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地名了解

武汉大学地名了解
武汉大学地名了解

武汉大学地名了解

武大主校区分为依山环湖的四大学部,在地理位置上连为一体(不推荐使用俗称)。此外,2003年武大斥巨资在江夏汤逊湖南岸圈地4200亩,规划建设武大南校区,现已有东湖分校迁入。之后,武大又斥巨资买下了3区旁原湖北经济学院(简称“湖经”)的校舍,已于2006年暑假正式投入使用。下文中标“*”号者表示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组成部分。

1区(文理学部)——原武大——俗称“本部”

2区(工学部)——原武水——俗称“水苑”“武水”

3区(信息学部)——原武测——俗称“武测”“测绘”

4区(医学部)——原湖医——俗称“湖医”

J—教学楼的简称—J5就是文理学部第5教学楼,而5J则是工学部第5教学楼

M—梅园的简称—M4就是梅园4舍(注意M1是办公用地)

H—湖滨的简称—H1就是湖滨1舍

G—桂园的简称—G7就是桂园7舍(每栋楼的编号粉在墙上得仔细找)

F—枫园的简称—F3就是枫园3舍

Y—樱园的简称—Y2就是樱园2舍(樱园是武大的主要景区)

如1-J5102就是指1区第5教学楼102教室。此外,还有很多文字缩写,比如“理”就是理学院,“数”就是数学与统计学院。这都是就课表而言,口语则简称数院或数统院,其他学院也差不多。

樱顶——在狮子山顶,由于其在樱花城堡(即老斋舍*)的顶上而得名。旁边就是著名的大学生活动中心(各个剧社的年度大戏都在这里上演)。好多剧组都来樱园拍摄过,如高晓松的三星广告、2005年公映的电影《桃花灿烂》等。学生会也在这里办公。外语学院(原法学院*)已迁至湖滨新文科区楼群,尚有数院在此办公,闻一多先生像位于数院(原文学院*)旁。

老图——即位于樱顶的老图书馆*,武大的标志性建筑(现在的代校徽上就是老图的轮廓图,在老图的一些椅子边上可以看到闻一多先生设计的老校徽)。自习人气最旺的地方。大四毕业的时候,才可以光明正大的上老图顶放一下风,但其实也没有更特别的景致。里面藏了很多古籍善本(研究生才能进入阅读)。旁边有武大历史上最杰出的校长之一的王世杰先生像,守望着珞珈山。

情人坡——在樱花大道与那个没有名字的湖(郭沫若先生曾叫它洪波池)之间的坡地,名字典故已不可考。据说,从樱花大道到洪波池有个浪漫的系列名:恋人路、情人坡和鸳鸯湖,而樱顶后面通往工学部的小路则又名恋爱路。此坡确实是个很浪漫的地方,花的海洋(也会有些小动物)。但女性请勿在夜间于此独处,小心坏人出没。

梅操——即梅园小操场,报名迎新、部分学生军训、迎新晚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大型活动都在此举行。每周五晚上的免费露天电影,精彩不容错过(档期比电影院晚不到一个月噢)。

樟树林——诨名,在梅园小操场后面。我喜欢叫它“李达校长山”,也有人叫“李达园”的。他的塑像就坐落其间,望着每一个来珞珈山求学的学子。那个传说中的李达故居*则是在1区计算中心旁的教职工社区内,外挂一牌子:“武汉大学社会主义学院”。

奥场——官方名称“912广场”,源于1958年9月12日,毛泽东亲临武大视察,下午7时50分(前后也就持续了5分钟),他在广场前接见武汉大学等学校(包括武测、武水及中南民院)的师生员工共13,000余人,这是武汉大学校史上最光辉(注意不是用“辉煌”一词)的一页(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每年都是9月12号搞开学典礼的原因)。也是军训地点之一,最

后的阅兵式也在这里举行。此外,还有很多超大型活动如“五月的鲜花”等在此举行。

标本楼——樱花大道末端,新闻与传播学院旁,是中国高校中规模名列前茅的武汉大学标本馆所在地。樱花节的时候可以买票进去参观,校园开放日时则免费参观,一睹“标本唐家”的精湛工艺,尤以鸟为最。

防空洞——在梅园,有2个,都是横穿珞珈山,始建于抗战时期。和平时期做便民通道(有一条未使用,入口在梅园餐厅正对面)。武大学生的独立DV电影《魔魇》在此拍摄过。

蝶宫——这个名称现在已无人使用,它曾名团山女生宿舍,建于1932年。现在住的则是教职工,沿环境法研究所对面的下坡路往下走即可到达。因外形俯瞰似蝴蝶展翅而得名。

无名亭——即珞珈山水塔,也叫八角亭。建于1931年,晴天时,校园内各处都可以看到它熠熠生辉的塔顶,但在2004年经过加固维修后,这一景象已不复存在。

十八栋——位于珞珈山腰东南的教工住宅群*。建筑风格整体采用英式乡间别墅风格,但每一栋建筑都自有其特点。因其曾经住过无数的名师硕儒而体现其无形的文化价值,现亟待有效保护。

六一亭——即六一纪念亭*,为纪念六一惨案死难烈士而建于1947年11月。位于J4楼前。在六一惨案原址老斋舍亦置有纪念碑,并在当年死难学生王志德流下的血迹处专门按血迹原状铺成红色,以示铭记。

鲲鹏——即1区J2和宋卿体育馆(老体*)之间的广场,个人认为是个很有感觉的地方,每年的毕业生露天音乐会就在这里举行,平时也可能有演出。每周三晚的英语角也是在这个地方。

