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级上册 黄河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课件 2

中游流经的黄 土高原土质疏松, 而且夏季多暴雨, 又由于人们的过度 开发,毁林毁草造 成地表光秃裸露。
21
中游——水土流失
因: 自然原因: 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流域 面积较大; 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 暴雨等。 人为原因: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 治理措施: 1、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2、修筑梯田、承包治理,从而保持水土。 3、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使治沙与防洪并举。
黄河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渭河、汾河 上中游的分界线为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为桃花峪
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6
黄河流域政区图
7
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
8
黄河地形图
9
黄河流域——水资源丰富
10
黄河的贡献——“江南”风光
塞上江南——宁夏平原 塞外江南——河套平原
一是指黄河发源地海拔很高: 二是指黄河上游位于非季风区内,夏季风难以到 达,江水较少,地表干旱。
41
谢谢!
Thank you!
42
山东大旱持续 日照河流断流池塘干涸
35
1.黄河断流应出现在上。中。下游的哪一河段?
下游
2.黄河断流发展变化的总体情况。
断流长度越来越长,断流天数越来越多
3.你认为造成黄河断流的主要自然和人为因素有哪些? .
4.解决断流的措施
自然因素:植被遭到破坏后,气候变干旱,降水 减少;人为因素: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增加
河口
渤海
卡日曲
渭河
河 南
桃花 峪
5464千米
读黄河水系图:黄河流经哪些省区?
甘 青 海 肃
宁 夏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黄河》.doc

《黄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从教材方面来讲,“黄河的治理”是新课程实验教材《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从教材结构看,本节课内容安排主要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各知识点,让学生初步认识黄河的,这就培养了学生善于从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教材内容看,通过大量与黄河有关的读图、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新教育理念。
学情分析从学生特点来讲,初二的学生逻辑思维已发展成型,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从年龄来看,初二学生逐渐成熟,对问题的分析更加精准。
抓住学生特点,采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初二学生经过初一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再加上生活体验的积累,对黄河有一些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基础,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比较容易。
从学生学习能力来讲,初二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水平方面基本成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比教师传统的教法效果要好。
本节内容除了对黄河知识的掌握,还要注意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读图说明黄河的流域概况。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认识黄河流域概况。
(二)难点:学会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方法。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以“你知道吗”设问的形式引入新课,“你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吗?你知道,黄河之水天上来,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观吗?你知道奇特的“地上河”是如何形成的吗?”让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黄河流域概况;2、学会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方法。
(学生齐读,指导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黄河》

“跳进黄河也 洗不清”这话 完全正确吗?
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
三、黄河的“过”2、水土流失严重
资料二:“世界上含 沙量最大的河”:黄 河每立方千米水的年 平均含沙量约为35千 克,高峰时达570千克。 每年输入下游泥沙达 16亿吨。古人称黄河 “一石水,六斗泥”。 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 长宽各一米的沙坝, 其长度是到月球长度 的3倍。
资料一:“痛苦的记忆”:从公 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2000 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 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 有两次决口,百年一次大的改 道。每次灾难都夺去了千万人 的生命,流离失所者更是不计 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 滚洪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 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 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 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 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 “黄泛区”。
看图说话:为什么提到黄河,咱炎黄子孙总是满怀深情 地称之为 “母亲河” ?
黄河之功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青铜峡电站
小浪底电站
丰富的水能资源
龙羊峡电站
壮丽的景观 ——旅游资源
“塞上江南”——宁夏平原
水资源灌溉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提供灌溉水源 提供水能
旅游资源
•
•
•
•
•
•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你用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千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深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三节-河流课件 2

