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绀呼吸困难

合集下载

呼吸困难紫绀

呼吸困难紫绀
13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机制
1.卧位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多,心脏前负荷增加 2.卧位时膈肌上抬,肺活量下降 3.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冠脉收缩,心肌
供血减少, 心功能下降 4.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小支气管收缩, 肺泡通气量降低 5.睡眠时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缺氧明显时才能 刺激应答
14
(二)心源性呼吸困难
2.
异物、气胸等;
2. 发热:肺炎、脓肿、胸膜炎等;
3. 一侧胸痛:大叶性肺炎、胸膜炎、肺栓塞、
气胸、心梗等;
4. 咳嗽咳痰:慢支、支扩、肺脓肿等;
5. 意识障碍:脑出血、尿毒症、休克型肺炎等。
24
紫绀(发绀)
【概念】 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50g/L) 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现象。
广义的紫绀尚包括异常的血红蛋白血症
临床表现:
1.有引起代酸的基础病因,如酮症酸、尿毒症、 休克等。
2.酸中毒大呼吸(Kussmaul呼吸):深大呼 吸,带酸臭味,
可伴鼾音。
18
(三)中毒性呼吸困难
药物中毒
吗啡类、巴比妥类药物 及有机磷中毒 抑制 呼吸中枢
特点: 1.有药物中毒史。 2.呈呼吸抑制表现:呼吸
浅、慢,节律不规则如 潮式呼吸 (CheyneStokes呼吸)或间停呼 吸(Biots呼吸)。
1、呼吸系统疾病 1)气道阻塞(如气管/支气管异物、炎症、肿瘤;
哮喘、慢阻肺(COPD)等)。 2)肺部疾病(如肺炎、肺淤血、肺纤维化、肺
不张、肺癌等)。 3)胸廓疾患(如畸形、外伤、气胸、胸腔积液
等)。 4)其他:膈运动障碍、神经肌肉疾病。
4
一、病因
2、循环系统疾病:如心力衰竭、心包填塞等。 3、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CO中

发绀.呼吸困难

发绀.呼吸困难

发生机 制
发绀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的绝对量增加所致。 当毛细血管内的还原血红蛋白量超过50g/L 时,即血氧未饱和度超过6.5容积/dl 时,皮肤黏 膜即可出现发绀。 事实上,HB正常时,如 SaO2﹤ 85%时,口 腔粘膜和舌面的发绀已明确可辨,但也有例外: ① 红细胞增多症时(180g/L), SaO2虽大 于 85%,也会出现发绀; ②重度贫血患者(60g/L), SaO2虽有明显下 降时亦难出现发绀。 可见,发绀是缺氧的表现, 但缺氧不一定发 绀。
2.周围性发绀: ①原因—周围循环血流障碍 ②特点: ◇肢体末端与下垂部位 ◇紫绀部位皮肤冰冷 ◇按摩或加温后,使皮肤转暖,发绀可消退 : 这一点与中心性发绀鉴别
周围性紫绀分为: ◇瘀血性周围性发绀 常见于引起体循环瘀血,周围血流缓慢的疾病 右心衰 渗出性心包炎心脏压塞 缩窄性心包炎 血栓性静脉炎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下肢静脉曲张
(3)混合性呼吸困难: 原因:肺或胸膜腔病变使呼吸面积减 少,换气功能障碍。 特点:吸气与呼气均费力,呼吸浅快, 可有病理性呼吸音。 常见疾病:重症肺结核、弥漫性肺间 质纤维化、大量胸腔积液、气胸,广 泛胸膜增厚。
常见症状-呼吸困难
2.心源性呼吸困难: 左心和(或)右心衰竭引起。 尤其是左心衰竭时呼吸困难更为严重。 左心衰竭呼吸困难: 机制: 肺淤血: 气体弥散功能↓ 肺泡张力↑:刺激牵张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 中枢 肺泡弹性↓:肺泡扩张、收缩能力↓肺活量↓ 肺循环压力↑: 反射性刺激呼吸中枢
伴随症状
1.发绀伴呼吸因难:常见 ◆重症心肺疾病 ◆急性呼吸道阻塞 ◆大量气胸 2.发绀伴杵状指(趾):图片 ◆发绀型先心病: 发绀型先心病多为复合畸形,常并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等。 ◆某些慢性肺部疾病

