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 序言
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 形成了不同的语言方式.语言是文化观念、思维模 式的表现形式.毋庸置疑,英语汉语两种不同语言产 生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不同的文化理念.通过 英汉思维模式之间的对比,探讨了不同思维模式下 的不同语言方式以及思维模式对翻译的影响,提出 译者应当竭尽自己所能去挖掘英语和汉语的深层 意义,摆脱语言在意义及结构上的束缚,最终达到一 种"最贴切的自然对等"。

. Nobody could be too foolish this day. 这句话若直译为: " 今天谁也不会太愚蠢" , 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英 语中的双重否定结构, 体现为一种逆向思维的方 式. 其正确译文应该是: 今天, 无论你怎样出洋相, 都不算过分. 例4.It is impossible to overestimate the value of the invention. 这也是一个体现为逆向思维 的双重否定结构. 如果直译为: " 过高估计这项发 明的价值是不可能的" , 则与原文的意思大相径 庭. 正确的译文应为: 这项发明的价值无论怎样 估计也不会太高. 由此可见,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 只有对不同民族在理解与思维上的差异作深入 细致的了解, 才能避免错译, 误译, 从而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
二、中国人重整体(integrity)、偏重综合性(synthetic)思维, 英美人重个体(individuality)、偏重分析性(analytic)思维
①崇尚和谐是重整体思维的突出表现。汉语注重和谐与对称。而英美人就不 及中国这样讲究。
例:
SL: 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 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态,变成了一张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黄的,而 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 TL: When it gathers its wings full of exquisite patterns, it conceals its beautiful colors. When it flutters out from a cluster of blooming flowers and alights somewhere in the middle of its graceful flight, it turns into a dried leaf , not even of a withering yellow, but of a deathly grey.
四、中国人重形象思维(figurative thinking), 英美人重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
①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方式的表现之一是汉字的象形性,以形示意是汉字的重 要特点。英美人重逻辑思维方式的特点则可从英语词语的功能性上看出。 例:中:海、江、河,都有偏旁 “ 氵” 英:of ②中国人特别喜欢用具体形象词语比喻抽象的事物,以物表感,状物言志。 英美人常用抽象名词指代具体事物。 例:中:脚踏实地 英:have a down-to-earth manner ③汉语的量词数量多、文化内涵丰富、生动形象;而英文没有。 例:数词“一”, 一面镜子(a mirror) 一朵花(a flower)
• 英词则不然。西方哲学主张“人物分立”,强调 客观,重形式论证与抽象思维。其反映在语言上, 则重形合,力求结构上的严谨,多长句和复杂句, 多用连词、介词等, 主语既可是人,也可是物。
三、中国人重直觉(intuition), 英美人重实证(evidence)
中国人理解语言时突出“意”,力图领会“言外之意”,不太重视对语 言的科学分析;而英美人重视理性知识,重视分析,主张通过对大量实 证的分析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
一、中国人注重伦理(ethics),英美人注重认知(cognition)
①儒家思想“关心的是人道,而非天道,是人生之理,而非自然之性”;英美人对 天文地理有浓厚兴趣,从而形成了探求自然奥秘,向自然索取的认知传统。
如: SL:顺其自然
TL: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in accordance with its natural tendency ②汉语中亲属称谓特别复杂;英语的亲属称谓比较笼统。 如:SL:叔叔,伯伯,舅舅 TL:uncle ③中国人的的伦理精神重视“群己合一”,突出“群体”的人格,倡导集体主义, 较轻视个体的人格;而英美人注重个体的人格,倡导个人主义。
②整体性思维还体现在汉语语法的隐含性,句法的意合性及词义的笼统与模 糊性上。分析性思维则表现在英语语法的外显性,句法的形合性及词义的具 体性上。
例: SL:you are no more needed , so you can go now.
来自百度文库
TL:你可以走了,这里不需要你。

