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本年利润及利润分配核算办法模版

企业本年利润及利润分配核算办法模版
企业本年利润及利润分配核算办法模版

本年利润及利润分配核算办法

第一条基本概念

本年利润,是指企业在本年度内实现的经营成果,是企业本年的收入利得和费用损失相抵后的余额。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按规定将当期实现以及累积滚存的净利润用于弥补亏损、提取积累资金、分配股利、转增资本等用途,以及留存以后期间分配的活动。

1.企业应按月计算利润,将有关收入、利得、成本、费用或损失项目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正确反映企业每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年度终了,企业应当将本年收入利得和费用损失相抵后的净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科目;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决议提请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在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通过前,除股票股利外,应当列入报告年度的利润分配表。

3.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章程、投资者协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进行分配。

4.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的亏损)+其他转入。

5.利润分配的顺序依次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起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第二条会计科目设置

1.总账科目:“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2.明细科目:“本年利润”科目按照形成利润的项目设置二级明细科目核算,“利润分配”科目按分配的去向设置二级明细科目核算,具体参见“第二部分会计科目体系”。

“本年利润”科目,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借方核算结转的成本、费用、损失项目,贷方核算结转的收益项目,年度终了前的期末贷方(或借方)余额,反映本年企业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年度

终了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利润分配”科目,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积存余额,借方核算当期分配数或结转的亏损额,贷方核算结转的利润额,期末贷方(或借方)余额,反映累计未分配的净利润(或累计未弥补的净亏损)。

第三条会计核算

1.本年利润的核算

(1)会计期末,企业应将各损益项目的期末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

结转收入类科目时,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

结转成本费用支出类科目时,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科目的净收益,转入本科目,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科目,贷记本科目;如为净损失,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年度终了,企业应当将本年收入利得和费用损失相抵后的净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科目,即“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余额,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应无余额。

2.利润分配的核算

(1)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借记“盈余公积—盈余公积补亏”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科目。

(2)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盈余公积时,借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贷记“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科目。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提取的储备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利

润分配—提取储备基金”、“利润分配—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贷记“盈余公积—储备基金”、“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完整版)利润分配的核算教学设计

⑥ 演示法:教师演示解题步骤,学生学习并掌握此方法; ⑦ 口诀法:利用总结出的口诀加强学生记忆。 教学设 教学内容 计目的 课程导入 I b 营业外支出 I * 所得税费用 通过对利润形成知识的简单回顾,弓I 入了“本年利润”这个 账户。而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第一个账户就是“本年利润”的对应 科目一一“利润分配”科目。利润分配的所有过程基本上都要在 “利润分配”账户下完成,具体的就是“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 润” 新课讲解 一、利润分配的概念:将企业实现的利润(包括本期实现的利 润及以 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按国家相关规定和企业董事会决议, 对企业相关利益人进行分配的过程。 二、强调:从对利润分配的概念可以看出,利润的分配是有着 严格的分配 方式与分配程序限制的。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需要掌 握的重难点之所在 教学过程 (50 分) 1、知识回顾 :利润形成的核算。 主营业务成本 本年利润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从损益类账 户转入的费 ■> 用数 从损益类账 户转入的收 入数 发生的亏损 实现的利润 新知识 与以前所 学知识进 行联系,使 学生 在对 旧知识掌 握的基础 上减少对 于新知识 的理解难 度。 1?通过讨论 调动课堂 气氛,激发 学生学习 兴趣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夕 收入

三、利润分配核算的一般程序:一转二分后结存 1、利润分配核算程序一一转 转:是指在年终决算时,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从本年 利润”转入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润”结平本年利润” 转增资本的普通股股利(了解) 本步骤我们需要引入两个新的账户,在该账户下进行相关核算 盈余公积 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弥补亏 损的数额 企业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提取的盈余公积实际结存数 账户讲解:该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增加额在贷方, 期末余额在贷方,并应按盈余公积的种类、用途设置明细账。2?口诀式记忆法,便于学生的记忆,朗朗上口。 利润分配一一未分配利润 本年 从损益类账户 转入的收入数 实现的利润 【例1】31日,结转全年实现的累积实现净利润5,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5,000, 000 5,000,000 000 3?将新知识 的讲解与现 实生活联系 起来,使学 生更容易理 解,同时更 有兴趣学习 2、利润分配核算程序 -- 分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了解) 提取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常见的利润 的分配方式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L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支付优先股股利 支付普通股股利 4.启发提问, 引导学生自 主思考,同 时引导内容 贴近生活, 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从损益类账户转入的费用数

