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经中其的特殊用法及规律

合集下载

浅谈诗经中其的特殊用法及规律

浅谈诗经中其的特殊用法及规律

浅谈《诗经》中“其“的特殊用法及规律眉山市东坡区苏祠中学周德华摘要:《诗经》中的“其”在用法、特点、规律上与文言文中的“其”均有极大差异,且读音亦有所变化。

文言文中的“其”常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或用作远指代词“那、那些、那样”;而《诗经》中的“其”在用法上不仅灵活、自由,而且独特、罕见。

它除了与文言文中的这一相同用法外,还可用作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近指代词“这”(这样、这个)和副词、连词、助词等。

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极难见到,而在《诗经》中却极为普遍。

关键词:《诗经》“其”,特殊代词;副词;连词;助词“其”在文言文中常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他(他们)、她(她们)或它(它们)”,这是它在文言文中的主要用法。

如“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此句中的“其”便用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他”,即在船上刻记号的人。

有时也用作远指代词,指代人或物,有“那”、“那样”、“那些”之类的意思。

如“用手拂之,其印自落”(《梦溪笔谈·活板》),此句中的“其”就是指代词,指代“那”,即“活板印模”。

“其”的这一用法在文言文中是它的主要职能。

“其”在文言文中的这一用法极易理解,可它在《诗经》中就使人很难理解、掌握了。

它在用法上灵活自由。

如“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经·七月》),”北风其凉,雨雪其雱”(pāng)(《诗经·北1风》),“彼人是哉,子曰何其?”(《诗经·园有桃》)。

这几句中的“其”就属此类。

它常在句首、句中或句尾,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近指代词或副词、连词、助词,与文言文中的“其”的用法特点迥然不同。

那么,《诗经》中的“其”在用法、特点、规律上到底有何变化呢?下面就此问题分别从不同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初浅看法。

一、《诗经》中的特殊代词“其”《诗经》中的“其”用作代词,除了具有在文言文中的一般指代作用外,它还具有指代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及近指的作用。

古文里其的用法

古文里其的用法

古文里其的用法一、古文里“其”的用法简介古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人心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在古文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个常见的字眼——“其”。

它是一个多功能的代词,具有丰富和灵活的用法。

在不同语境下,“其”能够表示主体、指示对象或修饰后面名词等,并且根据句子的需要灵活变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古文中“其”的不同用法,并归纳总结出常见及特殊用法。

二、“其”的基本含义与代指在古文中,“其”通常被用作代词,可以指代之前提到过的人、事物或意象。

当使用“其”时,读者要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测,并与上文联系起来,理解其所指内容。

这样的使用方式使得文章更加连贯和精确。

三、“其”的修饰作用除了作为代词外,“其”还常常被用来修饰后面紧跟的名词。

通过添加“其”来加强对名词特征的描述,在表达细腻感情和突出重要事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其才思敏捷”、“其孝顺之心”等用法,这样可以使得句子更具修辞效果。

四、“其”的隐喻和比喻用法在古文中,“其”还有一种特殊的用法,即使用“其”来表达隐喻或者比喻意义。

通过将“其”与具体描写相结合,创造形象生动而别具深意的表达方式。

例如:“百姓惟愿交朋友以絜未达之心,是以礼乐各施其否。

”这句话用“交朋友”到“礼乐各施其否”的描述方式,突出了交友的重要性。

五、“其”的拓展应用:修辞手法“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被运用为修辞手法,丰富文章内涵、增强感染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反问等都可以与“其”相结合。

通过合理运用,“其”的使用能够提升整篇文章的艺术效果与表现力。

六、尊称和包含关系:古文中特定场景下的使用古代社会注重尊称礼仪,因此,在古文中,“其”还经常被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尊称。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具备一种敬意和恭敬的语气,用以彰显对他人的崇敬。

