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

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
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

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应该发行)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公式二:纸币发行量=货币流通次数

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1+通货膨胀率)=货币流通次数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1+通货膨胀率) 公式三:纸(货)币贬值率A=纸(货)币实际发行量

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100% =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

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公式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币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需货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币实际发行量×100% =

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公式五: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 = A

纸币贬值率—纸币贬值率1A

公式六: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

原来物价水平—当前物价水平

公式七:单位纸(货)币实际购买力=纸(货)币实际发行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货币量

公式八:商品新标价=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商品原标价

公式九:纸币实际购买力=CPI

1+资金 (CPI 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

二.关于商品价值量或价格的计算公式

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企业等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经常表述为某部门、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某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公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的总时间÷商品总产量

公式二:新价值量=原来价值量÷(1+x%) (注:x%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 公式三: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额(量)÷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

公式四: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总产量

公式五: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

公式六: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1+通胀率或物价上涨率);

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1-贬值率)

公式七: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

原来物价水平—当前物价水平 公式八:单位商品新价值量=单位商品原价值量×(1+m%) (注:m%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幅度,提高用

+,降低用-)

三.关于商品价值总量、价格总额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价值总量(价值总额、总产值)=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 (注:不管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全社会、整个行业、整个部门的价值总量都不变;某

企业、生产者的价值总量与它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公式二: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商品总产量(总数量)

四.关于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 企业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原商品数量×(1+ x%)×(1+ y%)

(注:x%为本年度该企业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该企业个别劳动率增加幅度)

公式二: 全社会、行业、部门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原商品数量×(1+ x%)×(1+ y%)

(注:x%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率增加幅度)

五.股票价格的计算

1.公式:

(1)股票价格=银行利率

预期股息(货币形式) (2)股票价格=银行利率

股票面额)

预期股息(百分比形式 ×股份数 2.注意:预期股息有两种形式,算法不同;股票面额与股票价格也不同。

六.利息和银行利润的计算

公式一:利息=本金×利率×存(或贷)期

公式二:存款实得利息收益=本金×(存款利率-物价上涨幅度)×存期

公式三: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

公式四:复利终值=本金×(1+利率)

(n 表示存贷款的时间,时间是几就是几次方)

七.汇率有关的计算

(一)通货膨胀与汇率的变化

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假设M 国与N 国原来的汇率比是m :n ,

1.如果M国通货膨胀率为x%,N国币值不变,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1+x%):n;

2.如果M国币值不变,N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n(1+y%);3.如果M国通货膨胀率为x%,N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1+x%):n(1+y%)。

(二)货币升值、贬值与汇率的变化

货币升值、贬值都会引起汇率变化。假设M国与N国原来的汇率比是m:n,

1.如果M国币值不变,N国货币升值x%或者贬值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

m:n/(1+x%);(升值用加号,贬值用减号)

2.如果N国币值不变,M国货币升值y%或者贬值y%,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

m/(1+y%):n。(升值用加号,贬值用减号)

公式一:人民币升值率:(人民币现在的美元价格—人民币原来的美元价格)/人民币原来的美元价格公式二:货币升值率:直接标价法=(原汇价/本币升值后汇价—1)×100%;

间接标价法=(升值后新汇价/原汇价—1)× 100%

八.恩格尔系数与基尼系数的计算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数值越大,消费水平越低;数值越小,消费水平越高。因此可用以表明生活富裕程度,国际上公认的标准是,恩格尔系数50—60%者为温饱,40—50%者为小康,30%以下者最为富裕。

九.税收的计算

1.增殖税=商品增殖额×税率=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商品销售额×税率(已纳增殖税金)

2.营业税=营业额×税率

3.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额×税率

4.①个人所得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工薪收入-三险一金-个税起征点3500)×超额累进税率(分

级计算,级数不同税率不同)

