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实验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的观察和真菌显微玻片制作
植物病理学实验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的观察和真菌显微玻片制作43页PPT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植物病理学实验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的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观察和真菌显微玻片制作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

实验二、真菌一般形态观察和临时玻片制备【字号:大中小】【打印此页】【关闭窗口】一、目的和要求熟悉不同临时玻片制作方法;通过观察,认识病原真菌的营养体及其变态,认识真菌的子实体、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产生的各种类型孢子。
二、实验用具挑针、刀片、木板、酒精灯、火柴、载玻片、盖玻片、纱布、(棉蓝)乳酚油、二甲苯、显微镜、擦镜纸、吸水纸等。
三、内容与方法1.临时玻片的制作临时玻片制作方法很多,如涂、撕、粘、挑和切片等,可以根据病原物的类型选择使用。
(1)涂抹法:细菌和酵母菌的培养物常用涂抹法制片。
将细菌或酵母菌的悬浮液均匀地涂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在酒精灯火焰上烘干、固定,再加盖玻片封固。
加盖玻片前还可进行染色处理,使菌体或鞭毛着色而易于观察。
(2)撕取法:用小金属镊子仔细撕下病部表皮或表皮毛制成临时玻片。
(3)粘贴法:将塑料胶带纸剪成边长5mm左右的小块(注意胶带上不要印有指印),使胶面朝下贴在病部,轻按一下后揭下制成玻片。
(4)挑取法:用挑针从病组织或基物(如培养基)上挑取表面的霉状物、粉状物或孢子团制成玻片。
(5)组织透明法:将少量病组织材料切成细丝后放在载玻片上,滴加乳酚油后在酒精灯上徐徐加热至蒸气出现。
如此处理数次使组织透明,冷却后加盖玻片进行镜检。
此法可以观察到病原物在寄主内的原有状态。
(6)徒手切片:徒手切片时选取病状典型、病征明显的病组织材料,先在病征明显处切取病组织小块(边长5-8mm),放在小木块上,用食指轻轻压住,随着手指慢慢地后退,用刀片的刀尖将压住的病组织小块切成很薄的丝或片,用沾有浮载剂的挑针或接种针挑取薄而合适的材料放在一干净载玻片上的浮载剂液滴中央,盖上盖玻片,仔细擦去多余的浮载剂(注意浮载剂过多会使观察物出现晃动不稳定现象),即制成一张临时玻片。
浮载剂:水:溢菌、线虫活动、真菌孢子萌发、大小测量–优点:方便–缺点:产生气泡;易干燥乳酚油:除上述外均可用。
–优点:杀菌固定、孢子膨胀复原、组织透明–缺点:不易封固、有毒取小麦白粉病叶片,分别用上述6种方法制片,观察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菌丝和吸器。
植物病理学 实验1 植物病害症状观察 图文

苹果灰霉腐烂病
玉米干腐病
萎焉
番茄青枯病
黄瓜青枯病
西瓜萎焉病
畸形
泡桐丛枝病
马铃薯癌肿病
西瓜根结线虫
粟白发病
1. 粉状物
病症的主要类型
小麦黑粉病
十大功劳白粉病
玉米黑粉病
2. 霉状物
草莓灰霉软腐病
桃褐腐病
樱桃根霉软腐病
葡萄霜霉病
3. 点状物Leabharlann 山茶花灰斑病甜瓜蔓枯病
4. 颗粒状物
甘蓝菌核病
花椰菜菌核病
实验一 植物病害症状观察
1、实验目的
识别一些植物病害的症状(包括病状和 病症)类型; 正确理解症状在病害诊断中的作用。
主要病状类型
变色1
烟草花叶病(花叶)
长春藤黄化(花变色)
变色 2
长春藤病毒(脉明)
郁金香的碎锦
南瓜绿斑驳病
坏死
高粱炭疽病
水稻胡麻斑病
玉米大斑病
水稻白叶枯病
腐烂
辣椒疫病
梨轮纹病
5. 脓状物——细菌病害的病症
水稻白叶枯病 ( 叶枯、 菌脓)
豆薯叶斑病(水渍状)
实验报告内容:
从供观察的植物病害标本中选择10种,描 述其症状特点。
观察植物玻片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23年10月26日实验地点:生物实验室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制作植物玻片的基本方法。
2. 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
3. 增强对植物细胞结构的认识,提高显微镜操作技能。
实验材料:- 洋葱鳞片叶- 载玻片- 盖玻片- 吸水纸- 滴管- 显微镜- 物镜(低倍、高倍)- 调焦螺旋- 擦镜纸- 水滴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洋葱鳞片叶洗净,用镊子撕取一小块内表皮。