桂场——桂园体育场,左边是风雨操场和网球场,右边是老体,正面旧楼新迁入了WTO学院和校报。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

甲字沟——超生僻的一个地名,位于老图所在的狮子山与工学部交界处的V字形地带。但在中环马路和工学部新宿舍相继建成后,此名已永久成为历史。

办公楼——在世纪广场上,原国立武大农学院旧址,建筑风格与老武大一脉相承(只是没戴绿帽子)。是珞青报社、未来网、自强网主机所在地。而武大的行政楼则是奥场前的原国立武大工学院*大楼。

变形金刚——2区的主教学楼(2区1教),因外形酷似机器人而得名,竣工于合并前。但合校之后显然与武大的整体风格不符,有武大和东湖的“墓碑”之恶名,与J5等建筑一同被称为武大的败笔。不过坐电梯上到18楼鸟瞰珞珈山和东湖水倒是个好地方。

茶港——文理学部和工学部交界处的广阔地带,为教职工住宅,国立武大勘定界址时即以茶叶港为西界,但合校后被填平,只留下此地名。

白宫——3区的主教学楼,仿欧陆风格式建筑,因外形貌似美国白宫且也通体呈白色而得名。传说中人满为患的素描课即在其附属教学楼内。

总而言之,武大确实太大了,路又不像很多名校那样的笔直,夸张点说,就是没一条是直的,也没一条是平的。

武大辩论史

武大辩论史 Dean 1前传(1997年9月前) 武大的全校性新加坡式辩论赛不知道究竟起于何时。但是蔚为风气,想来也与国内各大高校类似,始于93年复旦的狮城舌战之后。与现在不同的是,当时武大的全校辩论赛,本科生与研究生是分开举行的。本科生的比赛并非象现在是金秋艺术节的板块之一,而是独立安排在每年晚春(也就是学年的下学期),与写作比赛,数学竞赛等学术科研比赛在同一时间段举行(这说明在那个时候,校方对辩论的定位与现在是有些区别的)。而研究生的比赛,时间上倒是与现在的差不多,这从该项赛事的传统名字上就可以看出:“红枫杯”——当然,这也与当时所有的研究生都集中在枫园住宿有关。 97年以前的校赛,是如何的一番景致,笔者无缘得见。只能引述thomasz的文字聊胜于无——可惜他也是道听途说的——“那时武大院系众多,一次辩论赛经常历时一个月之久,1996年图院(图书情报学院)打了7场才打进决赛。这个时期的辩论由于各院系专业背景不同形成了及其不同的辩风,当时的强队包括外语学院、经济学院、图院、政院、法学院等等……但是每个院队形成了各自的团队精神,不管输赢一般大哭一场、大搓一顿的传统也在此时形成。总之在这样的半自发状态下武大辩论发展着”。当时本科生校赛还有一个与今天截然不同的特色:各队主力,大部分都是大一新生(这也是校赛安排在下学期的好处所在)。1996年的校赛决赛,新闻学院战胜图院获得冠军。两队的领军人物,都是96级的学生。一个是图院的王海宁(他后来成了笔者所在的武大校队的第一任队长),另一个则是新闻的余晓莉(她一直在辩坛上活跃到今天,真是长青树级的人物)。在同一年,一大批后来成为各个学院辩论队传说中的大哥大,大姐大级别的人物进入武大,踏上辩论之路,其中法学院的余磊,生科院的鲍红波,管理学院的牛慕红、施文,都是个中翘楚。武大辩论的盛唐气象已初见端倪。 同样是在这一时间前后,武大开始了参加全国性辩论赛事的最初尝试。可惜外战的战绩却难以让人满意。1995年冬,上海教育电视台开创了一个延续至今的辩论品牌赛事“中国名校大学生电视辩论邀请赛”,武大应邀出战(当时参赛的大学还有复旦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首轮即负于中国科技大学。这次参赛的武大选手有国际金融的唐涯,法律的李刚,世界经济的黄河和外语的向开,其中唐涯获得了优秀辩手的荣誉。1997年晚春,武大再次出赛首届电脑杯,但万没想到在华中赛区即惨遭淘汰,而且是被华工斩落马下(其实想想也不冤,当年华工拿了这个比赛的全国冠军)。这件事深深刺激了当时在现场观战的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胡树祥。在胡书记的推动下,武汉大学校方开始重视辩论这项活动。而在中国——幸或不幸的——校方的积极参与,往往就是学生活动迅猛发展的火箭动力。 转眼间,97年9月到了,又有一批新鲜血液注入武汉大学,其中就包括了笔者。 2积蓄期(1997年9月——1999年8月)1997年,由教育部指派的首都师范大学在当年的国际大专辩论会上输给了马来亚大学,直接导致了辩论热潮在中国大陆跌入谷底。然而在武大校园里,辩论仍然方兴未艾。97 年10月新学年开学伊始,在几个热爱辩论的学长的策划下,武大历史上第一个辩论社团宣告成立。虽然由于各种原因,这个社团及其后继者未能在武大担当起规化、组织、联络校内各院系辩论活动的重任——时至今日,依然如此——但是它的成立以及随后在由它在大