②个人所得税=(工薪收入-三险一金-个税起征点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 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应该发行)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 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公式二:纸币发行量=货币流通次数 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1+通货膨胀率)=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1+通货膨胀率) 公式三:纸(货)币贬值率A=纸(货)币实际发行量 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100% =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 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公式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币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需货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 —纸币实际发行量×100% = 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公式五: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 = A 纸币贬值率—纸币贬值率1A 公式六: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 原来物价水平—当前物价水平 公式七:单位纸(货)币实际购买力=纸(货)币实际发行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货币量 公式八:商品新标价=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商品原标价 公式九:纸币实际购买力=CPI 1+资金 (CPI 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 二.关于商品价值量或价格的计算公式 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企业等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经常表述为某部门、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某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公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的总时间÷商品总产量 公式二:新价值量=原来价值量÷(1+x%) (注:x%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

经济学计算题

5.Below are some data from the land of milk and honey. Price of Quantity of Price of Quantity of Year Milk Milk Honey Honey 200 $1 100 quarts $2 50 quarts 2009 $1 200 $2 100 2010 $2 200 $4 100 a. Compute nominal GDP, real GDP, and the GDP deflator for each year, using 2008 as the base year. b. Compute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nominal GDP, real GDP, and the GDP deflator in 2009 and 2010 from the preceding year. For each year, identify the variable that does not change. Explain in words why your answer makes sense. c. Did economic well-being rise more in 2009 or 2010? Explain. 8. A farmer grows wheat, which he sells to a miller for $100. The miller turns the wheat into flour, which he sells to a baker for $150. The baker turns the wheat into bread, which he sells to consumers for $180. Consumers eat the bread. a. What is GDP in this economy? Explain. b. Value added is defined as the value of a producer’s output minus the value of the intermediate goods that the producer buys to make the output. Assuming there are no intermediate goods beyond those described above, calculate the value added of each of the three producers. c. What is total value added of the three producers in this economy? How does it compare to the economy’s GDP? Does this example suggest another way of calculating GDP? 3. Suppose that people consume only three goods, as shown in this table: Bottle of Tennis Balls Golf Balls Gatorade 2009 price $2 $4 $1 2009 quantity 100 100 200 2010 price $2 $6 $2 2010 quantity 100 100 200 a. What is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the price of each of the three goods? b. Using a method similar to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compute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the overall price level. c. If you were to learn that a bottle of Gatorade increased in size from 2009 to 2010, should that information affect your calculation of the inflation rate? If so, how? d. If you were to learn that Gatorade introduced new flavors in 2010, should that information affect your calculation of the inflation rate? If so, how? 7. The New York Times cost $0.15 in 1970 and $0.7in 2000. The average wage in manufacturing was $3.23 per hour in 1970 and $14.32 in 2000. a. By what percentage did the price of a news-paper rise? b. By what percentage did the wage rise? c. In each year, how many minutes does a worker have to work to earn enough to buy a newspaper? d. Did workers’ purchasing power in terms of newspapers rise or fall? 1. Most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import substantial amounts of goods and ser-vices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常见题型

微观经济学常见计算题集锦 一、弹性计算 1?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Ed=1.3,需求的收入弹性Em= 2.2。求:(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 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 5%寸需求数量的影响。 Q 解⑴由于题知E d —于是有: P 所以当价格下降2%时,商需求量会上升2.6%. Q Q 右,于是有: M M E m — (2.2) (5%) 11% M 即消费者收入提高5%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会上升 11%。 2. 假定某市场上A 、B 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的产品的竞争者;该市场对 A 厂 商的需求曲线为PA=200-QA 对B 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B=300-0.5X QB ;两厂商 目前的销售情况分别为 QA=50 QB=100 求:(1) A B 两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为多少? (2) 如果B 厂商降价后,使得B 厂商的需求量增加为 QB=160同时使竞争对 手A 厂商的需求量减少为QA=40那么,A 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EAB 是多 少? (3) 如果B 厂商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那么,你认为B 厂商的降价是一个正确 的选择吗? 解(1)关于A 厂商:由于PA=200-50=150且A 厂商的 E d (1.3) ( 2%) 2.6% (2) 由于 Em= E m

