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配合力分析__不完全双列杂交等_上_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1)

《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 分,共10 分)DUS,选择育种,聚合杂交,杂种优势,体细胞杂交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主要有高产、⑪、⑫、适应性强;2.根据作物品种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⑬、⑭、群体品种和⑮;3.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包括收集、保存、⑯、⑰、⑱;4.轮回选择的方法包括群体间改良和⑲;5.配合力是自交系的一种内在属性,受多种基因效应支配,农艺性状好的自交系不一定就是配合力高,只有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才能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种。
试用格子方试验计算SCA和GCA填表(表格在最后)。
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⑪衰退⑫增强⑬不变⑭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⑪无孢子生殖⑫二倍体孢子生殖⑬不定胚生殖⑭单性生殖3. 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⑪大⑫小⑬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⑪有效⑫无效⑬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⑭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⑪好⑫不好⑬易行(成本越低)⑭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⑪显性假说⑫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⑬超显性假说⑭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⑪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⑫花粉⑬种子⑭都可以8.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⑪种间杂交⑫属间杂交⑬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⑭)亚种间杂交9.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⑪优势小种⑫次要小种⑬生理小种⑭)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⑪不同变异类型的形成⑫作物雄性不育性的利用⑬轮回选择⑭)回交育种11.迄今为止,一切基因工程的载体都是由()来充任。
玉米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中 圈 分 类 号 :5 3 S l
文 献 标 识 码 : A
1 .9 9jsn10 — 9 72 1.1 1 03 6 /js.07 0 0 .0 1 . 7 . 00
文章  ̄ '10 — 9 72 1 )10 3 - 4 :0 7 0 0 (0 10 — 0 10
h v ih tia o v u ,te go p o 9 0 A x 1 4 h v a hg eeo i n d tr n t oe t lna d O o . a e a hg uizt n a e h ru f W 7 6 J 6 3 a e ih h trss d eemiae p tni a ,n S n l i l a a
内蒙 古 农 业 科 技 2 1 ( )3 3 0 11:1 4
In rMo g l c l rlS in eAn c n lg n e n oi Ag ut a ce c dTe h oo y a u
玉米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刘念山 . 张智勇
( 辽 市农 业 科 学 研 究 院 , 蒙 古 钱 家 店 通 内 0 8 1) 2 0 5
摘
要 : 不 育 系及 其保 持 系 A8A、 8 , 7 6 W9 0 以 7 A 7W9 0 A、 76为 母 本 , 干 系丹 5 8 Mo 7 J6 3 F 4 、4 6 C 6 5 2为 父 本 , 用 P× 2 骨 9 、 1 、14 、3 9 J5 、 8 0 — 利 1P 不
完全 双 列 杂 交试 验 , 分析 了父 、 本 1 母 0个数 量 性 状 的 配 合 力 。 根 据 GC 和 S A效 应 值 , 定 A8 A、W9 0 A、14 、 5 8这 4个优 良 A C 确 7 76 J 6 3 丹 9
家畜育种学_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家畜育种学_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克隆技术主要有哪些技术?参考答案:胚胎分割_胚胎细胞核移植_体细胞核移植2.体外受精指哺乳动物的精子和胚胎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的技术。
参考答案:错误3.性别控制通过对动物的正常生殖过程进行人为干预,使成年雌性动物产出人们期望性别后代的一门生物技术。
参考答案:正确4.胚胎性别鉴定将卵子进行特殊处理,观察细胞核染色体类型,分辨其性别。
参考答案:错误5.动物克隆技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遗传背景后代的过程。
参考答案:错误6.胚胎分割指借助显微操作技术或徒手操作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二等、四等或多等份再移植给受体母畜,从而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技术。
