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战略概述
战争与军事战略

战争与军事战略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战争无疑是经常出现的现象。
战争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冲突和对抗的现象,常常伴随着暴力、武器和军事行动的使用。
而军事战略则是在战争过程中为实现最终的胜利而制定的方法和计划。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现象之一,它既丧失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战争的起因可以是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多方面的原因,无论是什么原因,战争带来的结果都是无法预料和控制的。
战争不仅影响战争双方,还会波及到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甚至对全球稳定造成威胁。
为了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各国都会制定相应的军事战略。
军事战略是关于如何应对敌方的决策和行动的计划和方法。
在制定军事战略时,需要考虑到各个层面的因素,包括战争目标、敌方情况、兵力部署、作战方式等。
军事战略的制定需要在军事指挥官的指导下进行,需要专业的军事人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更好地应对敌方的行动。
军事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情报收集和分析,了解敌方的态势和意图。
其次,需要进行兵力部署和资源配置,以便在战场上充分发挥优势。
然后,需要对敌方的军事行动进行评估和预测,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指挥和协调,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最后,需要进行战后分析和总结,以便从经验中汲取教训,提高战争指导水平。
军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不仅需要专业的军事人员,还需要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的支持和配合。
政治决策对于战争的发生和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资源是战争进行的基础,没有充足的经济资源支持,军事战略就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外交手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战争的结果,通过外交手段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和援助。
在现代社会中,战争已经成为一种不太受欢迎的解决冲突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更加倾向于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不过,战争与军事战略仍然在一些地区和国家存在,这是因为一些冲突无法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只能通过武力来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军事战略的含义与重要性

军事战略的含义与重要性
子标题一:什么是军事战略?
军事战略是一种使用武力、政治和军事实力来实现政府军事目标的长期计划和行动。
军事战略的重点是如何避免为国家计划来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战略效益。
它可以用作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框架,以解决军事威胁和应对外部挑战的整体方案。
子标题二:军事战略的重要性
1、提供安全保障:军事战略应该提供动员精英猎杀机构所需的指导方针,并为其相关组织提供安全保障。
2、确保军事实力:军事战略建设可以确保国家拥有坚实的军事实力,以保卫领土和海洋,建立新的战略概念,并保证邻国的安全。
3、加强国防:通过积极参与军事战略,不仅能够有效地处理攻击国家的可能性,而且可以采取有效的策略,增加国防的天赋,加强国家的自卫能力。
4、提高外交影响力:具有良好军事战略的国家可以更好地确保和促进无关国家之间的和平。
它也可以在外交关系中争取更多优势,进
而提高国家的外交影响力。
子标题三:总结
综上所述,军事战略具有重要的重要性,可以确保国家安全,提高军事实力,增加国防能力,提高外交影响力。
国家的战略需要体现这一点,从而建立一个强有力、具有可持续性的国家安全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军事战略的重视将越来越重,政府需要投资和参与,以建立一个安全实现发展目标的国家。
军事战略与应用

军事战略与应用
军事战略的定义在不同的文献中略有不同,简言之,军事战略就是一种以实
行行动来达成战争目标的总体规划,是对军事力量和资源的有意识的、系统的、
有效的配置和利用。
军事战略一般按照时间、空间、资源等进行分类,在现代战争中,军事战略更注重合理规划和灵活应用,以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而军事战略的应用则包括了很多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是指挥和组织,因
为正是通过合理的组织和指挥,才能发挥出部队的力量,让军队在战争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同时,军事技术的应用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可以让军队在战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在战争时,军事战略的应用包括战役的规划和管理、兵力的动员、物资的整理
以及战役的实施等等,这些都需要组织者全面考虑各种可能性,以便最大化地利用军事资源,达到最佳的军事目标。
例如,在一场战役中,如果我们完全按照原计划进行,却发现计划中不合理之处,这样就很有可能导致失败。
因此,组织者应该及时关注战场的变化,仔细评估和调整原计划,以便在战争中随时应对。
一般来说,在军事战略中,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每场战争都会让军队积累经验,以便在下一次战争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通过研究历史上的战争,可以发现很多成功的军事战略都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创建的。
军事战略同样也和当前的国际形势有关系,在军事战略中,选择与其他国家交
往的方式也非常重要,因为这将会直接影响军事力量的组织和调动。
最后,总之,军事战略是任何国家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这个领域对于一个国
家的安全和发展意义非凡。