利润分配的核算教学设计

利润分配的核算教学设计

讲课题目利润分配的核算 教学内容分析(10分) 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般制造企业从筹集资金、物资供应、投入生产到产品销售过程的会计核算方法,从而形成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那么,对于企业实现的利润应该采用何种分配方法?企业利润的分配都有哪些程序和要求?这就是本课的重点。 企业利润的分配业务处理是比较简单的,真正难于理解、处理的是利润的结转与结存,也就是收入费用科目转入“本年利润”,再从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分配结束后再在“利润分配”科目的三个二级科目中内部结转,从而结存出本期的留存收益。 该部分内容的理解是难点,但也是重点。学生对于“转”的账户的理解从

逻辑上不会像资产、负债类科目那么直接,而是需要从业务的性质与会计平衡等式的角度去体会。这是学生进入会计视野必须要翻越的一个门槛,所以在讲解中必须随时强调,且经常组织知识回顾,强化记忆的基础上加强理解,从而才能完全消化本章内容,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教学目标分析(10分)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并进行相关的基本业务的核算处理。 2、理解利润分配后结存的业务处理,正确编制结转分录。 技能目标 1、对计算出的利润按业务要求按 程序进行分配; 2、掌握结存的分录,从会计平衡等式的高度理解结转的会计思想。 情感目标

使学生明白企业形成利润并对其进行分配核算有着严格的程序要求,同时必须树立严谨的会计平衡等式观念与严密的会计逻辑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10分)重点:①利润分配核算的一般程序; ②利润的结转分录与结存业务的处理。 难点:①利润分配结束后的结存的业务处理与分录; ②“利润分配”账户的三个二级科目内部的结转与核算。 教学方法分析(5分)①讨论法:由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答案,教师评价; ②发现法:由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答案,教师评价; ③启发式: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④讲授法:教师教授相关概念; ⑤比较法:新学知识与以前所学知识进行比较,注意区分; ⑥演示法:教师演示解题步骤,学生

公司利润分配报告议案

关于公司2018年度利润分配报告的议案 各位董事: 现拟订了丽江市古城区顺风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利润分配报告,请审议。 一、利润分配的一般政策 1、利润分配顺序 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公司交纳所得税后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 (1)弥补本年度亏损; (2)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积金,当法定公积金已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 (3)提取任意公积金与否由股东大会决定; (4)支付股东股利。 2、利润分配说明 股东大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 3、股利的发放 公司本次发行后的利润分配报告与发行前将保持一致。公司章程中规定,公司股东大会对利润分配方案做出决议后,公司董事会须在股东大会召开后2个月内完成股利(或股份)的派发事项。

二、利润分配的原则 1、重视股东合理投资回报; 2、兼顾公司合理资金需求。 三、利润分配的方式 1、利润分配的方式 公司以年度为周期进行现金利润分配。 2、现金分红的条件 公司进行现金分红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公司当年盈利,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 (2)当年盈利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尚有剩余; (3)保证公司日常经营对现金流的需求; (4)根据公司战略计划,保证公司下一个会计年度投资的现金需求。 3、现金股利占当期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比例 公司按照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不低于 10%(含 10%)发放现金股利。 4、公司经股东协商达成书面协议后,可以进行年度中期现金分红。 四、利润分配的决策程序 公司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载明的利润分配原则进行利润分配: (1)每年度的具体分配方案,由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年度经营业绩和未来的经营计划提出,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后执行;

公司利润分配管理制度

公司利润分配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的利润分配管理工作,规范 公司的利润分配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结合集团公司财务决算工作要求,制定具体利润分配办法。 第二章利润构成 第三条公司利润总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 业外净收益。 第四条营业利润是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扣除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的差额)加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减去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及财务费用的差额。 第五条投资净收益是指投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后的差额。 第六条营业外净收益是指营业外收入扣除营业外支出后的差额。 利润分配 第七条公司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应由股东会审议批准。公司股东会应在每年年底结账后,根据当年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提出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第八条公司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应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分配: ㈠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㈡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按照税后利润扣除前项后的10%提取,盈余公积达到注册资金50%时可不再提取。