2. 制作玻片: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滴一滴水在载玻片中央。
用镊子夹取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将其展平放在水滴上。
再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覆盖在表皮上,避免产生气泡。
3. 观察:将玻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细胞结构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4. 绘图:观察细胞结构后,用铅笔在纸上绘制细胞结构图,标注各部分名称。
实验结果:1. 细胞壁: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最外层的一层透明薄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2. 细胞膜: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具有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3. 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具有流动性,加快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4. 细胞核:细胞核近似球形,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5. 液泡: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具有储存营养物质、调节细胞渗透压等功能。
6. 叶绿体:叶绿体存在于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实验讨论:1. 本实验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玻片,使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加深了对生物学知识的认识。
2. 制作植物玻片时,要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效果。
3. 观察细胞结构时,要熟练掌握显微镜操作技能,调整物镜、调焦螺旋等,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植物细胞玻片,并观察到了细胞的基本结构。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后续学习生物学知识打下基础。
一般植物病理学实验

实验一侵染性植物病害症状观察植物病害的症状是植物患病后由于异常生理活动而发生在细胞和组织上的病理变化,最后表现为肉眼可见的形态变化。
有些症状也可用嗅觉、味觉或触摸进行观察。
有的症状是单个细胞表现的症状,在这类症状中,最常见的是受某种病毒侵染的植株中所见到的细胞质内含体。
植物病害的症状可区别为两类不同性质的特征:病状和病征。
病状是一定的寄主植物和病原在一定外界条件的影响下相互作用结果的外部表现,是以各自的生理机能或特性为基础的,而每种生物的生理机能,都是在质上有特异性,并且是相对稳定的。
病变,作为这种相互作用过程的结果,一般说其发展是定向的。
病状作为病变过程的表现,其特征也是较稳定的和具有特异性的。
这就是利用病状诊断植物病害的基础。
病征是由病原微生物的群体或器官着生在病体表面所构成的,它更直接地暴露了病原物在质上的特点。
如真菌子实体在寄主表面形成的霉层、黑点等。
由植物病毒、植原体、许多病原细菌、非侵染性植物病害等没有病征的表现。
病征的出现与否和出现的明显程度,虽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但一经表现出来却是相当稳定的特征,所以根据病征能够正确的判定病害。
不同植物的任何病害都具有其独特症状,通常在病害发生过程中按一定顺序出现。
病理学家正是根据这种顺序出现的症状在田间诊断植物病害。
病状和病征,尤其是前者,作为诊断病害的依据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是许多植物病害常产生相似的病状,因此要从各方面的特点去综合判断;其次,植物常因作物品种的变化或受害器官的不同,而使病状有一定幅度的变化;第三,病害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过程,有初期和后期,病状也随之而发展变化;第四,环境条件对病状和病征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湿度对病征的产生有显著地作用,加之发病后期病部往往会长出一些腐生菌的繁殖器官。