七、总结综合以上所述,“其”作为一个多功能代词,在古文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

通过它来达到指代、修饰、隐喻、比喻等各种表达手法,增加了古文的表现力和审美感。

释_诗经_的_其_字句

释_诗经_的_其_字句

第1卷第5期2002年10月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ern Yangtze U niversity(H 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Vol.1 No.5Oct.2002收稿日期:2002203227; 修订日期:2002205215作者简介:陈炯(1943-),男,江苏无锡人,教授,文学硕士。

释《诗经》的“其”字句陈 炯(江南大学文学院,江苏无锡214063) [摘 要]《诗经》中的“其”字句,即《诗经》中带“其”的句子。

可分成三类:第一类“其”字句中的“其”为指示代词,多数作定语,也有作主语、兼语的。

第二类“其”字句中的“其”为语气词,如“雨雪其雨方”、“静女其姝”中的“其”,不是词头,而是语气词。

第三类“其”字句中的“其”,和疑问代词“谁”、“何”、“曷”或指示代词“彼”连用,以加强疑问语气或强调指称。

[关键词]诗经;“其”字句;其[中图分类号]H 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973(2002)0520097203Explanation of “qi ”sentences in Book of PoetryCHEN Jiong(School of Literature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 ,Wuxi 214063,China )Abstract :“Qi ”sentences refers to the sentences with the word “qi ”.“Qi ”sentences in Book of Poet ry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The first type refers to the sentence in which “qi ”as an auxiliary word for pronunciation.In the third type ,“qi ”is combined with the question pronoun or demonstra 2tive pronoun to achieve question mood or emphases in denotation.K ey w ords :Book of Poet ry ;“qi ”sentences ;“qi ”798999。

其在古文中的用法

其在古文中的用法

其在古文中的用法
以下是 6 条关于“其”在古文中的用法:
1. “其”可以作代词用呢,指代人或事物呀!就像“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这里的“其”不就是指前面提到的“人”嘛,多形象啊!这不是很容易理解嘛!
2. 哎呀,“其”还能用来表示领属关系呢!你看“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这里的“其”就表明了是“郯子之徒”的呀,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3. 嘿,你们知道吗,“其”还可以表示反问语气哟!比如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这里用“其”来加强反问的力度,这用法多巧妙啊!
4. 哇塞,“其”在假设句中也是大有用处呢!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没有“其”这句话可就少了那种假设的味道啦!
5. 哈哈,“其”还能在选择句中出现呢!“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里用两个“其”来表达不同的意思,这构思真绝啊!
6. 哟呵,“其”甚至可以连接两个句子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的“其”让句子之间过渡自然流畅,真是太牛啦!
总之,“其”在古文中的用法那可真是丰富多样,超级有趣呀!我们可得好好研究研究呢!。

浅析“其”字在《诗经》中的用法

浅析“其”字在《诗经》中的用法
1 旬首 的“ 其” 字
③丑 比 兮丑 比 兮, 其之翟也。
《 郦风 ・ 君子偕老》
这 句 的语 序 应 为 “ 其之翟也 , 毗 兮 毗 兮 ”, 这 里
的“ 翟” 为 了 与后文 中的“ 雹、 捕、 皙、 帝” 形 成 音节 的 韵律而倒装后置了。“ 其之翟” 是偏正结构 , “ 其” 指
例。
王引之《 经传释词》 : “ 其, 只指示之词也 。常语 也。 ” 代词 , 是具有替代或指示作用 的词。可分为 以 下 三种 情况 :
( 1 ) 作定 语 。又 可具体 分 为 以下 几种 : 第 一种 “ 其” 作定语 修 饰 限定 后 面 的名 词 , 构 成
④ 四牡修广 , 其大有颐。 《 小雅 ・ 六月》 “ 其” 指代 “ 四牡 ” 作主语 , “ 大有 颐” 作 谓 语 来
《 诗经》 中旬首 的“ 其” 作助词时 , 既无词汇 意
收稿 日期 : 2 0 1 3一O 1 —2 0 作者 简介 : 张 映( 1 9 8 2一) , 女, 山西忻州人 , 硕士 , 现工作于 山西传媒 学院, 助教 , 研 究方 向: 古汉语文 学。
9 2
义, 也 无语 法意 义 , 只是 “ 语 中衬 贴 之 声 。 ” 可 分 为 两
种 情况 :
面动词 的主语 , 因此 是 兼 语 。“ 其” 指上文 中的“ 文 王”, 作“ 憎” 的宾语 , “ 式廓 ” 的主语 。 ( 4 ) “ 维 +其 ” 的格式 中, 代词 “ 其” 作 主语 , 这
( 1 ) “ 其+ 名词” 的格式 , 且“ 其” 后是一个完整 的结构 , 这类用 法《 国风》中有 4例 , 《 雅》 中有 1 1 例: ⑧君子至止 , 锦衣 狐裘 , 颜 如 渥丹 , 其 君也哉 ! 《 秦风 ・ 终南》 “ 哉” 语气词 , 表示感叹 , “ 其” 在这里 没有实在