参考答案:正确7.生产转基因动物的流程不包括参考答案:获得的内源重组基因的生殖细胞8.下列有关转基因克隆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在获得转基因细胞系的基础上进行克隆_生产具有特定性状、特别功能或者一定目的的克隆动物群_是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的结合9.转基因克隆技术的过程包括参考答案:将胚胎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物_将目的基因转入供体细胞_筛选带有目的基因的阳性细胞_将阳性细胞核通过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10.克隆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
参考答案:正确11.转基因动物可以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移植用器官。
参考答案:正确12.转基因动物是指将动物体内重组的DNA移植到胚胎细胞中,发育成动物个体,并以可遗传的方式载有被转移的基因。
参考答案:错误13.第一个在猪上鉴定到的主效基因是参考答案:RYR114.基因组选择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参考答案:连锁不平衡15.DNA标记的特点包括参考答案:易于实现自动化检测_不受年龄、环境、组织的限制_是共显性标记_基因组中大量存在16.近交导致群体均值下降,下降程度同()成正比?参考答案:基因频率乘积_显性效应大小_近交系数17.标记辅助选择的局限性包括哪些?参考答案:主效应或大效应QTL精准定位难度较大_DNA标记与QTL连锁紧密_不同遗传背景群体,QTL间连锁、互作等不一致_受限于数量性状的复杂遗传机制18.选择过程中QTL与标记发生新的重组,从而降低连锁不平衡,从而降低选择效率。
p×q交配模式(不完全双列杂交)的配合力分1

p×q交配模式(不完全双列杂交)的配合力分析1. 引言在植物和动物的育种实践中,常常需要评定亲本系的配合力,以为合理利用品种资源、选择强优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配合力分析的具体方法,随交配模式和实验材料的性质而不同。
这里我们仅讨论以p个雌亲与q个雄亲交配、制成pq个F1材料,然后以最常用的随机完全区组设计进行比较的分析方法。
2线性数学模型和方差分析2. 1 每个试验单元提供一个反应量设pq个F1材料在r个随机完全区组中皆提供一个反应量,则第i(=1,2,…,p)雌亲、第j(=1,2,…,q)雄亲在第k(=1,2,…,r)区组的反应量Y ijk的线性可加模型为:Y ijk=μ+τij+ρk+εijk (1)(1)中的μ为全体平均数,τij=(μij-μ)为i×j的F1基因型效应,ρk=(μk-μ)为区组效应,εijk=(Y ijk-μij-μk+μ)为环境误差; 其中μij和μk分别为各F1基因型和区组的总体平均数。
(1)满足Στij=Σρk=0, εijk遵循(0,σe2)ij k(1)中的τij可再分解为:τij=g i.+g.j+ s ij (2)(μi.-μ)为第i雌亲的一般配合力效应;g.j=(μ.j-μ)为第j雄亲(2)中的g i.=的一般配合力效应;s ij=(μij-μi.-μ.j+μ)为第i雌亲和第j雄亲的基因型互作,即特殊配合力效应。
其中μi.和μ.j分别为第i雌亲和第j雄亲的总体平均数。
(2)的限制条件为:Σg i.=Σg.j=Σs ij=Σs ij=0i j i j当由样本估计时,相应于(1)和(2)的线性数学模型为:Y ijk=Ӯ+t ij+ρk+e ijk (3)和t ij=ĝi.+ ĝ.j+ ŝij(4)pqr(3)中的Ӯ=ΣY ijk/pqr ,t ij=(Ӯij-Ӯ),ρk=(Ӯk-Ӯ),e ijk=(Y ijk - Ӯij - Ӯk+ Ӯ)1依次分别估计μ、τij、ρk、εijk;Ӯij和Ӯk则分别估计μij和μk。
第十二组 第八章优势杂交育种

(4)综合品种:将多个配合力高的异花授粉作物亲本在隔离 区内混合种植,任其自由传粉所得到的品种。 优点:适应性强 缺点:整齐度差,在生产中表现可能不太稳定,只能使用24代。
第三节
杂种种子生产
由于杂交种品种种子生产与常规品种相比,增加了 栽植父本、去雄、采粉、授粉杂交等操作,使制种成本 大幅度提高,限制了许多农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步伐。 实际上,对于某种具体园艺植物来说,杂种优势能否被 利用,主要决定于杂种优势所带来的增产增收作用能否 超过杂交制种增加的成本。因此,降低杂交制种成本的 技术,就成为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 在选择杂交制种途径的时候,主要应该考虑两方 面的因素:一是杂交率;二是杂交制种成本。
萝卜、洋葱、芦笋等也在80%以上。西方发达国家及日本、
韩国等超过这个水平。林木果树和观赏园艺植物中,如速生 毛白杨、椰子、四季海棠等在世界范围开展杂优利用研究。
五、杂种优势的预测和固定 (一)杂种优势的预测 1、酵母测定:利用亲本的组织浸出液、两亲本混合液对酵 母生长刺激作用上的差别,预测杂种优势。 具体操作:先在试管中放入啤酒酵母菌悬浮液20ml,然后 加入0.5ml植物组织提取液(干物质与水1:50热水浸煮液), 置于28-30度的温箱中培养24小时,用比浊法测定酵母菌的 生长情况。 杂种植株浸提液促进酵母生长的效果优于单一亲本的浸 提液。
二、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
1、显性假说(dominance hypothesis) 主要观点: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等位基因 间的显性效应和非等位基因间显性效应的累加作用。 论点基础:认为显性基因对生长发育有利,隐性基 因对生长发育不利。
通过杂交,使双亲的显性基因全部集中在杂种里, 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有利显性基因全聚集在杂种 里所引起的互补作用的结果。
育种第七章 配合力 2010年11月30日

三 不完全双列杂交法估计配合力
1、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
2、杂交组合间方差分析
3、配合力方差分析
4、配合力效应值及相对效应值的估算
5、群体遗传方差分析
实验设计
相关?回归?因子?