因此,症状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只是相对的,要认识症状的特异性和变化的规律,在观察植物病害时,须认真地从症状的发展变化中去研究和掌握症状的特殊性;观察和采集植物病害标本,仔细地区别病征的那种微小的、似同而异的特征,这样才能正确地诊断病害。
植物病理学实训报告

一、实习概况本次植物病理学实训是在XX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实验室进行的,为期两周。
实习时间从2023年10月15日至2023年10月28日。
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植物病害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对植物病害的识别和防治能力。
二、实习内容(一)植物病害标本采集与制作1. 标本采集: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如何根据病害症状在田间采集植物病害标本。
标本采集时,注意选择典型症状的叶片、茎秆、果实等部位,确保标本的代表性。
2. 标本制作:将采集到的标本进行清洗、干燥、压制等处理,最后制成植物病害标本。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制作玻片标本,并掌握了一定的显微镜观察技能。
(二)植物病害诊断1. 症状观察:通过观察植物病害症状,了解病害的发生部位、症状类型、发病程度等,初步判断病害的种类。
2. 病原物鉴定:结合症状观察和病原物形态特征,对病原物进行初步鉴定。
在实验室条件下,我们学习了如何制作临时玻片,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结构。
3. 病害诊断:根据症状观察、病原物鉴定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对病害进行诊断。
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多种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如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等。
(三)植物病害防治1. 病害发生规律:了解不同植物病害的发生规律,包括病害的侵染循环、发病条件等。
2. 防治方法:学习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不同防治方法的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等。
三、实习体会通过本次植物病理学实训,我收获颇丰,主要有以下几点:1. 加深了对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通过对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诊断,我对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提高了植物病害诊断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症状观察、病原物鉴定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对植物病害进行诊断。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观察植物得病后在生理和形态上均可以发生改变,患病植物外部形态的反常现象就是症状。
症状是诊断植物病害的重要依据之一,可分为病状和病症两种类型,通常把植物体本身的反常表现称为病状,而把病原生物在植物受害部位所形成的特征性结构称为病症。
由于病害种类、环境条件,发病部位和植物被害时期不同,病状也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归纳起来包括五种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蔫和畸形。
病症则直接暴露了病原物在质上的特点,如真菌子实体在寄主表面形成的霉层、黑点、粉状物等,细菌表现出来的菌脓和菌痂;而植物病毒、植原体、等无病症表现。
病状作为病变过程的表现,其特征也是较稳定和具特异性的,这是利用病状诊断植物病害的基础;病症出现的明显程度,虽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但一经表现出来却相当稳定,所以根据病症能够正确判断植物病害。
一、目的要求本次实验目的在于了解植物病害的种类及多样性,认识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并掌握病症和病状的一般类型,以便在病害诊断中加以利用。
