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贵广铁路天平山隧道2号斜井的动态设计

合集下载

天平山隧道3#斜井施工通风方案-修改

天平山隧道3#斜井施工通风方案-修改

天平山隧道3#斜井施工通风方案计算1 基本概况天平山隧道位于广西桂林市临桂县黄沙瑶族乡,全场14.012公里。

其中3#斜井设计长1793m,坡度为9%下坡,斜井宽7.7m,高6.2m, 斜井与正洞以60°夹角相交。

原计划承担正洞施工任务DK376-250+ DK374-368共计1882m,现预计承担正洞施工任务1978m。

该工程的特点是斜井长,通风距离长,埋深大洞内地温高,洞外气压较大,造成隧道内通风排烟困难,致使施工作业环境差,通风排烟效果的好坏对施工影响很大。

临桂县自然资源丰富,特产充裕。

县城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平均气温19.1℃,年均降水量为1869mm。

2 施工通风控制标准2.1 施工通风控制标准调研依据我国矿山安全规程及《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隧道内施工作业段的空气必须符合下列卫生标准:(1) 有害气体洞井内空气中有害气体主要有CO 和N x O y、H2S、SO2及柴油机废气等。

这些有害成分的主要来源有爆破产生的炮烟、柴油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废气毒害物质等。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国标建(GBJ)1—62”中规定,各成分的最大允许浓度值参见表2-1。

表2-1 各成分的最大允许浓度值(2) 粉尘粉尘包括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细散状矿物和岩石的尘粒,主要来源于掘进、造孔、装渣、运输及喷锚作业过程。

依据《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粉尘允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不得大于2mg。

(3) 空气温度依据《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以人体舒适为限,洞内气温不宜超过28℃。

(4) 风量要求。

依据《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洞内风量要求为每人每分钟供应新鲜空气3m3。

(5) 风速隧洞中风速过高或过低,都对作业人员的身体不利。

风速过高,易致感冒,且尘土飞扬,对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不利;风速过低,汗水不易蒸发,使人感到闷热不舒服,且过低的风速不易冲淡有害气体,还可能造成有害气体聚集,对安全生产不利。

高铁隧道施工技术中正洞施工工艺探析

高铁隧道施工技术中正洞施工工艺探析

高铁隧道施工技术中正洞施工工艺探析1 工程概况新建贵广铁路6标天平山隧道起迄里程为DK366+865~DK380+875,全长*****m,为单洞双线隧道。

隧道进口段位于半径为5500m的右偏曲线上,出口段位于半径为6000m的左偏曲线上。

从隧道进口至出口依次为135m上坡,坡度为17‰;2163上坡,坡度为3‰;*****m下坡,坡度为20‰;878m下坡,坡度为17.8‰。

根据地形条件、工期要求,共设置0#、1#、2#、3#、4#斜井。

隧道洞身共穿越3条区域性断裂带,线路走向与断层走向大角度相交。

受区域性断裂影响,次级构造极为发育,测绘、物探及钻探等勘探成果综合分析另有10条断层与隧道存在密切关联。

洞身的含水岩为碎屑类岩组,主要是基岩的裂缝水。

对于地下水来讲,其富水特性同地形地貌、岩性、植被、降水等存在密切的关联。

整体隧道主体为页岩及砂岩,裂缝的发育相对较好,节理较清晰,延展性较强,特别是斜核位置,地下富集良好,成分为碎屑岩裂缝水。

地面水源的主要补给为自然降雨,通过渗透、补给,顺地势倾向流动,成分散状,在坡脚位置一起排入溪沟及大江大河中,年水位变幅1~5m。

2 施工特点天平山隧道Ⅲ级围岩段长2980m,占21%;Ⅳ级围岩段长9808m,占70%;Ⅴ级围岩段长1224m,占9%。

施工特点如下:(1)施工现场地处大山深处,施工便道长,路况险峻,材料及机具设备进场十分困难。

施工现场崎岖不平,现场临建布设困难。

(2)斜井长,纵坡大,涌水量大,洞内施工运输、通风及排水难度大。

(3)隧道长,施工任务重,工期紧。

进场便道修建难度大,时间长,2#、3#斜井承担正洞施工任务较重;同时通过现场实地勘察,2#、3#斜井没有再次优化及增加斜井的条件,工期异常紧张。

(4)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隧道穿越13条断层破碎带,6条褶皱带,施工难度较大。