㈢提取法定公益金。公益金应按照税后利润扣除前两项后的5%至10%提取。 ㈣提取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按照税后利润扣除前三项后的70%提取。 ㈤应付利润。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股东利润。 第九条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经分配后为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未分配利润可待留以后年度进行分配,企业如发生亏损,可按规定由以后年度利润进行弥补。 第十条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积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第十一条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可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但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益金只能用于集体福利设施,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二条本制度由财务部负责解释,自经理办公会议审定通过后施行。

利润及利润分配管理(doc 18页)

利润及利润分配管理(doc 18页)

第5章............................... 利润及利润分配1 5.1 利润及利润分配 (1) 5.1.1 利润分配 (2) 5.1.2 投资收益 (4) 5.1.3 补贴收入 (7) 5.1.4 营业外收入 (8) 5.1.5 营业外支出 (10) 5.1.6 所得税 (13) 5.1.7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

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扶贫基金、退伍军人转业费等。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应当分别核算,并在利润表中分列项目反映。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还应当按照具体收入和支出设置明细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所得税,是指公司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 5.1.1利润分配 在年度终了,公司应当将本年所有收入和费用项目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如果公司本年实现的收益为净利润,即“本年利润”科目的年末余额在贷方;如果公司本年实现的收益为净亏损,即“本年利润”科目的年末余额在借方。 集团公司控股或参股的子公司,根据集团公司派出董事提出的可供分配利润按比例全额分配的议案,并经董事会或股东会审议通过后,在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召开会议前,应当将其列入报告年度的利润分配表。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存在差异时,其差额应当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有关项目的年初数。 集团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应在年终将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 润全额上交集团公司,并列入报告年度的利润分配表。

根据我国有关法规的规定,一般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按下列顺序进行利润分配: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3)提取法定公益金; (4)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外商投资企业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按净利润提取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等。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规定在合作期内以利润归还投资者的 投资,以及国有工业企业按规定以利润补充的流动资本,也从可供分配的利润中扣除。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还要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 (1)应付优先股股利,是指公司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优先股股东的现金股利;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指公司按股东大会决议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 (3)应付普通股股利,是指公司按照利润分配方案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现金股利; (4)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是指公司按照利润分配方案以分派股票股利的形式转作的资本(或股本)。

0609利润分配的核算

【课题】利润分配的核算 【教材版本】 玉森.伟清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第三版).:高等教育,2008.2 玉森.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习题集》(第三版).:高等教育,2008.2 玉森.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教学参考书》(第三版).:高等教育,2008.2 《基础会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第三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利润分配的程序; 2.掌握利润分配的账户结构。 能力目标:1.会正确运用利润分配账户。 2.能熟练地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损益类结转和利润结转、分配业务的核算。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以利润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思维方式; 2.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本年利润账户的年末结转; 2.利润分配的核算。 教学难点:1.本年利润账户的年末结转; 2.利润分配的核算。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制作幻灯片 比较法、归纳法、分组讨论法、讲练结合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旧课(5分钟) 【幻灯片演示】 各问题及答案

第二环节新授课(40分钟) 第五节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的构成和年终结转(20分钟) 【讲解】 1.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2.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投资收益 3.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4.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其中:(1)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2)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讲解】 【幻灯片演示】 年末,需要把“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讲解】 【幻灯片演示】 1.利润形成的过程; 2.当收入>费用、收入<费用时,“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有何不同? 3.“本年利润”账户的结构、余额方向所代表的含义。

绩效目标收益分配方案与协议书

***有限公司文件 ***绩效目标收益分配方案 1.目的 为了植入“利他共赢”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凝聚团队共同发展,为员工创造个人发展机会,让全体***员工分享公司发展成果,特制定本方案。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体在职员工。 3.职责 3.1由宏成咨询顾问公司负责本方案的起草、修订及解释。 3.2财务部负责毛利润预测评估、实际毛利润的核算、绩效分配的核算。 3.3董事长助理负责绩效目标收益分配方案协议的申请、签订、变更与具体解释工作。 3.4董事会负责对本方案进行审核和决议。 4.内容 4.1基本原则 4.1.1由员工根据本人意愿自由选择、自愿参加的原则。 4.2绩效目标收益分配方案与分配方式 4.2.1员工以缴纳收益金的方式参加本方案,并按实际绩效结果获得收益分配,协议期 满公司按不计息退还收益金。收益金核定为500元/份。 4.2.2本方案实施第一年时间为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如第一年实施 顺利,全公司有50%以上符合条件的员工愿意参与,将继续推行。 4.2.3愿意参加本方案的员工,按照一定的份数缴纳相应的收益金、签订《***绩效目