生活在不同变化下的人们由于对外界的认识模式存 在着差别,在民族思维模式上也必然有所区别。国 内不少学者早对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做了分析总结。 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最根本的不同表现在思维 模式方面,这是其他一切不同点的基础和来源。他 说:“一言而蔽之,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 合的(comprehensive),而西方则是分析的(analytical)”。 (陈安定:276)。陈淑能也认为:“东方和西方的思 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 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 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 理性、逻辑、实证……。”
请看例句:
• You are just a doubting Thomas. You won 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 这句话中的doubting Thomas源 于圣经故事, Thomas是 耶稣的 12门 徒之一, 此人生性多疑. 后来, 英语中使用doubting Thomsa表 示多疑之人. 理解了其中的文化内涵, 我们便可以 将其译为: 你这个人真多疑, 我说什么你都不信. eg: 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ings begin to breathe. 基督教认为, 上帝创造了人, 而人来自 尘土. 因此, 英语中creation指 " 上帝" . 而clay指 " 上帝创造的 人" . 理解了creation和 clay这 两个词的宗教涵义后, 就可将原 文译为: 老师是创造的见证人, 目睹生命呼吸成长. • 东西方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浸透在各自的语 言表达之中, 只有深刻了解东西方文化个性的差异, 理解语 言中的文化内涵, 才能避免错译, 误译, 使翻译真正起到文 化交流的作用.
• 汉语词义一般比较笼统,英语词义一般比较具体. • “胡子” • full beard, circular beard, round beard shadow whiskers handlebars goatee tile beard military moustache stubble beard
这样看来,中西思维方式分别属于整体、 直觉、具象思维与分析、逻辑抽象思维。 思维是语言的工具。刘宓庆认为:“思维 支配语言。”可见思维对语言有着决定性 作用,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方式的 差异在语言中得到了反映。 • 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强调“悟 性”,重形象思维。其反映在语言上,则 重意合,不强求语言形式。其反映在语言 上,则重意合,不强求语言形式,少用连 词,多无主句,少被动语态句,形文求全 面,不怕重复,词句求平衡与对称。

汉民族的主体性思维方式,只强调主观感受,将理性功 能和交流目的融于直觉,而忽视了对客观现实进行符合 逻辑的形式表现,以致在翻译中体现不出语态的变化, 而造成误译。例如,“They were beaten, refused anything to read.”这里如果忽视了语态,就很容易误译成:“他们受 到毒打,拒绝阅读任何书籍。”其实句中的“refused”是 表示被动的过去分词,应译为“不准”。再如汉语 “2004年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译成英语, 若不注意到英民族强调客体,就很难译成“2004 saw a series of great events happened in China.”这种用时间作主语的 符合讲英语人们口味的地道英语[15](P119)。又如“信写 好了,但还没有发出去。”译为英语时,如果不清楚主 客体意识,很容易译成“The letter finished, but it hasn’t sent.” 其实应该译为“ The letter has been finished, but hasn’t been sent.”汉语说“车修好了”用英语表达时必须说“ The car has been repaired. ”用现在完成时态表示动作已经完成。类 似的句子还有很多,如:“碗洗好了”必须说“The bowls have been washed.”“作业做完了”必须说“The homework has been finished.”可见,思维中心不同,语态误 用,对译文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 重伦理思想观念体现在重宗族和宗族关系,重辈分尊卑 • 宗教信仰: 东西方文化在宗教信仰与历史典故中, 存在着 极大的差异. 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 认为上帝创造一切, 宗 教多有" 圣经" , " 洗礼" , " 修女" , " 教堂" , " 上帝" 等词汇. 而中 国人信奉佛教, 道教, 多有" 玉帝" , " 观音" , " 菩萨" , " 佛主" , " 慈悲为怀" 等宗教词汇. 在中国文化中, 历史典故丰富多彩, 如" 盘古开天" , " 牛郎织女" , " 项庄舞剑" , " 卧薪尝胆" 等等. 在西方文化中, 许多历史典故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神话及 圣经故事.
如:SL: 个人主义
TL: individualism
• 亲属称谓 • “张明和李丹是表亲.张明的母亲是 李丹的姑母,李丹的母亲是张明的舅母.” Zhang Ming and Li Dan are cousins. Zhang Ming’s mother is Li Dan’s aunt who is the sister of Li Dan’s father, while Li Dan’s mother is Zhang Ming’s aunt who is the wife of Zhang Ming’s mother’s brother.
例句
• (1)你来了,我走。 • (2)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 • (3)小辣椒见是书记,一愣,松开手,跟着就瘫了下来,滚 地皮,大哭大叫。 • 其中例(1)没有连接词,故可作几种解释。如:如果你来, 我就走;既你来了,我可以走了;当你来时,我就走。例 (2)是无主句。例(3)借助动词,按事物发展顺序道来,也没 用连词。 • 中国人似乎更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长于条分缕析;中 国人善于归纳,西方人善于演绎;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 人强调个体;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 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 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充 塞其中的是“道tao”或“气”,西方人把宇宙看作一个个 原子,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中国人处理事情就像中医, 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西方人处理事情就像西医,头 痛医头,脚疼医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