二、材料、试剂与仪器按照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蔫和畸形)和病症(粉状物、霉状物、小黑点、白瓷状物、菌脓等)准备植物病害的盒装标本、瓶装液浸标本及新鲜标本。
各种症状挂图、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下列各种病害标本,按上述症状划分方法,注意观察病状和病症特点及其症状类型。
烟草花叶病黄瓜花叶病甜菜黄化病毒病苹果绿缘褐斑病马铃薯晚疫病桃细菌性穿孔病蔬菜幼苗猝倒病白菜软腐病甘薯线虫病棉花枯黄萎病水稻恶苗病枣疯病桃缩叶病马铃薯疮痂病玉米丝黑穗病小麦白粉病小麦秆锈病葡萄霜霉病茄子褐纹病油菜菌核病麦类麦角病苹果发根病棉花角斑病苋菜白锈病大豆菟丝子黄瓜根结线虫病三、实验操作病状类型:(一)变色Discolour:由于叶绿素发育受到破坏,而使叶片的颜色发生改变,这种变色可以是普遍的也可以是局部的,变色的细胞本身并不死亡。
1褪绿:叶片普遍变为淡绿色或淡黄色。
园艺植物病理学实验实习指导

园艺植物病理学目录实验实习规则须知 1实验部分实验一植物病害症状观察实验二、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形态观察实验三、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真菌形态观察实验四、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真菌形态观察实验五、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实验六、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离和培养实验七、果树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观察实验八、蔬菜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观察实验九、观赏植物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观察实习部分实习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实习二、园艺植物病害的调查与损失估计实习三、园艺植物病害的诊断实验实习须知实验室的操作是从事植物病理工作的基本训练,所有操作均需按一定程序进行,借以加深和巩固对教学内容的了解。
学习植物病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初步学习科学分析和推理的方法,以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教学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将课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提高同学们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鉴定病害标本的能力。
教学实习将为开展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因此,实验实习时应切实注意以下各点:一、实验实习前,必须认真对实验实习指导内容进行认真预习,明确目的要求、方法和步骤,熟悉主要操作环节,做好准备工作。
二、准备好实验用具3H-4H绘图钢笔、橡皮、直尺或三角板、绘图纸、报告纸、记录本。
三、实习小组在实习前应仔细清点实习用具、材料,填写仪器使用卡片,如有不符或损坏,应及时报告指导教师。
四、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服从教师指导,认真完成实验实习规定的操作和观察项目,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五、在实验实习场所,必须保持安静;爱护仪器,珍惜标本,节约药物,实验实习用品、材料等用后要及时整理,放归原处,不得乱拿乱用或随意丢弃,如有损坏按规定处理。
六、注意安全,严防着火、触电和药物中毒。
七、认真记录实验实习结果,写好实验实习报告(用统一规定的实验实报告纸)或完成其他作业,按时交批,由指导人员进行考核、评定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
• 水稻矮缩病毒(RDV),属植物呼肠孤病毒属
水稻条纹叶枯病
症状:发病初期表现 从心叶开始出现黄绿 色条纹,逐渐发生卷 曲向下弯,枯株渐渐 矮化,叶片失绿,呈 绿白色,最后叶片退 淡而枯死。 病原物:水稻条纹叶 枯 病 毒 [Rice Stripe Virus ( RSV ) ] 属 纤 细 病毒属。
大豆锈病
细菌病害
主要症状: 斑点、溃疡、萎蔫、瘤肿等.
大豆细菌斑疹病
大豆细菌斑疹病
病毒病害
主要症状:花叶、褪色、畸形等。
苹果花叶病毒病