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时刻关注自身军事战略和应用的调整和管理,以便在战争和平时期都能更加有效地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军事战略概述

第一、战略是随着战争的发展而 发展的,有了战争就有了战略实践;
第二、战略理论著作多,战略思 想十分丰富;
第三、战略概念的出现远比战略 实践及理论总结要晚。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战略思维和战略 理论在西方?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西方古代战略理论的发展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关系中对其他主权国家所认知的需要 和欲望。主要分为国家安全利益和国 家发展利益两大类。
三、分析军事战略的基本步骤
三、分析军事战略的基本步骤
二战期间美国各个层次的战略目标
联盟战略目标:先打败德国,再战胜日本。 国家战略目标:
1)支持苏联对德作战以牵制德军; 2)支持中国对日作战以牵制日军; 3)实行全国总动员,建立强大的武装力量, 准备开辟第二战场,直接与德国作战。
战略是军事学术的高级领域,它是为一定 阶级谋利益的武装斗争——战争规律的科 学知识体系。 ——前苏联《军语释义辞典》
二、军事战略的基本涵义
战 战略关照全局
略 战略着重于策划
概 念
战略比较稳定
反 战略是研究规律性的东西
映 的
战略通管平时与战时
特 战略服务于政治目的
点 战略表现为理智的思想和意识
国国家家战战略略
政政政政治治治治战战战战略略略略 经经经济济济战战战略略略 军军军事事事战战战略略略 外外外交交交战战战略略略 科科科技技技战战战略略略 战区战略 军种战略 作战战略 建建设设战战略略
二、军事战略的基本涵义
从广义上来讲,战略是指在平时和战时, 发展并利用一国的政治、经济、心理和军 事力量,对国家政策提供最大限度支持的 科学和艺术。 ——《美国百科全书》
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战略

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战略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历时八年,从1937年开始,一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
在这场艰苦卓越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军队采取了一系列独特而有效的军事战略,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游击战略抗日战争初期,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军,中国军队的实力和装备明显不敌。
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采取了游击战略,以灵活机动的小股兵力对抗日本军队,削弱其力量,耗尽其战斗意志。
游击战略的核心是以农村和山区为基地,发动地方武装和民兵力量,在敌人行动线上进行游击袭击,消耗敌人的物资和人员,并策动广大群众参与抵抗。
通过分散的战斗形式,游击战争有效地降低了敌人的警戒,使其难以集中兵力消灭中国军队。
二、歼灭战略随着抗战的进展,中国军队逐渐壮大,越来越具备与日本军队对抗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提出了歼灭战略,即以有限的兵力歼灭敌人的主力部队,达到有效压缩日军实力的目的。
歼灭战略的关键是选择有利的战场和时机,采取集中兵力、速战速决的原则,迅速突破敌人的防线,发动奇袭,切断敌人的补给线,并密切配合后方的游击战争。
通过连续作战,逐步削弱日本军队的实力,并造成其士气的低落。
三、持久战略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中国军队必须具备持久作战的战略思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提出了持久战略,以长时间的抵抗和斗争,消耗敌人的战斗力,保持自身的实力,争取最终的胜利。
持久战略的关键是坚持人民战争,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抵抗,动员一切力量与敌人抗争,保持战线的稳定和延伸。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军事后勤体系,保证军队的供给和物资储备,提高作战的持续能力。
四、合作战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不仅要与日本军队进行直接的战斗,还要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和力量进行合作,形成强大的战略合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积极开展了抗日统一战线的活动,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合作战略的关键是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力量的联络和联系,争取他们的政治和军事支持。
国防教育知识点掌握军事战略的基本原理

国防教育知识点掌握军事战略的基本原理军事战略的基本原理是军事领域中的关键概念,它对于国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防教育知识点掌握军事战略的基本原理涉及到对军事战略的认知、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从军事战略的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国防教育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军事战略的概念军事战略是指军队根据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目标,依据一定的原则、规律和方法,制定出一系列有关军事行动的策略和战略计划的科学体系。
军事战略的核心目标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军事力量来达到最终的胜利目标。
军事战略的内容包括军事部署、作战计划、战斗组织、军事行动等。
二、军事战略的基本原理1. 综合性原理:军事战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体系,它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军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
2. 全局性原理:军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从整体上把握,不能只考虑到一部分或者局部的因素。
军事行动的胜利需要在整体上具备优势,要充分协调各个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形成整体的合力。
3. 灵活性原理:军事战略需要具备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军事行动的策略和战略计划。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和敌情变化时,需要能够及时作出相应的决策和调整。