武汉大学校史

武汉大学校史 武汉大学的前身是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1902年更名为方言学堂。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以方言学堂为基础,于1913年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更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1925年又更名为国立武昌大学。1926年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大学与其他几所学校合并,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7月,国民政府改组武昌中山大学,组建国立武汉大学。1932年春,全校师生迁入珞珈山新校舍。抗日战争期间,武汉大学迁至四川乐山。1946年10月迁回武昌珞珈山。至1946年底,学校已设有"文法理工农医"六大学院,包括21个系和8个研究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武汉大学成为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领导的重点文理综合大学。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发展速度加快,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现已形成多学科综合发展、多种办学层次并存的格局。 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创办自强学堂,开设方言(即外国语言)、算学、格致、商务四门,专门培养外语和商务人才。 1896年,矿务、化学学堂并入自强学堂。 1902年,自强学堂迁至武昌东厂口,改名为方言学堂。

1911年,方言学堂被迫停办。 1913年,以原方言学堂的校舍、图书、师资为基础,改建成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设英语、博物、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等四部。 1922年,改四部为8系,即教育哲学系、国文系、英语系、数学系、理化系、历史社会学系、生物系、地质系。 1923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改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 1924年,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改名为国立武昌大学。 1926年,国立武昌大学、国立商科大学、省立医科大学、省立法科大学、省立文科大学以及私立文华大学等合并,建立国立武昌中山大学。设有大学部和文、理、法、经、医、预6科、17个系2个部。 1928年,改组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组建国立武汉大学。下设文、理、工、法四个学院。 1932年,由武昌东厂口迁入珞珈山新校舍。 1936年,成立农学院,成为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15个系以及2个研究所的综合性大学。 1938年,学校西迁四川乐山,农学院并入中央大学。 1946年,恢复农学院,设立医学院,武汉大学迁回武昌珞珈山。设有文、法、理、工、农、医6个学院21个系8个研究所。 1950年,湖南大学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土木系水利组合并,成立水利系。武

武汉大学【统计学】习题活页及答案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 1. 根据数据集03,按“性别”和“教育程度”计算相应的平均工资。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用Excel操作所得出的结果。 问:(1)男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_______;女性的平均工资为_____________。 (2)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哪类人?_____________ 最高的是哪类人? 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数据集03,按“教育程度”和“性别”计算2007年考核时各个档次的人数。用标准的统计表表现按“教育程度”和“性别”分类的2007年考核为“优”的人数。 3. 根据王小毛、吴燕燕和朱青新三人的一年的销售记录,汇总出各种产品的销售量。问: (1)一月份A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2)八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3)十一月份F产品的销售总量是_________,其原始资料是: 4. 根据数据集01中C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绘制1952-2006年GDP的趋势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该趋势图的大概形状。 5. 仿照例题3.3,根据数据集01中的相关资料,编制1953、1963、1973、1983和1993年的饼图,比较这六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状态,并根据这六年的资料绘制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根据Excel作出的图形,手绘出1953年的饼图和六年的三维百分比堆积柱形图的大概形状。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一个车间200名工人某日生产零件的分组资料如下: 零件分组(个)工人数(人) 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20 40 80 50 10

华中大校史

作为50年代“全面学苏”的执行者,他分析了其中的弊端,做了深刻的“冷思考”,为后来的“热”工作奠定了基础。1979年他带领教育部派出一个有根的国家,是富有希望的国家;一个有根的民族,是意气风发的民族;一个有根的校园,是源远流长的校园。而历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校园而言,就是根之所在。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 尽管没有千百年的历史,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中大”)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现代化重点大学之一,被列入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它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便是“华中大”的历史,弥长而悠远。从华中工学院到华中理工大学,再到如今的华中科技大学,其中蕴藏着光辉灿烂的校史——既有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来校视察,也有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丁肇中来校讲学;既有老院长查谦等创校元老的丰功伟绩,也有前校长朱九思、杨叔子等历任领导颇具特色的治校办学思想;既有裘法祖、

张培刚等著名学者的斐然成就,也有遍布海内外杰出校友的丰硕成果…… 在并不久远的的历史里,它秉持着“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和“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办学理念。“华中大”凭借其严谨的学风荣获了“学在华工”的美誉。 建校之初 1953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的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在武昌举行。 新中国从1952年开 始,实行了第一个五 年计划。为适应大规 模经济建设,特别是 工业发展对建设人 才的需要,发展和改 革高等教育,国家从195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根据高等教育部统一规划,决定在中南地区设立华中工学院。 华中工学院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有机化学》期末试卷.docx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有机化学》期末试卷 2 0 0 4——2 0 0 5年度第一学期2 0 0 4年1月6日 一.选择题,每一问或说明有四个可供选择的答案,请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题2分,共2 0分1.有关周环反应的说法,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A.是协同反应; B .通过环状过渡态进行;C .反应的动力是光和热;D .极 性溶剂能加速反应;2 .在水溶液中,甲胺(a ),二甲胺(b ),苯胺(c ),对硝基苯胺(d )的碱性大小次序是: A. a > b > c > d ; B . b > a > c > d ; C . c > b > a > d : D. d > c > b > a ; 4. Choose the best series of reaction for accomplishing the reaction Cl CHsNH? a2CuCN H2 FeCI;KCN Ni HNO3Fe Cl2 1.HNO2,H2SO4H30* H2SO4HC;FeCI;2.CUCN.KCN HNO3Cl2Fe 1. HNO2,H2SO4 1.UAIH4 H2SO4 Fe—HCI 2. CuCN, KCN 2 H2O HNO3 Fe CI2 FeCI3H2SO4HCI 5. 从苯中除去嗟酚的最好办法是 A.层析法;B、蒸馆法;C、硫酸洗涤法;D、溶剂提取法; 6. 制多肽时,活化竣基的试剂是 A. N B S ; B、D C C ; C、PhCHOCOC 1; D . 红磷 + B r 2 7. 鉴定a—氨基酸常用 A. To liens 试剂:B、水台■面三酮:C.Benedict's 试剂;D V 》一N=C=S

