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湘江流域七大重点整治区域示意图
2022-2023学年高二区域地理复习课件+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河段特征
上游
源头—河口
中游
河口—桃花 峪
下游
桃花峪—入 海口
水量小 汛期较短 有结冰期 含沙量大 凌汛现象
多峡谷、多支流 水能丰
多支流、多泥沙 壶口瀑布
无支流、面积小 地上河
价值
文明起源 塑造平原 灌溉水源 水能资源 旅游观光
生态环境 问题
措施
草地退化 荒漠化严重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水土流失 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注入北冰洋 4.塔里木河
——未注入海洋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 边界河
中俄界河:黑龙江、乌苏里江等。
中朝界河:鸭绿江、图们江等。 中越界河:北仑河。
★ 国际性河流
黑龙江(阿穆尔河) (俄罗斯)
额尔齐斯河(鄂毕河) (俄罗斯)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 普特拉河)(印度)
★分水岭--分隔两大水系的山岭或高地
(1)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的分水岭: 冈底斯山-怒山
(2)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巴颜喀拉山-秦岭
(3)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 怒山
★河流航运: 航运条件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降水影响河流流量和流量的季节变化以及河流水位高低,决定 河道的宽度,气温影响冰期,决定河流是否四季通航;
干流起调节作用
下游:江阔水深、 江海相连、水流 缓、航运便利
长江的利用
• 巨大的水能;
1)集中在上游金沙江河段和三峡河段;
2)成因: 长江上游坡度,峡谷多,落差大,水流湍急;
气候湿润,降水多; 且沿途接纳了很多支流,水量大。 3)兴建水电站。(目前利用率不高,要求了解主要水电站)
河北省唐山市车轴山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唐山市车轴山中学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下列各题。
9. 图示A点到B、P二点的实际距离最短的分别是()A. AEB ADPB. AFB ADPC. AEB ACPD. AFB ACP10. 关于由A点到B、P二点方向的表述,正确的是()①A—E—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②A—F—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③A—C—P,先向西南再向东南④A—D—P,先向东南再向西南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参考答案:9. C 10. A【9题详解】同一纬度地区,两点的最短距离为连接两点且凸向高纬的弧,所以图示A点到B点的实际最短距离为AFB。
同一经线圈上两点的最短距离为两点之间的劣弧,A点和P点在同一经线圈上,所以A点和P点的实际距离最短的是ACP。
故正确答案为C,AB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C。
【10题详解】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E点在A、B所在纬线的北侧,A—E—B的方向为,先向东北,再向东南,故①正确。
②A、B、F在同一纬线上,A—F—B的方向是向正东,故②错误。
③A、C、P在同一经线上,A—C—P的方向是向正南,故③错误。
④经线指示南北方向,D在A、P所在经线的东侧,A—D—P,先向东南再向西南,故④正确。
综上,正确答案为①④,本题正确答案为A。
2. 读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该大陆是A. 亚欧大陆B. 澳大利亚大陆C. 非洲大陆D. 南美大陆21. 图中纬度10°~20°地区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低,蒸发旺盛B. 终年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 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22. 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纬度10°~30°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广布B. 纬度30°~40°地区冬季水循环更强烈C. 纬度40°~60°地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D. 降水量空间变化受主要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参考答案:20. D 21. D 22. B试题分析:【20题详解】该大陆西岸分布在南纬10°到60°之间,且低纬度地区降水少,为南美大陆。
五 河流

(2)长江干流流经哪些省?(自治区、直辖市) 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 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3)找出长江上中游的划分地点?
湖北宜昌为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为中游
(4)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说出长江的主要的 支流。 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 (5)长江的中游有几条支流?