需求函数可以写为;Q A=200-P A 于是 关于B厂商:由于P B=300-0.5 X 100=250 且B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 Q B=600-P B 于是,B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2) 当Q Ai =40 时,P AI =200-40=160 且当P BI=300-0.5 X 160=220 且 所以 (4)由(1)可知,B厂商在PB=25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EdB=5也就是说,对于厂商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我们知道,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厂商的价格和销售收入成反方向的变化,所以,B厂商将商品价格由PB=250下降为PB1=220将会增加其销售收入. 具体地有: 降价前, 当P B=250 且Q B=100 时,B 厂商的销售收入为: TR B=P B?Q B=250?100=25000 降价后, 当P B1=220 且Q B1=160 时,B 厂商的销售收入为: TR B1=P B1?Q B1=220?160=35200 显然,TR B < TR B1,即B厂商降价增加了它的收入所以,对于B厂商的销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而言,它的降价行为是正确的. 3.假定同一市场上的两个竞争厂商,他们的市场需求曲线分别为P X=1000-5Q X和 P Y=1600-4Q Y,这两家厂商现在的市场销售量分别是100单位X和250单位Y。 ( 1 )求x ,Y 的当前的需求价格弹性。 (2)假定丫降价后使Q Y增加到300单位,同时导致X的销售量Q X下降到75 单位,求X 厂商产品X 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 ( 3)假定Y 厂商的目标是谋求收益最大化,应该采取怎样的价格策略? 解:(1)设Q X=100,Q Y=250,则 P X=1000-5Q X=500 P Y=1600-4Q Y=600 于是X 的价格弹性

《经济生活》计算题常用的比例与公式汇总

《经济生活》计算题常用的比例与公式汇总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商品价格、劳动生产率的计算问题 1.比例关系 (1)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无比例关系) (2)社会必要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无比例关系。) (3)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时间无比例关系。) (4)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 (6)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都会引起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商品数量)的变化,二者成正比。 (7)通货膨胀率与价格成正比;纸币贬值率与价格成反比 2.口诀“正比乘、反比除、增加加、减少减”,用函数表达如下 (1)所求数量y与X%升降成正比时,y= k(1 ± X%) (k为已知数,増为加,降为减) (2)所求数量y与X%升降成反比时,y = k/(1 ±X%) (k为已知数,増为加,降为减)注意:概念之间数量关系成正比的,用“×”,成反比的,用“÷”。“提高”、“上升”、“增加”、“升值”用“+”。例如,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劳动者数量增加10%,人民币升值了5%等;“降低”、“减少”、“贬值”用“-”。例如,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20%,美元贬值10% 3.主要方法 (1)直接推算法(正比关系用乘法,反比关系用除法,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明确变量之间的一直关系,直接推理。 (2)解答方程式法(根据变量设方程式)。将求知数据设为未知数,借助数学思维进行推算。(3)设定数值法(整倍变化设数值,公倍公约好推算)。求取相关变量的公倍数或公约数,进行模型化推算。 4.相关公式 (1)求价值(格)总量(或总额)的公式 ①国家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额(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或使用价值量) ②价格总额(总量)=单位商品的价格X商品的数量(使用价值量) ③求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 a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使用价值量或者个别劳动生产率) b假设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x%,那么现在企业商品价值总量=企业原产品数量X(1+X%)X单位商品价值量=原价值总量X(1+X%) 注意: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国家/行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②价值总额与价格总额有区别吗? 虽然价格是价值的体现,但是并不是所有情况下价格与价值都相符。价值总额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与劳动者的数量成正比;而价格总额不仅与劳动者的数量成正比,而且跟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2)求单位商品价值量、单位商品价格与价格变化的公式 ①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额∕商品数量(静态)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1.一个垄断者在一个工厂中生产产品而在两个市场上销售,他的成本曲线和两个市场的需求曲线方程分别为:TC =(Q 1+Q 2)2+10(Q 1+Q 2);Q 1=32-0.4P 1;Q 2=18-0.1P 2(TC :总成本,Q 1,Q 2:在市场1,2的销售量,P 1,P 2:试场1,2的价格),求: (1)厂商可以在两市场之间实行差别价格,计算在利润最大化水平上每个试场上的价格,销售量,以及他所获得的总利润量R 。 答:在两个市场上实行差别价格的厂商实现利润极大化的原则是MR1=MR2=MC 。 已知Q1=32-0.4P1即P1=80-2.5Q1 则MR1=80-5Q1 又知Q2=18-0.1P2即P2=180-10Q2 则MR2=180-20Q2 令Q=Q1+Q2 则TC=Q 2+10Q 所以MC=2Q +10 由MR1=MC 得80-5Q1=2Q +10 所以Q1=14-0.4Q 由MR2=MC 得180-20Q2=2Q +10 所以Q2=8.5-0.1Q 因为Q=Q1+Q2=14-0.4Q +8.5-0.1Q 所以Q=15 把Q=15代入Q1=14-0.4Q 得Q1=8 所以P1=60 把Q=15代入Q2=8.5-0.1Q 得Q2=7 所以P2=110 利润R=Q1P1+Q2P2-TC=60×8+110×7-10×15=875 (2)如果禁止差别价格,即厂商必须在两市场上以相同价格销售。计算在利润最大化水平上每个市场上的价格,销售量,以及他所获得的总利润R 。 答:若两个市场价格相同,即P1=P2=P Q=Q1+Q2=32-0.4P1+18-0.1P2=32-0.4P +18-0.1P=50-0.5P 即P=100-2Q ,则MR=100-4Q 又由TC=Q 2+10Q 得:MC=2Q +10 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是MR=MC , 即100-4Q=2Q +10,得Q=15 ,代入P=100-2Q 得P=70 所以总利润R=PQ -TC=PQ -(Q 2+10Q )=70×15-(152+10×15)=675 2.某垄断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出售其产品,两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市场1:1111p b a q -=;市场2:2222p b a q -=。这里的1q 和2q 分别是两个市场上的销售量,1p 和2p 分别是两个市场上索要的价格。该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为零。注意,尽管垄断厂商可以在两个市场上制定不同的价格,但在同一市场上只能以同一价格出售产品。 (1)参数1a 、1b 、2a 、2b 在什么条件下,该垄断厂商将不选择价格歧视? (2)现在假定市场需求函数为i b i i i p A q -=(i=1,2),同时假定该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0>MC 且不变。那么,在什么条件下该垄断厂商的最优选择不是价格歧视? 答:(1) 由??? ????-=-=????-=-=222 2111122221111b q a p b q a p p b a q p b a q 1111111111TC -q p TC q b q b a -???? ??-==π, 111111111112b a ,2a 0b 2-b a q ==?==??p q q π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整理版)