标收益分配方案协议》(以下简称本方案),即可享受公司的绩效分配。具体分配 方式,详见本方案4.6条。 4.2.4本方案正式实施后公司协议期内每6个月公示一次公司毛利润核算报表(核算口 径详见本方案4.5条),并安排一次绩效收益分配。 4.2.5绩效收益分配的多少与绩效目标(指毛利润目标)的实现结果直接相关,与个人 工资、奖金、福利无关,不影响员工的劳动报酬。 4.3实行绩效目标收益分配方案的基本要求 4.3.1实施条件 4.3.1.1占公司员工总数50%以上的员工对共同参加本方案意愿明确,认同公司协议 期年度销售目标与毛利润目标。 4.3.1.2符合公司认可的其他条件。 4.3.2员工参加本方案的基本条件 4.3.2.1凡入职满二个月的员工均有参与资格。 4.3.2.2愿意在本公司工作一年以上。 4.4绩效目标收益金份额标准与确定原则 4.4.1标准份额 4.4.2具体份数由店总经理与董事长结合以下几个方面,在基准份数的基础上确定,但 最终份数不得超过上限标准。 4.4.2.1入职年限 入职年限每满1年增加1份。(该额度可跨年度累计) 4.4.2.2优秀员工特别奖励 每获得一次年度优秀员工奖励的可增加2份。 4.4.2.3积分排名特别奖励 获得季度排名奖励第一名的可增加1份。获得年度排名前三名的可分别增加10 份、8份、5份,两项配额增加可以重复享有。 4.4.2.4专业技术 通过公司专业技术测试或评价,达到岗位核定工作标准的,可增加1份,最多

关于公司2016年度利润分配报告的议案

关于公司2016年度利润分配报告的议案 各位董事: 现拟订了广东嘉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润分配报告,请审议。 一、利润分配的一般政策 1、利润分配顺序 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公司交纳所得税后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积金,当法定公积金已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 (3)提取任意公积金与否由股东大会决定; (4)支付股东股利。 2、利润分配说明 股东大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将不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将不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3、股利的发放 公司本次发行后的利润分配报告与发行前将保持一致。公司章程中规定,公司股东大会对利润分配方案做出决议后,公司董事会须在股东大会召开后2个月内完成股利(或股份)的派发事项。 二、利润分配的原则 1、重视股东合理投资回报; 2、兼顾公司合理资金需求。 三、利润分配的方式 1、利润分配的方式 公司以现金利润分配为主,辅以股票利润分配股利。 2、现金分红的条件 公司进行现金分红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公司当年盈利,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 (2)当年盈利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尚有剩余; (3)保证公司日常经营对现金流的需求; (4)根据公司战略计划,保证公司下一个会计年度投资的现金需求。 3、现金股利占当期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比例 (1)公司按照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不低于10%(含10%)发放现金股利。 (2)根据公司战略计划和下一个会计年度的资金安排,决定是否继续发放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 4、公司可以进行中期现金分红。 四、利润分配的决策程序 公司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载明的利润分配原则进行利润分配: (1)每年度的具体分配方案,由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年度经营业绩和未来的经营计划提出,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后执行; (2)利润分配方案以公司经审计的财务数据为依据,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进行派发。五、利润分配相关的信息披露

方案-利润及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 企业一般应按月计算利润,按月计算利润有困难的企业,可以按季或者按年计算利润。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计算每一 期间的所得税费用,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计算交纳所得税。对于实现的利润分配情况,企业应当分别核算,利润及利润分配各项目应当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或提取的储备基金、企业 基金)、分配的优先股股利、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分配的股股利、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以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期末末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等,均应当在利润分配表中分别列项予以反映。 以下对所得税的核算、本年利润的核算与结转以及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分别进行阐述。 一、所得税的核算 (一)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和税前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财务会计和所得税会计逐步分离,企业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核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也逐步扩大。这些差异按其产生原因及其性质又可以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两类: 1.永久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永久性差异有以下几种类型: (1)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不确认为收益。 (2)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 (3)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则不允许扣减。 (4)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则允许扣减。 2.时间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是指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于某一会计期间,但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能够转回。时间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待以后期间确认为应税所得,从而形成应纳税时间性差异。这里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是指未来应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 (2)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确认为当期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待以后期间从应税所得中扣减,从而形成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这里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是指未来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时间性差异。 (3)企业获得的某项收益,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收益,但按照税法规定需计入当期应税所得,从而形成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4)企业发生的某项费用或损失,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从当期应税所得中扣减,从而形成应纳税时间性差异。 (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的所得税核算主要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方法,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选择采用其中的一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该方法一经采用,不得随意变更。

