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定溶液中的甲醛(精)

合集下载

甲醛的测定方法

甲醛的测定方法

甲醛的测定方法
甲醛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分光光度法:该方法适用于测定工业废气、环境空气和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可用于树脂制造、油漆涂料、人造纤维和塑料、橡胶、制药、皮革等行业中甲醛蒸气的测定。

2. 乙酰丙酮法:在过量铵盐存在下,甲醛与乙酰丙酮通过一定温度的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然后比色定量甲醛含量。

该方法特异性较好,干扰因素少,适合高含量甲醛的检测,多用于居室和水发食品中对甲醛的测定。

3. 酚试剂法:即MBTH法,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
铁离子氧化成蓝色,然后比色定量。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合测定微量甲醛。

4. 气相色谱检测法:不仅可以用于甲醛检测,还可以用于苯系物和TVOC
的检测。

其原理主要是利用不同物质之间物理性质的差异(吸附能力,溶解度等)来分离混合物中的组分。

结果更准确,但是检测过程更加复杂。

5. 甲醛测试仪:对于普通家庭,他们更喜欢使用甲醛测试仪进行空气检测。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甲醛检测仪并不便宜,而且一些调查发现,许多互联网名人推荐的甲醛检测仪实际上的检测结果并不准确,因此建议谨慎选择。

6. 水提取法和蒸汽吸收法:这两种方法主要用于检测纺织品中的游离甲醛。

水提取法主要用于模拟人体穿着过程,并定量测定此期间纺织品释放的甲醛
含量。

蒸汽吸收法主要用于定量确定在模拟纺织品的存放或压制过程中释放的甲醛量。

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同时,由于甲醛的释放量和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注意避免干扰因素的影响。

甲醛的测定_实验报告

甲醛的测定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

2.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流程。

3. 了解甲醛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实验原理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醇和醚。

甲醛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本实验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实验原理:采用蒸馏方法将样品中的甲醛蒸出,在pH6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中,馏分出的甲醛与乙酰丙酮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稳定的黄色化合物,冷却后在波长412nm处进行吸光度测试。

根据标准工作曲线,计算试样中甲醛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甲醛标准溶液、水、乙酸铵、冰乙酸、乙酰丙酮、蒸馏装置、电加热套、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移液管、容量瓶、锥形瓶等。

2. 实验试剂:乙酸铵、冰乙酸、乙酰丙酮、甲醛标准储备液等。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溶液的配制:根据甲醛标准储备液浓度和所需浓度,用移液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甲醛标准储备液,加入适量水,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所需浓度的甲醛标准溶液。

2. 样品溶液的配制:根据样品的性质和甲醛含量,用移液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样品,加入适量水,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样品溶液。

3. 蒸馏:将样品溶液加入蒸馏装置中,加热蒸馏,收集馏出液。

4. 吸光度测试:将馏出液加入pH6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中,加入乙酰丙酮,加热反应,冷却至室温。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412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5. 标准曲线绘制:将不同浓度的甲醛标准溶液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测定,绘制标准曲线。

6. 样品中甲醛含量的计算: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中查得对应浓度,计算样品中甲醛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的绘制:以甲醛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中甲醛含量的计算: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中查得对应浓度,计算样品中甲醛的含量。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甲醛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甲醛检测方法

甲醛检测方法

甲 醛方法AHMT 分光光度法测定范围本方法测定范围为2ml 样品溶液中含有0.2~3.2ug 甲醛,若采样流量为1L/min ,采样体积为20L ,则测定浓度范围为0.01~0.16mg/m3试剂和材料本法除注明外,均为分析纯;所用水均为无有机物水吸收液:称取1g 三乙醇胺、0.25g 偏重亚硫酸钠和0.25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

0.5%4-氨基-3联氨-5巯基-1,2,3-叁氮杂茂(简称AHMT )溶液:称取0.2gAHMT 溶于0.5mol/L 盐酸中,并稀释至50ml ,此试剂置于棕色瓶中,可保存半年 5mol/L 氢氧化钾溶液:称取28.0g 氢氧化钾溶于100ml 水中。

1.5%高碘酸钾溶液:称取1.5g 高碘酸钾溶于0.2mol/L 氢氧化钾溶液中,并稀释至100ml ,于水浴上加热溶解,备用。

0.1000mol/L 碘溶液:称量40g 碘化钾,溶于25ml 水中,加入12.7g 碘。

待完全溶解后,用水定容至1000ml ,移入棕色瓶中,暗处贮存。

1mol/L 氢氧化钠溶液:称量40g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

0.5mol/L 硫酸溶液:取28ml 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2230.1000/N a S O c m ol L =:可购买标准试剂配制。