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小结 1、关于商品价值量(价格)变化的相关计算: (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量(产品数量) (2)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产品数量 (3)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4)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的幅度) (5)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通货膨胀率CPI) (6)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货币贬值的幅度)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总时间∕总产量 (8)增长率=增长量/原来产量(包括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2、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或速度 (2)纸币购买力=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3)通货膨胀率=(超发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100% (4)货币贬值率=(超发货币量∕实际纸币发行量)×100% (5)物价上涨幅度=(现在的价格-原来的价格)∕原来的价格×100% 注意:通常通货膨胀率与物价上涨幅度是一致的。 公式1: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①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1-纸币贬值率)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 纸币发行量×(1-纸币贬值率) ②通货膨胀率:纸币发行量=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1+通货膨胀率) 流通所需要的货量= 纸币发行量÷(1+通货膨胀) 公式2:货币发行量(币值)变化引起商品价格变化方面的计算 ①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 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1-纸币贬值率) ②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 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1+通货膨胀率) 公式3: 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上一年度商品数量×[ 1+本年度劳动者增加幅度(%)]×[ 1+本年度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公式4: 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上一年度商品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 价值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额÷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 公式5: 价值总额=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量×商品数量 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数量 注①.使用价值:一般是计算商品的总件数。与劳动生产率呈正比关系。假设原来生产x件,当劳动生产率提高50%时,现在每天生产的使用价值(商品数量)=X*(1+50%) ②.价值:一般是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假设原来M商品价值为x元/件,现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M商品的价值=x/(1+50%)