利润分配的核算

利润分配的核算 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应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在投资者、企业和职工个人之间进行分配,企业利润分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提取盈余公积金。盈余公积金一般按照本年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 2.分配给投资者。企业如果发生亏损,可以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也可以用以前年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弥补。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将在财务会计课程中详细讲述。 账户的设置 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利润的分配情况,会计核算中应该设置以下账户: 1.“利润分配”账户。企业进行利润分配,意味着企业实现的“利润”这项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本应记入“本年利润”的借方,直接冲减本年实现的利润额。但是,如果这样处理,那么“本年利润”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只能表示未分配利润,不能提供本年累计实现的利润额。而本年累计实现的利润额这个指标,恰恰又是经济管理上所需要的重要指标。基于这种原因,为了使“本年利润”账户既能反映企业实现利润的原始数据,又能反映企业未分配利润数额,核算中专门设置了

“利润分配”账户,用以反映企业已分配的利润数额。“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登记实际分配的利润数额,贷方平时一般不作登记,因而在年度中间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为借方余额,表示截止本期企业累计已分配利润的数额。平时,将“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余额,即累计实现的利润额与“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余额,即累计已分配的利润额相减,可以求得未分配的利润余额。年末,企业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从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结转记入“利润分配”账户的贷方。结转后,“利润分配”账户如果为贷方余额,表示年末未分配的利润数额;如果有借方余额,表示年末未弥补的亏损额。 为了具体的反映和监督企业利润分配的去向和历年分配后的结余金额,“利润分配”账户一般应设置“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未分配利润”等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盈余公积”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金的增减变动和结余情况的账户。“盈余公积”账户的贷方登记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的数额;借方登记盈余公积金的支用数,如转增资本或者弥补亏损等,这个账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期末盈余公积金的结余数额。 3.“应付利润”账户。“应付利润”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向投资者支付利润情况的账户。“应付利润”账户的贷方

利润分配业务核算

利润分配业务核算主讲人:张娆

主要内容 12 利润分配概念利润分配顺序

利润分配的概念 ?利润分配,是企业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的、对企业可供分配利润指定其特定用途和分配给投资者的行为。利润分配的顺序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净利润Ⅹ1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净利润Ⅹ股东大会决议确定的提取比例?支付优先股股利 ?支付普通股现金股利(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账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应付股利 盈余公积 减少 增加 应付股利 减少 增加 利润分配 减少 增加 下列分配 下列转入 导致利润减少 使得利润增加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转入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分配现金股利 分配股票股利 余额:未分配利润

例题:利润分配(2)核例:见教 【例1】C公司经股东大会批准,按净利润50 850元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20%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5 085 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10 17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5 085 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10 170 【例2】 C公司股东大会决议分配给股东的现金股利6 000元。 借:利润分配——分配现金股利 6 000 贷:应付股利 6 000

例题:利润分配(2)核例:见教 【例3】C公司期末利润分配账户所属的各有关明细账户如下: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 085元;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10 170元;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6 000元;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0 850元。结清利润分配账户所属的各有关明细账户。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1 255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5 085 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10 170 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6 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减少 增加 21 255 50 850 余额:29 595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企业一般应按月计算利润,按月计算利润有困难的企业,可以按季或者按年计算利润。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计算每一会计期间的所得税费用,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计算交纳所得税。对于实现的利润分配情况,企业应当分别核算,利润及利润分配各项目应当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企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或提取的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分配的优先股股利、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分配的股股利、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以及年初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期末末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等,均应当在利润分配表中分别列项予以反映。 以下对所得税的核算、本年利润的核算与结转以及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分别进行阐述。 一、所得税的核算 (一)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和税前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财务会计和所得税会计逐步分离,企业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核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也逐步扩大。这些差异按其产生原因及其性质又可以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两

