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与高血压肾病比较

合集下载

糖尿病肾病的鉴别诊断

糖尿病肾病的鉴别诊断
mmol/L以下), 6. TG降至1.5 mmol/L以下;
49
3.降脂药物的选择: 他汀类药物可减少糖尿病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肾功能减退,
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均应首选口服他汀类药物,以TG升 高为主时可首选贝特类降脂药; 他汀类和贝特类联用: 混合性高脂血症经单用他汀类或贝特 类未达标者,可考虑两药联合治疗; 必要时谨慎联合,但剂量应小;两药分开时间服用;他汀类 和贝特类联用时,首选非诺贝特。 他汀类和依折麦布联用: 单用他汀类调脂药治疗后LDL-C仍 未达标者,可考虑他汀类和依折麦布联用。
两者重叠
结节型
肾小管萎缩 : TBM增厚
肾间质: 水肿,纤维化,细胞浸润
肾血管: 内膜、弹力层增厚,玻璃样物质沉积,肾微 血管硬化
5
2010年,肾脏病理学会研究委员会DKD病理分级标准: (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均适用) 肾小球损伤分为4级: Ⅰ级: GBM增厚; Ⅱa 级: 轻度系膜增生; Ⅱb级: 重度系膜增生;
疗; 研究的结果包括UTP, UAER, GFR, ESRD, 血肌酐, 高钾血症, 低
血压, AKI; 对轻症DN和重症DN、高剂量联合和低剂量联合进行亚组分析。
39
按照以下分类进行亚组分析: 轻症DG:
eGFR ≥ 60 ml/min/1.73m2和/或大量蛋白尿(尿白蛋白/肌 酐≤ 1000 mg/g或尿蛋白排泄率≤ 1.5μg/ml); 重症DG:
缬沙坦80 mg 坎地沙坦4–8 mg
替莫普利2 mg
氯沙坦50 mg
卡托普利100mg
培哚普利 8 mg
厄贝沙坦 300 mg
+ 赖诺普利40 mg
依那普利 40 mg
坎地沙坦16 mg

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糖尿病肾病

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糖尿病肾病

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时治疗方案调整思路
合并冠心病
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关注 心肌缺血、心绞痛等症状 ,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合并脑卒中
优先选择具有脑保护作用 的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 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剂等。
合并外周血管病
关注下肢动脉病变,选择 对下肢血流影响较小的降 压药物。
合并认知功能障碍
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认 知功能障碍的药物,如可 乐定、甲基多巴等。
诊断方法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肌酐等指标,结 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对糖尿病肾病进行 诊断和分期。
04
治疗策略及药物选择原则
降压治疗策略及药物选择原则
降压目标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 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如耐受可进一步降低。
药物选择
优先选择长效、平稳降压 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等。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
06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主要类型,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特殊性。
02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发展与血糖控制、病程
、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包括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等。
老年人血压易受情绪、季节、体位等因素影响, 波动范围较大。
03 并发症多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心脑血管、肾脏等并发症 ,治疗难度增加。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定义及危害
定义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正常或偏低的高血压类型。
危害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增加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如脑卒中、冠心病等。同时,由于 舒张压正常或偏低,可能导致脉压差增大,进一步加重心脑血管负担。

高血压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讨

高血压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讨

荆 州 市 中心 医 院检 验 医 学部 ( 北 荆 州 44 2 ) 湖 30 0
【 文献标识码 】 A 【 摘要 】 目的 探讨 高血压与糖尿病及 糖尿病 肾病的 关系。方法
正常对 照组 与糖尿病及糖尿病 肾病各组 问的血压值 有显著性 差异 , 糖尿病及 糖尿病 肾病每 组 问的 血压值 均
维普资讯
 ̄- g

医 创 研 28 月 学 新 究 0 年2 第5 第5 MD I NVT N E AC 0 卷 期 EIN I OAI S RH C EN ORE
| 誊。 重 薯 ≯奠 l 鬻 。 | 薯 l l j 菪萋0 善蕾 孽 0叠薯 j
无统计学意义。同时, 患病各组的高血压 患病 率明显高于正 常对 照组 。结论 高血压 虽不是糖尿病 肾病 的发病 因素 , 高血 压对糖尿 但 病及糖尿病 肾病 的相 互影响仍不 可小视 , 其具体影响作 用有待进一步 深入研 究。
【 关键词 】 高血压
糖尿病
糖尿病 肾病
【 bt c] b cv T uyh gi ac oh h l d r s e nh i oioer aec eh pt d i ecMe - A s atO j te o t e i f ne f i o e u e a s l d bt pr a y n a t. t r ei s d t sn c g b o p s r i t d g s fay i i n o h a d b i i n h
o s I i su y 9 fda ee a in sa d c n r r r ee td T ep t n sa e dv d d i t u r u s d n t s td , 3 o it tsp t t n o t l a e s lce . h ai t r ii e o f rg o p .W e h v n s e h n h e o s e n o a ef ih d te o e—fco i a tr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由于血糖水平长期升高,糖尿病会对身体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引起肾脏疾病,也称为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一种严重病症。

