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减法的运算性质(参考教案一)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掌握5以内减法口算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图意的过程中,将图意转化成语言表述,在语言表述的基础上抽象成算式,重点理解算式表达的意义。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口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理解符号意义的能力,对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目标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1~5各数和加法的基础上,依据从抽象到具体的认知规律,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法,掌握减法的含义及5以内减法口算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理解图意,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课件、圆片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边打手势边复习2~5的组成。

2.填一填4+□=5 □+2=4【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5的组成,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二)学习减法的含义1.初步感知减法含义。

(1)教师边演示边问:有4个气球,飞了1个,还剩几个?(2)请全班同学用小圆片代替气球,和老师一起表演。

(3)同桌互相表演一遍。

小结:从4个气球里去掉1个,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初步建立减法概念。

(1)通过点子图和实物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含义。

(2)将实物图和点子图抽象出减法算式。

5-1=4(3)识减号和减法算式。

(4)学习减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小结:我们在写减法算式时,从几个里去掉一部分,就在减号前面写几,去掉了几就在减号后面写几,还剩下几个,就在等号后面写几。

3.体会图意与减法算式的一致性。

教学第26页“做一做”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1)有5把铁锹,拿走了1把,还剩4把。

(2)有4块饼干,拿走2块。

还剩2块。

(3)有3只纸鹤,拿走了2只,还剩1只。

有3个学生,跑走了2个,还剩1个。

有3个学生,有2个男生,有1个女生……小结:刚才我们看了三幅图,都表示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所以都是用减法来计算的。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减法的定义和性质2. 减法的运算规则3. 减法的运算性质4. 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解决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减法的运算性质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索减法的运算性质。

2. 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减法运算性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实例和练习题3. 小组合作学习资料一、减法的定义和性质1.1 减法的定义1.2 减法的性质二、减法的运算规则2.1 减法的基本规则2.2 减法的运算顺序三、减法的运算性质3.1 减法的运算性质3.2 减法的运算性质的证明四、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解决问题4.1 运用减法运算性质简化计算4.2 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五、减法的运算性质的应用5.1 减法运算性质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5.2 减法运算性质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六、减法的运算性质的拓展与深化6.1 减法运算性质的拓展6.2 减法运算性质的深化七、减法运算性质的练习与巩固7.1 减法运算性质的练习题7.2 减法运算性质的巩固练习八、减法运算性质在数列中的应用8.1 数列与减法运算性质的关系8.2 减法运算性质在数列中的应用九、减法运算性质在函数中的应用9.1 减法运算性质与函数的关系9.2 减法运算性质在函数中的应用十、减法运算性质在几何中的应用10.1 减法运算性质与几何的关系10.2 减法运算性质在几何中的应用十一、减法运算性质在概率中的应用11.1 减法运算性质与概率的关系11.2 减法运算性质在概率中的应用十二、减法运算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2.1 减法运算性质与实际问题的关系12.2 减法运算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十三、减法运算性质的总结与提高13.1 减法运算性质的总结13.2 减法运算性质的提高与拓展十四、减法运算性质的复习与检测14.1 减法运算性质的复习题14.2 减法运算性质的检测与评价十五、减法运算性质的综合应用与拓展15.1 减法运算性质的综合应用15.2 减法运算性质的拓展与研究六、减法运算性质的数学证明6.1 减法运算性质的逻辑推理6.2 减法运算性质的数学证明七、减法运算性质的数学应用7.1 减法运算性质在数学问题求解中的应用7.2 减法运算性质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八、减法运算性质的科技应用8.1 减法运算性质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8.2 减法运算性质在信息科学中的应用九、减法运算性质的跨学科应用9.1 减法运算性质在物理学中的应用9.2 减法运算性质在其他自然科学中的应用十、减法运算性质的人文应用10.1 减法运算性质在语言学中的应用10.2 减法运算性质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十一、减法运算性质的逻辑推理训练11.1 减法运算性质的逻辑推理方法11.2 减法运算性质的逻辑推理练习十二、减法运算性质的数学建模12.1 减法运算性质的数学建模方法12.2 减法运算性质的数学建模案例分析十三、减法运算性质的算法设计13.1 减法运算性质的算法设计原则13.2 减法运算性质的算法设计实例十四、减法运算性质的软件实现14.1 减法运算性质的软件实现方法14.2 减法运算性质的软件实现案例十五、减法运算性质的综合实践15.1 减法运算性质的综合实践项目15.2 减法运算性质的综合实践成果展示与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重点:1. 减法的定义和性质: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是学习减法运算性质的基础。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设计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设计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设计第一章:减法的定义与性质1.1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表示已知两个数相加的结果,求其中一个加数。