2020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实用方法详解

经济生活计算题实用方法祥解 计算题专题 核心关系图 一、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 1、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我国通常采用100 单位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如100$=656¥ 3、本国汇率是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多少外国币,外币汇率是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多少本国货币。 4、已知人民币要折算成美元用除法,已知美元要折算成人民币用乘法。 (1)通货膨胀率与汇率的变化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假设M 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n。 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国币值不变,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1+x%):n; 若M国币值不变,N 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 n(1+ y%) ; 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 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与N 国的汇率比为:m(1+x%):n(1+ y%) 。 (2)货币升值、贬值与汇率的变化货币升值、贬值都会带来汇率的变化。假设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n。 若M国币值不变,N 国货币升值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 [n ÷(1+x%)] ; 若M国币值不变,N 国货币贬值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 [n ÷ (1 -x%)] ; 若N 国币值不变,M国货币升值x%,则现在M国与N 国的汇率比为:[m÷(1+x%)]:n ; 若N 国币值不变,M国货币贬值x%,则现在M国与N 国的汇率比为:[m÷(1 -x%)]:n 。 1:2012年,甲、乙两国货币汇率为1:6 ,乙国生产的单位A商品价格为120元。2013 年,甲国为了刺激经济增发货币20%,同期乙国生产A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 年乙国单位A 商品出口到甲国用甲国货币表示为: A.11.1 B.12 C.16 D.10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例析教(学)案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例析教案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例:如果以前1部手机=2个mp4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一部手机可以换 mp4。 A、4个 B、6个 C、8个 D、10个 解析: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即手机的价值量增加一倍,那么,在生产mp4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等式应是:1部手机=4个MP4。而实际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MP4的价值量减少一半,那么,此时的等式应是:1部手机=8个MP4。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 领悟:分环节各个击破。先算出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时会换多少个以前的MP4,再算出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它的价值量怎么变化,从而与以前进行换算。 练习题一:假定生产一个瓷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现有甲、乙、丙三家生产该种布的企业,他们生产一匹布的时间分别是5小时、10小时、15小时。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家企业在30小时里生产的布能分别换到、、个瓷碗。 ( ) A、15 15 15 B、10 5 3.3 C、30 15 10 D、5 5 5 二、关于纸币发行量的计算问题 例: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亿元纸币。 A、1000 1250 B、1200 1350 C、1000 1200 D、1400 1300 解析:纸币发行有自身规律,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来确定。根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可知,这一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0亿×150元)/6=1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由于该国政府多发行纸币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这一年该国实际发行的纸币应为:1000+1000×25%=1250(亿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2021年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 公式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应该发行)的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货币流通次数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公式二:纸币发行量=货币流通次数 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1+通货膨胀率)=货币流通次数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1+通货膨胀率) 公式三:纸(货)币贬值率A=纸(货)币实际发行量 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100%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多发行纸(货)币量 ×100% 公式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币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需货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币实际发行量×100% = 量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公式五: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 =A 纸币贬值率—纸币贬值率1A 公式六: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 原来物价水平—当前物价水平

流通中应该发行货币量公式七:单位纸(货)币实际购买力=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商品原标价公式八:商品新标价= 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 量 资金(CPI是居民消费公式九:纸币实际购买力= CPI 1 价格指数的简称。) 二.关于商品价值量或价格的计算公式 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企业等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社会劳动生产率经常表述为某部门、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某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公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的总时间÷商品总产量 公式二:新价值量=原来价值量÷(1+x%)(注:x%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 公式三: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额(量)÷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 公式四: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总产量 公式五: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 公式六: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1+通胀率或物价上

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公式总结

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公式总结 1、关于商品价值量(价格)变化的相关计算: (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量(产品数量) (2)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产品数量 (3)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4)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的幅度) (5)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通货膨胀率CPI) (6)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货币贬值的幅度)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总时间∕总产量 (8)增长率=增长量/原来产量(包括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2、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或速度 (2)纸币购买力=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3)通货膨胀率=(超发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100% (4)货币贬值率=(超发货币量∕实际纸币发行量)×100% (5)物价上涨幅度=(现在的价格-原来的价格)∕原来的价格×100% 注意:通常通货膨胀率与物价上涨幅度是一致的。 3、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的计算 必须明确几种收入的范围,再总合相加。 (1)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按劳动力分配、管理劳动(经理)等。其中按劳分配包括:公有制中的工资、奖金、岗位津贴等 (2)非劳动收入:包括利息收入、红利、风险收入、租金(财产收入)、福利分配、社会保障收入等