呼吸困难的8个表现

呼吸困难的8个表现

呼吸困难的8个表现呼吸困难指的是病人在主观上感觉到空气不足,认为自己在呼吸的时候比较费力难受,而在客观上则是会表现为病人的呼吸的动作比较用力夸张,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的话,患者还会表现出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是出现嘴唇、颜面发绀的症状。

此外,出现呼吸困难时,也会伴有呼吸频率较快、呼吸深度和节奏与平常不同的症状。

从现实的实际情况来看,出现呼吸困难的问题,其实并不意味着都是病理性的情况,比如,普通人在进行了剧烈的运动后,身体由于相对缺氧,就会暂时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这种情况并不严重,大多时候只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就会恢复正常,并不需要去就医。

1 呼吸困难的概述呼吸困难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性的,一种是慢性的或者是间歇性的,即急性发作性呼吸困难和慢性或间断发作呼吸困难。

1.1急性呼吸困难具体而言,急性发作性呼吸困难多发生在安静的情况下,与那些因为工作太过劳累导致的呼吸困难问题加重的情况不同,指的是患者在几小时之内,就出现了中等程度以上情况的呼吸困难症状。

一旦发生急性发作性呼吸困难,患者需要尽快进行处理治疗,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避免呼吸困难加重。

1.2慢性或间断发作呼吸困难慢性或间断发作呼吸困难的问题较为复杂,大多时候是由很多因素造成,通常是在剧烈运动或者经过长期劳累之后发生,病人出现该症状一般都是在既往的症状上进行加重,出现这种情况后,病人家属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关注,最好及时去附近的医院就医,面对这种情况,除了要做好急救措施之外,还要做一些必要的检查,确保患者的呼吸困难问题不会加重,进而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2 导致呼吸困难的病理因素事实上,人们在呼吸的过程中,受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和体液中的化学物质所控制。

可以说,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其病情发生的原因是不尽相同的,内在的生理机制可谓是相当复杂。

不过,好在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来进行确定,比如说,由呼吸系统疾病而引起的呼吸困难,多与呼吸肌的活动状况有一定的关系;患者存在心力衰竭的症状时,其出现的肺水肿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症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身呼吸感受器发生某种变化导致的。

发绀

发绀

1.3 哪些部位易见到紫绀?
紫绀在皮肤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丰
富的部位较明显,较易于观察,如口唇、 鼻尖、颊部、甲床。 因此,在查体时,我们常观察并记录口 唇及甲床有无发绀。
1.5 紫绀的意义

紫绀反映了氧气供给以及机体对氧的摄取或 利用的能力,当未氧合Hb含量≥5g/dl,临 床上出现紫绀。所以,当氧气供给减少(如 高原、密闭的环境等)、机体摄取氧能力降 低(如窒息、气管疾患、肺间质病变等)时 将出现发绀。
呼吸系统症状学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 王洪冰
1. 发绀或称紫绀(cyanosis)
紫绀——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还原血红蛋白, deoxyhemoglobin)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 色的表现。
—— 这是为什么呢?
1.1血氧容量 血氧含量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成年人需氧量:250ml/min。而机体储存的氧量: 1500ml,因此,机体需要不断地摄入氧气以补充需要。 血氧容量(Oxygen Capacity,CO2max):100ml血液中的 Hb充分氧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反映血液携氧能力。 1gHb能结合1.34ml氧。如一个人Hb15g/dl则 CO2max为20.1ml. 血氧含量( Oxygen Content,CO2 ):100ml血液的实际 带氧量,包括结合于Hb的和物理溶解的氧。物理溶 解的氧含量非常少(仅有0.3ml/dl),所以血氧含 量主要是指结合于Hb的氧。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Oxygen Saturation of Hemoglobin, SO2):Hb与氧结合的百分数,正常动脉血为9597%,静脉血为75%,

2)周围性发绀:常见于肢端或下垂部位(肢
端、耳垂、鼻尖),主要由于周围血流障碍所致, 局部皮温低,局部加热或可减轻紫绀。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与处理措施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与处理措施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与处理措施一、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呼吸衰竭指肺功能受损导致氧合和/或二氧化碳清除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机体对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需要。