0.5%淀粉溶液:将0.5g 可溶性淀粉用少量的水调成糊状后,再加入10ml 废水,并煮沸2~3min 至溶液透明,冷却后,加入0.1g 水杨酸或0.4g 氯化锌保存。

甲醛标准贮备溶液:取2.8ml 甲醛溶液(含甲醛36%~38%)于1L 容量瓶中,加入0.5ml 硫酸并用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

其准确浓度用下述碘量法标定。

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的标定:精确量取20.00ml 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置于250ml 碘量瓶中。

加入20.00ml0.0500mol/L 碘溶液和15ml1mol/L 氢氧化钠溶液,放置15min 。

3203甲醛残留量测定法

3203甲醛残留量测定法

3203 甲醛残留量测定法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已标定的甲醛溶液适量,配成每1.0 ml 含甲醛1.0 mg 的溶液,精密量取5.0 ml 置50 ml 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

如果被测样品为油乳剂疫苗,则精密量取上述稀释溶液5.0 ml 置50 ml 量瓶中,加20%吐温-80乙醇溶液10 ml ,再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1 油乳剂疫苗 用5.0 ml 刻度吸管量取被检品5.0 ml ,置50 ml 量瓶中,用20%吐温-80 乙醇溶液10 ml ,分次洗涤吸管,洗液并入50 ml 量瓶中,摇匀,加水稀释至刻度,强烈振摇,静置分层,下层液如果不澄清,滤过,弃去初滤液,取澄清续滤液,即得。

2.2 其他疫苗 用5.0 ml 刻度吸管量取本品5.0 ml ,置50 ml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溶液如果不澄清,滤过,弃去初滤液,取澄清续滤液,即得。

3 测定法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和水各0.5 ml ,分别加醋酸-醋酸铵缓冲液10 ml ,乙酰丙酮试液10 ml ,置60℃恒温水浴15分钟,冷水冷却5分钟,放置20分钟后,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兽药典》一部附录),以空气为参比,在410 nm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即得A 对照、A 供试、A 空白-1;另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水各0.5ml ,加醋酸-醋酸铵缓冲液20ml ,置60℃恒温水浴15分钟,冷水冷却5分钟,放置20分钟后,以空气为参比,在410nm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即得A 本底、A 空白-2,按下式计算即得。

甲醛溶液(40%)含量%(g/ml )=0.0025×A 供试−A 本底−(A 空白−1−A 空白−2)A 对照−A 空白−1×100%附注:1 醋酸-醋酸铵缓冲液(pH 6.25)的配制醋酸液 取醋酸(AR )12.9 ml ,加水至100 ml 。

醋酸铵液 取醋酸铵(AR )173.4 g ,加水至1000 ml ,使溶解。

水产品中甲醛检测细则

水产品中甲醛检测细则
4.1.3.4 1mol/L氢氧化钠溶液。
4.1.3.5硫酸溶液(1+9)。
4.1.3.6 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按GB/T5009.1中规定的方法标定。
4.1.3.7 0.5%淀粉溶液:此液应于当日配置。
4.1.3.8甲醛标准贮备溶液:吸取0.3ml含量为36%~38%甲醛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为甲醛标准贮备溶液,冷藏保存两周。按本标准4.1.5.1条规定的碘量法标定。
4.1.3.2乙酰丙酮溶液:称取乙酸铵25g,溶于100ml蒸馏水中,加冰乙酸3ml和乙酰丙酮0.4ml,混匀,贮存于棕色瓶,在2℃~8℃冰箱内可保存一个月。
4.1.3.3 0.1mol/L碘溶液:称取40g碘化钾,溶于25ml水中,加入12.7g碘,待碘完全溶解后,加水定容至1000ml,移入棕色瓶中,暗处贮存。
甲醛标准贮备液的浓度用式(1)计来自:…………………………………(1)
式中:
X1─甲醛标准贮备液中甲醛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V0─空白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数,单位为(ml)
V1─滴定甲醛消砂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数,单位为毫升(ml)
C─硫代硫酸钠溶液准确的摩尔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3.3.5 5%亚硝酸亚铁氰化钠溶液。此溶液临时现配。
3.3.6 10%氢氧化钾溶液。
3.4测定步骤。
3.4.1取样
3.4.1.1鲜活水产品
鲜活水产品取肌肉等可食部分测定。鱼类去头、去鳞,取背部衙腹部肌肉;虾去头、去壳、去肠腺后取肉;贝类去壳后取肉;蟹类去壳、去性腺和肝脏后取肉。
3.4.1.2冷冻水产品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细则规定了水产品中甲醛的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数据处理。