类: 1.永久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永久性差异有以下几种类型: (1)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不确认为收益。 (2)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 (3)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则不允许扣减。 (4)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在计算应税所得时则允许扣减。 2.时间性差异

财务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

Leo Paper Group 利奧紙品印刷集團 知識分類: 最佳實踐- Case Study-辦公室 發佈者/提案者: 知識參數:最佳實踐-績效管理-財務檔整理者: CarrieZhong 名稱/標題: 利潤及利潤分配的核算日期:2012-03-23 背景/目的: 利潤是集團的經濟命脈,正確地計算確定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計算交納所得稅以及對淨利潤進行分配,是利潤和利潤分配核算的主要內容 關鍵字 財務、利潤、計算公式 做法說明/處理方法: 熟悉利潤的構成及利潤核算方法,理清各環節之間存在的關係,每一環節進行案例解讀,以達到套路清晰。 期望成效/學習重點: 通過學習和認識利潤及利潤分配的核算,能夠對集團利潤進行解讀分析,找出更多的潛在價值。

利潤及利潤分配的核算 一、利潤的核算 (一)利潤的構成 1.淨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2.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淨收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補貼收入 3.其中: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費用-存貨 跌價損失 4.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利潤=其他 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 (二)利潤核算需要設置的帳戶 1.“本年利潤”帳戶 ?用途:核算企業實現的淨利潤(或發生的虧損) ?性質:屬所有者權益類帳戶 ?結構 ?明細帳:不設明細帳 (圖表:) 2.“投資收益”帳戶:(投資收益是指企業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減去發生的投資損失和計提的投 資損失準備後的淨額。) ?用途:核算對外投資取得的收益或發生的損失。 ?性質:屬於損益類帳戶 ?結構: ?明細帳:按投資收益的種類設明細帳。

利润和利润分配计算题

利润和利润分配计算题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财务成果计算题 12月份有关损益类账户的余额如下: 主营业务收入1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5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10万元,销售费用10万元,管理费用4万元,财务费用3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5万元,营业外收入8万元,营业外支出16万元。 要求: (1)计算本月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所得税税率为25%),并结转损益类各账户。 (2)12月31日一次结转全年实现的净利润(公司1-11月份累计的净利润为85万元)。 (3)12月31日公司确定的全年净利润分配方案为:计提10%的法定盈余公积金,按净利润的50%向股东发放现金股利。 (4)计算出年末未分配利润金额 参考答案 (1)营业利润=28万元 利润总额=20万 净利润=20×(1—75%)=15万元 结转损益类账户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万 其他业务收入 10万 营业外收入 8万 贷:本年利润 118万 借:本年利润 98万 贷:主营业务成本 50万 营业税金及附加 10万 其他业务成本 5万 销售费用 10万 管理费用 4万 财务费用 3万 营业外支出 16万 (2)全年实现的净利润=15+85=100万元 结转全年实现的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100万

贷:利润分配 100万 (3)计提的法定公积金=100×10%=10万 决定发放股利金额=100×50%=50万 计提法定公积金和决定发放股利 借:利润分配 60万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万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50万 贷:盈余公积 10万 应付股利 50万(4)年末未分配利润=100—10—50=40万元

年终利润分配的基本核算流程

年终利润分配的基本核算流程 2010-02-10 10:34:45| 分类:会计知识: |举报|字号订阅 年终利润分配的基本核算流程是: 1、先将利润表上所有收入类和成本费用类科目全部转到“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各收入、成本、费用类科目无余额。 2、将“本年利润”科目的余额(即本年实现的利润或亏损)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无额。 3、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中进行利润分配(上年结转+本年形成的),包括提取盈余公积、股东利润分配等,余额即为“未分配利润”。按会计制度的要求,企业年末如果盈利,必须提取盈余公积(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提)。 接着你已进行完的帐务处理,剩下部分的帐务处理如下: 1、结转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贷方余额数)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如果“本年利润”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后,有贷方余额,则应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 如果“本年利润”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后,有借方余额,说明上年结转过来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是借方余额(即:累积亏损),则无需计提盈余公积。 例如: (一)利润计算 例题:假设求是公司2007年实现利润总额125000元,其中“本年利润”借方余额1030804.09元,贷方余额1155804.09元。本年求是公司应缴纳所得税125000×33%=41250元。 借:所得税费用41 2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1 250