4. 科学性原理:军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基于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不能凭借主观臆断和主观意识进行决策。
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能够帮助军事战略的制定者更好地把握战略的规律和趋势。
5. 整体性原理:军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考虑到整体的利益,避免过分追求局部的胜利而忽视整体的平衡。
军事战略的成功需要充分协调各个方面的力量,形成整体的合力。
三、军事战略的运用与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工作,其核心任务是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和国防能力。
军事战略的基本原理在国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培养军事素质:通过国防教育,可以帮助全体公民提高军事素质,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保卫意识。
考研军事学理解军事战略的三个要素

考研军事学理解军事战略的三个要素军事战略作为军事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指导军队在战略层面上运用兵力、资源,制定决策以达成最终目标的一种思想和方法。
理解军事战略的三个要素对于考研军事学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军事战略的三个要素,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手段和战略环境,并探讨它们在军事理论和实践中的作用。
一、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军事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是军事行动的终极目的和归宿。
在军事战略中,战略目标是决定军事行动形式的核心要素。
它通常描述了一个国家或军队在特定时期内希望实现的政治、经济、军事目标,并且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例如,某国在战略目标中可能包括确保国家安全、维护领土完整、保护国家利益等。
通过明确的战略目标,军队可以有效地指导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使军事行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战略手段战略手段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工具和方法。
它包括战略资源和战争手段两个方面。
战略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力资源等,它们是军事行动的物质基础。
战争手段则是指导军事战略实施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军事力量的运用、兵员的组织和训练、武器装备的研发和运用等。
在军事战略中,战略手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战略资源,运用科学有效的战争手段,军事战略才能够得以顺利实施,进而实现战略目标。
三、战略环境战略环境是军事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军事战略中,战略环境既是制约因素,又是促进因素。
在制约方面,战略环境会对军事行动的规划和实施产生一系列的制约和限制,例如敌对势力的军事实力、地理环境的复杂性等。
在促进方面,战略环境也为军事行动提供了一些有利条件,例如国际局势的变化、技术发展的进步等。
因此,了解和分析战略环境对于制定和执行合理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军队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中作出科学决策,确保军事行动的成功。
综上所述,战略目标、战略手段和战略环境是理解军事战略的重要要素。
国防教育知识点掌握常见的军事战略思想

国防教育知识点掌握常见的军事战略思想军事战略思想是国防教育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对于了解和掌握这些战略思想,对于我们认识军事发展、国家安全和威慑战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军事战略思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不对称战略思想不对称战略思想是指军事力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弱势方在军事实力上难以与强势方直接对抗时,通过采取非对称战术和战略手段,利用对方的弱点,寻找对抗的突破口,实施袭扰、游击、策反等作战行动,以达到最大化利用有限资源,对敌方造成巨大伤亡和战略压力的目的。
不对称战略思想应用广泛,尤其在现代战争中,非传统战争形式如反恐、反叛等往往采取这种战略思想,其关键在于对敌方弱点的准确定位和利用。
二、核威慑战略思想核威慑战略思想是指国家利用核武器的存在,威胁对手,迫使对手放弃对核战争的扩散或使用,以确保自身国家利益和安全的一个战略思想。
核威慑战略思想的基础是核平衡的建立,即各个核大国都具有足够的核杀伤能力和报复能力,从而让对方不敢轻易发动核战争,以避免双方都遭受毁灭性打击。
三、灵活机动战略思想灵活机动战略思想是指军队在行动中灵活机动,利用优势兵力和装备,迅速调整战术方向和战斗方式,以迅速占领制高点或发起袭扰行动,实现战略目标的方式。
灵活机动战略思想的核心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以信息化战争手段提高军队作战效能,以高速机动、快速反击作战方式实施决战,具有时间突击和火力压制的特点。
四、地缘政治战略思想地缘政治战略思想是指通过分析和研究地理环境、政治格局和资源分布等因素,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战略来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的思想。
地缘政治战略思想的核心是利用地理优势来控制战略通道和资源要地,增强自身国家的影响力和安全保障能力,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开展地缘经济合作等手段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五、海上战略思想海上战略思想是指以海军力量为核心,通过利用海域的地理优势,控制海上交通要道和资源,保护本国海上利益和开展远洋行动的一种战略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色诺芬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西方古代“战略”概念的产生:
公元579年 东罗马帝国皇帝毛莱斯
《strategicon》 将 道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strategicon