甲醛的检测

甲醛的检测

(1)酚试剂分光光光度法(GB/T18204.26-2000)甲醛与酚试剂(3-甲基-2-苯并噻唑腙盐酸盐,MBTH)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成蓝色化合物,根据其颜色的深浅比色定量。

检出限为0.02mg/L,当采样体积为10L 时,测定浓度范围为0.01mg/m3~0.015mg/m3。

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较适合微量甲醛的测定,但在乙醛含量>2µg 及丙醛存在下对结果产生正干扰,同时二氧化硫的共存也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2)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5516-1995)在过量铵盐存在下,甲醛与乙酰丙酮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二乙酰基二氢卢剔啶,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检出限为0.25µg/5mL(按与吸光度0.02 相应的甲醛含量计)。

当采样体积为30L 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08 mg/m3,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受乙醛的干扰,而且方法简便、稳定性好、误差小、测定线性范围较宽,适合高含量甲醛的检测,多用于居室和水发食品中对甲醛的测定。

该方法在含SO2的环境中测定有一定影响,使用NaHSO3作为保护剂则可以消除。

(3)AHWT 分光光度法(GB/T16129-1995)甲醛与AHWT(4-氨基-3-联氨-5-硫基-1,2,4-三氮杂茂)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经高碘酸钾氧化成紫红色化合物,然后比色定量检测甲醛含量。

该方法特异性和选择性均较好,在大量乙醛、丙醛、丁醛、苯乙醛等醛类物质共存时不干扰测定,检出限为0.04mg/L。

但该方法操作过程中须注意显色随时间逐渐加深,标准溶液的显色反应和样品溶液的显色反应时间必须严格统一。

上述三种经典甲醛分析方法之中,酚试剂分光光度法灵敏度高,但选择性差,且酚试剂的稳定性较差,显色剂MBTH 在4℃冰箱内仅可以保存3d,显色后吸光度的稳定性也不如乙酰丙酮法[44],显色受时间与温度等的限制;AHWT 分光光度法由于其测试成本太高,且重现性差、不易操作,难以被普通市民接受,因此也不列为实验室研究的首选方法;而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以其较好的选择性、操作简单、测试费用合理,而被广泛采用。

甲醛的测定

甲醛的测定

甲醛的测定(酚试剂分光光度法)一、实验原理空气中的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成蓝绿色化合物。

根据颜色深浅,比色定量。

二、试剂1.称量0.10g酚试剂,加水溶解,倾于100ml具塞量筒中,加水至刻度。

放入冰箱中保存,可稳定三天.2.吸收夜:量取吸收原液5ml,加95ml水,即为吸收液。

采样时,临用现配.3.1%的硫酸铁铵溶液:称量1.0g硫酸铁铵,用0.1mol/L盐酸溶解,并稀释至100ml.4.碘溶液:称量40g碘化钾,溶于20ml水中,加入12.7g碘。

待碘完全溶解后,用水定容至1000ml。

移入棕色瓶中,暗处储存。

5.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量40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6.0.5mol/L硫酸溶液:量取28ml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7.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1000mol/L) .8.0.5%淀粉溶液:称量0.5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后,加入100mL沸水,并煮沸2~3min至溶液透明。

冷却后,加入0.1g 水杨酸或氯化锌保存.9.甲醛标准贮备溶液:量取2.8mL含量为36%~38%甲醛溶液,放入1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此溶液1ml约相当于1mg甲醛。

其准确浓度用下述碘量法标定。

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的标定:精确量取20.00mL待标定的甲醛标准贮备溶液,置于250mL碘量瓶中。

加入20.00mL0.1N碘溶液(C(1/2I2)=0.1000mol/L)和15mL 1mol/L氢氧化钠溶液,摇匀后放置15min。

加入20mL 0.5mol/L硫酸溶液,再放置15min。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浅黄色时,加入1mL0.5%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恰使蓝色褪去为止,并记录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V2),mL。

