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要素概念和确认条件
会计原理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

其他业务利润减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余额。 投资净收益是企业对外投资收入减去投资损失后的余额。企 业对外投资分得的利润或者股利为投资收入,而企业收回的对外 投资与其投出时的帐面价值的差额,作增加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 处理。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 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 (3)、净利润的形成及分配 企业利润总额扣减所得税后,即为企业净利润。企业的净利润必 须分配,包括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分配红利或股利 等。
态要素;现金流量表要素为现金流量。但由于现金流量表主要是 根据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数据分析填列的,因此,也可以认为 现金流量表要素是资产负债表要素与损益表要素的派生或转化 形态。所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分列六个会计要素,它是资 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二、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 1、资产 (1)、资产的涵义 资产是指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所形成的,目前拥有或控 制、能以货币计量,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2).资产的特征 1)、资产是一种能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这是资产的 一项重要特征。 2)、资产必须为企业拥有或控制。前者是指企业对其有所有权; 后者是指已经掌握了其实际未来利益和风险。 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注意区别: ♣资产不等于财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不属于财产,但属于资产,本单位的财产一定 拥有其所有权,资产不一定。 ) ♣资产不等于物资 ; (物资有实物形态,而资产不一定有) ♣资产不等于资金;
(资产既包括价值方面又包括使用价值,而资金仅指财产、物资的货 币表现,是其价值方面的反映。 )
(3).资产的分类 任何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和结构的 资产。为了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通常将企业的全部资产按 其流动性,划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1)、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 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 付项目和存货等。其中货币资金又包括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 预付项目和存货等。其中货币资金又包括预付项目包括应收票 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存货是企 业数量最大的流动资产,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库存商 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2)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 或者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 权等。 3)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 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 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2、负债
会计要素的定义特点及确认条件

会计要素的定义特点及确认条件
资产是指公司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包括现金、存货、房地产等。
负债是指公司所欠的债务或承诺,包括应付账款、借款等。
所有者权益是指公司所有者对公司的所有权,包括股东权益、保留收益等。
收入是指公司从经营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包括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等。
费用是指公司为了获得收入而发生的支出,包括人工成本、租金等。
会计要素有以下几个特点:客观性、可比性、稳定性、完整性和实质重于形式。
客观性是指会计要素必须反映实际情况,而不是主观判断。
可比性是指不同企业的会计要素应该符合统一的标准,以便进行比较。
稳定性是指会计要素应该保持相对稳定,不随意变更。
完整性是指会计要素应该包括所有必要的信息,不能遗漏。
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会计要素应该反映真实的经济实质,而不是形式上的表现。
确认会计要素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有可靠的计量基础、存在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有可靠的证据表明该要素存在、符合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
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确认会计要素并进行记录和报告。
- 1 -。
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docx

第一章会计总论--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掌握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2)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3)掌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4)熟悉财务报告目标;(5)熟悉财务报告的构成;(6)了解会计基本假设。
【例题1】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有()。
A.将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账B.应收债权的出售和融资C.售后回购的会计处理D.售后租回的会计处理[答疑编号20010101: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CD【例题2】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A.委托代销商品B.委托加工物资C.待处理财产损失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答疑编号20010102:针对该题提问]【答案】C【例题3】下列各项中,体现会计核算的谨慎性要求的有()。
A.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作自有资产核算B.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C.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D.将长期借款利息予以资本化[答疑编号20010103: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C【例题4】企业为减少本年度亏损而调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要求。
()(根据2005年考题改编)[答疑编号20010104:针对该题提问]【答案】×【例题5】利得和损失一定会影响当期损益。
()[答疑编号20010105:针对该题提问]【答案】×【例题6】下列计价方法中,不符合历史成本计量基础的是()。
A.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个别计价法B.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价C.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先进先出法D.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移动平均法[答疑编号20010106: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例题7】关于损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损失是指由企业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B.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C.损失只能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不能计入当期利润D.损失只能计入当期利润,不能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答疑编号20010107: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例题8】关于收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会计要素试讲