它是由于高血糖水平引起的肾脏病变,其病理特征是肾小球滤过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严重时导致肾脏功能衰竭。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糖尿病肾病的诊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可能感觉到夜间尿频、尿急、失眠、身体疲劳等非特异性症状。

但是,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典型表现。

2. 尿检糖尿病肾病的尿液检查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检测尿蛋白、尿酸、基质金属蛋白酶等。

3.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诊断糖尿病肾病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包括检测血糖、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另外,还应检测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等脂代谢指标。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也是非常重要的。

肾脏超声、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了解肾脏的形态、大小、结构及血流情况。

二、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针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血糖首要的方法就是控制血糖,建议将餐后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6.5%以下的水平,以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和减缓病情进展。

2. 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血糖降、降压和减少蛋白尿等。

常用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胰岛素、ACEI/ARB类降压药、钙通道阻滞剂等。

3. 饮食调节饮食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饮食,减少摄入高糖、高脂的食物,多食用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以及低脂、低盐、低糖的食品。

4. 过滤性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过滤性治疗主要包括透析和肾移植等。

严重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会选择肾脏透析、肾脏移植等治疗方式,但是这些治疗方式都需要花费较高的经济成本和医治时间。

糖尿病肾病怎么治疗及控制

糖尿病肾病怎么治疗及控制

糖尿病肾病怎么治疗及控制我国的经济水平一直在升高,与此同时民众的生活调节与饮食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人改变了原有的饮食习惯,糖尿病的发生率在不断上升。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而且在肾病发生初期患者并无明显临床表现,无法及时发现肾功能下降现象,当患者有大量蛋白尿现象发生时,说明其肾脏已经有较为严重的病变。

为了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需要及时对疾病进行治疗控制。

那么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呢?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治疗呢?该种疾病的防控方式有哪些呢?让我们从以下文章内容来寻找答案。

一、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肿:患者在早起后常会出现水肿现象,在中午时水肿会消退,在劳累时甚至脚踝内侧、双下肢有水肿现象。

2 排尿量增多,当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发生病变时,会表现出肾功能障碍,此时患者的排尿量会出现增多现象,且颜色较重通常呈现出棕褐色,而且尿液不澄清,有一定的浑浊现象。

3 视力下降:糖尿病会导致患者的机体微血管发生病变,当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现象说明患者视网膜微血管已经发生病变,而肾小管周围围绕着大量微血管,当视力下降时患者应尽快去检查,及时确诊疾病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二、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糖尿病患者因血糖过高会导致肾脏发生一系列病理反应,在肾脏病变发生初期患者的症状是不明显的,因此较难被察觉,因此后期较容易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我们可以从下文的分析来了解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原因。

1 遗传因素:得了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他的后代得糖尿病肾病的概率高于正常人群,而且当血糖控制较好时,这类人群此病的发生率也比较高,这就说明了糖尿病肾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若长辈患有糖尿病肾病,就一定要注重控制血糖,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

2 高血压:患有糖尿病肾病的病人大多都合并有高血压,且合并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肾病发生概率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血的糖尿病患者,这是因为高血压患者的肾脏具有更大的负担,更容易发生肾病。

高血压与糖尿病肾病进展PPT课件

高血压与糖尿病肾病进展PPT课件
痛、心悸、胸闷等症状。
诊断标准
01
02
03
血压值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 压≥140mmHg或舒张压 ≥90mmHg。
血糖值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 血糖≥7.0mmol/L或餐后2 小时血糖≥11.1mmol/L。
肾功能指标
肾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为 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 率降低等。
诊断方法
尿液检查
病因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的直接病因。长期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会导 致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发病机制
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血流动力学改 变、糖代谢异常、炎症反应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肾脏损伤和功能下降。
02
高血压与糖尿病肾病的症状 与诊断
症状表现
蛋白尿
药物治疗
降压药
降低血压,减轻肾脏负担,延缓肾病 进展。常用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 尿剂等。
降糖药
其他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 可辅助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预 防心血管事件。
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对肾脏的损害。 常用药物有胰岛素、二甲双胍、格列 美脲等。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尿、白细胞等 指标,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肾脏病变。
血液检查
检测血糖、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 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等,可以了解肾脏的结 构和形态,协助诊断。
肾活检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医生可能会建 议进行肾活检,通过病理学检查确定 肾脏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03
高血压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分类
高血压肾病主要包括良性小动脉 硬化和恶性小动脉硬化,糖尿病 肾病主要分为5期,从肾小球高滤 过期到终末期肾病。