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呼吸困难、发绀、意识改变等症状。

1.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患者会感到上气急促、喘息或是无法深吸出气。

这是由于肺通气能力减弱所致,肺泡内残留应激性增高引起通气-灌流比例失调所致。

2. 发绀:发绀是因为组织缺少充足含氧的血液而导致的口唇、舌头等部位出现发紫色。

当人体组织缺乏新鲜的含有充分氧量的血液时,在局部会出现暗淡或蓝紫色。

3. 意识改变:低氧血症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影响,造成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状态改变甚至昏迷。

这是因为大脑对氧气的需求非常高,缺氧会直接影响脑部正常功能。

4. 头痛和乏力:缺氧会引起头痛和乏力的感觉。

这是由于缺氧导致脑部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减慢以及能量供应不足所致。

5. 心率增快和呼吸加速:当机体出现低氧血症时,心率和呼吸频率会相应增加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这是机体在应对低氧情况下的一种自我调节反应。

6. 咳嗽:呼吸衰竭时患者可能出现咳嗽,这是由于肺泡中的积液或分泌物刺激引起的。

如果咳嗽伴有大量黏液或血丝,则可能表示并发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二、呼吸衰竭的处理措施呼吸衰竭属于严重、危急的医学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处理呼吸衰竭的措施:1. 氧气治疗:将患者置于高浓度氧气环境中,以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

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吸氧面罩、鼻导管甚至是机械通气进行呼吸支持。

2. 病因治疗:针对呼吸衰竭的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例如,对于肺部感染引起的呼吸衰竭,使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3. 支持性护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护理,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等。

在处理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4. 康复运动:适度的康复运动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和肌力,并促进患者康复。

呼吸困难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呼吸困难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呼吸困难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一、呼吸困难是什么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运动,并且可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

终末期癌症患者呼吸困难是常见的症状。

发生率为29%~74%,且越濒临死亡,呼吸困难发生率越高。

患者可伴焦虑、烦躁不安,并影响休息,使疼痛或其它症状加重,严重呼吸困难可导致呼吸衰竭。

常见病因:1. 呼吸道梗阻,如喉癌、气管癌、支气管肺癌等,肿瘤组织阻塞气道。

2. 呼吸道感染。

3. 肿瘤广泛肺转移,放、化疗引起肺纤维化,癌性淋巴管炎,肺有效交换呼吸面积减少或气体交换障碍。

4. 大量胸腔积液、胸腔巨大肿瘤、广泛胸膜增厚。

5. 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使腹压增高,膈肌上抬。

6. 肺动脉栓塞、肺不张、肺气肿、哮喘等。

7. 进行性呼吸肌无力。

8. 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左心衰等。

9. 其他原因,如贫血、精神紧张、恶病质、酸中毒、镇静剂过量等。

二、呼吸困难的临床特点1.上呼吸道梗阻,如喉癌、气管癌、支气管肺癌引起的气道阻塞时,临床主要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即吸气时明显费力,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三凹征”,即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可伴有干咳及高调的吸气性喉鸣。

2.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时,可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即呼气费力、呼气缓慢、呼气时间明显延长,可伴有呼气时哮鸣音。

3.多数患者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如肿瘤广泛肺转移,肺纤维化,呼吸道感染,胸腔积液或胸腔巨大肿瘤、广泛胸膜增厚等因素引起肺呼吸面积减少,换气功能障碍时,吸气期及呼气期均感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变浅,可伴有异常呼吸音或病理性呼吸音。

在评价呼吸困难患者时,应注意下列病史的询问:发作的时间和方式、每日的变异情况、诱发因素、缓解因素和对药物的反应。

临床检查时应特别注意:患者的体位(心衰时可见到端坐呼吸、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时表现为患者手抓床边扶手前倾位),皮肤粘膜颜色(苍白或紫绀),支气管痉挛,肺塌陷或实变,胸腔积液和心衰体征。

发绀的护理措施

发绀的护理措施

发绀的护理措施
1.吸氧
一般采用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流量通常2~4升/分,严重缺氧者可给高流量吸氧量,可
达6~8升,如伴有急性废水中,则可通过50%酒精吸氧。