1.2 减法的性质:性质1:a b c = a (b + c)性质2:a b = b a性质3:a (b + c) = (a b) c第二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2.1 减法的运算规则: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需要将减数与被减数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减。

2.2 借位规则:当被减数的某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时,需要从高位借位。

第三章:减法的运算技巧3.1 交换减数和被减数的位置: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如果减数和被减数的位置不同,可以先交换它们的位置,使得运算更加简便。

3.2 分解减数:将减数分解成多个数的和,分别进行减法运算。

第四章:减法的运算性质的应用4.1 性质1的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利用性质1将复杂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4.2 性质2的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利用性质2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4.3 性质3的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利用性质3将复杂的减法运算转化为简单的减法运算。

第五章:减法运算性质的综合应用5.1 利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运算性质,使得计算更加简便。

5.2 利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利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从而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法。

第六章:减法的运算性质在数学证明中的应用6.1 利用减法性质1进行证明:介绍如何在数学证明中利用减法性质1简化计算过程,证明数学定理或公式。

6.2 利用减法性质2进行证明:解释减法性质2在数学证明中的应用,展示如何利用该性质进行证明。

6.3 利用减法性质3进行证明:举例说明减法性质3在数学证明中的使用,解释其简化证明过程的效果。

第七章:减法的运算性质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7.1 利用减法性质1解题: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在数学竞赛中利用减法性质1解决复杂问题。

减法的性质(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减法的性质(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减法的性质(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一、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

•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

•了解减法的性质,–减法的交换律:a-b = b-a–减法的结合律:(a-b)-c = a-(b+c)–减法的分配律:a-(b+c) = (a-b)-(a-c)•能够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减法的运算方法。

•减法的性质。

教学难点•减法的性质的理解与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课前预习,导入新知识。

•给学生举例,概括减法规律。

•给学生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性质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都学过加法了吗?那么,减法是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表达,引导学生讲解减法的基本概念。

2. 讲解减法的性质引导学生看下面的式子:•6-3 = 3•3-6 = -3让学生分析上述式子,探究减法的交换律:•a-b = b-a再看下面的式子:•(5-3)-2 = 0•5-(3+2) = 0让学生分析上述式子,探究减法的结合律:•(a-b)-c = a-(b+c)再看下面的式子:•10-(4+2) = 4•(10-4)-(10-2) = 4让学生分析上述式子,探究减法的分配律:•a-(b+c) = (a-b)-(a-c)3. 练习•问题一:小明有10元钱,他买了一支笔芯5元,然后又花了3元买了糖果,那么,小明手上还剩下多少钱?•问题二:小红有5元钱,她又借了小明1元钱,请问小红手上有多少钱?•问题三:小刚有8元钱,他买了文具盒2元,买了4元钱的笔和2元钱的书,那么,他手上还剩多少钱?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运用减法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方法•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

•熟练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

•认识减法的性质,记住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尝试用减法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通过问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减法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在课上参与互动。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模板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模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模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小数加减法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2、掌握先把小数点对齐,再从低位算起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提高推理和归纳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整数加减法的学习基础,而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识迁移类推,总结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课前调研,大部分同学不难掌握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的基本方法,但对于为什么这么算的道理,即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明晰算理,进而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

重点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一、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创设情境出示四本图书的及价格信息。

问:你能就这些信息,提出一个能一步解决的问题并列式解答吗?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4.17+3.923.92+4.62.13+4.174.6-4.17……2、引入课题问:请认真观察,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书:小数的加减法)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

①购买《百科全书》和《睡前故事》一共要花多少钱?②购买《睡前故事》和《丁丁上学记》一共要花多少钱?③购买《游戏力》和《百科全书》一共要花多少钱?④《丁丁上学记》比《百科全书》贵多少钱?……学生观察发现:是关于小数的加、减法。

白板课件二、第二阶段教学新课,探究新知1、整、小对比,初步体会。

探究小数加法2.13+4.6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回忆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对比思考: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一样吗?2、对比分析,总结方法。

探究小数加法3.92+4.6的计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将小数点对齐,才能保证相同数位对齐。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教案-liu 减法性质-教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数学教案-liu 减法性质-教学教案

数学教案-liu 减法性质-教学教案
课题:
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内容:P106—P107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理解并把握减法的性质,并能进行简洁的应用。