同时用水作试剂空白滴定,记录空白滴定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V1),mL。

甲醛含量的测定

甲醛含量的测定

甲醛含量的测定一、仪器与设备:分光光度计,精密天平,恒温水浴锅,量瓶(50ml 、100ml ),刻度吸管(、2ml 、5ml ),移液管(5ml 、25ml ),量筒,试管,锥形瓶(250ml5个,100ml ),称量瓶,高温炉,酸式滴定管(50ml ,校正曲线或校正值),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玻璃漏斗(3个),恒温水浴锅。

二、试剂与溶液:吐温80(AR ),乙醇(AR ),醋酸(AR ),醋酸铵(AR ),乙酰丙酮(AR ),甲醛溶液(40%)(AR ),NaOH 滴定液(1mol/L),盐酸滴定液(1mol/L),K 2MnO 4,基准草酸钠,硫酸,H 2O 2试液(AR ),溴麝香草酚篮指示液,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酚酞指示液,基准无水Na 2CO 3。

三、试剂和指示剂配制:⑴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①取甲基红置于100ml 乙醇溶液中,摇匀,得%甲基红的乙醇溶液;②取溴甲酚绿置于100ml 乙醇溶液中,摇匀,得%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③取%甲基红的乙醇溶液20ml ,加%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30ml ,摇匀,得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⑵酚酞指示液:取酚酞1g 置于100ml 乙醇溶液中,摇匀。

⑶NaOH 滴定液(1mol/L):①取NaOH 适量,加水振荡使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置聚乙烯塑料瓶中,静置数日,澄清后备用。

取澄清NaOH 饱和溶液56ml ,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 ,摇匀;②NaOH 滴定液的标定:取在105℃干燥2~3h 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精密称量6g ,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 ,振摇,使其尽量溶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NaOH 滴定液滴定,在接近终点时,应使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

每1ml NaOH 滴定液相对于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⑷盐酸滴定液(1mol/L):①取盐酸90ml ,加水适量使成1000ml ,摇匀,即得;②用NaOH 滴定液滴定,处理使其F 值由~变为~(滴定液要澄清,置玻璃瓶中贮存);③标定:a 、无水Na 2CO 3干燥前应用乳钵研细,分别置于3个称量瓶中,每个称量瓶中称入样品,厚度;b 、置高温炉内,分开排列,在270~300℃下干燥2h ,闭塞,置装有硅胶的干燥器中,冷却30min(夏天温度高时,可放置40min),称供试品与称量瓶合重,准确至,记录数值;c 、继续在270~300℃下干燥1h ,取出,在干燥器中放置30min ,称量,记录数值,若两次差值在以上,则重复c 操作,直至差值在以下;d 、将供试品迅速倾入锥形瓶中,再称量空称量瓶重量;e 、加水50ml 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盐酸滴定液(1mol/L)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置电炉上煮沸2min ,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溶液由绿色变成暗紫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测定溶液中的甲醛甲醛测定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电化学法、化学滴定法等,此处仅就其中的一些主要方法介绍如下:1.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测定的主要方法有乙酰丙酮法、铬变酸法、MBTH法、付品红法、AHMT法等几种。

1.1乙酰丙酮法乙酰丙酮法原理是利用甲醛与乙酰丙酮及氨生成黄色化合物二乙酰基二氢卢剔啶后,412nm下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此法最大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性能稳定,误差小,不受乙醛的干扰,有色溶液可稳定存在12hr,;缺点是灵敏度较低,最低检出浓度为0.25mg/L,仅适用于较高浓度甲醛的测定;方法缺点是反应较慢,需要约60min;SO2对测定存在干扰(使用NaHSO3作为保护剂则可以消除)。

该方法非常传统,应用极为广泛。

1.2变色酸法(CTA法)变色酸法也称铬变酸法,甲醛在浓硫酸溶液中可与变色酸(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作用形成紫色化合物,该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80nm处,可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测定。

改变变色酸浓度和采用不同的采样手段,可满足不同浓度甲醛检测需要。

用0.1%变色酸-86%硫酸溶液作吸收液,检测限可达20μg/L;用1%亚硫酸钠溶液吸收甲醛,变色酸浓度改为5%,方法更稳定、更灵敏。

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缺点是在浓硫酸介质中进行,不易控制,且醛类、烯类化合物及NO2等对测定有干扰。

1.3酚试剂法酚试剂法原理是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颜色深浅与甲醛含量成正比,该化合物在660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可达7.0×104,该法对甲醛的测定非常灵敏最低检测限为0.015mg/L。