(5)气候情况相对特别。

项目所在区域经常三日没有晴天,降雨较多,所以,应事先做好雨天施工。

老营盘二号隧道监控和地质预报过程中动态设计的实践

老营盘二号隧道监控和地质预报过程中动态设计的实践


地质 预 确认 了异 常区段 的分布 ,并结 合地表调 查结果 综合 分析 ,提 出建议。 主 要 了解 异 常 区 段 的分 布 .并 报 对 原 设计 断 层 发 育 的位 置 进 行 了较 为 准 确 的判 断 ,断层 规 模 和 影响 程 度进 行 了修 正 ( V a 调 整至 综 合地 表 调 查 结 果提 出施 工 建
较 大 出 入 ,通 过 现 场 采 样 ,求 出 岩 体 基
Q .然 后 再 进 行 重 新 评 果 、 围 岩 级 别 判 定 、 地 质 观察 和 经 验分 和优 化 隧 道 设计 参 数 、防 护 措 施 .为优 本 质 量 指 标 值 B
析 支 护 结 构 的 必 要 性 、监 控 量 测 及 地 质 化 隧 道 施 工 组 织 、制 定 施 工 安 全 应 急 预 级 。如 表2所 示 。
工 的 思 想 .制 定地 质观 察 和 监 控 量 测 的 总体 方 案 :地 质 条 件 复 杂 的 隧 道 .应 制
盘二 号隧道 工 程施 工监 控量测 及地 质超 前 现 6 条 裂 缝 .裂 缝 均 倾 向 洞 外 ,最 大 裂
定 地 质 预 测 方 案 . 以及 时评 判 设 计 的 合 预报 工作 。这 些工 作是 动态设 计 的重要 组 缝 宽 度 超 过3 mm ,延伸 长 度 超 过 5 m。
却 收缩 后 的微 裂 隙 .岩 质 抗压 强 度低 岩体 较 完 整 .自稳 能 力较 差

B Q> 3 5 1
现 场 采样 9 组 ,岩 块平 均 抗压 强 度 为 1 3 . 7 Mp a , 节理 裂 隙统 计 值 为 4 . 3.最终 求得B Q为2 8 1 。

围岩级 别

隧道施工软弱围岩变形控制技术应用

隧道施工软弱围岩变形控制技术应用

天平山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控制技术应用1.工程概况新建贵广铁路是链接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交通“大动脉”,速度目标值为250km/h(预留提速条件),是以客为主、兼顾货运的共线运行线路,其工程技术和运输组织目前在国内尚未有成熟经验,是我国一次建成的标准高、线路长的岩溶山区客货共线的快速区际铁路。

该线线路长,桥隧比重大,工程结构类型多。

控制工程天平山隧道(DK366+865~DK380+875)为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富含地下水,存在涌水突泥危险性的复杂地质隧道。

该隧道全长14010m,最大埋深约775m,设斜井五座,0#斜井、1#斜井、2#斜井、3#斜井、4#斜井长度分别为:85m、730m、2010m、1827m、443m。

隧道区地形陡峻,穿越的地层岩性为奥陶系、寒武系地层,围岩主要为砂岩夹页岩、页岩夹炭质页岩,岩质软,遇水易软化,围岩以Ⅳ~Ⅴ级为主,穿越三条区域性断层带(另有10条断层与隧道相关),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存在涌水涌泥、高地温、软岩大变形、不良气体等施工风险。

沿线地表水系发达,大气降水丰富,补给充足。

地下水类型有岩溶水、裂隙水和孔隙水。

隧道施工过程难度大,危险性高,极易发生围岩大变形、突水和洞室失稳现象。

2.软弱围岩变形控制技术试验概况2.1 变形控制技术试验的目的炭质页岩属软弱围岩,尤其是厚层炭质页岩、构造发育、岩体破碎、富含地下水时,因围岩强度低、开挖后风化快、透水性弱、亲水性强,受水浸泡后容易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甚至流变,在施工中可能引起较大的挤压变形。

在隧道开挖前处在高围压状态时尚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围压降低、围岩应力差增大时,结构面张开或滑移,围压的整体强度和模量就会大大降低,表现出显著的结构流变特-1-点。