2、培育同学观看、比拟、抽象、概括的力量。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4、培育同学的小组合作探究新知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把握减法性质。

难点:抽象、概括减法性质及其简洁的应用。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同学活动
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课件内容:
你想帮谁计算剩下多少元钱能用不同方法解答吗
生汇报:要求将思考的过程与所列的算式一起说出来。

2、引导观看:
黑板上贴满了你们写的算式,显得有些零乱,能将它们进行整理吗,你想怎样整理。

师问: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分吗
师小结:相等的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
师说:认真观看这些算式,找一找,相等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或不同。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速度。

二、教学内容:1. 减法的定义及运算规则。

2. 减法的运算性质:a. a b c = a (b + c)b. a b = b + (-a)c. a a = 03. 减法的运算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减法的运算性质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减法运算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减法的定义、运算规则及运算性质。

2. 运用例题演示法,展示减法运算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3. 开展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减法运算性质的运用。

4.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减法的定义及运算规则,引出减法的运算性质。

2. 讲解减法的运算性质:分别讲解性质a、b、c,并结合例题进行演示。

3. 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展示例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课后思考题,拓展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对减法运算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2. 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3.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思维能力。

七、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减法运算性质。

2. 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引导和帮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结合课后作业和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八、课后作业:a. 256 75 25b. 800 300 50c. 456 892.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解决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三篇小学四年级数学《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减法的运算性质,并利用性质进行有关的简算。

2、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及综合概括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李叔叔看一本书,昨天看到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还剩多少页?学生汇报。

生每回答一个问题,师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板书三种方法。

(1)234-66-34 (2)234-(66+34) (3)234-34-66师:请你告诉我他们的结果。

(只板书最后结果)结果相等,那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等于号)板书。

2、请你观察这三种方法,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师总结。

(生如果说不出,可以引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师:是不是所有的从一个数里面连续减去两个数,都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呢?请大家试着在草稿纸上举例验证。

学生汇报。

师:像这样的式子你能举得完吗?写不完怎么办?(生:用字母表示)a-b-c=a-(b+c) a-b-c=a-c-b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以先减第二个减数,再减第一个减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减法的运算性质”生齐读。

3、这三种解法都是正确的,你喜欢哪种呢?为什么?生汇报,大部分人应该会选择第二种和第三种。

师总结:凑整。

(两个减数能凑整)、去尾变整(被减数和一个减数有相同部分)三、巩固练习1、请你说说哪个小朋友最会运用今天所学知识使计算变得简单了呢?① 354-74-26=354-(74+26)=354-100=254② 154-54-79 =154-(54+79) =154-133=21③ 472-54-72 =472-72-54 =400-54=346④ 158-63-58=158-(63+58)=158-121=37师小结:我们在遇到连减的时候,要根据这几个数值的特点来正确选择运算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减法的运算性质(参考教案一)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设计:
本节课从实际情况入手,让学生体会实际生活中两种算法的客观存在,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先感知再抽象出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在设计中本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
教学内容:
《减法的运算性质》(《现代小学数学》第七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减法的运算性质,并利用性质进行有关的简算.
(2)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及综合概括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
一、师:我在商店买牙膏花4.5元,买香皂花3.5元,付给售货员10元钱,请帮老师算一算,售货员应找给老师多少钱?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板书:10-(4.5+3.5) 10-4.5-3.5
二、研究分析减法的性质.
1.出示例1:四年级一班有图书84本,借给第一小队26本,借给第二小队30本,还剩多少本?
方法一:先求共借出多少本,再求还剩多少本.
方法二:先减去第一小队借的,再减去第二小队借的.
2.师:这两种算式间有什么关系?
3.观察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4.请学生分组讨论有什么规律.
5.概括讨论的结果.
(1)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用这个数依次减去这两个数.
(2)一个数依次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6.练习:在下面空格上填出适当的符号.
459____47____153=549-47-153
673-(173+48)=673____173____48
7.用字母a、b、c代表任意的三个数,表示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或a-b-c=a-(b+c)
8.练习:把左右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师:根据什么?应注意什么问题?
三、运用性质简算.
1.出示例2:
638-(438+57)
=638-438-57
=200-57
=143
师:怎样算比较简便?
根据什么?
2.练习:
(1)756-(165+48)
(2)832-346-154
(3)876-(276+158)
(4)3950-668-232
四、小结:
1.什么是减法的运算性质?
2.通过学习还有什么疑问?
五、板书设计: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