水稻黄矮病 Rice Yellow Stunt
又称黄条花叶病、水稻黄矮病、黄化病。 症状:
• 植株矮缩,叶肉褪绿变黄。不分蘖,根系 短小。分蘖后发病的不能正常抽穗结实。 拔节后发病抽穗迟,穗形小,结实差。品 种间症状大致相似,仅色泽有差异。矮秆 籼稻上多为金黄色,粳稻上色泽淡黄花叶 不明显,糯稻上色泽灰黄或淡黄,有的品 种呈紫色。
大白菜病毒病
菠菜病毒病
西葫芦病毒病
植物线虫病害
花生根节线虫病
黄瓜根结线虫
黄瓜根结线虫为害症状
水稻干尖线虫病
寄生植物病害
向日葵列当
菟丝子
菟丝子
真菌玻片的制作方法
涂抹法:将病原悬浮液均匀地涂在载玻片上。 撕取法:撕取发病部位表皮或表皮毛,观察着生在 寄主或基质表面的菌丝和孢子,寄主表皮细胞内的 真菌菌丝、吸器和休眠孢子囊堆等。 粘贴法:用透明塑料胶带粘贴,用于观察着生于病 组织或基质表面的菌丝或子实体。 挑取法:用挑针挑取病组织或基质表面的病原物, 也可先将埋生或半埋生的子实体连同病组织一并挑 出,再用挑针将子实体剥离。 组织透明法:利用化学药品处理病组织,使组织透 明,观察病原在组织内的结构和形态。 徒手切片:对于埋生或半埋生的子实体,可以用刀 片将病组织切成很薄的丝或片,然后用挑针挑取合 适的做成玻片。
数个病斑可致全果腐烂。
香蕉炭疽病
病原菌 半知菌腔孢纲真菌
桃褐腐病
月季白粉病
稻曲病
病原物有性态为稻麦角菌 (Claviceps), 无性态为稻 核菌,病菌厚壁孢子侧生,球形或椭圆形,墨绿色, 表面有瘤状突起,菌核扁平,长椭圆形,后变为黑 色。
水稻恶苗病 Rice bakanae disease
小麦散黑穗病
小麦叶锈病
三种小麦锈病区别: “条锈成行叶锈 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柑橘青霉病
初呈淡褐色水渍 状,病斑迅速扩 大,果实变软腐 烂,斑面长出一 层白色霉状物, 稍后白色霉斑变 为绿色霉斑(绿 霉病)或青蓝色 霉斑(青霉病), 霉斑外缘有一圈 白色霉带,病健 部交界处呈水渍 状软腐。
作业
描述至少10种病害,要求写出病 原名称、 危害部位、 症状类型,并 简要描述症状。
大豆叶斑病
子囊菌门真菌 主要为害叶片,叶上初散生灰白色不规则 形病斑
玉米黑粉病
葡萄白粉病
苹果轮纹病病果
症状主要在近成 熟期或贮藏期出 现。生成水渍状 褐色小斑点,近 圆形。病斑扩展 迅速,逐渐呈淡 褐色至红褐色, 并有明显同心轮 纹,很快可使全 果腐烂。
苹果炭疽病
初期褐色很快变为黑色,
二.实验主要内容
1.通过看幻灯片、病害症状挂图及观察 植物病害症状标本,观察一些主要典 型病害 。
2.通过播放教学片,了解非侵染性病害 的发病特征。 3.练习主要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
真菌病害
小麦全蚀病穗部症状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 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次生根上也有 很多病斑,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地上部的 症状,如白穗,主要是由于根及茎基部受害引起的。小麦整个生育 期均可感病 。
病原:
恶苗病是真菌性病害。病株上产生的淡红色霉状物 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大型孢子呈镰刀形或纺锤形,无色, 群集时呈淡红色,一般有3-5个隔膜;小型分生孢子卵圆 形,无色,单孢。有性世代的子囊壳球形或卵圆形,蓝黑 色,表面粗糙。
症状:水稻发生恶苗病后,其发病植株的节间伸长,长
得细而高,植株颜色较淡,叶片较正常株窄,呈淡黄绿色, 节位上的叶鞘里或外有不定数的须根,稻秆内生有白色的 霉物,后变成淡红色,有时是黑色的小点。发病的植株抽 穗较早,穗子较小,并且谷粒少,或成为不实粒。病死的 植株抽穗较早,穗子较小,并且谷粒少,或成为不实粒。 病死的植株表面有浅红色或白粉霉物,病粒谷壳的内外颖 合缝外,着生有浅红色霉层。
病原:
• RYSV,为水稻黄矮病毒,属病毒。病毒 粒体呈子弹状或杆菌状
水稻矮缩病 Rice Dwarf
别名水稻普通矮缩病、普矮、青矮 水稻普通矮缩病是由水稻普通矮缩病毒经多 种叶蝉传毒的病毒病害。 症状:
• 病株矮缩明显,分蘖增多,呈丛状,根系发育不 良,叶片变短,呈浓绿色。新生的叶片、叶鞘上 可出现平行的黄白色虚线状条点。一般不能抽穗, 发病迟的虽可抽穗,但呈现包颈穗或半包颈穗, 结实差,穗小、秕谷多。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
实验一 植物病认识各种植物病害症状。 2. 学习观察及描述植物病害症状的方法。 3. 加深对植物病害的感性认识,为田间 诊断奠定基础。 4. 学习主要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了解 不同症状类型的病害标本应采取的制片 方法和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