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配合力的估算和分析

合集下载

配合力的计算

配合力的计算

配合力的计算Griffing提出的双列杂交共有4种方法,其中以方法4最常用。

有5个亲本,即p=5,不包括自交和反交,共有组合数10个[a=p(p-1)/2],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b=3)。

第一步,离差平方和的计算。

校正值:C=X2../ab=30=总的St=∑X2ijk-C=重复Sb=∑X2..k/a –C=++/=一般配合力Sg=∑X2i../b(p-2)-4X2.../bp(p-2)=+1672+++992)/45=特殊配合力Ss=∑∑X2ij./b-∑./b(p-2)+ 2X2…/b(p-1)(p-2)=++++432++402+++/3-+1672++1222+992)/9+18=机误Se=St-Sb-Sg-Ss=父本母本⒈⒉345Xi..ⅠⅡⅢⅠⅡⅢⅠⅡⅢⅠⅡⅢⅠⅡⅢ1101191110 21314161917151312167 34364535754099和第二步,方差分析自由度平方和均方重复b-1=2Mb=一般配合p-1Mg=力特殊配合p(p-3)/2=5Ms=力试验误差(a-1)(b-1)=18Me=第三步,遗传参数估算σ2g =(Mg-Ms)/b(p-2)=σ2s =(Ms-Me)/b=两种配合力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如下:一般配合力σ2g /σ2g+σ2s=+=%特殊配合力σ2s /σ2g+σ2s=+=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计算如下:gˆ=(pX i.– 2X..)/p(p-2)g1 =(5*/15=g2 =(5*/15=g3 =(5*/15=g4 =(5*/15=g5 =(5*33-196)/15=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计算如下:Sˆ=X ij–(X i.+/(p-2)+2X../(p-1)(p-2) S1*2 = +/3+98/6=S1*3 = +/3+98/6=S1*4 = +/3+98/6=S1*5 = 8-+33)/3+98/6=S2*3 = +/3+98/6=S2*4 = +/3+98/6=S2*5 = +33)/3+98/6=S3*4 = +/3+98/6=S3*5 = +33)/3+98/6=S4*5 = +33)/3+98/6=。

作物育种学总论 第十一章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作物育种学总论 第十一章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可育株经后代鉴定,选择优良株系中优良 单株,一半混合作为下一轮互交群体中 的授粉者,另一半纳入常规育种试验。
第六节 杂种群体改良的其他途径
一.复合杂种群体的形成 4个以上亲本杂交形成的杂种群体 第一种方法:
A1 × B1 F1× A1 BC3F1 A2 × B2 F1× A2 BC3F1 A3 × B3 F1× A3 BC3F1
aa ×
B C D
第一季 种植每个群体的F2,从中分别选择 具有目标性状的不育和可育株, 不育株与其它群体的可育株杂交, 混收杂交种子。 第二季 将所有F1杂交种子混播,不选择, 混收种子。 第三季 种植F2,选不育株与可育株杂交。
2.改良基础群体 从基础群体中,根据农艺性状和抗病性对 不育株进行表型混合选择,对可育株进 行单株选择。 选择的不育株与可育株互交的种子,产生 第一轮杂交群体(C1)。 单株选择的可育株种子可供后代鉴定 不育株上的种子产生第二轮杂种群体。
第十一章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第十一章 群体改良和轮回选择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意义 第二节 群体改良的原理 第三节 基础群体的建立 第四节 轮回选择法 第五节 雄性不育性 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第六节 杂种群体改良的其他途径
第一节 群体改良的意义
三.群体改良的途径: 轮回选择 利用雄性不育性 形成不同的变异类型群体
第一季 将入选的基因型,保留部分种子,其余 的种植在隔离区内,自由授粉,分别收 获天然多交的种子。 第二季 测定配合力,选出配合力最高的基因型 5-10个。 第三季 中选材料相应的原始个体或系统的自交 后代,种植在隔离区内自由授粉,这一 世代称综合-0(s
BC3F1互交,以后选择优良个体随机杂交
一.复合杂种群体的形成
第二种方法:

机械设计第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第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械设计第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11-1 解1)由公式可知:轮齿的工作应力不变,则则,若,该齿轮传动能传递的功率11-2解由公式可知,由抗疲劳点蚀允许的最大扭矩有关系:设提高后的转矩和许用应力分别为、当转速不变时,转矩和功率可提高69%。

11-3解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应分别验算其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

(1)许用应力查教材表11-1小齿轮45钢调质硬度:210~230HBS取220HBS;大齿轮ZG270-500正火硬度:140~170HBS,取155HBS。

查教材图11-7,查教材图11-10 , 查教材表11-4取,故:(2)验算接触强度,验算公式为:其中:小齿轮转矩载荷系数查教材表11-3得齿宽中心距齿数比则:、,能满足接触强度。

(3)验算弯曲强度,验算公式:其中:齿形系数:查教材图11-9得、则:满足弯曲强度。

11-4解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目前的设计方法是按弯曲强度设计,并将许用应力降低以弥补磨损对齿轮的影响。

(1)许用弯曲应力查教材表11-1小齿轮45钢调质硬度:210~230HBS取220HBS;大齿轮45钢正火硬度:170~210HBS,取190HBS。

查教材图11-10得,查教材表11-4 ,并将许用应用降低30% 故(2)其弯曲强度设计公式:其中:小齿轮转矩载荷系数查教材表11-3得取齿宽系数齿数,取齿数比齿形系数查教材图11-9得、因故将代入设计公式因此取模数中心距齿宽11-5解硬齿面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折断,设计方法是按弯曲强度设计,并验算其齿面接触强度。

(1)许用弯曲应力查教材表11-1,大小齿轮材料40Cr 表面淬火硬度:52~56HRC,取54HRC。

查教材图11-10得,查材料图11-7得。

查教材表11-4 ,因齿轮传动是双向工作,弯曲应力为对称循环,应将极限值乘70%。

故(2)按弯曲强度设计,设计公式:其中:小齿轮转矩载荷系数查教材表11-3得取齿宽系数齿数,取齿数比齿形系数应将齿形系数较大值代入公式,而齿形系数值与齿数成反比,将小齿轮的齿形系数代入设计公式,查教材图11-9得因此取模数(3)验算接触强度,验算公式:其中:中心距齿宽,取满足接触强度。

第11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11章  杂种优势利用

如两亲本自交系杂AABBccdd×aabbCCDD 12 10 4 3 6 5 8 6
F1
AaBbCcDd
12 10 8 6 (完全显性,部分显性) 问题;1.杂种优势超亲20-50%假说达不到。
2.隐性基因的贡献不是全部不利。
二、超显性假说
杂合等位基因的互作胜过纯合等位基因的作用,杂种优势是由双亲杂交
3. 晚代测定:在自交系选育的后期,即S5-S6代时测定 自交系的配合力。此时的配合力是可靠的。
(二)测验种的选择 测定自交系配合力所进行的杂交,称为测交,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称为
测验种。 测交时,由于基因的显性、上位性和互作效应所导致的非加性变量的差
异,一般不易区分,其所出现的差别主要反映了基因的加性效应,故能测出 系的一般配合力。 (三)测定配合力的方法 1.顶交法 1xA 2XA 3xA---nxA 2. 双列杂交法也称轮交法 优点是能同时测定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缺点是杂交组合过多。 3.多系测交法 是用几个优系(不育系)和骨干系作测验种与一系列被测系测交。是常采用 的一种方法
的F1的异质性引起的,即由杂合性的等位基因间互作引起的。
杂合等位基因的贡献可能大于纯合显性基因和纯合隐性基因的贡献,即 Aa>AA或aa,Bb>bb或bb。
a1a1b1b1c1c1d1d1xa2a2b2b2c2c2d2d2
1 111
1 1 11
a1a2b1b1c1c2d1d2
222 2
近年来一些同功酶谱分析表明,杂种F1除具 有双亲的酶带外,还有新的酶带。
1msms:1MSMS 2.一对显性核雄性不育杂交种
(三)光敏核雄性不育杂交种 水稻小麦油菜 (四)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杂交种 核不育基因和质不育因子共同作用 可以实现所系配套 五、自交不亲和系杂交种hybrid with self-incompatibility)