(3)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4、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 (1)经济效益= 生产总值/ 生产成本= 1 + (利润/ 生产成本) (2)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价值总量(c+v+m)-资本(c+v) (3)利润率=利润/资本×100% 5、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 股票价格变化= 预期股息/ 银行利率 股票收入=预期股息/ 银行利率×股票票面金额×股数 6、关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计算 (1)国民收入= 社会总产值- 生产资料的价值 (2)人均国民收入= (社会总产值- 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总人口数 (3)社会总产值= C + V + P(利润) + 税(上缴税金) 7、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的计算 (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本月收入总额- 个人所得税起征额)在相应税率级数中超出部分×对应的税率(分档累进计算)其他所得税=所得×20% (2)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是 ①企业商品销售额×税率- 上一环节已纳税金;②本环节增值额×税率 (3)营业税=营业额×5% 8、银行利润和存款利息的计算 (1)银行利润= 贷款利息- 存款利息- 费用(各种耗费和员工工资) (2)存(贷)款利息= 本金×存款年限×年利率

(完整)经济学计算题典型例题汇总,推荐文档

计算题典型例题汇总: 1 消费者均衡条件。 1.已知张先生每月收入收入1600元,全部花费于和两种产品,他的效用函数X Y 为,的价格是10元,的价格20元。求:为获得最大效用,他购买的U XY =X Y 和各为多少? u =1600,1600=10x*20y ,8=xy X Y 2. xy 为整数,x=2,y=4,或x=4,y=2 2 APL MPL 的极大值的计算。 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产出一种产品,固定成本为既定,短期生产L Q 函数,求解:(1)劳动的平均产量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L L L Q 1261.023++-=L AP (2)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 L MP 对于生产函数Q=-0.1L3+6L2+12L 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 =-0.1L2+6L+12 令 求得L=30 即劳动的平均产量APPL 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为30。$对于生产函数Q=- 0.1L3+6L2+12L 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 =(-0.1L3+6L2+12L) =-0.3L2+12L+12 令 求得L=20 即劳动的边际产量MPPL 为极大时雇佣的劳动人数为20。$由1题结论 当平均可变成本极小(APPL 极大)时, L=30 代入生产函数Q=-0.1L3+6L2+12L 中, Q=-0.1×303+6×302+12×30=3060 即平均可变成本最小(APPL 极大)时的产量为3060。$利润π=PQ-WL =30(-0.1L3+6L2+12L)-360L =-3L3+180L2 π'=-9L2+360L 令π'=0 即-9L2+360L=0 L1=40 L2=0(舍去)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常见计算题公式[1]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⑴关系图 (2)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多,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假设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的幅度为x﹪,则: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前的单位商品价值量/(1+ x﹪). 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后的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前的单位商品价值量/(1—x﹪) (3)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故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但同一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多,所以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 设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的幅度为x﹪, 则现在价值总量=企业原产品数量(1+ x﹪)×单位商品价值量=原价值总量(1+ x﹪)。则现在价值总量=企业原产品数量(1-x﹪)×单位商品价值量=原价值总量(1-x﹪)。 ★商品价格与货币的升值、贬值 商品价格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 货币贬值,现价格=原价格/(1-x﹪),x﹪为货币贬值的幅度; 货币升值,现价格=原价格/(1+x﹪),x﹪为货币升值的幅度。 (正比用乘,反比用除,提高用加,降低用减) ★货币流通量计算 ⑴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x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2)由公式可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3)在实际需要的货币流通量一定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通货膨胀率、纸币贬值率与商品价格的计算 ⑴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现价格=原价格(1+x﹪),x﹪为通货膨胀率 (2)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现价格=原价格/(1-x﹪),x﹪为纸币贬值率。 (3)总结:通货膨胀率与价格成正比,纸币贬值率与价格成反比。 注:纸币的实际购买力=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实际发行的货币量 通货膨胀率= (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微观经济学计算题(附答案)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 均衡价格理论 1、某市场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分别为P=4Q s和P=12-2Q d。求出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 衡数量。 Q s =1/4P Q d=1/2(12-P)Q s = Q d1/4P=1/2(12-P)P=8,Q=2 2、如果大豆是牛的一种饲料,那么对大豆市场的价格补贴计划会如何影响牛肉的均衡价格 和均衡数量。 价格补贴计划会抬高牛饲料的价格,这又会使牛肉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于是牛肉的均衡价格上涨,均衡数量减少。(图略) 3、考虑一个市场,其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分别为:P=4Qs和P=12-2Qd。如果对场卖主出 售的每单位产出课税为6,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将会受到什么影响?如果对买主征收同样的税呢? 最初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4Q s=12-2Q d,解出Q=2,P=8 税后,供给曲线变为:P=6+4 Q s P′,Q′分别表示税后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得:=6+4Q′=12-2Q′,解出,P′=10,Q′=1 P′代表买主支付的价格。P′-6=4是卖主收取的价格。 若对买主课以6美元的税,则需求曲线变为P=6-2Q d,于是得到4Q″=6-2Q″, 解出Q″=1,P″=4。P″代表卖主收取的价格。P″+T= P″+6=10是买主支付的价格。 4、1986年7月某外国城市公共汽车票从32美分提高到40美分,同年8月的乘客为880 万人次,与1985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求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解:P1=32 P2=40 Q2=880 Q1=880/(1-12%)=1000 E d= △Q/(Q1+Q2)·(P1+P2)/△P =(880 -1000)/(40 -32)× (40+32)/1000+880)=-0.57 所以,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约为-0.57 5、X公司和Y公司是机床行业的两个竞争者,其主要产品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PX=1000—5QX PY=1600—4QY 这两家公司现在的销售量分别为100单位X和250单位Y。 A:求X和Y当前的价格弹性。 A:Q X=100 Q Y=250 P X=1000-5Q X=1000 -5×100=500 P Y=1600-4Q Y=1600 -4 ×250=600 E dX=dQ X/dP X· P X/Q X=–1/5 ×500/100 = –1 E dY=dQ Y/dP Y· P Y/Q Y= –1/4 ×600/250 = –0.6 B:假定Y降价以后,使Q Y增加到300单位。同时导致X销售量Q X下降到75单位。试问X公司产品X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 由题设Q Y=300 Q X=75 P Y=1600-4 Q Y=1600 -4 ×300=400 △Q X=75 -100=-25 △P Y=400 -600=-200 于是X对Y的交叉弹性为: E XY= -25/ -200 ×(600+400)/(100+75)=5/7

