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全套7

合集下载

最新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课件PPT版第七章注意讲学课件

最新北京大学实验心理学课件PPT版第七章注意讲学课件
11
(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Broadbent(1954)双耳分听实验 他向被试的右耳呈现3个数字,同时向左耳则
呈现另外3个数字,如: 右耳:4,9,3 左耳:6,2,7
呈现的速度为每秒2个数字。然后,要求被 试再现。结果发现被试可用两种方式再现:
§ 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左右耳所接收的信 息;
13
支持证据:
Cherry(1953)使用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 耳程序的实验,其实验结果支持过滤器 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能很好地再现追随 耳的信息,而对非追随耳的刺激,除了 一些物理特征变化(如语言由男声变为 女声)能觉察之外,其他的任何东西都 不能报告,甚至当非追随耳的刺激由法 语改为德语、英语或拉丁语等的变化都 觉察不到。
14
Evidence against filtering: Some unconscious processing occurs
GSR (galvanic skin response) conditioning experiment:
One message coming in the left ear, and another set of isolated words coming in the right ear. In the right ear, when subjects got the word “carpenter” they would get a shock.
§ 以双耳同时接收到的信息为单位,按顺序成 对地再现。
12
(一)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
结果:Broadbent原估计能达到95%的准 确再现率,但实际上,以第一种方式再 现的准确率为65%,以第二种方式再现的 准确率为20%。

北大心理学考研书单

北大心理学考研书单

北大心理学考研书单
下面是我整理的北大心理学考研书单,这些书籍都是考研复习中比较重要的参考资料:
1.《认知心理学导论》:这本书是认知心理学的经典教材,对于理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非常有帮助。

2.《社会心理学》:这是一本综合性的社会心理学教材,涵盖了社会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体如何被社会影响,以及社会群体中的人际互动等内容。

3.《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人的发展过程,从婴儿期到老年期涵盖了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和相关理论。

4.《心理测量与心理统计》:这是一本介绍心理测量和心理统计的教材,对于理解心理研究中常用的测量和统计方法非常重要。

5.《临床心理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对于对临床心理学感兴趣的考生非常有帮助。

6.《实验心理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心理学中常用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对于理解心理实验的原理和操作非常重要。

7.《教育心理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准备从事教育工作的考生非常有帮助。

8.《心理学史》:这本书主要回顾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对于理解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和各个派别的观点很有帮助。

这些书籍都是北大心理学考研中比较常用的参考资料,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北大心理学书单

北大心理学书单

北大心理学书单
北大心理学书单
1、《精神分析学》(第7版),弗洛伊德,中信出版社
2、《心理学》(第11版),斯蒂芬·克莱因,人民邮电出版社
3、《心理学:全面综论》(第8版),丹·费森,高等教育出版社
4、《普通心理学》(第12版),凯文·科贝,机械工业出版社
5、《实验心理学》(第11版),萨姆·洛克,法律出版社
6、《心理治疗学》(第6版),爱德华·亨格尔,人民邮电出版社
7、《社会心理学》(第10版),理查德·门罗,中信出版社
8、《实验心理学概论》(第2版),戴维·布洛普,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9、《发展心理学》(第7版),马森,高等教育出版社
10、《认知心理学》(第10版),理查德·伯克,机械工业出版社。

- 1 -。

北大“实验心理学”课程串讲资料(九)

北大“实验心理学”课程串讲资料(九)

30、斯蒂⽂斯定律:指⼼理量S(如长度的主观单位)是物理量I(如线段的长度)的幂函数,⽤公式表⽰即S=kIn.这就是斯蒂⽂斯提出的幂定律或称斯蒂⽂斯定律。

31、信号检测论:简称SDT,是关于⼈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作出决定的理论。

它是信息论的⼀个重要分⽀。

在SDT 实验中常常以SN(信号加噪⾳)表⽰信号,以N表⽰噪⾳。

32、击中:⾊⼦游戏的4种情形。

当特殊⾊⼦是3,被试也以“是3”反应,称为击中。

33、虚报:当特殊⾊⼦是0,被试以“是3”反应,称为虚报。

34、ROC曲线: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简称ROC曲线,在⼼理学上⼜称等感受性曲线。

这就是说,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是对同⼀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在⼏种不同的判断标准下所得的结果就是了。

35、有⽆法:这种⽅法要求事先选定SN刺激和N刺激,SN和N的差别要⽐较⼩,约接近被试的辨别阈限。

并规定SN和N 出现的概率,然后以随机⽅式呈现SN或N,要求被试回答,刚才的刺激是SN还是N. 36、评价法: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先回答有信号或⽆信号,然后说明我们对回答的确信程度,这就是评价法的实验。

⽤这样的办法,我们就可以把信号或噪⾳引起的感觉离标准多远表达出来。

简答题: 1、⼼理物理学研究的核⼼问题是什么? ⼀百多年来,⼼理物理学⽅法不断发展,但它的中⼼问题仍然是物理量(对⾝体各感官的刺激强度)与⼼理量(各种感觉的强度)之间的数量关系问题。

在⽇常⽣活中可以观察到这样⼀种数量关系,即感觉强度的增长同刺激强度的增长并不是1 :1的关系。

2、如何理解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的概念? ①“刚刚感觉到”意味着这种感觉量正处在“感觉到”与“感觉不到”的过渡地带,⽽且在从“感觉到”到“感觉不到”的转折点上。

②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刺激强度叫作绝对阈限。

绝对阈限的操作性定义:有50%的次数能引起感觉、50%的次数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