如何计算配合力+方差组分+遗传力

如何计算配合力+方差组分+遗传力

如何计算配合力+方差组分+遗传力大家好,我是邓飞。

今天聊一下NCII试验配合力和遗传力计算的方法。

育种中,有几个必须要掌握的概念,配合力是其中之一。

配合力包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这个概念很抽象,下面用曹操的例子,解释一下。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的儿子们,也是各个才华横溢,聪明非常,曹冲称象,曹植大诗人,曹丕也很有才,因为曹操的几个儿子,母亲不同,父亲相同,从育种角度来说,曹操的一般配合力很高,几个孩子很出色。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一般配合力?一般配合力就是可以稳定遗传的因素,即曹操和不同女性生育的孩子,都很出色,这表明这种出色不因为不同女性的差异而变化,说明这种出色是遗传自父亲,因此曹操的一般配合力比较高。

那么什么是特殊配合力呢?看一下曹操的父母,这可以理解为其父母之间的特殊配合力比较高。

同学表示这很伪科学,并表示我这种思想很危险,乱套概念。

教科书的定义:注意:上面的公式,分母应该是相乘的,不是相加的……配合力计算,无论是动物育种,还是植物育种,都会经常遇到,关键是要理解什么是配合力,以及为什么要计算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一般用于划群,比如划分父本群和母本群,就是因为这两个群的特殊配合力比较高,如果我们不断提高父本群和母本群的一般配合力,而且同时保持两群的特殊配合力,育种才会不断的提升。

什么?你想看代码?数据描述:数据:孔繁玲《植物数量遗传学》第十章(p282页)例10.8父本有4个,母本有7个,共有4*7=28个组合(家系),重复2次。

上面的数据,动物、植物,玉米,水稻,只要试验设计是NCII的试验,都可以用下面代码。

关于NCII试验的描述,参考这篇博客:NC II 遗传设计试验估算遗传力的方法•••••••••••••••••••••••••••••••# 没安装learnasreml# devtools::install_github("dengfei2013/learnasreml")library(learn asreml)data("NCII")dat = NCIIstr(dat)# 收费软件解决方案library(asreml)mod = asreml(yield ~ Block, random = ~ P1 + P2 + Fam, data=dat)summary(mod)$varcomp# 广义遗传力asreml::vpredict(mod, hb ~ (V1+V2+V3)/(V1+V2+V3+V4) )# 狭义遗传力asreml::vpredict(mod, h2 ~ (V1+V2)/(V1+V2+V3+V4))# 配合力coef(mod)$random# 免费软件解决方案library(sommer)mod = mmer(yield ~ Block, random = ~ P1 + P2 + Fam, data=dat)summary(mod)# 广义遗传力sommer::vpredict(mod, hb ~ (V1+V2+V3)/(V1+V2+V3+V4) )# 狭义遗传力sommer::vpredict(mod, h2 ~ (V1+V2)/(V1+V2+V3+V4))# 配合力randef(mod)结果整理:方差组分:亲本1,P1,为1.55亲本2,P2,为4.28家系,Fam,为1.94残差,为 0.35遗传力: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免费R包sommer的结果:方差组分:遗传力:配合力结果:。

(完整word版)园艺植物育种学

(完整word版)园艺植物育种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第一章绪论园艺植物育种学概念:研究选育园艺植物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内容:根据人类需要利用自然变异以及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人工诱变、离体组织培养和DNA分子改造等途径来创造新的变异,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选择,筛选出新品种。

进化:生物接受环境给予的刺激后产生形态和性状的改变,以适应现有的生境,这种演变发生的过程称为进化。

进化分为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

达尔文把这些进化的要素归为变异、遗传和选择。

变异是选择的基础,遗传是选择的保证,选择是淘汰不良变异,积累优良变异的手段。

品种:指一个种内遗传特性稳定,经济价值较高,具有共同来源和一致性状的良种群体。

是育种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栽培作物的基本单位。

新品种审定的主要内容:优良、适应、稳定、整齐、特异。

品系:育种过程中表现优良的株系。

良种: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的地区生产上有发展前途、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