病人吸氧后要观察发绀有无改善,如吸氧数分钟后,口唇转红,说明缺氧是由于通气不足或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引起。

如吸氧后发绀无好转,提示缺氧是由于循环淤滞或其他原因所致,可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由于呼吸道异物或痰液阻塞气道所致者,应及时清除异物或帮助病人将痰液排出,以
保持呼吸道通畅。

3.合适体位
发绀伴有呼吸困难者,宜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尤其是对己有心功能不全的病人。

4.按医嘱行动
脉血气分析分生命体征发生变化时,及时通知医生,备气管插管及呼吸器等,配合抢救。

呼吸困难程度评定标准

呼吸困难程度评定标准

呼吸困难程度评定标准
呼吸困难程度通常会使用以下几个标准进行评定:
1. 氧饱和度:氧饱和度是衡量血液中氧气浓度的指标,一般用
卫生间测量工具进行检测。

氧饱和度低于90%可能表明病人有呼吸困难。

2. 发绀程度:发绀是指皮肤、口唇和指甲呈现蓝色的情况,这
也是呼吸困难的一种表现。

颜色越深,代表呼吸困难越严重。

3. 呼吸频率:呼吸频率增加通常是一个呼吸困难的表现。

正常
成人的呼吸频率在每分钟12到20次之间,如果超过此范围则代表病
人有呼吸困难。

4. 需要辅助:如果病人需要使用呼吸机或其他呼吸辅助设备,
则代表其呼吸困难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胸廓疾病
2. 气道阻塞
3. 肺部疾病
4. N、肌肉疾病
5. 膈肌运动障碍
二、循环系统
各种原因导致
的心力衰竭
三、神经精神因素
呼吸中枢功能障碍
癔病----神经官能症
四、中

1. 代谢疾病 2. 药物中毒
3. 气

五、血液病
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肺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
呼吸系统疾病导致通气、换气功能障碍 缺O2和(或)CO2↑
cyanosis
发绀
定义
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50g/L) 或出现高铁血红蛋白,硫化血红蛋白等异 常血红蛋白衍生物时,使皮肤、粘膜呈现 青紫的现象。
(一)发生机制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Hb 150g/L 还原Hb 7.5g/L, 当毛细血管血液中的还原Hb>50g/L时 导 致发绀。
注意: 发绀并不能全部确切反映动脉血氧下降情况
出血或休克时
伴随症状与疾病
1. 发作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 支气管、肺疾病
2. 伴发热:感染性疾病
3. 伴胸痛:肺、胸膜疾病
4. 伴咳嗽吐脓痰:支气管、肺感染性疾病
5. 伴吐粉红色泡沫痰:急性左心衰
呼吸困难伴昏迷
1. 颅脑疾病——脑出血、脑膜炎… 2. 感染性疾病——休克性肺炎 肺性脑病 3.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尿毒症
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憋气、惊醒、被迫坐 起、数分钟或数十分钟缓解。重症伴有气喘、发 绀、吐粉红色泡沫痰 机制: 1. 迷走神经↑ 冠状A收缩 心肌供血↓ 2. 回心血量↑ 肺淤血加重 心功↓