河流
以外流河为主
我国是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有许多源远流长 的大江巨川,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 富饶的冲积平原。利于灌溉、养殖、航运、发 电、和旅游等。 内流区 外流区
我国汛期最长 的河流是:珠 江 我国结冰期最 长的河流是: 黑龙江
我国河流的基本特征
(1)我国河流众多
(2)水量丰富:年径流总量26600亿
第4题:外流河大多受西高东低的地势影响, 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流量受大气降水影响, 季节变化大,形成枯水期和汛期;流经黄土 高原地区的河流含沙量大。内流河多分布在 西北内陆的内流区,水量小,水源补给主要 靠高山冰雪融水,夏季由于气温高,形成汛 期。
1、长江源流概况 (1)长江的河源在哪里,注入什么海洋? 发源于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注入东海
5、主要支流
长江干流与众多支流组成一个庞大的水系,流域广阔。
上海
2020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课后习题: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05后限时训练@)巩固学习成果一、选择题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强省。
据此回答1〜2题。
1.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缺乏的条件是()A.劳动力和市场B .政府支持和铁矿石C.水资源与交通D.煤炭资源和发达的农业2.为尽快使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增加原煤的生产量,提高经济效益②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次产业发展③ 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④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1题,与鲁尔区相比,山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少,水资源不足;地处黄土高原区,沟壑纵横,交通不便,故选C项。
第2题,根据鲁尔区整治经验,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的措施应该是:压缩煤炭企业数量;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
答案:1.C 2.B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辽中南工业区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丰富的煤铁资源B.便利的水陆交通C.资源型缺水严重D.良好的农业基础4.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经济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B.治理环境污染,改善投资环境C.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为企业培养人才D.以重工业为主,发展高耗能产业解析:第3题,本区有辽河等河流,不属于资源型缺水。
第4题,本区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不能再以重工业为主,发展高耗能产业。
答案:3.C 4.D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所示的工业区是()A.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C.中国的东北工业区D.德国的鲁尔区6.该工业区形成的基础是()A.丰富的煤炭资源B.广阔的市场C.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资源D.丰富的铁矿解析:第5题,从经纬度位置、河流等因素可知,为德国的鲁尔区。
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60 分)湖南湘江新区是国家在中部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湘江新区位于湘江西岸,包括长沙市岳麓区、望城区和宁乡县部分区域,面积490 平方公里。
如图为湘江新区范围和产业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湘江新区()A.界线是模糊的B.内部发展方向相同C.具有一定的特色D.与周边地区气候特征不同2.设立并建设好湖南湘江新区()A.是实施沿海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B.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C.有利于促进内陆地区成为外向型为主的经济区D.有利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3.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B.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C.区域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和“新垦区土地服务功能构成雷达图”,完成下列各题:4.甲图中县政府驻地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A.面状与点状B.点状与面状C.线状与点状D.点状与线状5.依据甲、乙两图可知,该区域处于()A.初期发展阶段B.成长发展阶段C.转型发展阶段D.再生发展阶段6.下列现象,只出现在秦岭﹣淮河以北的是()A.林木茂密,四季常绿B.河流汛期短,冬季结冰C.气温随季节变化D.地表崎岖,高低不平中国的劳动力约为美国、欧盟和日本劳动力总和的二倍,吸引了大量外资来中国建厂,因此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
但近几年大量从业人员都返乡创业,使东部地区劳动力产生了很大缺口,厂商都抱怨招工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7.中国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24%,发达国家仅占3%左右。
如果要从农业部门释放更多的劳动力到工业部门,我国农业发展应该选取的方式是()A.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B.发展水稻种植业C.发展都市休闲农业D.回收土地发展国营农场8.为应对劳动力成本的上扬,某出口加工企业计划将沿海工厂的员工由26 万人降至10 万人,欲将生产基地转向西部地区,该企业区位转移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A.资金B.技术C.工业基础D.交通运输9.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不包括()A.家乡生活成本低B.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信息,也积累了创业的资金C.家乡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沿海地区1D.家乡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读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人口、面积和经济水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地理题目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地理题目【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左图为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城市群分布示意图,右图为长江下游湿地类型饼状图。
(1)长江经济带经济合作的表现一般是上游区域向下游区域输出____;下游区域向上游区域输出____。
(2)长江下游占比最大的湿地类型是____;环境污染、____和泥沙沉积是其减少的主要原因。
(3)为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原则,长江经济带地区应采取的对策是________。
【答案】能源、劳动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近海岸湿地围垦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加强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长江经济带地区东西向联系【解析】(1)长江中上游地区水能、矿产资源丰富,人口多,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长江经济带经济合作的表现一般是上游区域向下游区域输出能源、劳动力;下游区域向上游区域输出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
(2)由图示可知,长江下游占比最大的湿地类型是近海岸湿地;环境污染加剧湿地破坏、围垦减少了湿地,下游流速慢,泥沙沉积也是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
(3)为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原则,长江经济带地区应采取的对策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以减轻环境污染和环境压力;加强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促进流域上下游生态环境共治;加强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长江经济带地区东西向联系,促进流域共同发展。
【题目】(美丽湖南人地协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生态优先。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让“一湖四水”清流汇入长江,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
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为了保护湘江流域水资源,促进湘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发布了《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该方案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的任务:一、水环境质量改善任务1. 减少污染物排放:制定污染源减排计划,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加强污染物超标排放的日常检查和管理。