育儿知识:糖尿病肾病的晚期症状

育儿知识:糖尿病肾病的晚期症状

糖尿病肾病的晚期症状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可能治疗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他的并发症的危害是更大的,会造成许多比疾病本身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大家对于疾病的并发症也一定要有一个前期的判断,这样可以避免一些麻烦的产生。

下面小编带你去看看,糖尿病肾病的晚期症状?糖尿病肾病的晚期症状1、蛋白尿。

开始由于肾小球滤过压增高和滤过膜上电荷改变,尿中仅有微量白蛋白出现,为选择性蛋白尿,没有球蛋白增加,这种状态可持续多年。

随着肾小球基底膜滤孔的增大,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而出现非选择性临床蛋白尿,随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尿蛋白逐渐变为持续性重度蛋白尿,如果尿蛋白超过3克/日,是预后不良的征象。

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多呈进行性发展,直至出现肾病综合征。

2、浮肿。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没有浮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浮肿,当24小时尿蛋白超过3克时,浮肿就会出现。

明显的全身浮肿,仅见于糖尿病性肾病迅速发展者。

3、高血压。

高血压在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中常见。

严重的肾病多合并高血压,而高血压能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恶化。

故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是十分重要的。

4、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性肾病一旦开始,其过程是进行性的,氮质血症,尿毒症是其最终结局。

5、贫血。

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糖尿病病人,可有轻度至中度的贫血,用铁剂治疗无效。

贫血为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可能与长期限制蛋白饮食,氮质血症有关。

6、其它症状视网膜病变并非肾病表现,但却常常与糖尿病肾病同时存在。

甚至有人认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可能存在糖尿病性肾病。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晚期症状这一问题的有关资料整理,相信对大家有不少的帮助,大家在对于一些疾病的治疗一定要相互对照,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影响,用药也要在前期有一个预防的准备。

小编希望大家可以健康,治疗好自己的一些疾病。

怀孕8周孕囊小怎么办怀孕8周的时候,已经到了孕两个月的时候。

这个时候的孕囊已经发育得比较大了,可以在b超中看到孕囊了。

3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比较

3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比较

3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比较裴泽军;钟皎【摘要】目的比较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单独和联合使用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68例患者按使用的降压药物类型分为氨氯地平组、贝那普利组、厄贝沙坦组、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组(氨贝组)、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组(氨厄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氨氯地平组、贝那普利组和厄贝沙坦组均能较好地控制血压,贝那普利组和厄贝沙坦组的尿蛋白也有显著下降,但贝那普利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联合用药组的降压疗效、肾脏保护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单药各组.结论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均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其中厄贝沙坦降压作用与氨氯地平相当,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用后疗效增强,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使用.【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5(019)003【总页数】4页(P40-43)【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疗效【作者】裴泽军;钟皎【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2;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临床中80%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1-3], 血压升高会加速肾功能的恶化,而肾病进程加快也会导致血压的进一步升高[4-6]。

因此,对这类患者的治疗需兼顾血压、血糖、肾功能等多个方面。

基础降压治疗不仅要求药物能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血压之下,还需具备良好的靶器官保护作用,避免对患者血糖调节和肾功能产生不利影响[7-9]。