将军
strategy
战 略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1771年法国人梅兹鲁亚首先把 “战略”概念用于军事书籍中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武经总要》 《纪效新书》 《练兵实纪》 《阵纪》 《草庐经略》 《武备志》 《乾坤大略》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据不完全记载,中国历代见诸目录的 兵书:
多达3380余部,共23503卷 现存世兵书:
达2308部,共18567卷
—克劳塞维茨
克劳塞维茨
二、军事战略的基本涵义
军事战略与战略
战略为国家平时 创立军队,准备 战争,战时使用 军队的艺术。
马汉
——马汉
二、军事战略的基本涵义
二、军事战略的基本涵义
战略是为实 现政治目的 而分配和使 用军事手段 的艺术。 —蒙哥马利
二、军事战略的基本涵义
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 全局的规律性的东西。
中国国防
报国之心
军
军事思想
科学战争观
事 理
战略环境
国家安全意识
论
军事高技术
创新意识
信息化战争
强国之志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厘清它 与战略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学会分析一个国家或一个时期的军 事战略。
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思维。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战略思维和战略理 论的萌芽?
二、军事战略的基本涵义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经 略 中
西北野战军
刘邓大军
华野一部
陈谢兵团
陈粟大军
原
示 意
南京
图
武汉
二、军事战略的基本涵义 从军事战略到战略?
二、军事战略的基本涵义 概念的演变一: 指导对象的不断扩展
军事
作战
战争 斗争
二、军事战略的基本涵义 概念的演变二:运用范围不断扩展
分析国际形势 ——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对未来战争的预测; ——对本国周边形势的分析。
三、分析军事战略的基本步骤
分析国内形势
——本国与外国利害冲突的交汇点和本国 的利益所在;
——本国力量的强点和弱点与周边敌对国 家和集团的力量对比;
——国内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政治思想动 向。
三、分析军事战略的基本步骤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战争实践发展的需要
早期的战争 ——神农氏伐斧燧之战 ——炎帝与蚩尤榆冈之战 ——炎帝、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 ——炎帝与黄帝阪泉之战 ——尧与驩兜丹水之战 ——禹对三苗之战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人类认知水平的发展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 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 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 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 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 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 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 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 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 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 之。平者去之。” 《史记·五帝本纪》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人类对战略思维的归纳
古代与战略相关的概念: 计、谋、画、策、算、筹、韬、钤、
略、战道、将略、方略、兵法…… 相传在上古时代:
神农氏有兵法1篇 黄帝轩辕氏有兵法16篇 蚩尤氏有兵法2篇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5 3 2
7 6
1
4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战时——军事力量的主要任务是设 法打赢战争。
三、分析军事战略的基本步骤
苏联部署导弹 基地圣巴鲁斯
美在加勒比海 部署军舰180艘 多架B-52轰炸机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苏军撤退
三、分析军事战略的基本步骤
萨达姆向伊 科边境派兵
美国航母 编队驶入
波斯湾
三、分析军事战略的基本步骤
对战争时机的估计一般分两种情况: 一是预定对对方发动战争的时间;二 是估计另一方对自己发动战争的时间。 前者是确定的,后者是不确定的。
——约翰•柯林斯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吴楚柏举之战 唐
楚
蔡
吴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战略”概念的出现 《战略》——[西晋]司马彪 《战略》(26卷)——[南北朝]赵煚 《廿一史战略考》(33卷)
——[明朝]茅元仪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战略”概念的衍化:
战道
方略
将略
战
略
战略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三、分析军事战略的基本步骤
军事战略目标: 1)在太平洋战区暂取守势,但确保交通线的安 全,以便日后反攻; 2)建议划分欧洲、地中海、中印缅、太平洋等 战区,派驻兵力,授予任务; 3)建议并拟订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的构想; 4)计划在北非、地中海和意大利先行作战; 5)建议把英国作为开辟第二战场的作战基地; 6)充实和加强各战区的美军兵力和后勤支援; 7)计划对德国实施战略轰炸。
战略是军事学术的高级领域,它是为一定 阶级谋利益的武装斗争——战争规律的科 学知识体系。 ——前苏联《军语释义辞典》
二、军事战略的基本涵义
战 战略关照全局
略 战略着重于策划
概 念
战略比较稳定
反 战略是研究规律性的东西
映 的
战略通管平时与战时
特 战略服务于政治目的
点 战略表现为理智的思想和意识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西方国家“战略”概念产生的特点: 第一、西方的战略概念出现得比
东方国家要晚; 第二、西方古代战略理论主要隐
藏于历史著作中,理论著述不多; 第三、西方近代战略理论的建立
要比中国人早和高明。
二、军事战略的基本涵义
军事战略自身内涵的 发展?