对炭质页岩的变形控制是面临的一大技术难题,如何确定经济、合理的支护参数,确保在软弱围岩条件下快速、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2.2 变形控制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天平山隧道不仅地应力高,应力场分布复杂,且断裂带中含水丰富,这使得隧道施工不仅要考虑高地应力的影响,又要顾及开挖过程中岩体中渗流场的变化影响。

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修建技术与对策

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修建技术与对策

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修建技术与对策肖广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北京100844)摘要:结合既有铁路隧道工程经验,针对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岩爆、活动断裂带、高地温、高压富水断层等典型复杂地质条件,分析其特点并提出修建技术对策。

高地应力软岩的特点是围岩变形量大、变形速率高、变形持续时间长,主要对策为主动控制围岩变形、机械化施工、优化工艺工法、快速封闭成环等;岩爆的特点是预测难度大、对施工安全和工效影响大,主要对策为微震监测、释放地应力、加强支护、设备和人员防护等;高地温的特点是恶化作业环境、降低工效,主要对策为按照温度分级采取洒水、加强通风、冰块或机械制冷等降温措施;活动断裂带的特点是地质破碎、断裂带错动直接破坏结构,主要对策为大刚度环形衬砌、预留变形及补强空间、组合宽变形缝等;高压富水断层的特点是施工易产生突泥突水,主要对策为加强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泄水、加固地层、加强支护等。

相关修建技术对策可为川藏铁路隧道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川藏铁路;高地应力;软岩;岩爆;高地温;活动断裂带;高压富水断层;修建技术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83X(2020)12-0035-08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0.12.0350引言近年来,随着铁路隧道建设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铁路隧道修建技术也在逐步提高,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隧道大国和隧道强国[1]。

赵勇等[2-3]通过工程试验和现场实践研究提出软岩大变形铁路隧道的变形机制和处治措施,在贵广铁路天平山隧道得到成功应用;韩侃等[4]依托拉林铁路巴玉隧道分析岩爆典型特点,确定防治岩爆的动态施工技术;雷俊峰[5]从拉日铁路吉沃希嘎典型地热隧道产生高地温的原因与特征着手,从多个方面制定工程对策;耿萍等[6-7]通过数值计算和工程试验,研究穿越活动断裂带的隧道响应特性和设防措施;张金夫等[8]在大瑞铁路大柱山隧作者简介:肖广智(1964—),男,正高级工程师。

贵广铁路GGTJ标隧道基本施工方课件

贵广铁路GGTJ标隧道基本施工方课件

案例总结与启示
成功案例的共同点在于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严格的管 理措施,确保了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科学合理的施工 组织和现场管理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失败案例的教训是,要重视地质勘察工作,确保对施工环 境的全面了解;同时,加强施工管理工作和技术水平的提 升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探 索更加高效、安全的施工方法;同时,加强风险评估和安 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控。
盾构机、注浆泵、拌浆站、通风机、泥水分离机等。
04
贵广铁路GGTJ标隧道施 工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总结词
严格筛选,保证质量
详细描述
对进场的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筛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对不合格的材料进行退回或降级使用 ,防止劣质材料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总结词
全程监控,预防为主
隧道施工在水利、市政、地下空间利 用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隧道施工的主要方法
明挖法
适用于浅层或易于挖掘的地层, 通过露天作业将土方开挖,再进
行衬砌和回填。
暗挖法
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和环境限制, 通过钻孔、爆破或挖掘等手段在地 下形成通道,再进行衬砌和回填。
盾构法
利用盾构机在地下挖掘和推进,同 时安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 构,适用于大直径、长距离的隧道 施工。
优点:钻爆法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灵活性高等优点。
隧道施工方案选择
• 缺点:施工过程中对围岩的扰动较大,容易造成隧道坍塌 等安全事故。
隧道施工方案选择
01
02
03
04
方案二:盾构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软土、砂土 等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

贵广铁路某隧道二衬施工计划

贵广铁路某隧道二衬施工计划

贵广铁路某隧道二衬施工方案.txt爱尔兰﹌一个不离婚的国家,一个一百年的约定。

难过了,不要告诉别人,因为别人不在乎。

★真话假话都要猜,这就是现在的社会。

本文由yawh02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目录1、编制依据································2 ................................ 2、编制目的.. (2)································............................ 3、总体施工安排. (2)4、仰拱、填充施工 (3)···························............................. 5、防、排水措施.. (4)6、施工缝、变形缝处理 (9)........................ 7、二次衬砌施工方法. (10)·························............................ 8、施工安全要求. (15)9、质量保证措施 (17)............................ 10、环境保护措施. (24)···························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1XX 山隧道设计图纸(参考图)、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我单位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1.3 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法以及多年来从事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4《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1.5《XX铁路客运专线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1.6《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1.7《铁路工程施工技术安全规程》; 1.8 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信息化在天平山隧道安全管理应用论文