第三十二页,共49页。
地上河
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又 称“悬河”,自古有“ 人在人在水下走,船在天
上行”之说”。
0 0 0
0
第三十三页,共49页。
河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0 0
病症
荒漠化 凌汛 水土流失 地上河 凌汛 断流
0
0
药方 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炸冰疏水
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兴修水利 加固堤坝、疏通河道、调水调沙
炸冰疏水
统一调度水量、节约用水
第三十四页,共49页。
认识黄河的忧患
1.黄河的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
河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0
0 0
0
问
题
荒漠化 凌汛
泥沙多
地上河、洪灾 凌汛 断流
第三十五页,共49页。
2.这些因素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因影响?分别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河段 病症 上 游 荒漠化
凌汛 中 游 水土流失 下 游 地上河
塑造平原 黄河的开发 提供水能
发展灌溉 生态环境 黄河的治理 污染
0
第三十九页,共49页。
拓展延伸
利用黄河干支流示意图记忆长江概况
0 0 0
0
第四十页,共49页。
新课学习
“地上河”成因及危害
成因: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时,大量泥沙汇入河流
。流入下游平原地区后
,河道变宽,水流速度
减慢,泥沙沉积,使河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
《河流》(第3课时)--黄河
0 0 0
0
2018、9
第一页,共49页。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黄河》课件

下游:流速较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黄河”。
学习任务二 歌颂黄河
读课本45页图2-3-5黄河流域图,思考下面两 个问题: 1、观察图中水电站的分布,概括黄河的水能 资源主要分布哪些河段,并解释原因。 2、在图中找到: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结合 当地景观图和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分析黄 河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影响。
初冬时节,纬 度较高,气温 较低,结冰早
B
A
地上河
忧黄河
荒漠化
凌 汛
水土流失 凌汛
地上河
救黄河
细思量前因后果,巧规划治理得当。
河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问题 荒漠化
凌汛 水土流失 地上河
凌汛
应对措施 合理堤,修建分洪、 蓄洪工程
轰炸冰坝
检测与作业
黄河的贡献:
1、提供水能资源:黄河的 上游和 中 游蕴含有 丰富的水能资源,原因 流经阶梯交界处,落。
差大,水流急,水能 资源丰富 2.提供灌溉水源: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丰富 的 水源 ,上游的 宁夏平原和 河套 平原利用 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
学习任务三 情系黄河
假设同学们都是“治黄专家”,那么请你给我 们的母亲河把把脉,看看黄河有什么忧患?以 及这些忧患出现的原因? (要求:结合课本 P45-47页,小组合作思考并讨论。)
活动1 知概况
自主阅读课本45页“黄河流域图”,完成下 列问题。 1.在学历案空白处勾画出黄河的干支流简图。 2.在黄河简图上准确填出黄河发源地、注入 海洋。 3.在图中填出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及各 河段的主要支流。 4.结合课本24页“中国地形图”,填出黄河 沿途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黄河》 ppt课件

甘
青海
宁 夏
肃
四川
山
渤海
西 山东 陕
西 河南
7
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
华 北 平 原
8
黄河的流域划分及支流状况
湟水
洮河
渭河
河口 桃花峪
9
二、黄河的贡献
10
——
母
亲
河黄
的河
奉流
献
域 孕
育
了
灿
烂
的
中
华
文
明
11
母亲河的奉献——塑造肥沃的冲积平原
河套平原 宁夏 平原
12
母亲河的奉献——塑造了肥沃的冲积平原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一、自然地理概况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巴颜喀拉山 “海”:渤海
渤海
东营
●
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5
河流名称 长度
年径流量
流域面积
(千米) (亿立方米) (万平方千米)
长江
6300
9500
180
黄河
5500
660
75
珠江
2214
3360
45
中国第二长河,
非第二大河
6
黄河流经的省区
须人工筑堤 • ④河水继续上涨,加高大堤
人教版八级上册地理课件黄河