一、会计对象: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客体,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任何一个企业单位要想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例如:工业企业要想生产制造产品,必须拥有厂房、建筑物、机器设备、材料物资,将这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相结合后,才能生产出劳动产品。
可见,这些物质基础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
物质——商品——货币——资金资金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以及货币本身。
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是首先必须拥有资金。
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依次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这一运动过程称为资金循环,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称为资金周转。
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具体阶段。
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会计核算的程序: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1 、会计主体: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经济活动,明确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企业或者是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
例:2 、持续经营: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因破产、清算、解散等而不复存在,明确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例:3、会计分期: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相对等距的会计期间,主要确定会计年度。
季度月度,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称为“中期”。
例:4、货币计量:会计核算需要统一的计量单位作为会计核算的计量尺度,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共同尺度,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和核算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例:会计基础: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以权利取得和责任完成作为收入和费用发生的标志,有助于正确计算企业的经营成果。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会计要素是反映一个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基本要素。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会计要素分为以下几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每个会计要素都有其确认条件,这些条件规定了何时将其中一经济资源、经济事项或经济业务计入会计报表中。
本文将分别介绍各个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
第一个会计要素是资产。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或受其控制的、有经济实力、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确认条件有两个方面:首先,企业必须具有对资产的控制权,并能够支配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其次,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进行计量。
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购买、建造或以其他方式取得资产,并通过对资产进行准确计量来确认其存在。
第二个会计要素是负债。
负债是企业当前存在的、由于过去事项导致的、需要支付未来经济利益的确定的义务。
负债的确认条件也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企业必须有一个当前的义务,无论这个义务是否已知;其次,企业可以可靠地计量这种义务。
负债通常是由于企业的借款、交易中的未完成部分或因违反法律法规而产生的。
第三个会计要素是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净资产,它是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剩余的部分。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是企业对资产所拥有的残余利益进行识别,也就是说,只有当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确认之后,剩余的部分才能作为所有者权益进行确认。
第四个会计要素是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资源流入。
收入的确认条件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企业能够可靠地计量收入;其次,收入的产生与与企业发出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经济事项的发生相对应。
最后一个会计要素是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资源流出。
费用的确认条件与收入的确认条件相似,也包括可靠计量和与经济事项相对应。
总体而言,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是确保会计信息准确可靠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在满足确认条件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将其经济资源、经济事项或经济业务计入会计报表中,从而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关信息。
会计要素的定义、特点及确认条件

会计要素的定义、特点及确认条件
会计要素是指构成会计信息的基本概念,描述经济交易和事项的性质、规模和影响的一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损益。
会计要素的特点包括:
1.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描述性:会计要素是描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
果的基本概念。
2.互为补充和相互支撑:会计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互相支撑和补充,
共同构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具有可比性:不同企业、不同时期之间的会计信息可以进行比较和
分析。
4.受制于会计准则:会计要素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会计准则的指导
下建立起来的,受到会计准则的制约和约束。
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包括:
1.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会计要素必须是能够产生经济利益的事项或交易。
2.能够计量:会计要素必须是能够计量的,即能够用货币金额表现出来。
3.可靠性:会计要素必须是可靠的,即信息应该是真实、准确和完整的。
4.相关性:会计要素必须与企业的业务和交易相关,有助于描述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学04-3.3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

1.计量单位
★以货币做为主要计量单位。
2.计量属性(性质) (1)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
计量属性
对资产的计量
对负债的计量
历史成本 重置成本 可变现净值
按购置时的金额 按现时购买的金额 按现时销售的金额
按承担现实义务时的金额 按现在偿还的金额 ——
现值 公允价值
按照将来时的金额折现
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 能 收到的价格
●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或一 个营业周期)有关的应确认为收益性支出。
●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 个营业周期)有关的应确认为资本性支出。
(二)收入与费用配比 收入、费用要素
1.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 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 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并相互配比。
2.收入与其相关 的成本、费用应 当相互配比。
★时间意义上的配比
收 配比 费
收
入
用
入
7 月
营业收入
配比 费 用
8 月 配比
收 配比 费
入
用
9 月
营业成本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因果关系上的配比
★已作为一种计量属性,而不再是确认、计量要求
(三)历史成本计量 资产、负债要素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 应当采用历史成本(也称原始成本、实际 成本)。
◆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购 买、生产或建造等)时发生的实际成本计价。
◆当财产物资的市价变动时,除国家 另有规定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 面价值。
★仍然强调必须符合确认条件,是因为原来确认的结果可能会有变化!
(二)会计要素计量(会计计量)
●对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增减变 动的金额加以认定的过程。
会计六要素定义及确认条件