武汉大学统计学复习题

第一章 绪论 思考题: 1. 医药统计研究的过程是什么? 2. 统计资料主要分为哪几种类型? 3. 什么是总体;什么是样本。 4. 概率与常用概率分布 练习与思考 1.瓶中装有100片药片,其中有5片次品,从中任取10片,求: (1)10片全是正品的概率; (2)恰有2片次品的概率。 2.10把钥匙中有3把能打开锁,任取2把,求能打开锁的概率。 3.设A ,B ,C 是三个随机事件,试用A ,B ,C 表示下列事件: (1)A 不发生而B ,C 都发生; (2)A 不发生而B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3)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发生; (4)A ,B ,C 中恰有两个发生。 4.某药厂的针剂车间灌注一批注射液,需4道工序,已知由于割瓶时掉入玻璃屑而成废品的概率为0.5,由于安瓿洗涤不洁而造成废品的概率为0.2,由于灌药时污染而成废品的概率为0.1,由于封口不严而成废品的概率为0.8,试求产品合格的概率。 5.甲乙两个反应罐在1小时内需要工人照顾的概率分别为0.1和0.2。求在1小时内: (1)甲乙两罐都需要照顾的概率; (2)甲乙两罐都不需要照顾的概率; (3)一罐需要照顾而一罐不需要照顾的概率。 6.设()0.2, ()0.3, (/)0.3,P A P B P A B ===试求: (1)()P AB ; (2)(/)P B A ; (3)()P AB ; (4)()P A B +。 7.三个射手向一敌机射击,射中的概率分别为0.4,0.6,0.7。如果一人射中,敌机被击落的概率为0.2;二人射中,敌机被击落的概率为0.6;三人射中则必被击落。已知敌机被击中,求该机是三人击中的概率? 8.已知X 的可能取值为0,±1,±2,且 }1|{|}2{,6.0}1|{|,3.0}0{,4.0}21{==≥=≤===<<-X P X P X P X P X P 试求:X 的概率分布? 9.已知在8次独立试验中,事件A 至少发生一次的概率为0.57,试求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 10.当投掷五枚分币时,已知至少出现两个正面,问:正面数刚好是三个的条件概率? 11.设X 服从泊松分布,且已知{}{}12P X P X ===,求{}4P X =。 12.设k 在[0,5]上服从均匀分布,求方程02442 =+++k kx x 有实根的概率? 13.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学习武汉大学校史的感悟

校史感悟 2013年9月1日上午,在经济与管理学院报告厅,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李工真教授给我们全体学员带来了一场武汉大学校史的精彩讲座。李教授从1893年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讲到了2013年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的武汉大学,讲事实、摆依据,结合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详细地讲解了武大的前世今生,其历史知识的丰富、旁征博引的博学、以及对当今社会发展在教育方面日益突出的问题的看法,都赢得了同学们此起彼伏的掌声。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全体起立,用经久不息的掌声对李教授的演讲表示赞赏。这一方面得益于李教授对武汉大学校史研究的严谨性;另一方面是由于李教授有着大学教授特有的铮铮铁骨,敢于讲真话,敢于对当今社会的问题提出批判,使得大家能够在枯燥的校史讲解中也能听得如痴如醉。 通过对李教授校史讲座的聆听,我加深了对武汉大学历史和现状的认识,也让我对武汉大学有了更强的归属感,意识到自身知识的不够,对未来三年在武大经管院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同时我对怎样的大学才是真正优秀的大学,在大学里如何学习,如何生活等有了新的感悟: 第一,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之大也,而非高楼之大也。武汉大学源于1893年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在那个年代,中华民族饱受西方列强侵略之苦,张之洞认为“盖闻经国以

自强为本”、“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他试图通过培养新式的专门人才来兴办中国近代工业、商业,所以说,自强学堂从开始创办时就有着救亡图存的意味,有着不一般的历史使命。在四川乐山时期,武汉大学借用当地的庙宇办学,条件非常艰苦,却有着号称乐山108将的大批大师级学者,使得武汉大学成为首屈一指的重点大学。一所真正优秀的大学,并一定规模有多大,但是其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人才培养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必须要大。 第二,大学的学习要广泛涉猎,不能只局限于某个领域。由于学科的综合性,我们很难孤立的学习一门单独的学科。现在国家的应试教育模式,文理分科,使得很多理科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越来越差,甚至提笔忘字;而文科生在逻辑思维方面也是不尽人意。然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的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在某个领域很专业,而且还要在很多领域都很了解。武汉大学在迁往四川乐山时期之所以能够成为武大历史上最为光辉的时代,很大程度也是因为各学科的学者集中,思维的碰撞,各位大师对中西学的融会贯通。而现在我们选择来读MBA的同学,行业背景非常多样,很多是有着理工科背景的行业精英,再进行工商管理的学习,更能够成为21世纪社会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大学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独立思考。大学是学习知识的地方,但更是学习为人处事、学习独立思考的殿堂。大