方法的缺点是乙醛、丙醛的存在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干扰;反应受温度限制,室温低于15,显色不完全,20~35时15min显色最完全,放置4小时,吸收情况稳定不变。

1.4副品红法(PRA)副品红法原理是在甲醛存在下,亚硫酸根离子与副品红生成紫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在570nm处,检测限为50μg/L。

本法的优点是简便灵敏,其它醛和酚不干扰测定;缺点是褪色快,灵敏度不高,易受温度影响,使用了有毒的汞试剂,而且生色化合物需要至少60min 才能达到稳定的吸收。

使用流动注射技术,可消除分光光度法显色慢、灵敏度低和稳定性差的缺点。

1.5AHMT法AHMT法原理是甲醛与4-氨基-3-联氨-5-巯基-1,2,3-三氮杂茂(AHMT)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然后经高碘酸钾氧化成6-巯基-5-三氮杂茂[4,3-b]-S-四氮杂苯紫红色化合物,比色定量。

该方法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对乙酰丙酮法、MBTH法及副品红法干扰严重的六胺对此测定方法无干扰,因此,该法是测定树脂交联过程释放甲醛的有效方法;灵敏度较高,最低检出限为0.01mg/m3,较适宜与一般情况下室内空气的检测;缺点是颜色随时间逐渐加深,要求标准溶液的显色反应和样品溶液的显色反应时间必须严格统一,在显色体系最大吸收波长550nm测定,Co2+、Cu2+干扰测定。

1.6 溴酸钾-次甲基蓝法溴酸钾-次甲基蓝法原理是在酸性介质中,甲醛可促进溴酸钾氧化次甲基蓝反应,降低体系吸光度的特点来快速测定甲醛含量。

次甲基蓝在665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H2SO4介质中加入KBrO3能使其吸收峰微降,而再加入甲醛后,其吸光度会显著下降,△A降低与甲醛浓度成正比。

1.7银-Ferrozine法银-Ferrozine法原理为水合氧化银能氧化甲醛并被还原为Ag,产生的Ag与Fe3+定量反应生成Fe2+,Fe2+与菲洛嗪(Ferrozine)形成有色配合物,在562nm处测定吸光度。

Fe2+-Ferrozine配合物与甲醛浓度成正比,摩尔吸光系数ε=5.58×104,灵敏度比铬变酸法高3.5倍。

2.色谱法色谱法主要有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直接利用色谱法较少,一般是和其它分析仪器相连用,如GC-MS、HPLC-UV等.2.1 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操作简便,测定线性范围宽,分离度好。

气相色谱法主要由直接法、2,4-二硝基苯肼(DNPH)法和巯基乙胺法。

2.1.1直接法直接法方法简单、快速、直接,避免了经典分析中需要样品预处理,操作繁琐、试剂消耗量大、方法选择性差等缺点。

马先锋等报道,样品经柱分离后,用FID检测,方法检出限可达0.01mg/m3。

可用于空气中甲醛的测定。

2.1.2DNPH法DNPH的硫酸溶液与含有甲醛的样品反应,生成2,4-二硝基苯腙,宫向红57等研究水发产品中的甲醛,采用正己烷萃取生成物腙,无水硫酸钠除水后,取样ECD检测器检测最低检测限为6.2µg/L(6.2 pg/μL)、许瑛华等研究化妆品中游离甲醛测定,采用环己烷萃取生成腙,μECD检测器检测,检测限为5.75µg/L (5.75pg/μL)。

该法优点是灵敏度高,对低分子量醛的分离非常有效;缺点是仪器设备要求很高,测定范围较窄,难以解决衍生物同分异构体的分离问题。

2.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甲醛与2,4-二硝基苯肼(DNPH)反应生成腙,衍生化产物醛腙用有机溶剂萃取富集后,在一定温度下蒸发、浓缩,再以甲醇或乙腈溶解或稀释,最后进行色谱测定。

Robert J. Kieber 等采用四氯化碳萃取,乙腈稀释,HPLC分离后,UV308nm检测,方法的检测限为0.3μg/L(10nM),且其它脂肪醛不干扰测定。