黄河的干流水系图
黄河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泾渭分明
比喻界限清楚和是 非分明
概
况
篇
黄河为什么不能称为第二大河
我 国
河 长度 流域面积 流量(亿 名 (千米) (万平方千 立方米)
米)
流量比
三 长 6300
180
10000 20.8
大江
河 对
黄 河
5464
75
480
1
比
珠 2216
•
6.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 核心观 念,指人 们对人 类与地 理环境 之间形 成协调 关系的 必要性 和可能 性的认 识、理 解和判 断。
•
7.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 段性表 现及其 原因;能 够结合 现实中 出现的 人地矛 盾的实 例,分析 原因,提 出改进 建议。
•
8.中东地区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终年高 温,太阳 辐射强 。白色 服装对 太阳辐 射的反 射作用 强,吸收 热量较 少,所 以阿拉 伯人传 统服装 是白色 的缠头 巾和宽 大的白 色长袍 。
•
3.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围最大 的是温 带大陆 性气候;降水最 多的是 热带雨 林气候 。
•
4.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且气候复杂多 样,除温 带海洋 性气候 和热带 草原气 候之外, 世界上 各种气 候在亚 洲都有 分布。
•
5.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 指人类 具备的 全面、 系统、 动态地 认识地 理事物 和现象 的思维 品质与 能力。
44
3500
7.3
江
黄河年径流量近480亿立方米,不及我 国第三长河珠江年径流量的1/7。所以 不能称为第二大河
人教版八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黄河ppt