武汉大学大学物理B教学内容

《大学物理B》(上) 教学内容(54学时) 教材:《大学基础物理》(第二版)科学出版社(教学范围从第1章至第12章,有下划线部分为教学内容) 《大学物理B》(下) 教学内容(54学时) 教材:《大学基础物理》(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教学范围从第13章至第26章,有下划线部分为教学内容) 第1章质点运动学 1.1质点运动的描述 1.1.1 参考系坐标系质点 1.1.2 位置矢量运动表达式 1.1.3 位移速度 1.1.4加速度 1.1.5两类基本问题 1.2 圆周运动的角量表示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1.2.1 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1.2.2 圆周运动的角量表示 1.2.3 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1.3 相对运动(不单独命题,掌握简单应用) 思考题习题思考与探索 第2章牛顿运动定律 2.1 牛顿运动定律 2.1.1 牛顿第一定律 2.1.2牛顿第二定律 2.1.3牛顿第三定律 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建议自学) 2.2.1国际单位制 2.2.2量纲 2.3 常见力与基本力 2.3.1 基本力 2.3.2 常见力 2.4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2.4.1第一类典型问题 (积分类型) 2.4.2第二类典型问题 (求导类型) 2.5 非惯性系惯性力

2.5.1非惯性系 2.5.2平动惯性力和离心惯性力**2.5.3科里奥利力 思考题习题思考与探索 第3章运动的守恒定律 3.1 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3.1.1冲量动量质点动量定理 3.1.2 质点系动量定理 3.1.3 动量守恒定律3.2质心质心运动定理(只讲不考) 3.2.1质心 3.2.2质心运动定理 3.3 角动量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 3.3.1 质点的角动量 3.3.2 质点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 3.3.3 质点系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 3.4 功质点动能定理 3.4.1 功 3.4.2 功率 3.4.3质点动能定理 3.5 保守力势能 3.5.1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 3.5.2常见保守力的功及其势能形式 3.5.3 势能曲线3.6 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3.6.1质点系动能定理 3.6.2 功能原理 3.6.3机械能守恒定律 3.7碰撞 3.7.1 恢复系数 3.7.2 完全弹性碰撞 3.7.3完全非弹性碰撞 3.8 能量守恒定律*对称性与守恒定律 3.8.1能量守恒定律*3.8.2对称性与守恒定律 思考题习题思考与探索 第4章刚体力学 4.1 刚体的基本运动 4.1.1 平动 4.1.2 转动 4.2 刚体定轴转动的描述 4.2.1 刚体转动的角速度及角加速度 4.2.2 匀变速转动的公式 4.3 力矩转动定律转动惯量 4.3.1 力矩 4.3.2 转动定律 4.3.3 转动惯量**4.3.4平行轴定理正交轴定理

武汉大学近代史整理

1. 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 1926年前后,以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为主要标志,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其条件,总结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发展与成熟。 (以上为PPT上的,以下为网上找到资料) 1.在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初步结合。 毛泽东思想萌芽(1921-1927共产党创建&国民革命)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实行土地革命思想的提出 代表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反对大资产阶级,支持民族资产阶级)毛泽东于1927年3月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 告》,在报告中,毛泽东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建立农民革命政权和革命武装的重要性,分析了农村各阶级的阶级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指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这些观点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问题的重要理论成果。 人民的内部矛盾是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12月,毛泽东则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创造性地将中国资产阶级划分为买办阶级和中产阶级,提出买办阶级是革命的对象,中产阶级主要指民族资产阶

最新武汉大学有机化学试卷A及其答案

湖南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 ;试卷编号: A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每小题2分,共10分) CH 3 C CH 3CH 2 C 2CH 2CH 3CH 2CH 3 1、 2、 OH COOH 3、 H —C —N CH 3CH 3 O 4、 CH 3CH 2-N-CH 2CH 2CH 3 5、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SP 2杂化轨道的几何形状为( ) A .四面体 B .平面形 C .直线形 D .球形 2、甲苯在光照下溴化反应历程为( ) A .自由基取代反应 B .亲电取代 C .亲核取代 D .亲电加成 3、下列化合物中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的是( ) A. B. NO 2 C. OH D. Cl 4、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 A.CH 3COH O B. CCl 3—C —OH O C.ClCH 2COH O O D.CH 3CH 2COH 5、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是( ) A .(CH 3)2NH B .CH 3NH 2 C . NH 2 D .(CH 3)4NOH -

6 、下面的碳正离子中稳定的是( ) A .CH 3CH 2CH 2+ B .33 CH C HCH + C .(CH 3)3C + D .CH 3+ 7、下列化合物按S N 1历程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 A. CH 3CH 2CH 2CH 2Br B. CH 2Br CH 2CH 2Br C. D. CH 3CH 2—CH —CH 3 Br 8、克莱森缩合反应通常用于制备( ) A .β—酮基酯 B .γ—酮基酯 C .β—羟基酯 D .γ—羟基酯 9、可用下列哪种试剂将醛酮的—C —O 还原成—CH 2—( ) A .Na + CH 3CH 2OH B .Zn + CH 3COOH C .Zn – Hg/HCl D .NaBH 4/EtOH 10、威廉姆森合成法可用于合成( ) A .卤代烃 B .混合醚 C .伯胺 D .高级脂肪酸 三、完成下列反应,写出主要产物(每空2分,共20分)

武汉大学C2016大学物理C期末试卷(A)