信息化在天平山隧道安全管理应用论文

浅谈信息化在天平山隧道安全管理的应用【摘要】天平山隧道是贵广铁路全线重点控制工期工程和i级风险隧道,全长14km,根据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要求,采用信息化手段对现场安全管理进行有效监控,保证隧道安全管理的安全责任、标准和要求得到落实,为建设平安工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同时对推广信息化应用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视频监控;rfid射频识别;定位;信息化中图分类号: tu714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概况天平山隧道全长14km,设有0#、1#、2#、3#、4#五个斜井,项目位于广西桂林市临桂县境内,地处桂北的崇山峻岭之中,悬崖峭壁,险象丛生,深山老林,施工便道长,交通极其困难,80%是iv、v级围岩,岩层以砂、页岩为主,整体稳定性差,另有2km的大变形软弱围岩段,有涌水突泥的风险,隧道施工难度大,是贵广铁路重点控制工期工程和i级风险隧道。

因此,采用视频监控、rfid射频识别技术、led显示等信息化技术进行现场安全监控,推行安全信息化管理尤为重要。

为能有效推进信息化管理,项目部成立信息系统管理领导小组,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副经理、总工程师担任,各部门负责人、各架子队负责人任组员。

项目部综合管理部为主管部门,综合管理部下设信息系统管理办公室为项目信息系统管理日常单位,主要负责项目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管理、保护工程,并及时进行数据收集、提供数据支持、信息上报等,项目部工程部、安全质量部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信息数据收集、分析、整理、上报工作。

二、主要设备清单(一)视频监控设备(一个工点的数量)(二)人员进洞rfid射频识别系统三、主要安装要求隧道内必须配各施工点临时线路通道,必须留出通讯线路路由通道,并为通讯线路敷设留好支撑构件,每15米一个l型托架,用于挂放通讯电缆和设备箱。