2. 加强水体监测:完善水体监测网络,提升监测能力和监测频次,及时发现水环境问题。
3. 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对于污染严重的黑臭水体进行治理,完善城市排污系统和污水处理设施,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4.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对农业化肥和农药的管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5. 逐步达到水环境质量标准: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
二、生态保护和修复任务1. 保护湘江流域生态功能区:制定湘江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优先区,保护生态功能区。
2. 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开展湘江流域湿地修复和保护工作,扩大湿地保护面积。
3. 保护水源地:加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保护,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4. 推进林业工程:加强湘江流域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工作。
三、制度与管理任务1. 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对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惩罚和补偿。
2.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于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3. 完善污染排放许可制度:完善污染排放许可制度,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管理和控制。
4. 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对于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有效应对和处置。
四、科技创新任务1. 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推进环境治理科技研究和技术开发。
2. 加强科技推广:加强环保技术的推广和示范,促进环保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3. 建立创新体系:建立湘江流域环境治理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五、社会参与和宣传任务1.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 加强社会参与:加强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面的参与,共同推进湘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
2020-2021学年地理鲁教版第二册课时分层作业14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册课时分层作业14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含解析课时分层作业(十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建议用时:45分钟)下图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和长江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描述中,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A.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B.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夏汛冬枯C.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D.气候高寒,冬季断流2.该流域开发的优势是()A.上、中、下游水能资源均丰富B.石油资源丰富C.天然“黄金水道"D.太阳能资源特别丰富1.C2。
C[第1题,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受此影响,长江水量夏秋多、冬春少。
第2题,长江流域水系发达,水量大,水流平稳,航运价值大,有天然“黄金水道”之称.]读长江流域经济分布示意图,回答3~5题。
3.长江流域是我国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________以下河流两岸的城镇都很密集()A.重庆以下B.宜宾以下C.宜昌以下D.下游地区4.长江流域是我国最大粮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粮食作物只有水稻B.蚕丝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C.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D.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5.下列有关长江流域发展工业有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上海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强,消费市场广②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陆运输方便,接近原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市场③长江上游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电资源丰富,接近全国商品棉基地④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水电基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B 4.C 5.C[第3题,长江流域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除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外,宜宾以下河流两岸的城镇都很密集。
第4题,长江流域粮食作物除水稻外还有小麦、玉米;粮食产量约占全国一半;蚕丝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为湘江流域七大重点整治区域示意图。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这是迄今为止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方案。
《方案》涉及湘江流域的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郴州、娄底、岳阳、永州8个市,提出了民生应急保障、工业污染源控制、历史遗留污染治理三大重点任务。
经过治理,铅、汞、镉、铬、砷等重金属排放总量将在2008年基础上削减70%左右。
《方案》规划项目927个,总投资595亿元;湘江全长969公里,在湖南境内773公里,被湖南人民称为“母亲河”。
湖南省近80%、超过4000万的人口依江而居,7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沿江而立。
治理期限2011—2015年;力争成为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典范
湖南将投入595亿元治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问题
投595亿元还“母亲河”清白(主)
《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
本报讯(记者颜开云实习生姚佳林)记者昨日从省发改委获悉,国务院日前已正式批复《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全国第一个由国务院批复的重
金属污染治理试点方案。
《方案》编制工作于2009年7月正式启动,国家成立了以国家发改委为组长单位,国家环保部、湖南省人民政府为副组长单位的编制领导小组,历时一年半,先后多次征求国家18个部委和湘江流域8市政府
及有关部门的意见。
《方案》涉及湘江流域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郴州、娄底、岳阳、永州8个市,明确了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阳水口山、郴州三十六湾、娄底锡矿山、长沙七宝山、岳阳原桃林铅锌矿等七大重点区域,提出了民生应急保障、工业污染源控制、历史遗留污染治理三大重点任务,经过治理铅、汞、镉、铬、砷等重金属,排放总量在2008年的基础上削减70%左右。
据介绍,《方案》规划项目927个,总投资595亿元,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展望至2020年,力求通过5-10年时间基本解决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重大问题,成为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典范。
3月8日,全国“两会”湖南代表团开放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在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表示,湖南将进一步做好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和流域内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有信心在“十二五”期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内,把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好,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
“让湘江成为一支流淌文化的河流,成为一支流淌哲学的河流,也成为一支哺育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湖湘人才群的河流。
”
周强充满感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