古文中其的用法

古文中其的用法

古文中其的用法古文字,即古代的文字,在中国则特指秦以前留传下来的篆文体系的文字,如甲骨文和金文还有蝌蚪文。

古文其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文其的用法,欢迎阅读古文中其作为助词的用法(1) 用作语助。

(2)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北风其凉,雨雪其雰。

——《诗·邶风》(3) 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4)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虽僻远其何伤。

——《楚辞·屈原·涉江》(5) 又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古文中其作为连词的用法(1) 如果,假设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2) 或许;大概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3)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4) 还是。

表选择其真无马耶。

——唐·韩愈《杂说》(5) 又其真不知马耶。

其亦足乐乎。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古文中其作为副词的用法(1) 也许;大概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其自桓叔以下。

——《国语·晋语》齐国其庶几乎。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2) 表示祈使。

当,可吾其还也。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君其详之。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汝其善抚之。

——清·林觉民《与妻书》弟其宽心勿畏可也。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3) 将,将要今殷其沦丧。

——《书·微子》(4) 表示诘问。

通“岂”,难道其为死君乎。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敢自谓几于成乎。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其可怪也欤。

——唐·韩愈《师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国其果老矣乎。

其字在课文中用法

其字在课文中用法

“其”在文言文中是最常见的虚词之一,也是《考试说明》规定的高考考查的重点虚词之一。

在王安石的佳作名篇《游褒禅山记》一文中,“其”字出现了20次之多,较全面地体现了虚词“其”的用法。

通过本文,我们对虚词“其”进行归纳,以便更好地掌握“其”的用法规律。

一、“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在句中作主语或与其他词语构成主谓短语作该短语中的小主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他们)”“它(它们)”。

如: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③古①句,“其”作“乃华山之阳”的主语,相当于“它”,代指“华山洞”。

②句,“其”与“为文”构成主谓短语,相当于“它”,代指“仆碑”。

③句,“其”与“求思”构成主谓词组,相当于“他们”,代指“古之人。

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二、“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名词或方位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的(他们的)”“它的(他们的”)。

如: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②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⑤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在也。

上述五句中的“其”,都可译成第三人称代词“它的”。

①句,“其下”指山的下面。

②句,“其文”指“仆碑上的文字”。

③句,“其左右”指“山洞的两旁”。

④句,“其深”指“山洞的深处”。

⑤句,“其传”指“古书的传说(文字)”。

三、“其”活用作第一人称代词,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相当于“我(自己)”、“我们”或“我的(我们的)”。

如: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①句,“其”指代上文的“余与四人”,只能译成“我们”。

②句,“其”指的是“我(自己)”。

四、“其”作指示代词,可以指代个别的人或事物,也可指代多数,一般都是远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那些、那里”。

古文中其的用法和含义

古文中其的用法和含义

古文中其的用法和含义古文中“其”的用法和含义古代文献中,“其”字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词汇。