园艺植物育种的基本途径:①雄性不育性的利用②远缘杂交创造新物种、新类型③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④诱变技术和诱变育种育种的传统方法:查(已有变异)引(已有变异)选(自然变异)育(创新变异)育种学的任务:根据生产和消费者对品种的要求,确定合适地育种目标,并根据园艺植物的遗传变异规律,不断地创造新种质,培育新品种,以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型和育种特点完全花:一朵具有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花称完全花。

不完全花:缺少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一至三部分的花,称不完全花。

自交:雌雄同体的生物同一个体上的雌雄交配。

包括自花授粉和异花的同株授粉。

异交:不同个体上的雌雄交配。

自然异交率(%):F1中显性性状个体数/ F1总个体数×100%自花授粉:雌蕊接受同一花朵的花粉叫自花授粉。

自花授粉植物:自然情况下,以自花授粉为主的植物叫做自花授粉植物。

特点:①兼有雌蕊和雄蕊的完全花②雌雄蕊同时成熟③不存在自交不亲和④花器结构有利于自花授粉常自花授粉植物:指那些有自花授粉习性,但花器结构不太严密,从而发生部分异花授粉的植物,又叫常自交植物。

第十一章 配合力的估算和分析

第十一章 配合力的估算和分析

均方
期望均方
固定模型
随机模型
区组 父本GCA 母本GCA
SCA 误差 总变异
b 1
Mb
n1 1
M gi
n2 1
M gj
(n1 1)(n2 1) M s
(b 1)(n1n2 1) Me bn1n2
2 e
n1n2b2
2 e
bn2
2 gi
2 e
bn1
2 gj
2 e
b
2 s
2 e
2 e
b
2 b
2 e
b
2 s
表11-4 杉木各个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值
父本
母本
父本一般
1 2 3 4 5 6 7 8 配合力
11
14
3 4 4 -9 3 0
2
22
4 -8 -5 7 2 -7 -17 -3
2
33
-5 5
1 -14 -5 17 15 4
-4
母本一般
配合力
13 6 12 12 -8 -13 -12 -10
第三步:计算特殊配合力
-2.4
母本一般 配合力相对值 7.8 3.6 7.2 7.2 -4.8 -7.8 -7.2 -0.6
从上述分析中,就苗高而言,母本1、3、4的相对效应 值最大;父本差别不大,从特殊配合力看,6×33和7×33相 对值最大。
四、配合力的遗传方差
变异来源
表11-6 测交系测定的配合力方差分析表
自由度
184 160 522 1559
172 183 528 1606
160 165 486 1609
171 118 450 1432
168 175 502 1389

公差与配合过盈配合计算和选用指南

公差与配合过盈配合计算和选用指南

公差与配合过盈配合计算和选用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引言公差是工程制造中常用的术语,它是指零件尺寸与标准尺寸之间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3.6
1.60
1.60
8174.1
177.7
21389.5
从方差分析表11-2可见,在两种模型中,母本的一般配合力 差异显著,而父本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差异都不显著。因此, 对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有必要作进一步估算。
三、配合力效应值的估算
第一步:列出各杂交组合苗高平均值表
表11-3 杉木杂交组合苗高平均值表
39122 )
2010012.5
600.6
SS父GCA
1 bn2
i
x2 i gg
C
(40842
39742 38
39722 )
C
2010354.8 2010012.5 342.3
1
SS母GCA bn1
j
x2 gjg
C
(16192 15592 L 33
14182 ) C
2018314.7 2010012.5 8302.2
第十一章 配合力的估算和分析
一、配合力估算程序
原始数据整理 确定统计模型
杂交组合间差 异是否显著?