人教版八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黄河ppt
• 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 治理黄河
人教版八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黄河ppt
人教版八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黄河ppt 人教版八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黄河ppt
下游地上河
人教版八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黄河ppt
人教版八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黄河ppt
地上河示意图
人教版八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黄河ppt
人教版八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黄河ppt
凌汛
人教版八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黄河ppt
洪水泛滥 地上河
人教版八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黄河ppt
断流
污染
黄河的现代 “流行病”
人教版八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黄河ppt
44
3500
7.3
江
黄河年径流量近480亿立方米,不及我 国第三长河珠江年径流量的1/7。所以 不能称为第二大河
黄河的上、中、下游示意图
人教版八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黄河ppt
黄河各河段特征 上游
人教版八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黄河ppt
水 能
曲 折 ,
大 部 流
资 多经
源 峡青
丰 富
谷 , 水 流 急 ,
中国的河流——
黄河的干流水系图
黄河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泾渭分明
比喻界限清楚和是 非分明
概
况
篇
黄河为什么不能称为第二大河
我 国
河 长度 流域面积 流量(亿 名 (千米) (万平方千 立方米)
米)
流量比
三 长 6300
180
10000 20.8
大江
河 对
黄 河
5464
7, 河 道 迂
回
人教版八级上册地理优质课件黄河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立方米的水 含有约7斤沙子
每立方米的水含 有约67斤沙子
每立方米的水含 有约75斤沙子
图2.42 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
“黄河兰州到利津段,每年输往下游的泥沙多达16亿吨!” 黄河在流经哪个地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这是为什么?
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支
(3)黄河在中游接纳了两条较大的支流 ,其中⑥是___汾_河_________.
人 教 版 八 年 级上册 第二章 第 三节 黄 河 30
水河 面床
面
人 教 版 八 年 级上册 第二章 第 三节 黄 河 30
地面
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黄河30 ——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治黄百难,唯沙为 首(P52阅读材料) 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生物措施与 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
人 教 版 八 年 级上册 第二章 第 三节 黄 河 30
B.下游加固大堤
C.中游水土保持
人 教 版 八 年 级上册 第二章 第 三节 黄 河 30
D.上游植树造林
人 教 版 八 年 级上册 第二章 第 三节 黄 河 30
3.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黄土高原的_巴__颜_喀__拉__山_脉__ 山脉,它注入的海域A是___渤_海______. (2)黄河的①、③、④河段中,出现凌 汛现象的是___①_④____.
读图回答 黄河的奉献
宁夏平原水稻产区集中,河湖众多,被称为“塞上 江南”。
点击图片
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文化摇篮,亦为现代经 济发达地区之一。
河套平原降水稀少,农业发达,被誉为“塞上粮仓”。
读图分析
为什么黄河是宁夏平原、河套 平原重要的灌溉水源?
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回答 黄河奉献
万家寨水利枢纽大坝
P51-53 1.黄河的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 2.这些忧患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那些; 3.这些因素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分别应 当采取那些措施?
分组讨论:
上游地区 中游地区 下游地区
主要问题
土地荒漠化
黄土高原的 水土流失
地上河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治理措施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黄河流经的温度带
4.水文特征
水量小,流量小,有结冰期、凌汛, 含沙量大,汛期短
凌汛
定义: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 位急剧上升的现象 时期:初春 河段: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 原因: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时,解冻时间不一 措施:采用飞机、大炮炸开冰坝
二、黄河的 贡献
• 1、塑造平原 • 上游:______平原和______平原 • 下游:______平原 • 2、灌溉水源 • “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 3、水能资源 • 上游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 • 中游水电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黄土高原
离破碎②夏季暴雨集中,对地表冲刷作用大
人为:③植被破坏严重
措施: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 治利理枢,纽修建大型一 半水碗 碗水 泥
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过度开 垦
修
采矿
路
人类活动,使地 表植被破坏严重。
3.下游:桃花峪→入海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黄河30 为什么黄河的下游会成为地上河?阅读第 三段
第二章 第3节
河流—
学习目标
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各河段的特征。 2、从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说出黄河 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治理问题。
一、黄河的源流概况
。河口 渤 海 。 桃花峪
1、源流概况:形状、源头、流向、入海、分段 地点、主要支流。
2.黄河发源地、注入海洋干流流经省区
甘
宁
山
青
夏 陕 西 山东
海
肃 西 河南
四 川
3.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 北平原青藏高原 A源自内蒙古B高原黄C土
高原
华 平D北 原
对比分析 为什么只能说黄河是我国第
二长河?
河流
长度
流域面积 年径流量
(千米) (万平方千米) (亿立方米)
长江
6 300 180.9
9 513
黄河
5 464 75.2
1.上游:源头→河口 上游气候区域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原因: 自然: 气候干旱,降水少 人为:过度农垦、过度放牧等,植被破坏严重
气候干旱,
措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退耕还草、还林、
合理放牧、植树种
草
2.中游:河口→桃花峪
一碗水,半碗泥。
黄河中游
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黄河治理
每立方米的水含有 约13斤沙子
分组讨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黄河30
上游地区 中游地区 下游地区
主要问题
土地荒漠化
黄土高原的 水土流失
地上河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气候干旱 过度放牧
地质疏松, 平原地区,河道 变宽,水流变缓,
夏季多暴雨 泥沙沉积。 植被破坏
治理措施
加强生态 加强黄土高 加固黄河 环境建设 原的水土保 大堤
人 教 版 八 年 级上册 第二章 第 三节 黄 河 30
人 教 版 八 年 级上册 第二章 第 三节 黄 河 30
课堂练习
读黄河及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回答1~2题.
1.如图所示景观,主要位于黄河的( D )
A.甲河段
B.乙河段
C.丙河段
D.丁河段
2.治理黄河“地上河”的根本措施在于( C )
A.上游修建水库
点击图片
三门峡黄河大坝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
拓展资料
黄河奉献 壶口瀑布是国家
级风景名胜区,该 处黄河水面从400 余米的宽度突然缩 窄为40米,在壶口 处骤然下跌30米左 右,这时波浪翻滚,
惊涛怒吼,震声数
里可闻。其形如巨 壶沸腾,故名。
点击图片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 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她也给人们 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并成为中国的一 大忧患;那么,黄河的忧患在各河段 表现在那里?原因是什么,怎么治理?
持
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人 教 版 八 年 级上册 第二章 第 三节 黄 河 30
人 教 版 八 年 级上册 第二章 第 三节 黄 河 30
课堂总结谈收获
总结: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方法。
源流概况
源头、流向、入海、 分段地点、 主要支流
黄河
黄河的奉献 黄河的忧患
存在问题 产生原因 治理措施
人 教 版 八 年 级上册 第二章 第 三节 黄 河 30
13米 开封
人 教 版 八 年 级上册 第二章 第 三节 黄 河 30
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 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 床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成为“地上河”
“地上河”动画演 示
措施: 加固黄河大堤
661
松花江 2 308 55.7
762
辽河
1 390 22.9
148
珠江 海河
2 214 45.4 1 090 26.4
3 338 228
淮河
1 000 26.9
622
对比分析
思考:黄河、长江的长度相差800千米,年径流量却相 差14倍? 受气候影响,与长江比,黄河水文特征还有什么差异?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