右心衰竭发生呼吸困难的机制
体循环淤血 1. 左心房和上腔V压↑ 刺激压力感受器 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2. 血氧含量↓,酸性产物堆积 3. 淤血性肝大、胸水、腹水 刺激呼吸中枢 呼吸运动受限
常见于:慢性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
酸中毒性大呼吸
(Kussmaul呼吸) 1. 机制: 血中酸性代谢产物↑,强烈刺激 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呼吸中枢
2. 特点: 呼吸深长而规则,常伴鼾声
3. 常见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血液病
机制:
1. RBC携O2量↓,血氧含量↓- R↑ 2. 缺血与BP↓—刺激呼中—R↑ 常见:中度贫血、高Fe血红蛋白血症大
肺性呼吸困难临床分类
类型 吸气性 呼气性 时像 吸气 呼气 特点 吸气时间延长 呈三凹征 呼气时间延长 哮鸣音 BS异常 病理性呼吸音 病因 上气道梗阻 下呼吸道阻塞 肺泡弹性减弱 换气功能障碍
混合性
吸气与呼气
三 凹 征
锁 骨上窝
胸骨上窝
肋间隙
心源性呼吸困难
左右心衰所致 左心衰竭呼吸困难机制
1. 肺淤血: 气体弥散功能↓
4、发绀分布 末梢部位,而温暖部位无——周围性 全身、皮肤温暖——中心性 5、发绀程度与色泽 极度发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先心病 明显发绀——肺心病、艾森曼格综合征 病程长 轻度发绀——病程短 真红,伴紫红色、古铜色。
(二)问诊要点
6、伴随症状 伴呼吸困难:心肺疾病 伴意识障碍:药物、急性中毒、休克、 急性左心衰 伴杵状指:先心病、一些慢性肺病 反复的肢端发绀:结缔组织病、雷诺病、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7、异常血红蛋白的测定:抽静脉血深棕色, 加亚甲蓝或VC变为鲜红色——高铁血红 蛋白。
1、年龄:婴幼儿——先心病、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 症 儿童期——先心病、左向右分流伴肺动脉高压 成 人——肺源性 2、心肺疾病所致者:伴心衰、肺内感染 3、突然性发绀:无心肺疾病史者注意药物、化学品接 触史,进食含有高量亚硝酸盐的蔬菜,腌制的咸菜— —急性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肠源性发绀症。
(二)问诊要点
(三)临床意义
1、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中枢性发绀:肺性发绀 心源性混血性发绀 周围性发绀:全身性疾病:心衰、休克 局部血循环障碍引起 RBC增多 混合性发绀:慢性全心衰
(三)临床意义
2、血液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1)先天性家族性高铁血红蛋白,特发性 阵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2)药物或化学物质引起继发性高铁血红 蛋白血症 (3)药物或化学物质引起硫化血红蛋白血 症
1、动脉血还原血红蛋白增加——中枢性发绀 机制:(1)静脉至动脉分流或心脏右至左 分流 (2)肺部疾病 2、静脉还原血红蛋白增加——周围性发绀 (1) 淤血性周围性发绀 (2) 缺血性周围性发绀 3、血红蛋白总量增多 4、异常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30g/L、硫化血红蛋白>5g/L
(二)问诊要点
呼吸困难定义
患者自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
呼吸频率、深度、节率改变 张口呼吸 端坐呼吸 紫绀 辅助呼吸肌参加活动


空气(氧)
病因分类
1. 肺源性呼吸困难 2. 心源性呼吸困难 3. 中毒性呼吸困难 4. 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5. 血液性呼吸困难

一、呼吸系统疾病
通气--换气障碍
呼 吸 困 难
(Dyspnea)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邓兆滨

男性,68岁,因突发 气短1天入院.查体: 急性病容,呼吸急促, 端坐位,张口呼吸, 口唇紫绀,双肺闻 及广泛的哮鸣音,心 率152次/分,未闻及 杂音




1. 该患者的主要症状?
2. 病因?
3. 机制?
该患者的主要症状是
呼吸困难
4. 中毒——CO,苯巴比妥



一.三凹征 属于呼吸困难中的哪一类?
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是由什么引起的? 三.Kussmaul呼吸 常见于什么疾病?
四.呼吸困难伴吐粉红色泡沫痰多为哪种疾病?
参考文献





临床诊断学(7年制规划教材).欧阳钦主编.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1 临床诊断学教程(中英文对照).波拉.斯蒂曼.北京: 人民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5 西氏内科学,第一卷,第 19 版,[ 美 ] 温加登 史密斯 贝内特主编: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5 Textbook of physical diagnosis. 4th edition. MH Swartz.Elsevier science. 2002. physical Diagnosis , Fourth Edition, Jo-Ann Reteguiz,M.D., McGraw-Hill
2. 肺泡张力↑:刺激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3. 肺泡弹性↓:肺泡扩张、收缩能力↓肺活量↓ 4. 肺循环压力↑: 反射性刺激呼吸中枢
左心衰竭呼吸困难特点
1. 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缓解 2. 仰卧时加重,坐位时减轻(回心血量↓
膈肌位置↓)
强迫体位
3.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