③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强度差叫差别阈限⼜称为最⼩可觉差(j.n.d)。

实验心理学教案PPT课件

实验心理学教案PPT课件
实验的外部效度:指实验研究的结果 能被概括到实验情景以外的程度。即 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实验设计的核心在于实验控制,但是,在人为控 制创设的实验情景下得出的规律,其推论也往 往有相当的局限性。
与外部效度类似的另外一个概念: 生 态效度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1. 测验的反作用
教材上没有提到的其他影响实验内部效度 或外部效度的重要因素:
1. 实验处理的“传染”
假如实验组与控制组有机会相互沟通,实验组的被试 就可能把一些实验刺激的因素传递给控制组的被试。 例如,某学校在进行一项教师是否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对学生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 生可能会私下交流学习经验,得到学习方法指导的实 验班学生会把好的学习方法传播给对照班的学生。这 时候我们就说对照班受到了“污染”,已经不是真正的对 照班了。
例三:想知道一个人估计时间的准确性,设计 如下:一只绿色小灯泡和电子记时器相连,主 试按键让灯亮5秒、10秒、30秒、60秒,然后 让被试相应复制出按键时间。
效度反映的是对因变量的测量是否测 得到的是因变量自身真正代表的属性。
实例
在一项研究解题方法(自变量)对解题 能力影响的研究中,若以被试在一定时间内 解答出来的问题的多少为因变量的指标,当 要解答的问题足够多,而且按困难程度排列 时,以解答问题的数目作为因变量指标是有 效的。但是,如果问题很多但又都非常容易, 那么解答问题的数目作为因变量的指标就 不能说是有效的。因为它可能是由阅读速 度和书写速度造成的,而并不能准确地反映 出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问题——实验中的效度
教材上没有提到的其他实验内部效度和外部效 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2. 实验者或实验助理人员的偏向

北大心理系实验心理学串讲

北大心理系实验心理学串讲

第一章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题:1、关于科学的定义有两种不同的理论:静态和动态的观点。

2、对科学存在的误解:①将科学视为技术②将科学视为某些特定的学科。

3、关于科学研究存在几种不实之说:①“科学研究是对已有事实的积累” ②“科学研究致力于伟大的发现和突破”③“科学研究都是实验性的” ④“科学家是没有偏见的”4、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承认,心理学研究应该是科学的,是客观的、可控制的和可检验的。

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信的和有效的。

5、科学和常识存在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系统性和控制性两个方面。

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①概念和理论结构使用的严谨性。

②科学家系统地、实证性地验证他们的理论和假设。

③对控制性的理解。

④对各种现象间内在关系的探讨。

⑤对观察到的现象的解释。

6、科学和非科学研究方法之间的主要区别非科学方法科学方法一般方法直觉的实证性的观察偶然的,非控制性的系统的,控制性的报告主观的,有偏差的客观的,无偏差的概念模糊的,含有多余的含义清晰的定义,可操作的工具不准确的,不严密的准确的,严密的测量无效的,不可*的有效的,可*的假设不可测量的可测量的态度接受的,不加批评的怀疑的,批评的7、问卷和测验是心理学家经常使用的测量行为的有效工具。

8、心理学家经常使用两种类型的测量:(1)物理测量,(2)心理测量。

测量一般必须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信度包括:(1)重测、(2)复本、(3)分半、(4)同质性(5)评分者信度。

9、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定量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和衡量科学研究水平的指标之一10、非实验方法的特点:①我们不能操纵自变量。

②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做出妥协。

11、观察的分类:①根据观察场景的设置分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②根据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分直接和间接观察。

③根据观察者的参与程度分参与性和非参与性观察。

12、根据参与的程度,派顿把参与性观察分为4种:①完全的参与者②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③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④完全的观察者13、调查研究的变量分为两类:①被试的机体变量②被试的反应变量14、调查问题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自由回答形式、(2)填空式、(3)量表式、(4)表格式、(5)排列秩序、 (6)分类型(7)核对细目表等。

北大心理学专业课程

北大心理学专业课程

北大心理学专业课程
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课程:
1. 基础课程:包括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和发展心理学等。

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心理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 专业方向: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设有脑与认知科学系、管理与社会心理学系、临床与健康心理学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系等四个学科方向的学系,覆盖了心理学的多个分支领域。

3. 应用心理学:北大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分为应用方向和临床方向。

应用方向包括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等领域,而临床方向则主要集中在变态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等领域。

总的来说,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涵盖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还包括了多个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心理学专业人才。

北京大学吴艳红实验心理学讲义(上)

北京大学吴艳红实验心理学讲义(上)
– 节省法(重学法) 。
实验心理学
.
6
三、实验方法与非实验方法 (1)
• 实验方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 实验方法可以“产生”新的现象;
• 实验方法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 实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
实验心理学
.
7
三、实验方法与非实验方法 (2)
• 非实验方法的特点:
– 我们不能操纵自变量; –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
• 范式是指按照某一比较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 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步骤。
• 范式的另一种解释是哲学家T. S. 孔恩提出的,是 指科学发展的某一时期,在一个领域内某一理论 为大家所公认,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它指导 着这一时代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这个理论便称为 范式。
实验心理学
.
9
四、实验范式(2)
• 加工水平效应(the level effect of processing) • 在非随意学习中(incidental learning),要求被
实验心理学
.
3
一、实验心理学:定义、内容及简要历史回顾 (3)
Five Historic Scientists
Hermann von Helmholtz 赫尔姆霍兹
1821 – 1894
Measured speed of neural impulses
Ernst Weber 韦伯
Gustav Fechner 费希纳
•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 • 定义: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
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 因变量的选择及测量 • 因变量的可靠性即信度 • 因变量的有效性即效度 • 因变量的敏感性 • 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可能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