借:本年利润41 250 贷:所得税费用41 250 “本年利润”科目最终贷方余额1155804.09-1030804.09-41250=83750元。 借:本年利润83 7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3 750 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无余额。平时月份无需做此分录,只需在年终做此分录调整即可。 (二)利润分配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司章程、投资者协议等,对企业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利润进行的分配。 可供分配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 利润分配的顺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这里的以前年度亏损不是指企业各年利润表中的利润,而是经税务机关汇算清缴调整后的利润,通常这两个利润是不一样的。企业的会计利润是按照会计制度要求计算出来的利润,汇算清缴调整后的利润是按照税法要求计算的利润。 企业用本年利润科目弥补亏损不需要做会计分录进行调整。例如求是公司06年“本年利润”科目借方余额10000元,贷方余额5000元,则到年底企业亏损5000元。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 000 贷:本年利润5 000 07年该公司“本年利润”科目,借方余额12000元,贷方余额20000元,则企业当年盈利8000元。 借:本年利润8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协议书最新版

利润分配协议书 甲方:乙方: 地址:身份证号: 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 一、定义 除非本协议条款或上下文另有所指,下列用语含义如下: 1.净利分红(红利):指对公司内外名义上的年度营业净利收益划分,拥有者(除本公司企业法人外)不是指甲方在工商注册登记的实际股东,协议分红者仅享有参与公司年终净利润的分配权,而无所有权和其他权利。此红利对内、对外均不得转让,不得继承。 2.乙方可得分红为甲方年度净利润总额达到300万以上的利润的12%。 三、协议的履行 1、甲方应在每年的三月份进行上一年度会计结算,得出上一年度税后净利润总额,并将此结果及时通知乙方。 2、乙方在每年度的四月份享受分红。甲方应在确定乙方可得分红后的七个工作日内,将可得分红一次性支付给乙方 3、乙方的可得分红应当以人民币形式支付,除非乙方同意,甲方不得以其它形式支付。 四、协议期限 1、本协议为5年期限,乙方在职期间享受每年净利12%的分红权。 五、协议的权利义务 1、甲方应当如实计算年度税后净利润,乙方对此享有知情权。 2、甲方应当及时、足额支付乙方可得分红。 3、乙方对甲方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不得有任何损害甲方利益和形象的行为。

4、乙方对本协议的内容承担保密义务,不得向第三人泄露本协议中乙方所享分红等情况。 5、若乙方自动放弃分红的权益,或者依据第六条变更、解除本协议的,乙方仍应遵守本条第3、4项约定。 六、协议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1、甲方可根据乙方的情况将授予乙方的万股权进行增加或减少,但双方应协商一致并另行签订股权分配协议。 2、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同意的,可以书面形式变更协议内容。 3、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同意的,可以书面形式解除本协议。 4、乙方违反本协议义务,给甲方造成损害的,甲方有权书面通知乙方解除本协议。 5、乙方有权随时通知甲方解除本协议。 6、甲方公司解散、注销或者乙方离职的,本协议自行终止。 七、违约责任 1、如甲方违反本协议约定,迟延支付或者拒绝支付乙方可得分红的,应按可得分红总额的10%向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2、如乙方违反本协议约定,甲方有权视情况相应减少或者不予支付乙方可得分红,并有权解除本协议。给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八、争议的解决 因履行本协议发生争议的,双方首先应当争取友好协商来解决。如协商不成,则将该争议提交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裁决。 九、协议的生效 甲方在册经营是本协议的前提。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利润及利润分配核算的会计分录

利润及利润分配核算的会计分录 月末,在企业当月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到账户的基础上,做以下会计分录: 1、计算应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可按利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利润总额)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结转当月全部损益类账户入“本年利润”(根据当月有发生额的全部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结转,注意收 入类和成本、费用类的不同,结转后,各损益类账户无余额) ①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投资盈利)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②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3、年末结转“本年利润”入“利润分配”账户(按本年利润账户的期末余额结转,结转后无余额) ①盈利时: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②亏损时: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4、按利润分配顺序(详见教材P96) ①、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提取法定公益金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公益金 ②、分配优先股股利借:利润分配—应付优先股股利 贷:应付股利 ③、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④、应付普通股股利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5、年末,利润分配账户除“未分配利润”账户外,其他明细科目一律无余额(根据有关账户的发生额结转)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 —应付优先股股利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保险企业利润分配的核算.doc