武汉大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 大学物理C 期末试卷(A 卷) 命题人:黄慧明 审题人:沈黄晋,艾志伟 姓名 学号 班号 成绩 .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一质点的运动表达式为2()8m 4r t ti t j ,该质点在任意时刻t 的速度为 ,加速度为 。 2.质量2m kg 的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为22(53)m/s a x i 。如果该质点在0x 处时速度00 v ,则它运动到4m x 处时速度的大小为 。 3.一质点在力(32)F t i N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在03 秒内,力的冲量为 。 4.(理工专业学生做)如图所示,一长为l 质量为m 的匀质细杆OA 可绕通过其一端O 且与杆垂直的水平光滑固定轴转动。将 细杆从与水平方向成o 60的位置无初转速地将其释放,则当杆转至水平位置时的角加速度为 ,此时A 端的线加速度为 。(细杆对轴的转动惯量为2 13 I ml ) 4 .(医学药学专业学生做)某近视眼的远点在眼前0.5m 处,欲 使他能看清远物,应配屈光度为 的 (凸或凹透镜)。 5.如图所示,电场强度为E 的均匀电场与半径为a 的半球面的轴线平行,则通过此半球面的电通量为: 。 6.一根无限长的载流导线被弯曲成如图所示形状,其中bc 段是半径为R 的半圆弧,cd 段与ab 段垂直,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为I ,则半圆弧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 7.如图所示,把一半径为R 的半圆形导线ab 置于磁感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当导线以速率v 水平向右平动时,导线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 端电势较高。 a b a E

应用数理统计(武汉大学研究生)2009-2010试题

武汉大学2009-2010年度上学期研究生公共课 《应用数理统计》期末考试试题 (每题25分,共计10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设X 服从),0(θ上的均匀分布,其密度函数为 ?????<<=其它0 01)(θθx x f n X X X ,,,21" 为样本, (1)求θ的矩估计量1?θ和最大似然估计量2 ?θ; (2)讨论1?θ、2?θ的无偏性,1?θ、2?θ是否为θ的无偏估计量?若不是,求使得i c ?i i c θ为θ的无偏估计量,; 1,2i =(3)讨论1?θ、2 ?θ的相合性; (4)比较11?c θ和22?c θ的有效性. 2. 假设某种产品来自甲、乙两个厂家,为考查产品性能的差异,现从甲乙两厂产品中分别抽取了8件和9件产品,测其性能指标X 得到两组数据,经对其作相应运算得 2110.190,0.006,x s == 2220.238,0.008x s == 假设测定结果服从正态分布()()2~,1,2i i X i μσ=, (1).在显著性水平0.10α=下,能否认为2212σσ=? (2).求12μμ?的置信度为90%的置信区间,并从置信区间和假设检验的关系角度分析甲乙两厂生产产品的性能指标有无显著差异。 3.设是来自正态总体的样本, 总体均值n X X X ,,,21"),(2 σμN μ和方差未知,样本均值和方差分别记为2σ2211 11,(1n n i i i i )X X S X X n n ====?∑∑?

(1) 求2211 (n i i X )μσ=?∑的分布; (2)若0μ=,求212212()() X X X X +?的分布; (3)方差的置信度为12σα?的置信区间的长度记为L ,求()E L ; (4)1n X + 的分布。 4.为进行病虫害预报, 考察一只红铃虫一代产卵量Y (单位:粒)与温度x (单位:)的关系, 得到资料如下: C 0x 18 20 24 26 30 32 35 Y 7 11 21 24 66 115 325 假设Y 与x 之间有关系 bx Y ae ε+=, . ),0(~2σεN 经计算:26.43x =,ln 3.612y =,,, 7215125i i x ==∑721(ln )102.43i i y ==∑7 1ln 718.64i i i x y ==∑(1)求Y 对x 的曲线回归方程; x b e a y ???=(2)求的无偏估计; 2σ2?σ (3)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进行检验(05.0=α); (4)求当温度0x =33时,产卵量的点估计。 0Y 可能用到的数据: 0.02282z =,()()0.050.057,8 3.50,8,7 3.73F F ==,()0.0515 1.7531t =,,,,0.025(5) 2.5706t =0.05(5) 2.015t =0.025(7) 2.3646t =0.05(7) 1.8946t =,0.05(1,5) 6.61F =, 0.05(1,7) 5.59F =

武汉大学历史相关资料(超详细)

目录 前言 (2) 珞珈百年 3 自强学堂和方言学堂 武昌高师到武昌中大 国立武汉大学 乐山时期 建国后的武汉大学 新武汉大学 珞珈人(英杰) 筚路蓝缕 力耕三尺 北溟化鹍 珞珈(风)物 飞檐香榭(历史的见证) 珞樱流影 珞珈精魂 铭 神 忆 情 百年沧桑 武汉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

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它诞生于清末救亡图存的时代洪流之中,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从此,这一叶小舟,便承载着无数志士仁人的强国之梦,在风雨飘摇中启航。 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数易其名,最后于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跻身于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综合性大学之列,并且在短短数年之内迅速发展成为“民国五大名校”之一,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20世纪30年代初,著名学者胡适先生曾在北平对一位来华游历的美国外交官说:“你如果要看中国怎样进步,去武昌珞珈山看一看武汉大学便知道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院系调整,武汉大学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其综合实力在全国重点大学中一直位居前列。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被誉为“中国高教改革的试验区”。1995年,美国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 武汉大学的历史,既是一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也是一部满怀理想、气势恢弘的发展史,并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百余年的辉煌校史,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珞珈学人,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世纪征途上,豪情满怀,继续阔步前进。 自强学堂和方言学堂(1893-1911) 武汉大学的历史溯源于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11月29日奏请光绪皇帝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中国人自己担任校长)的新式专门学堂。 自强学堂位于湖北武昌三佛阁大朝街口,开办之初,设方言、算学、格致、商务四门。由此揭开了近代湖北高等教育的序幕。张之洞的得力助手蔡锡勇为学堂首任总办。此后,张斯枸、钱恂、汪凤瀛、程颂万等先后任总办和提调,姚锡光为总稽察。