经济生活计算题专题

《经济生活》计算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经济生活》中涉及到的计算部分,大致能够分为六大类。 一是价值量的计算; 二是货币发行量的计算; 三是汇率的计算; 四是互补品、替代品的变动量的计算; 五是利息的计 算; 第一类:价值量的计算

这类计算题涉及到的经济学名词比较多,理解和使用起来比较困难,明确经济名词的含义,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类计算题的关键。 1.含义: 行业劳动生产率:指绝大部分商品被生产出来时的劳动效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企业的劳动效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绝大部分商品被生产出来的时候平均消耗的劳动时间(或劳动量)。

价值量:商品价值的大小。 价值总量: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的总和。 使用价值量:商品的数量。 2.关系 (1)马克思说:“商品是个天生的平等派。”同样的商品卖同样的价钱。无论个别商品生产者耗费多少劳动量生产出单位产品,也得按照绝大部分商品被生产出来时消耗的劳动量为标准实行商品交换。所以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单位商品

消耗的劳动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价值量越大,价格往往越高。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例1:甲乙丙三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同样的茶杯,甲消耗3小时,已消耗2小时,丙消耗1小时,茶杯的价值量是 A. 3小时 B. 2小时 C. 1小 时 D.无法确定 【解析】茶杯的价值量由生产茶杯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根据题意无

法确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D准确。 例2: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一件M商品能够换两件K商品,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时间为2小时。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升5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企业生产的一件M商品与某乙企业生产的一件K商品的交换比例应该是 A.1:1 B.1:2 C.1:4 D.1:8