二、军事战略的基本涵义
战略与战术 战略是关于在视界和大炮射程以
我国“战略”概念产生的特点:
第一、战略是随着战争的发展而 发展的,有了战争就有了战略实践;
第二、战略理论著作多,战略思 想十分丰富;
第三、战略概念的出现远比战略 实践及理论总结要晚。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战略思维和战略 理论在西方?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西方古代战略理论的发展
一、军事战略的历史发展
外进行军事行动的科学,而战术 是关于上述范围内进行军事行动 的科学。
——比洛
二、军事战略的基本涵义
战略是在地图上进行战 争的艺术,是研究整个
战争区的艺术;战术是
在发生冲突的现地作战
和根据当地条件配置兵
力的艺术,是在战场各
约米尼
点使用兵力的艺术。
——约米尼
二、军事战略的基本涵义
战术是在战斗中 使用军队的学问, 战略是为了战争 目的运用战斗的 学问。
三、分析军事战略的基本步骤 军事变革的发展
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的变化
冷兵器 热兵器 高技术兵器 信息化兵器
创新的军事理论、高效的编制体制——战争形态的变化
冷兵器战争 热兵器战争 高技术战争 信息化战争
三、分析军事战略的基本步骤
平时——军事力量主要作为政治外 交斗争的工具,其作用主要在于讹 诈和威慑,也包括为达到某种政治 目的而采取的一些“干涉性”军事 行动;
三、分析军事战略的基本步骤
例:美国在20世纪60—70年代打常规战争的 建军目标:
60年代“两个半战争” 现役部队扩充至345万,地面部队增至
22个师,航母增至17艘 70年代“一个半战争”
现役部队减至200万,地面部队减至19 个师,航母减至13艘
三、分析军事战略的基本步骤
力量部署的重点是国家主要利益、主 要战略目标和主要作战对象所在之处。
行动方案——是军事行动方案和完成战略任务 的基本途径,回答军事斗争“怎么办”的问题;
实力——主要是指对军事力量的建设和运用, 回答“用什么力量”完成战略任务的问题。
二、军事战略的基本涵义
国家安全
军事战略
军事战略三要素
实力
三、分析军事战略的基本步骤
如何研究军事战略?
三、分析军事战略的基本步骤
大目标——国家目标,即国家在政策上 所指向和精力上所应从事的基本目标;
小目标——军事目标,即通过军事行动 和利用各种军事实力来完成的特定使命 或任务。
国家目标是军事战略最终实现的目标, 军事目标是军事战略直接实现的目标。
三、分析军事战略的基本步骤
国家利益是决定国家目标的根据。 国家利益——指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
二、军事战略的基本涵义
军事战略,是对军事斗争全局的筹 划和指导。其基本含义是,战略指 导者基于对军事斗争赖以进行的主 客观条件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认 识,全面计划、部署、指导军事力 量的建设和运用,以保证有效地达 成既定的政治目的。
二、军事战略的基本涵义
军事战略的构成要素:
目标 ——是军事斗争的基本使命,回答一定 时期内的军事斗争“干什么”的问题 ;
关系中对其他主权国家所认知的需要 和欲望。主要分为国家安全利益和国 家发展利益两大类。
三、分析军事战略的基本步骤
三、分析军事战略的基本步骤
二战期间美国各个层次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