武汉大学古代汉语(大一上)试卷

武汉大学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古代汉语》试卷A闭卷 专业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总分 一、简繁体转换与识写古文(15分。共30字/组,每字/组0.5分) 1、写出与下列10个繁体汉字相对应的简体楷书汉字。 叢憂確達獻護戀晝礎構 2、写出与下列10个简体汉字词组相对应的繁体楷书汉字。 适应学习后来运动选择认识读书头发阳历论语3、写出与下列10个甲、金文或小篆字形相对应的楷书字形。 二、填空(5分。共10空,每空0.5分) 1、和是古代汉语书面语的两大支流,又称两大系统。 2、从造字法来看,“追”字是字,“逐”字是字。 3、“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中的“诸”是的合音词,“虽叵复见远流,其详可得略说也”中 的“叵”是的合音词。 4、《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5、“小国寡民”中“小”是用法;“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中“小”是用法。装 订 线

三、选择(20分。共15小题。1~10为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11~15为双项选择,每小题2 分) 具书,历时十八年编成。它的作者是() A.王力郭锡良何九盈 B.王力蒋绍愚严学宭 C.宗福邦萧海波陈世铙 D.郭锡良王海棻洪诚 2、下列四个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A.盆成括见杀。(孟子·尽心下) 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C.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D.卻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 3、《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词诠》的作者依序分别是() A.刘淇王引之杨树达 B.段玉裁王念孙杨伯峻 C.刘淇王念孙黄侃 D.戴震俞樾王筠 4、下面四句,没有句子成分倒装现象的一句是() A.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小雅·车舝) B.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周南·桃夭) C.责毕收乎?(战国策·齐策)

新编大学物理_桑建平_丁么明_丁世学_武汉大学出版社_习题解答[1]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一、选择题 题1.1 : 答案:[B] 提示:明确?r 与r ?的区别 题1.2: 答案:[A] 题1.3:答案:[D]提示:A 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的加速运动, B 切向加速度, C 明确标、矢量的关系,加速度是 d dt v 题1.4: 答案:[C]提示: 2 1 r r r ?= -,12 ,R R r j r i ==-,21v v v ?=-,12,v v v i v j =-=- 题1.5: 答案:[D] 提示:t=0时,x=5;t=3时,x=2得位移为-3m ; 仅从式x=t 2-4t+5=(t-2)2 +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2,质点有往返 题1.6: 答案:[D]提示:a=2t=d dt v ,2224t v tdt t ==-?,02 t x x vdt -=?,即可得D 项 题1.7: 答案:[D] 北 v 风 v 车1v 车2 提示: 21=2v v 车车,理清=+v v v 绝相对牵的关系 二、填空题 题1.8: 答案: 匀速(直线),匀速率 题1.9: 答案:2 915t t -,0.6 提示: 2915dx v t t dt ==-,t=0.6时,v=0 题1.10: 答案:(1)21192 y x =-

(2)24t -i j 4-j (3)411+i j 26-i j 3S 提示: (1) 联立2 2192x t y t =??=-?,消去t 得:21192y x =-,dx dy dt dt =+v i j (2) t=1s 时,24t =-v i j ,4d dt = =-v a j (3) t=2s 时,代入22(192)x y t t =+=+-r i j i j 中得411+i j t=1s 到t=2s ,同样代入()t =r r 可求得26r ?=-i j , r 和v 垂直,即0?=r v ,得t=3s 题1.11: 答案:2 12/m s 提示:2(2)2412(/)dv d x a v x m s dt dt ===== 题1.12: 答案:1/m s 提示: 200 t dv v v dt t dt =+=?,11/t v m s ==,20 1332t v dt t R θπ===? ,r π?== 题1.13: 答案:2 015()2 t v t gt -+- i j 提示: 先对2 0(/2)v t g t =-r j 求导得,0()y v gt =-v j 与5=v i 合成得05()v g t =- +-v i j 合 2 01=5()2 t v t gt -+-∴?r v i j t 合 合dt= 题1.14: 答案:8, 2 64t 提示:8dQ v R Rt dt τ==,88a R τ==,2 264n dQ a R t dt ?? == ??? 三、计算题 题1.15:

武大统计学模拟题

模拟题一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 在同一总体中作样本含量相等的随机抽样,有99%的样本均数在下列哪项范围内_____。 A x ±2.58x s B x ±1.96x s C μ±2.58x σ D μ±1.96x σ E μ±2.58x s 2.对于一组呈非正态分布的资料,反映其平均水平应使用哪个指标_______。 A 几何均数 B 中位数 C 上四分位数 D 四分位数间距 E 算术均数 3. 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 A 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 B 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 C 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 D 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 E 构成比之和必为100% 4. 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 A IQ 得分 B 心率 C 住院天数 D 性别 E 胸围 5.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中,无效假设是 。 A 两样本均数不等 B 两样本均数相等 C 两总体均数不等 D 两总体均数相等 E 样本均数等于总体均数 6. 由两样本均数的差别推断两总体均数的差别,所谓差别有显著性是指_____。 A 两总体均数不等 B 两样本均数不等 C 两样本均数和两总体均数都不等 D 其中一个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不等 E 以上都不是