西方经济学 计算题集锦

四、计算题 1.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5,当它降价10%时,需求量会增加多少? 1.参考《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P62第1题。 2.某种商品在价格由6元下降为5元时,需求量由8单位增加为1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2.参考《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P63第3题。 3.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为1.2元,试问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多少元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3.参考《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P63第2题。 4.当人们的平均收入增加20%时,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30%,计算需求收入弹性,并说明这种商品是正常物品还是低档物品,是奢侈品还是生活必需品。 4.参考《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P63第4题。 5.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0%,供给量增加了25%,这种商品的供给弹性是多少? 5.参考《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P64第8题。 6.20世纪70年代汽油价格上升了200%,豪华汽车(耗油大)的需求量减少了50%,这两者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6.参考《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P64第6题。 7.出租车与私人汽车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0.2,当出租车服务价格上升20%时,私人汽车的需求量会增加或减少多少? 参考《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P64第7题。

8.某种化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如果其价格下降25%,需求量会增加多少?假设当价格为2元时,需求量为2000瓶,降价后需求量应该为多少?总收益有何变化? 参考《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P64第9题。 四、计算题 1 (1)消费第二个面包时的边际效用是多少? (2)消费第三个面包的总效用是多少? (3)消费一个、两个、三个面包时每个面包的平均效用是多少? 1.参考《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P79第1题。 2.某消费者有120元,当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时,各种不同数量的X 该消费者在购买几单位X商品和几单位Y商品时,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2.参考《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P80~81第3题。 四、计算题 1.某人原为某机关一处长,每年工资2万元,各种福利折算成货币为2万元,其后下海,以自有资金50万元办起一个服装加工厂。经测算,一年中的各种支出为55万元,经营一年后共收入60万元,这时银行的利率为5%。请说明该处长下海是否是明智的选择。 1.参考《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P112~113第1题。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专题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一)知识储备: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关。 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商品使用价值量即商品数量。 二)例题分析: (全国大纲Ⅱ)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老多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 别为 A.4元、4元、60万元 B. 6元、8元、90万元 C. 4元、6元、90万元 D. 8元、6元、120万元 解:因为2009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50%;所以该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为6/(1+50%)=4元,社会价值即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所以不变为6元;价值总量=6×10(1+50%)=90万元。故选 C 三)巩固练习: 1、假定生产一个瓷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现有甲、乙、 丙三家生产该种布的企业,他们生产一匹布的时间分别是5小时、10小时、15小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 家企业在30小时里生产的布能分别换到、、个瓷碗。() A、15 15 15 B、10 5 3.3 C、30 15 10 D、5 5 5 2、(08海南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3、2009年我国生产某类商品200万件,每件商品价值量为34.5元,如果2010年我国生产该类商品的劳动生产 率提高15%,其它条件不变,则该类商品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分别为() A.6000万元34.5元B.6900万元30元C.6000万元30元D.6900万元34.5元 4、某行业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 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400元,那么,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A.25%B.30%C.35%D.40% 5、某国2008年生产甲商品40亿件,价格总额360亿元?如果2009年生产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9年甲商品的价格总额为()A.180亿元B.360亿元C.720亿元D.540亿元 6、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一件M商品可以换两件K商品,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时间为2小时。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K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l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企业生产的一件M商品与某乙企业生产的一件K商品的交换比例应该是() A.1:1 B.1:2 C.1:4 D.1:8 7、某企业率先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倍,这意味着该企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 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A.增加1∕2倍增加2倍不变B.增加2倍减少1∕2倍不变 C.减少1∕2倍增加2倍减少1∕2倍D.增加2倍不变增加2倍 二、关于纸币发行量的计算问题 一)知识储备: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无论发行多少纸币,它的总体购买力都只能与实际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一致。纸币的贬值程度即纸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是纸币贬值率=(1-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发行量)×100% 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是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纸币贬值率 =(1-100/200)×100%=50%。 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纸币贬值率越高,物价上涨率也就越高。物价上涨率的计算公式是: 物价上涨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1)×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