会计六要素定义及确认条件1. 会计六要素概述说到会计,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儿枯燥无味,但其实它就像是一部精彩的电影,有很多角色在里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里的“六要素”就像是电影的主角,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定任务和作用。
简单来说,这六个要素分别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就像是家里的大杂烩,每一种食材都不可或缺。
1.1 资产的定义与确认条件先说说资产,资产就是企业拥有的、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比如,你的电脑、库存的商品,还有那些流动的现金,都是资产。
确认资产的条件其实也不复杂,只要它是企业控制的、能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而且是以往交易或事项的结果,这些条件都符合,那就可以认定它为资产。
就像你买了个新手机,肯定是想用来打电话、拍照、刷抖音的,这些都是未来的“经济利益”嘛。
1.2 负债的定义与确认条件接下来,负债就是企业需要偿还的债务,比如贷款、应付账款等等。
负债的确认条件也很简单,只要是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现时义务,并且有可能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那就能算作负债。
比如,你买了个新房子,但还没还清贷款,这笔贷款就是你目前的负债。
想想看,负债就像是你口袋里的一个“黑洞”,不管你多努力赚钱,总是得留出一部分给债主。
2. 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与确认条件再聊聊所有者权益,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的净资产。
它是企业的资产减去负债后的部分,代表了所有者对企业的净投资。
确认所有者权益的条件很简单,只要所有者投资的资金加上企业的留存收益,这些都属于权益。
就像你在家里的“金库”里,放了自己的积蓄和收获,这些都是你的“权益”。
可别小看这部分,拥有权益就等于拥有了家里的“主权”。
2.1 收入的定义与确认条件再来看看收入,收入是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确认收入的条件也是有讲究的,要看是否已经完成了交易、收到了款项,或者是有合理的依据能让你认为未来会收到款项。
举个例子,你开了一家咖啡店,顾客买了咖啡,钱到账了,这时候你就能确认这笔收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会计总论--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掌握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2)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3)掌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4)熟悉财务报告目标;(5)熟悉财务报告的构成;(6)了解会计基本假设。
【例题1】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有()。
A.将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入账B.应收债权的出售和融资C.售后回购的会计处理D.售后租回的会计处理[答疑编号20010101: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CD【例题2】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A.委托代销商品B.委托加工物资C.待处理财产损失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答疑编号20010102:针对该题提问]【答案】C【例题3】下列各项中,体现会计核算的谨慎性要求的有()。
A.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作自有资产核算B.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C.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D.将长期借款利息予以资本化[答疑编号20010103: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C【例题4】企业为减少本年度亏损而调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要求。
()(根据2005年考题改编)[答疑编号20010104:针对该题提问]【答案】×【例题5】利得和损失一定会影响当期损益。
()[答疑编号20010105:针对该题提问]【答案】×【例题6】下列计价方法中,不符合历史成本计量基础的是()。
A.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个别计价法B.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价C.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先进先出法D.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移动平均法[答疑编号20010106: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例题7】关于损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损失是指由企业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B.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C.损失只能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不能计入当期利润D.损失只能计入当期利润,不能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答疑编号20010107: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例题8】关于收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B.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C.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D.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或负债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答疑编号20010108:针对该题提问]【答案】D第二章存货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2)掌握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3)掌握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方法;(4)掌握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5)熟悉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例题1】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04年4月购入A材料1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30000元,增值税额为5100元,该批A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1%的合理损耗,实际验收入库990公斤,在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300元。
该批入库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为()元。
(2004年考题)A.29700B.29997C.30300D.35400[答疑编号20020101:针对该题提问]【答案】C【解析】该批入库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30000+300=30300元【例题2】某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按单项存货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拥有甲、乙两种商品,成本分别为240万元、320万元。
其中,甲商品全部签订了销售合同,合同销售价格为200万元,市场价格为190万元;乙商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市场价格为300万元;销售价格和市场价格均不含增值税。
该公司预计销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别发生销售费用12万元、15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截止2004年11月30日,该公司尚未为甲、乙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万元。