DNPH法优点是检测限很低;缺点是有其它醛、酮存在,也与DNPH反应,将导致分析时间延长及要求流动相梯度。

3.电化学法电化学法包括示波极谱法、吸附伏安法和哥腊衍生试剂法3.1示波极谱法示波极谱法原理是在70℃的HAc-NH4Ac缓冲溶液中,甲醛、氨和乙酰丙酮反应生成二乙酰基二氢卢剔啶,在滴汞电极上还原产生-0.96V不可逆还原波。

甲醛浓度在0.020~10μg/mL 范围内与极谱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2μg/10mL。

示波极谱法测定空气中甲醛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都很高,适合于测定室内空气中微量甲醛。

3.2吸附伏安法测定在pH值为9.7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甲醛和Girard试剂的反应产物在滴汞电极表面上的吸附,检测限为2.4μg/L,线性范围为6~240μg/L,该法敏感、方便、迅速,可用于甲醛的在线检测.3.3“哥腊”衍生试剂法原理是醛能与氨及其衍生物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这一产物中具有还原性的C=N双键,在电极上较易还原。

“哥腊”试剂即为该类衍生试剂。

采用“哥腊”试剂与甲醛反应生成电活性的产物,在银基汞膜电极上还有来检测甲醛。

该方法检测限为7.6×10-8mol/L,并能同时测定甲醛和乙醛,适宜于空气中甲醛量的测定。

3.4 荧光法甲醛与乙酰丙酮在醋酸-醋酸铵介质中生成3,5-二乙酰基-1,4-二氢卢剔啶(DDL)。

马威等使甲醛与乙酰丙酮-乙酰铵反应,在pH=5.9~6.1下,60℃水浴加热20min后,在415nm激发光和508nm发射光下测定,最低检测限为1.4mg/L(0.0014μg/mL);蔡贵杰测定食品中甲醛的最低检测限为4.1μg /L(0.041μg /10mL);樊静等采用甲醛催化溴酸钾氧化罗丹明6G的反应,测定织物中甲醛含量,最低检测限为5.8μg /L;而高峰等采用甲醛催化碘酸钾氧化灿烂甲酚蓝原理测定空气中的甲醛,100℃水浴5min后,冷却以终止反应,在645nm除测定荧光强度,最低检出限为8.4×10-3μg /L(8.4×10-3mg /L),线性范围为0.03~0.29mg/L;Qijia Fan 等报道,用1,3-环己二酮(CHD)的乙酸铵-盐酸溶液为吸收剂来捕集大气环境中微(痕)量甲醛,在395nm激发光和465发射光下测定,液相最低检测限为6nM(180ng/L)。

荧光分析法因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而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尤其是用于室内空气环境中痕量甲醛的分析监测,其优点更为突出。

3.5化学发光法(CL法)该法主要基于没食子酸-过氧化氢-甲醛体系的化学发光,常薇、李光浩等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对空气、水中的甲醛进行测定,最低检测限为0.2mg/L(2×10-7g/mL)。

化学发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等优点。

4.化学滴定法化学滴定法主要包括电位滴定法、碘量法及酸碱滴定法。

4.1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原理是:HCHO+I2=2KI+HCOO-+H2O,KI+AgNO3=AgI+KNO3。

随着AgNO3溶液的加入,体系的电极电位逐渐减小,以电极电位φ对硝酸银标准溶液加入体积V作图得到电位滴定曲线,求得滴定终点体积Vsp,计算锝对应的甲醛浓度。

4.2碘量法碘量法原理为在碱性介质(NaOH)中,碘歧化为次碘酸钠和碘化钠,次碘酸钠氧化溶液中游离的甲醛为甲酸钠,适当酸化,剩余的次碘酸钠与碘酸钠又生成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根据总碘量和硫代硫酸钠的用量,可对应获得甲醛的量。

反应为:I2+2OH-=OI-+I-+H2OHCHO+OI-+OH-=HCOO-+I-+H2OOI-+I-+2H+= I2+H2OI2+2S2O32-=S4O62-+2I-4.3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的原理是在弱碱性(pH<9.4)条件下亚硫酸钠与甲醛反应置换出NaOH,以百里酚酞为指示剂,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褪去,根据硫酸的量对应获得甲醛的量。

反应为:HCHO+SO32-+H2O=H2C(OH)SO3-+OH-OH-+H+=H2O除此以外,还有间苯三酚法、离子色谱法、红外光谱法、薄层色谱-OPLC (overpressured layerchromatography)等其它分析方法。

由于各种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不同,在使用不同的方法测定甲醛含量,需要考虑样品特点和分析要求以及仪器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