它具有多种用法和含义,既可以作为代词,也可用作形容词或副词。

在不同的语境下,“其”的使用方式和意义会有所差异。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古文中“其”的用法和含义,帮助读者理解并运用这一表达工具。

一、“其”作为代词的使用在古代文献中,“其”常被用作指示人称代词或物主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的意思。

例如,在《左传·襄公》中就有这样一句话:“晋人因而笑之,则鄂侯憎其乡也。

”这里的“其乡”表示的就是鄂侯所属的地方。

除了指示人物或事物外,“其”还经常被用来表达作者对某个主体选取之后未予明确阐述的情况进行修饰。

比如,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君子上达陈腐.下蔽箴规.则民之器小而不知也。

”其中的“其”表示的是一个广义上的人群,表示孔子所讲述的道理适用于那些高尚品德并具有求知欲望的人。

二、“其”作为形容词的使用除了作为代词,古代文献中,“其”还常常用作形容词,表示属于某个事物或者人物。

例如,在《晋书·陈寿传》中有这样一句描述:“(陈寿)既善居官桂乃赋皇唐之庙号以纪其年也。

”这里的“纪其年”即表示为纪念他所生活在的时代。

另外,“其”还常用来修饰动词后面省略主语的情况。

例如,《红楼梦》中就有这样一句话:“心里自怜始终不偶然.亏得堂前送火?”这里“堂前”是近支借法,“自(己)怜”,然后省略掉了“自己”。

同时,“亏得堂前送火?”也可以理解为“亏得(堂前人家)送火?”三、“其”的副词用法此外,古文中“其”还可以作为副词使用,表示强调和加重语气。

比如,在《左传·哀公二十四年》中有这样一句:“群臣若无灵省,其或不职矣。

”这里的“其”表示强调,意味着如果没有谨慎对待、留意事情的话,那么官员们就会失职。

在古代文献中,“其”的副词用法常常与其他副词连用,并且可以放在句首或者句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诗经》中“其“的特殊用法及规律眉山市东坡区苏祠中学周德华摘要:《诗经》中的“其”在用法、特点、规律上与文言文中的“其”均有极大差异,且读音亦有所变化。

文言文中的“其”常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或用作远指代词“那、那些、那样”;而《诗经》中的“其”在用法上不仅灵活、自由,而且独特、罕见。

它除了与文言文中的这一相同用法外,还可用作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近指代词“这”(这样、这个)和副词、连词、助词等。

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极难见到,而在《诗经》中却极为普遍。

关键词:《诗经》“其”,特殊代词;副词;连词;助词“其”在文言文中常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他(他们)、她(她们)或它(它们)”,这是它在文言文中的主要用法。

如“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此句中的“其”便用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他”,即在船上刻记号的人。

有时也用作远指代词,指代人或物,有“那”、“那样”、“那些”之类的意思。

如“用手拂之,其印自落”(《梦溪笔谈·活板》),此句中的“其”就是指代词,指代“那”,即“活板印模”。

“其”的这一用法在文言文中是它的主要职能。

“其”在文言文中的这一用法极易理解,可它在《诗经》中就使人很难理解、掌握了。

它在用法上灵活自由。

如“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经·七月》),”北风其凉,雨雪其雱”(pāng)(《诗经·北风》),“彼人是哉,子曰何其?”(《诗经·园有桃》)。

这几句中的“其”就属此类。

它常在句首、句中或句尾,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近指代词或副词、连词、助词,与文言文中的“其”的用法特点迥然不同。

那么,《诗经》中的“其”在用法、特点、规律上到底有何变化呢?下面就此问题分别从不同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初浅看法。

一、《诗经》中的特殊代词“其”《诗经》中的“其”用作代词,除了具有在文言文中的一般指代作用外,它还具有指代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及近指的作用。