本文选取临床使用较普遍的三大类降压药物中的代表药物—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和厄贝沙坦,比较单药应用和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2月新收治并确诊为高血压伴糖尿病肾病的患者268例,均符合1999年中国糖尿病学会和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收缩压在140~180 mmHg, 尿微量白蛋白>30 mg/L; 严格饮食控制,药物控制血糖,单独或联合使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或厄贝沙坦治疗2月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肿,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一般没有水肿,少数病人可有轻度水肿。若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水肿加重,多为疾病进展至晚期表现。高血压,多为中度,少数为重度。肾衰竭,糖肾进展快慢有很大的差异。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病人,可有轻度贫血。其他脏器并发症表现心血管病变如心竭、心梗。周围神经病变。累及自主神经时可出现神经源性膀胱。视网膜病变,糖肾严重时几乎100%合并视网膜病变,但有严重视网膜病变者不一定有明显的肾脏病变。当糖肾进展时,视网膜病变常加速恶化。
3、伴发高脂血症、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者,应给予相应治疗。同时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和粘附的药物,如潘生丁、阿司匹林等,可能有阻止肾小动脉硬化的作用。
4、终末期病人只能接受透析治疗。
1、饮食治疗:在糖肾早期即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0.8g/kg.d)。对已有水肿和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低盐,限蛋白质摄入(0.6g/kg.d)。脂肪选用植物油。
2、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已有肾功能不全者应尽早使用胰岛素。高血压可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恶化,要求控制糖尿病人的血压水平比非糖尿病高血压病人低,舒张压小于75mmHg。降压药多主张首先选用ACEI、ARB,常与CCB合用,也可选用α1受体拮抗剂如哌唑嗪。可加用利尿剂.减肥、限盐、限酒、适当锻炼。
3、终末期糖肾病人只能接受透析治疗。透析时机的选择宜稍早于非糖尿病病人。
一:定义鉴别;
高血压肾病
糖尿病肾病
是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
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在肾脏之表现,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肾衰竭。
二:病因;
高血压肾病
糖尿病肾病
肾脏本身就是一个大血球,用于过滤体内毒素,同时防止蛋白,血细胞等物资漏出血管。高血压使得血管内血液压力增高,可使得蛋白漏出,蛋白一旦漏出会对肾脏的滤网系统造成破坏,造成恶性循环。时间长久造成的破坏难以逆转,肾脏会代偿增大,直至提前衰竭。这就是为什么有血尿不可怕,可怕的是有蛋白尿。
Ⅲ期:肾功能不全期:以Ccr下降、SCr升高为特征。分非透析期和透析期(尿毒症期)。
Ⅲ期:又叫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出率为20--200μg/ min,24h尿蛋白定量<0.5g血压轻度升高,出现肾小球荒废
Ⅳ期:非透析期:Ccr在80~10ml/min,133μmol/L<Scr<707μmol/L。
四:临床表现;
高血压肾病
糖尿病肾病
水肿常为首发症状,呈全身性明显水肿,指压有凹陷。严重患者可并有胸水、腹水
。高度水肿常伴尿少、高血压、轻度氮质血症。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表现,尿蛋白定性多为++~++++,成人每日尿蛋白排泄≥3.5g/d,大多为选择性蛋白尿。血浆蛋白下降,血清白蛋白<30g/L,严重者不足10g/L。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明显增高。
Ⅰ期:以肾小球滤过率增高和肾体积增大为特征。初期病变可逆,经胰岛素治疗可恢复,但不一定完全恢复正常。血压正常。尿蛋白阴性。
Ⅱ期:临床蛋白尿期,以尿常规蛋白阳性、24h尿蛋白定量>0.5g为特征,肾功能正常。
Ⅱ期:该期尿白蛋白正常,但肾小球结构改变,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加,GFR多高于正常。
是由不同病因与发病机制引起体内胰岛素绝对与相对不足致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的全身性疾病。糖尿病对肾脏的损害为肾小球硬化。一旦发生肾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且不可逆转而发展至肾衰竭。糖肾多见于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蛋白尿是糖肾最早表现
三:临床分期;
高血压肾病
糖尿病肾病
Ⅰ期:微量白蛋白尿期,以尿中白蛋白排泄率异常为特征.肾功正常,尿常规蛋白阴性;
4、肾或肾胰联合移植。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糖尿病肾病。的特点是大量白蛋白尿(每日大于3.5克),水肿和高血压。对利尿药/降压药反应差。
Ⅴ期:透析期(尿毒症期):Ccr<10ml/min.Scr>707μmol/L。
Ⅴ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由于肾小球基膜增厚,肾小球毛细血管腔进行性狭窄,肾脏滤过功能进行性下降,导致肾衰竭。
五:治疗及措施;
高血压肾病
糖尿病肾病
1、早期、轻度高血压和尿常规大致正常者可予非药物治疗,高血压一级预防。
2、降压治疗:①利尿剂;②β受体阻滞剂;③CCB;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⑤ARB。其中钙拮抗剂、ACEI、ARB对肾脏的血流动力学更有利,、ARB降低尿蛋白优于其它药物。使血压有效地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恶性高血压可静脉给药,常用硝普钠、长压定,力争在12~24小时控制血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