1、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
双列杂交可分为若干个品种或品系相互杂交的完全双 列杂交和不完全双列杂交,即两组亲本之间的相互杂交, 只作正交(或反交)一种。家蚕育种中常用的是不完全双
把全部基因型方差(包括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和特殊
配合力方差)占表型方差的百分比作为广义遗传力(hB2),
把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视为加性方差,把其占表型方差
的百分比作为狭义遗传力(hN2),
hB2=σg2/(σg2+σe2 )
hN2= (σp12 +σp22) /(σg2+σe2 )
家蚕的分子标记育种
如表
亲本P1、P2二向分类资料
C1 C2 C3 Ti·
J1 J2 J3 J4
T ·j
12.65 13.30 12.65 11.90
50.50
11.90 14.40 12.85 12.75
51.54
11.60 12.75 11.15 9.65
45.15
36.15 40.09 36.65 34.30
T=147.19
如配合率测定等, 是实际生产中广泛采用的方法。
基因型选择是通过确定性状所对应的基因型进行选种,分子育种是这种育
种方法的典型代表, 这种方法获得遗传进展的速度快,效果稳定。
分子育种主要是以分子标记为基础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和以转基因技术为基础进行的转基因育种以及通过计 算机技术进行分子设计为代表。
六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亲本间的配合力 。通常 , 以配合力的高低来衡量 自交系的优
劣 和 杂 交 种选 育 中 决选 亲 本 的 依 据 , 因此 玉 米 自交 系 配合 力 的 测 定 已成 为育 种 工 作 中必 不 可 少 的环 节 。 本研 究 测 定 了柳
测定穗长 、穗粗 、 穗行 数、行粒 数 , 籽粒晒干至恒重称取百
粒 重 和 小 区 籽 粒 产 量 , 计 算 出籽 率 。对 试验 数据 进 行 方 差 并 分 析 ,以 固 定 模 型 进 行 配 合 力 效 应 分 析 。
2 结 果 与 分 析
州市农科所新选 自交系主要农 艺性状 的配合力 , 以期为新选 玉米 自交 系的利用和新组合 测配提供理论依据 。
其 组 配 的 组 合 多 表 现 为 植 株 较 高 大 ,行 粒 数 较 多 。 自交 系
杂交种能增加 F。 的穗粗 、穗行数 、 行粒数 ,但穗短 、 产量较
低 、出 籽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 。
表 2 各 亲本 自交系 主要农艺性状 的一般配合 力效应值
“ 0 ”的株 高、穗 位高、穗长 、穗粗 、穗行数 、行粒数 、百 34
自交系作为母 本 ,以本所 自选育成 的 “ 0 ” “ 0 ” 6 6 2 1 、 3 8 、“2 ”
玉 米 自交 系作 为 父 本 , 不完 全双 列 杂 交 法 组 配 成 9 组 合 , 按 个
极显著水平差异 , 明母本 、父本的一般配合力 ( A) 说 GC 方 差和母 ×父各组 合的特殊配合力 ( C 方差均存在 显著或 S A) 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因此可进一步估算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
关 键 词 : 玉 米 自 交 系 ; 一 般 配 合 力 ; 特 殊 配 合 力
甜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甜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作者:王晓娟寇思荣何海军刘忠祥杨彦忠刘海鹰来源:《甘肃农业科技》2019年第04期摘要:为选育出强杂种优势且高商品价值的甜玉米杂交种,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选用11个玉米自交系组配了30个杂交组合,分别对杂交组合的收获期,株高、穗位、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单穗重和外观及蒸煮品质等10个性状的进行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分析,并估算其遺传参数。
结果表明,ST3、ST6、S4和S5的GCA效应值表现优良,可以作为组配强优势组合的优良自交系。
筛选出4个表现较好的组合(ST3×S4、ST2×S5、ST1×S3和ST6×S3)。
各性状遗传参数分析表明:收获期、品质、穗行数、穗粗和单穗重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多受加性基因控制,可进行早代选择;秃尖长的狭义遗传力较低,受非加性基因作用相对较大,宜在晚代加以选择。
关键词:甜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遗传参数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9)04-0005-06Abstract: In order to select sweet corn hybrids with strong heterosis and high commodity value, 30 hybridized combinations were made from 11 sweet corn inbred lines by using the method and principle of incomplete dual cross. To 30 hybrid combinations, an analysis of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 and 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SCA) was performed and genetic parameters was estimated including a total of eight traits in plant height, ear position, ear length, bald tip length, ear rows, row grains, single panicle weight, Appearance and cooking qual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3, ST6, S4 and S5 can be used as good inbred lines with strong advantage combination because of excellent GCA effect value. Five good combinations (ST3×S4、ST2×S5、ST1×S3、ST6×S3) were screened. The analysis of genetic parameters showed that the broad heritability and narrow heritability of harvest time, quality, rows per ear, ear diameter and single ear weight were higher, which were mostly controlled by additive genes and could be used for early generation selection. The narrow heritability of bald tip length was lower and was relatively affected by non-additive genes, so it was suitable to be selected in later generation.Key words:Sweet corn;Inbred lines;Main characters;Combining ability;Genetic parameter甜玉米(Zea mays L. saccharata Sturt)是玉米属的一个甜质型玉米亚种,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及甜、鲜、脆、嫩的特色,多样化的加工产品深受各阶层消费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