这便是它在《诗经》中的特殊之处。

(一)“其”用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其”在《诗经》中用作第一人称代词时,读qí(齐音),有“我”或“我们”的意思。

如“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诗经·访落》)。

句中“其”用作第一人称代词,读qí(齐音),有“我”的意思。

句译:好呀皇考的神灵!就来保护我的一身吧!“爱居爱处,爱丧其马”(《诗经·击鼓》)。

此句中的“其”亦用作第一人称代词,读qí(齐音),有“我们”的意思。

句译:于是往下,于是留下,于是失掉了我们的马。

这种用法,是文言文中不具有的。

(二)“其”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其”在《诗经》中用作第二人称代词时,读qí(齐音),有“你”或“你们”之意。

一般位于居首。

如“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经·抑》)。

此句中的“其”用作第二人称代词,读qí(齐音),有“你”的意思。

句译:(他)不但当面教训你,而且还打了你的耳括子。

“回遹(yù)其德,俾民大棘(jí)”(《诗经·抑》)。

此句中的“其”亦用作第二人称代词,读qí(齐音),有“你”的意思。

句译:(他)还是歪邪了你的品德。

“其”用作第二人称代词,只用于《诗经》。

文言文中不出现这种用法。

(三)“其”用作近指代词“这”《诗经》中的“其”用作近指代词时,读qí(齐音),常位于句首或句中指代某一情况,具有“这、这个、这里、这样”之意。

如“我行其野,言采其蓫(zhú)”(《诗经·我行其野》)。

句中的两个“其”分别近指某一情况,读qí(齐音)。

第一个“其”有“这个”之意;第二个“其”有“这里”之意。

句译:我出走在这个旷野,就采摘这里的萝蔔(bo)。

“我行其野,言采其蓄”(《诗经·我行其野》)。

这两句中的“其”,第一个近指“这个”,第二个近指“这里”,都读qí(齐音)。

句意:我出走在这个旷野,就採摘这里的小旋花菜。

“其何能淑,载胥及溺?”(《诗经·桑柔》)。

此句中的“其”亦属近指,读qí(齐音),有“这”的意思。

这将怎样才能有办法,就相率至于掉水没落吗?“其”用于近指,在文言文中一般不这样用。

二、“其”在《诗经》中用作副词(一)“其”用作副词有“难道”之意“其”用作副词读qí(齐音),有“难道”之意,常位于句首,表反问语气。

如“萚(tuî)兮萚兮,风其吹女?”(《诗经·萚兮》)。

此句中的“其”是副词,读qí(齐音),表反问,有“难道”之意。

句译:落叶啊,落叶啊,风难道吹了你吗?“萚兮萚兮,风其漂女?”(《诗经·萚兮》)。

此句中的“其”也用作副词,读qí(齐音),表反问语气,有“难道”的意思。

句意:落叶啊,落叶啊,难道风飘了你?“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诗经·何人斯》)。

