分运用节奏手法所作的音乐暗示和铺陈。

加之力度上ff、sf、pp的强弱对比,更赋予音乐以无穷的动感和活力。

从古典主义后期贝多芬的创作中,我们可感受到音乐的个性化越来越强,音乐风格同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打破了D7和弦原来只在转调中使用,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解决的原则。

有时在他的乐曲中直接从七和弦开始,营造出一种风格新颖、品味独特的音乐来。

此外,在自己的音乐中最大限度地、天才地运用切分节奏,力度强弱对比、终止式延长与扩充等表现手段,音乐进一步强调和弦在色彩上的变化,和声不稳定、不协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戏剧感染力和凝聚力,与紧张的激情与震撼人心的动力相适应。

这些音乐要素的使用范围都远远地超过了海顿与莫扎特,莫扎特的音乐风格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利,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而贝多芬的音乐以表现革命斗争的英雄为中心,形象宏伟、构思宽广、感情深邃、对比鲜明,其自由大胆的创作风格已经接近浪漫主义了。

三、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一)音乐富有歌唱性、抒情性音乐中的浪漫主义时期,约从1820年前后算起(1821年韦伯的《自由射手》,1822年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至1920年前后结束。

这个时期,音乐作品题材广泛、内容深刻、手段丰富。

浪漫主义初期,作曲家继续使用古典时期的音乐形式,在诸如结构比例、旋律风格、展开手法等方面做了必要而适度的丰富和拓展,使古典的形式能更好地满足并适应浪漫主义丰富、细腻而多变的情感内容。

同时,自由、舒展、宽阔起伏的歌唱性曲调进入了器乐曲领域,改变了古典主义器乐中往往以动机展开方式为基础的器乐性旋律的面貌,旋律的重要地位在浪漫时期更加突出。

特别是在舒伯特歌曲的影响下,大量器乐音乐的主题可以歌唱,众多作曲家的歌曲曲调被用做器乐作品的主题。

旋律的歌唱性、抒情性成了l9世纪浪漫风格的—个重要特点。

(二)和声更为丰富、复杂在浪漫主义初期,舒曼、肖邦等早期作曲家开拓和弦、和声的使用范围,加大作品的表现力。

他们在功能和声体系的框架中,多次使用半音化和声,远关系转调、各种变音、不协和和弦、非功能或弱功能的和声进行,用复杂节奏和配器等手段,将其充实、发展、丰富和完善,将功能和声体系发展到了极限。

使和声范围更宽,更强调丰富、不稳定的和弦。

他们的音乐在音色、力度与音域的范围上也比古典音乐范围更广,从而使音乐风格发生巨大变化,离古典主义越来越远了。

(三)追求个性化的音乐风格许多浪漫主义作曲家不拘一格地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感受,使该时期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具有深刻的矛盾性、自我性。

11标题音乐新体裁的产生浪漫主义音乐家十分注重追求音乐与文学艺术的结合,以音高、音色、音值、和声等音乐要素,借用文学里的意境来表达情感、人物、特定的故事情节。

乐曲大都立有标题,形式上突破了古典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的限制,表现手法夸张、富于幻想性,有更大的自由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