7.在同一总体中作样本含量相等的随机抽样,有95%的样本均数在下列哪项范围内 。 A x ±2.58x s B x ±1.96x s C μ±2.58x σ D μ±1.96x σ E μ±2.58x s 8.已知肺活量越大,表示人体肺功能越强,假设肺活量呈正态分布,现测定了200例正常人的肺活量值,则其95%正常值范围为_____。 A < x +1.65s B > x -1.65s C x -1.96s ~ x +1.96s D < P 5 E > P 95 9.以下不属于方差分析前提条件的是_____。 A 正态性 B 要求3组方差齐性 C 要求3组均数相等 D 要求各组数据独立 E 要求是数值型变量资料 10.用某药治疗某病患者,5例中有4例治愈,宜写作4/5,而不计算治愈率为4/5×100%=80%,这是由于_____。 A 总体治愈率的可信区间太窄 B 样本治愈率的可信区间太宽 C 样本治愈率的可信区间太窄 D 总体治愈率的可信区间太宽 E 计算治愈率的方法不正确 11.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目的是检验 。 A 多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B 多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C 多个样本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 D 多个总体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 E 以上都不对 12.两样本均数比较,t 检验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 值越小,说明____。 A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B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小 C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 拒绝1H 时犯错误的概率越小 13.2χ值的取值范围是_____。

武汉大学校史感悟 英语班欧阳婷

读史使人明智。培根说的。 作为武大的一名学子,若不知道武大的历史实在是有辱斯文,所以李工真教授的这堂课就显得弥足珍贵。 我坐在大学里我才真正的懂得了梅贻琦老先生的那句话大学者非有大楼而谓大因有大师而谓大矣。 里讲到了武大的过去我才明白原来这里曾经有很多睿智的大师和追求智慧的学子我才明白八十年代的这里有一位叫做刘道玉的老校长引领了高校的改革曾经的武大有诸多学者和青年的学子在这片山水上朝气蓬勃我才明白原来曾经的大学就是我期望的那样然而这一切都只是消逝了的历史。《大学重建》让我开始了解大学的起源、存在的意义那就是大学应该是一个社会的良知和思想发动器大学应该为这个社会培养具有正义、勇气和智慧的学子在他们走上社会之后能够有能力去逐步改善这个社会中不好的东西促进社会的发展并不断致力于人类物质社会的改造以及科学、艺术文学等精神文明的探索和提升。 梅贻琦42岁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重温武大校史感悟珞珈精神 武汉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 年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它诞生于清末救亡图存的时代洪流之中,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从此,这一叶小舟,便承载着无数志士仁人的强国之梦,在风雨飘摇中启航。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数易其名,最后于1928 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跻身于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综合性大学之列,并且在短短数年之内迅速发展成为“民国五大名校”之一,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20 世纪30 年代初,著名学者胡适先生曾在北平对一位来华游历的美国外交官说:“你如果要看中国怎样进步,去武昌珞珈山看一看武汉大学便知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院系调整,武汉大学成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其综合实力在全国重点大学中一直位居前列。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被誉为“中国高教改革的试验区”。1995 年,美国Science 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 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武汉大学的历史,既是一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也是一部满怀理想、气势恢弘的发展史,并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百余年的辉煌校史,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珞珈学人,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世纪征途上,豪情满怀,继续阔步前进。 前言武汉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 年奏请清政府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它诞生于清末救亡图存的时代洪流之中,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从此,这一叶小舟,便承载着无数志士仁人的强国之梦,在风雨飘摇中启航。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数易其名,最后于1928 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跻身于近代中国第一

《说文解字》540部首歌诀

一、汉字数量 汉字数量有多少呢?一般人认2500个就可以看书看报发短信了,好的高中生认3500字,能教古文的高中语文老师认5000字。《新华字典》收11000字。 东汉《说文解字》收正篆9353个字,为东汉时期的常用字形。据清人《十三经集字》统计,先秦“十三经”所用不重复的单字只有6544字。南朝顾野王《玉篇》收16917字。宋代《集韵》收53525字除去异体实收32381字。清代《康熙字典》收47035字,武汉大学古籍研究所参与编撰的《汉语大字典》收56000多字,而今天电脑内能搜集到的汉字文化圈的汉字字形在10万以上。 二、《说文解字》与基础汉字(字根) 不管汉字总量多到什么程度,组成这些字形的基本构字部件是不多且不变的,只在500个以内。若再从楷书字形中拆出笔画,就只有“一丨丿丶乛”五种笔画形态了。 《说文》540“部首”,大致就是汉字的基本构字部件,也就是构成众多汉字的字根。许慎编撰《说文》时,从9353个字形中分析构形,按义类归纳出540部,各部选一个字形来统领各自大义类的字,称为“部首”。如跟水相关的归属“水”,跟狩猎有关的归属“犬”,跟动作有关的归属“手”等,条理清晰,纲举目张,是汉字研究史上的伟大创举。 540部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正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观察、概括与反映。据研究者统计,540部大致可分为六大类:人体类字97部、动物类字61部、植物类字31部、自然界类字37部、器用类字180部、数目类字34部。许慎创造的分部首列字、检字、析字的方法,规律性、系统性、实用性都很强,成为历代辞书的通例,至今仍然如此。所以,段玉裁在《说文》“一”字下注云:“以字形为书,俾学者因形以考音与义,实始于许,功莫大焉。” 《说文》540部首,是汉字的基本字根,除去许慎为凑足“六九五十四”的540部而放入一些合体字“鼻、蓐、殺”等,还有纯笔画“丨、丿”之类,用于构成合体字的独体字根和常用字形只有470来个。2500常用字—3500常用字—5000汉字—10万汉字,都是是由这470个基础汉字组合出来的。甲骨文形声字占27%,《说文解字》占8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