保险公司利润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分配的内容和程序 为了正确合理地处理好保险公司、投资者及保险公司职工等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险公司在一定时期的经营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净利润,应按规定的项目和程序在有关方面进行分配。保险公司可供分配的利润包括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的内容和程序如下: ?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按照本年实现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保险公司应按净利润的10%提取。保险公司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超过其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2.提取法定公益金。保险公司按本年实现净利润的5%-10%提取法定公益金,用于保险公司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 3.提取总准备金。保险公司按本年实现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总准备金,用于巨灾风险的补偿,不得用于分红、转增资本。?4.提取任意盈余公积。保险公司根据章程或股东会议的决议可以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5.分配给投资者。保险公司提取上述内容后,可以按规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6.保险公司如果发生亏损,可以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也可以用以前年度提取的盈余公积弥补。保险公司以前年度亏损未弥补完,不能提取上述内容。在提取上述内容以前,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 (二)科目设置 ?为了使本年利润科目能够完整反映保险公司全年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或亏损),便于检查保险公司利润计划的执行情

况,利润的分配不直接冲减本年利润科目数额,而是设置利润分配科目反映利润分配的情况。 为了核算保险公司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积存余额,应设置利润分配科目。该科目属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借方登记从本年利润转入的净亏损、分配的净利润以及将已分配的净利润转入未分配利润的数额,贷方登记从本年利润转入的净利润以及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而转入的数额。该科目年末贷方余额,反映保险公司历年积存的尚未分配的利润;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保险公司累积尚未弥补的亏损。利润分配科目应设置以下明细科目:?(1) 盈余公积转入明细科目,核算保险公司用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明细科目,核算保险公司按规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 ?(3) 提取法定公益金明细科目,核算保险公司按规定提取的法定公益金。 ?(4)提取总准备金明细科目,核算保险公司按规定提取的总准备金。??(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明细科目,核算保险公司按规定提取的任意盈余公积。?(6)应付利润明细科目,核算保险公司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7) 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核算保险公司全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利润分配和尚未分配利润(或尚未弥补的亏损)。 ?年度终了,保险公司应将利润分配科目下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结转后,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外,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 ? (三)利润分配的核算方法 1.提取盈余公积及公益金的核算?盈余公积(一般保险

利润分配的核算教学设计

讲课题目利润分配的核算 教学内容分析(10分) 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般制造企业从筹集资金、物资供应、投入生产到产品销售过程的会计核算方法,从而形成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利润。那么,对于企业实现的利润应该采用何种分配方法?企业利润的分配都有哪些程序和要求?这就是本课的重点。 企业利润的分配业务处理是比较简单的,真正难于理解、处理的是利润的结转与结存,也就是收入费用科目转入“本年利润”,再从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分配结束后再在“利润分配”科目的三个二级科目中内部结转,从而结存出本期的留存收益。 该部分内容的理解是难点,但也是重点。学生对于“转”的账户的理解从逻辑上不会像资产、负债类科目那么直接,而是需要从业务的性质与会计平衡等式的角度去体会。这是学生进入会计视野必须要翻越的一个门槛,所以在讲解中必须随时强调,且经常组织知识回顾,强化记忆的基础上加强理解,从而才能完全消化本章内容,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教学目标分析(10分)知识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并进行相关的基本业务的核算处理。 2、理解利润分配后结存的业务处理,正确编制结转分录。 技能目标 1、对计算出的利润按业务要求按程序进行分配; 2、掌握结存的分录,从会计平衡等式的高度理解结转的会计思想。情感目标 使学生明白企业形成利润并对其进行分配核算有着严格的程序要求,同时必须树立严谨的会计平衡等式观念与严密的会计逻辑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10分)重点:①利润分配核算的一般程序; ②利润的结转分录与结存业务的处理。 难点:①利润分配结束后的结存的业务处理与分录; ②“利润分配”账户的三个二级科目内部的结转与核算。 教学方法分析(5分)①讨论法:由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答案,教师评价; ②发现法:由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答案,教师评价; ③启发式: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④讲授法:教师教授相关概念; ⑤比较法:新学知识与以前所学知识进行比较,注意区分; ⑥演示法:教师演示解题步骤,学生学习并掌握此方法; ⑦口诀法:利用总结出的口诀加强学生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