此句中的“其”亦用作副词,读qí(齐音),位于句首,亦有“难道”之意。

句译:他是什么人呀!难道是一阵飘风吗?这种用法,也是文言文中极罕见的。

(二)“其”用作副词有“将”、“将要”之意1、“其”用作副词读qí(齐音),有“将”之意。

如“我其夙夜,畏天之威”(《诗经·我将》)。

此句中的“其”位于句首,表未来情况,有“将”的意思;用作副词,读qí(齐音)。

句译:我将日夜小心,敬畏天的威灵。

“小东大东,抒柚其空!”(《诗经·大东》)。

此句中的“其”位于句中,用副词,读qí(齐音),表要出现的情况,有“将”之意。

句译:小也征求于东,大也征求于东,织布的梭子也将会一空!这种用法在《诗经》中出现较多,文言文一般不这样用。

2、“其”用作副词,有“将要”之意《诗经》中的“其”作副词,常位于句中或句首,读qí(齐音),表未来情况,有“将要”之意。

如“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经·七月》)。

此句中的“其”是副词,读qí(齐音),表将会出现的情况,是“将要”之意。

句译:赶紧修好住屋,将要开始播种各种谷物了。

“昊天其子义,实佑序有”(《诗经·时迈》)。

此句中的“其”也用作副词,读qí(齐音)。

用于句中,表将会怎样,有“将要”之意。

句译:昊天上帝将要抚爱他,这是佑助继续这周家。

可见,“其”在《诗经》中的这种用法也很特殊。

三、《诗经》中的“其”用作助词“其”在《诗经》中用作助词时,读jī(机音)或jì(计音),可译作“呢”或“啦”,也可不译出。

(一)“其”用作助词时,有“呢”或“啦”之意。

《诗经》中的“其”用作助词时,读jī(机音),位于句尾,表疑问语气,有“呢”或“啦”之意。

如“彼人是哉,子曰何其?”(《诗经·园有桃》)。

此句中的“其”用作助词,读jī(机音),位于句尾,表疑问语气,有“呢”的意思。

句译:他们那些人啊,你能说什么呢?“夜如何其?夜未央”(《诗经·庭燎》)。

此句中的“其”是助词,读jī(机音),位于句尾,表疑问语气,有“啦”的意思。

句译:夜怎么样了啦?夜不忙。

“其”用于句尾作助词,一般只有在《诗经》才有这种用法。

(二)“其”作助词,没有实在意《诗经》中的“其”作助词时,计jì(计音),位于句中,没有实在意义,不必译出。

如“北风其凉,雨雪其雱(pāng)”(《诗经·北风》)。

此句中的两个“其”是助词,读jì(计音),没有实在意义,起强调语气作用,可不译出。

句译:大风冷啊,大雪飞扬。

“不日不月,曷其有佸(huï)”(《诗经·君子于役》)。

此句中的“其”亦读j ì(计音),位于句中,作助词,强调语气,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出。

句译:这为期是多么的漫长啊,如何才能相会呢?这中用法在文言文中亦属少见。

(三)“其”作助词,表发议论“其”作助词,读jī(机音),位于句首,表发议论,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出。

如“其虗(xū)其邪?既亟只且!”《诗经·北风》。

此句中的两个“其”,第一个位于句首,第二个位于词首,都作助词,读jī(机音),对句中语气起强调作用,没有实在意义,不必译出。

句译:该缓舒舒,该慢徐徐吗?已经紧急了。

“其雨其雨?杲杲(gǎo)出日”(《诗经·伯兮》)。

此句中的两个“其”,作助词,读jī(机音),位于句首、句中,强调语气,没有实在意义,不须译出。

句意:该要下雨,该要下雨啦?树上红亮亮的出了太阳。

这种用法,在《诗经》中时常出现。

四、《诗经》中的“其”用作连词“其”在《诗经》中作连词时,读qí(齐音),有“而”或“可是”之意,居于句中或句首,可表并列或转折关系。

如“有女仳(p ǐ)离,慨其叹矣”(《诗经·中谷有蓷(tuī)》)。

此句中的“其”是连词,读qí(齐音),有“而”的意思。

句译:这个女人被离弃,她丧气而悲泣呀!“维民之则,其在于今,兴迷乱政!”(《诗经》)。

此句中的“其”是连词,读qí(齐音),用于句首,表转折关系,有“可是”之意。

句译:是人民的模范,他们要仿效,可事在于今,唉,都昏迷搅乱了国政!“其”有作连词,这种用法,只限于《诗经》。

由此可见,《诗经》中“其”的读音、语义、词性的用法是极灵活、自由的;特别是置于句首、句中、句尾作作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近指代词及副词、助词时,其用法更为灵活、自由。

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是很难见到的,可在《诗经》中,它却常常出现,而且差异较大。

这自然会给我们读懂、理解、研究《诗经》带来极大不便,但只要我们在读懂、理解、研究中,注意了解、掌握它们的特殊用法、特点及规律,也是容易弄清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义及用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