(2005年考题)A.60B.77C.87D.97[答疑编号20020102:针对该题提问]【答案】C【解析】甲商品的成本是24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是200-12=188万元,所以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是240-188=52万元;乙商品的成本是320万元,其可变现净值是300-15=285万元,所以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是320-285=35万元。
2004年12月31日,该公司应为甲、乙商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是52+35=87万元。
【例题3】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代为加工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的原材料(非金银首饰),该批委托加工原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应税消费品。
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为620万元,支付的不含增值税的加工费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代收代交的消费税额为80万元。
该批委托加工原材料已验收入库,其实际成本为()A.720万元B.737万元C.800万元D.817万元[答疑编号20020103: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解析】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消费税是可以进行抵扣的不能计入成本所以本题中的实际成本=620+100=720万元。
【例题4】下列项目中,一般纳税企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A.购入存货支付的关税B.商品流通企业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C.委托加工材料发生的增值税D.自制存货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答疑编号20020104: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D【例题5】企业发生的原材料盘亏或毁损损失中,不应作为管理费用列支的是()。
A.自然灾害造成的毁损净损失B.保管中发生的定额内自然损耗C.收发计量造成的盘亏损失D.管理不善造成的盘亏损失[答疑编号20020105: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例题6】长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长江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
(1)2006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2006年12月31日,甲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3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5万元。
2006年12月31日,乙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3万元。
长江公司已经与某企业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在2007年2月10日向该企业销售乙产品300台,合同价格为每台3.2万元。
乙产品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2万元。
2006年12月31日,丙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2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台0.15万元。
2006年12月31日,丁配件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
现有丁配件可用于生产400台丙产品, 用丁配件加工成丙产品后预计丙产品单位成本为1.75万元。
2005年12月31日甲产品和丙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分别为800万元和150万元,对其他存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6年销售甲产品和丙产品分别结转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和100万元。
长江公司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跌价准备。
要求:计算长江公司2006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疑编号20020106:针对该题提问]【答案】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0×(13-0.5)=3500万元,小于成本4200万元,则甲产品应计提跌价准备700万元,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0-(800-200)=100万元。
乙产品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00×(3.2-0.2)=900万元,其成本=300×3=900万元,则有合同部分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00×(3-0.2)=560万元,其成本=200×3=600万元,应计提准备=600-560=40万元。
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000×(2-0.15)=1850万元,其成本是1700万元,则丙产品不用计提准备,同时要把原有余额150-100=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丁配件对应的产品丙的成本=600+400×(1.75-1.5)=700万元,可变现净值=400×(2-0.15)=740万元,丙产品未减值,则丁配件不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06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40-50=90万元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100贷:存货跌价准备--甲产品100借:资产减值损失40贷:存货跌价准备--乙产品40借:存货跌价准备--丙产品50贷:资产减值损失50第三章固定资产本章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1)掌握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2)掌握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3)掌握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4)掌握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5)熟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例题1】如果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为基础确定B.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C.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D.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资本化[答疑编号20030101: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例题2】2013年3月31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某固定资产进行改良,该固定资产账面原价为3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已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甲公司支付出包工程款96万元。
2013年8月31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013年度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为()。
A.128万元B.180万元C.308万元D.384万元[答疑编号20030102:针对该题提问]【答案】C【解析】2013年8月31日改良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3600-3600/5×3+96=1536万元2013年应该计提折旧:1536/4×4/12=128万元。
对于2013年1月份到3月份应计提的折旧是3600/5/12×3=180.所以2013年应计提折旧是180+128=308万元。
【例题3】下列固定资产中,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
A.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B.季节性停用的固定资产C.正在改扩建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D.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答疑编号20030103:针对该题提问]【答案】BD【例题4】关于固定资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