♂GCA
差异是否显著
♀GCA
差异是否显著


GCA效应值的估算

SCA
差异是否显著
是 SCA效应值的估算
配合力的方差及遗传力分析
二、配合力的方差分析
例题:测交系交配设计配合力的估算和分析。 在杉木无性系种子园中用测交法作子代测定。
184 160 522 1559
172 183 528 1606
160 165 486 1609
17
156 155 499 1398
8 162 166 150 478 169 144 155 468 161 156 155 472 1418
第二步:计算各个变异来源的平方和
C
x2 ggg
120302 2010012.5
bn1n2 3 3 8
SST
xijk C (1772 1772 L 1552) C
i jk
=2031402 2010012.5 21389.5
SS区组
1 n1n2
k
x2 ggk
C
(40612
40572 38
Ⅱ 189 191 180 194 150 149 151 22
Ⅲ 180 143 160 197 175 140 105
x22 j g 557 501 527 567 488 447 419
Ⅰ 170 178 173 161 161 159 161
Ⅱ 33

x33 j g 母本和 xgjg
163 180 513 1619
第三步:列方差分析表,进行F检验
变异来源
区组 父本GCA 母本GCA
SCA 误差 总变异
自由度
2 2 7 14 46 71
表11-2 方差分析表
平方和
均方
F 固定模型 随机模型
600.6
300.3
1.69
1.69
342.3
171.2
0.96
0.60
8302.2
1186.0
6.67**
4.18*
3970.3
表11-4 杉木各个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值
第一步:计算各个变异来源的和
变异来源:区组 父本一般配合力 母本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父本与母本的交互作用)
计 算 和:其中,父本一般配合力、母本一般配合力、特 殊配合力、数据总和的计算结果见上表11-1。 区组和的计算结果是 :
xgg1 4061, xgg2 4057, xgg3 3912
父本
母本
父本平均
12345678
xi gg
11
183 179 184 185 165 147 160 159
169
22
186 167 176 189 163 149 140 156
169
33
171 174 176 162 150 167 166 157
163
母本平均 xgjg 180 173 179 179 159 154 155 156 xggg 167
现有测交系n1=3个,待测无性系n2=8个,共有杂交 组合n1×n2=3×8=24个。子代按随机完全区组进行 造林试验,区组数为b=3个,共有观测小区 =24×3=72个。3a生苗高资料见下表11-1。试对此 数据进行配合力的分析。
表11-1 杉木无性系测交子代3a生苗高数据
母本
父本 区组
1
2
3
4
SSSCA
1 b
i
x2 ij g
C
SS父GCA
SS母GCA
j
(5492 5362 L 4722 ) 2010012.5 342.3 8302.2 3970.3 3
SSe SST SS区组 SS父GCA SS母GCA 21389.5 600.6 342.3 8302.2
5
6
7
Ⅰ 177 177 187 181 165 151 165
Ⅱ 174 172 191 182 159 164 165 11
Ⅲ 198 187 173 193 170 125 150
x11 j g 549 536 551 556 494 440 480
Ⅰ 183 167 187 176 163 158 163
xigg
1 24
8 j 1
3
xijk ,
k 1
xgjg
1 9
3 i 1
3
xijk ,
k 1
xggg
1 72
3 i 1
83
xijk
j 1 k 1
第二步:计算一般配合力
父本一般配合力:gˆi xigg xggg 母本一般配合力:gˆ j xgjg xggg
例如: 父本 1 一般配合力: gˆ1 x1gg xggg 180 167 13 母本22一般配合力:gˆ22 xg22g xggg 169 167 2
父本和
xi gg
4084
3974
3972
x 12030 ggg
目的:配合力分析的第一步是检验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之 间有没有显著差别,如果有显著差别,则可计算各个亲本的一 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等遗传参数。
配合力的方差分析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
1 先将杂交组合看作为一个试验因素,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的方差分析,检验杂交组合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
当杂交组合之间差异显著时,继续进行其它方面的分析。 当杂交组合之间差异不显著时,说明无论是一般配合力还是特 殊配合力,亲本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别,此时,数据分析过程结束。
2 以父本和母本作为两个因素,进行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 分析,直接分析先父本一般配合力、母本一般配合力、父母本的特殊 配合力差异是否显著。这种方法是将上一种方法的两步法合成为一步 进行,因此比较简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