采用无线传输时支架与通风管道留足安全距离。

隧道内部开挖掌子面至二衬台车作业之间的照明设施必须避免强点光源和逆摄像机的灯光分布,照明灯光尽量分布均匀,照度不小于50lu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薛 玮
(中铁 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太原设计 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摘 要 :以新建贵广铁路为例 ,介绍 了天 平山隧道 2号斜井软 弱围岩 大变形试验段 的动态设 计的原理 与方法 ,实现软 弱围岩 大变
形控制 ,降低 了施工安全风险 ,提高 了工程进 度 ,达到预期 目的。
隧道 。该隧道地质条件较差 ,Ⅳ,V级围岩 占全长 的 70% 以上 ,其 3 软弱 围岩 大变 形段 的动态 设计 处理
中碳质页 岩开 挖后 不 易 稳定 ,稳定 性 较 差。共 设 置 0号 ,I号 , 3.1 2号斜 井 的基 本 情况
2号 ,3号 ,4号 5个 斜井 和出 口共 6个工作 面。
价初 期支护强度和支护系统 稳定 性 ,并根据 获得 的量 测数据进 一 护体 系的参数并对其稳定状态进行 预测 ,据此确 定相应 的施工措
步修 改和完善原设计 ,以指 导下 阶段 的施 工 ,同 时修 正 和完善 支 施 ,以确保围岩 结构 的稳定 ,从 而为完善 隧道 工程设计 与 指导施
第 38卷 第 13期 2 0 1 2 年 5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1.38 No.13 May. 2012 ·221 ·
文章编号 :1009—6825(2012)13—0221—02
谈 贵 广 铁 路 天 平 山 隧 道 2号 斜 井 的 动 态 设 计
关键词 :隧道 ,斜井 ,监控量测 ,动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 :U452.2
文献标识 码 :A
1 贵广 铁 路及地 质情 况概 述
对性 的调 整。其 中 ,需要考虑的施工条件 主要 包括工程 条件 和地
质条件两 方面的 内容 。而工程条 件包 括工程 类型 、工 程规模 、施 新建贵 阳至 广 州 铁 路 (以下 简 称 贵 广 铁 路 )天 平 山 隧 道 (DK366+862一DK380+874,全长 14 012 m),最大埋深 775 m,隧 工方 法、构筑物形状及尺寸等条件 ;地质条件则 需考虑 围岩岩性 、 道设计为双线单洞 ,是 贵广铁 路 的重点工程 之一 ,属 于 I级 风 险 节理走向等因素。
的动态施工经验 ,贵广铁路天平 山隧道 2号 斜井软 弱 围岩 大变形 目。监控量测工作必须在开挖和支护 作业结束后 立即实施 ,而 且
隧道采取工程类 比法进行动态设 计的施工 处理 。
布设测点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调整或增加量 测项 目也应 根据具 体
类 比是将 一类事物的某 些相同方面进行 比较 ,以另一事 物的 情况选择性实施 。
护体 系的支护参数 ,确定 支护 时机 ,从 而达 到优化 工程设 计 和隧 工提供可靠足够 的数据 。
道施 工 的 目的 。
隧道监控量测计 划应根 据工程 要求 、地 层条件 、支护 种类 和
结合 目前 国内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 的施工 情况 ,总结试 验段 参数 、规范要求等综合编制。量测项 目可分 为必测项 目和选测 项
正确或谬 误证 明这 一事物 的正确 或谬误 。这是运 用类 比推 理形
根据本文研究需要 ,所列项 目包括 :
式进 行论证的一种方法。而工程设 计 中的工程 类 比法 ,则是 一种
1)拱 顶 下 沉 ;
定性分析的概念性设 计方法 ,具 体而 言 ,是将 新建 项 目的施 工条
2)周边收敛位移 。
C25模筑混凝土 部位 厚度/cm 拱墙 30
区域性大 断层 ,地下 水 丰富 、节 理裂 隙发 育 ,含水 带 范 围分 布 广 与 3号 斜 井 贯 通。设 计 V 级 围 岩 长 度 170 m,1V级 围 岩 长 度
泛 。因此 ,该隧道地质条件复杂 ,塌方 、突水 、突 泥、围岩变形等 各 1 840 m,最 大埋 深 390 m,以页岩 、碳质页岩为主。其 中在 2XK0+
l … 士同 。 l 喷射混凝土(C25) l 系统锚杆(4,22砂浆锚杆) I
钢筋网(单层)
I “
l 部位 l 厚度/cm l 部位 l 长度/m 1间距/m×m I 部位 l规格/mm xmm I间距/cm×cm
I 间距1.2 m l 拱墙 I 15 l 拱墙 l 3 I 1.0×1.0 l 拱墙 l 4,8 ̄68 1 25 x25
2号斜井 与正洞交点 DK372+600,长度 2 010 m,采用 双车道
隧道范 围内覆 土主要有第 四系全正洞施工任务 3 408 m,2号斜
要有奥 陶系、寒武系 ,以砂 岩、碳 质 页岩为 主,并 且隧 道穿 越 四条 井进 口方 向施工 1 640 m与 1号斜井贯通 ,出 口方 向施工 1 768 ITI
件和与其条件基本相同的既有工程项 目进 行类 比,以此确定 新建 3.3 2号斜 井软 弱 围岩 大 变形段数 据分析 及动 态设 计
项 目的衬砌结构参数 、预 支护参 数 ,从 而对计 划施 工方 案作 出针
2号斜井软弱 围岩大变形段 的原设计参数见表 1。
表 1 原 设 计 支 护 参 数
量测 ,获得关于初期 支护强 度和 支护 系统 稳定 性 的各 类信 息 ,然
现场监控量测是 隧道 施工管 理 的重要 内容之 一 。为 了掌握
后对所得 量测 数据进行 分析 ,按 照一定 的 围岩 稳定 判别准 则 ,评 施工情况 、预报险情 ,掌握 围岩在开挖 过程 中的动 态信息数 据 、支
种不 良地 质相互交错 、相互影响。
060—2XK0+260段 (斜井与正洞交点为斜井起 始里程 )为碳质 页
2 动态 设计 的原 理及方 法
岩 ,碳含 量相对较高 ,十分软弱 ,变形 比较大 。
隧道工程 动态设 计就是 通过 现场 肉眼观 察和监 测设 备监 控 3.2 围岩监控 量 测 的基 本 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